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班语言活动:《勇敢的小裁缝》
中班语言教案《勇敢的小裁缝》

中班语言教案《勇敢的小裁缝》第一章:教学目标1.1 知识目标:让学生听懂并能够讲述故事《勇敢的小裁缝》。
让学生掌握故事中的主要角色和发生的事件。
1.2 技能目标:培养学生的倾听和表达能力。
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1.3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勇敢、自信的品质。
培养学生乐于助人的精神。
第二章:教学内容2.1 故事简介:《勇敢的小裁缝》是一个关于一个勇敢、聪明的小裁缝的故事。
故事中,小裁缝遇到了一个凶猛的巨人,他用自己的智慧和勇气成功地战胜了巨人,并获得了奖励。
2.2 教学资源:故事绘本《勇敢的小裁缝》角色卡片画纸、彩笔等绘画材料第三章:教学过程3.1 导入:邀请学生分享他们所知道的其他勇敢的人物故事。
引导学生思考勇敢的含义,并讨论勇敢的重要性。
3.2 故事讲述:使用故事绘本《勇敢的小裁缝》,为学生讲述故事。
在讲述过程中,引导学生关注故事中的角色和发生的事件。
3.3 角色扮演:将学生分成小组,每组分配一个角色,包括小裁缝、巨人等。
让每个小组成员扮演自己的角色,进行角色扮演活动。
第四章:活动延伸4.1 创意绘画:给每名学生发放画纸和彩笔。
引导学生根据故事情节,画出自己喜欢的场景或角色。
4.2 分享和展示:邀请学生展示自己的绘画作品,并分享创作背后的故事。
鼓励学生讲述自己的创意和想法。
第五章:教学评价5.1 学生参与度评价:观察学生在课堂活动中的参与程度,包括倾听、表达和合作等。
5.2 学生表达能力评价:评估学生在角色扮演和创意绘画中的表现,包括语言表达、创造力和想象力等。
5.3 学生情感态度评价:观察学生在课堂活动中的情感态度,包括勇敢、自信和乐于助人等品质。
第六章:教学准备工作6.1 故事准备:选择一本适合中班学生的《勇敢的小裁缝》故事绘本。
准备角色卡片,包括小裁缝、巨人等主要角色的形象。
6.2 材料准备:准备画纸、彩笔等绘画材料,供学生在活动延伸环节使用。
准备足够的座位和活动空间,以便学生进行角色扮演和创意绘画。
中班故事勇敢的小裁缝

中班故事勇敢的小裁缝从前,在一个小镇上,有一个小小的裁缝店。
店里住着一位聪明又勇敢的小裁缝,他的名字叫小明。
小明虽然个子小小的,但是他的心思可机灵啦。
他每天都会坐在裁缝桌前,认真地缝补着各种各样的衣物。
有一天,小明刚刚完成了一件漂亮的衣服,正准备休息一下。
突然,一只大苍蝇飞了过来,在他的眼前嗡嗡地转。
小明心想:“这只苍蝇可真烦人,我要把它赶走。
”于是,他拿起一块布料,朝着苍蝇挥了过去。
没想到,这一挥,竟然一下子就把苍蝇拍死在了墙上。
小明看着墙上的苍蝇,心里突然有了一个想法:“既然我能这么轻松地打死一只苍蝇,那我一定是个很勇敢的人!”于是,小明决定出去闯一闯,让大家都知道他的勇敢。
他走出裁缝店,在自己的衣服上缝了几个大字:“一下打死七个!”小明走啊走,来到了一片森林。
森林里住着一个巨人,这个巨人长得又高又壮,看起来非常可怕。
巨人看到小明衣服上的字,大声地问道:“小家伙,你说你一下打死七个,是什么意思?”小明不慌不忙地回答:“我刚刚一下打死了七只苍蝇。
”巨人听了,哈哈大笑起来:“你这小小的家伙,打死几只苍蝇就敢说自己勇敢?我才是真正的勇士!”小明挺起胸膛说:“那可不一定,咱们来比比看!”巨人不屑地说:“比就比,你要是输了,我就把你当点心吃了。
”小明想了想,说:“那我们来比扔石头,看看谁扔得远。
”巨人先拿起一块大石头,用力一扔,石头飞得老远老远。
轮到小明了,他悄悄地在口袋里装了一块石头,然后假装用力一扔,石头却落在了很近的地方。
巨人得意地笑了:“哈哈,你输定了!”小明不紧不慢地说:“你先看看你扔的石头,砸到了什么?”巨人回头一看,发现自己扔的石头砸到了一棵大树,大树上竟然有一个巨大的蜂巢。
一群愤怒的蜜蜂飞了出来,朝着巨人追去。
巨人吓得连忙逃跑。
小明笑着说:“看来这一局是我赢了。
”巨人不甘心,又说:“那我们来比力气,看谁能把这棵大树拔起来。
”巨人走到大树前,用尽全身的力气,可是大树纹丝不动。
小明走到旁边的一棵小树苗前,轻轻松松地就把小树苗拔了起来。
中班故事勇敢的小裁缝

中班故事勇敢的小裁缝从前,有一个小裁缝,他住在一个小小的村庄里。
这个小裁缝虽然个子小小的,但是他的胆子却特别大,而且还非常聪明机灵。
小裁缝的手艺很不错,他总是能做出漂亮又合身的衣服。
有一天,他做完了一件新衣服,正准备休息一下,突然一只苍蝇飞到了他的面前,嗡嗡地叫个不停。
小裁缝生气地说:“你这只讨厌的苍蝇,别打扰我!”说着,他拿起一块布料就朝苍蝇拍去。
没想到,这一拍竟然一下子就把苍蝇打死了。
小裁缝看着死去的苍蝇,心里突然有了一个想法:“既然我能这么轻松地打死一只苍蝇,那我一定是个很了不起的人!”于是,他找了一块布,用针线在上面缝了六个大字——“一下子打死七个”。
然后,他把这块布系在自己的腰上,准备出去闯荡世界。
小裁缝走出村庄,一路上遇到了很多人。
大家看到他腰上的布条,都惊讶地问:“小伙子,你一下子打死了七个什么呀?”小裁缝骄傲地挺起胸膛说:“是七个巨人!”人们听了,都吓得瞪大了眼睛,不敢相信他的话。
走着走着,小裁缝来到了一片森林里。
在森林的深处,住着两个可怕的巨人。
他们经常欺负附近的村民,抢他们的东西,大家都对他们又恨又怕。
小裁缝听说了这件事,心里一点儿也不害怕,他决定要去教训一下这两个巨人。
小裁缝找到了巨人的住处,大声喊道:“你们这两个坏蛋,快出来!”巨人听到声音,从屋子里走了出来。
他们看到眼前这个小小的裁缝,哈哈大笑起来:“就你这个小不点,也敢来挑战我们?”小裁缝一点儿也不退缩,他说:“你们别小看我,我可是一下子打死七个的英雄!”巨人听了,觉得很可笑,他们不相信小裁缝有这么厉害,就决定和他比试比试。
第一个巨人拿起一块大石头,朝着小裁缝砸了过去。
小裁缝机灵地一闪,躲到了一棵大树后面。
石头砸在了树上,把树都砸断了。
小裁缝趁机从口袋里拿出一把坚果,朝着巨人扔了过去。
巨人以为是石头,赶紧用手去挡,结果坚果砸到了他的眼睛,疼得他哇哇大叫。
第二个巨人看到同伴吃了亏,生气地冲了过来。
小裁缝不慌不忙地拿出一根针,对着巨人的脚刺了下去。
幼儿园中班语言教案反思《勇敢的小裁缝》

幼儿园中班语言教案反思《勇敢的小裁缝》教案名称:《勇敢的小裁缝》语言教案教案反思:一、教学目标1. 能够听懂并理解故事《勇敢的小裁缝》的基本内容。
2. 能够模仿朗读故事中的一些关键词和短语。
3. 能够根据图片连贯地讲述故事的主要情节。
4. 能够根据故事中具体情境进行简单的角色扮演。
二、反思与改进1. 故事的选择:《勇敢的小裁缝》是一个富有教育意义的故事,鼓励幼儿在困难面前勇敢坚持,有益于培养他们的勇气和毅力。
但在故事中可能存在一些难以理解的词汇和表达方式,需要适当简化和解释,以保证幼儿的理解和参与度。
2. 教学方法:教案中的教学方法主要以讲述、借助图片、角色扮演为主。
这种方法能够有效提高幼儿的听说能力和表达能力,但在实施过程中,可以更多地利用故事中的情境和角色来引导幼儿的情感和思考,增加他们的参与和互动。
3. 教学重点和难点:教案中的重点和难点主要集中在幼儿对故事内容的理解和表达上。
在教学中应注重引导幼儿思考故事中的主要情节和人物角色,帮助他们构建清晰的故事框架,以便更好地参与到语言表达中。
4. 教学评价:教案中未提到具体的教学评价方式。
可以考虑引入一些简单的绘本练习或游戏活动,让幼儿在实际操作中巩固和运用所学的语言知识,以及评价他们的表达能力和参与度。
三、改进措施1. 故事选择:选择更符合幼儿认知水平和语言能力的故事,确保幼儿能够理解故事内容,并积极参与到教学活动中。
2. 教学方法:在讲述故事的同时,利用图片和情境引导幼儿思考和表达,增加他们的参与度和表现机会。
3. 教学重点和难点:在教学前进行故事导入,引导幼儿思考和预测故事内容,帮助他们构建故事框架。
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对关键词和短语的引导和模仿,以及对故事情节的连贯讲述。
4. 教学评价:引入游戏活动和绘本练习,让幼儿在实际操作中巩固和运用所学的语言知识,并通过观察和评价来提升他们的表达能力和参与度。
通过以上改进措施,可以更好地提高教学效果,使幼儿能够更好地理解和运用所学的语言知识,培养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和参与意识。
中班语言活动:《勇敢的小裁缝》

中班语言活动:《勇敢的小裁缝》活动简介本次活动以传统童话故事《勇敢的小裁缝》为主题,通过讲故事、模仿角色、互动演绎等方式激发孩子们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想象力,同时培养孩子们的勇气、创新和合作精神,使他们在快乐中学到更多。
活动流程1.故事讲述–请教师或家长讲述《勇敢的小裁缝》故事,让孩子们跟着故事情节进行想象和感受;–在讲述过程中,老师/家长可以通过提问、引导等方式,促进孩子们参与其中,如:“小裁缝为什么要制造一件无敌的外衣?”“小裁缝是怎么战胜魔法师的?”等;2.模仿角色–让孩子们扮演故事中的角色,如小裁缝、蝙蝠、小老虎等;–引导孩子们表演角色,模仿角色语言表情和动作;3.互动演绎–将孩子们分成小组,同组的孩子分别扮演不同角色;–按照故事情节,孩子们在小组内自己动手编排表演剧本,再根据剧本进行互动演绎;–可以在表演时适当加入孩子们自己的创意和想象,让活动更生动有趣。
活动目标通过这次活动,我们期望能够达到以下目标:1.培养孩子们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想象力,让他们更好地理解、表达和创造各种故事内容;2.培养孩子们的勇气、创新和合作精神,让他们更加自信、开放和积极参与活动;3.提升孩子们的情感认知和行为控制能力,让他们更加能够控制自己的情感、行为和思维,培养健康、积极的人格特质。
活动评价本次活动的评价将分为以下几个方面:•故事讲述:通过孩子们的反应和参与情况,评价故事讲述的语言表达能力、引导效果和故事理解能力;•角色模仿:通过孩子们的表演和语言交流,评价孩子们的表演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和想象力;•互动演绎:通过孩子们自己动手编排表演剧本和互动演绎的情况,评价他们的创造力、合作精神和表演能力;•整体评价:根据孩子们整个活动的参与情况和表现,综合评价他们在此次活动中的学习效果和成长变化。
活动总结通过这次语言活动,我们发现孩子们对故事情节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和感受,并且在角色扮演、互动演绎等方面表现出了更多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同时也更勇敢地表达和展示了自己。
中班语言教案《勇敢的小裁缝》

中班语言教案《勇敢的小裁缝》第一章:教学目标1.1 了解故事内容,理解勇敢、自信的含义。
1.2 培养幼儿倾听、表达、交流的能力。
1.3 提高幼儿的词汇量和语言表达能力。
1.4 培养幼儿对文学作品的兴趣。
第二章:教学内容2.1 故事主题:勇敢、自信2.2 故事简介:故事讲述了一个胆小的小裁缝,在经历了一系列的冒险后,逐渐变得勇敢和自信,最终成为了一位勇敢的小裁缝。
2.3 教学重点:通过故事,让幼儿理解勇敢、自信的含义,并学会在生活中展现自己的勇敢和自信。
第三章:教学准备3.1 教具:故事课件、小裁缝手偶、勇敢、自信的挂图。
3.2 环境:安静、舒适的语言活动室。
第四章:教学过程4.1 导入:邀请幼儿观看小裁缝手偶,引导幼儿说出小裁缝的特点。
4.2 讲述故事:运用课件,以生动、形象的语言讲述故事,引导幼儿关注故事中小裁缝的行为和心理变化。
4.3 讨论:引导幼儿讨论小裁缝在故事中的勇敢和自信表现,让幼儿认识到勇敢、自信的重要性。
4.4 情景表演:分组进行情景表演,让幼儿扮演故事中的角色,体验勇敢、自信的感觉。
第五章:作业与延伸5.1 作业:请幼儿回家后,与家长分享故事内容,讨论自己在生活中如何展现勇敢和自信。
5.2 延伸活动:组织勇敢、自信主题活动,如勇敢的小探险家、自信的小歌手等,让幼儿在实践中培养勇敢、自信的品质。
第六章:教学评价6.1 评价目标:了解幼儿对故事内容的理解程度,以及对勇敢、自信概念的掌握。
6.2 评价方法:观察幼儿在讨论、情景表演等环节的表现,以及家园互动中幼儿的行为变化。
6.3 评价内容:幼儿对故事情节的熟悉程度、对角色性格的理解、勇敢和自信的行为表现。
第七章:教学反思7.1 反思内容:教学过程中幼儿的参与度、互动情况以及教学目标的达成情况。
7.2 反思方法:通过观察记录、家长反馈等方式,对教学效果进行反思。
7.3 改进措施:根据反思结果,调整教学方法、活动设计,以提高教学效果。
第八章:家长沟通8.1 沟通内容:向家长介绍故事主题和教学目标,强调勇敢、自信的重要性。
中班语言优秀教案及教学反思《勇敢的小裁缝》

中班语言优秀教案及教学反思《勇敢的小裁缝》一、教学目标1.培养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提高幼儿的听说能力;2.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和想象力;3.培养幼儿的团队合作意识。
二、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故事《勇敢的小裁缝》;2.制作相关教具:布料、纽扣、线、针、布娃娃等;3.准备涂鸦纸及蜡笔。
三、教学步骤步骤一:导入与前导活动(5分钟)教师与幼儿回顾之前学过的与布料、纽扣、线、针等有关的知识,引入本节课的主题。
步骤二:故事讲解(10分钟)1.教师用生动有趣的语言向幼儿讲解故事《勇敢的小裁缝》的情节。
2.教师鼓励幼儿积极参与,在讲解过程中提问幼儿,引导幼儿思考。
步骤三:角色扮演(15分钟)1.教师组织幼儿分成小组,每个小组准备一套蜡笔和涂鸦纸,让幼儿自由发挥,绘制自己想象中的小裁缝形象。
2.将小组的小裁缝形象进行展示,每个小组自由发言,描述自己创作的小裁缝形象。
步骤四:手工制作(30分钟)1.教师向幼儿展示准备好的教具,向幼儿解释教具的用途。
2.每个小组分配一套制作材料,要求幼儿依靠小组合作,互相帮助制作一只布娃娃。
3.教师在制作过程中适时展示相关的手工制作技巧,并引导幼儿发挥自己的创造力,设计布娃娃的衣服及装饰。
步骤五:合作游戏(20分钟)1.教师组织幼儿进行游戏,游戏要求幼儿以小组为单位进行,每个小组选择一名“小裁缝”和一名“布料提供者”。
2.游戏开始后,每个小组的“布料提供者”将布料递给“小裁缝”,“小裁缝”需要根据布料的形状和颜色,选择合适的纽扣及线进行缝制。
3.游戏结束后,教师引导幼儿反思游戏中的困难和合作的好处,并提醒幼儿在团队合作中要互相尊重和帮助。
四、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教学活动,幼儿学会了剪纸的制作方法,培养了他们的观察力和想象力。
通过游戏,幼儿体验到了合作的快乐,提高了他们的团队合作意识。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与幼儿互动紧密,引导幼儿思考和表达,激发了幼儿的学习兴趣。
但需要注意的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注重幼儿的个体差异,给予每个幼儿适当的鼓励和引导,以满足不同幼儿的学习需求。
中班语言优秀教案及教学反思《勇敢的小裁缝》

中班语言优秀教案及教学反思《勇敢的小裁缝》教学目标通过本次教学,学生应该能够达到以下目标:1.理解故事中的人物、事件、情节;2.能够有效运用语言表达对故事的理解;3.感受故事中传达的勇气和坚持的精神。
教学准备教师:故事《勇敢的小裁缝》、课件、挂图、PPT学生:课前预习、故事书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任务一1.教师向学生介绍故事《勇敢的小裁缝》;2.教师播放PPT,并让学生倾听故事并观看图片;3.教师帮助学生理解故事,并问一些问题以检查学生的理解能力。
任务二1.教师设身处地地让学生感受故事中的情境,并通过问题进行讨论,鼓励学生废话多一些,自由交流;2.教师让学生通过自己的表述,让学生更深地理解故事;3.教师让学生回答问题,提升其语言表达和理解水平。
第二课时任务一1.教师预设多页挂图;2.在前一堂课的基础上,帮助学生在多页中加深情境;3.教师让学生运用语言,表达自己的心情。
任务二1.教师让学生分小组默读本节课的故事相关小结,帮助学生了解故事中所传达的精神;2.教师鼓励学生在小组内进行交流,让学生通过自己的表述来理解故事,同时提高语言表达和理解水平。
第三课时任务一1.教师展示语言表达技巧和方法,帮助学生提高语言表达能力;2.教师让学生分小组,进行小故事表达比赛;任务二1.教师自由表达比赛;2.小组内自由交流,鼓励学生相互学习,在发现错误的同时,也要尊重他人的表达。
教学反思1.教师在故事的讲解上花费了大量时间,导致第一和第二课时的时间不是特别充分;2.下次需要更多地让学生自主思考,通过老师引导来引发他们的思考,同时增加原始材料的数量以便学生更好地参与其中;3.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没有充分利用语言艺术资源,需要在下一次教学中加强语言表达的训练。
总结本节课的教学反思是一次非常好的体验,明确教学内容,为学生提供足够的时间和精力,真正让孩子们体验到勤奋的乐趣,达到了教学效果和要求,并让他们感受到学习的乐趣。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班语言活动:《勇敢的小裁缝》
中班语言活动:《勇敢的小裁缝》
活动目标:
1.欣赏故事,了解故事的内容和情节。
2.知道遇到危险不惊慌,只要动脑筋想办法就能化解危险。
3.乐于做一个聪明,勇敢的小朋友。
活动重,难点:
了解故事的内容和情节。
了解要用动脑筋来解决问题。
活动准备:
配套磁带或光盘,挂图,《幼儿画册》
方法与手段:
视听讲结合法,交流探索法
活动过程:教师活动幼儿活动设计意图
一:通过提问,引出故事内容。
回答教师问题。
通过提问引出本节课的内容并且激发幼儿想要
1.师:小朋友们,老是想请问你们知道裁缝了解这个故事的兴趣。
是做什么的吗?
2.师:小朋友们看挂图,这个就是小裁缝,观察挂图,认真
那你们大家在平时生活中见过小裁缝吗?听讲。
第1页/ 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