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利润及其分配表的结构分析
必看,企业利润表结构解读!

必看,企业利润表结构解读!解税宝 2018-05-02 09:51:00利润表的结构解读常见的利润表结构主要有单步式和多步式两种。
在我国,企业利润表采用的基本上是多步式结构,即通过对当期的收入、费用、支出项目按性质加以归类,按利润形成的主要环节列示一些中间性利润指标,分步计算当期净损益,便于使用者理解企业经营成果的不同来源。
企业利润表对于费用列报通常应当按照功能进行分类,即分为从事经营业务发生的成本、管理费用、销售费用和财务费用等,有助于使用者了解费用发生的活动领域;与此同时,为了有助于报表使用者预测企业的未来现金流量,对于费用的列报还应当在附注中披露按照性质分类的补充资料,比如分为耗用的原材料、职工薪酬费用、折旧费用、摊销费用等。
利润表主要反映以下几方面的内容:(1)营业收入,由主营业务收人和其他业务收入组成。
(2)营业利润,营业收人减去营业成本(主营业务成本、其他业务成本)、税金及附加、销售费用、管理费用、财务费用、资产减值损失,加上公允价值变动收益、投资收益、资产处置收益、其他收益,即为营业利润。
(3)利润总额,营並利润加上营业外收入,减去营业外支出,即为利润总额。
(4)净利润5利润总额减去所得税费用,即为净利润,按照经营可持续性具体分为“持续经营净利润”和“终止经营净利润”两项。
(5)其他综合收益,具体分为“以后会计期间不能重分类进损益的其他综合收益项目” 和“以后会计期间在满足规定条件时将重分类进损益的其他综合收益项目”两类,并以扣除相关所得税影响后的净额列报。
(6)综合收益总额,净利润加上其他综合收益税后净额,即为综合收益总额。
(7)每股收益,包括基本每股收益和稀释每股收益两项指标。
其中,其他综合收益,是指企业根据其他会计准贝
主营业务利润有三种内涵:
What is 城市轨道交通 urban rail transport
精品ppt模板
(1) 等于主营业务收入减去主营业务成本,简称毛 利润,它排除了税收待遇的影响。用毛利润计算的 主营业务利润率又称为毛利率。毛利率反映生产过 程的效率,具有非常明显的行业特点,不同行业的 毛利率不可比;同一行业内,企业若无技术优势或 品牌优势,也很难领先于其他企业。
企业利润表及其分析
What is 城市轨道交通 urban rail transport
精品ppt模板
二、利润结构与利润质量分析
利润结构可以从三个方面来分析,即收支结构、业
务结构、主要项目结构。通过利润结构的分析,可以 判断利润的质量,进而为预测未来的获利能力提供依 据。
(一)收支结构分析
收支结构有两个层次。第一个层次是总收入与总
What is 城市轨道交通 urban rail transport
精品ppt模板
3、税前利润率和净利润率 税前利润率是指企业实现的利润总额与营业收入 的比率,其计算公式为
税前利润率=利润总额/营业收入净额 税前利润率低,表明企业未能创造出足够多的
营业收入或者未能控制好成本费用,或者两方面兼 有。
净资产收益率=净利润/平均净资产
净资产收益率充分体现了投资者投入的资本获取
收益的能力,是评价企业自有资本及其积累获取报 酬水平最具综合性与代表性的指标,充分反映了企 业资本运营的综合效益。该指标通用性强、适应范 围广,不受行业局限,是国际上企业综合评价中使 用率非常高的一个指标。
评价投资者初始投资的获利水平的指标是资本金 收益率,其计算公式为
利润及其分配表的结构分析

利润及其分配表的结构分析国内财务、会计研究者在分析利润及其分配表时,绝大多数是结合利润表和资产负债表、现金流量表构建财务分析指标来评价企业资产的盈利能力和盈利质量,且计算的指标过于抽象、笼统、概括,还不能全面反映企业盈利的质量、经营风险、成本管理水平和企业利润分配的合理性。
这便于为企业外部利益相关者提供决策信息服务,但在加强企业内部经营管理方面所起的作用则不会太大。
因此,本人在吸收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之上,创新和健全了利润及其分配表的结构分析指标体系。
我们相信,在财务报表有用性下降和日益遭到人们诟病的今天,我们的探索一定会使人们尤其是企业管理当局改变对财务报表的看法。
结构分析是财务报表常用的一种技术分析方法,它主要以会计报表中的某个总体指标为100%,计算出个体项目占总体指标百分比,再比较每项个体指标百分比的增减变动情况,以此判断有关财务指标变动趋势及变化规律。
本文尝试用结构分析法解读利润及其分配表。
一、收入结构分析企业收入取得的途径有二:一是在主业中获取的经常性收入,包括主营业务收入和其他业务收入。
经常性收入具有可持续性、可再生性及稳定性;二是在非营业活动中取得的非经常性收入,包括营业外收入、投资损益、补贴收入等。
非经常性收入具有偶然性、间断性。
因此,通过分析经常性收入或非经常性收入在总收入中的占比,就可评价企业的经营风险和可持续发展能力。
经常性收入的比重越大,说明非经常性收入比重越小,企业可持续发展能力越强,经营风险越小。
但在进行收入结构分析时,不仅要重视收入的量,更要关注收入的质。
收入的本质是经济利益流入,而经济利益流入的主要形式就是现金的回收。
因此,要判断企业收入的品质与有效性,还须结合现金流量表计算销售净现率,该指标可反映企业销售商品所获取的变现收益水平。
该指标越大,说明企业货款回笼越及时,坏账发生的可能性越小,收入质量越高。
二、销售结构分析销售结构是指每一种产品的销额在总销额中所占比重,该指标可用来观察企业的经营模式、经营战略和经营风险。
如何分析利润及利润分配表

如何分析利润及利润分配表分析要点根据利润及利润分配表中的数据,并结合年度报告中的其它有关资料,特别是资产负债表中的有关资料,投资者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阅读和分析:(一)从总体上观察企业全年所取的利润大小及其组成是否合理。
通过将企业的全年利润与以前利润比较,能够评价企业利润变动情况的好坏。
通过计算利润总额中各组成部分的比重,能够说明企业利润是否正常合理。
通常情况下,企业的主营业务利润应是其利润总额的最主要的组成部分,其比重应是最高的,其他业务利润、投资收益和营业外收支相对来讲比重不应很高。
如果出现不符常规的情况,那就需要多加分析研究。
(二)通过对企业毛利率的计算,能够从一个方面说明企业主营业务的盈利能力大小。
毛利率的计算公式为:(主营业务收入-营业成本)÷主营业务收入=毛利÷主营业务收入如果企业毛利率比以前提高,可能说明企业生产经营管理具有一定的成效,同时,在企业存货周转率未减慢的情况下,企业的主营业务利润应该有所增加。
反之,当企业的毛利率有所下降,则应对企业的业务拓展能力和生产管理效率多加考虑。
(三)可通过有关比率指标的计算,来说明企业的盈利能力和投资报酬。
常用的指标有:1.每股收益。
这一指标反映企业普通股每股在一年中所赚得的利润。
其计算公式为:每股收益=(税后利润-优先股股利)÷发行在外的普通股平均股额上列公式中,根据我国目前上市公司发行股票主要为普通股以及每股面值为1元的情况,可直接以税后利润除以平均股本总额来计算,此时,这一指标即为"股本净利率"。
每股获利额常被用来衡量企业的盈利能力和评估股票投资的风险。
如果企业的每股获利额较高,则说明企业盈利能力较强,从而投资于该企业股票风险相对也就小一些。
应该指出,这一指标往往只用于在同一企业不同时期的纵向比较,以反映企业盈利能力的变动,而很少用于不同企业之间的比较,因为不同企业由于所采用的会计政策的不同会使这一指标产生较大的差异。
利润与利润分配表分析PPT30页

36、“不可能”这个字(法语是一个字 ),只 在愚人 的字典 中找得 到。--拿 破仑。 37、不要生气要争气,不要看破要突 破,不 要嫉妒 要欣赏 ,不要 托延要 积极, 不要心 动要行 动。 38、勤奋,机会,乐观是成功的三要 素。(注 意:传 统观念 认为勤 奋和机 会是成 功的要 素,但 是经过 统计学 和成功 人士的 分析得 出,乐 观是成 功的第 三要素 。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39、勿问成功的秘诀为何,且尽全力做你应该做的事吧。——美华纳
40、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孔子
39、没有不老的誓言,没有不变的承 诺,踏 上旅途 ,义无 反顾。 40、对时间的价值没有没有深切认识 的人, 决不会 坚韧勤 勉。
谢谢!
36、自己的鞋子,自己知道紧在哪里。——西班牙
37、我们唯一不会改正的缺点是软弱。——拉罗什福科
xiexie! 38、我这个人走得很慢,但是我从不后退。——亚伯拉罕·林肯
利润表的编制与分析

利润表的编制与分析利润表(Income Statement)是公司财务报表的重要组成部分,也被称为损益表或利润和损失表。
它展示了一个特定会计期间内公司的收入、成本和盈利情况。
利润表的编制与分析对于了解企业的经营状况、盈利能力以及未来发展趋势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探讨利润表的编制和分析过程。
一、利润表的基本结构利润表通常包括以下主要部分:1. 销售收入(Sales Revenue):列示公司销售产品或提供服务所获得的收入。
这是企业运营的核心来源。
2. 销售成本(Cost of Goods Sold):指直接与销售相关的成本,如材料成本、劳动力成本以及制造成本等。
3. 毛利润(Gross Profit):是销售收入减去销售成本后的剩余金额。
它反映了企业的核心盈利能力。
4. 经营费用(Operating Expenses):包括销售和营销费用、行政费用、研发费用等与日常运营相关的费用。
5. 营业利润(Operating Profit):是毛利润减去经营费用后的金额,表示企业日常经营活动所创造的盈利能力。
6. 非经营收益和支出(Non-Operating Income and Expenses):包括公司非日常经营活动带来的收入或支出,如投资收益、利息收入和外汇收入等。
7. 税前利润(Profit Before Tax):是营业利润加上非经营收益和支出,反映了在税前的全面盈利情况。
8. 净利润(Net Profit):是税前利润减去所得税后的金额,是企业最终实现的盈利。
二、利润表编制过程1. 收集财务数据:从财务会计系统中收集相关的财务数据,包括销售收入、成本、费用等。
2. 分类数据:将财务数据按照不同的类别进行分类,如销售收入、销售成本、经营费用等。
3. 计算金额:计算每个类别的金额,并进行合计,得出总额。
4. 填写利润表:按照利润表的格式,将计算好的金额填写进表格内相应的行列中。
确保数据的准确性和一致性。
利润及其分配表的结构分析

利润及其分配表的结构分析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市场竞争的加剧,利润及其分配表成为了企业财务报表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其包含了企业在一定时期内所实现的总利润及其分配情况,具有重要的信息和参考价值,为投资者及其他各方提供了了解企业财务状况的重要指标。
本文将对利润及其分配表的结构进行分析,以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其含义和使用。
一、利润及其分配表的定义和意义利润及其分配表是企业财务报表中的一种,其基本含义是企业在特定的时间段内所实现的总利润及其分配情况。
利润是企业经营活动所得的收益减去成本和费用之后所剩下的部分,是企业长期生存和发展的基础。
利润及其分配情况反映了企业财务状况的好坏和盈利能力的强弱,是评价企业经营绩效的重要指标之一。
二、利润及其分配表的结构(一)利润表利润表是利润及其分配表的主体部分,其主要内容包括营业总收入、营业成本、销售费用、管理费用、财务费用、利润总额、所得税费用、净利润等几个方面。
以下将逐一分析其内容:1.营业总收入营业总收入是指企业销售商品、提供劳务、转让资产等所实现的全部收入。
通过对营业收入的录入和统计,可以了解到企业在特定时间段内所实现的总体经济情况,评估企业经济实力和市场竞争力。
2.营业成本营业成本是指与营业总收入直接相关的成本,包括原材料采购成本、劳务成本、生产成本、销售费用、管理费用等。
营业成本的多少关系到企业的盈利能力和经营效益,通过对营业成本的计算和分析,可以找出企业的成本优化和管理不足的问题,并加以改进。
3.销售费用、管理费用、财务费用销售费用是指企业在销售商品、提供劳务等过程中所产生的一种固定性成本,包括运输、包装、广告费等。
管路费用是企业管理全过程中所产生的一种持续性成本,包括人工成本、办公费用、电费等。
财务费用是企业在资金运营中所产生的一种间接性支出,包括借款利息、汇率损失等。
4.利润总额、所得税费用、净利润利润总额是指企业在扣除各项费用后所获得的利润总额,包括营业利润、非营业利润等。
利润表结构分析

财务分析 4
财务分析 1润表的结构分析表主要采用垂 直分析法,即根据利润表中的资料,通过 计算各因素占营业收入的百分比,分析说 明财务成果的结构及其增减变动的合理程 度。
编制青岛啤酒集团公司2011~2014 年利润表结构分析表p137
3
1.2 利润结构变动分析评价
根据之前编制的表可知,青岛啤酒集团公司2011~2014年度各项财务成果的构成情况。 其中,净利润占营业收入的比重呈逐年下降趋势;净利润的主要来源是利润总额,四年间利 润总额占营业收入的比重也呈现下降趋势,其中,营业利润是企业利润总额的主要来源,营 业外收支净额只占营业收入的1.3左右,它来源于企业的非营业活动,具有偶发和不可持续的 特点;营业利润占营业收入比重下降主要是因为各年度营业成本和销售费用占营业收入的比 重百分比不断上升引起的,投资收益占营业收入的比重很低,不到1,不是企业盈利的主要来 源,青岛啤酒在未来的日常经营管理中应加强对营业成本和销售费用的控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利润及其分配表的结构分析国内财务、会计研究者在分析利润及其分配表时,绝大多数是结合利润表和资产负债表、现金流量表构建财务分析指标来评价企业资产的盈利能力和盈利质量,且计算的指标过于抽象、笼统、概括,还不能全面反映企业盈利的质量、经营风险、成本管理水平和企业利润分配的合理性。
这便于为企业外部利益相关者提供决策信息服务,但在加强企业内部经营管理方面所起的作用则不会太大。
因此,本人在吸收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之上,创新和健全了利润及其分配表的结构分析指标体系。
我们相信,在财务报表有用性下降和日益遭到人们诟病的今天,我们的探索一定会使人们尤其是企业管理当局改变对财务报表的看法。
结构分析是财务报表常用的一种技术分析方法,它主要以会计报表中的某个总体指标为100%,计算出个体项目占总体指标百分比,再比较每项个体指标百分比的增减变动情况,以此判断有关财务指标变动趋势及变化规律。
本文尝试用结构分析法解读利润及其分配表。
一、收入结构分析企业收入取得的途径有二:一是在主业中获取的经常性收入,包括主营业务收入和其他业务收入。
经常性收入具有可持续性、可再生性及稳定性;二是在非营业活动中取得的非经常性收入,包括营业外收入、投资损益、补贴收入等。
非经常性收入具有偶然性、间断性。
因此,通过分析经常性收入或非经常性收入在总收入中的占比,就可评价企业的经营风险和可持续发展能力。
经常性收入的比重越大,说明非经常性收入比重越小,企业可持续发展能力越强,经营风险越小。
但在进行收入结构分析时,不仅要重视收入的量,更要关注收入的质。
收入的本质是经济利益流入,而经济利益流入的主要形式就是现金的回收。
因此,要判断企业收入的品质与有效性,还须结合现金流量表计算销售净现率,该指标可反映企业销售商品所获取的变现收益水平。
该指标越大,说明企业货款回笼越及时,坏账发生的可能性越小,收入质量越高。
二、销售结构分析销售结构是指每一种产品的销额在总销额中所占比重,该指标可用来观察企业的经营模式、经营战略和经营风险。
若企业每一种产品的销售比重很小或相差无几,说明企业多元化经营程度较高;若企业某一产品的销售比重占绝大部分,说明企业专业化经营程度较高。
多元化战略是与专业化经营相对应的企业经营战略,而专业化经营又是多元化经营的基础.企业在开始采用多元化发展战略时,需要主营业务提供雄厚实力和稳定保障来支持,这不仅是企业多元化发展的前提,更是企业避免因多元化的风险而遭受灭顶之灾的客观要求。
如果主营业务已经陷入困境,欲用多元化使企业摆脱困境,企业不仅缺乏足够的资源在新领域内建立新的优势,甚至还会使原来的经营领域受到连累而危及到企业的生存。
因此多元化进入的程度,与原企业业务在资源和能力的运用上有较强的关联性。
企业应该通过保持和扩大自己所熟悉和擅长的主营业务,尽力扩大市场占有率以求规模经济效益最大化,要把增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作为第一目标‚在此基础上兼顾“一元化”与”多元化”。
三、成本结构分析企业总成本由主营业务成本和期间费用构成,主营业务成本在企业成本费用中占绝大部分,它包括材料成本、人工成本和制造用。
不同的成本项目,其习性和控制方法也不同。
主营业务成本主要靠改进和创新工艺技术、使用熟练工等途径来降低消耗,企业可通过弹性预算来控制成本水平;而期间费用大多与产销量无关,一般属固定性成本,企业可通过固定预算进行成本控制和管理。
因此,通过成本结构分析,就能找准成本控制方向、重点及相应的成本控制方法。
成本结构分析指标主要有主营业务成本与总成本比、期间费用与总成本比、主营业务成本材料费用率、主营业务成本人工费用率、主营业务成本制造费用率等。
四、收入成本结构分析收入成本结构是用来反映所得与所费、资金耗费与资金产出的关系。
收入成本结构分析指标主要有收入成本率、收入主营业务成本率、收入期间费用率等。
收入主营业务成本率还可以再分解为收入材料费用率、收入人工费用率、收入制造费用率。
收入期间费用率也可以进一步分解为收入管理费用率、收入财务费用率、收入营业费用率、收入研发费用率等指标。
1、收入主营业务成本率收入主营业务成本率=主营业务成本/主营业务收入=1?毛利率,该指标越小,企业毛利率越大,企业的盈利能力越强。
收入主营业务成本率可分解为:(1)收入主营业务成本率=主营业务成本/主营业务收入×材料费用/材料费用=收入材料费用率×主营业务成本/材料费用=收入材料费用率×1/主营业务成本材料费用率(2)收入主营业务成本率=收入人工费用率×主营业务成本/人工费用=收入人工费用率×1/主营业务成本人工费用率(3)收入主营业务成本率=收入制造费用率×主营业务成本/制造费用=收入制造费用率×1/主营业务成本制造费用率2、收入期间费用率收入期间费用率=期间费用/主营业务收入由于期间费用大多属于固定成本且有无效消耗的成分,因此收入期间费用率越大,企业经营风险就越大,企业盈利能力越弱。
收入期间费用率可分解为:(1)收入期间费用率=收入研发费用率×期间费用/研发费用=收入研发费用率×1/期间费用研发费用率。
对于高科技行业,在成本费用总水平降低的情况下,研发费用的比重应提高。
这既是知识经济发展以及提高企业只自主创新能力的客观要求,也是国内外企业发展的共同经验和趋势。
(2)收入期间费用率=期间费用/主营业务收入×管理费用/管理费用=收入管理费用率×期间费用/管理费用=收入管理费用率×1/期间费用管理费用率(3)收入期间费用率=收入财务费用率×期间费用/财务费用=收入管理费用率×1/期间费用财务费用率(4)收入期间费用率=收入营业费用率×期间费用/营业费用=收入营业费用率×1/期间费用营业费用率3、收入成本率收入成本率=总成本/主营业务收入×主营业务成本/主营业务成本=收入主营业务成本率×总成本/主营业务成本=收入主营业务成本率×1/主营业务成本比率=收入主营业务成本率×主营业务成本乘数或收入成本率=收入期间费用率×总成本/期间费用=收入期间费用率×1/期间费用比率=收入期间费用率×期间费用乘数五、成本利润结构分析成本利润结构是用来反映投入与产出、资金耗费与资金产出的关系,该指标与收入成本结构负相关,成本利润率越高,收入成本率就越低,该指标应越小越好。
成本利润结构指标主要有成本利润率、主营业务成本利润率、主营业务成本毛利率等。
1、成本利润率成本利润率=利润/总成本×主营业务成本/主营业务成本=主营业务成本利润率×主营业务成本/总成本=主营业务成本利润率×主营业务成本比重主营业务成本利润率用来反映主营业务成本的盈利能力,而主营业务成本占总成本的比重反映的是成本构成中的风险程度。
2、主营业务成本利润率主营业务成本利润率=利润/主营业务成本×毛利/毛利=主营业务成本毛利率×利润/毛利其中主营业务成本毛利率可进一步分解为:(1)主营业务成本毛利率=毛利/主营业务成本×材料成本/材料成本=材料成本毛利率×材料成本/主营业务成本(2)主营业务成本毛利率=人工成本毛利率×人工成本/主营业务成本(3)主营业务成本毛利率=制造费用毛利率×制造费用/主营业务成本我们还可用期间费用对成本利润率进行分解:成本利润率=管理费用利润率×管理费用/期间费用=管理费用利润率×管理费用比重或=财务费用利润率×财务费用比重或=营业费用利润率×营业费用比重六、利润结构分析企业利润按来源分营业利润和非经常性损益,营业利润是企业在主业中赚取的,它反映企业的经营效果、盈利能力、核心竞争力和发展前景,具有稳定性、持续性、可再生性、风险小等特点;非经常性损益来源于非营业活动中,大多与企业资产处置和证券交易等业务有关,具有偶发性、间断性、易操纵、风险大等特点。
我们可以通过计算净收益营运指数来评价企业的盈利能力和经营风险。
净收益营运指数=营业利润/净利=1-非经常性损益/净利非经常性损益占比越大,因营业利润的比重就越小,企业盈利能力就越差,经营风险就越大。
净收益营运指数只能用来反映企业盈利的数量,却不能反映企业收益的质量。
因为企业利润是按权责发生制确认和计量的,在没有取得实际性现金流入之前,账面上的利润永远是纸上的收益,是抽象的,特别在企业进行盈余管理时,利润虚假的成分更大。
因此报表上的利润规模大,并不能得出企业财务状况和经济效益良好的结论,我们还应结合现金流量表,通过计算现金营运指数和销售净现率等指标才能做出正确的评判。
七、利润分配结构分析企业实现的净利,一部分形成企业积累,即留存收益或“内源性融资”;另一部分用于向投资者分配。
而留存收益与股利支付两者是此消彼长的关系,提高留存盈利,必然会降低股利支付额。
用来表达利润分配结构的指标是股利支付率和留存盈利比率。
1、股利支付率=股利/净利=每股股利/每股盈余股利支付率的大小,净利不是决定性因素,而是取决于企业股利分配政策。
2、留存盈利比率留存盈利比率=留存收益/净利=1-股利支付率企业留存盈利比例对企业未来扩大再生产的影响较大,是企业未来可持续发展的基石。
如企业留存收益的比例太低,说明企业利润分配结构不合理,企业内部积累能力较弱,企业外源性融资依赖程度过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