中国专利文献介绍

合集下载

浅谈专利文献的特点及其内容解读

浅谈专利文献的特点及其内容解读

(66)本国优先权数据 201710687513.8 2017.08.11 CN
(85)PCT 国际申请进入国家阶段日 2018.11.23
(86)PCT 国际申请的申请数据 PCT/CN2018/099625 2018.08.09
(71)申请人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地址 518129 广东省深圳市龙岗区坂田华 为总部办公楼
2 专利文献的内容构成
专利单行本为记载单项专利申请的出版物,由各国 工业产权局或世界知识产权组织发布;包括扉页、权利要 求书、说明书和说明书附图(外观专利申请除外)。
2.1 扉页的具体构成 扉页是以著录项目形式揭示每件专利基本信息的文 件部分;为了便于数据的加工存储、方便各国数据交流和 用户检索,目前各国均采用国际统一的代码来标识各著 录项目;常见著录项目由上至下简要介绍如下: (19)文献公布机构:公开文献的世界知识产权组织 或各国工业产权局。
第 12 期
浅谈专利文献的特点及其内容解读
(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81·
(12)发明专利申请
(21)申请号 201880002119.9 (22)申请日 2018.08.09
(10)申请公布号 CN 109219948 A (43)申请公布日 2019.01.15
HO4J 11/00(2006.01)
1.4 格式统一、数据规范,便于检索 各国专利文献采用统一的撰写格式,且其著录项目 中特别设有按其技术领域分类的国际分类号,规范的数 据加上全面的专利数据库,使得专利检索更为方便快捷。 对于企业而言,通过查阅专利文献,可以及时了解技 术发展状况、避免重复研发,能够有效缩短研发周期、降 低生产成本;及时掌握竞争对手技术发展方向、做好跟进 部署;同时也能在生产经营决策前进行侵权风险评估、降 低投资风险等;可以说,专利文献的诸多优势确立了其在 企业生产经营活动中无可比拟的战略情报来源地位。 然而,在笔者从业期间走访的省内大大小小数十家 企业中,绝大多数企业知识产权工作均由技术或行政人 员兼职负责,除个别人员了解少量专业知识外,基本均未 经 过 专 业 方 面 的 培 训 ,不 具 备 基 本 的 专 利 文 献 查 阅 能 力。有鉴于此,本文结合专利单行本重点介绍专利文献 的内容,供大家学习参考。

专利文献的类型-(讲)

专利文献的类型-(讲)

(1)扉页
扉页是由各工业产权局在出版专利说明书时 增加的,有统一的编排体例,它的基本结构 大致相同。
类似书籍的标题页,相当于专利说明书的一 览表,成为了解整篇文献非常有用的一页。
阅读说明书扉页可使读者在几分钟内就了解 一项发明的大致内容,比直接读全文节省很 多时间。
(1)扉页
主要包括发明名称、申请人(专利 权人)、申请号(专利号)、专利 代理情况及发明内容的摘要、一幅 主要附图(机械图、电路图等)或 化学结构式这3部分内容,如图下图 所示。
(2)说明书正文
说明书是专利文献的核心文件(技术文件)。 它将发明创造的内容完整、清楚地表达出来, 从而使本专业的普通技术人员阅读后能够实 施该发明创造。
说明书具有法定的文体结构。每项内容都有 具体的撰写要求和固定的顺序,并严格限定 已有技术与发明内容之间的界线。
(3)说明书正文
各国对说明书中发明描述规定大体相同,以中 国发明专利说明书为例,应当包括下列内容: 1、发明名称 2、所属技术领域 3、背景技术 4、发明目的 5、技术方案 6、发明的效果 7、附图说明 8、具体实施方式
是以说明书为依据,清楚、简要地表 达请求保护的范围。当发明创造授予 专利权后,权利要求书就是确定该发 明创造专利权范围的根据,也是判断 他人是否侵权的依据,权利要求书具 有直接的法律效力。
权利要求书的撰写,对于发明创造取得 有效保护至关重要。
如果撰写不好,一项有价值的专利申请 会由于权利要求没有覆盖所有新的实质 性特征或表述不当而得不到保护。
X代表专利局内部使用的文献。
有些国家曾用D表示工业品外观设计文献,如中国、 美国、拉脱维亚等。但这不是标准16规定的字 母代码,而是英文design的第一个字母。

中国专利参考文献格式

中国专利参考文献格式

中国专利参考文献格式在学术研究和知识产权保护领域,专利文献是一种重要的参考资料。

为了便于查找和引用,学术界和专利申请人通常使用特定的格式来编写专利参考文献。

本文将介绍中国专利参考文献的格式,以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运用。

一、中国专利文献的命名规则中国专利文献的命名规则通常包括专利权人、发明者、专利名称、专利号、申请日期、公开号、公开日期和专利类别等信息。

下面以一种实用新型专利为例,介绍中国专利文献的命名规则。

专利权人:专利权人是专利申请人或专利持有人的名称。

在中国专利文献中,专利权人的名称通常以中文或英文表示。

发明者:发明者是专利申请人或专利持有人的姓名。

在中国专利文献中,发明者的姓名通常以中文表示。

专利名称:专利名称是专利的简短描述,用于概括专利的技术领域和内容。

专利号:专利号是专利文献的唯一标识符。

在中国专利文献中,专利号通常由字母和数字组成,如CN202010123456.X。

申请日期:申请日期是专利申请的日期。

在中国专利文献中,申请日期通常以年、月、日的格式表示,如2020年1月1日。

公开号:公开号是专利公开的唯一标识符。

在中国专利文献中,公开号通常由字母和数字组成,如CN202010123456.0。

公开日期:公开日期是专利公开的日期。

在中国专利文献中,公开日期通常以年、月、日的格式表示,如2020年1月1日。

专利类别:专利类别是专利所属的技术领域分类。

在中国专利文献中,专利类别通常以中文表示,如机械工程、电子信息等。

二、中国专利参考文献的格式根据中国专利参考文献的命名规则,我们可以使用以下格式编写中国专利参考文献。

[专利权人]. [发明者]. [专利名称]: [专利号]. [申请日期].例如:1.中国专利参考文献格式(发明专利):李明,张三. 一种汽车发动机. 中国专利文献 CN202010123456.X. 2020年1月1日.2.中国专利参考文献格式(实用新型专利):王五. 一种手机支架. 中国专利文献 CN202010123456.X. 2020年1月1日.三、中国专利参考文献的引用方法在学术论文或其他文献中引用中国专利参考文献时,应按照以下格式进行引用:[发明者]. [专利名称]: [专利号][P]. [专利权人], [申请日期].例如:1.学术论文中引用中国专利参考文献:李明,张三. 一种汽车发动机: CN202010123456.X[P]. 中国专利文献, 2020年1月1日.2.报告中引用中国专利参考文献:王五. 一种手机支架: CN202010123456.X[P]. 中国专利文献, 2020年1月1日.四、注意事项在编写中国专利参考文献时,需要注意以下几点:1.专利号应准确无误地写入参考文献中,以避免引用错误或混淆。

特种文献检索

特种文献检索

特种⽂献检索特种⽂献检索特种⽂献是指除图书、连续性出版物以外的⽂献所组成的⽂献体系,包括会议⽂献、学位论⽂、专利⽂献、标准⽂献、科技报告、产品资料、技术档案、政府出版物等。

⼀般来讲,⽂献检索要检索各种类型的⽂献,包括图书、期刊、会议⽂献、学位论⽂、科技报告等。

特种⽂献是⽂献检索中⾮常重要的⼀部分资源,它们在科学研究中有着重要的参考价值。

特种⽂献⼀⽅⾯可以通过搜索引擎进⾏⽐较宽泛的查找,另⼀⽅⾯可以利⽤⼀些专门的数据库和⽹站进⾏检索和获取。

本章主要探讨会议⽂献、学位论⽂、专利⽂献、标准⽂献和科技报告等⼏种特种⽂献的检索,⽽且偏重于对⽹络资源的利⽤。

⼀、专利⽂献(⼀)专利⽂献简介1、专利⽂献的概念。

是实⾏专利制度的国家、地区及国际性专利组织有审批专利过程中产⽣的官⽅⽂件及其出版物的总称。

2、专利⽂献的种类。

①按法律性质分为专利申请说明书、专利说明书两种。

②按技术内容分为发明专利说明书、实⽤新型专利说明书和外观设计⽂件。

③按加⼯层次分为专利说明书;专利⽂摘、索引、题录、公报等;专利分类表、分类表索引等。

3、中国专利⽂献有以下⼏种形式。

①专利说明书(纸件):②专利说明书(缩微制品),其中,胶卷型(microfilm)依⽂献顺序号排列,平⽚型(microfiche)按国际专利分类号排列;③中国专利⽂献光盘;④中国专利英⽂⽂摘(计算机磁盘);⑤专利公报(中国专利索引)等。

其中③④⑤三种是查找中国专利最常⽤的检索⼯具。

(⼆)国际专利的分类法1、《国际发明专利分类表》(IPC)。

为便于专利⽂献的管理,世界上绝⼤多数实施专利制度的国家均采⽤世界知识产权组织(WIPO)制定的国际发明专利分类表(IPC)来对专利⽂献进⾏组织和管理,只有美国、⽇本等少数国家同时采⽤IPC和本国⾃有的专利分类体系。

IPC采⽤“部——⼤类——⼩类——主组——分组”5级分类,其中“部”是⼀级类⽬,共有8个。

以字母A—H表⽰,分别是:A部——⼈类⽣活必需(农、轻、医);B部——作业·运输;C部——化学治⾦;D部——纺织·造纸;E部——固定建筑物(建筑、采矿);F部——机械⼯程·照明·加热·武器·爆破;G部——物理;H部——电学。

专利文献基础知识-专利文献与名词解释

专利文献基础知识-专利文献与名词解释

专利文献基础知识——专利文献与名词解释专利文献的著录项目专利文献著录项目是各工业产权局为表示专利申请或其他工业产权保护种类申请的技术、经济信息以及可供查询的信息线索而编制的项目。

其通常出现在各国专利说明书扉页、专利公报以及其它检索工具中。

专利文献著录项目所代表的信息包括:技术信息,法律信息和文献外在形式信息。

专利的技术信息是通过专利文件中的说明书、附图等文件部分详细展示出来的。

为便于人们从各种角度便捷地了解该发明创造信息,通过发明创造名称、专利分类号、摘要等专利文献著录项目来揭示专利的技术信息。

专利法律信息包括专利保护的范围,专利的权利人、发明人,专利的生效时间,专利申请的标志等。

有关专利保护的范围的法律信息是通过专利文件的权利要求书展示出来的,能够表示专利保护范围信息特征的专利文献著录项目主要是专利分类号。

其他法律信息则以法律信息特征的方式反映在专利文件的扉页上,用申请人、发明人、专利权人、专利申请号、申请日期、优先申请号、优先申请日期、优先申请国家、文献号、专利或专利申请的公布日期、国内相关申请数据等专利文献著录项目来揭示不同法律信息特征。

专利文献以一种物质形态形式存在,因此专利文献具有文献所拥有的所有文献外在形式,进而就有了表示专利文献外在形式的信息特征。

表示专利文献外在形式信息特征的专利文献著录项目主要是:文献种类的名称、公布专利文献的国家机构、文献号、专利或专利申请的公布日期。

为了消除了专利文献用户在浏览各国专利文献时的语言困惑,WIPO制定了标准《ST.9关于专利及补充保护证书著录项目数据的建议》和《ST.80工业品外观设计著录数据推荐标准》,两标准规定了专利文献著录项目识别代码,即INID码。

专利文献世界知识产权组织1988年编写的《知识产权教程》阐述了现代专利文献的概念:专利文献是包含已经申请或被确认为发现、发明、实用新型和工业品外观设计的研究、设计、开发和试验成果的有关资料,以及保护发明人、专利所有人及工业品外观设计和实用新型注册证书持有人权利的有关资料的已出版或未出版的文件(或其摘要)的总称。

中国专利文献分类类型

中国专利文献分类类型

中国专利文献主要包括以下几种类型:
专利公报:这是国家知识产权局出版的周报,主要报道近期专利申请的公开、公告和专利授权信息,以及专利申请撤销、撤回、驳回或专利失效的有关信息等。

专利说明书:这是专利文献的主体,包括发明专利申请公开说明书、发明专利说明书以及实用新型专利说明书。

它是个人或单位为了获得某项发明的专利权,在申请专利时必须呈交的有关该发明的详细技术说明。

专利索引:这是以专利说明书的某一著录项目为依据编制的检索目录。

它可以刊载在专利公报中作为检索专利公报各种专利信息之用,或者单独出版,成为一种独立的检索工具。

国内外专利文献及检索分析培训

国内外专利文献及检索分析培训
Google Patents:谷歌提供的专利 搜索引擎,可以检索全球范围内的专 利数据。
Espacenet:欧洲专利局(EPO)提 供的专利数据库,覆盖欧洲及世界各 地的专利数据。
Japan Patent Information System :日本专利厅(JPO)提供的日本专 利数据库,包括日本国内专利数据。
国外专利检索技巧与策略
01
02
03
04
关键词检索
使用相关关键词进行检索,如 技术领域、产品名称、公司名
称等。
分类检索
根据国际专利分类(IPC)或 各国专利分类进行检索,缩小
检索范围。
高级检索
利用数据库提供的高级检索功 能,通过多个关键词、分类、
申请人等进行组合检索。
引文检索
利用已发表的专利文献的引文 信息,追溯相关技术领域的专
国内外专利文献及检索分析培训
目 录
• 专利文献概述 • 国内专利文献检索与分析 • 国外专利文献检索与分析 • 专利文献检索分析实践操作 • 专利文献检索分析的未来发展与趋势
01
专利文献概述
专利文献的定义与特点
定义
专利文献是记录专利事务信息的 文献,包括专利申请书、专利说 明书、专利公报等。
特点
02
国内专利文献检索与分析
国内专利数据库介绍
中国专利数据库
提供全面的中国专利信息,包括发明、实用新型和外观设计专利 。
专利检索与服务系统
提供快速、准确的专利检索和数据分析功能。
知识产权出版社专利数据库
收录了大量的中国专利文献,包括早期专利和发明人专利。
国内专利检索技巧与策略
01
02
03
关键词检索

专利文献基础知识

专利文献基础知识
《中国专利公报》是国家知识产权局每周定期公开出版的受理、审查和授权公告 的唯一法定刊物,共分《发明专利公报》、《实用新型专利公报》、《外观设计专利 公报》三种。每周每种公报合订为一期,全年52期 。《中国专利公报》主要刊载专利 申请公开、专利权授予、专利事务、授权公告索引等多项内容 ;具有法律效力,为人 民法院审理专利案件重要证物,同时也是签订合同的合法依据 。(专利许可的备案、 变更及注销在专利公报中予以公告。) 美国专利公报: /web/patents/patog/
专利文献特点

完整而详细揭示发明创造内容 专利申请文件一般都依照专利法规中关于“充分公开”的要求对 发明创造的技术方案进行完整而详尽的描述,并且参照现有技术指明 其发明点所在,说明具体实施方式,并给出有益效果。
1. 发明人的技术内容
2. 根据发明目的相对于现有技术比较 说明书中实施例技术方案 (公开充分,支持权利要求,披露更多技术实现和改进方式) 权利要求中的技术方案(保护范围尽量大,并且有层次) 3. 其他期刊、论文中的技术内容,缺乏技术实施具体描述。
专利文献种类

专利文摘和专利索引 最初形式为期刊、卡片、微缩胶片等,80年代后发展为数据库 产品,其作用是方便进行专利查询。 最著名的产品:德温特世界专利索引(World Patents Index, WPI) 、德温特世界专利引文索引(Patents Citation Index,PCI )、 及其结合:德温特创新索引(Derwent Innovations Index,DII) 。 内容包括德温特专利家族,重写的描述性名称和摘要, 德温特分类代 码,专利引文,Derwent专利权人代码。 基于3500万件专利的1500 万条记录(包括中国1987年1月开始的专利)。源于6个国家专利文件 的引文记录。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专利文献
中国各类专利说明书自1985年9月开始出版以来,随专利审批程序的变化不断推陈出新。

现将不同审批阶段出版的专利说明书汇总如下:
1985-1992年:
发明专利申请说明书,文献类型识别代码A
这是一种未经实质性审查、尚未授予专利权的说明书。

发明专利申请提出后,经初步(形式)审查合格,自申请日(或优先权日)起满18个月即行公布,出版发明专利申请公开说明书。

1985年出版至今。

发明专利申请审定说明书,文献类型识别代码B
这是一种经过实质性审查、也尚未授予专利权的说明书。

1985年专利法规定,发明专利申请自申请日起3年内,专利局可根据申请人随时提出的请求,对其申请进行实质性审查。

经实审合格的,作出审定予以公告,出版发明专利申请审定说明书。

自公告日起3个月内为异议期,期满无异议或异议理由不成立,对专利申请授予发明专利权。

1985年至1992年期间出版。

实用新型专利申请说明书,文献类型识别代码U
我国专利法对实用新型专利申请实行初步审查制,专利提出申请后,初步审查合格即行公告,出版实用新型专利申请说明书。

自公告日起3个月内为异议期,期满无异议或异议理由不成立,对专利申请授予实用新型专利权。

1985年至1992年期间出版。

外观设计申请公告,文献类型识别代码S
外观设计专利申请同样实行初步审查制。

专利提出申请后,初步审查合格即行公告。

由于外观设计说明书仅由简要说明、图片或照片组成,因而不出版说明书单行本,只在专利公报上进行公告。

自公告日起3个月内为异议期,期满无异议或异议理由不成立,对专利申请授予外观设计专利权。

1985年至1992年期间出版。

为减少重复出版,对上述授权的三种专利一般不再出版专利说明书。

如果经异议或无效程序,对发明专利申请审定说明书或实用新型专利申请说明书做出较大修改,才出版相应的经修改后的发明专利说明书或实用新型专利说明书。

这两种专利说明书只出过若干件。

1993年后:
1993年实施第一次修改后的专利法,由于取消了三种专利申请授权前的异议程序,专利说明书出现新的类型:
发明专利说明书,文献类型识别代码C
发明专利申请经实审合格即可授予专利权,自1993年1月1日起开始出版发明专利说明书,从而取代了发明专利申请审定说明书的出版。

实用新型专利说明书,文献类型识别代码Y
实用新型专利申请经初审合格即可授予专利权,自1993年1月1日起开始出版实用新型专利说明书,从而取代了实用新型专利申请说明书的出版。

外观设计授权公告,文献类型识别代码D
外观设计专利申请经初审合格即可授予专利权,自1993年1月1日起开始在外观设计公报中公告,外观设计申请公告也随之取消。

下列示意图可对以上7种类型说明书的产生和取缔进行归纳、总结。

1993年专利法修改前
自申请日起
1993年专利法修改后
自申请日起
中国专利文献的编号体系
在中国专利文献的查阅和使用过程中,人们经常遇到一个困惑不解的问题,这就是令人眼花瞭乱的中国专利说明书编号体系。

该体系包括六种文献号,即:
申请号——在提交专利申请时给出的编号;
专利号——在授予专利权时给出的编号;
公开号——对发明专利申请公开说明书的编号;
审定号——对发明专利申请审定说明书的编号;
对实用新型专利申请说明书的编号;
公告号对公告的外观设计专利申请的编号;
对发明专利说明书的编号;
授权公告号对实用新型专利说明书的编号;
对公告的外观设计专利的编号;
中国专利说明书的编号体系由于1989年和1993年的两次调整而分为三个阶段:1985年~1988年为第一阶段,1989年~1992年为第二阶段,1993年以后为第三阶段。

列表举例说明如下。

此阶段的编号特点:
●三种专利申请号由8位数字组成,按年编排。

如88100001,前两位数字表示申请年代,第三位数字表示专利权种类,1—发明、2—实用新型、3—外观设计,后五位数字表示当年申请顺序号。

●一号多用,所有文献号沿用申请号。

专利号前的ZL为汉语“专利”的声母组合,一般用在专利公报或检索工具中。

共用一套号码的编号方式,突出的优点是方便查阅, 易于检索。

不足之处是:由于专利审查过程中的撤回、驳回、修改或补正,使申请文件不可能全部公开或按申请号的顺序依次公开,从而造成文献的缺号和跳号(号码不连贯)现象,给文献的收藏与管理带来诸多不便。

因此,1989年中国专利文献编号体系作了调整。

此阶段的编号特点:
●自1989年开始出版的专利文献中,三种专利申请号由9位数字组成,按年编排。

如89103229.2,增加小数点后面的计算机校验码,其它含义不变。

●自 1989年开始出版的所有专利说明书文献号均由7位数字组成,按各自流水号序列
顺排,逐年累计。

起始号分别为:
发明专利申请公开号自CN1030001A开始,
发明专利申请审定号自CN1003001B开始,
实用新型申请公告号自CN2030001U开始,
外观设计申请公告号自CN3003001S开始。

首位数字表示专利权种类:1—发明,2—实用新型,3—外观设计。

1993年1月1日起,实施修改后的专利法,中国专利文献编号体系又有新变化。

第三阶段:1993年后的编号体系
●自1994年起,发明专利申请号后五位申请顺序号中,以8和9打头的,如941 90001.0 表示指定中国的国际申请,其它含义不变。

●自1993年开始出版的发明专利说明书、实用新型专利说明书、外观设计专利权授予编号都称为授权公告号,分别延续原审定号或原公告号序列,文献类型识别代码相应改为C 、Y、D。

此外,对确定为保密的发明专利申请和实用新型专利申请,授权后解密的,出版解密的发明或实用新型专利说明书,同时在专利公报上予以公告。

解密专利说明书的编号,对发明专利申请公开号的表示,如解密CN1××××××C;对实用新型专利申请公告号的表示:解密CN2××××××Y。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