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计学基础试卷(一)

合集下载

统计基础试题及答案最新

统计基础试题及答案最新

统计基础试题及答案最新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10题)1. 统计学中,数据的收集、处理、分析和解释的过程被称为:A. 数据分析B. 数据处理C. 数据管理D. 统计分析答案:D2. 下列哪项不是描述性统计的内容?A. 数据的分类B. 数据的汇总C. 数据的推断D. 数据的图表表示答案:C3. 在统计学中,总体是指:A. 研究对象的全体B. 研究对象的一部分C. 研究对象的样本D. 研究对象的个体答案:A4. 以下哪个选项不是统计数据的类型?A. 定量数据B. 定性数据C. 离散数据D. 连续数据答案:C5. 统计学中,样本容量是指:A. 样本中个体的数目B. 总体中个体的数目C. 样本中变量的数目D. 总体中变量的数目答案:A6. 以下哪个选项是统计学中常用的平均数?A. 算术平均数B. 几何平均数C. 加权平均数D. 所有选项都是答案:D7. 标准差是用来衡量:A. 数据的集中趋势B. 数据的离散程度C. 数据的分布形状D. 数据的偏态程度答案:B8. 在统计学中,相关系数的取值范围是:A. -1到1之间B. 0到1之间C. -1到0之间D. 0到无穷大答案:A9. 假设检验的目的是:A. 确定总体参数的值B. 验证样本数据的准确性C. 判断总体参数是否在某个范围内D. 判断样本数据是否具有代表性答案:C10. 以下哪个选项不是统计图的类型?A. 条形图B. 折线图C. 饼图D. 表格图答案:D二、多项选择题(每题3分,共5题)1. 以下哪些是统计学中常用的数据收集方法?A. 观察法B. 实验法C. 调查法D. 文献法答案:ABCD2. 描述性统计分析中常用的图表包括:A. 条形图B. 散点图C. 箱线图D. 直方图答案:ABCD3. 以下哪些是统计学中的离散型随机变量?A. 掷骰子的结果B. 抽样调查的人数C. 连续生产的零件数量D. 随机选择的班级中学生的身高答案:A4. 以下哪些是统计学中常用的概率分布?A. 二项分布B. 正态分布C. 泊松分布D. 均匀分布答案:ABCD5. 以下哪些是统计学中的中心极限定理的应用?A. 估计总体均值B. 估计总体比例C. 估计总体方差D. 进行假设检验答案:ABD三、简答题(每题5分,共2题)1. 请简述统计学中样本和总体的区别。

统计学基础练习题一

统计学基础练习题一

统计学基础(练习题一)一、单项选择题1.调查某大学5000名学生学习成绩,则总体单位是()A、5000名学生B、5000名学生的学习成绩C、每一名学生D、每一名学生的学习成绩2.下列属于品质标志的是()A、工人年龄B、工人性别C、工人体重D、工人工资等级3.要了解我国农村经济的具体状况,最适合的调查方式是()A、普查B、典型调查C、重点调查D、抽样调查4.按连续型变量分组,其末组为开口组,下限为2000,已知相邻组的组中值为1750,则末组的组中值为()A、2500B、2250C、 2100D、22005.某商场2007年空调销售量为6500台,库存年末比年初减少100台,这两个总量指标是()A、时期指标B、时点指标C、前者是时期指标,后者是时点指标D、前者是时点指标,后者是时期指标6.下列标志中属于品质标志的是()A、年龄B、工龄C、职业D、工资7.在编制组距数列时,影响组数多少的主要因素是()A、组距B、全距C、组中值D、组距和全距8.下述各项调查属于全面调查的是()A、对某种连续生产的产品质量进行抽样检验B、对全国钢铁生产中的重点单位进行调查C、对某地区工业企业设备进行普查D、抽选部分地块进行农产量调查9.下列分组中属于按品质标志分组的是()A、学生按考试分数分组B、产品按品种分组C、企业按计划完成程度分组D、家庭按年收入分组10.某连续变量数列,其末组为开口组,下限为200,又知其邻组的组中值为170,则末组组中值为()A、230B、260C、185D、21511.某城市进行工业企业未安装设备普查,个体是()A、工业企业全部未安装设备B、工业企业每一台未安装设备C、每个工业企业的未安装设备D、每一个工业企业12.几位学生的某门课成绩分别是67分、78分、88分、96分,则“成绩”是()A、品质标志B、数量标志C、标志值D、数量指标13.某课题需要搜集资料,课题组成员从《统计年鉴》摘取有关资料,这种资料是()A、原始资料 B、第一手资料 C、初级资料 D、次级资料14.抽样调查与重点调查的主要区别是()A、作用不同B、组织方式不同C、灵活程度不同D、选取调查单位的方法不同15.u型分布的特征是()A、两头大,中间小B、中间大,两头小C、左边大,右边小D、左边小,右边大16.工业企业的设备台数、产品产值是()A、连续变量B、离散变量C、前者是连续变量,后者是离散变量D、前者是离散变量,后者是连续变量17.某课题需要搜集资料,课题组成员从《统计年鉴》摘取有关资料,这种资料是()A、原始资料 B、第一手资料 C、初级资料 D、次级资料18.变量的具体表现形式为()A、标志B、统计数据C、指标D、文字19.按照分组标志性质的不同,统计分组可分为按品质标志分组和()A、按数量标志分组B、平行分组C、交叉分组D、复杂分组20.反J型分布的特征是()A、两头小,中间大B、中间大,两头小C、左边大,右边小D、左边小,右边大21.统计的结果表现为()A、组内同质性,组间差异性B、组内差异性,组间同质性C、组内同质性,组间同质性D、组内差异性,组间差异性22.某地区年底有1000万人口,零售商店数有5万个,则商业网点密度指标为()A、5个/千人B、0.5个/千人C、200个/千人D、0.2个/千人23.一个统计总体()A、只能有一个标志B、只能有一个指标C、可以有多个标志D、可以有多个指标24.统计认识过程是()A、从质到量B、从量到质C、从质到量,再到质和量的结合D、从总体到个体25.了解某企业的期末在制品数量,由调查人员亲自到现场观察计数,这种收集资料的方式属于()A、采访法B、直接观察法C、大量观察法D、报告法26.调查时间是指()A、资料所属的时间B、调查工作起止的时间C、规定提交资料的时间D、开始进行调查的时间27.统计分组的关键在于()A、正确选择分组标志B、正确划分各组界限C、正确确定组数和组限D、正确选择分布数列种类28.某地进行国有商业企业经营情况调查,则调查对象是()A、该地所有商业企业B、该地所有国有商业企业C、该地每一国有商业企业D、该地每一商业企业29.某班5名同学的某门课的成绩分别为60、70、75、80、85,这5个数是()A、指标B、标志C、变量D、变量值30. 经常性调查与一次性调查的划分标准是()A、调查对象包括的单位是否完全B、最后取得的资料是否全面C、调查登记的时间是否连续D、调查工作是否经常进行31. 统计分组的依据是()A、标志B、指标C、标志值D、变量值32. 在全距一定的情况下,组距的大小与组数的多少成()A、正比B、反比C、无比例关系D、有时成正比有时成反比33.统计指标的特点是()A、数量性、综合性、具体性B、准确性、及时性、全面性C、大量性、同质性、差异性D、科学性、客观性、社会性34.在编制等距数列时,如果全距等于56,组数为6,为统计运算方便,组距取()A、9.3 B、9 C、6 D、1035.下列指标属于时期指标的是()A、商品销售额B、商品库存额C、商品库存量D、职工人数36.设计统计指标体系时联系性原则是指()A、综合考虑管理上的要求和研究目的B、从整体上全面考虑各指标之间的联系C、综合考虑总体内部与外部的联系D、从认识对象本身考虑各运动过程的联系37.某小组5个学生的“统计学”考试成绩分别为80分、70分、62分、86分和76分,这5个数字分别是()A、标志B、标志值C、变量D、指标二、多选题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至少有两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

统计学基础(六套卷)

统计学基础(六套卷)

第一套一、填空1. 统计数据的直接来源主要有两个渠道:一是;二是。

2.统计的含义包括三个方面,它们是。

3.按照计量层次分类,统计数据可以分为:。

4.按照时间状况分类,统计数据可以分为:。

5.按照收集方法分类,统计数据可以分为:。

6.8、9、12、7、11、13、9、11、8、10以上10个数据的平均数是,中位数是,方差是。

7.在大样本的检验方法中,当总体方差2σ未知时,可以用样本方差2s 来近似代替总体方差,此时总体均值检验的统计量为:。

8.判定系数2R =(请用SSR SSE SST 、、表示)。

9.一般将时间序列的构成要素分成四种,即。

10.已知11p q 为报告期的销售额,10/p p 是对个体的价格指数,则价格指数的加权平均调和形式的计算公式为:。

二、单项选择1.下列数据属于品质数据的是()A.顺序数据B.截面数据C.观测数据D.实验数据 2.对一批小麦种子进行发芽率试验,这时总体是() A 该批小麦种子 B 该批小麦的发芽率 C 该批小麦中发芽的种子 D 该批小麦的发芽率3.已知均值为μ,方差为2σ的总体中,抽取容量为n 的随机样本,当n 充分大时,样本的均值和方差近似等于() A.2n nμσ B.2nμσ C. 2μσ D. 2nσμ4.下列散点图中表示非线性相关的图为( )A BC D5.在右侧检验中,利用P 值进行检验时,拒绝原假设的条件是( ) A. P α>值 B. P β>值 C. P α<值 D. P β<值三、判断题1.分层抽样除了可以对总体进行估计外,还可以对各层的子总体进行估计。

2.平均指标反映了现象总体的规模和一般水平,但掩盖了总体各单位的差异情况,因此通过平均指标不能全面认识总体的特征。

()3.总体分布为非正态分布而样本均值可能为正态分布。

( )4.抽样误差由于事先可以进行控制或计算的,所以这类误差通常是可以消除的。

( )5.在单独求一组数据计算标准差时,公式下方虚线处应为1n -四、简答题1. 河南大学数学院为了增加学生们的学习积极性,推行了一套新的制度,通过一学期的试行,由最终的成绩决定是否继续执行。

统计学基础试题以及答案

统计学基础试题以及答案

统计学基础试题以及答案⼀、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共15分)1、⼀个统计总体()A、只能有⼀个标志B、只能有⼀个指标C、可以有多个标志D、可以有多个指标2、调查某⼤学2000名学⽣学习情况,则总体单位是()A 、2000名学⽣ B、 2000名学⽣的学习成绩C、每⼀名学⽣D、每⼀名学⽣的学习成绩3、某地进⾏国有商业企业经营情况调查,则调查对象是( )。

A、该地所有商业企业B、该地所有国有商业企业C、该地每⼀国有商业企业D、该地每⼀商业企业4、以下哪种调查的报告单位与调查单位是⼀致的( )。

A、⼯业普查B、⼯业设备调查C、职⼯调查D、未安装设备调查5、某市进⾏⼯业企业⽣产设备普查,要求在7⽉1⽇⾄7⽉10⽇全部调查完毕,则这⼀时间规定是( )。

A、调查时间B、调查期限C、标准时间D、登记期限6、某连续变量分为5组:第⼀组为40——50,第⼆组为50——60,第三组为60——70,第四组为70——80,第五组为80以上,则()A、50在第⼀组,70在第四组B、60在第三组,80在第五组C、70在第四组,80在第五组D、80在第四组,50在第⼆组7、已知某局所属12个⼯业企业的职⼯⼈数和⼯资总额,要求计算该局职⼯的平均⼯资,应该采⽤( )C、加权调和平均法D、⼏何平均法8、⽤⽔平法检查长期计划完成程度,应规定( )A、计划期初应达到的⽔平B、计划期末应达到的⽔平C、计划期中应达到的⽔平D、整个计划期应达到的⽔平9、某地区有10万⼈,共有80个医院。

平均每个医院要服务1250⼈,这个指标是()。

A、平均指标B、强度相对指标C、总量指标D、发展⽔平指标10、时间序列中,每个指标数值可以相加的是()。

A、相对数时间序列B、时期数列C、间断时点数列D、平均数时间序列11、根据时间序列⽤最⼩平⽅法配合⼆次曲线,所依据的样本资料的特点是()。

A、时间序列中各期的逐期增长量⼤体相等B、各期的⼆级增长量⼤体相等C、各期的环⽐发展速度⼤体相等D、各期同⽐增长量的⼤体相12、红星机械⼚计划规定,今年甲产品的单位产品成本⽐去年降低4%,实际执⾏的结果降低了5%,则该产品单位成本降低计划完成程度的算式为()。

统计学基础自考试题及答案

统计学基础自考试题及答案

统计学基础自考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下列哪项不是统计学中常用的数据类型?A. 分类数据B. 顺序数据C. 计数数据D. 比率数据答案:D2. 在统计学中,中位数是指:A. 一组数据中数值最小的数据点B. 一组数据中数值最大的数据点C. 将一组数据按大小顺序排列后位于中间位置的数D. 所有数据点的平均值答案:C3. 总体与样本的主要区别在于:A. 总体包含的信息量更大B. 样本是从总体中随机抽取的一部分C. 总体的误差总是小于样本的误差D. 样本可以代表总体,而总体不能代表样本答案:B4. 下列哪项是描述数据集中趋势的统计量?A. 方差B. 标准差C. 均值D. 极差答案:C5. 在进行假设检验时,如果p值小于显著性水平α,我们通常:A. 拒绝原假设B. 接受原假设C. 无法做出决策D. 需要更多的数据答案:A6. 相关系数的取值范围是:A. -1到1之间B. 大于0C. 小于1D. 没有限制答案:A7. 下列哪项不是统计学中的常见概率分布?A. 正态分布B. 二项分布C. 泊松分布D. 均匀分布E. 以上都是答案:E8. 样本容量增加,标准差的变化趋势是:A. 增加B. 减少C. 不变D. 无法确定答案:B9. 在回归分析中,如果自变量X增加一个单位,因变量Y预期的平均变化量称为:A. 回归系数B. 相关系数C. 回归标准误差D. 回归截距答案:A10. 下列哪项是时间序列分析的主要目的?A. 预测未来趋势B. 描述数据分布C. 检验假设D. 分类数据答案:A二、简答题(每题10分,共30分)1. 请简述统计学中的中心极限定理。

答案:中心极限定理是统计学中的一个基本定理,它指出,如果从均值为μ、方差为σ²的总体中随机抽取足够大的样本量,那么这些样本均值的分布将趋近于正态分布,无论总体本身的分布如何。

2. 什么是标准正态分布?它在统计学中有何应用?答案:标准正态分布是一种特殊的正态分布,其中均值为0,标准差为1。

统计学基础试题及答案

统计学基础试题及答案

统计学基础试题及答案一、单选题(本题型共20题,每题2分,共40分)1.下面属于品质标志的是()。

A、工人年龄B、工人性别C、工人月工资D、工人体重2.构成统计总体的个别事物称为( )A、调查单位B、总体单位C、调查对象D、填报单位3.2000年11月1日零点的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是()A、典型调查B、重点调查C、一次性调查D、经常性调查4.工厂对生产的一批零件进行检查,通常采用()A、普查B、抽样调查C、重点调查D、典型调查5.某班的人均月生活费是450元,这个指标是()A、结构相对指标B、比较相对指标C、强度相对指标D、平均指标6.一个企业产品销售收入计划增长8%,实际增长20%,则计划超额完成程度为()A、12%B、150%C、111.11%D、11.11%7.时点指标的数值()A、与其时间间隔长短无关B、通常连续登记C、时间间隔越长,指标数值越大D、具有可加性8.总体各部分指标数值与总体数值计算求得的结构相对数之和()A、大于100%B、小于100%C、等于100%D、无法确定9.统计分组的核心问题是()A、划分各组界限B、选择分组标志C、确定组数D、确定组距10.平均指标反映了()A、总体次数分布的集中趋势B、总体分布的特征C、总体单位的集中趋势D、总体次数分布的离中趋势11.在抽样推断中应用比较广泛的指标是()A、全距B、平均差C、标准差D、标准差系数12.抽样调查和重点调查的主要区别是()A、选取调查单位的方式不同B、调查的目的不同C、调查的单位不同D、两种调查没有本质区别13.人均收入,人口密度,平均寿命,人口净增数,这四个指标中属于质量指标的有()。

A、1个B、2个C、3个D、4个14. 已知环比增长速度为9.2%、8.6%、7.1%、7.5%,则定基增长速度为()A 、9.2%×8.6%×7.1%×7.5%B、(9.2%×8.6%×7.1%×7.5%)-100%C、109.2%×108.6%×107.1%×107.5%D、(109.2%×108.6%×107.1%×107.5%)-100%15.累计增长量与其相应的各个逐期增长量的关系表现为()A、累计增长量等于相应的各个逐期增长量之积B、累计增长量等于相应的各个逐期增长量之和C、累计增长量等于相应的各个逐期增长量之差D、以上都不对16.某外商投资企业按工资水平分为四组:1000元以下,1000~1500元;1500~2000元;2000元以上。

统计学基础练习题及参考答案[1]1

统计学基础练习题及参考答案[1]1

统计学基础练习题及参考答案[1]1第一章总论一、单项选择题1、统计认识对象是。

①社会经济现象的数量方面②社会经济现象的质量方面③社会经济现象的数量方面和质量方面④社会经济现象的所有方面 2、统计所研究的是。

①社会经济的总体现象②社会经济的个体现象③社会经济的总体现象或个体现象④非社会经济的总体现象 3、统计学的研究方法有很多,其特有的方法是。

①统计推断法②统计分组法③大量观察法④综合指标法 4、对一批小麦种子进行发芽率试验,这时总体是。

①该批小麦种子②该批小麦的发芽率③该批小麦中发芽的种子④该批小麦的发芽率 5、无限总体是指。

①包含单位很多的总体②包含单位较多的单位③包含单位很多、难以计数的总体④单位不加限制的总体 6、社会经济统计中使用的总体概念,通常是指。

①有限总体②无限总体③变量总体④属性总体 7、一个事物被视为总体或总体单位,要依据来决定。

①事物的本质②事物的内在联系③事物的复杂程度④统计研究的目的8、以下岗职工为总体,观察下岗职工的性别构成,此时的标志是。

①男性职工人数②女性职工人数③下岗职工的性别④性别构成 9、下面属于品质标志的是。

①学生年龄②学生性别③学生身高④学生成绩 10、标志是。

①说明总体特征的名称②说明总体单位特征的名称③都能用数值表示④不能用数值表示 11、统计学上变量是指。

①品质标志②数量标志③统计指标④②和③ 12、下面属于连续变量的是。

①工厂数②职工人数③工资总额④产品数 13、属于数量指标的是。

①粮食总产量②粮食平均亩产量③人均粮食生产量④人均粮食消费量 14、属于质量指标的是。

①货物周转量②劳动生产率③年末人口数④工业增加值 15、质量指标。

①不能用数值来反映②反映事物的本质联系③必需用数值来反映④有时能够用数量指标来反映 16、表述正确的是。

①对于一个统计总体只能计算一个数量指标②对于一个统计总体只能计算一个质量指标③对于一个统计总体只能用一个标志进行分组④对于一个统计总体可以从方面计算多个统计指标 17、表述不正确的是。

统计基础试题及答案

统计基础试题及答案

统计基础试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统计学中的总体是指:A. 研究对象的全体B. 研究对象的个体C. 研究对象的样本D. 研究对象的子集答案:A2. 以下哪一项不是统计数据的类型?A. 定性数据B. 定量数据C. 离散数据D. 连续数据答案:C3. 描述一组数据的集中趋势,通常使用以下哪个统计量?A. 方差B. 标准差C. 平均数D. 中位数答案:C4. 在统计学中,标准差是用来衡量数据的:A. 集中程度B. 离散程度C. 相关程度D. 正态程度5. 以下哪个选项是统计学中的参数?A. 样本均值B. 样本方差C. 总体均值D. 总体方差答案:C6. 相关系数的取值范围是:A. -1到1B. 0到1C. -1到0D. 0到-1答案:A7. 以下哪个统计图适合展示分类数据的分布?A. 条形图B. 折线图C. 散点图D. 直方图答案:A8. 假设检验中的零假设通常表示:A. 研究假设B. 备择假设C. 研究假设为真D. 研究假设为假答案:C9. 回归分析中,自变量和因变量之间的关系是:B. 随机的C. 线性的D. 非线性的答案:C10. 以下哪个统计量是用来衡量数据的偏态程度?A. 众数B. 中位数C. 偏度D. 峰度答案:C二、多项选择题(每题3分,共15分)1. 以下哪些是统计学中常用的数据收集方法?A. 观察法B. 实验法C. 调查法D. 模拟法答案:A、B、C2. 描述一组数据的离散程度,可以使用以下哪些统计量?A. 方差B. 标准差C. 极差D. 平均数答案:A、B、C3. 以下哪些是统计学中的随机变量?A. 离散型随机变量B. 连续型随机变量C. 确定型随机变量D. 混合型随机变量答案:A、B、D4. 以下哪些是统计学中常用的数据整理方法?A. 排序B. 分组C. 编码D. 制表答案:A、B、C、D5. 以下哪些是统计学中常用的数据描述方法?A. 描述性统计B. 推断性统计C. 探索性数据分析D. 预测性数据分析答案:A、B、C三、判断题(每题1分,共10分)1. 统计学中的样本容量是指样本中包含的个体数量。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统计学基础模拟试卷(一)
一、单项选择题(只有1个选项是正确答案,每题2分,共20分)
1.统计学的基本方法包括有( )
A.调查方法、整理方法、分析方法、预测方法
B.调查方法、汇总方法、预测方法、实验设计
C.相对数法、平均数法、指数法、汇总法
D.实验设计、大量观察、统计描述、统计推断
2.有意识地选择三个农村点调查农民收入情况,这种调查方式属于()
A.典型调查 B.重点调查 C.抽样调查 D.普查
3.直接反映总体规模大小的指标是()。

A.平均指标 B.相对指标 C.总量指标 D.变异指标
4、计算结构相对指标时,总体各部分数值与总体数值对比求得的比重之和()。

A.小于100% B.大于100%
C.等于100% D.小于或大于100%
5.计算平均指标最常用的方法和最基本的形式是()。

A.中位数 B.众数
C.算术平均数 D.调和平均数
6.标准差指标数值越小,则反映变量值()
A.越分散,平均数代表性越低 B.越集中,平均数代表性越高
C.越分散,平均数代表性越高 D.越集中,平均数代表性越低
7.已知某工厂甲产品产量和生产成本有直线关系,在这条直线上,当产量为1000时,其生产成本为30000元,其中不随产量变化的成本为6000元,则成本总额对产量的回归方程是()。

A.
x
y24
6000
ˆ
+
=
B.
x
y24
.0
6
ˆ
+
=
C.
x
y6
24000
ˆ
+
=
D.
x
y6000
24
ˆ
+
=
8.某外商投资企业按工资水平分为四组:1000元以下,1000~1500元;1500~2000元;2000元以上。

第一组和第四组的组中值分别为()
A.750和2500 B.800和2250 C.800和2500 D.750和2250
9.计划规定成本降低3%,实际降低了5%,则计划完成程度为( )。

A.107% B.107.4% C.97.1% D.110%
10.标志是说明总体单位特征的名称,标志有数量标志和品质标志,但是只有()。

A.标志值有两大类:品质标志值和数量标志值 B.品质标志才有标志值
C.数量标志才有标志值 D.品质标志和数量标志都具有标志值二、多项选择题(至少有2个选项是正确的答案,每题2分,共20分)
1.某企业是总体单位,数量标志有( )
A.所有制 B.职工人数 C.月平均工资
D.年工资总额 E.产品合格率
2.要了解某地区全部成年人口的就业情况,那么()。

A.全部成年人是研究的总体
B.成年人口总数是统计指标
C.成年人口就业率是统计标志
D.“职业”是每个人的特征,“职业”是数量指标
E.某人职业是“教师”,这里的“教师”是标志表现
3.根据标志值在总体中所处的特殊位置确定的平均指标有()
A.算术平均数 B.调和平均数 C.几何平均数
D.众数 E.中位数
4.在组距数列中,组中值是()
A.上限和下限之间的中点数值
B.用来代表各组标志值的平均水平
C.在开放式分组中无法确定
D.在开放式分组中,可以参照相邻组的组距来确定
E.就是组平均数
5.我国第五次人口普查的标准时间是2000年7月1日零时,下列情况应统计人口数的有( )
A.2000年7月2日出生的婴儿B.2000年6月29日出生的婴儿
C.2000年6月29日晚死亡的人D.2000年7月1日1时死亡的人
E.2000年6月26出生,7月1日6时死亡的的婴儿
6.根据动态数列中不同时期的发展水平所求的平均数称为()
A.序时平均数 B.算术平均数 C.几何平均数
D.平均发展水平 E.平均发展速度
7.在什么条件下,加权算术平均数等于简单算术平均数()。

A.各组次数相等 B.各组变量值不等 C.变量数列为组距数列
D.各组次数都为1 E.各组次数占总次数的比重相等
8.统计分组是()
A.在统计总体内进行的一种定性分类 B.在统计总体内进行的一种定量分类
C.将同一总体区分为不同性质的组
D.把总体划分为一个个性质不同的、范围更小的总体
E.将不同的总体划分为性质不同的组
9.我国统计调查的方法有()
A.统计报表 B.普查 C.抽样调查 D.重点调查 E.典型调查
10.在金融机构的设备普查中()
A.金融机构是调查对象 B.金融机构的全部设备是调查对象
C.每台设备是填报单位 D.每台设备是调查单位
三、判断题(每空2分,共10分)
1.某一职工的文化程度在标志的分类上属于品质标志,职工的平均工资在指标的分类上属于质量指标。

( )
2.全面调查与非全面调查是以最后取得的结果是否反映总体特征的全面资料来区分的。

( ) 3.组成总体的每个个体必须在某些性质上是相同的,至少有一方面性质是相同的。

( ) 4.分组以后,各组的频数越大,则组的标志值对于全体标志水平所起的作用也越大;而各组的频率越大,则组的标志值对全体标志水平所起的作用越小。

()
5.标志变异指标数值越大,说明总体中各单位标志值的变异程度越大,则平均指标的代表性越小。

()
四、简答题(每题5分,共10分)
1.什么是数量指标和质量指标?它们有什么关系?
2.什么是统计分组?统计分组可以进行哪些分类?
五、计算题(每题10分,共40分)
1.据下表计算各年环比增长速度
2.调查一批零件合格率。

根据过去的资料,合格品率有过99%、97%和95%三种情况,现在要求误差不超过1%,要求估计的把握程度为95%,问需要抽查多少个零件?
3.1999年某月甲、乙两市场某商品价格、销售量和销售额资料如下:
试分别计算该商品在两个市场上的平均价格。

4.有两个班参加统计学考试、甲班的平均分数81分,标准差9.9分,乙班的考试成绩资料如下:
要求:(1)计算乙班的平均分数和标准差;
(2)比较哪个班的平均分数更有代表性。

参考答案
一、 单选题
1—5 DACCC 6—10 BADCC 二、多选题
1.BCDE 2.ABE 3.DE 4.ABD 5.BDE 6.AD 7.ADE 8.ABCD 9.ABCDE 10.BDE 三、判断题 1-5 √×√×√ 四、简答题
1.(1)数量指标是用绝对数形式表现的,用来反映总体规模大小、数量多少的统计指标,其数值大小一般随总体范围的大小而增减。

质量指标是说明总体内部数量关系和总体单位水平的统计指标,其数值大小不随总体范围的大小而增减; (2)质量指标一般是通过数量指标直接或间接计算而得到的。

2.根据统计研究任务的要求和现象总体的内在特点,把统计总体按照某一标志划分为若干个性质不同又有联系的几个部分,称为统计分组。

统计分组按任务和作用的不同,分为类型分组、结构分组和分析分组;按分组标志的多少为分简单分组和复合分组; 按分组标志的性质不同分为品质分组和变量分组。

五、计算题
1.解:2002年环比增长速度等于105÷100-1=5%
2003年环比增长速度等于111÷105-1=5.7% 2004年环比增长速度等于117÷111-1=5.4% 2005年环比增长速度等于124÷117-1=5.98%
2、解:根据提供的三种合格率,总体方差取大值进行计算,故用P=95%,F(t)=0.95 t=1.96
件需抽查件
2222(1) 1.960.95(10.95)1825()
0.011825P t P P n -⨯-==≈∆
3.解:在甲市场上的平均价格:
7001059001201100137
123.04(/)
2700
xf x f
⨯+⨯+⨯=
=
=∑∑元件
在乙市场上的平均价格为:
317900317900
117.74(/)
126009600959002700
105120137m x m x
=
=
==++∑∑元件
4.解: (1)
=9.80
(2)
V 甲<V 乙 甲班平均分数代表性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