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九年级语文下册 山坡羊·潼关怀古PPT课件(2020)
《山坡羊·潼关怀古》课文课件

课件2023-11-04CATALOGUE目录•课文背景介绍•课文内容解析•重点词句注释•拓展思考问题•相关图片展示•相关视频资料01课文背景介绍作者张养浩,字希孟,号云庄,又称齐东野人,济南人。
简介张养浩是元代重要的散曲作家,其作品多以自然景物和历史名城为题材,风格豪放、雄浑,具有强烈的感染力。
作者介绍13世纪末,中国历史上一个动荡不安的时期。
写作背景时间潼关,位于中国陕西省潼关县,是古代重要的关隘之一。
地点当时,潼关处于战争的边缘,统治阶级的压迫和人民的苦难使得作者有感而发,写下了这首《山坡羊·潼关怀古》。
历史背景文学价值《山坡羊·潼关怀古》是一首经典的散曲作品,它以高超的艺术手法和深刻的思想内涵,成为了中国文学史上的经典之作。
影响这首作品对后来的散曲创作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被誉为中国散曲史上的名篇之一。
文学地位02课文内容解析忧国忧民作者在诗中表达了对国家兴衰和人民疾苦的关注,体现了儒家“忧国忧民”的思想。
借古讽今该诗以潼关为背景,表达了作者对历史的深刻思考和对现实的关切,通过对比历史与现实,揭示了社会的不公和人民的苦难。
批判与反思通过对历史的批判与反思,表达对现实的不满和对未来的担忧。
主题思想描述潼关的地势险要,突出其战略地位的重要性。
第一段第二段第三段描绘潼关附近的景象,表现历史的沧桑和人民的疾苦。
抒发作者对历史的思考和对现实的感慨。
03段落分析0201通过对比历史与现实,突出主题思想。
对比使用潼关这一地理特征象征历史的沧桑和人民的苦难。
象征引用历史典故来表达作者的思想感情。
用典艺术手法03重点词句注释•tóng:潼关•yōng:拥•bǎi:百•lǐng:里•yú:于•dōng:东•dào:道生字注音•yōng:拥•lǒng:陇•yú:于•xià:夏•yú:于•pàn:畔山坡羊山河表里潼关路望西都意踌躇(chóu chú)波涛如怒峰峦如聚重点词解释曲牌名,本名《山坡里羊》,是这首散曲的格式。
部编版九年级下册语文《山坡羊潼关怀古》PPT课文课件

望西都,意踌躇。伤心秦汉经行处,宫阙万间都做了土。
“望西都”
潼关内有高山,外有大河,形势险要,为兵家所必争,关系着在关中 建都的那些封建王朝的兴亡。因此。当诗人在“潼关路”上“望西都”的 时候,自然就想到历代的兴亡了。关中,曾经有西周、秦、西汉、前赵、 前秦、后秦、西魏、北周、隋、唐等10个王朝在那里建都,历时达千年之 久。那些都城,可以统称“西都”。当他“望西都”之时,由于想到了那 许多王朝的兴亡带给老百姓的苦难,心情很沉重……
• 《潼关怀古》中对历史的概括,显指元代现实生活:怀古实乃伤 今,沉重实乃责任。这种复杂的感情要结合作家的生平经历才能 理解。张养浩自幼才学过人,因评时政,得罪当权者被罢官,为 避祸不得不隐姓埋名;后被召起,官至礼部尚书。50岁时辞官归 隐于济南云庄,关中旱灾时被重新任命,赶赴陕西救赈灾民。多 年的宦海沉浮,让他把功名富贵都参破,不再在意统治者对自己 的评判;济南云庄的归隐生活,不仅让他欣赏礼赞自然的风光, 更让他体察民生只艰辛;尊奉孟子民本之思想,让他深深懂得民 生之重要;刚正不阿、仗义执言的性格,让他有勇气面对现实说 出心中真实的想法。
课堂提问
1、“如聚”“如怒”描写了怎样的形象? “如聚”形容潼关在重重山峦的包围之中。 “如怒”形容黄河之水汹涌澎湃。
2、“望西都,意踌躇”描写了怎样的情景?
却是一片荒凉,顿生悲哀伤感之情。 写 作者远望长安,往日辉煌的西都,如今完 全变了模样。
3、为什么说“兴,百姓苦;亡,百姓 苦”?请展开讨论。
元曲有杂剧、散曲之分。散曲又有套数,小令带过曲之别。 我国古代音乐把调节器式叫保重宫调。曲的宫调出于隋唐燕乐,以琵琶四弦定为宫、商、角、 羽四声,每弦上构成七调,宫声的七调叫“宫”,其他的都调,共得二十八宫调。但在元曲中常用 的,只有仙吕宫、南吕宫、黄钟宫、正宫、大石调、小石调、般涉调、商调、商角调、双调、越调 十二种。每一种宫调均有其音律风格,故对于调子的选择,往往有一定的习惯。
06249_山坡羊潼关怀古PPT讲课课件

山河表里
指潼关外有黄河,内有华山, 形势险要。注音:shān hé biǎo lǐ。
踌躇
犹豫不定,这里指心里不安。 注音:chóu chú。
2024/1/26
9
句子结构分析和修辞手法运用
2024/1/26
句子结构分析
通过对文本中典型句子的分析,引导学生理解句子的构造和表达方式。例如:“ 峰峦如聚,波涛如怒,山河表里潼关路。”一句,运用了对偶和比喻的修辞手法 ,形象地描绘了潼关地势的险要和黄河的奔腾气势。
民生疾苦
关注百姓生活,表达对民 间疾苦的同情和关怀。
社会现实
借古讽今,对当时社会现 实进行批判和反思。
13
抒发怀古之情,寄托对现实社会的期望
怀古之情
抒发对古代文明和历史的 怀念之情。
2024/1/26
对现实社会的期望
希望当政者以史为鉴,关 注民生,实现社会和谐与 进步。
文学价值
作品情感真挚,意境深远 ,具有很高的文学价值和 社会意义。
2024/1/26
19
重点知识点回顾与总结
2024/1/26
山坡羊潼关怀古的背景介绍
简要概述潼关的历史地位及文化背景,帮助学生理解怀古情感的 来源。
诗词赏析
深入解读《山坡羊·潼关怀古》的诗词内容,包括字词解释、意象 描绘、修辞手法等,引导学生感受诗人的怀古情感。
怀古主题探讨
分析怀古主题在文学作品中的表现和意义,以及《山坡羊·潼关怀 古》在怀古主题上的独特之处。
反映和批判。
2024/1/26
16
《山坡羊·潼关怀古》与其他怀古作品比较
与《念奴娇·赤壁怀古》比较
《山坡羊 潼关怀古》优秀课件PPT

峦: 小而尖的山。 山河: “山”指华山;“河”指黄河。与现在说的“山河”,泛指国
土,不一样。 表里: 表,外边;里,里边。古称潼关之西为关内,以东为关外。 潼关路:这里的“路”,作“要地”“重地”讲。 宫阙: 帝王居住的宫殿,这里指秦汉的皇宫建筑。 兴、亡:兴、亡这里都是泛指某个王朝的兴 起(建立)或灭亡。
这首曲选自《全元散曲》,借凭吊潼关古 迹,表现了一个历史的主题:在漫长的封建 社会中,无论怎样改朝换代,人民依旧过着 痛苦的生活。
学习目标
1.推敲品味诗歌的语言,初步掌握鉴赏诗歌的方 法。
2.反复吟咏诵读,体会作者的情感;培养学生爱国 主义精神和人道主义情怀。
3.学习寓情于景,情景交融的写作方法,学会借景 抒情感怀,提高写作能力。
理清层次
理清文章层次,梳理文章结构。
山:峰峦如聚
潼关 怀古
河:波涛如怒 望:宫阙万千
意:伤心秦汉
雄伟险要(写景) 无限感慨(抒情)
兴,百姓苦 主旨
亡,百姓苦
同情人民(议论)
整体感知
朗读课文,读准字音节奏,读出感情。
峰峦如聚,波涛如怒,山河表里 潼关路。望西都,意踌躇。伤心秦汉 经行处,宫阙万间都做了土。兴,百 姓苦;亡,百姓苦。
第一句写重重叠叠的峰峦,潼关在重重 山峦包围之中,“聚”字让读者眼前呈现出 华山飞奔而来之势、群山攒立之状;因地势 险要,为古来兵家必争之地。山本是静止的, “如聚”化静为动,一个“聚”字表现了峰 峦的众多和动感。
第二句写怒涛汹涌的黄河,潼关外黄河 之水奔腾澎湃,一“怒”字让读者耳边回响 千古不绝的滔滔水声。
山坡羊·潼关怀古
情境导入
潼关内有华山,外有黄河,西有长安,东有洛阳, 地势险要,易守难攻,是历代兵家必争之地。
第24课《诗词曲五首——山坡羊潼关怀古》课件(共23张PPT)部编版语文九年级下册

有网友说,他用悲天悯人的心关注着百姓的苦,百姓用 朴实的心记住了他的名,他活着时,满成人都道好,病 死后关中人哀之如失父。生人赞美。他用一生的行动, 为自己的诗歌做上了一个最完美的注解。
请你也张养浩点赞评价。
元曲它包括杂剧和散曲两部分,杂剧就是戏剧,散曲包括 小令和散套两种。小令是单个的曲子。散套是由同一宫调的若 干曲子组成的。
《山坡羊·潼关怀古》则属于小令,其中山坡羊属于曲牌名, 潼关怀古属于题目。
作者简介
张养浩(1270年—1329年),汉族,
字希孟,号云庄,又称齐东野人,济南 (今山东省济南市)人,唐代名相张九龄 之弟张九皋第23代孙,元代著名散曲家。 其散曲多描写弃官后田园隐逸生活,对官 场黑暗时流露不满。他的作品题材广泛, 风格清逸而豪放。
山坡羊·潼关怀古
山坡羊:曲牌名,是这首散曲 的格式;
潼关怀古”是标题。 潼关又被 称为第一关,天下第一城
潼关县是陕西的东大门,是连接 西北、华北、中原的咽喉要道, 其地理位置具有战略意义。自古 以来就是兵家必争之地。
重点赏析
峰峦如聚,波涛如怒,山河表里潼关路。
山河:外面是山,里面是河,形容潼关一带地势险要。具体指潼 关外有黄河,内有华山。 表里:即内外。 译文:华山的山峰从四面八方会聚,黄河的波涛像发怒似的汹涌。 潼关古道内接华山,外连黄河。
汉九年(前198年),未央宫基本建成 。 前殿五十丈,深 十五丈,高三十五丈。 内有宫殿楼阁无数。 未央宫总面 积相当于将近7个故宫大小。
《三辅黄图》:“阿房宫,亦曰阿城。惠文王造宫未成而 亡,始皇广其宫,规恢三百余里。离宫别馆,弥山跨谷, 辇道相属,阁道通骊山八百余里。”后来项羽引兵西屠咸 阳,“烧秦宫室,火三月不灭”。见《史记·项羽本纪》。故 曰:“阿房一炬”。
部编版语文九年级下册《诗词曲五首 山坡羊潼关怀古》课件

拓展延伸
资料三:《元史•张养浩传》载:天历二年,关中大 旱,饥民相食,特拜陕西行台中丞。既闻命,即散 其家之所有与乡里贫乏者,登车就道,遇饿者则赈 之,死者则葬之……到官四月,未尝家居,止宿公署, 夜则祷于天,昼抚膺痛苦。遂得疾不起。卒年六十。 关中之人,哀之如失父。
拓展延伸
为了百姓的疾苦,他丢弃了官职,为了百姓的疾苦, 他花光了钱财,为了百姓的疾苦,他付出了生命。
课堂小结
让我们回顾本课内容:
张养浩途经潼关,描绘其雄伟险要。面对易守难攻的 潼关,诗人遥望西都,感慨万千。他目睹了昔日繁华 宫殿如今化作一片废墟,对漫长封建社会的本质有了 深刻理解。无论王朝如何更迭,百姓始终饱受疾苦。 最后,让我们再次饱含敬意,背诵这首散曲。
作业布置
张养浩的故事广为流传泛好评和点赞。
重点赏析
峰峦如聚,波涛如怒,山河表里潼关路。
“聚”字让读者眼前呈现出华山飞奔而来之势、群山攒立之状;因 地势险要,为古来兵家必争之地。山本是静止的, “如聚”化静为动,一个“聚”字表现了峰峦的众多和动感。 “怒”字让读者耳边回响千古不绝的滔滔水声。黄河水是无生命的, “如怒”则赋予河水以人的情感和意志,一个“怒”字,写出了波 涛的汹涌澎湃。“怒”字还把河水人格化,“怒”字注入了诗人吊 古伤今而产生的满腔悲愤之情。为此景所动, 从视觉和听觉的角度写出潼关的地形险要。
公元前198年,未央宫基本建成。前殿长五十丈,深十五 丈,高三十五丈,内部拥有众多宫殿楼阁。未央宫的总面 积约为七个故宫的面积。
《三辅黄图》载:“阿房宫,又称阿城。秦惠文王建造宫 殿未成便驾崩,秦始皇扩建其宫室,规模宏大,方圆三百 余里。离宫别苑遍布山谷,车道相连,通往骊山的阁道绵 延八百余里。”后来项羽率军西进,屠戮咸阳,“焚烧秦 朝宫室,大火持续三月不灭”,详见《史记·项羽本纪》。 因此流传有“阿房一炬”的说法。
《山坡羊潼关怀古》PPT优秀课件

引导学生想象诗歌中所描绘的战 争场景,感受战争的残酷和人民
的疾苦。
分析诗歌中的意象和象征手法, 探讨其对潼关古战场的描绘和表
达效果。
传达作者对国家命运的关切
介绍作者张养浩的生平经历和创作背景,理解他对国家命运的关切和担忧。
分析诗歌中所表达的对国家兴衰的感慨和对人民疾苦的同情,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 和人文精神。
对后世的影响
张养浩的文学创作在元代文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 影响。其诗歌风格独特,思想深邃,为后人提供了宝贵的文学遗产。
跨学科思考题与课堂互动
思考题一
01
结合地理学和历史学知识,分析潼关在古代战争中的重要地位
及其原因。
思考题二
02
从文学角度出发,探讨《山坡羊·潼关怀古》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引导学生跟随录音进行朗诵,体会诗 歌的情感和意境。
逐句解读诗歌内涵
对诗歌中的每一句进行详细的解 读,解释诗句的含义和背后的历
史文化背景。
分析诗歌中的修辞手法,如比喻、 拟人、夸张等,让学生感受诗歌
的艺术魅力。
引导学生思考诗歌所表达的主题 和思想,培养学生的文学鉴赏能
力。
描绘潼关古战场景象
利用图片、视频等多媒体手段, 展现潼关古战场的地理位置、地
典故运用
诗歌中巧妙地运用了历史典故,如 “山河表里潼关路”等,增强了诗歌 的历史厚重感。
比喻手法
诗人通过生动的比喻,将潼关的险要地 势和历史的变迁形象地呈现在读者面前。
音韵美和节奏感把握
音韵和谐
诗歌在音韵方面表现出色,字音的平仄搭配和谐,读起来朗朗 上口。
节奏感强
诗句的长短错落有致,形成鲜明的节奏感,使诗歌更具感染力。
山坡羊·潼关怀古ppt课件

3如何理解“兴,百姓苦;亡,百姓 苦”这句话?(抄)
❀
表现了一个历史主题 :在漫长的封 建社会中, 一个王朝无论兴盛还是灭 亡,苦的都是老百姓。表达了作者对 劳动人民的同情。
12
“望西都,意踌躇”写出了作者怎样 的感情?
• ❀ 作者遥望古都长安,思绪 万千,曾经的辉煌,如今却是 一片荒凉,顿生悲凉伤大致分为两种:一种是戏曲,另一种是
散曲。 • 散曲没有动作、说白,便于清唱,包括套
曲和小令。散套由若干曲子组成,小令以 小曲子为独立单位。 • 《天净沙》《山坡羊》都是标有题目的小 令。
2
张养浩——元代著名散曲家
张养浩(1270—1329)59岁,字 希孟,号云庄,济南人,元代著名散 曲家。官至礼部尚书。以直言敢谏著 称。弃官归隐后,因关中大旱,被召 为陕西行台中丞,治旱救灾,积劳成 疾而死。
王朝兴盛,给百姓带来苦难;王朝灭亡,同样给百姓带 来苦难。
7
• 1.分析结构特点。给这首曲划分层次,概 括各层大意。
• 2第一句有何作用? • 赏析:“聚”“怒” • 5.如何理解“兴,百姓苦;亡,百姓苦”
这句话? • 6.这首曲子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怀?
8
1.分析结构特点。给这首曲划分层 次,概括各层大意。
3
这首小令是作者在陕西任上写的。
写
潼关地势险要,秦汉以来许多王朝统治 的中心。尽管统治者兴废无常,但人民
作 遭受的苦难始终未变。他深刻指出,历
背 史上任何朝代的替换,带给人民的都是
景 苦难。
4
山坡羊 ·潼关怀古
张养浩
峰峦如聚,波涛如怒,山河表里潼关 路。 望西都,意踌躇。 伤心秦汉经行处, 宫阙万间都做了土。 兴,百姓苦;亡, 百姓苦。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申
(2020)
山坡羊·潼关怀古
学习目标
1.能有感情的朗诵诗歌,把握诗歌内容。 2.能够体会诗人吊古伤今的情感。
新课导入
元曲是中华民族灿烂文化宝库中的一朵奇 葩,它在思想内容和艺术成就上都体现了独有 的特色,和唐诗宋词鼎足并举,成为中国文学 史上三座重要的里程碑。今天就让我们一起学 习一首元曲——《山坡羊·潼关怀古》。
写作特色
在写法上,作者采用的是层层深入的方 式,由写景而怀古,再引发议论,将苍茫的 景色、深沉的情感和精辞的议论三者完美结 合,让这首小令有了强烈的感染力。字里行 间充满着历史的沧桑感和时代感,既有怀古 诗的特色,又有与众不同的沉郁风格。
课堂小结
“兴,百姓苦;亡,百姓苦”是全曲之 眼,是全曲主题的开拓和深化。如果这首曲 子的曲意仅仅停留在 “宫阙万间都做了土” 上,那么它仅仅宣扬了佛家“一切皆空”的 思想,它与其它怀古诗的主题并无多大区别。
望西都,意踌躇。伤心秦汉经行处,宫 阙万间都做了土。
写作者途径潼关时的所见之感,主要写 从关中长安万间宫阙化为废墟而产生的深沉 的感慨。
长安作为六朝古都,当年是何等的繁 华、昌盛。昔日的奢华早已灰飞烟灭不复 存,只剩下一片残垣断壁的衰败景象,不 禁令诗人踌躇伤心。第六、七句“伤心秦 汉经行处,宫阙万间都做了土”点出无限 伤感的原因。
峰峦如聚,波涛如怒,山河表里 潼关路。望西都,意踌躇。伤心秦汉 经行处,宫阙万间都做了土。兴,百 姓苦;亡,百姓苦。
再读课文,结合注释理解课文内容。
(华山的)山峰从四面八方会聚,(黄 河的)波涛像发怒似的汹涌。潼关外有华山, 内有黄河,山河雄伟,地势险要。遥望古都 长安,陷于思索之中。
从秦汉宫殿遗址经过,引发无限伤感, 万间宫殿早已化作了尘土。一朝兴盛,百姓 受苦;一朝灭亡,百姓依旧受苦。
潼关历史悠久,闻名遐尔。古潼关居中 华十大名关第二位,历史文化源远流长。马 超刺槐、十二连城、仰韶文化遗址等名胜古 迹星罗棋布;风陵晓渡、谯楼晚照、秦岭云 屏等潼关八景,引人入胜。
写作背景
张养浩为官清廉,爱民如子。天历二年 (1329年),因关中旱灾,被任命为陕西行台中 丞以赈灾民。他隐居后,决意不再涉仕途,但听 说重召他是为了赈济陕西饥民,就不顾年迈,毅 然应命。他命驾西秦过程中,亲睹人民的深重灾 难,感慨叹喟,愤愤不平,遂散尽家财,尽心尽 力去救灾,终因过分操劳而殉职。
细读感悟
峰峦如聚,波涛如怒,山河表里潼关路。 写潼关雄伟险要的形势。
第一句写重重叠叠的峰峦,潼关在重重 山峦包围之中,“聚”字让读者眼前呈现出 华山飞奔而来之势、群山攒立之状;因地势 险要,为古来兵家必争之地。山本是静止的, “如聚”化静为动,一个“聚”字表现了峰 峦的众多和动感。
第二句写怒涛汹涌的黄河,潼关外黄河 之水奔腾澎湃,一“怒”字让读者耳边回响 千古不绝的滔滔水声。
兴,百姓苦;亡,百姓苦。
总写作者沉痛的感慨:历史上无论哪一 个朝代,它们兴盛也罢,败亡也罢,老百姓 总是遭殃受苦。
他指出历代王朝的或兴或亡,带给百姓 的都是灾祸和苦难,这是作者从历代帝王的 兴亡史中概括出来的一个结论。三层意思环 环相扣,层层深入,思想越来越显豁,感情 越来越强烈,浑然一体。全曲景中藏情情中 有景,情景交融。
走近作者
【张养浩】(1270—1329), 字希孟,号云庄,又称齐东 野人,元代著名政治家,文 学家。
张养浩是元代重要的政治、文化人物, 其个人品行、政事文章皆为当代及后世称扬, 是元代名臣之一。与清河元明善、汶上曹元 用并称为“三俊”。代表作品有《三事忠 告》,散曲《山坡羊·潼关怀古》等。
相关介绍
他死后,“关中之人,哀之如先父母” (《元史·张养浩传》)。这首曲便写于应 召往关中的途中。《元史·张养浩传》说: “天历二年,关中大旱,饥民相食,特拜张 养浩为陕西行台中丞。登车就道,遇饥者则 赈之,死者则葬之。”张养浩在“关中大旱” 之际写下了这首《山坡羊》。
整体感知
朗读课文,读准字音节奏,读出感情。
黄河水是无生命的,而“如怒”则赋予 河水以人的情感和意志,一个“怒”字,写 出了波涛的汹涌澎湃。“怒”字还把河水人 格化,注入了诗人吊古伤今而产生的满腔悲 愤之情。
为此景所动,第三句写潼关位于群山重 重包围之处,黄河奔流其间。“山河表里潼 关路”之感便油然而生,至此潼关之气势雄 伟窥见一斑,如此险要之地,暗示潼关的险 峻,乃为历代兵家必争之地,也由此引发了 下文的感慨。
秦咸阳宫遗址
“宫阙万间都做了土”,便是这由盛 到衰的过程的真实写照,是令人“伤心” 的。这一层看起来只是回顾历史,而没有 直接提到战争,然而历代改朝换代的战争 的惨烈图景触目惊心。在这里概括了历代 帝业盛衰兴亡的沧桑变化,为秦汉旧朝统 治者悲凉。
同时亦为百姓悲凉,秦汉的一宫一阙都 凝聚了天下无数百姓的血和汗,像秦汉王朝 为彰显一个时代的辉煌,集国之全力塑起阿 房、未央之建筑,但它们却随着秦汉王朝的 灭亡而化为焦土。辉煌过去,随即而来是朝 代的变换,百姓在战争中苦不堪言。
在否定历史的同时,也否定了积极有为 的人生态度。正因为最后两句就使得这首曲 的境界大大高出同题材的其它作品。这首曲 可贵之处在于它有深切的人文关怀,有对老 百姓疾苦的深切同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