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文水利计算
水文水利计算

1. 水文水利计算(1) 设计暴雨推求有资料地区,设计暴雨的推求采用实测雨量进行分析;缺资料地区采用2003年颁布的《广东省暴雨参数等值线图》查算。
(2) 设计排涝流量设计排涝流量一般采用平均排除法,也可采用排涝模数经验公式法。
当涝区内有较大的蓄涝区时,一般需要采用产、汇流方法推求设计排涝流量过程线,供排涝演算使用。
1) 平均排除法广东省一般采用平均排除法计算排水流量,这种计算方法适用于集水面积较小的涝区排水设计。
平均排除法按涝区积水总量和设计排涝历时计算排水流量和排涝模数,其计算公式为:4321321)(1000q q q q T W W W h E R A C Q i i p i i ++++-----⨯=∑ (5-1)F Q q =式中:Q ——设计排水流量(m 3/s); Ci ——各地类径流系数,参考值:水稻田、鱼塘和河涌采用1.0;山岗、坡地、经济作物地类采用0.7;村庄、道路采用0.7~0.9;城镇不透水地面采用0.95;Ai ——各地类面积(km 2);Rp ——设计暴雨量(mm);Ei ——各地蒸发量(mm ),一般可采用4mm/d ;hi ——各地类暂存水量(mm ),水稻田采用40mm ,鱼塘采用50mm ~100mm,河涌采用100mm;W1——水闸排水量(m3);W2——截洪渠截流水量(m3);W3——水库、坑塘蓄滞水量(m3);T——排涝历时(s);q1——堤围渗漏量(m3/s)q2——涵闸渗漏量(m3/s)q3——涝区引入水量,对灌溉是指回归水量(m3/s)q4——废污水量(m3/s)q——设计排涝模数(m3/s·km2);F——控制排水面积(km2)。
治涝区内有水闸、泵站联合运用的情况下,一般先用水闸抢排,再电排。
在用平均排除法计算泵站排涝流量时,应扣除水闸排水量和相应排水时间。
2) 排涝模数经验公式法需求出最大排涝流量的情况,其计算公式为:nm F=(5-2)⨯q⨯RK=Q⨯Fq式中:K——综合系数(反映河网配套程度、排水沟坡度、降雨历时及流域形状等因素);m——峰量指数(反映洪峰与洪量的关系);n——递减指数(反映排涝模数与面积的关系)。
水文水利计算

水文水利计算
水文水利计算是水文学、水资源规划和利用、水工结构设计和施工等领域的重要基础计算工作。
它是以测量水文特性并应用数值计算方法来解决水文水利问题的综合技术。
水文水利计算的内容包括:河流水动力学及汇流计算,水库水动力学计算、洪水淹没计算、泥沙运动计算及河床演变计算、海洋工程滩涂计算、水资源规划、洪水淹没预报、河口水动力学计算及河口水文布局设计、涝漫排洪影响计算、水工结构设计及施工计算等数学计算程序。
计算内容尚可归纳为水文水利计算中心而言,其重要作用是提供科学依据,研究验证水文水利工程结构的计算、水文水利设计的可行性,以及检测现有水文水利工程的实际运行情况。
水利工程计算常用公式

水利工程计算常用公式水利工程是指以调节、利用和管理水资源为目的,进行河道治理、水库建设、河岸防护、水闸、泵站、引水工程等一系列工程建设和管理活动的综合体。
在水利工程的设计和计算中,常用的公式主要有以下几类:1.水文计算公式:a.流量计算公式:根据液体流体力学基本原理,常用的流量计算公式有:理论流量公式(Q=AV),曼宁公式(Q=(1.49/n)A(Rh^2/3)(S^1/2)),和弗拉德公式等。
b.水位流量关系公式:如曼宁公式(Q=(1.49/n)A(Rh^2/3)(S^1/2))中的Rh是水力半径,Rh=A/P,A为横截面积,P为横截面周长。
c.水位推算公式:如流量计算中的曼宁公式(Q=(1.49/n)A(Rh^2/3)(S^1/2))可以根据已知流量和断面形状,反推算出水位。
2.水力学公式:a.管流公式:如达西公式(Q=CDA(RhS)^1/2)中的Rh是水力半径,A是横截面积,S是流量线斜率,D是管道直径,C是与管道摩擦相关的系数。
b. 水力势能公式:E=(H+0.5V^2+gz),其中H是液体的压力能,V是液体的动能,g是重力加速度,z是液体所处的高度。
3.水库工程计算公式:a. 水位库容关系公式:如三角形库容计算公式(V=1/2Hbk),其中V是库容,H是水位高度,b是库底宽度,k是库容系数。
b.溢洪量计算公式:如矩形底孔溢洪公式(Q=CLH^1.5),其中Q是溢洪流量,L是孔口宽度,H是水头高度,C是与底孔形状相关的系数。
4.泵站工程计算公式:a.泵功率计算公式:P=WQHη/3600,其中P是泵的功率,W是水的密度,Q是流量,H是扬程,η是泵的效率。
b.泵性能曲线公式:H=f(Q),其中H是扬程,Q是流量,曲线描述了泵的扬程和流量之间的关系。
5.水闸工程计算公式:a.开度流量关系公式:如梯形开度流量公式(Q=C(L+h1/2h2)h3/2)中的Q是流量,C是与槽门形状相关的系数,L是闸门的全长,h1和h2是上下水位之差,h3是开度。
工程水文及水利计算

小 结
3、次洪水的分割方法 、 退水曲线法 4、水源的划分方法 、 直线法、 直线法、斜线法 5、前期影响雨量 a的计算方法 、前期影响雨量P 逐日递推法(掌握)、经验公式法(了解) )、经验公式法 逐日递推法(掌握)、经验公式法(了解)
3、设计暴雨时程分配的计算
(1)有实测资料情况下典型暴雨过程的选择原则 (2)设计暴雨时程分配计算方法——同频率放大法 设计暴雨时程分配计算方法——同频率放大法 ——
4、由设计暴雨推求设计洪水
经验法、扩展暴雨过程法、同频率法) (1)设计Pa的计算方法(经验法、扩展暴雨过程法、同频率法) 设计
(2)产、汇流方案的应用(外延问题、移用问题) 汇流方案的应用(外延问题、移用问题)
小 结
由流量资料推求设计洪水就是对年最大流量及各种历时的年最 大洪量作频率分析,并按典型放大法求出某一重现期的作为设 大洪量作频率分析, 计依据的洪水流量过程线。 计依据的洪水流量过程线。
小 结
1、设计洪水过程线的推求
典型洪水过程线的选取原则 同频率放大法、 同频率放大法、以及与同倍比放大法的区别
2、分期设计洪水
分期设计洪水的概念 分期设计洪水的分期划分 分期设计洪水的计算方法
小 结
1、 概述 设计洪水、设计洪水三要素、校核洪水、 设计洪水、设计洪水三要素、校核洪水、水利水电工程枢纽的等级划 分 2、设计洪峰流量及设计洪水总量的推求
本章的主要内容为: 本章的主要内容为: 洪水资料的选样,包括洪峰及洪量的选样。 1. 洪水资料的选样,包括洪峰及洪量的选样。要掌握各种历时的洪 量选样和计算方法。 量选样和计算方法。 特大洪水处理:什么是不连序样本? 2. 特大洪水处理:什么是不连序样本?不连序样本的经验频率如何 计算?用矩法确定不连序样本的统计参数,只是初步估算, 计算?用矩法确定不连序样本的统计参数,只是初步估算,仍要在适 线中调整C 甚至可调整均值。 线中调整 v和Cs,甚至可调整均值。 求设计洪水过程线,重点是同频率放大法。 3. 求设计洪水过程线,重点是同频率放大法。 资料的“三性审查” 成果的“合理性分析” 4. 资料的“三性审查”,成果的“合理性分析”,都是水文学的重 要内容,它们贯穿于各章之中,应加以重视,反复体会。 要内容,它们贯穿于各章之中,应加以重视,反复体会。
工程水文学与水利计算

工程水文学与水利计算工程水文学是水文学的一个分支,它主要研究水文学在工程中的应用。
水利计算则是指在水利工程中进行的各种计算,包括水文计算、水力计算、水位计算等。
工程水文学和水利计算在水利工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一、工程水文学工程水文学主要研究水文学在工程中的应用,包括水文数据的采集、处理和分析,以及水文预报和水文模拟等方面。
在水利工程中,水文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对工程设计和运行至关重要。
因此,工程水文学的研究对于水利工程的建设和管理具有重要意义。
在工程水文学中,水文预报是一个重要的研究方向。
水文预报是指根据历史水文数据和气象数据,预测未来一段时间内的水文情况。
水文预报可以为水利工程的设计和管理提供重要的参考依据。
同时,水文预报也可以为防洪、供水等方面的决策提供重要的支持。
二、水利计算水利计算是指在水利工程中进行的各种计算,包括水文计算、水力计算、水位计算等。
水利计算是水利工程设计和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可以为工程设计提供重要的技术支持。
在水利计算中,水文计算是一个重要的研究方向。
水文计算是指根据水文数据和气象数据,计算出水文要素的数值,如径流量、水位等。
水文计算可以为水利工程的设计和管理提供重要的参考依据。
水力计算是水利计算中的另一个重要方向。
水力计算是指根据水力学原理,计算水流的速度、压力等参数。
水力计算可以为水利工程的设计和管理提供重要的技术支持。
水位计算是水利计算中的另一个重要方向。
水位计算是指根据水文数据和水力学原理,计算出水位的数值。
水位计算可以为水利工程的设计和管理提供重要的参考依据。
总之,工程水文学和水利计算在水利工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它们可以为水利工程的设计和管理提供重要的技术支持,同时也可以为防洪、供水等方面的决策提供重要的支持。
因此,我们应该加强对工程水文学和水利计算的研究,为水利工程的建设和管理提供更好的技术支持。
(完整版)水文水利计算课程设计

(完整版)⽔⽂⽔利计算课程设计⽬录第⼀章设计⽔库概况 (1)1.1流域概况 (1)1.2⼯程概况 (1)第⼆章年径流分析计算 (4)2.1 径流资料来源 (4)2.2 年径流资料的审查 (4)2.2.1 资料可靠性审查 (4)2.2.2 资料⼀致性审查 (4)2.2.3 资料代表性审查 (4)2.3 设计年径流分析计算 (4)2.3.1 ⽔利年划分 (4)2.3.2 绘制年径流频率曲线 (4)2.3.2.1 频率曲线线型选择 (4)2.3.2.2 经验频率计算 (5)2.3.2.3 频率曲线参数估计 (5)2.3.2.4 绘制频率曲线 (5)2.3.3 计算成果 (7)2.3.4成果合理性分析 (7)2.4 设计代表年径流分析计算 (7)2.4.1 代表年的选择应⽤实测径流资料选择代表年的原则: (7)2.4.2 设计代表年径流年内分配计算 (7)2.4.3 代表年内径流分配成果 (7)第三章设计洪⽔分析 (9)3.1 洪⽔资料的审查 (9)3.1.1 洪⽔资料可靠性审查 (9)3.1.2 洪⽔资料⼀致性审查 (9)3.1.3 洪⽔资料代表性审查 (9)3.2 特⼤洪⽔的处理 (9)3.3 设计洪⽔分析计算 (9)3.3.1 频率曲线线型选择 (9)3.3.2 经验频率计算 (9)3.3.3 频率曲线参数估计 (10)3.3.4 绘制频率曲线 (10)3.3.5 成果合理性分析 (13)3.3.6 计算成果 (13)3.4 设计洪⽔过程线 (13)3.4.1 典型洪⽔过程线的选取 (13)3.4.2 推求设计洪⽔过程线⽅法 (13)3.4.3 计算成果 (14)3.4.4 设计洪⽔过程线的绘制 (14)第四章兴利调节 (16)4.1 兴利调节计算的⽅法 (16)4.2 兴利调节计算 (16)4.2.1 来⽔量的确定 (16)4.2.2 ⽤⽔量的确定 (16)4.2.2.1 灌溉⽤⽔量的确定 (16)4.2.2.2 城镇⽣活供⽔ (16)4.2.3 死⽔位与死库容的确定 (17)4.2.3.1死⽔位的确定 (17)4.2.3.2 死库容的确定 (17)4.2.3⽔量损失的确定 (18)4.2.4 渗漏损失 (18)4.2.5 计⼊⽔量损失的兴利调节 (18)4.2.7 计算成果 (18)第五章⽔库调洪演算 (20)5.1 泄洪⽅案的拟定 (20)5.2 ⽔库调洪的基本原理 (20)5.3 ⽔库调洪的列表试算法 (21)5.4 计算成果 (22)5.4.1 不同重现期洪⽔的⽔库调洪试算 (22)5.4.2 特征⽔位及特征库容 (25)参考⽂献 (26)第⼀章设计⽔库概况1.1流域概况⽯堡川河系洛河左岸的⼀级⽀流,发源于陕西省黄龙⼭脉的宜川县丰河沟海拔1700m的中字梁,流经宜川、黄龙、洛川、⽩⽔等县,于⽩⽔县法家塔汇⼊洛河。
《水文水利计算》课程教学大纲

《水文水利计算》课程教学大纲一、课程编号及名称水文水利计算(Hydrological Design and Water Conservancy Computation)二、开课对象水文与水资源工程专业四年制本科。
三、课程的性质必修、专业必修课。
四、教学目的和任务水文水利计算是水文与水资源工程专业一门重要的主干专业课,它包括水文分析分析与计算和水利计算两部分。
水文分析与计算的任务是研究自然界水文现象发展变化的规律,正确估计水文情势的特征,并预测他们将来可能发生的变化情况,从而为水利工程规划设计和其它国民经济建设提供合理的水文设计值。
水利计算的任务就是根据国民经济各部门的要求运用水文分析与计算找出河流的自然规律,对水利资源进行兴利除害的综合利用计算,以控制调节和重新分配河川径流,从而达到合理开发和利用水利资源的目的。
通过课程学习,培养学生认识水文现象的一般规律,正确理解和初步掌握水文水利计算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和计算方法。
为继续学习专业课打下基础,也为毕业后从事水文分析计算、水利工程规划、设计、管理及科学研究打下基础。
五、基本要求1、使学生掌握水文水利计算的概念、分类。
2、了解降雨、径流的形成过程。
3、掌握水文分析计算中的设计年径流及其分配、由流量或暴雨自留推求设计洪水的方法和过程。
4、掌握水利计算中的水库兴利调节计算、水电站水能计算、水库防洪计算。
六、与其它课程的联系与分工本课程的先修课程有水力学、气象学、水文测验学、水文统计学、水文学原理、水文预报。
七、教学内容及学时分配学分:3学时:48,其中理论学时48。
课程设计1周(主要内容为水文分析与计算、水利计算)第一章绪论(理论1学时)1.水文水利计算学科的基本任务2.水文水利计算的主要研究方法3.水文水利计算的基本内容第二章水分循环与水文资料收集整理(理论3学时)1.水分循环2.河流与流域3.降水、蒸发与下渗4.径流与水量平衡原理5.水文测站及观测6.水文资料收集整理7.水文调查与水文资料的采集第三章洪峰流量及时段洪量的频率分析(理论4学时)1.水文过程的随机特性描述2.洪水资料的分析处理3.历史洪水的调查和考证4.考虑历史洪水资料信息的洪水频率计算方法5.设计成果的合理性分析6.洪水设计值的抽样误差和安全修正值问题第四章防洪安全设计与设计洪水(理论2学时)1.防洪安全设计2.设计洪水概念3.设计洪水过程线的拟定4.设计洪水的地区组成5.入库设计洪水6.分期设计洪水与施工设计洪水第五章由暴雨推求设计洪水(理论6学时)1.暴雨特性分析2.点暴雨量频率计算3.面暴雨量频率计算4.设计暴雨量的时空分布计算5.分期设计暴雨6.由设计暴雨推求设计洪水第六章城市及小流域设计洪水(理论6学时)1.小流域设计洪水计算特点2.小流域设计暴雨3.由推理公式推求设计洪水的基本原理4.地区经验公式推求设计洪水5.城市化对水文的影响6.城市排水管网设计流量计算7.管渠排水系统没计流量过程线推求第七章可能最大暴雨与最可能能最大洪水(理论6学时)1.可降水量2.时面深分析3.暴雨的极大化4.暴雨移置5.PMP时面深曲线绘制6.可能最大降雨的时空分布及其在流域上的应用7.暴雨组合法8.山区可能最大暴雨估算9.PMP等值线图的应用10.PMP成果的合理性分析11.可能最大洪水第八章设计年径流及其年内分配(理论6学时)1.影响年径流的因素2.具有长期实测资料时设计年径流量及年内分配的分析计算3.具有短期实测径流资料时设计年径流量及年内分配的分析计算4.缺乏实测径流资料时设计年径流量及年内分配的分析计算5.设计枯水径流量分析计算6.流量历时曲线第九章需水量计算与预测(理论2学时)1.用水户分类及其层次结构2.工业需水量的计算与预测3.灌溉需水量的计算与预测4.生态需水量的计算与预测5.其他需水量的计算与预测6.综合需水过程计算第十章径流(量)调节计算(理论6学时)1.年调节水库径流调节计算方法2.年调节水库保证供水量与设计库容之间的关系3.时历法多年调节计算4.数理统计在径流调节中的应用5.数理统计法多年调节计算6.水库水量损失计算第十一章水电站水能计算(理论2学时)1.电力系统的负荷及其容量组成2.保证出力和多年平均年发电量计算3.水电站装机容量选择4.正常蓄水位与死水位选择5.水电站水库调度图6.抽水蓄能电站简介第十二章灌溉工程水利计算(理论2学时)1.引水灌溉工程水利计算2.蓄水灌溉工程水利计算3.提水灌溉工程水利计算4.地下水灌溉工程水利计算第十三章防洪工程水利计算(理论2学时)1.水库防洪水利计算2.水库防洪计算有关问题3.堤防防洪水利计算4.分(蓄)洪工程水利计算5.溃坝洪水计算八、推荐教材及参考书目推荐教材:[1]梁忠民主编:《水文水利计算》,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2006 参考书目:[2]叶守泽主编:《水文水利计算》,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1992[3]沈黎国胜编著:《工程水文与水利计算》,黄河出版社,2009 撰稿人:宗永臣审稿人:。
(完整版)水文水利计算

(完整版)水文水利计算第一章绪论1水文水利计算分哪几个阶段?任务都是什么?答:规划设计阶段水文水利计算的主要任务是合理地确定工程措施的规模。
施工阶段的任务是将规划设计好的建筑物建成,将各项非工程措施付诸实施管理运用阶段的任务是充分发挥已成水利措施的作用。
2我国水资源特点?答:一)水资源总量多,但人均、亩均占有量少(二)水资源地区分布不均匀,水土资源配置不均衡(三)水资源年际、年内变化大,水旱灾害频繁四)水土流失和泥沙淤积严重(五)天然水质好,但人为污染严重3水文计算与水文预报的区别于联系?答:水文分析与计算和水文预报都是解决预报性质的任务。
(1)预见期不同,水文计算要求预估未来几十年甚至几百年内的情况,水文预报只能预报几天或一个月内的未来情况。
(2)采用方法不同,水文计算主要采用探讨统计规律性的统计方法,水文预报采用探讨动态规律性的方法。
4水文分析与计算必须研究的问题?答:(1)决定各种水文特征值的数量大小。
(2)确定该特征值在时间上的分配过程。
(3)确定该特征值在空间上的分布方式。
(4)估算人类活动对水文过程及环境的影响。
次重点:广义上讲,水文水利计算学科的基本任务就是分析研究水文规律,为充分开发利用水资源、治理水旱灾害和保护水环境工作提供科学的依据。
第二章水文循环及径流形成1水循环种类:大循环、小循环次重点定义:存在于地球上各种水体中的水,在太阳辐射与地心引力的作用下,以蒸发、降水、入渗和径流等方式进行的往复交替的运动过程,称为水循环或水分循环。
2水量平衡定义,地球上任意区域在一定时段内,进入的水量与输出的水量之差等于该区域内的蓄水变化量,这一关系叫做水量平衡。
3若以地球陆地作为研究对象,其水量平衡方程式为多年平均情况下的水量平衡方程式若以地球海洋作为研究对象,其水量平衡方程式为多年平均全球水量平衡方程式流域水量平衡的一般方程式如下:若流域为闭合流域,则流域多年平均p=E+R4干流、支流和流域内的湖泊、沼泽彼此连接成一个庞大的系统,称为水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水文1.1流域概况1.1.1李家岩水库流域概况李家岩水库坝址位于四川省成都市崇州市怀远镇清峰岭社区境内青峰岭大桥上游约1.3km处,地理位置位于东经103°07'-103°49'、北纬30°30'-30°53'之间。
该工程区处于四川盆地西北侧,地势西北高,南东低,东南侧山岭高程一般2200~1800m,相对高差140~1000m,西北侧山岭高程一般2200~3400m,相对高差1400~2500m,属于山区丘陵地带。
李家岩水库工程为岷江三级支流上的文井江干流河段。
其水系图如图1.1。
图1.1李家岩水库水系图1.1.2水库坝址流域概况李家岩水库下坝址位于青峰岭大桥上游约1.3km处,该坝址控制集水面积352.6 km2,占文井江流域面积的99.6%。
两坝址相距约1.3km,集水面积仅相差1.6%。
流域地势西北高,南东低,东南侧山岭高程一般2200~1800m,相对高差140~1000m,西北侧山岭高程一般2200~3400m,相对高差1400~2500m,属于山区丘陵地带。
1.2工程等级及洪水标准1.2.1工程等级和工程规模水利工程对社会经济的影响巨大,因此,应从社会经济全局的利益出发,将工程安全性与经济合理性统一考虑,进一步将枢纽中的建筑物进行分级。
水利水电工程的等别,应根据其工程规模、效益及在国民经济中的重要性,按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标准《水利水电工程等级划分及洪水标准》(SL252-2000)(见表1.1)进行确定。
表1.1水利水电工程分等指标注:1.水库总库容是指最高水位以下的静库容;2.治涝面积和灌溉面积均指设计面积。
工程分等指标:(1)水库总库容:本工程基本资料里给出的正常蓄水位高程为763.00m,根据水位—库容曲线(图1.2),可以得知本工程总库容为17141万m3,1亿m3<1.7141亿m3<10亿m3,根据表1.1可查得本工程等别为Ⅱ等,工程规模为大(2)型。
图1.2 水位—库容曲线(2)电站装机:根据已给资料,发电站装机容量为12000kW,根据表1.1可查得本工程等别为Ⅴ等,工程规模为小(2)型。
(3)灌溉:李家岩水库工程开发任务以城乡供水为主,兼顾灌溉、发电等综合利用,工程建成后,可以灌溉下游5.463万亩田地。
根据表1.1可查得本工程等别为Ⅲ等,工程规模为中型。
由《水利水电工程等级划分及洪水标准》(SL252-2000)可知,对综合利用的水利水电工程,当按各综合利用项目的分等指标确定的等别不同时,其工程等别应按其中最高等别确定。
故由以上几个判别标准,可确定本工程等别为Ⅱ等,工程规模为大(2)型。
1.2.2水工建筑物级别水利是国民经济的基础产业,工作失常会导致社会经济运转受到阻滞和破坏,甚至造成社会问题。
因此应从整个工程的安全出发,考虑到工程的经济效益及运行时限,需要对水工建筑物进行分级。
水利水电工程中的永久性和临时性水工建筑物,根据其所属的工程等别及其在工程中的作用和重要性,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规范《水利水电工程等级划分及洪水标准》(SL252—2000),分别划分为2级和4级,见表1.2、表1.3。
表1.2永久性水工建筑物级别表1.3 临时性水工建筑级别(注:当临时性水工建筑物根据上表指标分属不同级别时,其级别应按其中最高级别确定,但对3级临时建筑物,符合该级别规定的指标不得少于两项。
)在本设计中工程等别为Ⅱ等,根据表 1.2,可以得知该工程永久性水工建筑物中主要建筑物级别为2级,次要建筑物为3级;对于临时性水工建筑物,从表1.3中得出的级别为4级。
1.2.3洪水标准水利水电工程永久性水工建筑物的洪水标准,查规范《水利水电工程等级划分及洪水标准》(SL252-2000),按山区、丘陵区和平原、滨海区分别确定。
结合本工程基本资料,李家岩水库为山区、丘陵区水利水电工程,所以永久性水工建筑物的洪水标准按表1.3确定。
李家岩水库工程永久性水工建筑物级别为2级,根据表1.4可知,本工程正常运用(设计工况)下的洪水重现期为500~100年,非常运用(校核工况)下的洪水重现期为5000~2000年。
综合考虑后本设计取永久性水工建筑物洪水标准为:设计洪水标准为500年一遇(p=0.2%),校核洪水标准为5000年一遇(p=0.02%)。
1.3气象库区坐落在四川省成都市崇州市怀远镇清峰岭社区境内青峰岭大桥上游约1.3km处,因此工程所在地的气象特征值可参考距工程较近的崇州气象站气候特征值。
据崇州市气象站1970~2010年资料,崇州属四川盆地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四季分明,春秋短,冬夏长,雨量充沛,日照偏少,无霜期较长。
多年平均气温为16.2℃;极端最高气温为35.7℃;极端最低气温为-4.7℃;最热月为7月,月平均气温为25.2℃;最冷月为1月,月平均气温为5.7℃年降雨量975.4mm,最大年降雨量1372.3mm(1988年);最小年降雨量638.2mm(2009年)。
雨日163天,最多年雨日189天(1975年);年蒸发量906.6mm;相对湿度82.8%;年日照时数1136小时;多年平均风速1.3m/s,最大风18m/s (1971年5月2日),多年平均最大风速9.1m/s。
平均霜日19天,平均无霜期为285天。
年平均雪日3天,且雪量较小。
主要灾害性天气为连续性阴雨、洪涝、干旱、大风、冰雹、寒潮、霜冻等。
李家岩水库地处文井江流域,其暴雨主要集中在6~9月,暴雨年际变化较大。
洪水由暴雨形成,其变化与暴雨变化同步。
每年6月下旬开始进入汛期,7~8月为本流域大暴雨多发季节,特大暴雨、洪水常发生在此期间。
年最大洪水流量出现时间一般在6~9月,多数出现在7~9月。
从年最大洪水出现频次和量级看,其主汛期应为7~9月。
岳沟河为山区性河流,洪水汇聚快。
洪水过程陡涨陡落,峰型尖瘦,峰顶持续时间短,过程多为单峰。
1.4 径流1.4.1径流特征年内分配不均,暴雨多发生在6~9月,4个月降水量约占全年的72.22%,洪水由暴雨形成,暴雨洪水是典型的山溪洪水,洪水历时较短,一般历时为1~2天。
年径流由降水形成,所以径流的年内变化规律基本与降雨的年内变化一致。
1.4.2径流计算水库位于四川省成都市崇州市怀远镇清峰岭社区境内青峰岭大桥上游约1.3km处,由于工程河段上无水文站,无法通过流量资料直接推求坝址处年径流,根据跃子岩1979~2014年36年实测平均降雨资料(见图1.3),可得跃子岩的多年实测平均降雨量为936.74mm,查《四川省水文手册〔附图2-4〕》得多年平均径流系数α=0.65,可计算多年实测径流深为608.88mm。
查《四川省水文手册〔附图1-1〕》得多年平均降雨量为1242mm,查《四川省水文手册〔附图2-1〕》得多年平均径流深为800mm,与实测数据比较接近可用于本次设计。
因此,可得多年平均径流量为8.94m3/s。
图1.3 年均降雨量1.4.3 设计径流年内分配根据《四川省水文手册〔附图2-1〕》“多年平均径流深等值线图”可得项目区多年平均径流深为H=800mm。
根据附图2-2“年径流变差系数C V等值线图”可得变差系数C V=0.19。
按照《四川省水文手册》规定,全省一律采用C S=2C V,一般小型水利水电工程的水文计算,通常采用保证率20%、50%、80%,运用于本工程。
查表可得设计频率的皮尔逊III型曲线模比系数K P值,通过计算可得设计年径流量W20%=327.21万m3,W50%=279.26万m3,W80%=225.66万m3。
根据《四川省水文手册》的“年径流年内分配分区图”,项目区属于5区川西平原区第1类,因此,相应的年设计年净流量按模型分配百分数分配后得到设计断面的径流年内分配过程,见表1-4。
表1-4 李家岩水库坝址设计年径流的年内分配成果表(单位:万m3)2洪水水文计算的主要目的是推求设计洪水过程线和校核洪水过程线。
2.1 设计暴雨由于工程所在地区属于无资料地区,本次设计采用《四川省中小流域暴雨洪水计算手册》(1984年)(以下简称《手册》)等值线法推求设计暴雨,用推理公式法推求设计洪水。
①水库流域特征值流域面积F、长度L、坡降J在1:10000航测图上量取计算得到,见表2.1。
表2.1 连通工程拦水大坝坝址以上特征值②设计点暴雨H及其统计参数Cv(变据《手册》可查得该地区年最大1/6小时,1小时,6小时,24小时暴雨均值差系数)。
当Cs=3.5Cv时根据Cv值查皮尔逊III型曲线模比系数K p值表得出K p值,具体数据详见表2.2。
表2.2 不同历时暴雨设计值据《手册》公式计算得出各设计频率年最大1/6小时,1小时,6小时,24小时的暴雨量值H,成果见表2.3。
表2.3 不同历时设计暴雨计算成果③设计面暴雨量由于水库坝址以上控制集水面积仅有352.6km2,小于《手册》规定的各时段设计暴雨点面折减系数使用的上线面积25km 2,故不作面雨量改正,直接采用点暴雨计算成果。
2.2设计洪水根据设计暴雨计算成果,使用《手册》推理公式推求设计洪水。
基本公式为:F s Q n )/(278.0τψ= (2-1)式中:Q ——最大流量,m 3/s ;ψ——洪峰径流系数; s ——暴雨雨力,mm/h ; τ——流域汇流时间,h ; n ——暴雨公式指数; F ——流域面积,km 2。
根据地区区域情况使用《手册》中公式计算相关参数如下: 暴雨公式指数(n ):)H H 1.285log(+161=n (2-2)式中:H 1——最大1小时暴雨量值,mm ; H 6——最大6小时暴雨量值,mm 。
暴雨雨力(S ):1-n 66H =S (2-3)当Ψ=1时的流域汇流时间(τ。
):nS m-⎪⎪⎪⎪⎭⎫⎝⎛=4425.00383.0θτ (2-4)式中:m ——汇流参数; θ——流域特征系数。
流域特征系数(θ)4/11/3J LθF =(2-5)汇流参数(m ):0.204θ40.0=m(2-6)洪峰径流系数(ψ):根据《手册》n S 0τμ~n ~ψ关系图可知为全面汇流,根据《手册》在全面汇流的情况下可用(2-7)公式计算ψ值。
n 0S1.1-1ψτμ= (2-7)式中:μ——产流参数。
产流参数(μ):μ=2.68 (2-8)流域汇流时间(τ):n-410ψ-=ττ (2-9)由公式(2-2)~(2-9)计算的各设计洪水参数见表2.4。
表2.4 推理公式参数根据设计暴雨计算成果,使用《手册》推理公式推求设计洪水。
根据所选取的产汇流计算参数,用公式(2-1)计算出各频率设计洪峰流量。
连通工程拦水大坝各设计频率洪峰流量见表2.5。
表2.5 设计洪水2.3校核根据《手册》规定,用所求的最大流量Q 反求m′值,将m′值与前面所求的汇流参数m 是否十分相近,两者应十分接近,若不是则需要重新进行校核计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