园林生态城市建设思考
园林生态学课后思考题

园林生态学课后思考题第一章1,、什么是城市环境?它的特征?定义:指影响城市人类活动的各种自然或人工的外部条件总和。
主要指物理环境,分为自然环境和人工环境。
城市环境的特征是:城市环境的高度人工化特征、城市环境的地域层次特征、城市环境污染特征2、城市的环境污染主要表现在哪几个方面?水体污染噪声污染大气污染固体废弃物污染3、如何理解环境污染与环境容量的关系。
答:所谓环境容量是指某一环境在自然生态结构和正常功能不受损害,人类生存环境质量不下降的前提下能容纳的污染物的最大负荷量。
它包括环境本身的自净能力,也包括环境设施对污染物的处理能力,环境自净能力越强,承污能力就越强,环境容纳量就越大。
当环境污染进入环境中的量超过环境对污染物的承受能力——环境容量时,环境就会恶化,对人体健康,动植物正常生长发育产生危害,该现象即为环境污染。
4、从园林工作者的角度来看,环境有什么不同的定义或含义。
答:所谓环境就是针对某一主体而言的,是作为某一主体的对立面和依存面存在的,与某一特定主体有关的周围一切事物的总和,就是这个主体的环境。
就园林工作者而言,一般以人类作为主题,环境是指围绕着人群的空间以及各种外部条件或因素。
现代园林建设的一个重大目标就是改善城市环境条件,创造一个良好的人居环境。
5、什么是限制因子?如何确定哪些是限制因子?在诸多生态因子中,使植物的生长发育受到限制、甚至死亡的因子成为限制因子。
任何一种生态因子只要接近或超过生物的耐受范围,就会成为这种生物的限制因子。
6、为什么说“植物的生存取决于综合的环境条件”?P21页△处,不确定第二章1、城市地区光照条件有什么特点?答:光照条件的特点:①城市的低云量、雾、阴天日数都比郊区多,而晴天数、日照时数则一般比郊区少。
②城市地区云雾增多,空气污染严重,使得城市大气混浊度增加,从而达到地面的太阳直接辐射减少,散射增多,而且愈近市区中心,这种辐射量的变化愈大。
③由于城市建筑物的高低、大小以及街道宽窄和方向不同,使得城市局部地区太阳辐射的分布很不均匀。
浅谈城市园林绿化设计存在的问题以及解决措施

浅谈城市园林绿化设计存在的问题以及解决措施城市园林绿化设计是指在城市建设过程中,通过对公共空间和居住区域进行设计和改造,以增加绿色植被,改善城市生态环境,提高居民生活质量的一种设计活动。
随着城市化的不断推进,城市园林绿化设计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
在实际的设计与建设过程中,也存在着一些问题,需要我们认真思考并解决。
本文将就城市园林绿化设计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措施进行一番探讨。
一、存在的问题1. 设计理念单一当前城市园林绿化设计中,存在很多设计理念单一的问题。
大多数设计者只关注景观美化和植物配置,却忽视了城市园林绿化设计对城市生态环境的影响。
在这种情况下,城市园林绿化设计成为了一种摆设,没有真正起到改善环境和提高居民生活质量的效果。
2. 资金投入不足城市园林绿化设计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然而在实际情况中,许多城市园林绿化设计项目的预算都是不足的。
这导致了许多设计项目无法得到有效的实施和维护,最终成为了一种奢侈的摆设。
3. 城市生活节奏与绿化不匹配城市生活节奏快,人们的生活方式也趋向于繁忙和紧张。
在这种情况下,城市园林绿化设计需要更贴近人们的生活,提供更多的便利和舒适,以适应城市居民的生活需求。
目前的城市园林绿化设计往往无法真正满足人们的需要。
4. 绿化空间不合理规划城市绿地和公共空间的规划常常不够科学和合理,导致了绿地利用率低、空间浪费严重,同时也影响了居民的休闲生活质量。
二、解决措施1. 多元化设计理念城市园林绿化设计应该从单一的美化植物配置转变为多元化的设计理念,注重绿化对环境和生态的影响,通过科学的设计和规划,打造出更加适合城市生活的园林绿化空间。
2. 加大资金投入政府和社会应该加大对城市园林绿化设计的资金投入,保障其实施和维护的资金需求,提高城市园林绿化设计的可持续发展性。
3. 接地气的设计城市园林绿化设计需要更加贴近人们的生活,提供更多便利和舒适。
要能够充分考虑到居民的实际需求,设计出更加实用和人性化的园林绿化空间。
对洛阳城市生态大园林建设的思考

灿烂 , 阳现 代 园 林 , 洛 无论 是 宏 观 的还 是 微 观 的 , 注 重 生 应 态建 园 、 观造 园 、 化塑 园三 者 的统 一 。 景 文 因此 , 握 当今 全 把 国 乃至 世 界生 态 环境 发 展 趋 势 , 建 有 自己特 色 的城 市 园 构
御 苑依 水 而建 或 开辟 水体 , 因水 而成 景 , 进 了园林 理 水技 促 艺 的发 展 , 园林 的游 赏功 能 已上升 到 主要 地位 , 开始 注 重 并
林 景 观 , 与 当地古 老灿 烂 的文 化相 融合 , 并 是现 阶 段亟 待解
决的 重大 问题 。
l 历 史 上 的 洛 阳 园 林 特 点 及 地 位
洛 阳 是 国务 院 首批 命 名 的历 史 文 化 名城 , 有夏 、 、 曾 商 周、 汉、 魏 、 晋、 魏 、 东 曹 西 北 隋唐 、 唐 、 后 后梁 、 晋 等 1 后 3个
表 . 成 了 以 王宫 为 中 心 的 “ 朝 后 市 , 形 前 左祖 右社 ” 的格 局 。
至东 汉 , 由于 洛阳 北依 邙 山 。 、 、 、 诸水 汇人 洛 河 , 伊 澶 涧 毂 丰
景观 ( 审美 ) 能 和 文化 功 能 , 建 自然 山水 生 态 和 文化 的 功 构
推进国家生态园林城市创建的对策和建议

推进国家生态园林城市创建的对策和建议摘要:本文首先分析了创建国家生态园林城市的意义,接着从健全园林管理机制,强化行业监管,坚持规划建绿,稳步增加城市绿化率,加大资金投入力度,改善城市生态环境等方面提出了推进国家生态园林城市创建的对策和建议。
关键词:生态园林城市创建对策为了更好的推进城市园林绿化建设,为市民打造良好的生态景观,越来越多的城市开始加入创建国家生态园林城市创建的大潮,顺应了城市生态化发展的趋势,“生态城市”开始作为城市建设的主要模式。
我国各个省市都开始取消传统唯GDP至上的考核指标,把生态环境保护当作一条不能越界的红线,以此来营造良好的人文居住环境,提高了城市发展竞争力。
一、创建国家生态园林城市的意义随着生态意识逐步深入人心,人类越来越关注自身的居住环境,明白了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共存关系,用生态学的思想来进行城市的规划与发展建设,积极创建国家生态园林城市。
具体意义如下:首先,创建国家生态园林城市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需要。
社会经济的发展,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在新时期,城市发展成为重要的议题之一,建设生态文明,实现可持续发展成为城市发展的客观需求,也是历史发展的必然。
创建生态园林城市,能够让城市的生态环境得到进一步的优化,让人与自然协调发展,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需求。
其次,创建国家生态园林城市是建设宜居城市的举措。
如前文所述,创建生态园林城市能够改善居住环境,为市民谋福利,受到市民的广泛欢迎。
而且在生态园林城市持续创建过程中,城市的环境在一步步的发生改变,城市的品味也在提升,使经济与环境之间实现了协调发展,能够在很大程度上提升了这个城市的综合实力。
再次,通过多个城市创建生态园林城市的实践可以看出,这项活动的开展能够完善城市功能,让城市的环境水平大幅度提升。
为经济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投资环境,成为城市现代化建设与全面进步的重要举措。
在推进国家生态园林城市创建过程中,要用长远的眼光看待问题,制定创建目标,并分层次、分阶段的实施,避免出现反复调整的状况,减少人才物的浪费。
关于城市生态建设中园林绿化的思考

关于城 市生态建设 中园林绿化 的思考
摘要 : 随 着经 济 的快 速发 展 , 人 们 已越 来 越认 识 到 加 强城 市 园林 绿 化建 设 , 改善 城 市 生态 的重 要 性 。 园林 绿化 在 改善 城 市小 气 候, 监 测 城市 环境 方 面有 着 重要 而 积极 的作 用 。而 我们 在 园林 绿化 过 程 中 , 仍存 在 着栽植 不 科 学 , 管理 不 科学 等 问题 。 所以, 必 须科 学 规 划城 市 园林 绿化 , 科 学 管理 城 市 园林 植 物 。 关键 词 : 生 态建 设 ; 园林 绿 化 ; 科 学规 划 ; 科 学管理 ;
众所周知 , 植物的品种是多种多样的 , 而它们的生长习性也是变化多端 的。 譬如说: 有 些植 物 不受 季节 控 制 、 四季常 绿 , 有 些植 物会 落 叶 ; 有些 植 物需 要 充 足 的阳光 、 肥 沃 的土 壤 , 有 些 植物 则怕 光 、 无 土 质要 求 。而 由于 园艺 师对
林绿化过程中, 仍存在有许多问题有待改善 。而在这些问题之 中, 栽植不科 学, 管理 不科 学最 为 突 出。
( 一) 栽植 不科 学
城市生态建设 中承担着改善城市小气候 , 监测城市环境的作用。
( 一) 改善 城 市 小 气候
首先 , 园林 植 物可 以调 节 温度 。 园林 绿 化可 以调 节 气 温 , 起到 冬 暖夏 凉 的 作 用 。在 炎 热 的夏 季 , 树木 庞 大 的叶 面积 可 以遮 阳 , 能 有 效地 反 射 太 阳辐 射 , 大大 减少 阳光 对地 面 的直射 。 树 木通 过 叶片 蒸发 水 分 , 可 降低 自身的 温度 , 提 高附 近 的空 气湿 度 。 因而夏 季 绿地 内 的气 温较 非 绿地 气 温低 3~5 ℃, 较 建 筑 物 地 区 的气 温 降低 1 0 %左右 。因此 , 城市 绿地 面 积大 、 覆 盖率 高 , 能有 效 地 改
怎样理解建设生态型园林的可持续发展的意义

怎样理解建设生态型园林的可持续发展的意义——建设生态型园林的方法思想和理念摘要:城市生态型公园是未来城市发展最重要的基础,而生态城市又被公认为是最适宜人类居住的城市,是21世纪城市发展的理想形态,所以城市建设应该走一条更绿色、生态化的发展道路,努力建设尊重生态学原理,人与自然和谐并与环境友好的城市。
关键词:生态型园林;设计1、绪论可持续性,从字面上来说,就意味着持续的能力。
公园是城市中环境优美的游憩空间,是城市中的绿洲,它是城市居民进行文化休息以及其他活动的重要场所,对美化城市面貌和平衡城市生态环境、调节气候、净化空气等均有积极作用。
运用人与环境的关系时,可持续性意味着在我们可预见的未来的持续能力。
关于可持续性,至少要有两方面的考虑。
第一,作为物种的持续,我们必须满足我们的基本需求(食物、水、住房等等);第二,为达到无限的可持续性,我们必须避免“杀鸡取卵”的做法。
只有学会在限制中生活,我们才能达到可持续性。
建设生态园林的可持续发展是可持续发展中的一格分支。
公园系统是一个复合的生态系统,生态公园就是最大限度顺应自然、保护自然、利用自然,保持生物物种的多样性,充分考虑和利用生物之间的空间需求、生存竞争、食物链等。
此外,生态型公园还包括一些节能、环保、高效益、低费用维护等内容。
在开发资源或建设中,如何贯穿景观生态理论,增强公园生态系统的稳定性,提高景观质量,这应当是我们设计者所应当首先考虑的问题。
指既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对后代满足其需要的能力不构成危害的发展,亦即谋求经济、社会与自然环境的协调发展,维持新的平衡,制衡出现的资源损耗和环境污染,控制重大自然灾害的发生,是在保持和增强未来发展机会的同时满足当代居民需求。
生态环境,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础。
优美的生态环境已经成为衡量一个社会文明程度高低的重要标准。
2、目前我市生态环境质量现状2、1大气环境近年来,我市城市空气质量总的来看污染程度依然较重,主要污染物为总悬浮颗粒和降尘,且季节性变化明显。
浅析我国生态园林城市建设的思路

的发展 目标 ,并编制了相应 的建设规划 。但是现 阶
段 我 国并 未 评定 出生 态 园林 城 市 。究 其 原 因 ,除 了
评定标准高外 ,生态园林城市 的建设是一个动态的 过程 ,仍需不断探索和总结。必须认清生态园林城
市特 点和 基本 内涵 ,在实践 过 程 中做 更 多 有 针对 性
( apn gi l rl c ne Istt, ua 34 0 ) N ni A r ut a Si c ntue Ff n 5 2 0 g c u e s i i
Ab t a t h sp p ra ay e h o c p n tn a d o c — a d n ct . h a s a d meh d fb i i g e o g r e sr c :T i a e n l z d t ec n e t d sa d r fe o g r e i T e me n n t o so u l n c — a d n a y d ct e e p o o e i w r r p s d,a c r i g t h u r n i ai n o i e eo me ti h n . y c od n t e c r t t t fct d v lp n n C i a o e su o y
效 益在 城市 中也 得 到发 挥 ,使 其达 到 碳 氧平 衡 ,并
市 ” 作 为建 设生 态城 市 的阶段 性 目标 ,就 是要 利 用 环 境生 态学 原理 ,规 划 、建设 和管 理 城 市 ,进 一 步 完善 城 市 绿 地 系 统 ,有 效 防 治 和 减 少 城 市 大 气 污
21第 期 0 年 4 1
旅 料姨
8 5
浅 析 我 国 生 态 园 林 城 市 建 设 的 思 路
生态型园林城市创建若干问题的思考

( ) 护 利 用 一 保
在城市发展 中,一些特殊 的 自然景观元素或生态 系统保护 尤为显得重要 , 如湿地保护 、 自然水 系和山林 的保 护等 , 这些特 殊 的景观元 素或生态系统是 长时间 自然 演替和进化 的结果 , 成
为 了一 个 稳 定 而 和 谐 的生 态 系 统 ,如 果 破 坏 其 中 的一 部 分 景 观 元 素 , 必 导 致 生 态 链 的破 坏 , 而 破 坏 系 统 的和 谐 与 统 一 。所 势 从 以 , 开 发 利 用 这 些 生 态 系 统 , 须 依 据 和 不 能 够 破 坏 原 生 态 如果 必 系统 关 系 。 如今 在城 市化 发 展 的 进 程 以 及 经 济 开 发 等 一 系 列 的 经济活动中 , 由于 一 味 地 追 求 结 果 , 往 就 忽 视 了对 于 原 生 态 环 往
出较为丰富的景 观效果 。 我国园林学家 、 一代宗师—— 陈从周教 授关于水体景观在园林 中的应用曾这样描述 : 南园林 、 阁临 江 小 流, 粉墙低亚 , 得万千形象之变 。 白非本色 , 而色 自生 ; 池水无色 ,
弥河水系及 湿地有着极其重要 的意义 。 其次, 一些建筑材料 的合理再 利用 , 亦可起到节约资源 的耗 费 。如建 筑 垃 圾 的
( 如图胶 州湾羊毛沟湿地景观 ) 。山东 寿光市结合 房地产 的开发 建设 , 在弥河两岸以保护和利用湿地为宗 旨, 在保 持原有地貌 的
基 础 上 建 起 了临 河 湿 地 景 观 公 园 ,弥 河 湿 地 景 观 公 园 的建 设 将 成 为 寿 光 城 市 重 要 的 绿 肺 ,对 于改 善 环 境 并 有 效 地 保 护 和 利 用
树种等 , 都可大大节约能源和减少资源 的耗费 。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关于园林生态城市建设的思考
【摘要】建设生态园林城市是加快新型城镇化建设,全面提升城市建设水平和可持续发展能力,提高人民群众生活质量和幸福指数的客观要求。
本文就如何建设园林生态城市谈几点思考意见。
【关键词】园林;生态城市;建设
0.引言
建设生态文明,是党的十七大提出的重要战略思想。
创建生态园林城市,是建设生态文明的重要举措,目的是实现城市生态环境与经济发展环境的协调统一。
建设生态园林城市是加快新型城镇化建设,全面提升城市建设水平和可持续发展能力,提高人民群众生活质量和幸福指数的客观要求。
本文就如何建设园林生态城市谈几点思考意见。
1.园林生态城市建设遵循的原则
1.1因地制宜
每座城市的生态条件都各俱特点,所以建设生态园林城市就应该因地制宜,创造自身城市的特色,选育本地特产的乡土树种为本城市的生态、环境建设服务。
根据各地的实际情况按照乔木、灌木、草本结合的原则,大面积地推广种植适应本地气候条件的乔木、灌木、草本多层森林植被的立体绿地,增加空间绿量,降低管理成本。
而不顾各地的自然和气候条件,过分地强调奇花异草,盲目将南树北移,照搬异地和他国种植模式,其结果是生态和景观功能达不到保证,这种做法是极不可取的。
1.2生态平衡
生态平衡是生态学的一个重要原则,其含意是处于顶级稳定状态的生态系统,系统内的结构与功能相互适应与协调,能量的输入和输出之间达到相对的平衡,从而系统的生态效益最佳。
在生态园林城市的建设中,应强调绿地系统的结构和布局形式与自然地貌和河湖水系的协调以及与城市功能分区的关系,着眼于整个城市的生态环境,合理布局,使城市绿地不仅围绕在城市四周,而且把自然引入城市之中,以维护城市的生态平衡。
近些年来,我国不少城市开始了城郊结合、森林园林结合、扩大城市绿地面积、走生态大园林道路的探索,如北京、天津等。
1.3可持续发展
建设生态园林城市,必须以保护自然资源、维护自然资源循环过程作为利用和改造自然的前提,即人为的设计应最大限度地适应自然景观,以确保城市景观的完整性。
创造优美、舒适、恬静的生态园林的城市景观,给城市以美的享受,不断促进社会可持续发展。
1.4地方文化特色
由于不同区域的城市有着各自不同的区位环境、植被特色、历史背景和文化意识追求,形成了自然和文化相适应的地方特色,因此在建设生态园林城市中必须突出地方特色和城市风貌。
如峰峦叠嶂的山城要因势利导,将园林建设与既有的起伏地形相结合,融自然景观为一体;平原城市生态园林的规划设计可通过台阶式、多层次、多种道路框架结构和水系林带格局,错落布置园林景观,平面、立
面有机结合;历史文化名城,应注重保全其历史的地方特色。
2.园林生态城市建设的几点思考意见
2.1科学规划
在认真调查生态资源、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上,紧紧围绕完善城市生态设施、提升城市生态功能、增强城市可持续发展能力等主题,高起点、高标准规划设计生态园林城市建设。
首先,科学设置总体目标。
以设施配套、功能完善、景观优美、生态良好为主要内容,建设现代文明生态城市保障体系;以发展循环经济为重点,建设城市生态产业体系;以森林生态文化为主题,建设城市生态文化体系。
其次,系统编制创建规划。
组织编制和修编了《城市总体规划》、《城市生态系统规划》、《城市绿地系统规划》等,为创建生态园林城市提供规范和保障。
再次,精心设计城市规划。
切实抓好城市基础设施和生态环境设计工作,倾力做好“山、水、绿”三篇文章,营造生态园林城市特色。
2.2创新管理体制
一是创新创优领导机制。
各级、各有关部门成立了创建生态园林城市领导机构和专门班子,做到人员、工作、经费落实到位,形成了“党委政府领导,部门协作配合,上下联动,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高效组织领导体系,大大激发了创建生态园林城市的积极性。
二是创新创优监督检查机制。
下发《创建生态园林城市工作实施方案》,将创建的各项工作细化、量化;成立由领导带队的督导检查组,督导各地生态园林城市创建工作组织领导、工作机构、
保障措施建立和落实情况。
同时,建立创建工作定期报告、调度、评价、通报、督导、整改制度。
三是创新创优投入机制。
通过争取银行贷款、搭建融资平台、招商引资等方式,着力构建政府引导、市场运作、社会参与、良性互动的多元投入机制,有效保障城市生态园林建设的可持续投入。
2.3提高生态园林科技水平
生态园林建设涉及到园艺、林业、建筑、规划以及文化艺术等学科内容,在生态园林建设的过程中,还有很多问题需要探索研究,必须重视和依靠科技进步,因此要加强生态园林建设的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建立健全园林绿化科研机构,增加研究资金。
园林管理部门要与院校、科研机构加强联系和沟通,进行绿地系统生物多样性的研究,特别要加强地方性物种保护与开发的研究,注重植物新品种的开发和利用,开展园林植物育种及新品种引进培育试验等。
2.4选择乡土景观树种
由于绿色植物是随各地的自然生态条件不同而具有显明的品种地域分布特性的,所以,选择适于当地生态条件又能丰富城市景观的树花品种系列,能象城市的标志性建筑物一样,成为城市景观特色的重要内容。
如桂林的桂树、福州的榕树、昆明的银桦、洛阳的牡丹花、长春的君子兰花、以及哈尔滨的榆树、丁香等,都对城市景观形成特色起重要作用。
北方城市要特别重视发展常绿树种,常绿树和落叶树合理配比,使城市一年四季常青又富有色彩变化。
在速生树和慢生树的比例上,着眼于树形美观的慢生树,积极采用快
生树配合,以早日达到绿化,又能得到稳定的绿化作用;在乔灌木的配合上,要以乔木为主、乔灌结合,形成立体绿化景观。
2.5巩固园林绿化成果
城市绿化建设是基础,管理是保障。
基于这一认识,我们应着重在绿化的精管细养上狠下功夫,付出百倍努力巩固园林绿化的成果,使城市绿化工作走上科学化、规范化、制度化良性发展的轨道。
一是加强制度建设,依法护绿。
为加大执法力度,成立绿化专业执法队伍,明确职责,严格管理,不断加大执法力度,严肃查处各种破坏绿化的行为,较好的维护和保护了绿化成果。
二是严格落实“门前五包”责任制,动员社会各方面的力量,搞好城市绿化,有效推动了园林绿化工作的深入开展。
三是对公共绿地的养护管理,自上而下建立健全了养护管理领导机构,考核细则,质量标准,作业要求等一系列管理制度,将城区绿化分片、分段,实行定岗位、定任务、定责任的“三定”措施,严格考核,严格奖惩。
3.结束语
综上所述,绿色生态是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基础,是城市综合竞争力提升最根本、最长期的保障。
我们应坚持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致力生态园林建设,弘扬生态文化,改善生态环境,大力推进物质文明建设、精神文明建设和生态文明建设共同发展。
【参考文献】
[1]梁建清.打造园林生态城市之路[j].城乡建设.2004.04. [2]周本贤.浅谈园林生态城市建设[j].湖南林业科
技.2003.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