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鸿业微观经济学(全套课件225P)

合集下载

微观经济学完全竞争市场课件 高鸿业版

微观经济学完全竞争市场课件 高鸿业版
开 始 生 产 亏 损 生 产 不 盈 不 亏 盈 利 生 产
Q
六、生产者剩余(PS) ◆含义 ◆生产者提供一定数量产品实际 得到的报酬与所要求的最低报酬的 差额 厂商的PS:PS=利润+固定成本 市场的PS:所有厂商PS加总的 总和
价 格 ( 美 元 25 个 ) 20
15 10 5 0
Max从第50个 比萨饼中得到 的生产者剩余 生产者 剩余 市场价格
第六章 完全竞争市场
完全竞争市场中厂商的收益规律 完全竞争市场中厂商的短期决策 完全竞争市场中厂商的长期决策

第一节 完全竞争市场中厂商的 收益规律
一、完全竞争市场的含义 competitive market(竞争性市场) perfect competion (完全竞争) ◆竞争不受阻碍和干扰的市场 ◆不存在垄断因素的市场
四、完全竞争市场中厂商的收益规律 ◆竞争性厂商的收益规律 ★收益的含义 ★价格对收益规律的影响 ★竞争性厂商的收益规律 P=MR=AR
第二节 完全竞争市场中厂商的 短期决策
一、利润的含义 经济利润=总收益-经济成本 二、厂商利润最大化的原则 边际收益=边际成本 MR=MC
三、竞争性厂商利润最大化的条件 ◆P=MC
二、完全竞争市场的条件 ◆生产厂商数量众多 ◆产品是同质的 ( Homogeneous products) ◆生产要素可以自由流动 (Transactions are costless ) ◆信息是完备的 ( Complete information )
三、完全竞争市场中厂商的需求曲线 ◆竞争性厂商的需求曲线 水平的需求曲线
/
生产 成本
50 100 150 200 数量(个/天)
◆性质:
★衡量厂商参与生产获得的净福利

微观经济学课件第一章(高鸿业)

微观经济学课件第一章(高鸿业)
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
2019/11/29
40
(四)经济学研究的普遍问题
资源的最 优配置问 题
What: 生产什么? How: 如何生产? For Whom: 为谁生产?
资源的充分利用问题
2019/11/29
41
本节总结
欲望无限 资源稀缺
稀缺性
选择
各种经济问题产生的 选择是解决经济问题的
源头,也是经济学产 主要途径,构成了经济
通过媒体关心我国和其他国家的经济问题。
学习时要搞清理论,特别要注意结论成立的 条件。
2019/11/29
2
考核方式及成绩评定方法
平时占10%:
• 课堂表现,上课认真听讲,做笔记,不做无关事 情
• 完成作业,以及课程论文 ■期中考试占20%。
期末闭卷考试占70%。
2019/11/29
结论
经济学 经济问题 稀缺性
2019/11/29
欲望无限 资源有

25
1、当代主要经济问题
人们选择消费什么与生产什么 采用什么有效的方式进行生产 什么决定人们收入,为何收入差距拉大 政府在经济生活中的作用是什么?效率如何? 失业问题 通货膨胀问题 经济增长问题
2019/11/29
用途,而且还要使其获得的收益最大,即选择 效率。
*生产可能性边界:是指在一定的技术水平下,
充分和有效地利用各种资源所能生产的各种物 品按不同比例组合的最大可能产量的组合轨迹 线。
2019/11/29
36
假设
A、资源量已定,而且在讨论期不变; B、生产技术已定,而且在讨论期不变; C、只生产两种产品,比如,资本品和
2019/11/29

《高鸿业微观经济学》课件

《高鸿业微观经济学》课件

供给定理
供给曲线是由生产者的个人行为和市场行为共同决定的。
供给曲线的形成
表示供给量对价格变动的敏感程度,包括点弹性、弧弹性和长期弹性。
供给的价格弹性
弹性是指一个变量对另一个变量的敏感程度,通常用弹性系数来表示。
弹性的概念
表示需求量对价格变动的敏感程度,包括点弹性、弧弹性和长期弹性。
需求的价格弹性
详细描述
市场失灵可能出现的原因包括外部性、公共品、不完全竞争、信息不对称等。在这些情况下,市场无法实现资源的有效配置,需要政府进行干预来纠正市场失灵。政府可以通过税收、补贴、立法等方式来调节市场行为,以实现资源的更优配置。
VS
政府干预并不总是能够解决市场失灵问题,也存在政府失灵的风险。
详细描述
政府失灵可能出现的原因包括政府决策的低效、官僚主义、利益集团的影响等。因此,在实施政府干预时,需要充分考虑其可能带来的副作用和负面影响,并采取相应的措施来减少这些影响。
《高鸿业微观经济学》ppt课件
目录
微观经济学简介供求理论消费者行为理论生产者行为理论市场结构与厂商行为分配理论一般均衡理论与福利经济学
01
微观经济学简介
Chapter
微观经济学是研究个体经济行为和个体经济关系的科学,主要关注个体经济单位(消费者和生产者)的经济行为和决策。
微观经济学主要研究个体经济单位的经济行为和决策,包括消费者的购买行为、生产者的生产决策、市场供求关系、产品价格形成等。它关注个体经济单位如何在资源有限的情况下做出最优决策,以及这些决策如何影响市场结果。
详细描述
总结词
微观经济学的研究方法主要包括实证分析和规范分析、静态分析和动态分析、均衡分析和非均衡分析等。
详细描述

微观经济学全集课件(高鸿业版).

微观经济学全集课件(高鸿业版).

(二)选择与经济学
选择性:选择是在一定的约束条件下,在不同 可供选择的事件中进行挑选的活动 资源物品欲望的满足具有多种选择
资源物品:如石油,如电力 物品欲望的满足:如自来水,如充饥
经济学:研究稀缺条件下如何抉择的学科。
经济学(economics) 研究的是社会如何利用稀缺的资 源以生产有价值的物品和劳务,并将它们在不同的 人中间进行分配。 最优化思维:有效利用有限资源以求无限欲望的最 大满足
稀缺 (scarcity) ——相对于需求,资 源或物品总是有限的
• 资源可分为:经济资源与非经济资源(如空气) • 物品通常可分为: 经济品(economic goods):如衣服、食品 自由品或免费品(free goods):如阳光 有害品(harmful goods)或废品(waste goods):如噪音、垃圾 • 生产要素包括:土地、劳动、资本、企业家才 能;
经济模型
高中生物老师用塑料模型来讲授基础解 剖学。 经济学家也用模型来了解世界,但不是 塑料模型,而是通常由图形和方程式组 成的模型。 所有模型都建立在一些假设之上。
一、经济学的基础
稀缺
选择 机会成本
(一)稀缺与效率:经济学的双重主 题
欲望或需要的无限性
• 多种多样、多层次,由低到高,永无止境 • 马斯洛的需要(欲望)层次理论: • 基本生理需要(physiological) • 安全需要(safety) • 社会需要(social) • 地位需要(esteem) • 价值自我实现需要(self actualization)
(三)机会成本与生产可能性 边界
机会成本(opportunity cost)
定义:一种资源被用于某一特定用途以后所放 弃的在其它各种可能用途中所能获得的最大利 益。(如果作出一项选择而不能不放弃另一项 选择,那么,这另一项选择在实际上可能的最 高代价,称之为该项选择的机会成本) 前提: • 资源的稀缺 • 资源的多用途 存在于任何行为主体的任何选择行为中。

微观经济学PPT 高鸿业

微观经济学PPT  高鸿业
A XY
第五节
完全竞争和帕累托最优状态
第八讲 一般均衡与福利经济学
三、结论: 1、完全竞争的经济在一定的假设条件下,存 在着一般均衡即瓦尔拉斯均衡; 2、瓦尔拉斯均衡配置必属帕累托最优(福利 经济学第一基本定理); 3、帕累托最优可以通过瓦尔拉斯竞争性均衡 来实现(福利经济学第二基本定理)。 4、给定一些理想条件,单个家庭和厂商在完 全竞争经济中的最优行为将导致资源配置的帕 累托最优状态。即为看不见的手的定理。
第五节
完全竞争和帕累托最优状态
第八讲 一般均衡与福利经济学
C LK
PL PK
D LK
MRTS
PL PK
所以有
MRTS
C LK
MRTS
D LK
即为生产的帕累托最优条件
第五节
完全竞争和帕累托最优状态
第八讲 一般均衡与福利经济学
3)同时对生产者和消费者而言 X产品对Y产品的边际转换率
MRT XY
Y X
把△Y看成是X的边际成本, △X看成是Y的边际成 本。如果用MCX和MCY分别代表产品X和Y的边际 成本,则X产品对Y产品的边际转换率可以定义为 两种产品的边际成本的比率:
第五节
完全竞争和帕累托最优状态
第八讲 一般均衡与福利经济学
1)对消费者而言:
对任意一个消费者A在完全竞争经济中的效用最 大化条件是对该消费者来说,任意两种商品的边际 替代率等于这两种商品的价格比率,即有:
MRS
同样,对B而言,也有
A XY
PX PY
B XYMRSLeabharlann PX PY所以有
MRS
A XY
MRT dX d (L K ) dX dY dY d (L K ) d (L K ) dX d (L K ) dX d (L K )

高鸿业微观经济学-第3章-消费者行为理论 ppt课件

高鸿业微观经济学-第3章-消费者行为理论  ppt课件

货币如同商品一样,也具有效用。 边际效用递减规律对货币也适用。 随着货币的不断增加,货币边际效用递减。
“富人的 钱不值钱, 穷人的时 间不值 钱”。
消费者用货币购买商品,就是用货币的效用去交换商品 的效用。
在分析消费者行为时,通常假定货币的边际效用不变。 因为:一般情况下,单位商品的价格只占消费者总货
效用作为一种心理现象无法计量,也不能加总求和,只 能表示出满足程度的高低与顺序,效用只能用序数(第一, 第二,第三,……)来表示。 序数效用论采用的是无差异曲线分析法。
ppt课件
8
第二节 基数效用论
19世纪和20世纪初,西方经济学家普遍使用基数效 用的概念。
基数效用论的主要观点: 效用可以衡量,可以用基数1、2、3……来表示 效用的大小; 计量效用大小的单位称为“效用单位”,可以 被加总求和; 具体的效用量之间的比较是有意义的。
比如,这个定律适用于一双的鞋子,但不适用于单只 的鞋子。对于四轮子而言,必须是有四个轮子的车才成为 一单位。三个轮子不能构成一辆四轮车,因而每个轮子都 不是一个有效用的物品,增加一个轮子,才能使车子有用。 因此,不能说第四个轮子的边际效用超过第三个轮子。
ppt课件
16
货币的边际效用
第二节 基数效用论
图 3-1 总效用与边际效用
TU
35
MU
30
25
TU
20
20
15
MU
10
10
5
0
123456X (a)总效用
0
-5 1 2 3 4 5 6 (b)边际效用
ppt课件
X
13
第二节 基数效用论 总效用TU与边际效用MU的关系

高鸿业微观经济学版PPT课件

高鸿业微观经济学版PPT课件





UA3

盒 状 图
OA
UA2
UB1
U UA1 UB2 B3
XA
效.用可能性曲线
YB 17
第四节 生产的帕累托最优条件
同样的,先研究两种既定数量的要素在两个生产 者之间的分配情况。
MRTSLCK
生产的帕累托最优状态条件的公式: MRTSLCK = MRTSLDK
.
生产的帕累托最优条件
MRTSLCK = MRTSLDK
.
第五节 交换和生产的帕累托最优条件
❖二、生产可能性曲线
1.从生产契约曲线到生产可能性曲线 生产问题是两个生产者C与D在两种要素L和K之间进行选择,分别生产两
种产品X和Y。 生产契约曲线表示生产的帕累托最优状态的集合,既表示生产两种产品
一定产量时的最优投入,也表示一定投入在最优配置时所能生产的最 优产出组合。曲线上的每一点均为两个生产者的等产量线的切点,也 就是该点同时处在两条等产量线上,代表了两种产品的帕累托最优产 量,此时要增加一种产品的产量,必须减少另一种产品的产量。 将生产契约曲线上的每一个点所代表的产量组合在另一个图上显示出来, 则这种产量组合连成的曲线代表了一定投入的最优产出组合,并且一 种产品产量增加时,另一种产品的产量一定减少。
分配问题。
在点a对应于两
MRSXAY
个消费者的消费
XA XB X YA YB Y
a点存在帕累托 改进的余地, 切点c不存在。
交换的帕累托最优状态条件的公式:
M
R
S
A XY
=
M
R
S
B XY
.
MRSAxy = MRSxBy
交换的帕累托最优条件

高鸿业微观经济学课件

高鸿业微观经济学课件


重商主义:经济学的萌芽(15世纪-17世纪中期); Thomas Mun 古典经济学:经济学的形成(17世纪中叶-19世纪70年 代);Adam Smith 新古典经济学:微观经济学的形成(19世纪70年代-20世 纪30年代);Alfred Marshall 现代经济学:宏观经济学的建立和収展。包括凯恩斯革命 时期(20世纪30年代-50年代初);后凯恩斯主义(20世 纪50年代-70年代初);对凯恩斯体系的批判与创新(20 世纪70年代-80年代中期);宏观经济学的新収展(20世 纪80年代中期以来)
作了皇帝求仙术 更想登天跨鹤飞
若要世人心里足 除是南柯一梦西
微观经济学 • 研究对象:个人、家庭、企业的行为 • 消费者理论、厂商理论、一般均衡理论 宏观经济学 • 研究对象:国家的整体经济活动 • 就业、货币、经济增长
―经济学理论幵非是由一堆固定不变的结论组合起来的。这些结论 对制定政策不能起到立竿见影的作用。经济学是方法,而不是教条; 经济学是心灵的仪器,是思维的工具,能帮助人们推导出正确的结 论。” ------J. M. 凯恩斯 THE PHILOSOPHERS HAVE ONLY INTERPRETED THE WORLD IN VAVIOUS WAYS. THE POINT, HOWEVER, IS TO CHANGE IT. ------Karl Marx
生产理论与成本理论 市场结构理论(厂商均衡理论) 要素价栺决定理论:需求方面与供给方面 一般均衡与福利经济学 市场失灵与微观经济政策
第一节 需求 一、需求的界定 1、定义及构成要素 2、需求与需要 3、需求与需求量 事、影响需求的主要因素 三、需求函数与需求曲线 四、需求法则及其例外 五、需求量的变动与需求变 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资源的稀缺性
资源的稀 缺性有两层含 义,一是指任何 资源的取得都 是有成本的; 二是指相对于 人的需要和欲 望而言, 任何 资源都是有限 的。
终日奔波只为饥 方才一饱便思衣 衣食两般皆俱足 又想娇容美貌妻 取得美妻生下子 恨无天地少根基
买到田园多广阔 出入无船少马骑
槽头扣了骡和马 叹无官职被人欺 县丞主簿还嫌小 又要朝中挂紫衣
《经济学原理》之《微观经济学》
周端明(安徽师范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2012
自我介绍 asdezdm@
总体安排
授课(共18周) 其他(期中、期末)
成绩评定
平时点名(15%) 期中课程论文(25%)
期末考试(60%)
教材和参考书
教材: 高鸿业主编:《西方经济学(微观部分)》。 参考书: 曼昆:《经济学原理》(第五版,上册),北京大学
作了皇帝求仙术 更想登天跨鹤飞
若要世人心里足 除是南柯一梦西
经济学的划分
微观经济学 研究对象:个人、家庭、企业的行为 消费者理论、厂商理论、一般均衡理论 宏观经济学 研究对象:国家的整体经济活动 就业、货币、经济增长
经济思维
―经济学理论并非是由一堆固定不变的结论组合起来的。这些结论对 制定政策不能起到立竿见影的作用。经济学是方法,而不是教条;经济 学是心灵的仪器,是思维的工具,能帮助人们推导出正确的结论。” ------J. M. 凯恩斯 THE PHILOSOPHERS HAVE ONLY INTERPRETED THE WORLD IN VAVIOUS WAYS. THE POINT, HOWEVER, IS TO CHANGE IT. ------Karl Marx 经济学并不是要给出对经济问题的一套现成的答案,而只是分析和 解决经济问题的一种方法。这种方法的最显著特点就是成本和收益的比 较,姑且称之为“经济思维”。


出版社。 萨缪尔森、诺德豪斯:《经济学原理》(第18版,上 册),人民邮电出版社。 范里安:《微观经济学:现代观点》,格致出版社。 尼科尔森:《微观经济理论》,北京大学出版社。 平新乔:《微观经济学十八讲》,北京大学出版社。
―经济学”一词的演变
经济:古希腊学者色诺芬 政治经济:13世纪亚里斯多德 政治经济学:1615年法国学者孟克列钦 政治经济学批判:19世纪中叶。一是马、恩;另一观点主张 以“经济学”定义研究经济活动内在规律的理论科学,而把 “政治经济学”定义为研究经济政策的应用科学。但总体上, 当时“经济学”与“政治经济学”近乎同义词。 经济学:到19世纪末,“政治经济学”渐为“经济学”所取 代。20世纪60年代,“政治经济学”一词在激进经济学中时 有出现;现代经济学家多用“经济学”一词,偶尔一些涉及 方针政策、社会分配的课题会冠以“政治经济学”一词。本 质上两者并无二致。

西方经济学的发展阶段
重商主义:经济学的萌芽(15世纪-17世纪中期);Thomas
Mun 古典经济学:经济学的形成(17世纪中叶-19世纪70年代); Adam Smith 新古典经济学:微观经济学的形成(19世纪70年代-20世纪 30年代);Alfred Marshall 现代经济学:宏观经济学的建立和发展。包括凯恩斯革命时 期(20世纪30年代-50年代初);后凯恩斯主义(20世纪50 年代-70年代初);对凯恩斯体系的批判与创新(20世纪70 年代-80年代中期);宏观经济学的新发展(20世纪80年代 中期以来)
看不见的手
―很多时候,一个人会需要兄弟朋友的帮助,但假如他真的要依靠
他们的仁慈之心,他将会失望。倘若在需求中他能引起对方的利 己之心,从而证明帮助他人是对自己有益的事,那么这个人的成 功机会较大。任何人向他人提出任何形式的交易建议,都是这样 想:给我所需要的,我就会给你所需要的——这是每一个交易建 议的含义;而我们从这种互利的办法中,所获的会比我们所需的 更多。我们的晚餐可不是得自屠夫、酿酒商人,或面包师傅的仁 慈之心,而是因为他们对自己的利益特别关注。我们认为他们给 我们供应,并非行善,而是为了他们的自利。…… “所以,每个人都会尽其所能,运用自己的资本来争取最大 的利益。一般而言,他不会意图为公众服务,也不自知对社会有 什么贡献。他关心的仅是自己的安全、自己的利益。但如此一来, 他就好像被一只无形之手引领,在不自觉中对社会的改进尽力而 为。在一般的情形下,一个人为求私利而无心对社会作出贡献, 其对社会的贡献远比有意图作出的大。”
经济学的基本假定 基本假定 Nhomakorabea一:在任何局限条件下,每个人都会一贯地追求最大的私利。 或者说: 在约束条件下,最大化自己的利益。
基本假定之二:
每个人的任何行为,是个人的选择,而这选择是可以被推 测的。 基本假定之三(隐含的): 资源是稀缺的。
理性行为
理性的含义:
个人的理性行为含义有二:一是人的理性表现在其所追 求的目标的过程中;二是目标一旦选定,理性表现在实现目 标的过程中。 经济学所研究的理性行为: 主要是实现既定目标过程中的理性行为。经济理论是在 给定“偏好”的前提下描述、预测个人的理性行为;现代经 济学中解释为最优化行为;最优与否,完全是以经济成本或 经济利益的尺度来衡量的。
Every individual endeavors to employ his capital
so that its produce may be of greatest value. He generally neither intends to promote the public interest, nor knows how much he is promote it. He intends only his own security, only his own gain. And he is in this led by an invisible hand to promote an end which was no part of his intention. By pursuing his own interest he frequently promotes that of society more effectually than when he really intends to produce it.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