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1:自由落体运动
合集下载
高中物理必修1人教版精品课件第二章自由落体运动、伽利略对自由落体运动的研究

[即学即用] 1.判断下列说法的正误. (1)在空气中自由释放的物体都做自由落体运动.( × ) (2)物体只在重力作用下的运动是自由落体运动.( × ) (3)自由落体加速度的方向垂直地面向下.( × ) (4)伽利略通过实验的观察与计算,直接得到自由落体运动的规律.( × ) 2.一物体从塔顶做自由落体运动,经过3 s落地,取g=10 m/s2,则物体 落地时的速度v= 30 m/s,方向 竖直向下 ;塔高H= 45 m.
图3
(1)对该实验装置及操作的要求,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填写字母序号). A.电磁打点计时器应接220 V交流电源
√B.打点计时器的两个限位孔应在同一条竖直线上 √C.开始时应使重物靠近打点计时器处并保持静止
D.操作时,应先放开纸带后接通电源 E.为了便于测量,一定要找到打点计时器打下的第一个点,并选取其以后
所以当物体下落2t 时,离地高度 h=1+3 3H=34H.
1234
解析 答案
4.(自由落体运动规律的应用)屋檐每隔相同的时间间隔
滴下一滴水,当第5滴正欲滴下时,第1滴刚好到地面,
而第3滴与第2滴分别位于高为1 m的窗子的上、下沿,
如图5所示,不计空气阻力.求此屋檐离地面的高度及
滴水的时间间隔.(g取10 m/s2) 图5
3.大小 (1)在地球上不同的地方,g的大小一般是不同
的(填“不同”或“相
同”);
9.8 m/s2
10 m/s2
(2)一般取值:g=
或g=
.
三、伽利略对自由落体运动的研究 1.亚里士多德的观点:物体下落的快慢是由它们的 重量 决定的. 2.伽利略的研究: (1)逻辑归谬:伽利略从亚里士多德的论断出发,通过逻辑推理,否定了 “ 重物比轻物落得快 ”的论断. (2)猜想与假说:伽利略猜想自由落体运动是一种最简单的变速运动,它 的速度应该是 均匀变化 的. (3)数学推理:伽利略通过数学推理得出初速度为0的匀变速运动的位移 与 所用时间的二次方 成正比,即x ∝t2 .
新人教版物理必修一:第2章(第5课时)《自由落体运动》课件

第二章 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研 究
第五课时 自由落体运动
探究一 对自由落体运动的进一步理解
1.自由落体运动是一种理想化模型 物体在空气中下落时由于要受空气阻力的作用,并 不做自由落体运动.只有当空气阻力远小于重力时, 可以认为物体只受重力作用.物体由静止下落才可 被看做自由落体运动.在空气中自由下落的石块在 短时间内可被看做自由落体运动.在空气中羽毛的 下落不能被看做自由落体运动.
解析:(1)由 h=12gt2 可得 t= 2gh= (2)根据题意有 h1=h-12g(t-1)2 解得 h1=35 m. (3)由 v2=2g·h2
2×80 10
s=4
s.
得 v= gh= 10×80 m/s≈28.28 m/s.
答案:(1)4 s (2)35 m (3)28.28 m/s
探究三 利用自由落体运动测重力加速度
A.水龙头距人耳的距离至少为 34 m B.水龙头距盘子的距离至少为 34 m C.重力加速度的计算式为2nt22h D.重力加速度的计算式为2(n-t2 1)2h
解析:从自由落体运动位移公式出发进行分析.只要相邻 两滴水滴下的时间间隔超过 0.1 s,人耳就能区分出两滴水的击 盘声,而与水龙头距人耳的距离无关(只要人耳能够听到声
(2)探究过 程:其中 一条纸带 的点迹及 数据如图 所 示.(图中直尺的单位为cm,点O为纸带上记录到的 第一点,点A、B、C、D…依次表示点O以后连续的 各点.已知打点计时器每隔T=0.02 s打一个点.)
①小组成员量出 DF 间的距离为 3.60 cm,计算出打点计 时器打下点 E 时的速度 vE=________m/s.
(2)自由落体运动的时间为 t1=vg1=6 s
打开伞后运动的时间为 t2=v2-a v1=3.85 s 离开飞机后运动的时间为 t=t1+t2=9.85 s. 答案:(1)305 m (2)9.85 s
第五课时 自由落体运动
探究一 对自由落体运动的进一步理解
1.自由落体运动是一种理想化模型 物体在空气中下落时由于要受空气阻力的作用,并 不做自由落体运动.只有当空气阻力远小于重力时, 可以认为物体只受重力作用.物体由静止下落才可 被看做自由落体运动.在空气中自由下落的石块在 短时间内可被看做自由落体运动.在空气中羽毛的 下落不能被看做自由落体运动.
解析:(1)由 h=12gt2 可得 t= 2gh= (2)根据题意有 h1=h-12g(t-1)2 解得 h1=35 m. (3)由 v2=2g·h2
2×80 10
s=4
s.
得 v= gh= 10×80 m/s≈28.28 m/s.
答案:(1)4 s (2)35 m (3)28.28 m/s
探究三 利用自由落体运动测重力加速度
A.水龙头距人耳的距离至少为 34 m B.水龙头距盘子的距离至少为 34 m C.重力加速度的计算式为2nt22h D.重力加速度的计算式为2(n-t2 1)2h
解析:从自由落体运动位移公式出发进行分析.只要相邻 两滴水滴下的时间间隔超过 0.1 s,人耳就能区分出两滴水的击 盘声,而与水龙头距人耳的距离无关(只要人耳能够听到声
(2)探究过 程:其中 一条纸带 的点迹及 数据如图 所 示.(图中直尺的单位为cm,点O为纸带上记录到的 第一点,点A、B、C、D…依次表示点O以后连续的 各点.已知打点计时器每隔T=0.02 s打一个点.)
①小组成员量出 DF 间的距离为 3.60 cm,计算出打点计 时器打下点 E 时的速度 vE=________m/s.
(2)自由落体运动的时间为 t1=vg1=6 s
打开伞后运动的时间为 t2=v2-a v1=3.85 s 离开飞机后运动的时间为 t=t1+t2=9.85 s. 答案:(1)305 m (2)9.85 s
必修一课件25自由落体运动共17张PPT

3. 数据处理误差
在计算过程中可能存在舍入误差、计算误 差等。
实验注意事项和改进措施
实验注意事项 1. 确保实验装置稳定可靠,避免意外情况发生。
2. 在无风或微风条件下进行实验,以减小空气阻力的影响。
实验注意事项和改进措施
• 选择密度大、体积小的物体进行实验,以减小空气阻力的 影响。
实验注意事项和改进措施
• 解析:根据竖直上抛运动的对称性,可知物体在上升和下落过程中经过的时间 相等,均为t/2。因此,物体在这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大小为0(因为位移为0 ),平均速率为v0(因为路程等于初速度乘以时间)。
• 例题2:一物体从某一高度自由落下,经过时间t后落地,则物体在下落过程中 的平均速度大小和平均速率分别是多少?
位移比例关系
在自由落体运动中,物体从静止开始下落,在连续相等的时间间隔内,其位移之 比为1:3:5:7...。
应用
利用位移比例关系,可以通过测量物体在连续相等时间间隔内的位移来验证自由 落体运动的规律。
自由落体运动图像分析
v-t图像
自由落体运动的v-t图像是 一条过原点的直线,斜率
表示重力加速度g。
利用自由落体公式
通过测量物体下落的高度,结合自由落体公式 h = 1/2 * g * t^2,可以估算出物体落地的时间。
3
考虑物体形状和质量
不同形状和质量的物体受到的空气阻力不同,因 此在实际应用中需要考虑这些因素对物体落地时 间的影响。
分析雨滴下落过程
雨滴形状和大小
01
不同形状和大小的雨滴受到的空气阻力不同,因此下落速度也
关系
在自由落体运动中,物体的速度随时间均 匀增加,加速度保持不变。
02
自由落体运动规律探究
在计算过程中可能存在舍入误差、计算误 差等。
实验注意事项和改进措施
实验注意事项 1. 确保实验装置稳定可靠,避免意外情况发生。
2. 在无风或微风条件下进行实验,以减小空气阻力的影响。
实验注意事项和改进措施
• 选择密度大、体积小的物体进行实验,以减小空气阻力的 影响。
实验注意事项和改进措施
• 解析:根据竖直上抛运动的对称性,可知物体在上升和下落过程中经过的时间 相等,均为t/2。因此,物体在这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大小为0(因为位移为0 ),平均速率为v0(因为路程等于初速度乘以时间)。
• 例题2:一物体从某一高度自由落下,经过时间t后落地,则物体在下落过程中 的平均速度大小和平均速率分别是多少?
位移比例关系
在自由落体运动中,物体从静止开始下落,在连续相等的时间间隔内,其位移之 比为1:3:5:7...。
应用
利用位移比例关系,可以通过测量物体在连续相等时间间隔内的位移来验证自由 落体运动的规律。
自由落体运动图像分析
v-t图像
自由落体运动的v-t图像是 一条过原点的直线,斜率
表示重力加速度g。
利用自由落体公式
通过测量物体下落的高度,结合自由落体公式 h = 1/2 * g * t^2,可以估算出物体落地的时间。
3
考虑物体形状和质量
不同形状和质量的物体受到的空气阻力不同,因 此在实际应用中需要考虑这些因素对物体落地时 间的影响。
分析雨滴下落过程
雨滴形状和大小
01
不同形状和大小的雨滴受到的空气阻力不同,因此下落速度也
关系
在自由落体运动中,物体的速度随时间均 匀增加,加速度保持不变。
02
自由落体运动规律探究
物理必修1人教版-2.5自由落体运动(共29张)

要点探究讲练互动
要点1 对自由落体运动的理解
1.物体做自由落体运动的条件 (1)初速度为零; (2)除重力之外不受其他力的作用。
2.自由落体运动的实质
自由落体运动是初速度v0=0,加速度a=g的匀加速直
线运动。它只是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特例.
例1 关于自由落体运动,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D ) A.质量大的物体自由下落时下落的快 B.从水平飞行的飞机上释放的物体做自由落体运动 C.雨滴下落的过程是自由落体运动 D.从水龙头上滴落的水滴的下落过程,可近似看成自由落体运动
得 l=2.75 m.
答案:2.75 m
• 拓展习题1:用滴水法可以测定重力加速度的值,方法是:在自来水水龙头下面固定
一块挡板A,使水一滴一滴连续地滴落到挡板上,如图所示,仔细调节水龙头,使得
耳朵刚好听到前一个水滴滴在挡板上的声音的同时,下一个水滴刚好开始下落。
首先量出水龙头口离挡板的高度h,再用秒表计时,计时方法是:当听到某一水滴滴在
在通常的计算中, g = 9.8 m/s 2或g = 10 m/s 2 。重
力加 速度方向总是竖直向下。
你从表中发现了什么规律吗?
北极:
随
g = 9.832m/s2
纬
度
升 高
莫斯科:
g = 9.816m/s2
,
重
力
北京:
加
g = 9.801m/s2
速
度
增
大
赤道:
g = 9.780m/s2
三、自由落体运动的规律
法三:设物体最后 4 s 的初速度为 v0,则最后 4 s 内做初速度为 v0、加速度为 a=g 的匀加速直线运动,有 Δh=v0Δt+12gΔt2 故 v0=Δh-Δ12tgΔt2=196-12×4 9.8×42 m/s=29.4 m/s 由 v0=gt′得 t′=vg0=299..84 s=3 s 所以运动的总时间 t=t′+Δt=7 s,
人教版高一物理必修第一册第二章课件自由落体运动

解析:g值与物体轻重无关,A错误,B正确;g值在地球上不同地方大小不同,在赤 道处小于北极处,C、D错误。
答案:B
三、自由落体运动规律 1.运动性质:自由落体运动实质上是初速度v0=0,加速度a=g的匀加 速直线运动.
速度公式 平均速度公式
位移公式 位移与速度的关系
位移公式 推论
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一般规律 v=v0+at -v =v0+2 v
若SⅡ-SⅠ =SⅢ-SⅡ=SⅣ-SⅢ=SⅤ-SⅣ=△S在实验误差范围内是定值,就可以说明此运动为匀加速运动。
竖直放置,让铁片和 羽毛从玻璃管上方同时开始下落,观察物体下落的情况。 对不同物体进行的实验结果表明,在同一地点,一 切物体自由下落的加速度都相同,这个加速度叫作自由 落体加速度(free-fall acceleration),也叫作重力加速度 (gravitational
答案:AB
3、长为 5 m 的竖直杆下端距离一个竖直隧道口为 5 m,若这个隧道长
也为 5 m,让竖直杆自由下落,则其通过隧道的时间为(取 g=10 m/s2)
()
A. 3 s
B.( 3-1)s
C.( 3+1)s
D.( 2+1)s
解析:根据 h=12gt2,竖直杆下端自由下落到隧道上沿的时间 t1= 2gh1= 120×m5 m/s2=1
2、自由落体运动的定义: 物体只在重力作用下从静止开始下落的运动.自由落体运动是一种理想 化模型,只有当自由下落物体所受空气阻力可以忽略时可看做自由落体. 物体的运动同时满足以下两个条件才可以称为自由落体运动 (1)物体的初速度为零 (2)物体只受重力,不受空气阻力或空气阻力可以忽略不计
由上面的实验我们可以看到,自由落体运动是加速运动。那 么,它的加速度在下落过程中是否变化呢?
答案:B
三、自由落体运动规律 1.运动性质:自由落体运动实质上是初速度v0=0,加速度a=g的匀加 速直线运动.
速度公式 平均速度公式
位移公式 位移与速度的关系
位移公式 推论
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一般规律 v=v0+at -v =v0+2 v
若SⅡ-SⅠ =SⅢ-SⅡ=SⅣ-SⅢ=SⅤ-SⅣ=△S在实验误差范围内是定值,就可以说明此运动为匀加速运动。
竖直放置,让铁片和 羽毛从玻璃管上方同时开始下落,观察物体下落的情况。 对不同物体进行的实验结果表明,在同一地点,一 切物体自由下落的加速度都相同,这个加速度叫作自由 落体加速度(free-fall acceleration),也叫作重力加速度 (gravitational
答案:AB
3、长为 5 m 的竖直杆下端距离一个竖直隧道口为 5 m,若这个隧道长
也为 5 m,让竖直杆自由下落,则其通过隧道的时间为(取 g=10 m/s2)
()
A. 3 s
B.( 3-1)s
C.( 3+1)s
D.( 2+1)s
解析:根据 h=12gt2,竖直杆下端自由下落到隧道上沿的时间 t1= 2gh1= 120×m5 m/s2=1
2、自由落体运动的定义: 物体只在重力作用下从静止开始下落的运动.自由落体运动是一种理想 化模型,只有当自由下落物体所受空气阻力可以忽略时可看做自由落体. 物体的运动同时满足以下两个条件才可以称为自由落体运动 (1)物体的初速度为零 (2)物体只受重力,不受空气阻力或空气阻力可以忽略不计
由上面的实验我们可以看到,自由落体运动是加速运动。那 么,它的加速度在下落过程中是否变化呢?
人教版高中物理必修第一册第二章第4节自由落体运动PPT课件

大小:
方向:竖直向下
随
纬
北极:g = 9.832m/s2
度
升
高
பைடு நூலகம்
莫斯科:
,
g = 9.816m/s2
重
力
加
北京:
速
g = 9.801m/s2
度
增
赤道:
大
g = 9.780m/s2
随
海
拔
升
山顶:g = 9.76m/s2
高
,
重
力
加
山脚:g = 9.80m/s2
速
度
减
小
例:关于自由落体运动的加速度g,下列说法
(1) v = 0 例:关于自由落体运动的加速度g,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由
0
四、自由落体运动规律的应用
我(1)觉v得0 是= 0匀(加2速)直线只运动 受重力作用(或空气阻力可以忽略)
例题:从六楼地板上自由落下一个果壳,已知每层楼高4米,求果壳落到地面的速度?若一辆汽车的速度为60km/h,则果壳和汽车的速
第二章: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研究
2.5自由落体运动
重的物体下落快还是轻的物体下落快?
当然是重的物 体下落快了
亚里士多德
不,你说的不对,
应该是一样快
伽利略
一、自由落体运动
1. 定义: 物体只在重力作用下,从静止开始下落 2.解决动态平衡问题的一般思路方法 :化“动” 为“静”,“静”中求“动”.
(2)人工转变:原子核在其他粒子的轰击下产生新原子核的过程。(可控)
度哪个大?这样的果壳对楼下的行人有无危害? (g取10m/s2)
(3)初速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 在同一地点,一切物体自由下落的加速度都相同,这个加速度叫做自由落体加速度,也叫做重力加速度,用g表示
方向:竖直向下
随
纬
北极:g = 9.832m/s2
度
升
高
பைடு நூலகம்
莫斯科:
,
g = 9.816m/s2
重
力
加
北京:
速
g = 9.801m/s2
度
增
赤道:
大
g = 9.780m/s2
随
海
拔
升
山顶:g = 9.76m/s2
高
,
重
力
加
山脚:g = 9.80m/s2
速
度
减
小
例:关于自由落体运动的加速度g,下列说法
(1) v = 0 例:关于自由落体运动的加速度g,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由
0
四、自由落体运动规律的应用
我(1)觉v得0 是= 0匀(加2速)直线只运动 受重力作用(或空气阻力可以忽略)
例题:从六楼地板上自由落下一个果壳,已知每层楼高4米,求果壳落到地面的速度?若一辆汽车的速度为60km/h,则果壳和汽车的速
第二章: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研究
2.5自由落体运动
重的物体下落快还是轻的物体下落快?
当然是重的物 体下落快了
亚里士多德
不,你说的不对,
应该是一样快
伽利略
一、自由落体运动
1. 定义: 物体只在重力作用下,从静止开始下落 2.解决动态平衡问题的一般思路方法 :化“动” 为“静”,“静”中求“动”.
(2)人工转变:原子核在其他粒子的轰击下产生新原子核的过程。(可控)
度哪个大?这样的果壳对楼下的行人有无危害? (g取10m/s2)
(3)初速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 在同一地点,一切物体自由下落的加速度都相同,这个加速度叫做自由落体加速度,也叫做重力加速度,用g表示
高中物理必修1《自由落体运动》(共24张)PPT课件

.
21
自由落体运动的实际应用(二)
做一做
.
22
.
23
小结
一. 自由落体运动 物体只在重力作用下从静止开始下落的运动
二.自由落体运动的规律
1.自由落体运动是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
2. 自由落体运动的加速度 a=g
3.自由落体运动运动规律—公式
1) 位移 公式
x
v0t
1 at 2 2
2) 速度 公式 vt v0 at
空气阻力有关!
.
4
那么无空气的条件下,会怎样呢?
阅读教材:演示实验
真空管试验
没有空气时,物体下落时只受重力作用, 下落的一样快
.
5
.
6
.
7
一、自由落体运动
• 定义: 物体只在重力作用下从静止开
始下落的运动 (在有空气的空间
里,如物体重力远远大于所受空气 阻力,此阻力可忽略不计,则物体 下落的运动也可看作自由落体运动)
vt2v02 2ax
v v0 v 2
vt2 2gx
v v 2
.
18
练习:
1.以下对自由落体运动的说法中正确的是(B D)
A.物体开始下落时,速度为零,加速度也为零; B.物体下落过程中速度增加,加速度保持不变; C.物体下落过程中,速度和加速度同时增大; D.物体下落过程中,速度的变化率是个恒量.
地点
赤道 广州 武汉 上海 东京 北京 纽约 莫斯科 北极
纬度
0° 23°06' 30°33' 31°12' 35°43' 39°56' 40°40' 55°45'
90. °
【高中物理】自由落体运动课件 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物理人教版(2019)必修第一册

从静止开始的匀加速运动的距离s和t的关系
如右图AB表示时间,横线表示各时刻的速
度,面积ABE表示所通过的距离。显然这
个面积和矩形ABFG的面积相等,FB为末
速度的一半,即平均速度。由此可得:
s t2
常量
上式不包含任何瞬时值,只要直接测量s 和t就可以了。
沿斜面下滑的加速度g1和重力加速度g之间的关系:--冲淡重力实验的数学推导
伟大的科学家伽利略
▪ 1632年出版《关于两大世界体系的对话》,书中采用了三人对话的形式, 其中萨尔维阿蒂(Salviati)是哥白尼学说的拥护者,辛普利邱(Simplicio) 是亚里士多德的信徒,沙格列陀(Sagredo)为中立的仲裁人。全书共由四天 对话组成:
▪ 第一天的内容是批判了亚里士多德学派关于天体的组成和性质与地球不同 的学说;
伽利略对运动的分类
▪ 提出将运动分为匀速运动和变速运动。 ▪ 匀速运动:“我们称运动是匀速的,是指在任何相等的时间间隔内通过星
等的距离。”,并进而给出了瞬时速度的概念:物体在给定时刻的速度, 就是物体从该时刻起作匀速运动所具有的速度。
▪ 关于变速运动,伽利略是从落体运动的观察和研究入手的,他假定落体运 动是匀加速运动(和谐原理),并用速度的增量∆V和用去的时间∆t成比例 来定义匀加速运动:“若一物体从静止状态出发,并且在相等的时间间隔 内获得相等的速度增量,则称该物体的运动为匀加速运动。”(开始曾设 想速度正比于通过的距离)
物理学的开端
▪ 不是单纯做实验,而是从明确的物理思想出发,进行数学推证,选典型实验,最后 得出结论。
▪ 观察—假设—逻辑推理—实验检验的成功之路
▪ 1586年,斯蒂文和德哥罗在一所二层楼做实验,两个不同重量的铁球同时落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例1】判断下列物体是否在做自由落体运动 ⑴向地面用力掷一小石块; ⑵棉花团落地; ⑶蹦极跳
探究导航:
探究二:自由落体运动的性质
问题提出: 科学猜想:
自由落体运动是一种怎样的运动? 自由落体运动是匀变速直线运动
方案设计: 信息采集: 分析论证: 小组交流: 实验结论:
1.纸带上的点是在一条直线上还是 一条曲线上?
x2 BC 28.01cm x3 CD 31.99cm x4 DE 36.01cm
在误差允许的范围内,可认为
x2 x1 x3 x2 x4 x3 4.00cm
探究导航:
探究一:什么是自由落体运动?
演示实验一:让石头和羽毛、气球和实心球同时落地。
分组实验: 利用桌面上的金属片和纸片验证你的猜想 演示实验二: 牛顿管内物体的下落。
第一二包之间距离:x x1 x2 35m
探究导航:
探究三:自由落体运动的规律应用
【做一做】:测定反应时间的小实验 器材: 一把长刻度尺 方案:
课堂检评:
1.关于自由落体运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BC)D A.物体竖直向下的运动一定是自由落体运动 B.自由落体运动是初速度为零加速度为g的竖直向下
3.地面附近通常取g=9.8m/s2,粗略计算时,可取 10 m/s2。
探究导航:
探究三:自由落体运动的规律及应用? 1、规律:
①速度公式: v gt
②位移公式: x 1 gt 2 2
③速度与位移关系: v2 2gx
探究导航:
2.应用:
【例2】:在汶川大地震中,一架直升飞机在 灾区某地上空做定点空投救灾物资,已知每隔
第一章第五节
自由落体运动
自由落体运动
1590年,伽利略在比萨斜 塔上做了“两个铁球同时落 地”的著名实验,从此推翻 了亚里斯多德“物体下落速 度和重量成比例”的学说, 纠正了这个持续了1900年 之久的错误结论。
学习目标:
1、知识与能力 (1)知道物体做自由落体运动的条件,认识重力加速度; (2)掌握自由落体运动的特点和规律; (3)培养学生分析和综合、推理和判断等思维能力。
2、过程与方法 通过观察轻重不同物体在真空中的下落过程,实际测量重
物自由下落的加速度等探究活动,体会科学推理和实验是揭 示自然规律的重要方法和手段。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感受前人崇尚科学、勇于探索的人格魅力和严谨务实的科
学态度。
温故知新:
1.匀变速直线运动
速度与时间的关系式: 位移与时间的关系式:
课堂小结:
回扣目标,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
作业拓展:
课本第45页做问题与练习1~3题
的匀加速直线运动 C.物体只在重力作用下从静止开始下落的运动叫自由
落体运动 D.当空气阻力小到可以忽略不计时,物体从静止开始
下落的实际运动可视为自由落体运动
2.估算从三楼晾台上下落的花盆,经多长时间到达地 面?到达地面的速度有多大? t=1.1s V=11m/s (提示:每层楼高约2.8m,凉台高约0.9m)
位移之差Δx
x 2- x 1= x 3- x 2= x 4- x 3= x 5- x 4=
自由落体运动是匀加速直线运动
探究导航:
探究二:自由落体运动有何运动特点?
总结: 自由落体运动的特点:
v0 0
a g
对重力加速度g的理解:
1.同一地点,任何物体的自由落体加速度相同,跟物 体的轻重无关。
2.重力加速度的方向始终竖直向下,大小跟高度和纬 度有关。
v v0 at
x
v0t
1 2
at
2
速度与位移的关系式: v2 v02 2ax
由打点纸带求加速度的公式: x aT 2
温故知新:
2. 如图所示是用打点计时器研究小车运动打出的一 条纸带,A、B、C、D、E为在纸带上所选取的连续的 5个计数点,相邻计数点间的时间间隔为0.1 s;试判 断小车在做何种形式的运动?
1秒释放一包物资,当第1包物资刚着地时,第五
包刚好离开机舱开始下落。(g=10m/s2) 求:①直升飞机距离地面的高度?
②第一包与第二包之间的距离?解:(1)x1
1 2
gt 2
1 105 42 m 2
80m
(2)第一包下落高度: x1
1 2
gt12
80m
第二包下落高度: x2
1 2
gt22
45m
思考: 是否重的物体一定下落的快? 结论: 在没有空气阻力的情况下,轻重物体下落的一样快
思考:1、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呢? 2、如果没有空气阻力,物体只受重力,从静止 开始下落的情况是什么样子呢?
探究导航:
探究一:什么是自由落体运动?
总结: 1.自由落体运动的定义: 只受重力作用,从静止开始的下落运动 2.做自由落体运动的条件: (1)只受重力 (2)初速度为零
2.重锤是在作匀速直线运动吗? 3.是加速还是减速运动? 4.是匀加速运动吗?我们怎样去判 断呢?
探究导航:
探究二:自由落体运动有何运动特点?
问题提出: 科学猜想: 方案设计: 信息采集: 分析论证: 小组交流: 实验结论:
点 相邻计数点间
的位移 x(cm)
1 x1= 2 x 2= 3 x3 = 4 x4= 5 x5=
探究导航:
探究二:自由落体运动的性质
问题提出: 科学猜想:
自由落体运动是一种怎样的运动? 自由落体运动是匀变速直线运动
方案设计: 信息采集: 分析论证: 小组交流: 实验结论:
1.纸带上的点是在一条直线上还是 一条曲线上?
x2 BC 28.01cm x3 CD 31.99cm x4 DE 36.01cm
在误差允许的范围内,可认为
x2 x1 x3 x2 x4 x3 4.00cm
探究导航:
探究一:什么是自由落体运动?
演示实验一:让石头和羽毛、气球和实心球同时落地。
分组实验: 利用桌面上的金属片和纸片验证你的猜想 演示实验二: 牛顿管内物体的下落。
第一二包之间距离:x x1 x2 35m
探究导航:
探究三:自由落体运动的规律应用
【做一做】:测定反应时间的小实验 器材: 一把长刻度尺 方案:
课堂检评:
1.关于自由落体运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BC)D A.物体竖直向下的运动一定是自由落体运动 B.自由落体运动是初速度为零加速度为g的竖直向下
3.地面附近通常取g=9.8m/s2,粗略计算时,可取 10 m/s2。
探究导航:
探究三:自由落体运动的规律及应用? 1、规律:
①速度公式: v gt
②位移公式: x 1 gt 2 2
③速度与位移关系: v2 2gx
探究导航:
2.应用:
【例2】:在汶川大地震中,一架直升飞机在 灾区某地上空做定点空投救灾物资,已知每隔
第一章第五节
自由落体运动
自由落体运动
1590年,伽利略在比萨斜 塔上做了“两个铁球同时落 地”的著名实验,从此推翻 了亚里斯多德“物体下落速 度和重量成比例”的学说, 纠正了这个持续了1900年 之久的错误结论。
学习目标:
1、知识与能力 (1)知道物体做自由落体运动的条件,认识重力加速度; (2)掌握自由落体运动的特点和规律; (3)培养学生分析和综合、推理和判断等思维能力。
2、过程与方法 通过观察轻重不同物体在真空中的下落过程,实际测量重
物自由下落的加速度等探究活动,体会科学推理和实验是揭 示自然规律的重要方法和手段。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感受前人崇尚科学、勇于探索的人格魅力和严谨务实的科
学态度。
温故知新:
1.匀变速直线运动
速度与时间的关系式: 位移与时间的关系式:
课堂小结:
回扣目标,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
作业拓展:
课本第45页做问题与练习1~3题
的匀加速直线运动 C.物体只在重力作用下从静止开始下落的运动叫自由
落体运动 D.当空气阻力小到可以忽略不计时,物体从静止开始
下落的实际运动可视为自由落体运动
2.估算从三楼晾台上下落的花盆,经多长时间到达地 面?到达地面的速度有多大? t=1.1s V=11m/s (提示:每层楼高约2.8m,凉台高约0.9m)
位移之差Δx
x 2- x 1= x 3- x 2= x 4- x 3= x 5- x 4=
自由落体运动是匀加速直线运动
探究导航:
探究二:自由落体运动有何运动特点?
总结: 自由落体运动的特点:
v0 0
a g
对重力加速度g的理解:
1.同一地点,任何物体的自由落体加速度相同,跟物 体的轻重无关。
2.重力加速度的方向始终竖直向下,大小跟高度和纬 度有关。
v v0 at
x
v0t
1 2
at
2
速度与位移的关系式: v2 v02 2ax
由打点纸带求加速度的公式: x aT 2
温故知新:
2. 如图所示是用打点计时器研究小车运动打出的一 条纸带,A、B、C、D、E为在纸带上所选取的连续的 5个计数点,相邻计数点间的时间间隔为0.1 s;试判 断小车在做何种形式的运动?
1秒释放一包物资,当第1包物资刚着地时,第五
包刚好离开机舱开始下落。(g=10m/s2) 求:①直升飞机距离地面的高度?
②第一包与第二包之间的距离?解:(1)x1
1 2
gt 2
1 105 42 m 2
80m
(2)第一包下落高度: x1
1 2
gt12
80m
第二包下落高度: x2
1 2
gt22
45m
思考: 是否重的物体一定下落的快? 结论: 在没有空气阻力的情况下,轻重物体下落的一样快
思考:1、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呢? 2、如果没有空气阻力,物体只受重力,从静止 开始下落的情况是什么样子呢?
探究导航:
探究一:什么是自由落体运动?
总结: 1.自由落体运动的定义: 只受重力作用,从静止开始的下落运动 2.做自由落体运动的条件: (1)只受重力 (2)初速度为零
2.重锤是在作匀速直线运动吗? 3.是加速还是减速运动? 4.是匀加速运动吗?我们怎样去判 断呢?
探究导航:
探究二:自由落体运动有何运动特点?
问题提出: 科学猜想: 方案设计: 信息采集: 分析论证: 小组交流: 实验结论:
点 相邻计数点间
的位移 x(cm)
1 x1= 2 x 2= 3 x3 = 4 x4= 5 x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