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演义》整本书阅读导读讲义
第一章 《三国演义》讲义

横向看,《三国演义》描写了魏、蜀、吴三 国间尖锐复杂的政治斗争; 展示了三国时期近百年的战争史; 描写了令人眼花缭乱的外交手段; 在政治、军事、外交斗争中蕴含着极为丰 富的经验,堪称是一部谋略百科,有相当的 认识意义和借鉴价值。 以浓墨重彩塑造了许多栩栩如生的历史人 物形象,
二、《三国演义》的思想主旨
由“王”而“帝”,由“帝”而“圣” (武圣) 在民间又由“圣”而“神”,是影响 最大的民俗神
3、才能上尚“智勇”
欲得天下者,不仅要注意得人心,而且要善于用人才。 《三国演义》不仅写刘蜀集团,对曹魏、孙吴集团都有描写: 曹操:知人善察,唯才是举 领兖州牧后,“招纳贤才”, 荀彧来投——“吾之子房”; 郭嘉应聘——“使吾成大事者,必此人也” 典韦、许褚、张辽、庞德等人,或是自来投奔,或是降将 孙权:重用人才 周瑜说:“方今英雄并起,得人者昌,失人者亡。须得高明 之士,以佐将军,江东自定也。” 依靠周瑜、鲁肃等取得赤壁之战的胜利 重用吕蒙夺取荆州 提拔“年幼望轻”的陆逊取得彝陵之战的胜利
诸葛亮 ——“忠”的楷模
对蜀汉“竭尽忠诚,至死方休”(卷23) 辅佐刘备:忠心耿耿,克尽人臣之职 辅佐刘禅:力撑危局,“知其不可为而为之” “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三国演义》称赞“忠贞”,并非宣扬只忠于一姓而不分是 非的“愚忠”,小说中还有对“择主而事”之忠的礼赞 。 如:赵云:“奔走四方,寻主事之”, 先跟随袁绍、公孙瓒,后投于刘备 刘璋谋臣李恢投刘备:“吾闻‘良禽择木而栖,贤臣择主而 事’…背暗投明,古人所贵。” 儒家传统道德观念:“忠”有一定的开放性、灵活性 “君使臣以礼,臣事君以忠”(《论语·八佾》) “君之视臣如手足,则臣视之如腹心;君之视臣如犬马,则 臣之视君如国人;君之视臣如草芥,臣之视君如寇仇。” ——(《孟子·离娄下》) “以道事君,不可则止”(《论语·先进》) 微子离开纣王,管仲不随公子纠死难,孔子都评以“仁” (《论语·宪问·公冶长》) “忠君”也包含了一定的爱国思想
《三国演义》导读教学课件

小说的阅读:分 析小说的情节、 人物、环境这三 个要素,在此基 础上能进一步把 握小说的主题, 鉴赏小说的艺术 特色。
纵向看,《三国演义》描写了从汉灵帝中平元年
( 184 )至晋武帝太康元年( 280 )共 97 年的历史。 全书120回,分三大部分: 第一部分 (1 — 33 回 ) 主要写汉末动乱和群雄并峙 , 曹操集团的崛起和壮大。 第二部分 (34—85回)主要写刘备集团的崛起和壮 大,三国鼎立,蜀国南征北战,互相争雄的局面。
(1)《三国演义》把蜀国的 刘备 、 诸葛亮 、 关羽 等君臣作为 理想中的政治道德观念的化身,仁君、贤相、良将的典范。 (2)在《三国演义》中被称为“卧龙先生”和“凤雏先生”的分别是哪 两位? 诸葛亮、庞统 (3)“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出嫁了。雄姿英发,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 灰飞烟灭……”其中涉及到三国中的哪两个人物?周瑜、小乔 (4)七擒七纵是孔明用在谁身上的?孟获 (5)三英战吕布指哪三英? 刘备、关羽、张飞 关羽、张飞、赵云、马超、黄忠 (6)被封为蜀国五虎上将的分别是哪五位? (7)《三国演义》中的古代四大美女之一是谁? 貂蝉 (8)“三绝”指的是哪三人?诸葛亮、曹操、关羽
关 羽
身长九尺,五绺长髯(长二尺 有余),面若重枣,唇若涂脂, 丹凤眼、卧蚕眉,相貌堂堂, 威风凛凛。手擎一把八十二 斤重的青龙堰月刀。他是《 三国演义》中忠义的化身,我 们所熟知的他忠、义、勇、 谋、傲的事情分别有:桃园三 结义、温酒斩华雄、三英战 吕布、斩颜良诛文丑、挂印 封金、千里走单骑、华容道 义释曹操、过五关斩六将、 水淹七军、败走麦城等。
智绝 诸葛亮
《三国演义》阅读指导课件

人物的身份
பைடு நூலகம்
刘备:刘豫州、益州牧、汉中王、先主、刘先主 关羽:汉寿侯 诸葛亮:军师、武乡侯、武侯、丞相、汉相、汉丞相
人物的美称或蔑称
刘备:刘皇叔、英主 曹操:曹公、老瞒、汉贼、国贼、奸雄 关羽:关公、美髯公 诸葛亮:卧龙
初读体验
读《三国演义》第一回“宴桃园豪杰三结义 斩黄巾英 雄首立功”,梳理情节,说说主要内容。
通过对比描写,突出人物形象
张飞听罢,大怒,要斩护送军人,以救卢植。 玄德急止之曰:“朝廷自有公论,汝岂可造次?”
借助次要人物,烘托人物形象
云长舞动大刀,纵马飞迎。程远志见了,早吃 一惊,措手不及……
初读体验
思考:读了第一回,你感受到古典小说的语言有什么独 特之处?
半文半白
三人救了董卓回寨。卓问三人现居何职。玄德曰: “白身。”卓甚轻之,不为礼。玄德出,张飞大怒 曰:“我等亲赴血战,救了这厮,他却如此无礼。 若不杀之,难消我气!”
阅读指导课
《三国演义》全名为《三国志通俗演义》,又称《三国
志传》,是中国古典四大名著之一,也是我国古代第一 部长篇历史章回小说,作者一般被认为是元末明初的 罗贯中。书中描写了从东汉末年到西晋初年之间近百年的 历史风云,反映了三国时期复杂的政治军事斗争,是 四大名著中唯一根据历史事实改编的小说。
章回目录
在中国的古典小说中,《三国演义》享有崇高之极
的地位,没有任何一部小说比得上,近三百年来,向来
称之为“第一才子书”,或“第一奇书”。
——金庸
《三国演义》结构之宏伟与人物活动地域舞台之广 大,世界古典小说均无与伦比。
——(日)吉川英治
阅读计划表
阅读书目 阅读时限 阅读状况
第一天 第二天 第三天
《三国演义》整本书阅读 导读课件 五年级下册语文(统编版)

多角度思考角度一:角色视角
益、三分天下”的隆中对策。次年,在诸葛亮的谋划下,刘备联合孙权,在 赤壁击败曹操。刘备称帝后,拜他为丞相,临终前又将太子刘禅托付给他。 诸葛亮辅佐刘禅,平定了西南的少数民族地区,有七擒孟获等事;后又率诸 军北驻汉中,多次伐魏,六出祁山,终因兵少势单,粮草不济,未能成功。 他呕心沥血,以致积劳成疾,234年病逝于北伐前线五丈原(在今陕西岐山 县)。
刘备弘毅宽厚,知人待士,有高祖刘邦的风范。他的才干谋略,不及曹操, 然而他百折不挠,终于成就了一番事业,是个当之无愧的英雄,也是历史上礼 贤下士的楷模。
人物介绍
字孟德,小字阿瞒,沛国谯郡(今安徽亳州)人,汉魏时期的政治家、军事家、 诗人。 出生在一个大官僚地主家庭,20岁时做了洛阳北部尉,执法严厉,不避豪强。 黄巾起义爆发后,拜骑都尉,参与镇压起义军。此后与陶谦、吕布、袁术等
传统 文学
【整本书阅读系列精品课程】
壹
贰
叁
肆
趣
全
阅
阅
味
书
读
读
导
导
方
计
入
读
法
划
壹
趣味导入
《三国演义》》
知识抢答赛
三国演义之“三雄”
曹操 “奸雄”
刘备 “枭雄”
孙权 “英雄”
《三国演义》》
知识抢答赛
三国演义之“三绝”
曹操 “奸绝”
三国演义导读整本书阅读名著阅读_2022年学习材料

请简述连环计的故事-董卓为乱朝政。司徒王允先将-美貌的义女貂蝉许给董卓的义子吕-布,不久却把她送给董卓。吕 大怒-在凤仪亭与貂蝉相会,被董卓发现-貂蝉乘机离间董卓和吕布的关系-王允与吕布联合,诱使董卓离开长-安,吕 杀死董卓。不久,吕布被-迫出走,而王允也被董卓的部将杀-ppt课件-16
第10~19回情节概述-吕布军团的覆灭。-情节脉络-曹操建“青州军”。-报父仇讨徐-州一刘备借兵救陶谦—一 陶谦三-让徐州一曹吕交战一吕布败-逃一-曹操应诏辅佐王室—一-迁都-许都一挟天子以令诸侯-封刘-备为徐州牧 一命刘杀吕一-不忍一刘备讨伐袁术-ppt课件-17
·1、请简述关羽温酒斩华雄的故事-董卓战将华雄连斩诸侯联军二-将,袁绍无措,关羽毛遂自荐,因官-阶太小,袁 反对;曹操力荐,关羽-立下军令状。曹操备了热酒一杯-关羽却说待他斩了华雄后再饮不迟-众诸侯听得关外喊声大举 不一会-关羽马到中军,提华雄之头,掷于-地上。其酒尚温-ppt课件-14
请简述三英战吕布的故事-董卓听说华雄被杀便派吕布驻-守虎牢关。袁绍派八路大军前去攻-打,却被吕布连杀数将。 急之下-张飞冲杀上去,连战五十回合。-羽见张飞不敌吕布前去助战,厮杀-三十回合,仍不敌。刘备见状飞马-掣剑 刺过来,三人轮流厮杀吕布-吕布难以招架,便朝刘备虚晃一戟-拍马冲出包围圈,逃回虎牢关-ppt课件-15
《三国演义》1-40回-ppt课件
普操军团的想起与强感(1~0回-第1~9回情节概述-董卓军团的覆灭。-这是整个故事的开始,主要写董卓-军团 崛起与覆灭。小说交代东汉末年-朝纲松弛,-宦官当权,人心思乱,黄巾-起义爆发,群雄登场。董卓进入洛阳-专横 国,各路诸侯起兵讨伐,-最后王-允设连环计除掉董卓。曹操、袁绍、刘-备、孙坚、吕布等重要人物纷纷亮相。-p t课件-2
三国演义自读讲义

2020/6/6
三国演义重要情节知识卡片
• 故事名称:桃园三结义 • 出场人物:刘备、关羽、张飞 • 故事梗概:东汉末年,朝政腐败,再加上连年灾荒,人民生
活非常困苦,纷纷加入张角领导的黄巾军大起义。刘备有意拯救 百姓,关羽、张飞又愿与刘备共同干一番事业。三人情投意合, 选定张飞庄后一桃园。此时正值桃花盛开,景色美丽,张飞准备 了青牛白马,作为祭品,焚香礼拜,宣誓完毕;三个人按年岁认 了兄弟。刘备年长做了大哥,关羽第二,张飞最小做了弟弟。 兄 弟三人从此进入历史舞台。
2020/6/6
三国演义重要情节知识卡片
• 故事名称:走马荐诸葛 • 出场人物:徐庶 诸葛亮 • 故事梗概:单福识破曹仁"八门金锁阵",使
赵云冲突而破. 曹仁劫寨,被单福设计击败, 樊城亦被关公所占,只好回许昌.告操单福(徐 庶)为备出谋画策. 玄德收寇封为义子,改名 刘封,回新野.曹操召禁徐母,要其作书召子, 徐母拒绝.程昱仿徐母笔迹,写信骗徐庶至. 徐庶行前向刘备举荐诸葛亮,并亲往卧龙冈 向诸葛亮打招呼
2020/6/6
三国演义重要情节知识卡片
• 故事名称:煮酒论英雄 • 出场人物: 曹操 刘备 • 故事梗概:这天,刘备在后花园菜田里浇水,忽听曹操派人来请他。正
巧这时关羽、张飞都不在,刘备有些惊慌,忐忑不安地跟着来人去了。 曹操一见刘备,哈哈笑道:“好啊!躲在家里做大事呢!” 一句话吓得 刘备面如土色,不知说什么好。 曹操又转口说:“你能学种菜,可真不 容易啊!” 刘备这才放下心来说:“那只是消遣消遣而已。” 曹操又说 :“刚才我在园中看见枝头上的梅子青青的,不可不赏啊!正好酒也温 热了,我就想请你一同到小亭中喝酒。” 刘备听了这话,一直紧绷的心 这才放了下来。 两人来到小亭,见酒器已经摆好,盘中也放了青梅,于 是就有说有笑地喝起酒来。 两人喝得微微有些醉意的时候,不觉天色阴 沉了下来,空中乌云密布,眼看一场倾盆大雨即将来临。曹操乘着醉意 ,问:“你倒说说看,谁是当世英雄呢?” 刘备心中一激灵,酒也一下 子醒了七分。他想这是不是在试探自己?于是,就谦逊地笑道:“我这 个人肉眼凡胎,哪能知道谁是英雄啊!”
三国演义讲义

❀三国演义讲义❀罗贯中,元末明初人,号湖海散人,是中国章回小说的鼻祖。
第一部长篇章回体小说。
源流:陈寿《三国志》,裴松之注的史料,元代《三国志平话》。
清代毛宗岗修订“三绝”。
作品谴责了统治者的残暴和丑恶,反应了动乱时代人民的痛苦和对清明政治、对仁君的向往,体现了鲜明的尊刘贬曹倾向。
情节梗概1:群雄逐鹿。
〃汉末大乱,各路英雄陆续登场;董卓进入洛阳,祸国殃民,终被消灭;曹操与袁绍又展开斗争,官渡之战成为高潮。
情节梗概2:赤壁鏖战。
〃刘备三顾茅庐,诸葛亮隆重决策,拉开了三分天下的序幕。
刘备在与曹操的当阳之战中失利,迅速采取联吴抗曹的政策。
诸葛亮舌战群儒,坚定了孙权抗曹的决心。
于是,赤壁之战轰轰烈烈地展开了,蒋干中计、草船借箭、借东风等高潮迭起,构成了全书最为紧张的智慧较量。
情节梗概三:鼎足三分。
〃随后诸葛亮三气周瑜,刘备不仅稳定了根据地,同时占领益州,夺取关中,又得到马超、黄忠等大将,势力不断壮大,并进位“汉中王”。
〃曹操用司马懿之计挑起吴蜀的矛盾,关羽被杀,致使联盟破裂。
而后曹操病死,曹丕篡权,刘备随之称帝。
不久,张飞遇害,刘备执意伐吴,之前遭遇惨败,白帝城托孤后病逝。
情节梗概4:南征北战。
〃诸葛亮忠心耿耿,继续为刘蜀南攻北伐,七擒孟获、六出祁山以及失街亭、空城计、斩马谡等,进一步充实了他的智慧形象和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完美人格。
情节梗概五:三国归一。
〃姜维继承诸葛亮的遗愿,继续北伐。
但因刘禅昏庸被迫班师,前功尽弃。
而司马氏也取代了曹氏政权,建立了晋朝。
晋军先后消灭了蜀、吴,统一了天下。
三国人物。
“三绝”·1.义绝:关羽。
忠义:·屯土山关公约三事(关羽被围,张辽劝降,约定三事)·挂印封金,千里走单骑,过五关斩六将;灞桥挑袍(不敢下马,青龙刀尖挑袍披身);古城会(找张飞,杀蔡阳,解误会)·华容道义释曹操。
勇武:·温酒斩华雄(氾水关,)·斩颜良,诛文丑(赤兔马快)·单刀会(挟持鲁肃)·刮骨疗毒。
三国演义的阅读讲义

三国演义的阅读讲义【全书简介】《三国演义》为四大名著之首,是历史演义小说的经典之作。
小说描写了东汉末年和整个三国时代以曹操、刘备、孙权为首的魏、蜀、吴三个政治、军事集团之间的矛盾和斗争。
《三国演义》塑造了一大群鲜明生动,有生命力的人物形象,罗贯中也因此获得了在中国文学史上的重要地位。
刻画的近200个人物形象中最为成功的有诸葛亮、曹操、关羽、刘备等人。
诸葛亮是作者心目中的“贤相”的化身,他具有“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大义胸怀,具有济世救民再造太平盛世的雄心壮志,而且作者还赋予他呼风唤雨、神机妙算的奇异本领。
曹操是一位奸雄,他生活的信条是“宁教我负天下人,休教天下人负我”,既有雄才大略,又残暴奸诈,是一个政治野心家阴谋家,这与真实的曹操是有不同的。
关羽“威猛刚毅”、“义重如山”。
刘备被作者塑造成为仁民爱物、礼贤下士、知人善任的仁人志士。
【作者简介】罗贯中,名本,字贯中,号湖海散人,元末明初著名小说家、戏曲家,是中国章回小说的鼻祖。
★★《三国演义》的人物性格:【人物形象】一、书中对人物的描写:1刘备:那人不甚好读书;性宽和,寡言语,喜怒不形于色;素有大志,专好结交天下豪杰;生得身长七尺五寸,两耳垂肩,双手过膝,目能自顾其耳,面如冠玉,唇若涂脂;中山靖王刘胜之后,汉景帝阁下玄孙,姓刘,名备,字玄德。
2曹操:为首闪出一将,身长七尺,细眼长髯,官拜骑都尉,沛国谯郡人也,姓曹,名操,字孟德3孙权孙权生得方颐大口,碧眼紫髯。
字仲谋4诸葛亮:玄德见孔明身长八尺,面如冠玉,头戴纶巾,身披鹤氅,飘飘然有神仙之概。
字孔明,号,卧龙先生三、主要人物的事迹:1、刘备:字玄德,汉景帝阁下玄孙,中山靖王刘胜之后,一生为了复兴汉室而努力。
被曹操誉为枭雄。
处处寄人篱下,后得到“卧龙”诸葛亮辅佐,为得到荆州与孙权联合在赤壁大败曹操。
得到荆州后攻打益州,此后于曹操在汉中大战,夺下汉中后,自称汉中王。
不久,曹操之子曹丕废汉献帝。
按诸葛亮建议称帝,定国号为“蜀”。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整本书阅读------------《三国演义》把《三国》读“薄”,掌握三国故事情节脉络;把《三国》读“厚”,了解三国时代背景;把《三国》读“活”,抓住三国人物精彩片段;把《三国》读“死”,熟记三国诗词常识。
曹孟德、刘玄德、孙仲谋,“德”“谋”对决,纵横驰骋;诸葛亮、周公瑾、司马懿,“智”“慧”对决,明争暗斗;曹子桓、曹子建、曹仓舒,“亲”“情”对决,手足相残;关云长、吕奉先、张文远,“忠”“勇”对决,义薄云天。
来吧,学历史,使人明智;读文学,享受人生沉浮的洗礼!导读任务(一)一、阅读计划:《三国演义》第一回二、讨论主题1.你知道什么是演义吗?从《三国演义》这个名字上你能知道些什么?2.关于作者知多少?“三国”历史知多少?3.小说前面的《临江仙》词是点睛之笔,其风慷慨悲凉,传唱不绝,背诵这首词并默写一遍。
4.梳理本回情节脉络(答案不固定)十常侍之乱→()→幽州募兵→三英结识→()→剿灭黄巾5.刘关张三人出场时面貌各异,均有肖像描写,请根据文字描述为三人画像,比一比谁画的像。
(不求形同,但求神似)7.仔细阅读刘备、曹操出场的文字,看看有什么不同,想想作者为什么这么安排。
1.梳理小说本回情节脉络刘备赴任安喜→()→挂印弃官→灵帝驾崩→()二、讨论主题1.用自己的语言描述“鞭打督邮”情节,可适当发挥,注重细节。
2.在鞭打督邮事件时张飞和刘备各有怎样的表现?体现了他们怎样的性格特点?作者采用什么表现手法?导读任务(三)一、阅读计划:《三国演义》第三回概括故事情节 :二、讨论主题1.结合文章的具体内容,谈谈李肃是如何说服吕布投奔董卓的。
2.结合第三回情节,谈谈吕布的性格特点。
3.谈谈你对董卓欲废帝的看法。
概括故事情节:二、讨论主题1.有人说,董卓在如何对待现任皇帝这个重大政治问题上犯了严重错误,你赞成吗?请结合本回阐明理由。
试评价这个人物形象。
2.请从艺术手法角度赏析嫩草少帝在永安宫作的五言律诗。
嫩草绿凝烟,袅袅双飞燕。
洛水一条青,陌上人称羡。
远望碧云深,是吾旧宫殿。
何人仗忠义,泄我心中怨!3.结合本回语句,概括曹操人物形象。
导读任务(五)一、阅读计划:《三国演义》第五回到第七回概括故事情节:二、讨论主题1.在“温酒斩华雄”一段中,作者运用了哪些手法表现关羽的英雄形象?2.关于关羽出战前那杯酒的处理有何意义?3.用自己的语言描述“三英战吕布”情节,可适当发挥,注重细节。
4.你知道什么是玉玺吗?5.第七回描写了公孙瓒与袁绍的战争,这场战争中作者着墨最多赵云,试就文段分析赵云的人物形象。
导读任务(六)一、阅读计划:《三国演义》第八回至第九回概括故事情节:二、讨论主题1.概述王司徒的连环计,并分析王司徒能够施行连环计的原因。
2.像董卓这样一个老于世故的人,为什么会走上贪恋女色,自取灭亡的道路呢?还有哪些历史人物跟他犯同样的错误?试举一例简析。
3.董卓被骗去“未央宫”前后,作者运用了什么手法刻画董卓的?这是一个什么性格的人?导读任务(七)一、阅读计划:《三国演义》第十回至第十二回概括故事情节:二、讨论主题1.在第十一回中,刘备为什么坚决拒绝陶谦的徐州之托?2.吕布谋臣陈宫言“曹操是极能用兵之人”,试列举曹操“极能用兵”的事例。
概括故事情节:二、讨论主题(四选二)1.张飞和吕布的矛盾如何产生?张飞的行为反映了其怎样的性格特点?2.曹操为何要兴义兵勤王?此举有何远见?3.这一节中讲述了孙策创业之初的艰难历程。
孙策原本寄人篱下,得人指点后继承父志,一手创办了江东基业,更在其弟孙权手中发扬光大,最终得以与曹魏、蜀汉抗力。
你认为,江东集团在乱世中生存和发展的优势有哪些?4.刘备被吕布杀败,只得出逃许都,投于曹操门下。
对此,曹操手下的谋士产生了分歧:荀彧和程昱认为应杀刘备以绝后患,郭嘉则认为决不可杀。
最终曹操听取了郭嘉的意见。
若你是曹操,是否会杀刘备?为什么?三、阅读任务宛城之战中,曹操折了大将典韦。
在祭奠典韦时,曹操哭道:“吾折长子、爱侄,俱无深痛,独号泣典韦也。
”虽有收拢人心之嫌,亦是真情流露。
请结合书中内容,模仿曹操的口吻,写一段文字缅怀典韦。
本次任务可选取第一人称,用现代汉语写一段文字,字数不限。
1. “借粮官之头”可谓是曹操将其“奸雄”性格发挥至极致的手段,当下更有人据此称曹操为“厚黑学”之鼻祖。
你怎样看待曹操此举?2.曹操欲讨袁绍,郭嘉提出了著名的“十胜十败”之说。
从这一说法中,你获得了哪些启示?3.吕布戎马一生,最终死在了白门楼上。
可怜一代豪强,化作乌有。
你认为,吕布败在何处?三、阅读任务刘安为款待刘备,杀妻作食。
此举向来为人诟病,也是读《三国》者津津乐道之事。
读书至此,你有何感想?请撰一小文,题为《小议刘安杀妻》。
导读任务(十)一、阅读计划:《三国演义》第二十一回到第二十四回二、讨论主题(二选一)1.祢衡是闻名天下的名士,其“裸衣骂贼”之举骇动朝堂,请谈谈你对当时名士之流的看法。
2.在第二十四回中,曹操被称作“国贼”。
曹操为何被冠以如此名号?你如何看待他玩弄权术之举?三、阅读任务“曹刘煮酒论英雄”一节,历来传作佳话。
二人英雄之论,颇耐人寻味。
一句“今天下英雄,惟使君与操耳”,更有惊天骇地之势。
据曹刘二人言语,列出当时天下的主要势力,并试着分析各家实力。
1.有人说,“土山约三事”一节中,既有关羽的仁义,又有曹操的仁义。
如何理解?2.“千里走单骑”使得整个三国全成了关羽一人的舞台。
仔细读读这一颇具传奇色彩的故事,试着从中发掘关羽的性格特点。
三、阅读任务“古城聚义”是三国中少有的温情画面,刘关张三兄弟在经历了乱世中的大悲大喜之后,终于再度相逢,更加上有赵云等人的加入,使得刘备势力于此东山再起。
请模仿刘关张三人的口吻,虚构一段三人重逢时的对话。
导读任务(十二)一、阅读计划:《三国演义》第二十九回到第三十二回二、讨论主题(二选一)1.孙权承父兄遗志,坐领江东。
有人认为,孙权的才干不及曹、刘二人,你怎么看?孙吴又何以成为日后鼎立之一足?3.袁绍死后,其集团为何分为两派、产生内讧?三、阅读任务官渡一战,曹操以弱胜强,更借此奠定了北方基业,历来为史家称道。
在这一战中,曹操得在何处,而袁绍又失在何处?谈谈你的看法。
1. 这一节中,郭嘉因病英年早逝。
赤壁之战后,曹操曾痛哭郭嘉道:“若奉孝在,决不使吾有此大失也!”你如何看待曹操此语?2. 刘表虽为人正派,在乱世中却不足成事。
三国群雄中,这样的人不在少数,他们身上的哪些特质阻碍了其发展?3. 刘备感慨“髀肉复生”,因而堕泪,历来为后人感慨。
这一举动体现了刘备怎样的心态?三、阅读任务徐庶是《三国演义》中的悲情人物,其满腹才华无处施展,留下了一桩“身在曹营心在汉”的典故。
本书的后半部分,徐庶几乎再无出场,有人认为其“最苦”。
你怎样看待徐庶的选择?若你是徐庶,又会怎么做?导读任务(十四)一、阅读计划:《三国演义》第三十七回到第四十回二、讨论主题(二选一)1. “三顾茅庐”是全书一重笔。
在见到孔明之前,刘备曾先后把孔明的友人、兄弟、丈人等人误当做卧龙相认。
在这些人身上,有哪些共性?2. “隆中对”是针对蜀汉制定的战略方针,使刘备感慨“如拨云雾而睹青天。
那么,从曹魏和孙吴两方的角度考虑,又可制定怎样的方针?三、阅读任务读书至此,卧龙孔明终于出山,三国乱世也将揭开新的一幕。
请用现代汉语描述一下刘备三顾茅庐这个故事。
1. 长坂一战,留下不少传奇:子龙的单骑救主,糜氏的慷慨牺牲,张飞的一夫当关,刘备的掷儿马前,都是可歌可泣、动人颇深。
请选取你感触最深的一个故事,给大家讲讲。
2. 孙权何以决定抗曹?你对孙权这一人物有无新的认识?三、阅读任务“舌战群儒”是《三国演义》中令人乐道的一节,孔明凭胸中才识,以一己之力对抗一众江东才俊,打了一场漂亮的辩论。
仔细读读众人相互辩驳的言语,从江东众人的论点中,可见他们对联刘抗曹存在哪些质疑?对此你的看法是什么?导读任务(十六)一、阅读计划:《三国演义》第四十五回至第四十八回二、讨论主题1. 周瑜曾对孔明动过几番杀心?你如何看待周瑜的这一做法?2. 如果说“古城相会”以温情取胜,那么“横槊赋诗”就当以慷慨著称。
大江之上,曹操大醉而歌,一首《短歌行》传于后世,读来令人心怀激荡。
聂绀弩先生曾著文提到:有此一节,就使得曹操“压倒当时的一切人物”。
默写《短歌行》并针对聂绀弩先生的话谈谈你的看法。
导读任务(十七)一、阅读计划:《三国演义》第四十九回到第五十二回二、讨论主题“赤壁之战”一节,篇幅巨大、内容庞杂。
作者不惜笔墨,着力描绘了一幅波澜壮阔的史诗画卷,实是《三国演义》一书中最为精彩的第一重笔。
读至曹操败走华容道,关于赤壁之战的内容已基本结束,请复述赤壁之战的内容,想想孙刘联军为了击败曹操分别采取了哪些计策?这些行动为联军提供了怎样的优势?导读任务(十八)一、阅读计划:《三国演义》第五十三回到第五十六回二、讨论主题(二选一)1.古有昭君出塞,今有“中美合作”。
历史上,两国之间常常将婚姻作为一种外交手段,以达到某种政治目的,本节中的孙刘联姻便是个著名的例子。
你如何看待这种所谓的“政治婚姻”?2.刘备到东吴和亲,与孙权首度会面。
所谓英雄相惜,二人题词甘露寺,扬鞭驻马坡,并辔而回,传为佳话,又是难得的温情画面。
然而,两人所留下的“恨石”又昭示了什么?三、阅读任务刘备远赴东吴、身陷虎口,之后却又得以带着夫人全身而退,全赖孔明的三个锦囊,由此留下了“锦囊妙计”的说法。
想一想,锦囊中的三条计策分别有何作用?二、讨论主题1.庞统素有“凤雏”之称,与孔明齐名。
然因其形貌丑陋,起初既不为东吴所用,又不得刘备厚待,一度屈任县令。
从这一节中,你得到了怎样的启示?2.刘备议取西蜀,蜀中人士分为两派:一方暗为内应,欲助刘备取代刘璋之位,如张松、法正;一方极力劝谏,反对刘备入蜀,欲助刘璋稳守基业,如王累、黄权。
你怎样看待这两派人物?导读任务(二十)一、阅读计划:《三国演义》第六十一回到第六十四回二、讨论主题1.曹操受封公卿、荣加九锡,荀彧却慨然长叹。
之后,曹操送空食盒与荀彧,荀彧会意,服毒身亡。
其中原委,作者并未点明。
你认为,曹操此举何意?你怎样看待荀彧之死?2.“风送雨,雨随风,隆汉兴时蜀道通,蜀道通时只有龙。
”蜀中歌谣,令人嗟叹。
回顾相关情节,哪些征兆预示了庞统之死?二、讨论主题(二选一)1.杨松是《三国演义》一书中的丑角,其贪图贿赂、妨贤背主,令人不齿。
可笑的是,当他背主求荣,帮助曹操评定汉中之后,反被曹操处死。
后人评曰:“家未荣华先受戮,令人千载笑杨松。
”你如何看待这类人物?2.管宁、华歆二人原本齐名、相互友善,后却割席断交。
这是为何?你如何看待二人的人生选择?三、阅读任务刘备平定西川之后,远在荆州的云长听闻马超英勇,执意前来与之比试,得孔明回书劝慰,方才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