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周《昆虫记》专题练习(含答案)

合集下载

初中语文名著专题-《昆虫记》专项练习(有答案)

初中语文名著专题-《昆虫记》专项练习(有答案)

初中语文名著专题-《昆虫记》专项练习(有答案)8年级名著阅读《昆虫记》是法国昆虫学家、动物行为学家、作家XXX的代表作。

他被世人称为“昆虫界的荷马,昆虫界的维吉儿”,外国评论家将其誉为“昆虫的史诗”,我国著名的教育家XXX把它奉为“讲昆虫的楷模”。

XXX认为,XXX的文风旗帜鲜明的区别于某些“散文”搔首弄姿的架势:他的文字清新平实,充满爱心。

这种爱是心怀大爱而不言的含蓄。

昆虫记》共有十卷,每册包含若干章,每章详细、深刻地描绘一种或几种昆虫的生活,如蜘蛛、蜜蜂、螳螂、蝎子、蝉、甲虫、蟋蟀等。

XXX把毕生从事昆虫研究的成果和经历用散文的形式记录下来,以人文精神统领自然科学的庞杂实据,使昆虫世界成为人类获得知识、趣味、美感和思想的文学形态。

XXX在《昆虫记》中对上千种昆虫进行了细致入微的描写,从中体现了他对生命的关爱之情和对自然万物的赞美之情。

昆虫记》的主题思想主要描写昆虫本能性、劳动、婚恋、繁衍和死亡等生活情景,表达了作者对生命的关爱之情,充满了对自然万物的赞美之情。

不仅浸溢着对生命的敬畏之情,更蕴含着某种精神,即追求真理,探求真相,这就是XXX精神。

在《昆虫记》中,XXX透过昆虫世界折射出社会人生,蕴含着某种精神,即追求真理,探求真相,这就是XXX精神。

不仅如此,他还对上千种昆虫进行了细致入微的描写,从中体现了他对生命的关爱之情和对自然万物的赞美之情。

例如,他描写了蜘蛛、蜜蜂、螳螂、蝎子、蝉、甲虫、蟋蟀等昆虫的生活性和特点。

最后,让我们来看看一些关于昆虫的知识。

《昆虫记》中提到的菜豆象是一种昆虫,舍腰蜂喜欢将巢筑在温暖的环境中,夏天阳光下的歌唱家是蝉,毛虫的天敌是金步甲,天生攀岩家是蜣螂,而意大利蟋蟀会在旁边稍有动静时腹部发出声音。

17、《昆虫记》中描写蟹蛛喜欢吃蝴蝶。

18、蜣螂认为绵羊的美食是绵羊的粪便。

19、大孔雀蝶是欧洲最大的蝴蝶。

20、在《昆虫记》中,蜜蜂被称为不会迷路的勤劳使者。

21、黑步甲擅长装死。

最全《昆虫记》阅读测试题及答案

最全《昆虫记》阅读测试题及答案

★《昆虫记》习题及答案1、《昆虫记》是一部(世界昆虫史诗)。

2、《昆虫记》是哈佛大学(113)位教授推荐的(最有影响)的书。

3、这部书将(昆虫)世界化作供人获得(知识)、(趣味)、(美感)和(思想)的美文。

4、在《蟋蟀》中,蟋蟀差不多和(蝉)一样有名。

5、蟋蟀它之所以如此名声在外,主要是因为它的(住所),还有它出色的(歌唱才华)。

6、(蝉)不靠别人生活。

反倒(蚂蚁)位饥饿所趋乞求哀恳的歌唱家。

7、蝉怎样喝水?( 用它突出的嘴--一个精巧的管子,尖利如锥,收藏在胸部的一刺穿饮之不竭的圆桶,吸管插进桶孔,就可以了)8、事实与寓言相反,(蚂蚁)是(顽强)的乞丐,而(勤奋)的生产者是(蝉)。

9、在南方有一种昆虫,与(蝉)一样,能引起人的兴趣。

但不怎么出名,因为它不能( 唱歌),它是(螳螂)。

10、螳螂凶猛如( 饿虎),( 残忍)如妖魔,专食(活)的动物。

11、螳螂外表(纤细)而(优雅),(淡绿色)的体色,(轻薄如纱)的长翼,颈部(柔软),( 头)可以向任何方向自由(转动)。

12、(萤)这种稀奇的小动物的(尾巴)上像挂了一盏( 灯)似的。

13、萤火虫生长着(六只)短短的(腿),当雄萤发育成熟,会生出(翅盖),像(甲虫)一样。

14、萤火虫有两个特点:1(获取食物方法) 2(它尾巴上有灯)15、孔雀蛾是一种(很漂亮)的蛾,它们中( 最大)的来自( 欧洲),全身披着( 红棕色)的绒毛,它们靠吃(杏叶)为生。

16、会结网的(蜘蛛)是个(纺织)高手。

17、一种黑色蜘蛛,叫(美洲狼蛛)。

18、水蛛能为自己(做一只性能很好的水袋,里面贮藏空气)。

19、蟹蛛十分(勤快),为了自己的安乐窝,可以孜孜不倦地工作。

20、蟹蛛它(不会织网,只等猎物跑近才去捉,它横着走路)。

一、选择题1、昆虫记共有( C )A八卷B九卷C十卷D十一卷2、法布尔被誉为(A )A、昆虫界的荷马B、昆虫界的圣人C、昆虫至圣D、昆虫界的托尔斯泰3、昆虫记是一部(A )A、文学巨著、科学百科B、文学巨著C、科学百科D、优秀小说4、法布尔为写昆虫记(D )A、调查了许多资料B、翻阅了许多百科全书C、养了许多虫子D、一生都在观察虫子5、法布尔的昆虫记曾获得(B )A、普利策奖B、诺贝尔奖提名C、安徒生奖D、诺贝尔奖6、《昆虫记》是()国昆虫学家( )的杰作,记录了他对昆虫的观察和回忆。

部编本名著《昆虫记》练习题(含答案)试题

部编本名著《昆虫记》练习题(含答案)试题

部编本名著《昆虫记》练习题(含答案)试题一、选择题1.下列两段选文,哪一段更有可能出自《昆虫记》,请作出判断,再说明理由。

选段一:田野间的蟋蟀,在春天阳光最足的时候歌唱,在寂静的夏夜,我们就能听到意大利的蟋蟀声了。

我常卧在迷迭香丛中的草地上,静听这种悦耳的音乐。

它是个瘦弱的昆虫,颜色发淡,差不多成白色,似乎和它夜间行动的习惯相适合。

如果你将它放在手指中,就会小心翼翼,生怕不小心把它捏扁。

选段二:蟋蟀利用翅膀发声,在蟋蟀右边的翅膀上,有一个短刺,左边的翅膀上,长有硬棘。

左右两翅一张一合,相互摩擦。

振动翅膀时可以发出声响,不同的音调、频率表达不同的意思,夜晚响亮的长节奏的鸣声,既是警告别的同性禁止进入,又表求偶。

2.阅读下面的语段,按要求作答。

螳螂一动不动,眼睛瞄准它的敌人,死死盯住它的俘虏,准备随时上阵,迎接激烈的战斗。

哪怕那只蝗虫轻轻地、稍微移动一点位置,螳螂都会马上转动一下它的头,目光始终不离开蝗虫……(《昆虫记》)请简述螳螂的生活习性。

3.诺诺和程程俩人近日读完了《昆虫记》一书,以下是他们通过微信交流的阅读体验,其中一处说法有误(指括号内的内容),请找出并加以指正。

诺诺:法布尔用生动活泼,诙谐幽默的语调,真实地记录昆虫的生活。

读《昆虫记》,我不仅了解了昆虫的生活习性,也感受到了A(法布尔对生命的尊重和热爱)。

程程:是啊,我一直认为B(红蚂蚁就是靠嗅觉来指路的),读了《昆虫记》才知道它是靠视觉,靠对地点的准确记忆来认路。

诺诺:我也一样,只知道螳螂是以苍蝇、蝗虫、蚂蚁为主食的食肉昆虫,没想到C(交配时的雌螳螂竟吃掉自己的配偶),真是太残忍了。

程程:不过,我也看到许多昆虫的神圣,蝉为了高歌一夏,幼虫要在地下生活四年,这种坚持令人敬佩。

D(母蟹蛛产下卵后不活动也不进食,就是为了最后看一眼小蟹蛛出生),多么伟大的母爱。

我认为(_____)有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阅读材料,完成后面的题目。

昆虫记考试题目及答案

昆虫记考试题目及答案

昆虫记考试题目及答案一、选择题1. 《昆虫记》的作者是谁?A. 儒勒·凡尔纳B. 让-亨利·卡西米尔·法布尔C. 马克·吐温D. 埃德加·爱伦·坡答案:B2. 《昆虫记》中描述的昆虫种类有多少种?A. 100种B. 200种C. 300种D. 500种答案:C3. 《昆虫记》中,哪一种昆虫被描述为“歌唱家”?A. 螳螂B. 蟋蟀C. 蝴蝶D. 蜘蛛答案:B4. 在《昆虫记》中,哪一种昆虫被描述为“建筑师”?A. 蜜蜂B. 蚂蚁C. 蜘蛛D. 蜣螂答案:A5. 《昆虫记》中,哪一种昆虫被描述为“捕猎者”?A. 螳螂B. 蟋蟀C. 蝴蝶D. 蜘蛛答案:A二、填空题6. 《昆虫记》是一部关于______的科学著作,它详细记录了昆虫的生活习性和行为特点。

答案:昆虫7. 《昆虫记》的作者让-亨利·卡西米尔·法布尔,是一位______学家。

答案:昆虫8. 在《昆虫记》中,作者通过对昆虫的观察和研究,揭示了昆虫世界的______和______。

答案:复杂性;多样性9. 《昆虫记》中,作者描述了昆虫的______、______、______等行为。

答案:交配;捕食;筑巢10. 《昆虫记》中,作者通过对昆虫的观察,提出了______的观点,即昆虫具有与人类相似的情感和智慧。

答案:昆虫心理学三、简答题11. 简述《昆虫记》中对昆虫社会行为的描述。

答案:《昆虫记》中对昆虫社会行为的描述非常丰富,例如蚂蚁的分工合作、蜜蜂的群体生活、白蚁的建筑能力等。

作者通过对这些昆虫社会行为的观察,揭示了昆虫社会中的组织结构和行为规范,展现了昆虫世界的复杂性和多样性。

12. 描述《昆虫记》中对昆虫捕食行为的观察。

答案:在《昆虫记》中,作者详细描述了昆虫的捕食行为,如螳螂的捕食技巧、蜘蛛的织网捕食、蜻蜓的空中捕食等。

这些描述不仅展示了昆虫捕食的多样性和复杂性,也体现了昆虫在自然界中的生存策略和适应能力。

《昆虫记》练习题(含答案)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名著导读

《昆虫记》练习题(含答案)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名著导读

名著导读《昆虫记》练习题一、填空题1.《昆虫记》的作者是。

《昆虫记》又译为《》,被誉为“”。

2.作为哈佛大学113位教授推荐的“最有影响的书”之一,《昆虫记》不仅是一部研究昆虫的科学巨著,同时也是一部讴歌生命的宏伟诗篇,法布尔也由此获得了“”“”“昆虫界的维吉尔”等美誉。

3.《昆虫记》是优秀的科普著作,也是公认的文学经典。

这部书将昆虫世界化作供人获得知识、趣味、美感和思想的美文。

鲁迅称它是“”。

4.《昆虫记》除了真实地记录昆虫的生活,还透过昆虫世界折射出社会人生,全书处处洋溢着对生命的,对自然万物的。

二、选择题5.关于萤火虫,以下说法错误的一项是( )A.萤火虫的卵也是会发光的;幼虫钻到地下,它的小灯仍然亮着。

B.萤火虫在捕捉食物时,总要先给猎物打一针麻醉药,使猎物失去知觉。

C.雌性萤火虫在交尾期如果受到强烈的惊吓,身上的灯就会熄灭,不再亮起。

D.萤火虫可以调节它随身携带的光亮。

6.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A.蟋蟀的洞穴不豪华,而且很粗糙。

B.所有蟋蟀都很珍惜自己的住所,很少搬家。

C.蟋蟀的住所远胜于其他所有动物,就连人类也没有它高明。

D.蟋蟀的卧室在洞穴通道的尽头,宽敞、光滑、干净、卫生。

7.蜘蛛知道蜘蛛网上有了猎物的方法是( )A.用眼睛看。

B.用耳朵听。

C.用嗅觉感知。

D.通过猎物在网上挣扎时的振动感觉。

8.蝉蜕皮时外壳是从哪个部位最先裂开的? ( )A.头B.腿C.腹部D.背9.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A.将猫放在袋子中旋转,会使它迷失方向。

B.当还没有墙壁和屋顶时,麻雀将巢筑在山洞里。

C.墙燕将巢塑成一个敞开的口杯。

D.家燕将巢塑成球形,只留一个容燕子勉强通过的圆孔。

三、简答题10.为什么称法布尔是“昆虫界的荷马”?11.在《昆虫记》中,你最喜欢的昆虫是什么?为什么?12.《昆虫记》中写了不少昆虫的特点,请你举出两例。

13.《昆虫记》中昆虫们的一举一动,都被赋予了人的思想感情。

有人说,昆虫也是生灵,它们与人有着丝丝缕缕的相通之处。

五年级课外阅读《昆虫记》练习题(含答案)

五年级课外阅读《昆虫记》练习题(含答案)

五年级课外阅读《昆虫记》练习题(含答案)一、填空题1、《昆虫记》是一部(世界昆虫史诗),是哈佛大学113位教授推荐的(最有影响)的书。

2、这部书将(昆虫)世界化作供人获得(知识)、(趣味)、(美感)和(思想)的美文。

3、在《蟋蟀》中,蟋蟀差不多和(蝉)一样有名。

4、蟋蟀它之所以如此名声在外,主要是因为它的(住所),还有它出色的(歌唱才华)。

5、(蝉)不靠别人生活。

反倒(蚂蚁)是位饥饿所趋乞求哀恳的歌唱家。

6、事实与寓言相反,(蚂蚁)是(顽强)的乞丐,而(勤奋)的生产者是(蝉)。

7、在南方有一种昆虫,与(蝉)一样,能引起人的兴趣。

但不怎么出名,因为它不能(唱歌),它是(螳螂)。

8、螳螂凶猛如(饿虎),(残忍)如妖魔,专食(活)的动物。

9、螳螂外表(纤细)而(优雅),(淡绿色)的体色,(轻薄如纱)的长翼,颈部(柔软),(头)可以向任何方向自由(转动)。

10、(萤火虫)这种稀奇的小动物的(尾巴)上像挂了一盏(灯)似的。

11、萤火虫生长着(六只)短短的(腿),当雄萤发育成熟,会生出(翅盖),像(甲虫)一样。

12、萤火虫有两个特点:1(获取食物方法)2(它尾巴上有灯)13、孔雀蛾是一种(很漂亮)的蛾,它们中(最大)的来自(欧洲),全身披着(红棕色)的绒毛,它们靠吃(杏叶)为生。

14、会结网的(蜘蛛)是个(纺织)高手。

15、一种黑色蜘蛛,叫(美洲狼蛛)。

16、水蛛能为自己(做一只性能很好的水袋,里面贮藏空气)。

17、蟹蛛十分(勤快),为了自己的安乐窝,可以孜孜不倦地工作。

18、蟹蛛它(不会织网,只等猎物跑近才去捉,它横着走路)。

19、(法)国著名科学家(法布尔)穷毕生之力深入昆虫界在自然环境中对昆虫进行观察与实验,真实地记录下昆虫的本能与习性,著成了《昆虫记》这部昆虫学巨著。

他被誉为(昆虫之父)。

我们学过的一篇名为《装满昆虫的口袋》的课文就是节选自《昆虫记》。

20、作者在《昆虫记》里向我们介绍了(蝗虫)、(天牛)、(蟋蟀)、(萤火虫)等昆虫。

《昆虫记》练习题附答案

《昆虫记》练习题附答案

《昆虫记》练习题附答案《昆虫记》阅读练习1.《昆虫记》中,法布尔不但仔细观察食粪虫劳动的过程,而且不无爱怜的称这些食粪虫为清道夫。

2.它们扇动双翅,四足高高跷起,黑黑的肚子卷起触到黄色的足.用大颚仔细收察,从闪亮的淤泥表面挑选出精华.这是法布尔描写长腹蜂从淤泥垒建巢穴时的情景。

3.法布尔称赞黄蜂的建筑才能,认为在这一点上远胜于卢浮宫的建筑艺术智慧。

4.《昆虫记》从片断来说就是一部传记,从整体来说则是无愧于《伊利亚特》和《奥德赛》的辉煌的虫类抒情诗。

5.法布尔赞美昆虫的爱情,特别是在西绪福斯虫这一章中刻画的更是细致入微。

6.《昆虫记》在第三卷中写到的三种垒筑蜂分别是石垒筑蜂.灌木蜂和棚檐垒筑蜂。

7.三种垒筑蜂使用的是同一类建筑材料,即含有石灰质的黏土,里面掺有少量沙粒,再加上进泥瓦匠自己的唾液柔和而成。

8.蟋蟀它之所以如此名声在外,主要是因为它的住所,还有它出色的歌唱才华。

9.蝉不靠别人生活。

反倒蚂蚁是位饥饿所趋乞求哀恳的歌唱家。

10.事实与寓言相反,蚂蚁是顽强的乞丐,而勤奋的生产者是蝉。

11.在南方有一种昆虫,与蝉一样,能引起人的兴趣。

但不怎么出名,因为它不能唱歌,它是螳螂。

12.螳螂外表纤细而优雅,淡绿色的体色,轻薄如纱的长翼,颈部柔软,头可以向任何方向自由转动。

13.萤这种稀奇的小动物的尾巴上像挂了一盏灯似的。

14.萤火虫生长着六只短短的腿,当雄萤发育成熟,会生出翅盖,像甲虫一样。

15.萤火虫有两个特点:获取食物的方法.尾巴上的灯。

16.孔雀蛾是一种很漂亮的蛾,它们中最大的来自欧洲,全身披着红棕色的绒毛,靠吃杏叶为生。

17.会结网的蜘蛛是个纺织高手。

18.水蛛能为自己做一只性能很好的水袋,里面贮藏空气。

18.蟹蛛它不会织网,横着走路,只等猎物靠近才去捉。

19.《昆虫记》是法国著名动物行为学家法布尔所著,共有十卷。

他用人性对照虫性,又用昆虫的事例反观人类的行为。

《昆虫记》被誉为“昆虫的史诗”。

部编版八年级上册名著《昆虫记》语段专项练习题(有答案)

部编版八年级上册名著《昆虫记》语段专项练习题(有答案)

部编版八年级名著《昆虫记》阅读专项练习题(附有标准答案)第一部分:作品概述《昆虫记》也称作《昆虫世界》《昆虫物语《昆虫学札记》《昆虫的故事》,是一部引人入胜一部研究昆虫的科普巨著,同时也是一部讴歌生命的宏伟诗篇,在自然科学史与文学史上都有它的地位,被誉为“昆虫的史诗”他是法国杰出昆虫学家法布尔花了足足三十年时间写就的十卷本科普巨著。

每卷包含若干章,每章详细、深刻地描绘一种或几种昆虫的生活,作者根据观察获得的第一手资料,将昆虫鲜为人知的生活习性生动地描写出来,揭开了昆虫世界一个又一个的奥秘:蜘蛛、蜜蜂、蝗螂、蜗子、蝉、甲虫、蟋蟀等等。

介绍了它们的本能、习性、劳动、婚恋、繁衍和死亡,其中还有很多大家不知道的十分奇妙的昆虫知识。

《昆虫记》是法布尔用毕生的时间与精力,详细观察昆虫的生活和为生活以及繁衍种族所进行的斗争,然后以其观察所得记入详细确切的笔记,最后编写成书。

作者行文生动活泼,语调轻松诙谐,充满了盎然的情趣。

《昆虫记》就像一本日记,简单干净的文字,记录着一段段奇异的探险;就像一部童话,用惊叹的口吻,讲述着一个个生命的奇迹。

《昆虫记》融入作者毕生的研究成果和人生感悟于一体,将昆虫世界化为供人类获得知识、趣味、美感和思想的美文。

全书充满了对生命的关爱之情,充满了对自然万物的赞美之情。

第三部分:试题专项练习阅读训练 一、填空题1.《昆虫记》是 作家写得一部有关昆虫生活的传世佳作,被誉为“ ”2.在法布尔的笔下, 像个吝啬鬼,身穿一件似乎“缺了布料”的短身燕尾礼服;“为它的后代作出无私的奉献,为儿女操碎了心”;而被毒蛇蜘蛛咬伤的 也会“快地进食,如果我们喂食动作慢了,它甚至会像婴儿般哭闹。

”3.法布尔的《昆虫记》除了真实地记录了 的生活,还透过昆虫世界折射出社会人4. 5.蜜蜂、猫和红蚂蚁都具备同一种本领,那就是 。

6.《昆虫记》中,法布尔不但仔细观察食粪虫劳动的过程,而且不无爱怜的称这些食粪虫为。

7.它们扇动双翅,四足高高跷起,黑黑的肚子卷起触到黄色的足,用大颚仔细搜索,从闪亮的淤泥表面挑选出精华,这是法布尔描写 从淤泥垒建巢穴时的情景。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13周《昆虫记》专题练习(含答案)
第13周
一、选择题(9分)
1.象虫得名的原因是( )(3分)
A.长得很高大
B.是鞘翅昆虫的先驱和领袖
C.头上长着一根长长的吻管
D.身材短粗,帕翅坚硬
2蟋蟀舒服的“住宅”是( )(3分)
A.利用现成的洞穴
B.自己挖掘的
C.与别的昆虫一起挖掘
D.住在草丛中
3.下列不符合被管虫建果要求的一项是( )(3分)
A.潮湿避光
B.轻巧柔韧
C.大小适当
D.光滑干燥
二、填空
4.松毛虫的卵排列出的图形是_____________图形。

(1分)
5.被管虫的外衣是用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做成的外壳。

(2分
6.________________被称为远古时期湖底情况的“备忘录”。

(1分)
三、简答题
7.为什么说松毛虫的果是“金玉其外,败絮其中”?(2分)
8.《昆虫记》中写了不少昆虫的生活和习性,请你列举两个出来。

(2分)
9.请按时间序说明蟋蟀繁衍后代的过程。

(2分)
四、阅读理解(1)分)
①我找来两只强壮的白蝎,并将它们放在一起,用稻草拔弄,激怒它们。

在我的挑拨之下,它们决定斗一斗。

是我一直在中间挑拔,但是它们却将火发在对方身上。

那对大钳子,被它们举在头上,威慑着对方;当两对钳子抵在一块的时候,尼端的毒刺突然向前伸展,一下下地试探着。

在两根刺的尖端,各挂着一颗透明的小水珠,那是毒囊中分必出来的毒液。

②战斗在一瞬间结束,一只白蝎将另一只刺个正着。

受伤的一只在几分钟之后便会倒地毙命,而胜利者则十分平静,不动声色地上前,开始嘴食失败者的尸体,可能是对方尸体太大,也可能是蝎子的嘴太小,总之这顿进食要持续四五天,中间几乎不停歌,吃掉失败者,而且还是同类,蝎子可以为自己吃掉失敗的同类找一个很好的理归,那就是:胜者为王败者为寇。

将死去的敌人吃掉,尽管对方是自己的同类,这种动物还是有很多的,这种事情永远不会发生在人身上。

还没听说过在战争中一方会把另一方吃掉的。

至于为什么人类不会去吃自己的同类,我也搞不清楚。

③通过实验得出的结论是:蝎子的蜇针非常厉害,能让同类顷刻间毙命。

下面我们就来谈谈蝎子自杀的问题,也就是本文开头提到的问题。

按照一些人的说法,如果在一只竭子四周围生起一圈火把它围在其中,蝎子便会失去理智,用自己的毒针蜇死自己。

这是真的吗?让我们通过实验来验证一下。

④我在平地上用烧红的木炭摆了一个圈,围成了一周没有出口的火墙。

我从自己养的白竭中选出一只个头儿最大的,将其放入火圈中。

蝎子感受到了四周的热浪,它不停地倒退着,
打着转,想找个出口逃出去;身体稍不留神,被火红的木炭烫了一下。

于是它气急败坏地左冲右撞,身体不断地撞到火炭上,每一次的努力都被火墙阻挡了回来,它变得丧心病狂,更加用力地去用身体冲撞木炭。

最后它有些绝望了,不知该如何是好。

此时,只见它将那极毒针迅速地挥舞着,时而举起,时而放下;时而卷到背上,时而又舒展在地,你猜不出它的想法和下一步的举动。

⑤我在想,接下来它会不会朝自己身上很狠地刺下一剑,以结束现在的痛苦。

谁知,这只塌子突然一阵抽搐,之后便伸直了身体一动不动。

它是死了吗?它的身体开始变得僵硬。

可能是它刚才摆尾的速度太快,已经刺中了自己的身体,但是我没有看到。

如果真是那样的话,它将必死无疑。

我们已经在上一个实验中看到了,针尖的毒汁会很快将它们的生命夺去
⑥对于它的死,我还是不确定。

我用镊子将这只蝎子夹出,放到了一处清凉的沙堆上个小时之后,奇迹发生了,这只白竭又复活了,活跃得就跟放进火圈前一样。

同样的实验,我又用其他竭子做了第二次、第三次,结果都是一样的,它们会在困难面前疯狂地抵抗,继而转向绝望,最后变得麻木,像被雷击了一样呆呆地停在原地:等你把它夹到别处,或者将威胁去除之后,它们会自然醒来,变得充满活力
②这样我们就知道,那些说子自杀的人,是被竭子暂时昏迷的假象欺骗了;他们只看到了竭子在火中顽强地抵抗,继而变得歇斯底里,丧心病红,最后倒地不起。

他们被这些现象欺骗了,过早地断定了蝎子的死亡,并任由其被火烧焦。

如果他们将蝎子转移到别的地方,或者将火扑灭的话,他们就会看到蝎子醒来,也就不会相信竭子自杀这个说法了
③据我所知,能够决定自己生命是否终结,懂得什么叫自杀的动物,只有人类。

也只有人类有勇气出这种事情,这种人的出发点大多是要从深深的苦难中解脱出来。

有人将此作为人类的崇高特性,还有人将此作为人类区别于低等动物的一个标志。

但是,如果有人选择了走这条路,那他体现出的肯定不是勇气,而是在生活面前的懦弱
10.第③段中“这是真的吗?”的”这”指代什么?(2分)
11.它们会在困难面前疯狂地抵抗,继而转向绝望,最后变得麻木,像被雷击了一样呆呆
地停在原地”一句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有什么表达效果?(3分)
12.你如何看待白蝎的“自杀”行为?(3分)
13.作者是怎样观察白蝎释放毒液的?(3分)
第13周答案
1.C【解析】第二十五章”第12段写道“脑袋呈嘲叭状,一头窄一头宽,还长着一根吻管。

它们是长鼻翘翅昆虫,因为那长长的嘴巴,也被称为象虫。


2.B【解析】由第二十一章可知蟋蟀生都在不断地修建完善自己的住宅。

3.A【解析】由第二十三章第10段“小毛虫的建巢要求不算太奇刻,只要这些材料轻巧、柔韧、光滑干燥、大小适当就可以了”可得出答案。

4.规则的几何
5.小树枝树叶
6.岩石
7.因为松毛虫的外表看很漂亮,但巢中比较脏乱,无论是它们身上貌下的皮,还是其他的各种垃圾都堆积在中。

8.蟋蟀善于建造果穴,管理家务;被管虫一出生就忙着找材料,给自己造衣服;蝉在地下伏四年才能钻出地面,在阳光下歌唱五个星期。

9.产卵—蛴螬出世—脱去襁褓一变成小黑虫一跳出卵壳——开始工作。

10.指蝎子在遇到危险时便会失去理,用自已的毒针蛰死自己。

11.该句运用比的修手法,生动形象地说明了白蝎在遇到时,采取”装死”应激反应,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形象性。

12.白蝎是用昏的假象麻痹人类,一旦脱离险境,它们会立刻苏醒过来,它用行动告诉我们,生命是一种很严肃的东西,不能说放弃就放弃。

13.作者挑拨两只强壮的大白蝎搏斗,它们把大钳子举在头上,威慑着对方;当两对钳子抵在一块的时候,尾端的毒刺突然向前伸展,一下下地试探着,在两根刺的尖端,各挂着一颗透明的小水珠,那就是毒囊中分泌出的毒液。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