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学》复习总结

合集下载

《植物学》(形态解剖部分)复习总结

《植物学》(形态解剖部分)复习总结

马丽霞《植物学》课程教学平台(二)06生物技术班《植物学》(形态解剖部分)复习要点本课程的教学要求1.形态解剖部分主要掌握种子植物的根、茎、时、花、果实和种子的形态结构和发育过程。

2.植物的基本类群部分主要掌握七大类群的基本特征,代表植物和起源演化。

3.被子植物分类部分主要掌握分类单位、学名、形态结构的演化规律,重要目、科的特征及起源和演化。

下面将按各章顺序进行学习指导:第一章绪论一、本章教学内容为:1.植物学的昨天,今天和明天2. 植物科学的重要作用3.植物界划分和植物科学的分支学科4.植物分类的阶层系统和国际植物命名法规5.学习植物学的方法二、本章思考题:1.植物与人类的关系表现在哪些方面?2.什么光合作用和矿化作用?它们在自然界中各起什么作用?3.为什么说,植物对环境具有保护作用?4.如何学习植物学?第一编种子植物的形态与解剖第一章种子与幼苗一、本章重点掌握的内容:二、本章复习思考题1.学习植物各器官的形成与发育,为什么从种子开始,为什么说胚是新一代植物的原始体?2.总结种子的基本结构有哪些?比较有胚乳种子中双子叶植物种子与单子叶禾本科植物的种子有何异同。

3.种子里有哪些主要的贮藏物质?4.种子萌发的内外条件是什么?萌发的主要过程如何?从胚发育为幼苗可以见到哪些形态方面的变化?5.何谓"子叶出土幼苗"和"子叶留土幼苗"?第二章植物的细胞和组织的形态结构一、本章重点内容:(一)植物细胞1、原生质体2.细胞壁3. 质体4. 液泡5. 植物细胞的后含物(二)植物的组织1.植物组织2.植物组织的类型3. 维管系统二、本章复习思考题1.简述植物细胞的结构。

2.说明质体的亚显微结构。

3.简述细胞壁的结构。

4.简述植物细胞后含物及其显微鉴定方法5.什么叫细胞的分化?6.什么叫植物的组织?7.分别说明分生组织、薄壁组织、保护组织、输导组织、机械组织和分泌结构的概念,细胞的特点、功能和分布。

植物学全部知识点总结

植物学全部知识点总结
简述有丝分裂的过程。
前期:核内的染色质凝缩成染色体,核仁解体,核膜破裂、纺锤体开始形成。
中期:中期是染色体排列到赤道板上,纺锤体完全形成时期。
后期:后期是各个染色体的两条染色单体分开,分别由赤道移向细胞两极的时期。
末期:为形成二子核和胞质分裂的时期。染色体分解,核仁、核膜出现,赤道板上堆积的纺锤丝,称为成膜体。
第六章叶
名词解释
运动细胞(泡状细胞):在禾本科植物叶片上的一组大型的薄壁细胞,位于两个叶脉之间的上表皮。在横切面上呈扇形排列,与叶片的卷曲和张开有关。
海绵组织:双子叶植物叶中,靠近下表皮的叶肉细胞,形状不规则,胞间隙发达,含有较少的叶绿体。
栅栏组织:在双子叶植物的叶肉中,靠近上表皮,通常由1-2层圆柱形的细胞组成,细胞的长径与表皮垂直,较整齐如栅栏状。细胞内含有大量的叶绿体。
植物学全部知识点总结(总24页)
第一章细胞
名词解释
原生质体:组成细胞的一个形态结构单位,是指活细胞中细胞壁以内各种结构的总称,使细胞内各种代谢活动进行的场所。
细胞骨架:微管微丝和中间纤维分别由不同蛋白质以不同方式装配成直径不同的纤维,相互连接形成具有柔韧性和刚性的的三维网状结构,因此称作细胞骨架。
纹孔:细胞在生成次生壁时并非全面加厚,在一些位置上不沉积次生壁物质,这些不加厚的区域称为纹孔
简答与论述
比较导管和筛管的结构。
导管——由许多管状的死细胞(导管分子)纵向连接而成(1分)。成熟导管分子的端壁溶解形成穿孔(1分)。侧壁发生不同方式的次生木质化增厚,呈现出环纹,螺纹、梯纹和孔纹等各种花纹(1分)。
筛管——由一些管状的无细胞核的生活细胞(筛管分子)连接而成(1分)。 筛管分子的细胞壁为初生壁性质。端壁特化为筛板(1分),其上分布有成群的筛孔。

植物学内容(整理习题、知识点)

植物学内容(整理习题、知识点)

1、种子休眠:有生命力的种子由于内在原因,在适宜的环境条件下仍不能萌发的现象。

休眠是植物在长期系统发育过程中获得的一种抵抗不良环境的适应性,是调节种子萌发的最佳时间和空间分布的有效方法。

根据种子休眠产生的时间可分为初生休眠和次生休眠。

种子休眠的原因:一是胚本身的因素造成的,包括胚发育未完成,生理上未成熟,缺少必须的激素或存在抑制萌发的物质。

二是种壳(种皮和果皮等)的限制造成的。

2、种子萌发:是指种子从吸胀作用开始的一系列有序的生理过程和形态发生过程。

大致可分吸胀、水合与酶的活化、细胞分裂和增大、胚突破种皮、长成幼苗这五个阶段。

种子的萌发需要完整的和生命力的胚、足够的营养储备以及不处于休眠状态的种子,同时需要适宜的温度,适量的水分,充足的空气。

3、根结构根是植物的营养器官,通常位于地表下面,负责吸收土壤里面的水分及溶解其中的无机盐,并且具有支持、繁殖、贮存合成有机物质的作用。

当种子萌发时,胚根发育成幼根突破种皮,与地面垂直向下生长为。

当主根生长到一定程度时,从其内部生出许多支根,称侧根。

除了主根和侧根外,在茎、叶或老根上生出的根,叫做不定根。

反复多次分支,形成整个植物的根系。

根分为根尖结构、初生结构和次生结构三部分。

根尖是主根或侧根尖端,是根的最幼嫩、生命活动最旺盛的部分,也是根的生长、延长及吸收水分的主要部分。

根尖分成根冠、分生区、伸长区和成熟区。

根生长最快的部位是伸长区。

伸长区的细胞来自分生区。

由根尖顶端分生组织经过细胞分裂、生长和分化形成了根的成熟结构,这种生长过程为初生生长。

在初生生长过程中形成的各种成熟组织属初生组织,由它们构成根的结构,就是根的初生结构。

若从根尖成熟区作一横切面可观察到根的全部初生结构,从外至内分为表皮、皮层和维管柱三部分。

有形成层细胞分裂形成的结构与根尖、茎尖生长椎分生组织细胞分裂形成的初生结构相区别,称它们为次生结构。

胚胎的胚根形成的根是植物的主根。

后来当植物发育到一定阶段,中柱的中柱鞘活动产生侧根。

植物学期末复习资料重点

植物学期末复习资料重点

植物学(下)期末复习材料一、名词解释:1、种:一个种的所有个体的各部器官(尤其是繁殖器官)具有十分相似的形态结构,生理生化特征。

野生种有一定的自然分布区。

同一种植物的不同个体间可以繁殖出正常的能育后代。

不同种生殖隔离。

2、孑遗植物:在地质历史的较老时期曾经非常发达,种类很多,分布很广,但到了较新时期或现代,则大为衰退,只一、二种孤立地生存于个别地区,并有日趋绝灭之势的植(动)物。

如仅产于我国的大熊猫及原来仅产于我国的银杏、水杉等都是著名的孑遗生物。

3、花图式:是用花的横剖面简图来表示花各部分的数目,离合情况,以及在花托上的排列位置,也就是花的各部分在垂直于花轴平面所作的投影。

4、植物分类学:植物分类学(PlanttaXOnomy)是植物学中主要研究整个植物界不同类群的起源、亲缘关系以及进化发展规律的一门基础学科,也就是把极其繁杂的各种各样植物进行鉴定、分群归类、命名并按系统排列起来,以便于认识,便于研究和利用的科学。

5、裸子植物:是介于蕨类植物和被子植物之间的一类维管植物。

它和苔辞、蕨类植物的相同之处是具有颈卵器。

能产生种子,但种子裸露,没有果皮包被,因胚珠和种子裸露而得名。

6、活化石:广义的概念:凡地质历史上所发生的,至现代还生存着的生物,都可叫活化石。

狭义的概念与孑遗生物相近,现代孑遗生物一定都是活化石。

7、双受精现象:即两个精细胞进入胚囊以后,1个与卵细胞结合形成受精卵(合子,二相染色体,2n),发育为胚;另1个与2个极核融合后,发育为三相染色体(3n)的胚乳。

8、花程式:是借用符号及数字组成一定的程式来表明花的各部分的组成、排列、位置以及它们彼此的关系。

二、填空:1、植物分类的基本单位:门、纲、目、科、属、种。

2、双名法的构成:瑞典植物学家林奈倡导,采用拉戊文或其他文字拉戊化来书写。

组成:属名+种加词+(命名人)(属名:各级分类群种重要的等级,常为植物的形态特征、特性及用途等。

是植物成分命名的基础。

植物学知识点总结

植物学知识点总结

植物学知识点总结引言植物学是研究植物的起源、结构、生长发育、分类以及与环境的相互关系的科学。

作为生物学的一个分支,植物学对人类的生活和社会经济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

本文将对植物学的一些重要知识点进行总结,帮助读者更好地了解这个领域。

植物的起源与进化植物是地球上最早出现的生物之一,起源于约47亿年前的地球上。

植物的起源和进化经历了原始海藻、藻类、苔藓植物、蕨类植物、裸子植物以及被子植物等阶段。

在进化的过程中,植物逐渐适应了陆地环境,形成了多样化的植物类群。

植物的结构与功能植物体主要由根、茎和叶组成。

根负责吸收水分和养分,并固定植物在地面上。

茎起到支撑和传导物质的作用。

叶是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主要器官,通过叶绿素吸收光能并将其转化为化学能。

另外,植物还具有花、果实和种子等繁殖器官,通过花粉传播和种子传播来繁殖后代。

植物的生长发育植物的生长发育包括萌发、生长和成熟三个阶段。

萌发阶段是种子在适宜的环境条件下发育成幼苗的过程。

生长阶段是植物体积和大小增长的过程,包括细胞分裂和细胞伸长两个过程。

成熟阶段是植物体发育到达一定阶段,能够繁殖繁衍后代的阶段。

植物的分类植物具有丰富的物种多样性,根据植物体的结构、生殖方式、生活史等特征,植物学家将植物分为苔藓植物、蕨类植物、裸子植物以及被子植物等四大类。

被子植物是最为常见的植物类群,包括了两子叶植物和一子叶植物。

植物的分类研究对于了解植物的多样性和进化关系有着重要的意义。

植物与环境的相互关系植物与环境的相互关系是植物学的重要研究内容之一。

植物对环境的适应性是其能够生存和繁衍的基础。

植物受光、温度、水分和营养等环境因素的影响很大,不同的植物对这些环境因素的适应性也各不相同。

植物还能够通过与其他生物的互动来适应环境,比如与昆虫、鸟类和哺乳动物等的共生关系。

结论植物学作为生命科学的一个重要分支,研究植物的起源、结构、生长发育、分类以及与环境的相互关系,对人类的生活和社会经济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

植物学重点知识总结

植物学重点知识总结

植物学重点知识总结植物学是一门研究植物的形态、结构、生理、分类、生态等方面的科学。

它对于我们了解自然界、保护环境、农业生产以及人类的生活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以下是对植物学重点知识的总结。

一、植物的细胞和组织植物细胞是植物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

它由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和细胞核等部分组成。

细胞壁主要由纤维素构成,具有支持和保护细胞的作用。

细胞膜是控制物质进出细胞的屏障。

细胞质中包含细胞器,如线粒体提供能量、叶绿体进行光合作用等。

细胞核则是细胞的控制中心。

植物组织分为分生组织、薄壁组织、保护组织、输导组织和机械组织等。

分生组织具有分裂能力,可使植物生长和发育。

薄壁组织储存营养物质。

保护组织如表皮,能防止水分散失和病原体侵入。

输导组织包括导管和筛管,分别运输水分和养分。

机械组织如纤维和厚壁细胞,提供支持。

二、植物的器官植物的器官包括根、茎、叶、花、果实和种子。

根的主要功能是吸收水分和矿物质,并固定植物。

根分为主根、侧根和不定根。

根系类型有直根系和须根系。

茎支持着植物的身体,运输物质,并可能储存养分。

茎的形态多样,有直立茎、缠绕茎、攀援茎等。

叶是进行光合作用的主要场所,其形态和结构适应着不同的环境。

叶片由表皮、叶肉和叶脉组成。

花是植物的繁殖器官,由花柄、花托、花萼、花冠、雄蕊和雌蕊组成。

雄蕊产生花粉,雌蕊接受花粉并发育成果实和种子。

果实保护和传播种子,种子则包含了植物新个体发育所需的胚和营养物质。

三、植物的光合作用光合作用是植物将光能转化为化学能的过程。

在叶绿体中,叶绿素吸收光能,将水分解为氧气和氢离子,同时将二氧化碳转化为有机物。

光合作用的方程式为:6CO₂+ 6H₂O → C₆H₁₂O₆+ 6O₂光合作用对于维持地球的生态平衡和提供生物所需的有机物和氧气至关重要。

四、植物的呼吸作用与光合作用相反,呼吸作用是植物分解有机物,释放能量的过程。

呼吸作用在线粒体中进行,包括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

有氧呼吸的方程式为:C₆H₁₂O₆+ 6O₂ → 6CO₂+ 6H₂O +能量;无氧呼吸则产生酒精或乳酸。

植物学复习重点

植物学复习重点

植物学复习重点笫一章植物细胞一、简述质体的类型、存在、形态、结构、作用及相互转化前质体:1幼龄细胞中,2形状不规则,3无色素,4内膜有少量片层,可进一步分化为成熟质体叶绿体:1.绿色细胞中,2.扁椭球型或球型,3.叶绿素a、b,叶黃素、胡萝卜素。

4.发达的基粒片层和基质片层。

光合作用。

有色体:1•果实、胡萝卜根、花瓣,2.球型、梭型等,3.含有大量类胡萝卜素,4.内部片层变形或解体,5.招引昆虫,积累淀粉、脂类、胡萝卜素。

白色体:1.存在贮藏组织、胚、叶表皮,2.近球型,3.不含色素,4.内部有少数不发达片层,5.根据贮藏物质的不同分为一造粉体、造油体、造蛋口体外膜均有双层单位膜,质体转化举例:马铃薯块茎见光变绿一一白色体变叶绿体,西红柿幼果变红一—外部叶绿体变有色体、内部白色体变有色体,胡萝卜根见光变绿一一有色体变叶绿体。

二、液泡的结构、组成和功能・液泡:液泡膜为单层膜,膜内为细胞液一含大量水和多种溶于水的有机物和无机物,常略呈酸性。

・功能:(1)调节细胞的渗透作用与膨压・(2)贮藏作用一糖、有机酸、蛋白质、草酸钙结晶、生物碱、、黃酮、黃酮醇、花青素。

・(3)消化作用三、胞间层、初生壁、次生壁的区别1. 胞间层:细胞分裂产生新细胞时形成,主要山果胶组成。

2. 初生壁:细胞在生长、增大体积过程形成的壁层。

主要由纤维素、半纤维素和果胶,还有结构蛋白和酶3…次生壁:细胞停止体增大后,在初生壁内表增加的壁层。

主要成分是纤维素,还添木质素等物质。

具生活原生质体的细胞多无次生壁。

四、胞间连丝、纹孔的概念胞间连丝:穿过细胞壁的原生质细丝,连接相邻细胞的原生质体,是质膜包围的直径40-50nm的小管道。

细胞间物质运输,信息传递通道。

纹孔:形成次生壁时,初生纹孔场处不沉积壁物质,这些次生壁层未增卑的区域称纹孔,是细胞间水和物质交换的通道。

五、贮藏物质的类型、来源和鉴定淀粉:光合作用产生的葡萄糖在叶绿体聚合成同化淀粉,同化淀粉转化成可溶性糖类,运输到造粉体中,山造粉体将它们再合成为贮藏淀粉,贮藏的淀粉常呈颗粒状,称为淀粉粒。

大学植物学基本知识点总结

大学植物学基本知识点总结

大学植物学基本知识点总结1.植物起源植物起源是植物学的一个重要基础知识点。

植物在地球上的起源可以追溯到约45亿年前的古代海洋生物。

最早的植物是藻类生物,它们是陆地植物的祖先。

陆地植物的起源是从古代绿藻开始的。

陆地植物的进化是植物起源的重要内容之一。

同时,从生物地理学的角度来看,不同地区的植物起源时间和形式各异,这是植物地理区划的一个重要依据。

2.植物结构植物结构是植物学的一个重要知识点。

植物结构主要包括植物的组织结构和器官结构。

植物的组织结构主要有器官、组织和细胞三个层次。

植物的器官结构包括根、茎、叶、花和果实等。

植物的组织结构主要包括细胞间的连接结构、细胞器结构等。

而细胞才是构成植物的基本单位,其结构、功能及其关系及其调控机制是植物学的重要内容。

3.植物分类植物分类是植物学的一个重要内容。

植物分类主要包括植物分类的原则和方法、分类的级别和分类系统的建立。

植物分类的原则和方法从形态学、生态学、生理学、生态学、生物地理学和分子生物学等多个角度出发,综合考虑植物的形态特征、生活方式、生理特性、地理分布和遗传关系等方面,以确定植物的分类归属。

分类的级别主要有门、纲、目、科、属、种等。

分类系统的建立涉及到植物分类学的各个层次,要准确划分和分类植物界的种类,而这个过程是非常复杂和严谨的。

因此,植物分类是植物学的重要基础知识点。

4.植物生长发育植物的生长发育是植物学的一个重要知识点。

植物的生长是指植物体积、重量和体积增加的过程。

植物的生殖是植物繁殖后代的过程。

植物的发育是指植物生长和繁殖的过程。

植物的生长发育受到光照、温度、水分、土壤养分、气候和内部激素等多种因素的影响。

植物的生长发育过程涉及到植物的形态结构、生理生化、代谢代谢、生殖发育等方面。

因此,植物的生长发育是植物学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内容。

5.植物生殖植物的生殖是植物学的一个重要内容。

植物的生殖主要包括有性生殖和无性生殖。

有性生殖主要是指通过卵子和精子结合形成受精卵的过程,然后形成新个体。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马丽霞《植物学》课程教学平台(二)06生物技术班《植物学》(形态解剖部分)复习要点本课程的教学要求1.形态解剖部分主要掌握种子植物的根、茎、时、花、果实和种子的形态结构和发育过程。

2.植物的基本类群部分主要掌握七大类群的基本特征,代表植物和起源演化。

3.被子植物分类部分主要掌握分类单位、学名、形态结构的演化规律,重要目、科的特征及起源和演化。

下面将按各章顺序进行学习指导:第一章绪论一、本章教学内容为:1.植物学的昨天,今天和明天2. 植物科学的重要作用3.植物界划分和植物科学的分支学科4.植物分类的阶层系统和国际植物命名法规5.学习植物学的方法二、本章思考题:1.植物与人类的关系表现在哪些方面?2.什么光合作用和矿化作用?它们在自然界中各起什么作用?3.为什么说,植物对环境具有保护作用?4.如何学习植物学?第一编种子植物的形态与解剖第一章种子与幼苗一、本章重点掌握的内容:二、本章复习思考题1.学习植物各器官的形成与发育,为什么从种子开始,为什么说胚是新一代植物的原始体?2.总结种子的基本结构有哪些?比较有胚乳种子中双子叶植物种子与单子叶禾本科植物的种子有何异同。

3.种子里有哪些主要的贮藏物质?4.种子萌发的内外条件是什么?萌发的主要过程如何?从胚发育为幼苗可以见到哪些形态方面的变化?5.何谓"子叶出土幼苗"和"子叶留土幼苗"?第二章植物的细胞和组织的形态结构一、本章重点内容:(一)植物细胞1、原生质体2.细胞壁3. 质体4. 液泡5. 植物细胞的后含物(二)植物的组织1.植物组织2.植物组织的类型3. 维管系统二、本章复习思考题1.简述植物细胞的结构。

2.说明质体的亚显微结构。

3.简述细胞壁的结构。

4.简述植物细胞后含物及其显微鉴定方法5.什么叫细胞的分化?6.什么叫植物的组织?7.分别说明分生组织、薄壁组织、保护组织、输导组织、机械组织和分泌结构的概念,细胞的特点、功能和分布。

8.解释下列术语原生质体、细胞壁、质体、液泡、后含物、植物组织、维管系统9.区分以下术语原生质与原生质体、初生壁与次生壁、导管分子和导管、筛管分子和筛管、导管和管胞、筛管和筛胞。

第三章种子植物的营养器官一、本章重要内容(一)根1.根的形态:主根、侧根和不定根;直根系和须根系;深根系和浅根系。

2. 根的结构:根尖的结构;根的初生结构;根的次生结构3. 根瘤与菌根:4.根的生理功能:(二)茎1.茎的形态:节和节间;芽的概念及类型;茎的生长习性;茎的分技;禾本科植物的分蘖2.茎的结构:茎尖结构;茎的初生结构;茎的次生结构3.年轮与年轮的形成:4.茎的生理功能:(三)叶1.叶的形态:完全叶与不完全叶;叶的形状;单叶与复叶;叶序与叶镶嵌2.叶的发育:4.叶的结构:异面叶与等面叶5.叶的生态类型:旱生叶与水生叶;阳地叶与阴地叶;C3植物叶与C4植物叶6.叶的生活期:常绿与和落叶;落叶与离层7.叶的生理功能:(四)营养器官间相互关系和变态1.营养器官内部结构上的相互联系:叶迹与枝迹;叶隙与枝隙;根茎过渡区2.在植物生长中营养器官间的相关性:植物地上部分和地下部分的相互关系;顶芽与侧芽的相互关系3.营养器官的变态:根的变态;茎的变态;叶的变态;4.同源器官和同功器官:二、复习思考题(一)根1.主根和侧根为什么又叫定根?不定根是由哪儿发生的?2.根系有哪几种类型及在土壤中分布如何?3.根尖分为几个区?各区的特征及功能是什么?4.根毛和侧根有何区别?它们是如何形成的?5.详细说明根的初生结构的组成。

6.根的内皮层结构有何特点?这种结构特点对根的生活有何意义?7.详细说明根的次生结构的组成。

8.根的维管形成层的发生部位。

9.根的木栓形成层从何处发生?周皮的组成和功能是什么?10.什么是次生生长和次生结构?11.一般单子叶植物的根为什么不能增粗?12.简述双子叶植物的根是怎样由生长点逐渐发育出初生结构和次生结构的。

13.什么是根瘤和菌根?14.根的主要生理功能是什么?(二)茎1.从外形上怎样区分根和茎?2.枝芽的结构是怎样的?当枝芽发育成枝条时,各部分发生了哪些变化?3.根据芽的枝上的位置,芽鳞的有无、将要形成的器官性质和生活活动状态,可以将芽分为哪些类型?不同类型的芽各有何特点?4.如何区分缠绕茎和攀援茎?5.什么是分蘖、分蘖节和蘖位?为什么说蘖位高低与分蘖的成穗率密切相关?6.比较茎和根的顶端分生组织,分析它们之间的异同。

7.什么是原套原体学说?这一学说有什么价值?8.比较茎尖和根尖的分区结构有何异同?9.说明叶和芽的起源部位和过程。

叶和芽的起源与侧根的起源程序有何区别?10.说明双子叶植物茎的初生结构,并与根的初生结构进行比较,分析二者的异同。

11.说明双子叶植物茎的次生维管组织的结构,并与初生结构进行比较,分析二者异同。

12.什么是茎的三种切面?为什么说,射线可以作为判断切面类型的指标?13.什么是年轮?年轮是怎样形成的?14.比较维管射线和髓射线,分析二者的异同。

15.说明木栓形成层的起源。

16.什么是周皮?为什么说周皮和树皮是两个完全不同的概念?17.比较单子叶植物茎和双子叶植物茎的初生结构,分析二者的异同。

18.茎为什么样具有输导和支持功能?从茎的结构进行说明。

(三)叶1.叶由哪几部分组成?什么是完全叶和不完全叶?2.从叶片的全形、叶尖、叶基、叶缘和叶脉等方面,说明叶的形状和类别。

3.复叶的主要类型有哪些?如何区分单叶和复叶?4.说明种子植物中常见的叶脉类型。

5.叶镶嵌是怎样形成的?有何意义?6.以异面叶为例,说明一般被子植物叶的结构。

7.和一般被子植物的叶相比,禾本科植物叶在结构方面有哪些特点?8.什么是叶的气孔器?气孔是如何启闭的?9.C4植物和C3植物叶在结构上有何区别?10.离层是怎样形成的?有何意义?11.简述叶的主要生理功能。

(四)营养器官间相互关系和变态1.什么是叶迹和叶隙?茎和叶的维管组织是怎样联系的?2.什么是根茎过渡区?说明四原型根转达变成茎的四个外韧维管束的过程。

3.何谓变态?营养器官的变态是怎样形成的?4.说明胡萝卜、萝卜和甜菜肉质直根加粗方式的异同。

5.说明甘薯块根形成的过程。

6.人们食用的马铃薯和荸荠,为什么是变态茎而不是变态根?7.叶的变态有哪些主要类型?它们变态后的功能是什么?第四章种子植物的繁殖和繁殖器官一、本章重点内容(一)种子植物的繁殖1.繁殖的概念:2.繁殖的类型:营养繁殖、无性生殖、有性生殖3.被子植物的营养繁殖:营养繁殖的意义;人工营养繁殖4、植物的有性生殖:(二)花1. 花的组成部分及其形态结构:2. 花各部分的演化:3. 禾本科植物的花:4. 花公式和花图解5. 花序:6.花药的发育和花粉粒的形成:7.胚珠的发育和胚囊的形成:8.开花、传粉与受精:1.果实的形成:真果与假果2.果实的结构:3.果实的类型:聚合果与聚花果;肉果与干果(四)种子1.种子的形成:胚和胚乳的发育;核型胚乳与细胞型胚乳;假种皮;无融合生殖与多胚现象2.种子的结构:胚的结构(胚根、胚芽、胚轴和子叶);双子叶植物和单子叶植物的种子结构;有胚乳种子和无胚乳种子;种脐、种孔种脊、种阜等。

3.种子的休眠4.种子的寿命5.种子萌发的条件6.种子萌发的主要过程7.幼苗的类型:子叶出士幼苗和子叶留土幼苗二、复习思考题(一)种子植物的繁殖1.植物的繁殖具有哪些重要的生物学意义?植物的繁殖可分为哪几种类型?各种繁殖类型的特点是什么?2.什么是自然营养繁殖?举各种自然营养繁殖的实例加以说明。

3.什么是人工营养繁殖?在生产上适用的人工营养繁殖有哪几种?人工营养繁殖在生产上的特殊意义是什么?4.扦插和压条繁殖时需注意哪些重要的环节?二者的具体操作有何不同?5.嫁接繁殖和扦插、压条有何不同?何以嫁接繁殖优于扦插和压条繁殖?6.嫁接繁殖的成功关键是什么?具体的操作方法有哪几种?1.花的组成包括哪几部分?各有何特点?2.说明花冠的主要类型。

3.从雄蕊的数目和长短方面,说明雄蕊的类型。

4.心皮与雌蕊是什么关系?何谓单雄蕊、离生雌蕊和合生雌蕊?5.绘出子房上位、了房下位和子房半下位的简单图解。

6.何谓胎座?绘出边缘胎座、侧面膜胎座和中轴胎座的图解。

7.以小麦花为例说明禾本科小花和小穗的组成,。

8.什么是花程式和花图式?举例说明。

9.何谓花序?花序有哪几种主要类型?它们各有何特点?10.说明花药发育的过程。

11.说明花药壁各层细胞的特征及功能。

12.说明花粉粒的发育。

13.说明花粉粒的形态结构。

14.试述蓼型胚囊的发育过程。

15.详述胚囊的结构。

16.花粉粒在柱头上为什么能够萌发?从花粉粒和柱头两方面进行说明。

17.说明花粉管是怎样穿过花柱、进入胚囊的?18.试述双受精过程,并说明双受精的生物学意义。

(三)果实1.果实是怎样形成的?它包括哪些结构?2.果实有哪些类型?各有何特点?1.学习植物各器官的形成与发育,为什么从种子开始,为什么说胚是新一代植物的原始体?2.总结种子的基本结构有哪些?比较有胚乳种子中双子叶植物种子与单子叶禾本科植物的种子有何异同。

3.种子里有哪些主要的贮藏物质?4.种子萌发的内外条件是什么?萌发的主要过程如何?从胚发育为幼苗可以见到哪些形态方面的变化?5.何谓"子叶出土幼苗"和"子叶留土幼苗"?6.以荠菜为例说明双子叶植物胚的发育过程。

7.以小麦为例说明单子叶植物胚的发育过程。

8. 三种胚乳发育类型的详细过程如何?9.种皮的结构特征如何?种皮的性质、厚薄与果实的果皮之间是否有一定的相关性?10.什么是无融合生殖和多胚现象?11.什么是单性结实?自发和诱导单性结实在生产上有何重要意义?12.种子和果实的传布有哪些方式?13.理顺被子植物的生活史。

用表列出生活史中各个阶段的发展顺序,包括大、小孢子囊的发生,大、小孢子的形成,雌、雄配子体的发生,雌、雄配子的形成,受精过程,由受精后产生的果实和新一代的雏体。

注明各阶段的核相变化。

06生物技术班植物学课程(系统分类部分)复习思考题第五、六章藻类植物(Algae)1.藻类植物的基本特征是什么?藻类植物的分门根据是什么?一般分为哪些门?2.蓝藻门的主要特征是什么?3.硅藻门的特征是什么?4.试述硅藻的生殖方式。

5. 绿藻门的特征是什么?为什么说绿藻是植物界进化的主干?6. 衣藻的形态构造如何?简要说明其生活史。

7. 简述水绵的形态构造和接合生殖的过程,它的生活史属何种类型?8. 绿藻门植物和陆生高等植物有哪些相似的地方?为什么说陆生高等植物是从绿藻进化来的?9. 红藻门的主要特征是什么?10. 褐藻门的主要特征是什么?11. 综述藻类的起源和进化。

12. 试举例说明藻类植物生殖的演化。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