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专利文献介绍
浅谈专利文献的特点及其内容解读

(66)本国优先权数据 201710687513.8 2017.08.11 CN
(85)PCT 国际申请进入国家阶段日 2018.11.23
(86)PCT 国际申请的申请数据 PCT/CN2018/099625 2018.08.09
(71)申请人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地址 518129 广东省深圳市龙岗区坂田华 为总部办公楼
2 专利文献的内容构成
专利单行本为记载单项专利申请的出版物,由各国 工业产权局或世界知识产权组织发布;包括扉页、权利要 求书、说明书和说明书附图(外观专利申请除外)。
2.1 扉页的具体构成 扉页是以著录项目形式揭示每件专利基本信息的文 件部分;为了便于数据的加工存储、方便各国数据交流和 用户检索,目前各国均采用国际统一的代码来标识各著 录项目;常见著录项目由上至下简要介绍如下: (19)文献公布机构:公开文献的世界知识产权组织 或各国工业产权局。
第 12 期
浅谈专利文献的特点及其内容解读
(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81·
(12)发明专利申请
(21)申请号 201880002119.9 (22)申请日 2018.08.09
(10)申请公布号 CN 109219948 A (43)申请公布日 2019.01.15
HO4J 11/00(2006.01)
1.4 格式统一、数据规范,便于检索 各国专利文献采用统一的撰写格式,且其著录项目 中特别设有按其技术领域分类的国际分类号,规范的数 据加上全面的专利数据库,使得专利检索更为方便快捷。 对于企业而言,通过查阅专利文献,可以及时了解技 术发展状况、避免重复研发,能够有效缩短研发周期、降 低生产成本;及时掌握竞争对手技术发展方向、做好跟进 部署;同时也能在生产经营决策前进行侵权风险评估、降 低投资风险等;可以说,专利文献的诸多优势确立了其在 企业生产经营活动中无可比拟的战略情报来源地位。 然而,在笔者从业期间走访的省内大大小小数十家 企业中,绝大多数企业知识产权工作均由技术或行政人 员兼职负责,除个别人员了解少量专业知识外,基本均未 经 过 专 业 方 面 的 培 训 ,不 具 备 基 本 的 专 利 文 献 查 阅 能 力。有鉴于此,本文结合专利单行本重点介绍专利文献 的内容,供大家学习参考。
2-专利文献基础(更新)

一、专利说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书种类标识
• WIPO标准《ST.16用于标识不同种类专利文献的推 荐标准代码》
• • • • • 第3 组:用于特殊系列的专利文献 M--药物专利文献; P--植物专利文献; S--外观设计专利文献; 其他省略。
一、专利说明书种类标识
• WIPO标准《ST.16用于标识不同种类专利文献的推 荐标准代码》
• 权利要求书
• 权利要求书是专利文件中限定专利保护范围的文件部分。 包括:独立权利要求和从属权利要求。
• 权利要求书的位臵
• 扉页之后,说明书之后。
一、专利说明书
• 权利要求书术语表达
• 中国专利:“权利要求书”; • 美国专利:“I claim:”,“We claim:”,“What is claimed is:”; • 日本专利:[特許請求の範圍];
二、专利编号
• 文献号编号规则
• 文献号仅由一组阿拉伯数字表示。但在专利文献上,国别 代码和文献种类代码要和阿拉伯数字一起连用。 —连续编号,例如: US 6674332 B1(从1836年第1号排起) —按年编号,例如: JP 2004-103245 A(每年从第1号排起) —沿用申请号,例如: DE 10 2005 041 711 A1(申请号10 2005 041 711.6)
专利文献基础
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局文献部 吴泉洲 62083255 2008.10
第一节 专利文献
• 一、专利文献概念 • 二、专利文献特点 • 三、专利文献作用
一、专利文献概念
• WIPO关于专利文献的表述
• 世界知识产权组织1988年编写的《知识产权教程》阐述 了现代专利文献的概念:专利文献是包含已经申请或被确 认为发现、发明、实用新型和工业品外观设计的研究、设 计、开发和试验成果的有关资料,以及保护发明人、专利 所有人及工业品外观设计和实用新型注册证书持有人权利 的有关资料的已出版或未出版的文件(或其摘要)的总称。
中国专利参考文献格式

中国专利参考文献格式在学术研究和知识产权保护领域,专利文献是一种重要的参考资料。
为了便于查找和引用,学术界和专利申请人通常使用特定的格式来编写专利参考文献。
本文将介绍中国专利参考文献的格式,以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运用。
一、中国专利文献的命名规则中国专利文献的命名规则通常包括专利权人、发明者、专利名称、专利号、申请日期、公开号、公开日期和专利类别等信息。
下面以一种实用新型专利为例,介绍中国专利文献的命名规则。
专利权人:专利权人是专利申请人或专利持有人的名称。
在中国专利文献中,专利权人的名称通常以中文或英文表示。
发明者:发明者是专利申请人或专利持有人的姓名。
在中国专利文献中,发明者的姓名通常以中文表示。
专利名称:专利名称是专利的简短描述,用于概括专利的技术领域和内容。
专利号:专利号是专利文献的唯一标识符。
在中国专利文献中,专利号通常由字母和数字组成,如CN202010123456.X。
申请日期:申请日期是专利申请的日期。
在中国专利文献中,申请日期通常以年、月、日的格式表示,如2020年1月1日。
公开号:公开号是专利公开的唯一标识符。
在中国专利文献中,公开号通常由字母和数字组成,如CN202010123456.0。
公开日期:公开日期是专利公开的日期。
在中国专利文献中,公开日期通常以年、月、日的格式表示,如2020年1月1日。
专利类别:专利类别是专利所属的技术领域分类。
在中国专利文献中,专利类别通常以中文表示,如机械工程、电子信息等。
二、中国专利参考文献的格式根据中国专利参考文献的命名规则,我们可以使用以下格式编写中国专利参考文献。
[专利权人]. [发明者]. [专利名称]: [专利号]. [申请日期].例如:1.中国专利参考文献格式(发明专利):李明,张三. 一种汽车发动机. 中国专利文献 CN202010123456.X. 2020年1月1日.2.中国专利参考文献格式(实用新型专利):王五. 一种手机支架. 中国专利文献 CN202010123456.X. 2020年1月1日.三、中国专利参考文献的引用方法在学术论文或其他文献中引用中国专利参考文献时,应按照以下格式进行引用:[发明者]. [专利名称]: [专利号][P]. [专利权人], [申请日期].例如:1.学术论文中引用中国专利参考文献:李明,张三. 一种汽车发动机: CN202010123456.X[P]. 中国专利文献, 2020年1月1日.2.报告中引用中国专利参考文献:王五. 一种手机支架: CN202010123456.X[P]. 中国专利文献, 2020年1月1日.四、注意事项在编写中国专利参考文献时,需要注意以下几点:1.专利号应准确无误地写入参考文献中,以避免引用错误或混淆。
我国专利法保护现状及对策参考文献

我国专利法保护现状及对策参考文献目前,中国专利法的保护现状存在一定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1. 知识产权保护意识薄弱:在社会大众中,对知识产权保护的意识比较薄弱,很多民众并不认可专利受法律保护,也存在部分人对专利知识的不了解。
2. 专利权人保护力度不够:虽然中国专利法已经相当完善,但在实际操作中,专利权人的保护力度仍然不够,一些行政机关和司法机关在处理专利纠纷时,存在执法不当、执法不公等问题。
3. 专利质量和利用水平不高:中国是一个专利大国,但专利质量和利用水平并不高。
很多专利申请的质量不高,难以转化为生产力。
4. 仿冒专利或盗用专利问题严重:仿冒专利或盗用专利的问题较为严重,这些行为给专利权人的合法利益造成了较大损害。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中国可以采取以下措施:1. 加强全社会的知识产权保护意识:加强宣传力度,提高公众对专利保护的认识,加强法律制度建设,营造知识产权保护的良好社会氛围。
2. 加强专利权人保护力度:加强执法力度,加大对仿冒专利或盗用专利等违法行为的打击力度,保障专利权人的合法权益。
3. 提高专利质量和利用水平:加强专利审批管理,提高专利申请的质量,加强专利市场的管理,推动专利的市场化和产业化。
4. 建立健全的专利法律制度:完善专利法律体系,健全专利审批制度,加强专利执法力度,提高专利保护水平。
相关的参考文献:[1] 张玲。
中国知识产权保护现状及对策研究 [D]. 硕士学位论文,2014.[2] 官润民。
中国知识产权保护现状及展望 [J]. 国际贸易,2012(10): 36-38.[3] 赵永红。
中国知识产权保护现状及发展对策 [J]. 科技信息,2012(15): 15-16.[4] 王静。
中国知识产权保护状况研究 [J]. 科技管理研究,2012(12): 65-66.[5] 刘洋。
特种文献检索

特种⽂献检索特种⽂献检索特种⽂献是指除图书、连续性出版物以外的⽂献所组成的⽂献体系,包括会议⽂献、学位论⽂、专利⽂献、标准⽂献、科技报告、产品资料、技术档案、政府出版物等。
⼀般来讲,⽂献检索要检索各种类型的⽂献,包括图书、期刊、会议⽂献、学位论⽂、科技报告等。
特种⽂献是⽂献检索中⾮常重要的⼀部分资源,它们在科学研究中有着重要的参考价值。
特种⽂献⼀⽅⾯可以通过搜索引擎进⾏⽐较宽泛的查找,另⼀⽅⾯可以利⽤⼀些专门的数据库和⽹站进⾏检索和获取。
本章主要探讨会议⽂献、学位论⽂、专利⽂献、标准⽂献和科技报告等⼏种特种⽂献的检索,⽽且偏重于对⽹络资源的利⽤。
⼀、专利⽂献(⼀)专利⽂献简介1、专利⽂献的概念。
是实⾏专利制度的国家、地区及国际性专利组织有审批专利过程中产⽣的官⽅⽂件及其出版物的总称。
2、专利⽂献的种类。
①按法律性质分为专利申请说明书、专利说明书两种。
②按技术内容分为发明专利说明书、实⽤新型专利说明书和外观设计⽂件。
③按加⼯层次分为专利说明书;专利⽂摘、索引、题录、公报等;专利分类表、分类表索引等。
3、中国专利⽂献有以下⼏种形式。
①专利说明书(纸件):②专利说明书(缩微制品),其中,胶卷型(microfilm)依⽂献顺序号排列,平⽚型(microfiche)按国际专利分类号排列;③中国专利⽂献光盘;④中国专利英⽂⽂摘(计算机磁盘);⑤专利公报(中国专利索引)等。
其中③④⑤三种是查找中国专利最常⽤的检索⼯具。
(⼆)国际专利的分类法1、《国际发明专利分类表》(IPC)。
为便于专利⽂献的管理,世界上绝⼤多数实施专利制度的国家均采⽤世界知识产权组织(WIPO)制定的国际发明专利分类表(IPC)来对专利⽂献进⾏组织和管理,只有美国、⽇本等少数国家同时采⽤IPC和本国⾃有的专利分类体系。
IPC采⽤“部——⼤类——⼩类——主组——分组”5级分类,其中“部”是⼀级类⽬,共有8个。
以字母A—H表⽰,分别是:A部——⼈类⽣活必需(农、轻、医);B部——作业·运输;C部——化学治⾦;D部——纺织·造纸;E部——固定建筑物(建筑、采矿);F部——机械⼯程·照明·加热·武器·爆破;G部——物理;H部——电学。
专利文献基础知识-专利文献与名词解释

专利文献基础知识——专利文献与名词解释专利文献的著录项目专利文献著录项目是各工业产权局为表示专利申请或其他工业产权保护种类申请的技术、经济信息以及可供查询的信息线索而编制的项目。
其通常出现在各国专利说明书扉页、专利公报以及其它检索工具中。
专利文献著录项目所代表的信息包括:技术信息,法律信息和文献外在形式信息。
专利的技术信息是通过专利文件中的说明书、附图等文件部分详细展示出来的。
为便于人们从各种角度便捷地了解该发明创造信息,通过发明创造名称、专利分类号、摘要等专利文献著录项目来揭示专利的技术信息。
专利法律信息包括专利保护的范围,专利的权利人、发明人,专利的生效时间,专利申请的标志等。
有关专利保护的范围的法律信息是通过专利文件的权利要求书展示出来的,能够表示专利保护范围信息特征的专利文献著录项目主要是专利分类号。
其他法律信息则以法律信息特征的方式反映在专利文件的扉页上,用申请人、发明人、专利权人、专利申请号、申请日期、优先申请号、优先申请日期、优先申请国家、文献号、专利或专利申请的公布日期、国内相关申请数据等专利文献著录项目来揭示不同法律信息特征。
专利文献以一种物质形态形式存在,因此专利文献具有文献所拥有的所有文献外在形式,进而就有了表示专利文献外在形式的信息特征。
表示专利文献外在形式信息特征的专利文献著录项目主要是:文献种类的名称、公布专利文献的国家机构、文献号、专利或专利申请的公布日期。
为了消除了专利文献用户在浏览各国专利文献时的语言困惑,WIPO制定了标准《ST.9关于专利及补充保护证书著录项目数据的建议》和《ST.80工业品外观设计著录数据推荐标准》,两标准规定了专利文献著录项目识别代码,即INID码。
专利文献世界知识产权组织1988年编写的《知识产权教程》阐述了现代专利文献的概念:专利文献是包含已经申请或被确认为发现、发明、实用新型和工业品外观设计的研究、设计、开发和试验成果的有关资料,以及保护发明人、专利所有人及工业品外观设计和实用新型注册证书持有人权利的有关资料的已出版或未出版的文件(或其摘要)的总称。
中国专利文献分类类型

中国专利文献主要包括以下几种类型:
专利公报:这是国家知识产权局出版的周报,主要报道近期专利申请的公开、公告和专利授权信息,以及专利申请撤销、撤回、驳回或专利失效的有关信息等。
专利说明书:这是专利文献的主体,包括发明专利申请公开说明书、发明专利说明书以及实用新型专利说明书。
它是个人或单位为了获得某项发明的专利权,在申请专利时必须呈交的有关该发明的详细技术说明。
专利索引:这是以专利说明书的某一著录项目为依据编制的检索目录。
它可以刊载在专利公报中作为检索专利公报各种专利信息之用,或者单独出版,成为一种独立的检索工具。
中国专利文献A4版本

注:从2006年起,除在外观设计公报中登载外观设计授权公告外,同时出版外观设计专利单行本。
2010.4月起,专利文献名称为“外观设计专利”,文献种类代码为S 。
外观设计授权文献种类标识代码 文献号 专利文献号名称 专利文献名称 S=申请号申请公告号 外观设计申请公告S(3)+6位顺序号 申请公告号 外观设计申请公告 D(3)+6位顺序号 授权公告号 外观设计授权公告 D(3)+8位顺序号 授权公告号 外观设计授权公告 S(3)+8位顺序号 授权公告号 外观设计授权公告 实用新型授权文献种类标识代码 文献号 专利文献号名称 专利文献名称 U=申请号申请公告号实用新型专利申请说明书U(2)+6位顺序号 申请公告号实用新型专利申请说明书 Y(2)+6位顺序号 授权公告号实用新型专利说明书 Y(2)+8位顺序号 授权公告号实用新型专利说明书 U(2)+8位顺序号 授权公告号 实用新型专利 发明专利授权文献种类标识代码 文献号 专利文献号名称 专利文献名称 B=申请号审定公告号发明专利申请审定说明书B(1)+6位顺序号 审定公告号发明专利申请审定说明书 C(1)+6位顺序号 授权公告号 发明专利说明书 C(1)+8位顺序号 授权公告号 发明专利说明书 B 同公布号 授权公告号 发明专利 发明专利申请文献种类标识代码 文献号 专利文献号名称 专利文献名称 A=申请号申请公开号发明专利申请公开说明书A(1)+6位顺序号 申请公开号发明专利申请公开说明书A(1)+6位顺序号 申请公开号发明专利申请公开说明书A(1)+6位顺序号 申请公开号发明专利申请公布说明书 A(1)+8位顺序号 申请公开号发明专利申请公布说明书 A(1)+8位顺序号 申请公布号发明专利申请申请号2位 1 2 3 5位年代专利类型流水号2位1 2 3 5位.?年代专利类型流水号校验码4位1 2 3 8 9 7位.?年代专利类型流水号校验码时间专利法实施 1985.4 ~ 19921993 ~ 20002001.7 ~ 2009.92009.10 ~注意:1994年中国加入PCT 组织,有了进入中国国家阶段的发明和实用新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4-06-16
9
第二阶段(1989~1992年的专利编号)
种类
申请号
公开号
公告号
审定号
专利号
发明专 89100002.X CN 1044155 A
CN 1014821 B ZL 89100002.X
实用新型 89200001.5
CN 2043111U
ZL 89200001.5
外观设计 89300001.9
2010年4月以后:
随着新修订的《专利法实施细则》的生效,所有中国专利单行本名称、扉页上的 专利文献著录项目及出版格式也作了相应的调整。
发明专利申请公布说明书单行本 发明专利申请 文献种类代码为A 发明专利说明书单行本名 发明专利 文献种类代码为B 实用新型专利说明书单行本 实用新型专利 文献种类代码为U 外观设计专利单行本 文献种类代码为S
CN 200938735 Y ZL 200620075737.0 CN 201201653 Y ZL 200790000002.4 CN 300683009 D ZL 200630128826.1
12
第四阶段(2010年4月以后的专利编号)
种类
发明专利
申请号
公开号 授权公告号
200710195983.9 CN 101207268 A CN 101207268 B
HK1072897B
短期专利
06102264.9
HK1081051A
外观专利
0501224.0
外观设计为系列申请时,文献标号后标注M。如:0410185.7M001, 0410185.7M002, 0410185.7M003
2014-06-16
16
4. 中国台湾
2014-06-16
17
台湾地区专利审批流程
种 类 申请号 申请公开号 申请公告号 审定公告号
专利号
发明
85100001 CN 85100001 A
CN 85100001 B ZL 85100001
实用新型 85201109
CN 85201109 U
ZL 85201109
外观设计 86399425
CN 86399425 S
ZL 86399425
新式样 核准
3个月内
证书费、 第一年年费
新式样 公告
专利 领证
20年专用期限
专利技术报告
10年专用期限
新式样领 证
12年专用期限
2014-06-16
18
台湾专利文献的编号体系
申请号 台湾三种专利的申请号由7位数字组成,按年编排。例如:68 10972、67 2 3409、69 3 0973。其中前2位数是“中华民国”年号,与公 元年的换算关系为:民国年号+1911=公元年号,68即为1979年。第3位 数字表示专利种类:1--发明,2--新型,3--新式样,后4-5位数字是各类 专利申请的顺序号。
三种专利公报大体上包含以下三个部分: 第一部分,公布专利申请、授权决定、专利权部分无效审查结论公告、保 密专利解密等 第二部分,专利事务。记载于专利申请的审查及授权专利的法律状态有关 的事项。 第三部分,索引。均有固定栏目,标出页码的表示该期公报含有相关内容 的报道
2020/3/25
14
3. 中国香港
CN 100440991 C
专利号
ZL 200710055212.X
ZL 200780000001.4
实用新型专利 200620075737.0
进入中国国家 阶段的PCT实用
新型专利
200790000002.4
外观设计专利 200630128826.1
受理专利 申请年代 12位数字
2014-06-16
1985-1992年:
发明专利申请说明书,文献类型识别代码A 发明专利申请审定说明书,文献类型识别代码B 实用新型专利申请说明书,文献类型识别代码U 外观设计申请公告,文献类型识别代码S
1993-2010年3月:
发明专利说明书,文献类型识别代码C 实用新型专利说明书,文献类型识别代码Y 外观设计授权公告,文献类型识别代码D 外观设计专利,文献种类标识代码D
中国专利文献介绍
时间:2014年6月16日
2014-06-16
1
CONTENTS
Ⅰ 中国专利单行本 Ⅱ 中国专利编号 Ⅲ 中国香港 Ⅳ 中国台湾
2014-06-16
2
1. 中国专利单行本
2014-06-16
3
中国各种专利单行本自1985年9月开始出版以来,随专利审批程序的变 化而不断变化。现将不同审批阶段出版的专利说明书汇总如下:
专利证书号 即专利号。三种专利证书号均从1号开始顺排,各有独自编 号序列。
2014-06-16
19
2020/3/25
20
第三阶段(1993~2010年3月的专利编号)
自1994年起,发明专利申请号后五位申请顺序号中,以8和9打头的,如941 90001.0 表示指定中国的国际申请,其它含义不变。8 进入中国国家阶段的发明专利的国 际申请。 9 进入中国国家阶段的实用新型专利的国际申请 自1993年开始出版的发明专利说明书、实用新型专利说明书、外观设计专利权授予 编号都称为授权公告号,分别延续原审定号或原公告号序列,文献类型识别代码相 应改为C 、Y、 D。 此外,对确定为保密的发明专利申请和实用新型专利申请,授权后解密的,出版解 密的发明或实用新型专利说明书,同时在专利公报上予以公告。解密专利说明书的 编号,对发明专利申请公开号的表示,如解密CN1××××××C;对实用新型专利 申请公告号的表示:解密CN2××××××Y。
2014-06-16
4
(1)1993年《专利法》第一次修改前的专利文献
2014-06-16
5
(2)1993年《专利法》第一次修改后的专利文献
2014-06-16
6
(3)2008年《专利法》第三次修改后的专利文献
2014-06-16
7
2. 中国专利编号Leabharlann 2014-06-168
第一阶段(1985~1988年的专利编号)
顺排,逐年累计。起始号分别为:
发明专利申请公开号自CN1030001A开始,
发明专利申请审定号自CN1003001B开始,
实用新型申请公告号自CN2030001U开始,
外观设计申请公告号自CN3003001S开始。
首位数字表示专利权种类:1—发明,2—实用新型,3—外观设计。
2014-06-16
10
外观设计专利 200930140521.7
CN 201035998 U ZL 200920059558.1 CN 201436162 U ZL 200790000064.5 CN 301168542 S ZL 200930140521.7
2014-06-16
13
中国专利公报
《发明专利公报》 《实用新型专利公报》 《外观设计专利公报》
2014-06-16
15
中国香港特别行政区专利单行本
指定专利申请,文献种类标识代码A 标准专利说明书,文献种类标识代码B 短期专利说明书,文献种类标识代码A
中国香港特别行政区专利文献(说明书)的编号体系
文献名称 文献编号
指定专利申请
申请号 05105238.6
文献号 HK1072897A
标准专利
05105421.3
此阶段的编号特点:
三种专利申请号由8位数字组成,按年编排。如88100001,前两位数 字表 示申请年代,第三位数字表示专利权种类,1—发明、2—实用新型、3—外 观设计,后五位数字表示当年申请顺序号。
一号多用,所有文献号沿用申请号。专利号前的ZL为汉语“专利”的声母 组合, 一般用在专利公报或检索工具中。
专利申请号和专利文献号分别于2003年10月和2007年7月~8月进行过升位调整
种类
申请号
公开号
发明专利
200710055212.7 CN 100998275 A
进入中国国家 阶段的PCT发明
专利
当年申请顺序号
200780000001.4
CN 101213848A
授权公告号
CN 100569061 C
专利号
ZL 200710195983.9
进入中国国家 阶段的PCT发
明专利
200680012968.X
CN 101164163A
CN 101164163 B
ZL 200680012968.X
实用新型专利 200920059558.1
进入中国国家 阶段的PCT实 用新型专利
200790000064.5
公告号 台湾三种专利申请的公告号遵循一次公布、号码连排的原则, 即按发明、新型、新式样次序顺序连排。例如:1980年第1期公报的公 告号是自28063~28149,其中: 发明专利申请公告号为28063~28214, 新型专利申请公告号为28215~28389, 新式样专利申请公告号为28390~28419。第2期公报自28420起,继续按 此顺序接排。
申请号
发明
实用新型
外观设计 2014-06-16
93100001.7 93200001.0 93300001.4
公开号 CN1089067A
授权公告号
专利号
CN1033297C CN2144896Y CN3021827D
ZL 93100001.7
ZL 93200001.0
ZL 93300001.4 11
CN 3005104 S
ZL 89300001.9
此阶段的编号特点:
(1)自1989年开始出版的专利文献中,三种专利申请号由9位数字组成,按年编排。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