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学知识题库

心理学知识题库
心理学知识题库

心理学题库

1.下列选项中,哪一项完整地表达了心理学的研究对象

A心理过程及其规律B情绪人格及其规律

C生理现象及其规律D心理现象及其规律

2.心理学是一门研究( )的科学。

A心理过程B心理现象C个性心理D认识过程

3.心理学是研究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科学。

4.心理学属于

A自然科学B社会科学C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双重属性的科学D哲学5.心理现象分为

A心理过程与个性心理B认知过程与个性心理

C情感过程与个性心理D意志过程与个性心理

6.以下哪种活动属于认知过程

A情绪B兴趣C性格D思维

7.个性心理包括

A个性心理特征B意识C个性心理倾向性D情绪、情感

8.个性心理特征包括

A认知过程、情感过程和注意过程B能力、气质和性格

C感知觉、记忆、想象和思维D心理过程、心理状态、能力倾向

9.以下属于个性心理特征的是

A意识B信念C性格D理想

10.神经系统结构和机能的基本单位是

A突触B神经元C反射D反射弧

11.心理现象就其产生的方式来说是

A精神活动B反射活动C意识活动D本能

12.吃过梅子的人一见到它的外形,闻到香味,就有望梅止渴的反应。这是一种

A非条件反射B无条件反射C条件反射D生来的

13.以下表示条件反射的成语是

A望梅止渴B乐不思蜀C谈虎色变D耳濡目染

14以下属于第二信号系统的是()

A望而生畏B望梅止渴C睹物思人D见风流泪

15“谈梅生津”是()的表现形式。

A无条件反射B第一信号系统C第二信号系统D非条件反射

16司机见到红灯就会停车,见到“减速慢行”的标志,就会慢行。这属于

A操作性行为B无条件反射C第一信号系统D第二信号系统

17“仁者见仁,智者见智”说明心理是

A脑的机能B对客观世界的反映

C对客观现实主观能动的反映D在实践中发生发展

18“印度狼孩”的事实告诉我们,影响人的心理发展的主要因素除了先天遗传素质外,还有

A教育因素B居住条件因素C后天的环境因素D后天的饮食因素

19_______________在心理发展中起决定性作用

20.标志着心理学成为一门独立学科的事件

A德国学者冯特在莱比锡大学建立世界上第一个心理学实验室

B俄国学者巴甫洛夫提出条件反射学说

C瑞士学者皮亚杰通过一系列实验,研究儿童思维发展规律

D美国学者詹姆士发表经典心理学著作《心理学教师》

21第一个心理学实验室是()建立的

A桑代克B杜威C华生D冯特

22.心理学作为一门独立的科学诞生于_______年

23认为所有复杂的心理活动都是由感觉、意象和激情状态这些基本元素构成的心理学派是

A机能主义心理学B构造主义心理学C格式塔心理学D认知心理学

24主张“意识流”的是哪个学派

A格式塔B精神分析C构造主义D机能主义

25机能主义心理学的代表人物有杜威和______

26下列选项中体现行为主义心理学观点的是

A人的心理具有整体性B人有自我实现的倾向

C学习就是刺激和反应之间的联结D人的心理是一个信息加工系统

27行为主义心理学派的代表人物

A桑代克B埃里克森C巴甫洛夫D斯金纳

28格式塔用英文表示是“gestalt”,以G开头,它的意思是

A行为B整体C精神D人本主义

29精神分析学派的代表人物是()

A弗洛伊德和埃里克森B弗洛伊德和华生

C弗洛伊德和斯金纳D弗洛伊德和康德

30以下心理学派与代表人物对应正确的是

A精神分析——弗洛伊德B人本主义——艾利斯

C行为矫正——华生D理性情绪疗法——罗杰斯

31认为心理学的研究应以正常健康人为对象,人是最重要的,其本性是善良的,并蕴藏着巨大、无限的潜力的心理学派是

A人本主义心理学B机能主义心理学C行为主义心理学D格式塔心理学

32人本主义心理学的代表人物是

A马斯洛B詹姆士C弗洛伊德D皮亚杰

33美国当代著名的认知心理学的代表人物是

A加涅B托尔曼C布鲁纳和奥苏贝尔D苛勒和布鲁纳

34心理学可以从()和个性心理两方面进行研究

A心理问题B心理过程D心理规律D心理障碍

35下列活动中,不属于条件反射的是

A写字B弹琴C咳嗽D做体操

36小学生的个性倾向性主要表现在

A需要、动机、世界观B理想、信念、世界观

C兴趣、动机、世界观D兴趣、爱好、理想

37一个人心理面貌本质属性的独特结合是

A能力B性格C气质D个性心理

38最早对无意识现象进行深入研究的是

A精神分析学派B机能主义学派C人本主义学派D构造主义学派

39弗洛伊德的早期理论包括

A潜意识理论B梦的解析C泛性论D本能学说

40“桃花源中人,不知有汉,何论魏晋”说明人的心理

A来源于自然现实B是对客观现实的反映

C来源于社会现实D有社会制约性

41______是抽象逻辑思维和言语中枢的优势半球

42感觉是最基本、最简单的心理过程,是所有心理活动最重要的开端。有了感觉,人们才能知道周围世界的明暗、色彩、声响、味道等,也才知道自己身体变化引起的饥渴、眩晕、胃痛等,感觉反映了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的

A典型属性B整体属性C个别属性D外显属性

43根据刺激来源于有机体外部还是内部,可将感觉分为外部感觉和内部感觉。下列属于内部感觉的是

A平衡觉B运动觉C内脏感觉D视觉

44刚刚能引起感觉的最小刺激强度是

A绝对感觉阈限B差别阈限C最小可觉差D感受性

45刚刚能够引起差别感觉的刺激物间的最小差异量就是

A差别感受性B最小可觉差C绝对感觉阈限D绝对感受性

46能够觉察出两个刺激物之间最小差异的能力,叫做感觉的

A绝对感受性B差别感受性C差别感觉阈限D绝对感觉阈限

47感受性和感觉阈限的关系是成________

48当一个人的外表具有魅力时,他的一些与外表无关的特征也常常被肯定。这种现象被称为

A晕轮现象B首因现象C近因现象D社会刻板现象

49我们认为某人具有某种特征时,就会对他的其他特征做出相似判断。这是

A社会刻板印象B晕轮效应C近因效应D投射效应

50“一俊遮百丑”属于印象形成效应中的

A晕轮效应B首因效应C近因效应D刻板印象

51“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在心理学上指的是

A首因效应B同体效应C成功效应D瓦拉赫效应

52一位教师在刚刚接手一个班级时,发现某学生乱扔废纸。后来,每当班级中出现乱扔废纸的情况,这位教师就怀疑是这个学生做的。在心理学上,这被称为

A投射效应B近因效应C晕轮效应D首因效应

53离开电影院在强光下反而什么也看不清,属于感觉的

A对比B暗适应C明适应D疲劳

54“月明星稀,月暗星密”是感觉的

A对比B适应C相互作用D联觉

55吃糖之后再吃药,就觉得要特别苦;而吃完药再吃糖,觉得糖特别甜。这是哪一种感觉规律

A感觉适应B同时对比C继时对比D感觉转换

56电影中活动的画面主要利用了人的

A感觉对比B知觉选择C感觉适应D视觉后像

57电灯灭了,眼睛力还会看到亮着的灯泡的形状。这是

A感觉后像B视觉后像C负后像D正后像

58盲人失去视觉,通过实践活动反而使听觉比正常人更敏锐。这是

A感觉对比B感觉适应C联觉D感觉补偿

59“塘中的月色并不均匀;但光与影有着和谐的旋律,如梵阿玲上奏的名曲······微风过处,送来缕缕的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这段描写所反映的心理现象为

A错觉B联觉C感觉补偿D感觉对比

60看到红、橙、黄色使人产生温暖的感觉的现象是

A感觉对比B感觉后像C感觉适应D联觉

61知觉的特性包括

A整体性B选择性C恒常性D间接性

62人在看书时,用红笔画出重点,便于重点阅读。这是利用知觉的

A整体性B选择性C理解性D恒常性

63知觉时把对象从背景中分离出来,这是知觉的

A整体性B选择性C理解性D恒常性

64地理老师讲到地形时,使用彩色图片的效果往往比使用黑白色图片的效果更好。这主要体现了知觉的

A整体性B选择性C理解性D恒常性

65“外行看热闹,内行看门道”说明了

A知觉的理解性B知觉的选择性C知觉的整体性D知觉的恒常性

66在对事物的知觉中将以往经验作为基础的理解,以便对知觉的对象作出说明。这一特性叫

A知觉的选择性B知觉的理解性C知觉的恒常性D知觉的整体性

67一个人换了衣服和发型,但是我们仍能够认出他。这体现了知觉的什么特性

A整体性B选择性C理解性D恒常性

68运动会团体操变换队形博得喝彩,是基于观众知觉的

A集中性B整体性C恒常性D理解性

69在小学生识字教学阶段,学生对一些字形相近的字常常出现书写错误的现象,这是由于受___________的影响

70一个人的照片比本人小很多,但我们还是能够认出他,这说明人的知觉具有

A选择性B整体性C理解性D恒常性

71在教室里,面对着你的一个窗户是方形,其他几个窗户看起来不是方形的,可你仍感知到它们是方形的,这是

A知觉的选择性B知觉的理解性C知觉的恒常性D知觉的整体性

72下列哪项不属于知觉的恒常性表现

A大小的恒常性B重量的恒常性C形状的恒常性D颜色的恒常性

73学生进行有意识、有计划的知觉活动,这是

A观察B记忆C想象D思维

74达尔文说:“我既没有突出的理解能力,也没有过人的机智,只是在觉察那些稍纵即逝的事物并对其进行精细观察的能力上,我可能在众人之上。”这说明

A观察是理解知识的重要阶段

B学习和科学研究在本质上都是认识过程,离不开观察

C通过观察获得大量感性认识,才有可能获得真知灼见

D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75如何培养学生的观察力

首先,引导学生明确观察的目的与任务。其次充分的准备、周密的计划、提出观察的具体方法,是引导学生完成观察的重要条件。第三,在实际观察中应加强对

学生的个别指导,有针对性地培养学生良好的观察习惯。第四,引导学生学会记录、整理观察结果,在分析研究的基础上,写出观察报告、日记或作文。第五引导学生开展讨论、交流并汇报观察成果,不断提高学生观察能力、培养良好的观察品质。

76“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是什么记忆

A情绪记忆B动作记忆C逻辑记忆D形象记忆

77以动作、技巧为内容的记忆是

A形象记忆B情绪记忆C运动记忆D语词逻辑记忆

78下列属于陈述性记忆的是

A端午节的日期B雾的成因C骑车的技能D跳舞

79教师通过语言传授向学生讲解是什么,为什么,怎么样。这种知识的记忆是

A陈述性记忆B感性记忆C整体记忆D程序性记忆

80学生在使用知识时能迅速地回忆起来,体现了记忆的

A准备性B稳定性C广泛性D遗忘性

81记忆的三个过程

A识记B保持C再现D编码

82素未谋面的朋友出现在人群中,能够一眼把他辨认出来。这种现象属于

A识记B学习法C再认D编码

83信息加工过程中记忆的三个过程是指

A转换、编码和存储B编码、存储和提取

C识记、保持和遗忘D识记、保持和再现

84下列选项中,属于意义识记的行为的是

A小明通过阅读成语故事记住了大量成语

B小明利用课间时间记住了圆周率小数点后九位数字

C小明采用历史的先后顺序记住了历史事件的年月日

D小明通过诵读法记忆并掌握了英语单词

85艾宾浩斯的“遗忘曲线”揭示了遗忘过程与()的关系

A学习程度B记忆方法C时间D记忆材料

86艾宾浩斯遗忘曲线的规律是

A先快后慢B先慢后快C两头快中间慢D中间快两头慢

87一个学生20分钟可以掌握10个英语单词,学习这些单词多长时间的效果最好A20分钟B25分钟C30分钟D40分钟

88当我们按照顺序识记一系列外语单词时,发现首尾部分的单词容易记住,而中间部分的单词不易记住。这种现象叫

A遗忘B首因效应C近因效应D系列位置效应

89哪些识记材料容易被学生忘记

A不重要的B无意义的C识记次数和时间较少的D系列材料的中间部分

90先前学习的材料对以后的材料产生的影响,称为

A前摄抑制B倒摄抑制 C 单一抑制D双向抑制

91我们常常有这样的经验,明明知道对方的名字,但就是想不起来。这种现象称为

A高原现象B遗忘现象C舌尖现象D回忆现象

92前摄抑制与倒摄抑制证实了遗忘的

A动机说B痕迹衰退说C提取失败说D干扰说

93德国著名的心理学家艾宾浩斯通过人的记忆规律绘制的“艾宾浩斯记忆曲线”是想告诉我们()的重要性

A及时复习B爱好兴趣C知识遗忘D记忆

94及时复习是指

A在学习结束后立即复习B一周之后复习C考试前复习D当天复习

95长而复杂的材料应主要采用以下哪种记忆方式

A整体识记B部分识记C集中识记D分散复习

96永久性遗忘是因消退而引起的

A生理性障碍B心理性障碍C提取性障碍D存储性障碍

97王维是唐代著名的诗人与画家,苏轼评价他的诗画是“诗中有画,画中有诗”。苏轼这一思维过程属于

A联想B幻想C理想D想象

98小学生记忆的特点是

A有意识记占优势B小学中年级学生有意识记占优势

C小学高年级有意识记占优势D主要靠视觉记忆

99研究表明,青少年记忆的高峰时期为

A小学高年级B初中C高中D大学

100提高记忆效果的方法有

A分散复习B及时复习C多种感官同时参与记忆D对材料进行精细加工

E增强学习动机,明确记忆目的

1D 2B 3心理现象及其发生发展规律4C 5A 6D 7AC 8B 9C 10B 11B 12C 13AC 14B 15C 16D 17C 18C 19社会环境和社会生活条件20A 21D 22 1879 23B 24D 25安吉尔26C 27ACD 28B 29A 30AC31A 32A 33C 33B 34 B35C36D 37D38A39ABC40BCD41大脑左半球42C 43ABC 44A 45B 46B 47反比48A 49B 50A 51A 52D 53C 54A 55C 56D 57ABD 58D 59B 60D 61ABC 62B 63B 64B 65A 66B 67A 68B 69整体性70D 71C 72B 73A 74B 76A 77C 78AB 79A 80A 81ABC 82C 83B 84A 85C 86A88D89ABCD90A91C

92D93A94A95BD96D97A98C99C100BCDE

1当事物不在面前时,存在于人脑中的关于事物的形象是

A知觉B感觉C表象D后像

2表象的可操作性可以通过实验加以证明,如库珀和谢帕德所做的

A表象操作实验B心理操作实验C心理旋转实验D表象运动实验

3想象需要处理的信息是

A符号B概念C命题D表象

4学生只根据教师对“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诗句的描述,在头脑中也会浮现出一幅草原牧区的图景。这种心理现象是

A记忆B想象C注意D思维

5想象与表象的区别就在于

A想象是对已有的表象进行加工改造,创造出新形象的思维过程

B表象是过去感知过的事物的形象在头脑中的再现

C表象并没有创造出新的形象,因此它属于记忆的范畴

D想象是新形象的创造,所以属于思维的范畴

6创作“美人鱼”运用的是想象的()加工方式

A黏合B夸张C拟人化D典型化

7想象主要借助于黏合、()、拟人化、典型化等方式进行

A分解B夸张C理解D感觉

8下列属于再造想象的是

A樱桃小嘴B白日做梦C发明家设计将要发明的工具

D根据描写,头脑中呈现阿Q形象

9当我们读《祝福》时,头脑中出现的祥林嫂形象是()想象

A有意B无意C再造D创造

10再造想象的条件有

A具有丰富的表象储备

B为再造想象提供的词语及实物标志要准确、鲜明、生动

C积累必要的知识经验

D正确理解词语与实物标志的意义

11阿凡达的创造是()类型的想象

A无意想象B有意想象C再造想象D创造想象

12“础润而知雨,月晕而知风”体现了思维的

A概括性B灵活性C深刻性D间接性

13思维是人脑对客观事物间接的反映,所以它能

A认识事物之间的本质联系B认识事物内部的本质联系

C认识不能直接感知的事物D对没有发生的事情做出预测

14早上起来,推开窗子发现地面全都湿了,你推断昨天夜里一定下雨了。这是思维的___________

15学生对于新问题不经过逐步地分析,就能迅速理解并做出判断的思维方式是

A逻辑思维B形象思维C抽象思维D直觉思维

16教师提问学生,要求学生列举砖头的各种用途。学生给出的答案可能是:建房子用的材料、打人的武器、用于垫高、用于固定某东西。这种寻求答案的思维方式是

A发散思维B形象思维C抽象思维D直觉思维

17“一题多解”旨在培养学生的

A逻辑思维B辐合思维C发散思维D求异思维

18人们根据已知信息,利用熟悉的规律解决问题,从给予的信息得出逻辑的结论。这反映的是哪种思维方式

A聚合思维B发散思维C常规思维D创造性思维

19思维的过程有

A分析与综合B比较与分类C抽象与概括D系统化与具体化

20归纳一篇文章的主要内容称之为

A综合B分析C概括D抽象

21分析事物抓住其本质特征,舍弃其非本质特征的过程是

A抽象B概括C分析D综合

22学生运用学习过的原理,解答教师布置的作业或解决生活中的某一个问题的思

维过程是

A具体化B抽象C概括D综合

23所有科学概念,关于自然现象、社会现象,都是人对事物本质规律的()反映

A概括B抽象C直接D具体

24概念是反映()的思维形式

A事物表象B事物本质属性C事物一般属性D事物特殊属性

25概念一半都涉及以下哪些要素

A符号B名称C内涵D外延

26概念掌握的行为指标是

A学会概念的概念B理解概念的本质属性C运用概念D以上都不是

27创造性思维的核心是

A集中思维B聚合思维C发散思维D抽象思维

28一个人面对同一个问题,能想出多种不同类型的答案。这表明他的思维具有

A 流畅性B变通性C指向性D独创性

29创造性思维的特征有

A流畅性B发散性C独创性D灵活性

30创造性思维的基本过程:准备、酝酿、豁朗和()

A启发B批判C验证D变通

31通过集体讨论,使思维相互碰撞,迸出火花,达到集思广益的效果。这属于

A头脑风暴法B发展思维训练C自我设计训练D推测与假设训练

32“利用红色可以做什么”属于发散思维训练中的()

A用途扩散B结构扩散C形态扩散D方法扩散

33思维品质的中心环节是

A逻辑性与严谨性B独立性与批判性C灵活性与敏捷性D广阔性与深刻性34能严格而惊喜地思考问题,冷静而客观地评价和自觉地控制自己的思维,不受到自己的情绪和偏爱的影响的思维品质是

A广阔性B深刻性C独立性D批判性

35“足智多谋”“随机应变”是思维的哪种品质的表现

A广阔性B独立性C灵活性D逻辑性

36注意的的集中性的前提和基础是

A注意的分心B注意的起伏C注意的指向性D注意的分配

37注意是人的心理活动对一定对象的指向和______

38“侧耳倾听”“举目凝视”“屏息”等现象反映的都是注意的

A转移B内在C广度D外在

39通常情况下,当个体注意时最显著的外部表现是

A适应性动作的出现B无关运动的停止C生理状态的变化D发散思维

40注意的功能有

A调节策略B保持功能C抑制功能D选择功能E启动功能

41教师讲课语言生动、形象、简洁、准确、富有吸引力,声音抑扬顿挫,并伴有适当的表情,使学生产生兴趣,易引起学生的

A有意注意B无意注意C兴趣D共鸣

42学生们正在教师上课,突然一只小麻雀从窗边飞过,大家不约而同地转过头去看。这种现象叫做

A有意注意B无意注意C有意后注意D集中注意

43有预定目的和意志努力的注意叫做

A不随意注意B随意注意C随意前注意D随意后注意

44熟练地骑车、打毛衣是

A有意注意B无意注意C随意注意D有意后注意

45大学生在课堂上记笔记时发现错别字,这是

A无意注意B有意注意C随意注意D随意后注意

46某学生对数学很感兴趣,因而对该学科学习的注意力保持时间较长,这种注意被称为

A无意注意B有意注意C无意后注意D有意后注意

47下列哪些属于注意的品质特征

A注意的范围B注意的敏捷C注意的稳定性D注意的分配

48“一目十行”体现了注意的()特征

A广度B稳定性C分配D转移

49即使集中注意力,感觉的清晰程度也会发生周期性、有节律的变化。这种现象叫

A注意的起伏B注意的转移C注意的分散D注意的分配

50在感觉事物时,人们即使保持高度集中的注意,也会发生感觉强度忽强忽弱的周期性变化。这一现象被称为

A注意的起伏B注意的分散C注意的分配D注意的动摇

51幼儿正在教室里画画,教室外突然传来一阵喧哗声,孩子们不由自主地探头去看或侧耳倾听。这种现象属于

A注意的分配B注意的转移C注意的广度D注意的分散

52课堂上有的学生开小差,这属于

A有意注意B无意注意C注意的分散D注意的转移

53教师一边讲题,一边观察学生的反应,属于()特征

A注意的广度B注意的稳定性C注意的分配D注意的分散

54以下反映注意的分配是

A边听讲边做笔记B吃完饭看书C自言自语D自拉自唱

55注意的两个特点是

A指向性与集中性B指向性与选择性C选择性与整合性D整合性与集中性56一名教师走到安静的课室门口故意咳嗽,目的是为了引起学生的

A无意注意B有意注意C有意后注意D随便注意

57小学生的注意广度存在着性别差异,无论低年级或高年级,女生的注意广度()男生

A低于B等于C高于D无法确定

58比较固执、爱钻牛角尖是思维缺乏()的表现

A深刻性B灵活性C广阔性D批判性

59人们根据任务把注意从一个对象转移到另一个对象上,称为

A注意的广度B注意的稳定性C注意的分配D注意的转移

60一名熟练的汽车驾驶员在开车过程中,一面观察道路的情况,同时操纵方向盘。这种现象属于注意的

A预定B转移C分配D集中

61平时人们常说“一心不能二用”,从注意品质来看“一心二用”是

A不可能的B不良品质C无条件的D有条件的

62具有明确的目的任务,运用一定的方法,需要做出意志努力的识记是

A有意识记B无意识记C机械识记D意义识记

63教师用红笔批改作业以引起学生的注意是利用刺激物的

A强度B对比关系C运动关系D新异性

64概念的()是不同情境的各种变化

A变式B内涵C外延D形式

65下列有关感受性规律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A感受性指刚能觉察出最小刺激强度的能力

B感觉阈限指能引起感觉持续一定时间的刺激量或刺激强度

C绝对感受性和绝对感觉阈限在数值上成反比

D对于不同的感觉来说,韦伯常数K值不同

66在教学中讲授“果实”概念时,既选用可食用的,又可以选择不可食用的(如棉籽),这样有利于学生准确掌握“果实”概念。这运用了

A正例与反例B变式C比较D直观性

67通过检查日光灯零件故障并做修理的思维种类是()思维

A具体形象B抽象C语词逻辑D动作

68厨师做饭越做越咸是因为()的作用

A感觉适应B感觉对比C感觉后效D联觉

69在注视发光的灯泡几秒钟之后,闭上眼睛,眼前会出现一个同灯泡差不多的光源出现在黑暗的背景中,这是感觉的()

A对比B适应C后像D联觉

70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的整体属性的反映是()

A感觉B反应C知觉D阈限

71盲人的触觉,听觉一般非常灵敏,这说明了感觉性的发展具有()

A互补性B个别差异性C阶段性D不平衡性

72看到事物会综合分析,这体现了知觉的()

A选择性B理解性C恒常性D整体性

73在概念学习的初始阶段,教师提供的概念例证(),可以有效地防止学生获得错误的概念内涵和概念外延。

A变本质属性,不变非本质属性B不变本质属性,变非本质属性

C变本质属性,也变非本质属性D不变本质属性,也不变非本质属性

74具有容易保持和恢复特点的记忆是()记忆。

A语词B形象C情绪D动作

75著名的“遗忘曲线”最早是由()

A冯特B华生C杜威D艾宾浩斯

76学习新信息对已有回忆的抑制作用叫()

A前摄抑制B倒摄抑制C消退抑制D超限抑制

77许多人利用早晚时间学习、记忆,其效果优于白天。早上和晚上所受的抑制是()

A双重抑制B单一抑制C消退抑制D倒摄抑制

78当天识记的外语材料,最好在()内进行第一次复习,保持效果更好。

A24小时内B第二天C第三天D第二周

79小孩子生病时去过医院,以后看见穿白大褂的人就害怕。这种心理活动是()

A记忆B想象C思维D感觉

80范老师看到了“长城”一词便想起了他曾经参观过的长城。这种现象属于()A想象B表象C回忆D再现

81在原有学习的基础之上再过度学习(),效果最好。

A100% B150% C50% D80%

82人们在阅读《西游记》时,脑海中呈现出孙悟空的形象。这是()

A创造想象B再造想象C无意想象D幻想

83“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体现了思维的()

A间接性B直观性C概括性D功能性

84学生总结出鸽子、老鹰、鸡鸭的共同特征是“有羽毛的”“是动物”,而舍弃其“会不会飞”“大小”“颜色”等非本质特征。这是思维过程的()环节。

A抽象B概括C具体化D综合

85不少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需要借助于头脑中的表象进行分析、综合、抽象、概括。这种思维形式是()

A形象思维B抽象思维C动作思维D语词逻辑思维

86“心理旋转实验”证明了表象的()

A可操作性B直观性C概括性D观察性

87“鹤立鸡群”现象反映的是()

A感觉对比B无意注意C注意的选择性D兴趣

88表象的特征有()

A直观形象性B概括性C生动性D兴趣

89记忆的基本过程包括识记、保持、__________、__________。()

A复习B回忆C再认D遗忘

90下面属于创造想象的是()

A作家塑造出小说人物B工程师创造出现新的机器

C舞蹈者编排出新的舞蹈D设计者根据设计图想象建设的楼房

91作家构思文艺作品的想象()

A再造想象B有意想象C创造想象D无意想象

92我们在课堂上通过语言传授可以学习各种课本知识和常识,并能在以后的生活中加以运用。对这种知识的记忆是()

A语义记忆B程序记忆C陈述性知识D长时记忆

93按照心理学的观点,思维是大脑对客观事物的()反映

A概括的B间接的C直接的D具体的

94训练发散思维的方法有()

A用途扩散B结构扩散C方法扩散D思维扩散

95概念的结构包括()

A概念名称B概念概念C概念实例D概念特征

96注意的功能包括:选择功能、____________、调节和监督功能。

97感觉对比是同一感受器接受不同刺激而使感受性发生变化的现象,分为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

98红橙黄使人产生暖的感觉,绿青蓝使人产生冷的感觉。这种现象是_________。99教师边讲课,边留意开小差的学生是运用了注意的____________。

100在形象记忆中,一般人以____________记忆和___________记忆为主。

101遗忘的进程是_____________,防止遗忘最根本的方法是____________。

102小学生思维发展的基本特点是:以___________思维为主要形式逐步过渡到以___________思维为主要形式。

103上完汉语拼音课后,接着上英语字母课,英语字母对汉语拼音学习的干扰成为____________抑制。

104在学完一系列词汇后,马上进行测验,开始和结尾的几个词一般要比中间的词记得牢。这就是所谓__________效应和__________效应。

105想象需要借助一定的方式形成,如李白的名句“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就是运用__________的方式形成的想象;古代神话中“雷公”“电母”“风婆”的形象,则是采用___________的方式创造出来的。

106渴求知识的人得到一本好书会感到满意,无端遭到攻击会感到愤怒。这说明情绪的产生是以个体的愿望或()为中介的

A认知B意志C思维D需要

107人们常说“知之深,爱之切”。这种说法表明()

A认识是情感的基础B情感是认识的基础

C认识是意志的基础D意志是情感的基础

107古人苏秦受辱而悬梁刺股,终成学业,恰好印证了“不愤不启,不悱不发”的名言。这说明人的情绪的两极()

A是对立而不可调和的B是可以寻找到一个平衡点的

C是具有社会性的,可有意识地调节和控制D因一定条件而互相转化

108以下关于情绪和情感的说法中,正确的油()

A以人的需要为中介,反映的是客观世界与主体需要之间的关系

B是主体的一种主观感受,或者说是一种内心体验

C有其外部表现形式,包括面部表情、身体表情和动作表情

D都会产生生理上的激活水平,不同的情绪情感的生理反应模式是不同的。

109“见花落泪,见月伤心。”这种情绪状态属于()

A激情B挫折C热情D心境

110新教师上讲台表现慌乱,这种现象属于()

A激情B应激C心境D热情

111激情是一种强烈的、短暂的、爆发式的情绪状态,其特点是()

A激动性B弥散性C渲染性D冲动性

112“砍头不要紧,只要主义真,杀了我一个,自有后来人。”此诗句中所表现出的高尚情操是()

A美感B理智感C道德感D激情

113小学生在做数学题时,解出了正确答案,兴奋地拍手,这是()的体现。A美感B道德感C理智感D热爱感

114“一个小丑进城胜过一打医生。”这说明情绪具有的功能是()

A信号功能B调控功能C激励功能D健康功能

115中等程度的愉快刺激有利于任务完成的效果,消极情绪不利于任务完成的效果。这体现了情绪的()功能

A适应B动机C组织D信号

116当一个人听到亲人去世的消息时,拒绝相信此事,以减少心灵上的痛苦,这是()防御机制

A压抑B否认C文饰D代偿

117自我将不能接受的冲动、欲望或观念归因于客观或别人的心理防御机制是()

A投射B退行C压抑D移置

118某学生成绩较差,却常在同学面前夸耀自己家中有钱,父母经常给他买高档衣物,以此求得心理的满足。这体现了()心理防御机制。

A升华B退行C代偿D转移

119吃不到葡萄说葡萄酸,这种心理防御机制被称为()

A否认B文饰C投射D幻想

120个人同时面临两种有意义的活动目标,二选一的冲突是()

A双趋式冲突B双避式冲突C趋避式冲突D多重趋避式冲突

121许多学生上课时既想玩手机,又想专心听课,这种内心冲突属于()

A趋避冲突B双避冲突C双趋冲突D多重趋避冲突

122“鱼和熊掌不可得兼”是__________冲突。

123小明既不想考试不及格,又不想付出努力,这属于()

A双趋冲突B双避冲突C趋避冲突D双重趋避冲突

124下列选项体现趋避冲突的是()

A鱼和熊掌不可得兼B人心不足蛇吞象C前怕狼后怕虎D想吃药治病又怕苦125如果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目标,每个目标对自己都有利弊,反复权衡拿不定主意时的矛盾心理就是()

A双趋冲突B双避冲突C趋避冲突D多重趋避冲突

126做事没有明确目的,也不做周密的计划,而且缺乏主见,人云亦云。这是由于缺乏意志的()

A自觉性B果断性C坚定性D自制性

127“明日复明日,明日何其多?我生待明日,万事成蹉跎。”教师经常用这首诗鼓励学生珍惜时光,努力学习。这种行为属于意志品质的()

A自觉性B果断性C坚韧性D自制性

128“有志者事竟成”是意志品质的()

A自觉性B果断性C坚韧性D自制性

129意志的品质包括()

A自觉性B果断性C坚韧性D自制性

130下列不属于情绪和情感的组成部分的是()

A主观体验B内部需要C外部表现D生理唤醒

131人在出乎意料的情况下,为应付紧急情况做出果断决定。此时的情绪状态是A心境B激情C应激D心情

132“人逢喜事精神爽”是下列哪种情绪状态()

A心境B激情C应激D热情

133“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描述的是()

A道德感B美感C义务感D理智感

134人们对科学研究过程中出现的新现象产生好奇感,这种情感属于()

A道德感B美感C理智感D认识

135张三在商场买东西,既喜欢好的商品,又嫌价格太贵。这种心理冲突属于

A趋避冲突B双趋冲突C双避冲突D多重趋避冲突

136“失之东隅收之桑榆”所体现的自我防御机制是

A文饰B投射C代偿D升华

137做该做的哪怕不想做,不做不该做的哪怕想做。这是意志的

A自觉性B果断性C坚韧性D自制性

138“前怕狼后怕虎”是意志品质()差的表现。

A自觉性B自制性C果断性D坚韧性

139袁老师中途接手小学三年级(3)班的班主任,有几个学生经常缺交数学作业。袁老师经过了解,发现只要题目难一点或计算量大一点,这几个学生就不能按时完成作业,不仅如此,在各项活动中也有一些同学叫苦叫累。如果你是班主任的话,会在全班进行()

A积极的情感教育B意志品质的培养C人际交往教育D良好性格教育

140弗洛伊德的自我防御机制

A是超我活动机制B是一种压抑或克制能力

C绝大部分防御机制有积极意义D是后天训练出来的

141情绪与情感的反映特点不同,情绪具有()

A情境性B持久性C外显性D表浅性E弥散性

142情绪和情感的功能有

A适应功能B动机功能C组织功能D信号功能E感染功能

143与自制性相反的意志品质有

A任性B优柔寡断C动摇性D盲从E怯懦

144意志行动的准备阶段包括

A动机斗争B确定目的C选择行动方法D制定行动计划E执行决定145下列属于自我防御机制的有

A压抑B否认C投射D升华E文饰

146动机斗争可分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四种类型。

147“锲而不舍金石可镂”体现了意志的____________。

148()是人的活动、行为的基本动力和个性积极性的源泉

A需要B动机C兴趣D信念

149以下对需要的表述中错误的一项是()

A需要是对有机体内部不平衡状态的反映,表现为有机体对内外环境条件的需求B需要不一定具有对象

C人的需要是不断发展的,人的需要不会永远停留在一个水平上

D需要是推动有机体活动的动力和源泉

150按指向对象的不同,可以将需要分为

A物质需要和精神需要B自然性需要和社会性需要

C合理需要和不合理需要D学习需要和生活需要

151“仓禀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这句话反映了人的需要具有

A整体性B选择性C层次性D动力性

152下列是一些学生的需要,试用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指出哪项体现的需要层次最高

A舒适的学习环境B结交正直诚实的朋友

C在社会上受人尊重D搞小发明、小创造

153在人的所有需要中,最重要的是

A安全需要B归属与爱的需要C生理需要D自我实现的需要

154马斯洛认为()被称为生长需要,它虽不是我们生存所必需的,但对于我们适应社会来说却有很重要的积极意义,能够使个体生活得更美好。

A认知需要B审美需要C归属与爱的需要D尊重需要E自我实现需要

155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中,属于缺失需要的是

A生理和安全需要B求知的需要C归属与爱的需要

D尊重的需要E自我实现的需要

156通过激发和鼓励,使人们产生一种内在驱动力,并朝着目标前进的心理倾向是A动机B需要C兴趣D积极性源泉

157动机产生的条件包括

A性格B需要C诱因D情绪

158兴趣属于

A社会性动机B习惯动机C有意识的动机D内在动机

159一般认为,动机具有以下哪几种功能

A选择功能B激活功能C指向功能D调节和维持功能

160一个人积极主动地研究某个事物,是由于

A需要B兴趣C性格D意志

161教师给学生讲努力学习以后能够过上好生活,是培养学生的

A直接兴趣B个性兴趣C间接兴趣D情境兴趣

162个体成功地完成某一项活动所必须具备的个性心理特征是

A气质B性格C兴趣D能力

163直接影响活动效率的个性心理特征是

A气质B能力C性格D兴趣

164能力是在___________________的基础上形成和发展起来的

165教师在教书育人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言语表达能力、组织管理能力属于

A认识能力B创造能力C一般能力D特殊能力

1C 2C 3D 4B 5ABCD 6A 7B 8AD 9C 10ABD 11BD 12A 13CD 14间接性15D 16A 17CD 18A 19ABCD 20A 21A 22A 23A 24B 25CD26C 27C 28B 29ACD 30C 31A 32C 33A 34D 35 36C 37集中38D 39ABC 40ABD 41B 42B 43B 44D 45D 46D 47ACD48A 49A 50AD 51D 52C 53C 54AD 55A 56A 57C 58B 59D 60C 61D 62A 63B 64A 65A 66B 67D 68A 69C 70C 71A 72D 73D 74D 75D 76B 77B 78A 79A 80B 81C 82B 83A 84A 85A 86A 87ABC 88ABD 89BC 90ABC 91BC 92ACD 93AB 94ABC 95ABCD 96保持功能97同时对比继时对比98联觉99分配100视觉听觉101先快后慢先多后少及时复习102具体形象抽象逻辑103倒摄104首因近因105夸张拟人化106A 107D 108ABD

109D 110B 111AD 112C 113C 114D 115C 116B 117D 118C 119B 120A 121C 122双趋123B 124D 125D 126A 127D 128C 129ABCD 130B 131C 132A 133A 134C 135A 136C 137D 138C 139B 140C

141ACD 142ABCDE 143AE 144ABCD 145ABCDE 146双趋冲突双避冲突趋避冲突双重趋避冲突147坚韧性148A 149B 150A 151C 152D 153D 154ABE 155ACD 156A 157BC 158A 159BCD 160B 161C 162D 163B 164掌握知识和技能165

第3章 发展心理学知识习题讲课教案

第3章发展心理学 知识习题

第三章发展心理学知识习题 一、单项选择题 1.发展心理学的研究对象是(个体从出生到衰亡一生全程的心理发展现象) 2.狭义的心理发展是指(个体心理发展) 3.个体心理学的研究对象是(人生全过程各个年龄阶段的心理发展特点) 4.心理发展的不平衡性主要指(人一生的心理发展并不是以相同的速率前进的) 5.第一发展加速期是指(从出生到幼儿期)。 6.第二发展加速期是指(青春发育期)。 7. 心理发展进程表现为(既有连续性,又有阶段性)。 8. 普莱尔是(科学儿童心理学)的奠基人。标志是(普莱尔于1882年出版《儿童心理》一书)。 9. 科学儿童心理学建立的时间为(1882)年。 12.发展心理学取代“儿童心理学’’的重要标志是(1957年美国的《心理学年鉴》用“发展心理学”取代“儿童心理学”作为章的名称 )。 13.在短相同时间段内,同时考查不同年龄组群被试者的心理发展特点和发展水平,以了解随年龄增长被试组间的心理变化。这种研究方式叫(横断研究 )。 14.最常用的设计方式是(横断研究)。 15.在较长的时间系列内对被试个体或同一被试组群进行定期的系统的考查,以了解心理随时间进程而发生的连续变化。这种研究方式叫(纵向研究)。 16.横断研究和纵向研究相结合的交叉设计,其特点包括(兼有横断研究和纵向研究两方面的优点)。 17.遗传决定论的代表人物是(高尔顿)。 18.环境决定论的代表人物是(华生)。 19.相互作用论的代表人物是(皮亚杰)。 20.皮亚杰的心理发展观认为心理起源于(动作)。 21.动作或活动的结构或组织叫(图式)。 22.主体将环境刺激信息纳入并整合到已有的图式之中,以加强和丰富原有的认知结构。这个过程叫(顺应)。 23.主体已建立的认知结构不能同化外界新的刺激,就要按新刺激的要求改变原有的认知结构或创造新的认知结构,以适应环境的需要。这个过程叫(顺应)。 24.皮亚杰认为影响儿童心理发展的基本因素包括(成熟、经验、社会环境和平衡)。 25.皮亚杰把儿童的心理发展划分为( 4 )个阶段。 26.处于感知运动阶段的儿童的特征主要是(只限于对当前直接感知的环境施以动作)。 ※27.客体永久性是指(当某一客体从儿童视野中消失时,儿童知道该客体并非不存在了)。 ※28.泛灵论是指(儿童认为外界的一切事物都是有生命的)。 29.皮亚杰所说的守恒是指(不论事物的形态如何变化,儿童都知道其本质是不变的)。 30?皮亚杰把儿童道德认知发展阶段划分为(前道德判断阶段、他律道德判断阶段、自律道德判断阶段)。 31?处于前道德判断阶段的儿童的特征主要是(尚不能进行道德判断)。 32?处于自律道德判断阶段的儿童的特征主要是(道德判断受儿童自己的主观价值标准所支配)。 33?艾里克森把人格发展分为(8)个阶段。 34?艾里克森划分人格发展阶段的标准是(心理社会危机)。 35.艾里克森婴儿前期(0岁~2岁)主要发展任务(获得信任感,克服怀疑感)。良好的人格特征是(希望品质) 37.艾里克森婴儿后期(2岁一4岁)主要发展任务(获得自主感,克服羞耻感)。良好的人格特征是(意志品质) 39.艾里克森幼儿期(4岁~7岁)主要发展任务(获得主动感,克服内疚感)。良好的人格特征是(目标品质) 41.艾里克森童年期(7岁~l2岁)主要发展任务(获得勤奋感,克服自卑感)。良好的人格特征是(能力品质)。 43.艾里克森青少年期(12岁~l8岁)主要发展任务(形成角色同一性,防止角色混乱)。良好的人格特征是(诚实品质) 45.艾里克森成年早期(18岁~25岁)主要发展任务(获得亲密感,避免孤独感)。良好的人格特征是(爱的品质)。 47.艾里克森成年中期(25岁一50岁)主要发展任务(获得繁衍感,避免停滞感)。良好的人格特征是(关心品质)。

心理学考研:普通心理学知识点汇总

心理学考研:普通心理学知识点汇总 (12) 十二、人格 (一)人格概述 1.人格的含义 人格:构成一个人思想、情感及行为的特有模式,这个独特模式包含了一个人区别于其他人的稳定而同一的心理品质。它既包括人遵从社会文化习俗要求做出的外在言行,也指人不愿展露的真实自我。 凯程2014年心理学考研保录班考入北师大心理学5人,首师大3人,再创心理学保录班新高,心理学大题全部压中,学员通过全日制封闭式高三式培训,加上凯程关系疏导,顺利考入理想院校。有考研择校问题,对考研复习不熟悉的地方,请联系凯程咨询老师。 2.人格的特征 (1)独特性:一个人的人格是在遗传、成熟和环境、教育等先后天因素的互相作下形成的。 (2)稳定性:偶然的心理特征不能称人格,但随着自身和环境的成熟和改变人格也能或多或少地变化。 (3)统合性:人格是由多种成分构成的一个有机整体,具有内在的一致性,受自我意识的调控。统合性是心理健康的重要指标。 (4)功能性:人格在一定程度上会影响到一个人的生活方式,甚至会决定某些人的命运。 3.人格的结构(新增) 人格是一个复杂的结构系统,它包括许多成分,其中主要有气质、性格、认知风格、自我调控等方面。 自我调控是人格中的内控系统,具有自我认知、自我体验、自我控制三个子系统。 (二)人格理论 1.人格特质理论 特质理论认为特质是决定个体行为的基本特性,是人格的有效组成元素,也是评测人格常用的基本单位。 (1) 奥尔波特的特质理论 共同特质:特定社会文化形态下,群体或多数人共有的特质 个人特质:个人身上独具的特质,根据在生活中作用可分为以下三种 首要特质:一个人最典型和概括性的特质,影响人各方面行为 中心特质:构成个体独特性的几个重要特质 次要特质:不太重要,较少表露的特质 (2)卡特尔的人格特质理论 卡特尔受化学元素周期表的启发,用因素分析法对人格特质进行了分析,提出了基于人格特质的一个理论模型。模型分成四层:个别特质和共同特质;表面特质和根源特质;体质特质和环境特质;动力特质、能力特质和气质特质。 A,表面特质和根源特质。表面特质:直接与环境接触,随环境而变化,是从外部可观

儿童心理学知识点

儿童心理学知识点

儿童心理学考点知识 一、名词解释 1.超出预期策:是从情感维度处理教材、呈现教学内容的策略。它的内涵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恰当地处理教学材料,使呈现的教学内容超出学生的预期,引发学生的兴趣情绪,以有效调节学生的学习心向,提高其学习的积极性。 2.先行组织者:是先于学习任务本身呈现的一种引导性材料,它要比原学习任务本身有更高的抽象、概括和包容水平,并且能清晰地与认知结构中原有的观念和新的学习任务关联。 3.记忆策略:是指主体对自己记忆活动的有意识控制和由主体所使用的那些能增强记忆效果的方法或认知活动。 4.元记忆:是人们对自己记忆过程的理解和认识,主要包括元记忆知识和元记忆监控。 5.强化:是语言学习的必要条件,特别强调“强化依随”(即紧跟在言语行为之后的强化的刺激)在儿童言语行为形成过程中的决定作用。 6.纵向研究:也叫追踪研究,是在比较长的时间内,对儿童的心理发展进行有系统的定期的研究。 优点:系统地、详尽地了解心理发展的连续过程和量、质变的规律。 缺点:样本的减少反复测量时间较长 7.元认知:是关于认知的认知,是个体对自己的认知加工过程的自我察觉、自我反省、自我评价与自我调节,它包括元认知知识、元认知体验和元认知监控三个部分。 8.最近发展区:是指实际的发展水平与潜在的发展水平之间的差距。前者由儿童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而定,后者则是指在成人的指导下或是与能力较强的同伴合作时,儿童能够解决问题的能力。 9.文化比较法:不同文化间比较,可以了解人类发展是否存在普遍性规律,防止将在一个文化背景下得出的结论过度类化;了解文化因素对个体发展的影响。 10.儿童(小学生)心理学:小学生心理学是发展心理学的一个分支,是研究小学生心理活动的特点和规律的科学。 二、填空 1.小学生心理学研究的基本问题: ①遗传与环境的问题②发展的普遍性和个别差异问题 ③发展的连续性和可变性④发展的质变和量变 2.注意的品质包括哪些方面? ⑴注意的广度 —也称注意的范围,是指在单位时间内所注意到对象的数量。 ?小学生注意的广度随年龄的增长、知识经验的丰富而逐渐发展。 ?女生注意广度高于男生。 ⑵注意的稳定性 —指把注意集中保持在某一对象(事物或操作活动)上时间的长短。 ?年龄—小学低年级学生可以连续集中注意20分钟左右,中年级学生可达25分钟左右,高年级可保持30分钟左右; ?与学生的知识经验、个性特点及刺激的性质,呈现方式有关; ?性别—女性注意的稳定性高于男生。

认知心理学2011年-2001年北京自学考试试题

2011 年 4 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北京市 命题考试 单选 1. 词优效应所反映的是 2.在认知心理学中, ISI 是指 A 从第一个刺激开始呈现到第二个刺激开始呈现之间的时间间隔 B 从第一个刺激开始消失到第二个刺激开始呈现之间的时间间隔 C 从第一个刺激开始呈现到第二个刺激开始消失之间的时间间隔 D 从第一个刺激开始消失到第二个刺激开始消失之间的时间间隔 3.大量研究表明,非追随耳中的信息能够加工到语义水平,这方面的证据支持 4.视觉忽视病人受损的脑区通常是 5.产生效应支持 6.下面属于内瘾记忆测验的是 7.有关心理旋转的实验发现支持 认知心理学 试卷 A 自下而上加工 B 自上而下加工 C 自动加工 D 控制加工 A 制约满意理论 B 过滤器理论 C 晚期选择理论 D 特征整合理论 A 左侧额叶 B 右侧额叶 C 左侧顶叶 D 右侧顶叶 A 双重存储模型 情节和语义记忆模型 B 加工水平途径 D 平行分布加工途径 C Tulving(1972) 的 A 自由回忆 B 线索回忆 C 词干补全 D 再认 A 心理表象以模拟码形式存储 B 心理表象以命题码形式存储 C 心理表象以听觉形式存储 D 心理表象以语义形式存储

8.“电 .... 电杆 ... 强 ... 电灯 ... 灯 ... 工,供电局”,这样的句子更可能是 9?在解释歧义词意义的……时,……与相互作用模型之间的主要区别在于 A 注意选择所发生的阶段 B 非句法信息在句法分析早期是否起作用 10.与问题解决中的心理定势关系最为密切的一个概念是 二多选 11 有关 what 和 where 通路,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what 通路从枕叶向顶叶上行,主要负责加工刺激的颜色,形状和特性 B what 通路从枕叶中的初级视皮层颞叶下行,主要负责加工视觉刺激的颜色,形状和特性 C where 通路从从枕叶中的初级视皮层颞叶下行,主要负责位置和运动信息加工 D where 通路从枕叶向顶叶上行,主要负责位置和运动信息的加工 12.关于选择性注意,正确的说法是 A 声音之间物理的声学差异和位置的物理分离,均有助于信息选择。其中,最有效的线索是 位置的物理分离 B 按照Broad …的过滤器理论,过滤器遵循全或无的操作原则 C 按照Broad …的过滤器理论,过滤器公在输入的物理特征水平上操作 D Broadbent 的过滤器理论属于晚期选择模型 13 语义记忆中可以储存 D 将来发生的事 14在P …和Rachle (1994)的PET 扫描实验中,激活了顶皮层的运动区的任务是 A Broca 失语病人 读病人 B Wericke 失语病人 C 注意性失语病人 D 深层失 C 是否考虑……的作用 D 语境起作用的时间点 A 自下而上加工 B 自上而下加工 C 自动加工 D 控制加工 A 关于“大象”的知识 B 关于“ print ”一词如何拼写的知识 C 过去发生的事

最新发展心理学练习题及答案

精品文档 发展心理学练习题及答案 发展心理学 个正确的答案,并将其前的字母填写在括号内)个备选答案中选出1一、单项选择题(请在每题的4 )( 1.发展心理学中的一个核心部分是 婴幼儿心理学中老年心理学 BA 个体发展心理学青少年心理学 DC )( 2.研究心理的发生发展规律的科学是 B社会心理学A普通心理学 D心理测验学C发展心理学)3.狭义的发展心理学就是( B民族心理学A儿童心理学 D个体发展心理学C比较心理学)4.个体发展心理学的研究对象是( B个体心理发展规律A儿童心理发展规律 D个体的社会行为和社会意识活动规律C人的心理活动的最一般的规律).个体从出生到衰亡的整个过程中的心理发展是(5 B婴幼儿心理发展A个体心理发展 D中老年心理发展C青少年心理发展).发展心理学是研究( 6 民族心理发展规律的科学A动物心理发展规律的科学 B 心理的发生发展规律的科学C人的心理现象及其最一般规律的科学 D )( 7.20世纪中期以前,个体发展心理学被除数称为比较心理学A儿童心理学 B 中老年心理学C青少年心理学 D )( 8.儿童心理学早期的代表作《一个婴儿的传略》(1876)年的作者是 福禄贝尔卢梭 BA 普莱尔达尔文 DC )( 9儿童心理学的创使人是 格塞尔霍尔 BA D达尔文C普莱尔)10.世界上第一本较系统的,科学的儿童心理学著作是( B《青少年心理学》A《儿童心理学》 D《儿童心理之研究》C《一个婴儿的传略》).正式提出“发展心理学”的名称,始于乎(11 年代 B20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世纪30~40A 年代 D20世纪20~30C20世纪初.用“发展心理学”作一书章的名称,从而以“发展心理学”取代了长期惯用的“儿童心理学”名12 )(称,始于年鲍德温的《儿童与种族的心理发展》发表A1895 年代古德奈弗的《发展心理学》的出版世纪30~40B20 世纪初霍尔的《青少年心理学》问世C20 年美国的《心理学年鉴》发行D1957 )13.对成人心理的发展从多方面开展研究,始于( B20世纪初期之后世纪90年代之后A19 世纪末期之后C20世纪中期之后 D20 )( 14.据文献记载,我国已经开始有丰富的发展心理学思想是在多年前多年前 B1500A2500 D4500多年前C3500多年前).在西方,最早对成年心理学进行研究的心理学家是精神分析学派的( 15 荣格弗洛伊德 BA 艾里克森 DC阿德勒)(.我国最早的儿童心理学研究始于乎16 精品文档. 精品文档 A18世纪30~40年代 B17世纪30~40年代 C19世纪30~40年代 D20世纪30~40年代 17.我国最早的儿童心理学著作是() A葛承训的《一个女孩子的心理》 B费景瑚的《均一六个月心理的发展》 C陈鹤琴的《儿童心理之研究》 D黄翼的《儿童心理学》 18.我国几乎全面学习前苏联的儿童心理学是在20世纪() A30年代 B50年代 C20年代 D60年代 19.我国儿童心理学家身负发展中国儿童心理学的重任,努力开括新的研究工作开始于 () A1968年 B1988年 C1978年 D1998年 20.发展心理学的研究出现了一些新的突破性进展,也出现在了某些新的发展趋势是在20世纪()

《普通心理学》重点知识 彭聃龄版

精心整理 心理学重点知识 一、名词解释 1、心理学——心理学是研究人的心理现象及其活动规律的科学。 2、心理过程——指认识过程(感觉、知觉、识记、想象和思维)、情绪和情感过程及意志过程。 3、观察法——观察,旨在自然条件下,人们为一定目的而对事物所进行的有计划的知觉过程。观察法就是以感官活动为先决条件,与积极的思维相结合,系统地运用感官对客观事物进行感知、考察和描述的一种研究方法。 4、自然实验法——在自然的正常的情况下,根据预定的计划,有意识地引起或创造所要研究的现象 5、反射——是有机体借助于中枢神经系统而实现的对体内外刺激所做出的规律性的应答活动。 6、反射弧——是实现反射的生理结构。它包括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反馈和效应器。 7、无条件反射——无条件反射是先天的、生来就有的不需要学习就会的反射. 8、条件反射——是后天的,是在个体生活过程中经过学习而形成的反射. 9、兴奋过程——是指有关大脑皮层区及相应器官的机能由相对休息状态转向活动状态. 10、抑制过程——是指有关大脑皮层区及相应器官的机能由活动状态转向相对休息状态 11、兴奋和抑制的扩散与集中——当大脑皮层的某部位产生兴奋或抑制时,并不是停留在原发点不动,而是向周围的神经细胞传布开来,这就是兴奋和抑制的扩散.扩散到一定限度后,又向原发点聚集,这就是兴奋和抑制的集中. 12、兴奋和抑制的相互诱导——是指一种神经过程能引起与它相反的神经过程的增强. 13、第一信号系统——是具体刺激物引起的条件反射系统 14、第二信号系统——是由词语作为条件刺激物而引起的条件反射系统 15、注意——是心理活动对一定事物的指向和集中。 16、有意注意——是指具有预定目的,需作一定意志努力的注意。 17、无意注意——是一种事先没有预定目的,也不需要任何意志努力的注意。 18、有意后注意——是指既有目的性,又不需作较大意志努力的注意。 19、注意的分配——是指在同一时间内,把注意指向两种或两种以上的对象或活动上的特征。

发展心理学知识

发展心理学知识 第一节概述 1.心理发展,广义包括心理的种系发展(动物心理学)、心理的种族发展(人类心理的历史发展)和个体的心理发展,狭义仅指个体的心理发展。 发展心理学以个体从出生到衰亡的一生全程的心理发展现象为研究对象,总结出心理发展的规律。 心理发展的性质:整体性、社会性、活动性、规律性。 心理发展的规律性: (1)普遍性和特殊性的统一。个性的心理活动,是共性和个性的统一体,即遵循着普遍性和特殊性统一的规律。 (2)方向性和顺序性。从简单到复杂、从低级向高级发展。 (3)不平衡性。出生后的第一年是个体一生中发展速度最快的时期,婴幼儿期属第一发展加速期;童年期是发展速度较快的缓慢发展期;少年期(主要指青春发育期)是第二个加速发展期; 青年期发展达到高峰,进入成熟期;中年期处于平稳发展变化阶段;老年期呈下降趋势。 2.心理发展学的研究内容: (1)心理发展中各年龄阶段的特征 心理发展与年龄有密切联系,表现在: a.时间是心理发展的一个维度; b.心理发展与年龄大致对应,绝非同步对应; c.年龄和心理 发展不是因果关系。 (2)心理发展的基本理论 a.遗传和环境在心理发展中的作用问题,这是心理发展的动因,是心理发展的本质问题; b.心理发展的连续性和阶段性的关系问题,这是心理发展过程的问题; c.心理发展的内动力和外动力的关系问题; d.“关键期”问题 3.发展心理学研究的功能有描述、解释、预测和控制四种。 4.发展心理学研究的设计方式 (1)横向研究设计——在某一特定的时间,同时对不同年龄组的被试者进行比较研究的设计方式,又称为横向比较研究。 优点:适用性和时效性; 缺点:人为的联结性、可能存在组群效应。 (2)纵向研究设计——对相同的研究对象在不同的年龄或阶段进行的长期的反复观测的设计方式,也称为纵向跟踪研究。 优点:能够系统地了解心理发展的连续过程,揭示从量变到质变的规律。 缺点:时效性较差(耗费时间、人力、物力),被试者容易流失,可能出现练习效应和疲劳效应。 (3)纵横交叉研究设计 对不同年龄组的被试者进行横向研究,然后再进行纵向研究,将两种设计方式的优缺点取长补短。

最新认知心理学试题及答案

认知心理学试题B 一、单选题(每题2分,共20分) 1.()注意模型能够较好地解释“鸡尾酒会效应”。 A.衰减模型 B.过滤器模型 C.反应选择模型 D.知觉选择模型 2“爬…电杆…修…电灯…电…工,供电局”,这样的句子更可能是 A.Broca失语病人产生的B.Wernicke失语病人产生的C.注意性失读病人产生的D.深层诵读困难病人产生的 3“气氛效应”是指()的性质所造成的气氛引导人们得出一定的结论。 A.前提 B.结论 C.心理模型 D.问题表征 4.( )于1967年出版了第一部以《认知心理学》命名的专著。 A艾宾浩斯. B.托尔曼 C.奈瑟尔 D.巴特凯特 5. R字符心理旋转的实验研究表明,当两个被比较对象之间的旋转角度为( )时,其反应时最短。 A.60 B.90 C.180 D.360 6. 安排两种不同的反应时作业(任务),其中一种作业包含了另一种作业所没有的一个因素,而在其他方面均相同,从这两个作业的反应时之差来判定与之相应的加工过程,这种研究范式叫做 A.减法反应时实验 B.开窗实验 C.加法反应时实验 D.扫描实验 7. 按照特征整合理论,前注意阶段() A.需要注意,但特征整合不需要注意B.不需要注意,但特征整合需要注意 C.与特征整合均需要注意D.与特征整合均不需要注意 8.当读者知觉一个单词时,视觉系统先确认构成单词的字母的各个特征,如垂直线、水平线、斜线等,然后将这些特征加以结合来确认字母,再将字母结合起来而形成单词,这样一种知觉的加工方式叫做 A.自下而上加工 B.局部加工 C.整体加工 D.自上而下加工 9.根据( ),感觉各输入通道的信息均可进入高级分析水平,得到全部的知觉加工。 A.衰减模型 B.过滤器模型 C.反应选择模型 D.知觉选择模型 10.可以证明被试仅仅根据少数几个关键的几何离子就可以迅速而准确的识别物() A模板匹配理论B成分识别理论C特征分析理论D原型匹配理论 二、多选题(每题3分,共15分) 1. 根据知觉的认知理论,下述观点正确的有 A.知觉过程是一系列连续阶段的信息加工过程 B.知觉是获得感觉信息意义的过程 C.知觉既具有直接性质,也具有间接性质 D.知觉是直接从环境中直接提取有效信息的过程 E.知觉是现实刺激和已贮存的知识经验的相互作用的结果 2.关于选择性注意,正确的说法是 A.声音之间物理的声学差异和位置的物理分离均有助于信息选择。其中,最有效的线索是位置的物理分离 B.按照Broadbent的过滤器理论,过滤器遵循全或无的操作原则 C.按照Broadbent的过滤器理论,过滤器仅仅在输入的物理特征水平上操作D.Broadbent的过滤器理论属于晚期选择模型 3. 属于日常记忆研究关心对象的课题是 A.短时记忆中材料的编码方式 B.目击者证词的可信度 C.前瞻性记忆 D.自传记忆

发展心理学 练习题及答案

一、填空 1.布郎芬布伦纳的生态系统划分为(微系统)、(中系统)、(外系统)和(宏系统)。 2.生态系统理论中,布朗芬布伦纳的提出的(个体发展模型),强调发展个体嵌套于相互影响的一系列环境系统之中,在这些系统中,(系统与个体)相互作用并影响着个体发展。 3.儿童认知结构的发展,就是通过(同化)和(顺应)过程,认识结构就不断发展,以适应新环境的过程。 4.个体认知发展的阶段:(感知运动阶段)、(前运算阶段)、(具体运算阶段)、(形式运算阶段)。 5.图式经过不断的(同化)、(顺应)、(平衡)过程,形成本质不同的图式,即形成了心理发展的不同阶段。 二、名词解释 1.微观系统:指个体活动和交往的直接环境,这个环境是不断变化和发展的,是系统的最里层。 2.同化:通过已有的认知结构获得知识(本质上是旧的方法处理新的情况)。例如,学会抓握的婴儿看见床上的玩具,会反复用抓握的动作去获得玩具。 3..顺应:调整原有的图式或建立新的图式以适应环境,即改变认知结构以处理新的信息。(本质上改变旧观点以适应新情况)。 4.图式:一个有组织的、可重复的行为或思维模式。 最初的图式来自遗传,如婴儿的吸吮、哭叫及视、听、抓、握等行为是是先天性遗传图式,是在人类长期进化的过程中所形成的。 5.形式运算:指对对象的假设或命题进行逻辑转换。思维摆脱具体事物的束缚,把内容和形式区分开来,能根据种种的假设进行推理。 三、简答 1.影响个体发展的因素 ①成熟:成熟是心理发展的必要条件。 ②自然经验:与物理环境而获得的知识 物理经验:指个体抽象出物体的物理特性的经验 数理-逻辑经验:理解物体动作间的协调关系而经验 ③社会经验:社会相互作用过程中获得的经验 ④平衡:通过同化和顺应达到适应的过程 平衡状态不是绝对静止的,打破平衡建立新的平衡,平衡的这种继续不断的发展,就是整个心理的发展过程。 2.社会生态系统的特点 ①稳态②分化③非总加性④均衡⑤交互性 3.心理发展的标志: ①随意机能②抽象概括性③以词为中介④个性化 4.心理发展的原因: ①社会历史文化因素②掌握语言符号③内化 5.感知运动阶段的表现 ①形成客体永久性意识。 ②建构了时空的连续性。 ③出现了因果性认识的萌芽。

普通心理学知识点总结归纳

普通心理学知识点总结 1.心理学是研究心理现象发生、发展和活动规律的科学。 2.普通心理学是以正常成人的心理活动为对象,阐述心理活动最基本规律的科学。 3.基础心理学把其他心理学学科的探究成果集中起来加以概括,总结出人的心理活动的一般规律,它总结出来的规律,对其他学科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4.认知包括:感觉、知觉、记忆、表象、思维、言语和想象等等心理现象。 5.心理现象分为心理过程和人格,心理过程分为认知、情感和意志。人格也称个性,它不是不独立,是通过心理过程表现出来的。 6.动物心理发展经历了3个阶段,分别是感觉(只有某种感觉器官)、知觉(有了各种感觉器官)、思维萌芽(灵长类动物)。 7.心理是脑的机能,是大脑活动的产品,是客观现实的反映。 8.脑是心理活动的器官,心理是脑的机能。我们的生活的经验;临床事实和对心理发生和发展过程、脑解剖、生理的科学研究成果所获得的大量资料都证明这一观点。 9.心理现象具有客观性和能动性。心理反映可以是事物的形象,也可以是概念,甚至可以是体验。 10.心理支配人的行为活动,又通过行为活动表现出来,因此可以通过观察和分析人 的行为活动客观的研究人的心理。 11.心理学是一门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相结合的中间科学或边缘科学。 1.1879年冯特在莱比锡大学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心理学实验室,标志着科学心理学的诞生。 2.构造心理学的创始人是冯特和他的学生铁钦纳。主张从意识经验的结构方面来说明整个人的心理。

3.行为主义的创始人是华生。主张心理学应该研究行为。所谓行为是有机体用以适应环境变化的各种身体反应的组合,这些反应不外是肌肉的收缩和腺体的分泌。心理学研究任务就是:查明刺激与反应之间的规律性关系。 4.格式塔心理学(完形心理学)的代表人物有惠特海默、克勒、考夫卡,主张从整体上研究心理现象。 5.机能主义心理学的创始人是杜威。强调心理学应该研究心理在适应环境中的机能作用。重视心理学的实际应用。 6.精神分析学派创始人是弗洛伊德,等等等等~~~ 7.人本主义心理学以罗杰斯和马斯洛为代表,他们认为人有自我的纯主观意识,有自我实现的需要,只要有适当的环境,人就会努力去实现自我,完善自我,最终达到自我实现。它是心理学的第三势力。 8.认知心理学是心理学研究的新方向。把人看做类似计算机的信息加工系统,并以信息加工的观点(信息的输入、编码、转换、储存和提取等加工过程)来研究人的认知活动。 9.生理心理学主要探讨心理活动的生理基础、脑的机制、心理活动的大脑机能定位和心理活动时大脑的物质代谢。 1.研究心理学必须坚持:客观性原则、辩证发展原则和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 2.心理学的研究方法有:①观察法;②调查法;③个案法;④实验法。 3.我们把组成神经元系统的神经细胞叫做神经元。神经元是神经系统的基本结构单位和功能单位。 4.神经元由细胞体、树突和轴突组成。 5.神经元的功能是:接受刺激(信息)、传递信息和整合信息。 6.神经元分为感觉神经元(传入神经元)、运动神经元(传出神经元)和中间神经元(在感觉和运动神经元之间起联络作用的联络神经元)。

发展心理学知识点总结

一、什么是发展? 发展是指个体从受孕到死亡的过程中,连续性和系统的变化。 系统性——有序、模式化、相对持久 连续性——跨时间的稳定性、对过去反应的的连续性 二、发展的过程: 成熟(maturation):由成长过程而非学习、受伤、疾病或者别的生活经历导致的身体或行为上的发展变化。 学习(learning):由个体的经历或实践导致的个体行为(或行为潜能)相对持久的变化。 三、发展的基本特点: 是一种持续和渐变的过程 是一种整体过程 具有可塑性 受历史和文化背景的影响 四、研究发展的目的: 描述:描述所有人都会遵循的一般道路(发展的典型道路),包括变化的典型方式(常态发展)和个体的差异(特殊发展)。 解释:解释观察到的变化及变化产生的原因。 优化发展(预测和控制):通过提供研究的结果帮助人们向积极的方向发展,达到优化的目的。 什么是发展心理学? ?发展心理学(development psychology)是研究个体从受精卵开始到出生、成熟、衰老的生命全程(life-span)中,心理发生、发展的特点和规律的科学;简言之,就是研究个体毕生心理发展的特点和规律的科学。 ?发展心理学研究各种心理活动的年龄特征。 广义发展心理学是指研究种系和个体心理发生与发展的科学。 ?所谓种系心理发展,指的是从动物到人类的心理演变过程。这个演变过程包括: ?动物心理学 ?民族心理学 ?个体发展心理学 狭义发展心理学即个体发展心理学:所研究的是个体从出生到成熟到衰老的生命全程中各阶段的心理特点和规律。 ?个体心理发展的过程也是一个社会化的过程。所谓社会化是指个体掌握和积极再现社会经验、社会联系和社会关系的过程。 发展心理学研究中的基本问题 发展心理学具体研究问题: 1.有关心理发展原理或规律的理论问题 心理发展的基本原理 先天VS后天 主动VS被动 阶段VS连续 发展的终点是开放的还是有最终目标的? ●遗传决定论V.S. 环境决定论

《认知心理学》复习题.doc

《认知心理学》复习题一、选择题 1.(B)被西方学者认为是“医学之父”。 A.亚里士多徳 B.希波克拉底 C.康徳 D.洛克 2.()理论既是唯物的乂是唯心的,说到身体,它是唯物的;说到心灵,它是唯心的。 A.心身二元论 B.—元论 C.存在主义 D.想象学 3.O是心理学历史授悠久的学派。 A行为主义B联想主义C精神分析D人本主义 4.()用联想来解释心理现彖。 A行为主义B联想主义C精神分析D人本主义 5.()不是联想主义的代表人物。 A霍布斯B休谟C洛克D弗洛伊德 6.()把无意义音节作为实验材料。 A艾宾浩斯B休谟C洛克D弗洛伊徳 7.《论记忆》是()的名著。 A艾宾浩斯B休谟C洛克D呢洛伊德 &艾宾浩斯没有研究以下()关于记忆的问题。 A保持与重复次数B保持与学习方式C保持与音节间隔长短D元记忆 9.()提出动物的基木学习方法是“尝试错谋”学习。 A桑代克B洛克C康徳D休谟 10.下列()项不是桑代克提出的学习基木定律。 A准备率B练习律C联想律D效果律

11.()将人类的学习分为四类。 A桑代克B华生C休谟D洛克 12.结构主义产生于()。 A徳国B美国C英国D法国 13.()出现标志着心理学成为一名实验科学。 A行为主义B结构主义C联想主义D机能主义 14.()提出关于“裂脑”的研究。 A苛勒B斯佩里C华牛:D休谟 15.机能主义学派利格式塔心理学派是强调()的两个来源。 A信度B效度C牛态效度D坏境效度 16.下列()不是认知心理学的研究方法。 A观察法B实验法C自我报告法D强化法 17.()的关键是让被试在自然气氛下自由活动,不对他们进行任何形式的干预。A观察法B实验法C 口我报告法D强化法 18.()是最有牛态效度的研究方法。 A观察法B实验法C自我报告法D强化法 19.()是最能说明因果关系的研究方法。 A实验法B观察法C自我报告法D强化法 20.下列()不是实验法应控制的变量。 A自变量B协变量C因变量D干扰变量 21.“摘苹果比喻”是为了解释注意的()模型。

发展心理学 复习题及答案

发展心理学复习题及答案 一、名词解释 1、图式 2、遗传传递模式 3、多通道知觉 4、平衡 5、时间系统 6、生命过程观 7、习性学 8、最近发展区 9、自传记忆 二、简答题 1、简述埃里克森的心理社会型发展阶段中,青年期的基本特征. 2、简述遗传和环境相互作用的反映形式。 3、简述鲍尔比的依恋类型。 4、简述朱智贤儿童心理发展观的四大基本理论问题。 5、简述鲍姆林德四种父母教养方式的影响。 6、简述三层智力理论。 7、简述幼儿符号技能的特点。 7、简述幼儿期父母教养方式的类型 9、简述成人友谊涉及的三个主题。 三、论述题 1、试论述埃里克森的心理社会性发展阶段。 2、试论语言发展的三种理论观。 3、试论皮亚杰的道德发展理论。 复习题答案 一、名词解释 1、图式(schema)代表的是最初的思维模式,或者人们用以应对环境中发生的事件的心理结构。 2、遗传传递模式指的是来自父母的基因相互作用的方式,大体上有五种基本模式,即简单的显性—隐性遗传、共同显性遗传、伴性遗传、基因印刻、多基因遗传。 3、多通道知觉指的是把不同感觉通道获得的信息作为一个统一的整体来知觉,包括视觉、听觉、触觉。 4、“平衡”是指在同化和顺应之间获得一种平衡。它指的是因为个人所经历的现实与他所学到的是匹配的,所以觉得舒服的状态。 5、时间系统就是时间纬度,包括家庭构成、居住地或父母职业的变化,以及重大事件的发生,比如战争、移民潮等。

6、“生命过程观”(1心courseperspective)描绘的是不同代的人在自己的历史背景中,其发展是如何受到生物学的、心理社会性的及社会文化的因素的影响的。生命过程观的主要特征是个人与社会的动态交互作用,这反映在三个主要的方面:一是个人生活事件发生的时刻与外部历史事件的关系;二是个人生活的转换与家庭转换的同步性;三是由历史事件塑造的早期生活事件对后来的影响。总之,它强调是时间、背景、过程及其意义在发展中的重要性。 7、“习性学”(eth010gy),也就是动物行为学,关注的是行为的适应价值或i存价值及其进化史。其起源可以追溯到达尔文的工作,而欧洲的两位动物学家月拉德·洛伦兹(Konrad Lorenz)和尼可·廷伯根(NikoTinbergen)则奠定了现代习性学的基础。习性学强调决定行为的进化因素,即基因和自然选择的作用。 8、最近发展区指的是儿童已经能够组的或与其自己尚不能很好完成得之间的差距。 9、自传记忆即对自己生活中重要的时间和记忆的记忆。自传记忆对大多数人来说始于4岁,在3岁以前较少,在5—8岁期间缓慢增长,从这时起的记忆可能保持几十年。 二、简答题 1、简述埃里克森的心理社会型发展阶段中,青少年期和青年期的基本特征. 青少年期处于自我认同对角色混乱阶段。这一时期,青少年试图回答“我是谁”、“我在社会中的位置是什么”这样的问题。他们通过探索价值观和职业目标,进而形成个人的自我认同。消极的结果就是特们对未来的成人角色的人是含混不清。至一时期同伴团体是关键的社会代理。 青年期处于亲密对孤独阶段。青年期的主要任务是建立深厚的友谊,从另一个人那里获得爱和陪伴感,或共享的自我认同.孤独感或孤立感可能是源于无力建立友谊或亲密关系.这时候关键的社会代理是爱人\配偶、亲密朋友。 2、简述遗传和环境相互作用的反映形式。 “限渠道化”(canalization)是指遗传基因对某些人类特质的发展有一定的限制,使其局限在少数几种可能性上(Waddington,1966)。 反应区间实际上,基因并不是僵硬地对行为产生渠道化限制。相反,个人的基因型为各种生活经验的可能反应建立了一个范围,即所谓的“反应区间’’。基因型与环境的交互作用通常指的是相似的环境条件对不同遗传素质个体[影响。比如,很多人都会接触到花粉和灰尘,但是具有某种遗传倾向的人与其4人相比更可能出现过敏反应。 环境经常反映或强化了遗传差异。也就是说,某种基因和环境的影响往往是以相同的方向发生作用。这就是所谓的“基因型与环境的相关”,或“基因与环境的协变性”, 3、简述鲍尔比的依恋类型。 其一,“安全型依恋”(secure attachment)。这些婴儿把母亲当作安全基地,在分离时,他们可能会哭,也可能不哭。如果他们哭,那是因为母亲不在场,他们更喜欢母亲而不是陌生人。母亲一回来,他们就会主动寻求接触,哭啼也马上停止。 其二,“回避型依恋”(avoidant attachment)。这些婴儿与母亲在一起时,似乎对母亲没什么反应。母亲离开时,他们也不难过,他们对陌生人的反应与对母亲差不多。母亲回来时,他们却回避,或者过很久才和母亲打招呼。当母亲抱

发展心理学知识

发展心理学知识 第一节概述 发展心理学是研究个体心理发生、发展(从出生到衰亡生命全程)规律的学科。 发展心理学广义包含:心理的种系发展、心理的种族发展和个体心理发展;狭义指个体心理 发展。 心理发展的基本性质:方向性和顺序性;不平衡性;普遍性和差异性;增长和衰退的辩证统一;连续性和阶段性的统一。 发展心理学研究:1.遗传素质与环境和教育因素究竟是以什么样的关系制约着心理的发展; 2?心理的连续不断发展与阶段性跳跃之间是如何有机统一的;3?在心理发展中个体的自生成、 自发展的内在动力与外在动力之间是怎样取得平衡的;4?不同心理机能发展过程中是否有各 自的“关键期”,这一时期与发展可塑性的关系如何。 福禄贝尔“恩物” 1882普莱尔《儿童心理》标志科学儿童心理学的诞生。 1957美国《心理学年鉴》用《发展心理学》取代《儿童心理学》作为文章名称,从此确立了发展心理学在心理学中的地位。 发展心理学研究方法:横断研究(最常用),纵向研究,两者相结合的交叉设计。 单因素论:遗传决定论高尔顿“人的能力得自遗传”,霍尔“一两遗传胜过一吨教育”,詹森 “智商的80%来自遗传”。环境决定论华升12个婴儿…… 二因素论:施太论、吴伟士相互决定论:皮亚杰 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 心理发展实质是适应;动作是源泉;过程是构建。 认知结构的发展射击图式、同化(整合到已有,量变)、顺应(质变)、平衡。 影响儿童心理发展的基本因素:成熟、经验、社会环境和平衡。 儿童心理发展分4个阶段: 3 8

班杜拉(新行为主义)的社会学习理论 三元交互决定论,观察学习(观察学习是一种示范行为学习,是通过替代强化),主体的自 我调节作用。 维果斯基文化-历史发展论和心理发展观 最近发展区、教学应走在发展前面、学习的最佳时期(建立在正在开始又尚未形成的机能之上)。 柯尔伯格的道德发展理论(采用道德两难故事法研究)道德发展的先后次序是固定不变的。人的道德判断基本分3种水平,6个阶段 第二节婴儿期的心理发展 婴儿期年龄范围0-3岁。 婴儿动作的发展始于新生儿的无条件反射和继而发展起来的条件反射。 婴儿动作发展是心理发展的源泉或前提;是心理发展的外部表现;促进了空间认识的发展;促进了社会交往能力的发展。 婴儿动作发展遵循一定的规律:从整体动作向分化动作发展;从不随意动作向随意动作发展;具有一定的方向性和顺序性(头尾原则、近远原则、大小原则)。 独立行走是婴儿发展的一个里程碑。 成熟是训练的前提条件,训练对成熟只能起到加速或延缓作用。 感知觉是个体发展中最早发生、最早衰退的,婴儿感知觉的发展不是被动的过程,而是主动 的、有选择的心理过程。 吉布森通过视崖装置发现6个月婴儿具有深度知觉。 婴儿方位知觉的发展为:先上下(3)、次前后(4)、再左右(5、7-8)。 延迟模仿的出现标志着婴儿表象记忆和再现能力的初步成熟。 婴儿直觉行动思维特点:直观性和行动性;间接性和概括性;缺乏对行动结果的预见性和计划性;思维的狭隘性;思维与语言开始联系,开始出现形象性特点。 语言发展理论:后天学习论(斯金纳、班杜拉);先天成熟论(乔姆斯基,转换生成语法理 论,语言获得装置);环境和主体相互作用论(皮亚杰)。 婴儿笑的发展:自发性微笑、无选择性社会性微笑、有选择性社会性微笑。 婴儿哭的发展:生理反射性哭、应答性哭、操作性哭、社会性哭。 婴儿恐惧的发展:本能的恐惧、与知觉和经验相联系的恐惧、怕生、预测性恐惧。 婴儿气质类型:容易型、困难型、迟缓型、混合型。 鲍尔比婴儿依恋的发展阶段:无差别的社会反应阶段、有差别的社会反应阶段、特殊情感连 结阶段。 艾斯沃斯婴儿依恋类型:安全型依恋、回避型依恋、反抗型依恋。婴儿期自我意识的发展表现为主体我与客体我的发展。 第三节幼儿期的心理发展幼儿期的年龄范围是3-6 岁。

认知心理学试题库

认知心理学试题库 单选题(每题1分,共10分) 1()是由有关知觉对象的一般知识开始的加工,由此可以形成期望或对知觉态度的假设,这种期望或假设制约着加工的所有阶段或水平。 A.自下而上加工 B.局部加工 C.整体加工 D.自上而下加工 答案:D 2()注意模型能够较好地解释“鸡尾酒会效应”。 A.衰减模型 B.过滤器模型 C.反应选择模型 D.知觉选择模型 答案:B 3“Brown-Peterson 方法”是研究()的方法。 A.注意 B.命题检验 C.短时记忆 D.概念形成 答案:C 4“爬…电杆…修…电灯…电…工,供电局”,这样的句子更可能是 A.Broca失语病人产生的B.Wernicke失语病人产生的C.注意性失读病人产生的D.深层诵读困难病人产生的 . .

答案:A 5“气氛效应”是指()的性质所造成的气氛引导人们得出一定的结论。 A.前提 B.结论 C.心理模型 D.问题表征 答案:A 6 Gholson等人研究发现,二年级小学生在概念形成过程中常采用的策略是 A.假设检验 B.刺激偏好 C.维量检验 D.位置交替 答案:C 7 Levine所设计的“空白实验法”是研究的( )方法。 A.注意 B.命题检验 C.短时记忆 D.概念形成 答案:D 8 Neisser于( )年出版了第一部以《认知心理学》命名的专著。 A.1879 B.1956 C.1967 D.1970 答案:C 9 Posner和Raichle(1994)发现,当人们被动地听词时,大脑最活跃的区域是 . .

A.枕皮层 B.额皮层 C.顶皮层 D.颞皮层 答案:D 10 R字符心理旋转的实验研究表明,当两个被比较对象之间的旋转角度为( )时,其反应时最短。 A.60 B.90 C.180 D.360 答案:D 11 Sperling在发现感觉记忆存在的的实验中,所用的实验方法是 A.部分报告法 B.全部报告法 C.双向分离法 D.锐敏度实验法 答案:A 12 安排两种不同的反应时作业(任务),其中一种作业包含了另一种作业所没有的一个因素,而在其他方面均相同,从这两个作业的反应时之差来判定与之相应的加工过程,这种研究式叫做 A.减法反应时实验 B.开窗实验 C.加法反应时实验 D.扫描实验 答案:A 13 按照特征整合理论,特征登记 A.需要注意,但特征整合不需要注意B.不需要注意,但特征整合需要注意 . .

发展心理学复习题

威廉·詹姆斯把自我划分为(、主体我和客体我我 幼儿游戏主要是一种象征性游戏 (自我否定)是指否定自己的各个方面,忽视自己的优点。 把要识记的材料中所包含的项目,按其间的意义联系归类成系统以帮助记忆,这种记忆策略叫()。组织 优先注视范式(、也称刺激偏爱程序 维果斯基的心理发展观认为(心理发展就是由低级心理向高级心理转化的过程 环境决定论的代表人物是(华生 毕生发展观认为影响心理发展的因素有(成熟(年龄阶段)、社会历史文化、非规范事件 形象抽象水平的概括是指所概括的事物特征或属性 既有外部的直观形象特征,又有内部的本质特征 强化说运用(操作性条件反射)来解释言语的获得。 亲社会行为是对他人或社会有利的积极行为及趋向 青年期人格的变化表现为(越来越成熟 个体在与社会环境相互作用中掌握社会行为规范、价值观念、社会行为技能,以适应社会生活,成为独立的社会成员的发展过程,叫(社会化 维果斯基认为教学与发展的关系应该是(教学要走在发展的前面 直觉行动思维表现为()。 体现出儿童的社会性发展特点的游戏主要是()。 独自游戏、平行游戏、联合游戏、合作游戏,

柯尔伯格的道德发展理论认为()、环境和文化的影响不能改变一个人道德发展的顺序 攻击行为是指(、对他人的具有敌视性、伤害性或破坏性的行为B、利他行为 转换生成语法理论的主要概念有(语言获得装置、普遍语法、个别语法 班杜拉的社会学习理论是(、新行为主义的代表性理论 人生观)是指人们对于人生目的和意义的根本看法和态度。 婴儿期思维的典型特征是(直觉行动思维 狭义的心理发展是指(个体心理发展 婴儿对多次呈现的同一刺激的反应强度逐渐减弱,乃至最后形成习惯而不再反应。这是个体认知发展中最早发生,也是最早成熟的心理过程是、感觉 幼儿思维的主要特征是具体形象思维 维果斯基的文化一历史发展理论认为 心理的实质就是社会文化历史通过语言符号的中介而不断内化的结果 平行性集合关系期的主要特征是 形成团伙 艾里克森认为婴儿后期(2岁~4岁)的主要发展任务是获得自主感,克服羞耻感感 产生深度知觉的年龄6个月 艾里克森认为童年期(7岁~12岁)的主要发展任务是获得勤奋感,克服自卑感 心理发展的不平衡性主要是指()。 人一生的心理发展并不是以相同的速率前进的 影响人生观和价值观形成和发展的心理因素有()。 思维发展的抽象逻辑水平社会性需要和社会化的成熟水平 、自我意识的成熟水平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