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时用地恢复方案设计

合集下载

工程临时用地恢复方案

工程临时用地恢复方案

工程临时用地恢复方案一、前言工程临时用地是指在工程施工过程中,为了存放材料、设备,或者临时搭建工棚、施工场地等而占用的一定面积的地块。

由于该地块的占用时间较短,通常在工程完成后需要对临时用地进行恢复,使其恢复原有的自然功能。

因此,对临时用地的恢复工作具有重要的意义,不仅体现了施工单位的社会责任,也是对土地资源的保护与管理。

本文针对工程临时用地恢复工作制定了详细的方案,包括恢复原有植被、修复地表土壤、清理残留物、植树造林等措施,力求在最短的时间内,将临时用地恢复至原有的自然状态。

二、恢复方案1. 恢复原有植被在临时用地的恢复工作中,首先需要对原有植被进行保护和修复。

根据临时用地的具体情况,施工单位可以选择采取重新种植或者保护现有植被的方式。

如果临时用地的占用时间较短,不会对植被造成过大影响的情况下,可以通过重新种植的方式,将原有植被恢复至原始状态。

如果临时用地的占用时间较长,导致原有植被已经遭到破坏或者无法修复,可以通过保护现有植被的方式,对已有植被进行修复和保护,以便在最短的时间内实现临时用地的恢复。

2. 修复地表土壤在临时用地的恢复工作中,还需要对地表土壤进行修复。

地表土壤是临时用地恢复工作的重点对象,也是关键环节。

首先需要对临时用地所存在的深度破坏和理化结构的破坏进行修复和调整,以便恢复土壤的生态功能和水土保持功能。

其次需要采取措施,降低地表土壤的渗透系数,减少土壤侵蚀和土壤质量的流失。

最后需要采取措施,增加土壤的有机质含量,提高土壤的肥力和透气性,从而实现土壤的修复和改良。

3. 清理残留物在临时用地的恢复工作中,还需要对临时用地中存在的残留物进行清理。

残留物的清理工作不仅是对临时用地的一种整理和整治,也是对临时用地所占用土地资源的一种再次回收和再次利用。

残留物的清理工作主要包括对垃圾、破碎料、废弃物等的清理和整理,以及对临时设施、用具等的拆除和搬迁。

清理残留物的工作需要根据临时用地的具体情况,设计出合理的方案和有效的措施,以便在最短的时间内实现临时用地的清理和整顿。

临时用地复垦方案

临时用地复垦方案

临时用地复垦方案
一、概述
我国的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城市的发展趋势需要大量的用地
来支持,但现实中用地的供给并不足够,因此需要通过临时用地复
垦来解决这一问题。

本文将就临时用地复垦的方案进行阐述。

二、临时用地复垦的意义
临时用地是指在不影响正常生产、生活和生态环境的情况下,
临时使用空地。

针对城市的发展需求,自然会导致土地的消耗,而
临时用地复垦则是指通过对原有耕地的修复来满足对用地的需求。

在临时用地复垦中,既可以保护生态环境,避免土地资源浪费,也
可以提高土地的利用率,同时满足城市用地需求。

三、临时用地复垦方案
1.灌溉设施的完善
在临时用地复垦中,灌溉设施的完善非常重要。

如果土地无法
得到及时的水源,原本可以耕种的土地将发生无法复垦的情况。

因此,在临时用地复垦的过程中,可以采取一些灌溉设施来保证供水。

例如,在已有的灌溉设施基础上,增设水渠、润滑剂、水泵等设备,将原本险些无法利用的土地变成可以利用的耕地。

2.种植适合当地环境的生物
在临时用地复垦中,需要考虑到种植的生物是适合当地环境的。

选择适合当地的耐干旱、适应反复耕作、不伤害土地的作物,例如。

公路工程临时用地恢复方案

公路工程临时用地恢复方案

公路工程临时用地恢复方案一、前言公路工程的建设和维护需要大量的临时用地。

在施工、修复等过程中使用和占用土地资源,对土地资源的保护和恢复是一项重要的工作。

因此,制定合理的临时用地恢复方案是必不可少的。

本方案旨在规范和指导公路工程施工中的临时用地恢复工作,确保土地资源的合理利用和保护,达到良好的环境效益和社会效益。

二、恢复原则1. 合理用地:在施工过程中尽量减少对临时用地的占用和破坏,确保用地的合理利用。

2. 原地复原:对于占用的土地,应尽快恢复原貌,保持其自然状态。

3. 节约用地:对于不必要的临时用地,应及时退还,并尽量减少对土地资源的消耗。

4. 保护环境:恢复工作中应注意保护周边环境,保持生态平衡,确保不对周边生物和地质环境造成进一步破坏。

5. 社会效益:恢复工作应有利于提高当地居民的生活品质和环境质量,为社会带来实际利益。

三、恢复工作内容1. 土地清理:在施工结束后,首要工作是清理施工过程中产生的垃圾、废弃物及建筑设施,保持用地的整洁和美观。

2. 土地复原:恢复地表的平整度和绿化覆盖,保持其自然状态。

尽量使用当地的土壤和植物进行绿化,确保绿化效果良好。

3. 水土保护:针对可能产生的水土流失和土壤侵蚀问题,应及时采取措施加以防范和修复,以保护土地资源和周边环境。

4. 基础设施拆除:对于临时建设的基础设施,如临时建筑、设备等,应进行撤除,确保用地空间的恢复和自然状态的保持。

5. 安全设施拆除:对于施工期间设置的安全设施,如隔离栏、标识牌等,应及时撤除,并对相关路段进行检查和修复,确保交通安全。

6. 农田复原:对于占用的农田资源,应进行农田整理和土壤改良,恢复农田的可持续利用性。

四、恢复工作流程1. 施工结束后,立即组织专业人员对施工过程中的土地资源进行评估和清理。

2. 制定临时用地恢复计划,明确恢复工作的内容、时间和责任人,确保恢复工作的有序进行。

3. 进行土地复原工作,包括土地清理、土地整理和绿化覆盖等工作,确保用地的自然状态和生态平衡。

临时用地恢复方案

临时用地恢复方案

临时用地恢复方案临时使用林地恢复林业生产条件的实施方案目录第一章总论1.1 项目概况本文旨在介绍临时使用林地恢复林业生产条件的实施方案。

该项目旨在通过临时使用林地,恢复林业生产条件,促进林业可持续发展。

本项目将在选址合理、施工条件合理、水土保持情况良好等方面进行论述。

第二章选址合理性2.1 生产条件的合理性在进行临时使用林地恢复林业生产条件的实施方案时,必须考虑生产条件的合理性。

在此过程中,我们将充分考虑土壤、气候、地形等因素,以确保恢复后的林地能够实现可持续发展。

2.2 施工条件的合理性在实施临时使用林地恢复林业生产条件的过程中,必须考虑施工条件的合理性。

我们将充分考虑人力、物力、财力等方面的因素,以确保实施方案的顺利进行。

2.3 水土保持情况在进行临时使用林地恢复林业生产条件的实施方案时,必须考虑水土保持情况。

我们将充分考虑水土流失、土地沙化等问题,采取相应的措施,以确保恢复后的林地能够实现可持续发展。

2.4 临时用地选址符合林地保护利用规划情况在进行临时使用林地恢复林业生产条件的实施方案时,必须考虑临时用地选址是否符合林地保护利用规划情况。

我们将充分考虑林地保护、利用等方面的因素,以确保实施方案符合相关规划要求。

第三章期满恢复林业生产条件3.1 项目施工设计的合理性在进行临时使用林地恢复林业生产条件的实施方案时,必须考虑项目施工设计的合理性。

我们将充分考虑施工过程中的各种因素,以确保项目能够顺利进行并在期满后恢复林业生产条件。

Chapter 1 n1.1 Project Overview1.1.1 Project NamePhase I of S313 XXX1.1.2 Project NatureNew n1.1.3 Project n Unitn Unit: XXX。

Ltd.Legal XXX: Tian Zhifang1.1.4 Owner NatureXXX1.1.5 Project Approval Unit and Approval DocumentApproval Unit: XXXApproval Document Number: Development and Reform n [2015] No。

完整版)临时用地恢复方案

完整版)临时用地恢复方案

完整版)临时用地恢复方案临时使用林地恢复林业生产条件实施方案目录第一章总论1.1 项目概况本文旨在介绍临时使用林地恢复林业生产条件实施方案。

该方案的实施旨在通过合理的选址和施工条件,保护水土资源,恢复林地生产条件,提高林业生产效益。

第二章选址合理性2.1 生产条件的合理性在选择临时用地时,需要考虑生产条件的合理性,包括土壤肥力、水源充足性、气候适宜性等因素,以确保林业生产的顺利进行。

2.2 施工条件的合理性除了生产条件,施工条件也是选择临时用地时需要考虑的因素之一。

需要考虑到交通便利性、施工材料的供应、施工人员的居住条件等因素,以确保施工的顺利进行。

2.3 水土保持情况在选择临时用地时,需要考虑水土保持情况,以确保施工过程中不会对水土资源造成损害,并保障生态环境的良好状态。

2.4 临时用地选址符合林地保护利用规划情况在选择临时用地时,需要符合林地保护利用规划情况,以确保临时用地不会对原有的林地资源造成影响,并保障林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第三章期满恢复林业生产条件3.1 项目施工设计的合理性在实施临时使用林地恢复林业生产条件的方案中,需要考虑到项目施工设计的合理性,以确保施工过程中不会对林地资源造成损害,并保障林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同时,需要在施工完成后,及时进行期满恢复工作,恢复林地生产条件,保障林业生产的顺利进行。

3.2 期满后是否能够恢复林业生产条件的结论在实施恢复措施之后,需要对其效果进行评估,以确定是否能够在期满之后恢复林业生产条件。

评估应该包括对土地、水源、气候、生态系统和社会经济条件等方面的考虑。

如果评估结果表明,恢复措施已经成功实施,可以在期满之后恢复林业生产条件,那么就可以进行后续的管理和维护工作。

第四章恢复措施4.1 恢复原则在实施恢复措施时,需要遵循以下原则:保护生态环境和生物多样性;促进生态系统功能恢复;保护和改善土壤质量;促进水源保护和水土保持;优先考虑本地物种和当地社区的利益;采用可持续发展的管理方法。

临时用地复垦方案

临时用地复垦方案

临时用地复垦方案
临时用地复垦方案
一、项目背景
作为现代城市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临时用地的出现为城市建设提供了重要的支持。

但与此同时,临时用地的使用也带来了环境问题,特别是在用地变更时,需进行复垦恢复工作,以减轻环境污染的影响,实现生态环境的持续改善。

本方案针对的是某市区内的一块临时用地,在用地变更后,将进行复垦和环境恢复工作,以实现该地区环境的良好保护和生态环境的持续改善。

二、复垦目标
1. 恢复土地原有草木植被,增加土地绿化覆盖面积。

2. 恢复土地水土保持功能,减少水土流失和土地侵蚀现象。

3. 恢复土地生态功能,创造优良的生态环境。

4. 恢复土地农业生产能力,为农村发展提供支持。

5. 恢复土地时光荏苒的美丽,让居民可以享受自然。

三、方案内容
1. 土地复垦:
(1)环境治理:对于破坏严重的区域,采用机械铲除的方式清理杂草、秸秆和垃圾等杂物,清理后逐步覆盖采用化学凝固和微生。

临时用地复垦方案

临时用地复垦方案

临时用地复垦方案一、临时用地复垦的背景很多地方都有临时用地,这通常是为了建造项目或者基础设施而使用的土地。

用地完工后,这些地方往往被遗忘。

可这些土地,如果不处理好,可能会变成荒地,影响环境和周围的社区。

就像老话说的,良田千顷,良心一寸。

要是我们不把这些地方好好复垦,那就真是辜负了大自然的馈赠。

1.1 复垦的意义复垦不仅是个环保问题,更是个社会责任。

复垦后,这些地方可以重新焕发生机,变成绿地、农田或者公园。

你想想,过去一片杂草丛生的土地,经过复垦,变成了孩子们玩耍的乐园,那多好呀!不仅提升了城市的面貌,也增加了居民的幸福感。

1.2 复垦的原则在复垦过程中,有几个原则得记住。

首先,生态优先。

咱们要保护生物多样性,尽量恢复原有的生态系统。

其次,因地制宜。

不同的地方要根据当地的气候、土壤等条件制定不同的复垦方案,别一刀切。

最后,公众参与。

复垦的方案最好能征求居民的意见,大家一起出谋划策,这样才能更贴近民心。

二、复垦的具体措施实施复垦需要一系列具体的措施,这不是空口说白话,而是得实实在在地做。

2.1 土地评估复垦的第一步是对临时用地进行全面评估。

搞清楚土壤的污染状况,水源是否受到影响。

这时候,专业人士得上场,使用一些生僻的检测手段,比如土壤取样、重金属分析等。

听起来复杂,但其实就是为了让土地“体检”,确保它的健康。

2.2 恢复植被接下来就是恢复植被。

你想想,土地光秃秃的,不仅丑,还容易水土流失。

复垦方案中,可以考虑种植本地的树种和植物。

像是杨树、白蜡树这些适应性强的树木,不仅能美化环境,还能改善土壤结构。

再加上一些花草,马上就能吸引小鸟和昆虫,变得热闹起来。

2.3 水源管理别忘了水源管理。

临时用地复垦后,要确保有合适的排水系统,避免水涝。

利用雨水收集系统,充分利用自然资源。

同时,定期监测水质,确保居民能安全使用。

这就像是给土地装上了“保险”,让它稳稳当当。

三、复垦后的管理与维护复垦工作结束后,不能就此撒手不管。

临时用地复垦方案范文

临时用地复垦方案范文

4临时用地复垦方案范文一、项目背景这个项目位于我国某城市的郊外,因为城市建设的需要,这里被征用作为临时用地。

如今,随着项目建设的完成,这片土地需要进行复垦,恢复其原有的生态环境,为未来的可持续发展打下基础。

二、复垦目标1.恢复土地的原貌,消除临时用地期间的痕迹。

2.恢复土地的生态环境,提高土地的利用率。

三、复垦措施1.土地平整:对临时用地进行平整,消除建筑垃圾和杂草,为后续的复垦工作打下基础。

2.土壤改良:针对临时用地期间的土壤污染,采用生物降解、化学中和等方法,对土壤进行改良。

3.植被恢复:选择适应当地环境的植被,进行种植,提高土地的植被覆盖率。

5.生态景观建设:结合周边环境,打造生态景观,提高土地的观赏价值。

四、复垦过程1.前期准备:对临时用地进行实地调查,了解土地的现状,制定复垦方案。

2.实施阶段:按照方案,对土地进行平整、土壤改良、植被恢复等工作。

3.监测评估:在复垦过程中,对土地的生态环境进行监测,评估复垦效果。

4.后期管理:对复垦后的土地进行长期管理,确保植被的生长和生态环境的稳定。

五、预期效果1.土地得到有效恢复,生态环境得到改善。

3.增强项目的可持续发展能力,为城市的生态环境建设做出贡献。

六、注意事项1.在复垦过程中,要注重环保,减少对周边环境的影响。

2.选择适合当地环境的植被,确保植被的生长和生态环境的稳定。

3.加强监测和评估,及时调整复垦方案,确保复垦效果。

4.加强后期管理,防止土地再次被破坏。

时光荏苒,咖啡已经见底,我的写作也接近尾声。

这个方案,将是我十年方案写作生涯的一个小小里程碑,也是我继续前行的新起点。

注意事项一:环保意识临时用地复垦,环保是首要考虑的。

土地不是一块冷漠的石头,它孕育生命,连接着大地母亲的脉搏。

要注意,施工中的废弃物不能随意丢弃,得分类处理,有毒有害的更要妥善处置。

尘土飞扬得控制,洒水降尘,绿化带先行,这样既保护了环境,也避免了给周边居民带来不便。

解决办法:设立环保专员,监督整个复垦过程中的环保措施执行情况,确保环保法规得到遵守。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临时使用林地恢复林业生产条件实施方案目录第一章总论 (3)1.1项目概况 (3)第二章选址合理性 (4)2.1生产条件的合理性 (4)2.2施工条件的合理性 (4)2.3水土保持情况 (4)2.4临时用地选址符合林地保护利用规划情况 (4)第三章期满恢复林业生产条件 (6)3.1项目施工设计的合理性 (6)3.2期满能否恢复林业生产条件结论 (6)第四章恢复措施 (7)4.1恢复原则 (7)4.2恢复目标 (7)4.3恢复地点和面积 (7)4.4工程措施设计 (7)4.5恢复措施工程量测算 (8)4.6投资估算 (9)4.6恢复时间 (10)4.7植被恢复情况说明 (11)第一章总论1.1项目概况1.1.1项目名称S313古丈罗依溪至沅陵凤滩公路湘西段一期工程1.1.2项目建设性质新建1.1.3项目建设单位建设单位:古丈县罗依溪至沅陵凤滩公路建设有限责任公司法人代表:田志芳1.1.4业主性质有限责任公司1.1.5项目批准单位及批复文件批准单位: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批准文号:发改基础[2015]636号1.1.6项目实施地点项目临时使用林地围涉及1.1.7项目建设容建设容为:路基、路面、桥涵、交安工程1.1.8项目投资规模及来源项目动态总投资22369.8万元,资金来源为国省补助和地方自筹。

1.1.9项目用地规模项目拟临时使用土地总面积13.1公顷,其中林地面积9.3公顷。

1.1.10项目临时用地的由来和使用性质第二章选址合理性2.1生产条件的合理性项目选址已广泛征求地方政府和林业部门的意见,经过比较优化、对比论证,从技术、经济和生态保护上进行比选,最终确定了项目的选址地点和用地规模。

林地呈线状分布,项目区土地利用率高,林地人为活动较为频繁,植物种类比较单一,群落结构简单,生态区位普通。

2.2施工条件的合理性项目位于省古丈县境,起于古丈罗依溪镇,接在建的永吉高速公路罗依溪互通连接线(K1+840处),往东经对上、桐油包、岩坪、望乡台、报垭、迫溪、渡江口、二界,止于沙湾,全长16.052Km。

2.3水土保持情况项目区地势较高,植被发育良好,林草覆盖率高,水土保持情况良好,水土流失程度轻微。

项目区不属于国家级、省级水土流失重点防治区,不属于国家、省级水土流失重点治理的重点项目区。

2.4临时用地选址符合林地保护利用规划情况(1)项目区周边没有自然保护区、森林公园、风景名胜区、世界遗产、重要水源保护区等,项目建设不会对重要生态功能区造成影响。

(2)项目区及周边没有发现重点保护的野生动植物,无古树名木分布。

(3)项目区位于缓冲区域,符合林地保护利用规划的要求。

(4)项目区群落结构简单、生物多样性程度低,乔木树主要种有杉木、马尾松、阔叶树,灌木树种主要有盐肤木、檵木、杜鹃等,草本植物主要有白茅、铁芒箕、蕨等。

野生动物主要为适应农耕地和居民点栖息的种类,主要以鸟类、鼠型啮齿类、爬行类动物为主,这些物种在项目区周边很多,项目建设不会对生物物种产生影响。

(5)项目拟临时使用林地9.3公顷,不会使林地保有量、森林保有量、活立木蓄积、森林覆盖率产生大的变化。

(6)项目区地势较为平坦,项目建设对项目区及周边水土流失影响较小,不会影响项目区周边林业生产。

项目拟临时使用林地9.3公顷,全部为Ⅱ、Ⅳ级保护林地,属于需予以保护并引导合理、适度利用的区域;林地质量等级主要为Ⅲ、Ⅳ、Ⅴ级;林地类型主要为重点防护林地(国家三级公益林)和用材林地等,基本符合林地保护利用的要求。

第三章期满恢复林业生产条件3.1项目施工设计的合理性根据项目区的自然条件及工程布置、施工特点分析,项目建设采取大量各类防护、排水、植物措施以及临时防护措施能有效的防治施工造成的水土流失,场地平整施工之前先期设置排水、拦挡措施,场地平整施工结束后,进行场排水系统、场道路的建设,道路两侧修建排水、沉沙设施,场区边坡布置防护、排水措施及植物措施。

地面坡度30°以上为禁止填方区,若要填方必须采取等高拦挡;地面坡度10-30°为限制填方区,必须采取不同高度的拦挡措施;地面坡度0-10°为一般填方区,应当采取挡脚拦挡措施。

严格控制边坡开挖坡比,高陡边坡设置马道,做好截水、支挡、护坡等防护措施,确保边坡稳定,并加强雨季施工的防。

3.2期满能否恢复林业生产条件结论项目在前期准备工作过程中,已编制了地质灾害评估、水土保持方案、环境影响评价等专题报告,各项报告均针对工程建设对生态环境、森林植被产生的影响,提出了合理的环境保护及治理措施,恢复林业生产条件在工程措施上有借鉴和参考,技术上有保障。

项目区地表覆盖第四系残坡积物,主要为黄色、土红色粘土,含少量碎块石,未发现大规模的滑坡、泥石流等不良地质体,在自然状况下,边坡整体稳定。

风电场能采取防或治理措施,恢复治理难度中等,经济上可行。

且项目区交通便利,完全具备恢复林业生产的一切条件,故期满后能够恢复林业生产条件。

第四章恢复措施4.1恢复原则(1)原地、同面积恢复的原则。

土地具有供给的稀缺性和位置的固定性,林地被临时使用到期后,应在原地同面积恢复林业生产条件,不允许异地恢复,不得多占少恢复;(2)同等质量原则:恢复后的土壤质量与土地生产力水平应接近原林地地类的平均生产力水平,且不能造成新的水土流失。

(3)可持续性原则:立足当前、兼顾长远,要从有利于森林功能发挥的可持续性发展的角度进行恢复。

(4)协调性原则:恢复林业生产条件时应尽量与周围自然、地形地貌景观相协调,与相关专项规划协调一致。

(5)经济合理原则:恢复方案需遵循经济合理可行和社会接受的原则。

4.2恢复目标以恢复林地土壤基质和防止水土流失为主要目标,恢复面积为临时使用林地面积的100%;保护林地资源和恢复被占用林地生产力,将被损毁的林地恢复到可供利用状态,为后期恢复植被和生态修复奠定基础;使边坡稳定,防止水土流失,改善矿区及周边地区的环境质量,遏制项目区立地条件恶化的趋势,提高林地自我生态修复能力。

4.3恢复地点和面积恢复地点位于临时使用林地原址,即古丈县罗依溪,共古阳镇6个村,恢复面积公顷。

4.4工程措施设计(1)削坡排危排危工程主要是临时道路的开挖边坡,开挖边坡大部分均为石质边坡,坡体较稳定,只需进行坡面清理,清除坡面上的危岩体及松动石块。

经估算,坡面防护面积为公顷,排危土石方开挖清理工程量为立方米。

(2)场地平整场地平整面积公顷,包括开采平台、凹地(槽)、采坑、低矮土坎、土堆、凸地及缓坡带,这些区域坡度不大,表面为.未风化的岩石或致密的风化物以及少量的弃土,但土壤和有机质缺乏,保水能力差,存在一定程度的水土流失,植被难以自然恢复。

需对场地按合理的场地标高,挖高填低进行平整,主要措施有:①对开采平台、缓坡表面的零散的石块进行清理;②凸地、低矮土坎、土堆推平;③凹地(槽)和采坑回填。

平台区开挖工程量立方米,土方回填立方米;(3)截排水沟工程主要布设在恢复区周围,截排水沟均采用土质水沟,根据矿区降雨强度、径流量、汇水面积等综合考虑,截排水沟断面尺寸为:上宽1.0米,底宽0.8米,深0.6米。

项目区需设截排水沟米,开挖土石方立方米。

(4)挡护工程挡墙总高米(出土高1.5米,埋深0.5米),顶宽米,底宽米,需修砌人工挡墙长度合计米,经计算浆砌石砌体工程量立方米。

挡墙设计为浆砌石重力式挡墙,墙身设置排水孔。

(5)地表覆土覆土工程为整个场地平整区,由于土层完全被破坏,为给植物生长提供良好的土壤条件,需进行全面覆土,覆土来源为开采弃土及外运客土,覆土厚度≥60厘米。

覆土面积共计公顷。

经统计,覆土总工程量约为立方米,其中:使用开采剥离时收集的表土约立方米,需外运客土量约立方米。

4.5恢复措施工程量测算建设项目临时使用林地恢复林业生产条件工程措施为削坡排危,场地平整,地表覆土,截排水工程和挡护工程。

其中:削坡排危土方开挖工程量立方米;场地平整土方开挖工程量立方米,土方回填立方米;地表覆土工程量立方米(使用开采收集的弃土约立方米,需外运客土量约立方米);截排水沟米、土方开挖立方米;挡护工程挡土墙砌筑米,浆砌石立方米。

恢复林业生产条件工程措施工程量统计表4.6投资估算4.6.1取费标准本方案投资由工程措施费用、临时工程费用、独立费用、基本预备费四等部分组成。

各项工程单价计算方法为:(1)工程措施费用:按设计工程量乘单价进行计算;(2)临时工程费用:恢复期临时工程费按工程措施的2%计;(3)独立费用:包括建设单位管理费和工程竣工验收费两部分,建设单位管理费和工程竣工验收费分别按工程措施费用和临时工程费用之和的1%计算;(4)基本预备费:按工程措施、临时工程、独立费用之和的3%计。

本方案恢复林业生产条件投资估算主要技术经济指标详见下表4-2所示。

主要经济技术指标表4.6.2估算总投资本项目临时使用林地恢复林业生产条件估算总投资万元。

其中:工程措施费用万元,临时工程费用万元,独立费用万元,基本预备费万元。

详见下表4-3所示。

临时使用林地拟恢复林业生产条件投资估算表4.6恢复时间临时使用林地期限为两年,恢复林业生产条件为临时使用期满后一年,恢复林业生产条件后的林地及时归还原林权所有者。

实用文档因特殊情况需要延期,应经原临时使用林地审批机关同意。

4.7植被恢复情况说明本项目实施后,项目临时使用林地将恢复林业生产条件,后续植被恢复将移交当地林业主管部门进行实施。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