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计学基础试卷(1)
统计基础试题及答案最新

统计基础试题及答案最新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10题)1. 统计学中,数据的收集、处理、分析和解释的过程被称为:A. 数据分析B. 数据处理C. 数据管理D. 统计分析答案:D2. 下列哪项不是描述性统计的内容?A. 数据的分类B. 数据的汇总C. 数据的推断D. 数据的图表表示答案:C3. 在统计学中,总体是指:A. 研究对象的全体B. 研究对象的一部分C. 研究对象的样本D. 研究对象的个体答案:A4. 以下哪个选项不是统计数据的类型?A. 定量数据B. 定性数据C. 离散数据D. 连续数据答案:C5. 统计学中,样本容量是指:A. 样本中个体的数目B. 总体中个体的数目C. 样本中变量的数目D. 总体中变量的数目答案:A6. 以下哪个选项是统计学中常用的平均数?A. 算术平均数B. 几何平均数C. 加权平均数D. 所有选项都是答案:D7. 标准差是用来衡量:A. 数据的集中趋势B. 数据的离散程度C. 数据的分布形状D. 数据的偏态程度答案:B8. 在统计学中,相关系数的取值范围是:A. -1到1之间B. 0到1之间C. -1到0之间D. 0到无穷大答案:A9. 假设检验的目的是:A. 确定总体参数的值B. 验证样本数据的准确性C. 判断总体参数是否在某个范围内D. 判断样本数据是否具有代表性答案:C10. 以下哪个选项不是统计图的类型?A. 条形图B. 折线图C. 饼图D. 表格图答案:D二、多项选择题(每题3分,共5题)1. 以下哪些是统计学中常用的数据收集方法?A. 观察法B. 实验法C. 调查法D. 文献法答案:ABCD2. 描述性统计分析中常用的图表包括:A. 条形图B. 散点图C. 箱线图D. 直方图答案:ABCD3. 以下哪些是统计学中的离散型随机变量?A. 掷骰子的结果B. 抽样调查的人数C. 连续生产的零件数量D. 随机选择的班级中学生的身高答案:A4. 以下哪些是统计学中常用的概率分布?A. 二项分布B. 正态分布C. 泊松分布D. 均匀分布答案:ABCD5. 以下哪些是统计学中的中心极限定理的应用?A. 估计总体均值B. 估计总体比例C. 估计总体方差D. 进行假设检验答案:ABD三、简答题(每题5分,共2题)1. 请简述统计学中样本和总体的区别。
统计学基础试题以及答案

统计学基础试题以及答案⼀、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共15分)1、⼀个统计总体()A、只能有⼀个标志B、只能有⼀个指标C、可以有多个标志D、可以有多个指标2、调查某⼤学2000名学⽣学习情况,则总体单位是()A 、2000名学⽣ B、 2000名学⽣的学习成绩C、每⼀名学⽣D、每⼀名学⽣的学习成绩3、某地进⾏国有商业企业经营情况调查,则调查对象是( )。
A、该地所有商业企业B、该地所有国有商业企业C、该地每⼀国有商业企业D、该地每⼀商业企业4、以下哪种调查的报告单位与调查单位是⼀致的( )。
A、⼯业普查B、⼯业设备调查C、职⼯调查D、未安装设备调查5、某市进⾏⼯业企业⽣产设备普查,要求在7⽉1⽇⾄7⽉10⽇全部调查完毕,则这⼀时间规定是( )。
A、调查时间B、调查期限C、标准时间D、登记期限6、某连续变量分为5组:第⼀组为40——50,第⼆组为50——60,第三组为60——70,第四组为70——80,第五组为80以上,则()A、50在第⼀组,70在第四组B、60在第三组,80在第五组C、70在第四组,80在第五组D、80在第四组,50在第⼆组7、已知某局所属12个⼯业企业的职⼯⼈数和⼯资总额,要求计算该局职⼯的平均⼯资,应该采⽤( )C、加权调和平均法D、⼏何平均法8、⽤⽔平法检查长期计划完成程度,应规定( )A、计划期初应达到的⽔平B、计划期末应达到的⽔平C、计划期中应达到的⽔平D、整个计划期应达到的⽔平9、某地区有10万⼈,共有80个医院。
平均每个医院要服务1250⼈,这个指标是()。
A、平均指标B、强度相对指标C、总量指标D、发展⽔平指标10、时间序列中,每个指标数值可以相加的是()。
A、相对数时间序列B、时期数列C、间断时点数列D、平均数时间序列11、根据时间序列⽤最⼩平⽅法配合⼆次曲线,所依据的样本资料的特点是()。
A、时间序列中各期的逐期增长量⼤体相等B、各期的⼆级增长量⼤体相等C、各期的环⽐发展速度⼤体相等D、各期同⽐增长量的⼤体相12、红星机械⼚计划规定,今年甲产品的单位产品成本⽐去年降低4%,实际执⾏的结果降低了5%,则该产品单位成本降低计划完成程度的算式为()。
统计学基础试题及答案

统计学基础试题及答案一、单选题(本题型共20题,每题2分,共40分)1.下面属于品质标志的是()。
A、工人年龄B、工人性别C、工人月工资D、工人体重2.构成统计总体的个别事物称为( )A、调查单位B、总体单位C、调查对象D、填报单位3.2000年11月1日零点的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是()A、典型调查B、重点调查C、一次性调查D、经常性调查4.工厂对生产的一批零件进行检查,通常采用()A、普查B、抽样调查C、重点调查D、典型调查5.某班的人均月生活费是450元,这个指标是()A、结构相对指标B、比较相对指标C、强度相对指标D、平均指标6.一个企业产品销售收入计划增长8%,实际增长20%,则计划超额完成程度为()A、12%B、150%C、111.11%D、11.11%7.时点指标的数值()A、与其时间间隔长短无关B、通常连续登记C、时间间隔越长,指标数值越大D、具有可加性8.总体各部分指标数值与总体数值计算求得的结构相对数之和()A、大于100%B、小于100%C、等于100%D、无法确定9.统计分组的核心问题是()A、划分各组界限B、选择分组标志C、确定组数D、确定组距10.平均指标反映了()A、总体次数分布的集中趋势B、总体分布的特征C、总体单位的集中趋势D、总体次数分布的离中趋势11.在抽样推断中应用比较广泛的指标是()A、全距B、平均差C、标准差D、标准差系数12.抽样调查和重点调查的主要区别是()A、选取调查单位的方式不同B、调查的目的不同C、调查的单位不同D、两种调查没有本质区别13.人均收入,人口密度,平均寿命,人口净增数,这四个指标中属于质量指标的有()。
A、1个B、2个C、3个D、4个14. 已知环比增长速度为9.2%、8.6%、7.1%、7.5%,则定基增长速度为()A 、9.2%×8.6%×7.1%×7.5%B、(9.2%×8.6%×7.1%×7.5%)-100%C、109.2%×108.6%×107.1%×107.5%D、(109.2%×108.6%×107.1%×107.5%)-100%15.累计增长量与其相应的各个逐期增长量的关系表现为()A、累计增长量等于相应的各个逐期增长量之积B、累计增长量等于相应的各个逐期增长量之和C、累计增长量等于相应的各个逐期增长量之差D、以上都不对16.某外商投资企业按工资水平分为四组:1000元以下,1000~1500元;1500~2000元;2000元以上。
统计学基础试题及答案

统计学基础试题及答案统计学基础试题及答案 11、某公司根据随机抽取的100名员工年龄的调查数据,计算得出了公司全部员工的平均年龄,这种分析数据的方法属于()。
A、描述统计B、推断统计C、类比统计D、相关分析B2、根据产品质量将其分为1级品、2级品和3级品,此数据是()。
A、实验数据B、分类数据C、顺序数据D、定量数据C3、《中国统计年鉴》中我国历年的GDP数据是()。
A、次级数据B、原始数据C、分类数据D、顺序数据A4、某化妆品公司为了解消费者对最新产品的认可度,在商场门口拦截女性消费者进行调查。
这种抽样调查方式属于()。
A、简单随机抽样B、分层抽样C、系统抽样D、非概率抽样D5、为了解小微企业融资难的情况,课题组选择浙江省义乌市的小微企业作为调查对象,于2023年12月底对义乌市10000家小微企业进行了调查。
从调查时间和调查范围看,本次调查属于()。
A、一次性全面调查B、一次性非全面调查C、经常性全面调查D、经常性非全面调查B6、描述GDP增长率和失业率之间关系的合适图形是()。
A、散点图B、折线图C、条形图D、直方图A7、调查了某企业10名员工上半年的.出勤情况:其中有3人缺勤0天,2人缺勤2天,4人缺勤3天,1人缺勤4天。
则缺勤天数的()。
A、中位数为2B、中位数为2.5C、中位数为3D、众数为4B8、广义的统计法包含了所有规范统计活动的()。
A、统计法律、法规、规章及统计调查制度B、统计法律、法规、规章及规范性文件C、统计法律、法规、规章及统计标准D、统计法律、法规、规章及统计调查项目B9、为了保障统计工作的统一性,《统计法》规定,制定统计调查项目应当同时制定该项目的()。
A、统计调查标准B、统计调查制度C、统计调查表式D、统计调查方法B10、关于样本比例p正确的说法是()。
A、随着样本容量的增大,p的方差愈来愈小B、随着样本容量的增大,p的方差愈来愈大C、随着样本容量的增大,p的方差不会发生改变D、随着样本容量的增大,p的方差在某些区间会变大,在某些区间会变小A11、点估计是用样本统计量的()来近似相应的总体参数。
《统计学基础》(专)网上作业1

《统计学基础》(专)网上作业一一、单项选择题。
1.一个统计总体( )A.只能有一个标志B.只能有一个指标C.可以有多个标志D.可以有多个指标2.下列变量中,()属于离散变量A.一包谷物的重量B.一个轴承的直径C.职工的月均工资D.一个地区接受失业补助的人数3.某研究部门准备在全市200万个家庭中抽取2 000个家庭,推断该城市所有职工家庭的年人均收入。
这项研究的总体是()A.2000个家庭B. 200万个家庭C.2000个家庭的人均收入D. 200万个家庭的人均收入4.设某地区有800家独立核算的工业企业,要研究这些企业的产品生产情况,总体单位是()。
A.全工业企业B.800家工业企业C.每一件产品D.800家工业企业的全部工业产品5.有200家公司每位职工的工资资料,如果要调查这200家公司的工资水平情况,则统计总体为()。
A.200家公司的全部职工B.200家公司C.200家公司职工的全部工资D.200家公司每个职工的工资6.某市拟对占全市储蓄额4/5的几个大储蓄所进行调查,以了解全市储蓄的一半情况,则这种调查属于()。
A.统计报表B. 重点调查C.全面调查D. 抽样调查7.某连续变量分为五组:第一组40~50,第二组50~60,第三组60~70,第四组70~80,第五组80以上,以习惯规定()。
A.50在第一组,70在第四组B. 60在第二组,80在第五组C.70在第四组,80在第五组D. 80在第四组,50在第二组8.对职工的生活水平状况进行分组研究,正确地选择分组标志应当用()。
A.职工月工资总额B.职工人均收入额C.职工家庭成员平均收入额多少D.职工的人均月岗位津贴及奖金的多少9.分配数列有两个构成要素,它们是()。
A.一个是单位数,另一个是指标数B.一个是指标数,一个是分配次数C.一个是分组,另一个是次数D.一个是总体总量,另一个是标志总量10.为了解居民对小区物业服务的意见和看法,管理人员挑选了由代表性的5户居民,上门通过问卷进行调查。
统计学基础试卷及答案(一)

统计学基础试卷(一)答卷注意事项:1、学生必须用蓝色(或黑色)钢笔、圆珠笔或签字笔直接在试题卷上答题。
2、答卷前请将密封线内的项目填写清楚。
3、字迹要清楚、工整,不宜过大,以防试卷不够使用。
4、本卷共6大题,总分为100分。
一、填空题(共15分,每空1分)1.统计的三种含义:、、。
2.统计包括、、三大职能。
3.按变量性质不同,分为变量和变量。
4.统计分组的关键在于。
5.列举两种非全面调查方法:、。
6.分布数列由和两个基本要素构成。
7.典型调查的方法主要包括两种:式和式。
二、判断题(共10分,每小题1分)()1.发展水平只能表现为平均数。
()2.在结构相对指标的计算公式中,其分子、分母可以互换。
()3.数量标志是用来表明事物数量特征的。
()4.人均粮食产量是相对指标。
()5.在任何情况下,调查单位都是填报单位。
()6.统计资料搜集中的调查对象就是统计研究的总体。
()7.调查时间指完成统计调查工作的起止时间。
()8.重点调查中的重点单位是根据经济工作重点来确定的。
()9.连续型变量要做单项式分组。
()10.月末库存量是时点指标。
三、选择题(共15分,每个选项1分)1.研究某物流企业职工的工资情况,资料如下:该企业有职工230人,职工年平均工资3500元。
李华是该企业的一名职工,其个人资料如下:性别男、年龄35岁、文化程度大学专科、月工资4200元。
根据资料回答以下问题:(1)资料中总体是( ),总体单位是()。
A.该企业的所有职工B.每一个职工(2)职工年平均工资3500元是()。
A.指标B.数量标志(3)李华的个人资料中,“性别”、“年龄”、“文化程度”、“月工资”都是(),“男”、“35岁”、“大学专科”、“4200元”都是()。
A.标志 B.标志表现2.按随机原则抽取部分城市职工家庭调查生活状况是()。
A.普查B.重点调查C.典型调查D.抽样调查3.在统计资料的搜集中,调查项目的承担者是()。
统计基础试题及答案

统计基础试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统计学中的总体是指:A. 研究对象的全体B. 研究对象的个体C. 研究对象的样本D. 研究对象的子集答案:A2. 以下哪一项不是统计数据的类型?A. 定性数据B. 定量数据C. 离散数据D. 连续数据答案:C3. 描述一组数据的集中趋势,通常使用以下哪个统计量?A. 方差B. 标准差C. 平均数D. 中位数答案:C4. 在统计学中,标准差是用来衡量数据的:A. 集中程度B. 离散程度C. 相关程度D. 正态程度5. 以下哪个选项是统计学中的参数?A. 样本均值B. 样本方差C. 总体均值D. 总体方差答案:C6. 相关系数的取值范围是:A. -1到1B. 0到1C. -1到0D. 0到-1答案:A7. 以下哪个统计图适合展示分类数据的分布?A. 条形图B. 折线图C. 散点图D. 直方图答案:A8. 假设检验中的零假设通常表示:A. 研究假设B. 备择假设C. 研究假设为真D. 研究假设为假答案:C9. 回归分析中,自变量和因变量之间的关系是:B. 随机的C. 线性的D. 非线性的答案:C10. 以下哪个统计量是用来衡量数据的偏态程度?A. 众数B. 中位数C. 偏度D. 峰度答案:C二、多项选择题(每题3分,共15分)1. 以下哪些是统计学中常用的数据收集方法?A. 观察法B. 实验法C. 调查法D. 模拟法答案:A、B、C2. 描述一组数据的离散程度,可以使用以下哪些统计量?A. 方差B. 标准差C. 极差D. 平均数答案:A、B、C3. 以下哪些是统计学中的随机变量?A. 离散型随机变量B. 连续型随机变量C. 确定型随机变量D. 混合型随机变量答案:A、B、D4. 以下哪些是统计学中常用的数据整理方法?A. 排序B. 分组C. 编码D. 制表答案:A、B、C、D5. 以下哪些是统计学中常用的数据描述方法?A. 描述性统计B. 推断性统计C. 探索性数据分析D. 预测性数据分析答案:A、B、C三、判断题(每题1分,共10分)1. 统计学中的样本容量是指样本中包含的个体数量。
统计学基础试题一及答案

统计学基础试题一及答案一、 单项选择题(只有1个选项是正确答案,每题2分,共20分)1.统计学的基本方法包括有( )A .调查方法、整理方法、分析方法、预测方法B .调查方法、汇总方法、预测方法、实验设计C .相对数法、平均数法、指数法、汇总法D .实验设计、大量观察、统计描述、统计推断2.有意识地选择三个农村点调查农民收入情况,这种调查方式属于( )A .典型调查B .重点调查C .抽样调查D .普查3.直接反映总体规模大小的指标是( )。
A .平均指标B .相对指标C .总量指标D .变异指标4、计算结构相对指标时,总体各部分数值与总体数值对比求得的比重之和( )。
A .小于100%B .大于100%C .等于100%D .小于或大于100%5.计算平均指标最常用的方法和最基本的形式是( )。
A .中位数B .众数C .算术平均数D .调和平均数6.标准差指标数值越小,则反映变量值( )A .越分散,平均数代表性越低B .越集中,平均数代表性越高C .越分散,平均数代表性越高D .越集中,平均数代表性越低7.已知某工厂甲产品产量和生产成本有直线关系,在这条直线上,当产量为1000时,其生产成本为30000元,其中不随产量变化的成本为6000元,则成本总额对产量的回归方程是( )。
A .x y 246000ˆ+=B .x y 24.06ˆ+=C .x y 624000ˆ+=D .x y 600024ˆ+=8.某外商投资企业按工资水平分为四组:1000元以下,1000~1500元;1500~2000元;2000元以上。
第一组和第四组的组中值分别为( )A.750和2500 B.800和2250 C.800和2500 D.750和2250 9.计划规定成本降低3%,实际降低了5%,则计划完成程度为( )。
A.107% B.107.4% C.97.1% D.110%10.标志是说明总体单位特征的名称,标志有数量标志和品质标志,但是只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统计学基础试卷(六)
一、单选题(共20分、,每题1分)
1.下面属于连续变量的是()
A、职工人数
B、机器台数
C、工业总产值
D、车间数
2.人均收入,人口密度,平均寿命,人口净增数,这四个指标中属于质量指标的有()。
A、1个
B、2个
C、3个
D、4个
3.重点调查的重点单位是()
A、这些单位在全局中占举足轻重的地位。
B、这些单位的单位总量占全部单位总量的很大比重
C、这些单位的标志总量占总体全部标志总量的很大比重
D、这些单位是我们工作中的重点。
4.非全面调查中最完善、最有科学根据的方式方法是()
A、重点调查
B、抽样调查
C、典型调查
D、非全面报表5.某单位的生产小组工人工资资料如下:90元、100元、110元、120元、128元、148元、200元,计算结果均值为128
X元,标准差为()
=
A、σ=33
B、σ=34
C、σ=34.23
D、σ=35
6.统计分组就是对统计总体按()
A、数量标志分组
B、品质标志分组
C、所有标志分组
D、某种标志分组
7.要了解某市国有工业企业生产设备情况,则统计总体是( )
A、该市国有的全部工业企业
B、该市国有的每一个工业企业
C、该市国有的某一台设备
D、该市国有制工业企业的全部生产设备
8.商品库存量是()。
A、时期指标
B、时点指标
C、相对指标
D、平均指标
9.指标数值随研究范围的大小而增减的综合指标是()。
A、相对指标
B、质量指标
C、平均指标
D、总量指标
10.按照计划规定,工业总产值与上年对比需增长30%,实际却比计划少完成了10%,同上年相比,今年产值的实际增长率为()。
A、60%
B、120%
C、40%
D、17%
11.某商店本年同上年比较,商品销售额没有变化,而各种商品价格上涨了7%,则商品销售量增(或减)的百分比为( )
A-6.54% B–3% C+6.00% D+14.29%
12.标志变异指标是反映同质总体的()。
A、集中程度
B、离中程度
C、一般水平
D、变动程度
13.有一批灯泡共1000箱,每箱200个,现随机抽取20箱并检查这些箱中全部灯泡,此种检验属于()。
A、纯随机抽样
B、类型抽样
C 、整群抽样
D 、等距抽样
14.当一个现象的数量由小变大,而另一个现象的数量相反地由大变小时,这种相关关系称为( )。
A 、线性相关
B 、非线性相关
C 、正相关
D 、负相关
15.当Mo Me X ==时,总体内部次数分布状况为( )。
A 、钟形分布
B 、标准正态分布
C 、U 形分布
D 、J 形分布 16.加权算术平均数计算公式)(f
f
X X ∑⋅
∑=的权数是( ) A 、f B 、Σf C 、
f
f
∑ D 、X 17.标准差指标数值越小,则反映变量值( )
A 、越分散,平均数代表性越低
B 、越集中,平均数代表性越高
C 、越分散,平均数代表性越高
D 、越集中,平均数代表性越低 18.某商店在价格不变的条件下,报告期销售量比基期增加10%,那么报告期商品销售额比
基期增加( )。
A 、1%
B 、5%
C 、10%
D 、3%
19.已知某工厂甲产品产量和生产成本有直线关系,在这条直线上,当产量为1000时,其
生产成本为30000元,其中不随产量变化的成本为6000元,则成本总额对产量的回归方程是( )。
A 、x y 246000ˆ+=
B 、x y 24.06ˆ
+=
C 、x y 624000ˆ
+= D 、x y
600024ˆ+= 20.某种产品报告期与基期比较产量增长26%,单位成本下降32%,则生产费用支出总额为基期的( )
A 、166.32%
B 、85.68%
C 、185%
D 、54% 二、多选题(共10分,每题2分) 1.下面属于基本指标的有( )
A 农村人口数
B 大学生在校人数
C 人口总数
D 职工的性别比例
E 城镇人口数 2.下列指标中,属于强度相对指标的有( )
A 、人均国内生产总值
B 、人口密度
C 、人均钢产量
D 、每千人拥有的商业网点数
E 、人均粮食产量 3.影响加权算术平均数的因素有( )
A 、总体标志总量
B 、分配数列中各组标志值
C 、各组标志值出现的次数
D 、各组单位数占总体单位数比重
E 、权数
4.设p 为价格,q 为销售量,则总指数
∑∑0
10q
p q p 的意义是( )。
A、综合反映多种商品的销售量的变动程度
B、综合反映商品价格和销售量的变动程度
C、综合反映商品销售额的变动程度
D、反映商品销售量变动对销售额变动的影响程度
E、综合反映多种商品价格的变动程度
5.在回归分析中,确定直线回归方程的两个变量必须是()
A一个自变量,一个因变量B均为随机变量
C对等关系D一个是随机变量,一个是可控变量
E不对等关系
三、简答题(共20分。
每题5分)
1.时期和时点指标有什么不同?
2.什么是抽样误差和抽样平均误差?
3.为什么有了综合指数还要使用平均指数?
4.回归分析与相关分析的区别是什么?
四、计算题(共50分,每题10分?
1.某企业360名工人生产某种产品的资料如表:
试分别计算7、8月份平均每人日产量,并简要说明8月份平均每人日产量变化的原因。
试填入上表所缺的数字,要求写出计算过程。
(1)确定每包重量的极限
误差;(2)估计这批茶叶的重量范围,确定是否达到规格重量要求。
要求:对该单位工资总额变动进行因素分析。
要求:①建立回归直线方程
②估计教育经费为500万元的在校学生数。
答案
一、单选题
1.C 2.C 3.C 4.B 5.C 6.D 7.D 8.B 9.D 10.D
11.A 12.B 13.C 14.D 15.B 16.C 17.B 18.C 19.A 20.B 二、多选题
1.ABCE 2.ABCDE 3.BCDE 4.AD 5.ADE
三、简答题
1.答:时期数列中的时期指标数值可以直接相加,指标数值的大小与时间长短成正比,指标数值通常是通过连续登记取得的。
时点数列中的时点指标相加后无意义,指标数值大小与时点之间的间隔长短无直接联系,指标数值通常是通过一定时期登记一次取得的。
2.答:抽样误差是按随机原则抽样时所得样本指标与总体指标之间的总量上的差异。
由于总体指标虽然客观上存在,但事先无法知道,所以这种实际误差是无法计算的。
抽样估计所考虑的抽样误差一般不是指上述的实际误差,而是指抽样平均误差。
抽样平均误差是指由于抽样的随机性而产生的样板指标与总体指标之间的平均离差。
它是由所有可能的样本平均数或样本成数的标准差来反映的。
他说明样本指标的代表性大小以及样本指标和总体指标差异的一般范围。
3.答:综合指数在计算时有两个必要条件:一要有全面的原始材料;二要有对应的不同时期的质量指标和数量指标的资料。
但在实际工作中,在许多情况下很难取得它所要求的资料,因此还要使用平均指数。
平均指数是从个体指数出发的,可以用非全面资料来计算总指数。
4.答:(1)相关分析所研究的两个变量是对等关系,而回归分析所研究的两个变量不是对等关系;(2)对于两个变量X和Y来说,相关分析只能计算出一个反映两个变量间相关密切程度的相关系数,而回归分析可分别建立两个不同的回归方程;(3)相关分析对资料的要求是,两个变量都必须是随机的,而回归分析对资料的要求是自变量是给定的,因变量是随机的。
四、计算题
1. 解:7月份平均每人日产量=37件
8月份平均每人日产量=44件
根据计算结果得知8月份比7月份平均每人日产量多7件。
其原因是不同日产量水平的工人所占比重发生变化所致。
7月份工人日产量在40件以上的工人只占全部工人数的40%,
而8月份这部分工人所占比重则为66.67%。
3.解:答由表资料计算得:
(克)
,=克,=087.076.03.1502
2
==
n
S
S X x μ n=100>50 F (t )=0.9973 t =3 所以,==X X t μ∆3×0.087=0.26(克)
这批茶叶的平均重量为150.3±0.26克,因此,可以认为这批茶叶达到了规格重量要求。
4.解:工资总额变动=113.4%
增加总额=67(万元) (1)职工人数变动影响 职工人数指数=105%
职工人数变动影响工资总额=25(万元) (2)平均工资变动影响 平均工资指数=108%
平均工资变动影响工资总额=42(万元) (3)综合影响
113.4%=105%×108% 67=25+42 5.解:(1)b=0.0955
a=-17.91
y=-17.91+0.0955x
(2)在教育经费为500万元时,在校学生数为y=-17.91+0.0955×500=29.84(万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