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用金属材料及表面处理
十种常用的材料表面处理工艺

十种常用的材料表面处理工艺表面处理是在基体材料表面上人工形成一层与基体的机械、物理和化学性能不同的表层的工艺方法。
表面处理的目的是满足产品的耐蚀性、耐磨性、装饰或其他特种功能要求。
我们比较常用的表面处理方法是,机械打磨、化学处理、表面热处理、喷涂表面,表面处理就是对工件表面进行清洁、清扫、去毛刺、去油污、去氧化皮等。
今天我们就来了解下表面处理工艺。
01.真空电镀—— Vacuum Metalizing ——真空电镀是一种物理沉积现象。
即在真空状态下注入氩气,氩气撞击靶材,靶材分离成分子被导电的货品吸附形成一层均匀光滑的仿金属表面层。
适用材料:1、很多材料可以进行真空电镀,包括金属,软硬塑料,复合材料,陶瓷和玻璃。
其中最常见用于电镀表面处理的是铝材,其次是银和铜。
2、自然材料不适合进行真空电镀处理,因为自然材料本身的水分会影响真空环境。
工艺成本:真空电镀过程中,工件需要喷涂,装载,卸载和再喷涂,所以人力成本相当高,但是也取决于工件的复杂度和数量。
环境影响:真空电镀对环境污染很小,类似于喷涂对环境的影响。
02.电解抛光—— Electropolishing ——电抛光是一种电化学过程,其中浸没在电解质中的工件的原子转化成离子,并由于电流的通过而从表面移除,从而达到工件表面除去细微毛刺和光亮度增大的效果。
适用材料:1.大多数金属都可以被电解抛光,其中最常用于不锈钢的表面抛光(尤其适用于奥氏体核级不锈钢)。
2.不同材料不可同时进行电解抛光,甚至不可以放在同一个电解溶剂里。
工艺成本:电解抛光整个过程基本由自动化完成,所以人工费用很低。
环境影响:电解抛光采用危害较小的化学物质,整个过程需要少量的水且操作简单,另外可以延长不锈钢的属性,起到让不锈钢延缓腐蚀的作用。
03.移印工艺—— Pad Printing ——能够在不规则异形对象表面上印刷文字、图形和图象,现在正成为一种重要的特种印刷。
适用材料:几乎所有的材料都可以使用移印工艺,除了比硅胶垫还软的材质,例如PTFE等。
金属材料的热处理和表面处理

金属材料的热处理和表面处理金属材料在工业生产和制造过程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为了提高金属材料的性能和延长其使用寿命,热处理和表面处理成为必不可少的工艺。
本文将介绍金属材料的热处理和表面处理的基本概念、工艺和应用。
一、热处理热处理是通过在一定温度范围内对金属材料进行加热、保温和冷却来改变其组织结构和性能的工艺。
常见的热处理方法包括退火、淬火、回火和正火。
1. 退火退火是最常见的热处理方法之一,通过将金属材料加热至一定温度,然后缓慢冷却至室温,以改善金属的塑性、韧性和机械性能。
退火过程中,金属材料的晶粒会长大并且组织结构得到调整,从而消除内部应力和缺陷。
2. 淬火淬火是将金属材料迅速冷却至室温的热处理方法。
淬火能使金属材料获得高硬度和较高的强度,但会增加脆性。
因此,通常需要通过回火来降低脆性。
3. 回火回火是将淬火后的金属材料加热至一定温度,然后以适当速度冷却的过程。
回火旨在降低金属材料的硬度和脆性,提高其韧性和塑性,以适应不同的使用要求。
4. 正火正火是将金属材料加热至临界点以上,然后冷却至室温的热处理过程。
正火能改善金属材料的硬度、强度和韧性,并且能提高金属材料的耐磨性能。
二、表面处理表面处理是通过对金属材料表面进行物理、化学或电化学处理,以提高金属材料的耐腐蚀性、耐磨性、装饰性和功能性。
常见的表面处理方法包括电镀、喷涂、热喷涂和阳极氧化。
1. 电镀电镀是利用电解质溶液中的金属离子,通过电解沉积在金属材料表面,形成一层金属膜的过程。
电镀可以改善金属材料的外观,提高其耐腐蚀性和耐磨性,同时也可以增加金属材料的导电性和焊接性。
2. 喷涂喷涂是将涂料通过喷枪均匀地喷洒在金属材料表面的过程。
喷涂能够形成一层保护膜,提供金属材料防锈、防腐蚀和装饰的功能。
常见的喷涂涂料有涂胶、烤漆和粉末涂料等。
3. 热喷涂热喷涂是将金属粉末或陶瓷粉末加热至熔点,然后通过喷枪喷射在金属材料表面形成涂层的过程。
热喷涂能够提高金属材料的抗腐蚀性、耐磨性和耐高温性,常用于航空航天和化工等领域。
简述金属材料表面主要的处理方法

简述金属材料表面主要的处理方法【摘要】金属材料表面处理方法是为了改善其性能和耐久性,主要包括机械处理、化学处理、电化学处理、热处理和涂层处理。
机械处理方法包括抛光、打磨和喷丸等,可以去除表面缺陷和提高光洁度。
化学处理方法涉及酸洗、镀锌和电镀等,可以防止金属氧化和腐蚀。
电化学处理方法主要是阳极氧化和阳极保护,能够提高金属表面的硬度和耐蚀性。
热处理方法通过调整金属结构和组织,提高其强度和耐磨性。
涂层处理方法包括涂漆、喷涂和镀层等,可以形成保护膜隔绝外界环境。
不同处理方法各有优缺点,未来发展方向是将多种方法相结合,实现表面处理的综合效果。
【关键词】金属材料,表面处理,机械处理,化学处理,电化学处理,热处理,涂层处理,优缺点,发展方向1. 引言1.1 研究背景金属材料在工业生产和日常生活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其表面处理对金属材料的性能和应用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
金属材料表面处理是在金属材料表面施加特定的物理、化学或电化学方法,以改善其表面性能和延长使用寿命的过程。
随着工业技术的不断进步和人们对产品质量要求的提高,金属材料表面处理方法也在不断创新和发展。
传统的金属材料表面处理方法主要包括机械处理方法、化学处理方法、电化学处理方法、热处理方法和涂层处理方法。
每种处理方法都有其独特的优势和适用范围,可以根据具体的应用要求选择合适的方法。
通过对金属材料表面的处理,可以增加其表面硬度、耐磨性、耐腐蚀性等性能,提高其使用寿命和使用性能,满足不同工业领域的需求。
深入研究金属材料表面主要处理方法及其优缺点,对于提高金属材料的品质、推动工业技术进步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对金属材料表面处理方法进行简要介绍和分析,探讨不同处理方法的特点与应用,为金属材料表面处理技术的发展提供参考和借鉴。
1.2 研究目的金属材料表面处理方法的研究目的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提高金属材料的耐磨性和耐腐蚀性,增强金属材料的机械性能,改善金属材料的外观和表面质量,延长金属材料的使用寿命,提高金属材料的可持续利用率,满足不同工业领域对金属材料表面性能的需求,以及探索新型表面处理技术,推动金属材料表面处理领域的技术创新与发展。
常见八种金属材料及其加工工艺

常见八种金属材料及其加工工艺1、铸铁——流动性下水道盖子作为我们日常生活环境中不起眼的一部分,很少会有人留意它们。
铸铁之所以会有如此大量而广泛的用途,主要是因为其出色的流动性,以及它易于浇注成各种复杂形态的特点。
铸铁实际上是由多种元素组合的混合物的名称,它们包括碳、硅和铁。
其中碳的含量越高,在浇注过程中其流动特性就越好。
碳在这里以石墨和碳化铁两种形式出现。
铸铁中石墨的存在使得下水道盖子具有了优良的耐磨性能。
铁锈一般只出现在最表层,所以通常都会被磨光。
虽然如此,在浇注过程中也还是有专门防止生锈的措施,即在铸件表面加覆一层沥青涂层,沥青渗入铸铁表面的细孔中,从而起到防锈作用。
金属加工微信,内容不错,值得关注。
生产砂模浇注材料的传统工艺如今被很多设计师运用到了其他更新更有趣的领域。
材料特性:优秀的流动性、低成本、良好的耐磨性、低凝固收缩率、很脆、高压缩强度、良好的机械加工性。
典型用途:铸铁已经具有几百年的应用历史,涉及建筑、桥梁、工程部件、家居、以及厨房用具等领域。
2、不锈钢——不生锈的革命不锈钢是在钢里融入铬、镍以及其他一些金属元素而制成的合金。
其不生锈的特性就是来源于合金中铬的成分,铬在合金的表面形成了一层坚牢的、具有自我修复能力的氧化铬薄膜,这层薄膜是我们肉眼所看不见的。
我们通常所提及的不锈钢和镍的比例一般是18:10。
20世纪初,不锈钢开始作为元才来噢被引入到产品设计领域中,设计师们围绕着它的坚韧和抗腐蚀特性开发出许多新产品,涉及到了很多以前从未涉足过的领域。
这一系列设计尝试都是非常具有革命性的:比如,消毒后可再次使用的设备首次出现在医学产业中。
不锈钢分为四大主要类型:奥氏体、铁素体、铁素体-奥氏体(复合式)、马氏体。
家居用品中使用的不锈钢基本上都是奥氏体。
材料特性:卫生保健、防腐蚀、可进行精细表面处理、刚性高、可通过各种加工工艺成型、较难进行冷加工。
典型用途:奥氏体不锈钢主要应用于家居用品、工业管道以及建筑结构中;马氏体不锈钢主要用于制作刀具和涡轮刀片;铁素体不锈钢具有防腐蚀性,主要应用在耐久使用的洗衣机以及锅炉零部件中;复合式不锈钢具有更强的防腐蚀性能,所以经常应用于侵蚀性环境。
常见金属表面处理的种类及工艺、作用

金属表面处理的种类及工艺1、表面处理工艺简介:利用现代物理、化学、金属学和热处理等学科的技术来改变零件表面的状况和性质,使之与心部材料作优化组合,以达到预定性能要求的工艺方法,称为表面处理工艺。
表面处理的作用:提高表面耐蚀性和耐磨性,减缓、消除和修复材料表面的变化及损伤;使普通材料获得具有特殊功能的表面;节约能源、降低成本、改善环境。
2、金属表面处理工艺分类:总共可以分为4大类:表面改性技术、表面合金化技术、表面转化膜技术和表面覆膜技术。
一、表面改性技术1、表面淬火表面淬火是指在不改变钢的化学成分及心部组织情况下,利用快速加热将表层奥氏体化后进行淬火以强化零件表面的热处理方法。
表面淬火的主要方法有火焰淬火和感应加热,常用的热源有氧乙炔或氧丙烷等火焰等。
2、激光表面强化激光表面强化是用聚焦的激光束射向工件表面,在极短时间内将工件表层极薄的材料加热到相变温度或熔点以上的温度,又在极短时间内冷却,使工件表面淬硬强化。
激光表面强化可以分为激光相变强化处理、激光表面合金化处理和激光熔覆处理等。
激光表面强化的热影响区小,变形小,操作方便,主要用于局部强化的零件,如冲裁模、曲轴、凸轮、凸轮轴、花键轴、精密仪器导轨、高速钢刀具、齿轮及内燃机缸套等。
3、喷丸喷丸强化是将大量高速运动的弹丸喷射到零件表面上,犹如无数个小锤锤击金属表面,使零件表层和次表层发生一定的塑性变形而实现强化的一种技术。
作用:提高零件机械强度以及耐磨性、抗疲劳和耐蚀性等;用于表面消光、去氧化皮;消除铸、锻、焊件的残余应力等。
4、滚压滚压是在常温下用硬质滚柱或滚轮施压于旋转的工件表面,并沿母线方向移动,使工件表面塑性变形、硬化,以获得准确、光洁和强化的表面或者特定花纹的表面处理工艺。
应用:圆柱面、锥面、平面等形状比较简单的零件。
5、拉丝拉丝是指在外力作用下使金属强行通过模具,金属横截面积被压缩,并获得所要求的横截面积形状和尺寸的表面处理方法称为金属拉丝工艺。
金属表面处理方法

金属表面处理方法金属表面处理是指对金属材料表面进行清洁、改性或涂覆等工艺,以提高金属材料的耐腐蚀性、耐磨性和装饰性。
金属表面处理方法有很多种,包括机械处理、化学处理、电化学处理等多种方式。
下面将就几种常见的金属表面处理方法进行介绍。
首先,机械处理是一种常见的金属表面处理方法。
机械处理包括打磨、抛光、喷砂等方式,通过物理力量去除金属表面的氧化层、锈蚀、毛刺等不良物质,使金属表面变得光滑、平整。
这种方法适用于各种金属材料,可以提高金属的表面质量,增强金属的耐腐蚀性和装饰性。
其次,化学处理也是一种常用的金属表面处理方法。
化学处理包括酸洗、镀锌、阳极氧化等方式,通过化学药剂的作用去除金属表面的氧化物、锈蚀物,形成一层保护膜,增强金属的耐腐蚀性。
这种方法适用于铁、铜、铝等金属材料,可以有效延长金属材料的使用寿命。
另外,电化学处理也是一种常见的金属表面处理方法。
电化学处理包括电镀、阳极保护、电解抛光等方式,通过电化学反应在金属表面形成一层均匀、致密的金属或合金覆盖层,提高金属的耐腐蚀性和装饰性。
这种方法适用于各种金属材料,可以提高金属的表面硬度和耐磨性。
此外,热处理也是一种重要的金属表面处理方法。
热处理包括淬火、回火、固溶处理等方式,通过控制金属材料的加热、保温和冷却过程,改变金属的组织结构和性能,提高金属的强度、硬度和耐磨性。
这种方法适用于各种金属材料,可以提高金属的使用性能和寿命。
综上所述,金属表面处理方法有很多种,不同的方法适用于不同的金属材料和使用要求。
在实际应用中,我们可以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金属表面处理方法,以确保金属材料具有良好的表面质量和使用性能。
希望本文介绍的金属表面处理方法对大家有所帮助。
金属材料的表面工程与加工

金属材料的表面工程与加工金属材料是工业生产中最常用的材料之一。
对于金属材料的加工与表面工程,往往会涉及到许多技术和理论,本篇文章将从金属材料的表面工程和加工两个角度来探讨这个话题。
一、金属材料的表面工程金属材料的表面工程即将金属材料表面进行加工处理,以使其表面特性或表面性能得以改变或提高。
常用的表面工程技术有金属表面处理、电化学处理、镀膜、喷涂、氮化等。
其中,金属表面处理是指对于金属材料表面进行腐蚀或机械加工等处理方法,以清除表面的氧化皮、锈迹等杂质,使其表面变得光滑,提高其整体美观度和表面的耐腐蚀性能。
电化学处理则是通过电化学反应使金属表面形成一层保护膜,以提高其耐腐蚀性和硬度。
镀膜是指将金属材料表面浸入金属溶液中进行电镀,形成一层金属保护层,提高其抗氧化性能、耐腐蚀性能和使用寿命。
喷涂则是指利用气流将合金或涂料等物品喷涂到金属表面,以提高其表面硬度、耐磨性和耐侵蚀性。
而氮化则是在高温高压条件下,将金属表面与氮气反应,形成一层高硬度、高抗磨层,以提高其硬度、耐磨性和耐腐蚀性能。
二、金属材料的加工金属材料的加工是指对金属材料进行物理或化学加工,使其形态、性质、结构等方面发生变化,以适应制品的要求。
金属材料的加工可以分为塑性加工和切削加工两种。
塑性加工是指将金属材料在一定温度下使其发生塑性变形,以改变其形态和性能。
常用的塑性加工方法有铸造、锻造、挤压、拉伸、轧制等。
其中,铸造是将熔化金属倒入铸模中进行成型,以制造所需的金属制品,工艺简单、适用范围广。
锻造则是将金属材料在高温下进行塑性变形,以得到所需的形状和性质,可分为自由锻造、模锻和精锻等三种方式。
挤压是将金属材料在一定条件下通过挤压机将其加工成带有特定截面形状的制品,常用于制造管材、棒材等;拉伸则是利用拉压机让金属材料进行线性拉伸得到一定长度和不同截面的制品;轧制则是利用轧机对金属材料进行挤压、拉伸、剪切等复杂变形,从而得到所需的轧制制品。
切削加工则是通过加工切屑和切削轮廓以改变金属材料的结构和性能。
常用金属材料

常用金属材料
常用金属材料是指在工业生产和日常生活中广泛应用的金属材料。
以下是几种常用金属材料的介绍:
1. 钢:钢是最常用的金属材料之一。
它具有高强度、耐磨、
耐腐蚀等优点,广泛应用于建筑、汽车、船舶、机械等领域。
根据不同的成分和处理方式,钢可分为低碳钢、中碳钢、高碳钢、合金钢等多种类型。
2. 铝:铝是一种常见的轻质金属材料,具有高强度、良好的
耐氧化性和导电性,重量轻、可回收再利用等优点。
它广泛应用于航空航天、汽车、建筑、电子等领域,如飞机、汽车车身、电线电缆等。
3. 铜:铜是一种导电性能优良的金属材料,具有良好的可塑
性和耐腐蚀性。
它广泛应用于电子、电气、建筑、水暖设备等领域。
例如,电线电缆、电机、管道等都是使用铜制成的。
4. 不锈钢:不锈钢是一种耐腐蚀性能优良的合金材料,含有
至少11%的铬元素。
它具有高强度、良好的耐高温性和美观
的外观特点,广泛应用于建筑、厨具、医疗器械、航空航天等领域。
5. 铁:铁是最早被人类应用的金属材料之一。
具有良好的机
械性能和导电性能,广泛应用于建筑、机械、交通等领域。
例如,钢铁结构、轨道交通等都是使用铁制成的。
6. 锌:锌是一种具有良好耐腐蚀性的金属材料,通常被用作防护层,如锌镀层用于防锈和表面处理。
此外,锌也常被用于电池、合金制造等领域。
以上是常用金属材料的一些介绍。
这些金属材料在不同的场合和需求下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为工业和日常生活提供了便利和支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
冶金金相及钢的热处理
炼铁高炉
炼铁是将铁还原出来 3CO+Fe2O3==高温==3CO2+2Fe
冶金金相及钢的热处理
炼钢是将生铁中的过量碳和杂质除去
氧化顺序是:Si、Mn、C、P、Fe Fe+1/2{O2}=FeO Si+2(FeO)=2[Fe]+SiO2+Q Mn+2(FeO)=2[Fe]+MnO2+Q C+FeO=Fe+CO+Q 2[P]+ 5(FeO)+ 4(CaO)=5[Fe]+ (4 CaO. P2O5)+Q [FeS]+(CaO)=(FeO)+(CaS)-Q
铝及其合金
• 铝材加工及应用
铜与铜合金
铜与铜合金
元素符号Cu,(Cuprum ) 原子量63.54, 比重8.92g/cm3, 熔点1083 ℃ 纯铜呈浅玫瑰色或淡红色
认识铜
合金类
红铜 黄铜 青铜 白铜 COPPER BRASS BRONZE coppernickel alloy
合金成分
纯铜合金 铜锌合金 铜锡合金? 铜钴镍合金
课程内容
•常用金属材料
• 常用金属零件表面处理 1.阳极氧化 2.电镀 3.金属钝化 4.零件表面电解抛光 5.静电粉末喷涂
• 金相及热处理简介 • 常用不锈钢 • 常用有色金属 1.铝及其合金 2.铜及其合金 3.钛及其合金 4.钨及其合金
冶金金相及钢的热处理
钢材生产流程图 高炉炼铁 电炉、转炉炼钢
人工时效(不固溶处理,在 F 状态下人工 时效,适于铸件及型材) 固溶处理后人工时效 固溶处理后在高温下人工时效 固溶处理后冷加工再人工时效 固溶处理后人工时效再冷加工 热加工冷却后人工时效,再时行冷加工 固溶处理后沸水淬火 固溶处理后自然淬火 固溶处理后高温时效
铝及其合金
• 铝材加工及应用
铝材类型 1××× 2××× 3××× 4××× 5××× 6××× 7××× 铸铝 主要用途 不受力装饰铝件 铝牌 装饰条 常用1050 1060 1080 状态 避免使用1100 高强度结构件 航空航天 常用2024 2011 2017最高可含铜10%不建议阳极氧化 但化学氧化有需求 性能类似纯铝延展好 用于包装易拉罐 常用3003 3004 不合适超过5um的阳极氧化 一般用胶印 最高含硅12%焊接性好 热膨胀小耐磨 用于活塞和焊条 常用4004 4043 4032阳极氧 化一般不选用 最高含镁15%用于要求强度的各种铝件包括外壳装饰用5052 5005 5083 5050 5252 5657 非常适合阳极氧化 各种工业铝型材和建筑型材 常用6463 6063 6061适合阳极氧化 高强度铝用于航空航天 常用7075 7072 7005 7050 硬质氧化选用但普通氧化不选用 铝硅系最常用 高强度铸件选用铝硅铜系 常用ZL101 ZL204 AC4D ADC1 ADC6 ADC10 ADC12 A380 A360 阳极选用铝镁系铸铝ADC6 ZL301 AC7B)
00Cr17Ni14Mo2
SUS316L
316L
常用不锈钢
17-4PH不锈钢
17-4PH 即为美国ASTM 630 俗称: 马氏体沉淀硬化不锈钢 PH: precipitation-hardening 沉淀硬化
热处理工艺:固溶 + 时效
马氏体沉淀硬化不锈钢固溶处理的硬度在30HRC左右,进行机加没有问题,机加成型后 进行最终的时效处理提高硬度在40HRC左右。建议时效在真空炉进行时效处理,表面有 浅黄色的氧化色可以使用。
Q
图中的特性线 ACD:液相线 AECF:固相线 GS:AF的转变线,又称A3线。 ES:C在A中的溶解度曲线,又称Acm线。 ECF:共晶线,含C量2.11 % --6.69%的铁碳合金至此发生共晶反应,结晶出A与Fe3C混合物---莱氏体Ld。 PSK:共析线,含C量在0.0218 % --6.69%的铁碳合金至此反生共析反应,产生珠光体P ,又称A1线。 其中要特别注意A1线、A3线和Acm线。它们常常和退火及其它热处理工艺有密切关系。
正火 normalizing • 类似退火 • 从炉中取出在空气中冷却 • 效率高,低能耗
淬火 quenching • 加热到临界温度Ac3(亚共析钢)或Ac1(过共析钢)以上某一温度,保温一段时 间,使之全部或部分奥氏体化,然后以大于临界冷却速度的冷速快冷到Ms以下(或Ms 附近等温)进行马氏体(或贝氏体)转变的热处理工艺。
体心立方晶体结构 小 知 识
面心立方晶体结构
α-Fe :温度在912℃以下的纯铁,晶格类型是体心立方 γ-Fe: 温度在912℃~1394℃的纯铁,晶格类型是面心立方 继续升高温度,γ-Fe转变为 δ-Fe,它的结构与α-Fe一样,是体心立方结构。
冶金金相及钢的热处理
图中的特性点 A点:纯铁的熔点 1538℃ C点:共晶点 1148℃ D点:渗碳体的熔点 1227℃ S点:共析点 727℃ G点:纯铁的同素异晶转变点 912℃ E点:C在γ-Fe中最大溶解度 1148℃ P点:C在α-Fe中最大溶解度 727 ℃ Q点:室温时C在α-Fe中最大溶解度
超硬铝(航空铝)
基它铝合金 备用组合金
7×××
8××× 9×××
AI-Zn-Mg合金
7075 7050 7039
以其它元素主要合金的铝合金产品 如AI-Li
第一位数表示分类号 第二位数:钝铝表示受控杂质的个数,铝合金表示对原合金的改进次数 N: 表示系日本独创合金 第三、四位数:纯铝表示 Al 含量百分小数点后的最低含量,铝合金表示编号
炼钢转炉
5
冶金金相及钢的热处理
轧制
热轧-hot-rolling
冷轧-cold-rolling
冶金金相及钢的热处理
Fe-C 合金金相图
冶金金相及钢的热处理
铁素体: (Ferrite) 是c溶于α-Fe中所形成的间隙固溶体,具有体心立方晶体结构, 用字母F或者α表示. 奥氏体: (Austentte) 是c溶于γ-Fe中所形成的间隙固溶体.具有面心立方晶体结构, 用字母A或者γ表示. 马氏体: (Martensite)碳在α-Fe中的过饱和固溶体, 用M表示 珠光体 : (Pearlite)是奥氏体发生共析转变所形成的铁素体与渗碳体的共析体。 用符号P表示,含碳量为ωc=0.77% 渗碳体: (Cementite) Fe3C型碳化物 莱氏体: (ledeburite)莱氏体是液态铁碳合金发生共晶转变形成的奥氏体和渗碳体所组成的共晶 体,其含碳量为ωc=4.3%。当温度高于727℃时,莱氏体由奥氏体和渗碳体组成,用符号Ld 表示。在低于727℃时,莱氏体是由珠光体和渗碳体组成,用符号Ld’表示,称为变态莱氏体。
17-4PH不锈钢
17-4PH不锈钢
铝及其合金
• 认识铝
化学符号Al 原子序数13 白色的轻金属,较软 密度2.7g/cm3 熔点660.4℃ 沸点2467℃ 包装
铝及其合金
• 铝材牌号
纯铝和工业纯铝 硬铝(高强度铝) 防锈铝薄板 锻铝(模板) 防锈铝材(板棒) 锻铝(挤压 刑棒) 1××× 2××× 3××× 4××× 5××× 6××× 铝含量>99% AI-Cu 合金 AI-Mn合金 AI-Si合金 AI-Mg合金 AI-Mg-Si合金 1100 1050 1060 2024 2025 2026 3003 3004 3105 4043 4032 4A11 5052 5182 5056 6061 6063 6009
铝及其合金
• 铝和铝合金热处理状态代号及名称
名称 代 号 F O H H1 4 W T T2 T3 T4 加工状态 退火状态 冷加工状态 半冷加工状态 固溶处理后在自然时效状 态中 固溶处理后时效 退火状态(用于铸件) 固溶处理后冷加工再自然 时效时稳定状态 固溶处理后自然时效 代 号 T5 T6 T7 T8 T9 T10 T41 T42 T62 名称
冶金金相及钢的热处理
铁碳合金的成份组织性能关系
冶金金相及钢的热处理
பைடு நூலகம்
退火、正火、淬火、回火,备俗称“四把火”
钢的热处理 是将金属在固态下通 过加热、保温和冷却 过程,改变其内部组 织,从而获得所需性 能的一种工艺方法。
常见的热处理工艺
退火 annealing • Ac3/Ac1以上的某一温度 • 炉中冷却 •改善塑性和韧性,使化学成分均匀化,去除残余应力
铜和铜合金
• 铜和铜合金状态代号及名称
名称 代号 F O OL 1/4H 热轧状态 软状态 在“ O ”状态基础上稍加工(仅 管材) 1/4 硬状态
代号
名称
代号
名称
1/8H 1/2H 3/4H H
1/8 硬状态 1/2 硬状态 3/4 硬状态 硬状态
EH SH SR
特硬状态 抗拉强度最大的加工制 品 消除应力状态
钛,一种金属元素,灰色,原子序数22,相对原子质量47.867。能在氮气 中燃烧,熔点高。钝钛和以钛为主的合金是新型的结构材料,主要用于航 天工业和航海工业。
钛合金
钛合金
• 海绵钛, 碘法钛: 化学纯钛,强度硬度低,用于制造工业纯钛和钛合金 • 工业纯钛: 实质是低含量钛合金,力学性能和化学性能与不锈钢相似 用于受力不大但要求塑性高的场合,350度以下。 • 钛合金 α 型钛合金: 单一态,不能热处理, 只能靠固溶强化, 中等强度应用,高温应用。 β 型钛合金: 性能不够稳定,熔炼工艺复杂,使用不广。
铜与铜合金
Nickel silver 752R-1/2H
对应国内牌号: (HNi65-18)
钨基合金
钨 (Tungsten; Wolfram) ——元素符号W 原子序数: 74 相对原子质量: 183.85 密度: 19.35克/每立方厘米 熔点: 3410±20℃ 沸点: 59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