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牌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合集下载

企业竞争力评估指标体系研究

企业竞争力评估指标体系研究

企业竞争力评估指标体系研究随着市场环境日趋复杂、竞争日益激烈,企业的竞争力成为企业发展的关键。

然而,如何评估企业的竞争力,制定相应的战略是困扰企业管理者的难题。

因此,企业竞争力评估指标体系逐渐成为了研究的热点之一。

本文主要探讨企业竞争力评估指标体系研究的相关内容。

一、企业竞争力评估指标体系的概念企业竞争力评估指标体系是指评价一个企业在现有竞争环境下,能否获得持续的竞争优势和实现业务目标的一种系统的评价方法和体系。

简单来说,企业竞争力评估指标体系就是通过指标对企业进行全面的评估,以确定企业当前的竞争力和未来的发展方向。

企业竞争力评估指标体系的最终目的是为企业提供科学、可靠、全面的评估结果,从而制定出相应的战略和措施。

同时,企业竞争力评估指标体系还可以为企业提供参考,帮助企业管理者深入了解企业内部状况和外部竞争环境,从而更好地做出决策。

二、企业竞争力评估指标体系的构成企业竞争力评估指标体系的构成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经济指标经济指标是企业竞争力评估指标体系中最基本的指标。

主要包括企业营业收入、利润、资产规模、市场份额等。

这些指标能够全面反映企业的经济运行情况,并且可以与同行业企业进行比较。

2. 财务指标财务指标主要包括企业的财务状况、偿债能力、资产利润率、负债率等方面。

这些指标可以帮助企业判断其财务风险,从而更好地制定财务政策和措施。

3. 品牌指标品牌是企业最珍贵的资产之一。

品牌指标主要包括品牌知名度、品牌忠诚度、品牌满意度等。

这些指标可以反映出企业的品牌优势和品牌竞争力。

4. 人才指标人才是企业的基石,也是企业竞争力的重要来源。

人才指标主要包括企业员工素质、员工流动率、员工培养计划、员工薪酬等方面。

这些指标可以反映企业的人才优势和管理水平。

5. 研发创新指标研发创新是企业竞争力的重要来源。

研发指标主要包括企业的研发投入、研发成果、新产品研发率等方面。

这些指标可以反映企业的创新能力和研发实力。

CBI详细介绍

CBI详细介绍

中国企业品牌竞争力指数评价系统简介一、CBI体系简介中国企业品牌竞争力指数系统(China Enterprise Brand Competitiveness Index System,简称CBIS)是一套采用多指标综合评价分析方法,以指数形式反映中国企业品牌竞争力强弱和品牌竞争力发展趋势的指标体系。

CBIS包括企业品牌竞争力综合指数(CBI)、企业品牌价值综合指数(CBV)、企业品牌竞争力分指数(CBI-X)、企业品牌竞争力应用指数(CBI-Y)以及企业品牌竞争力分指标指数(CBI-Z),具体逻辑结构如下图,具体释义列于下表:指数名称诠释企业品牌竞争力指数(CBI)企业品牌竞争力指数一个相对指标,用来反映企业的品牌拥有区别于其他竞争对手或在行业内能够保持独树一帜、能够引领企业发展的独特能力。

品牌竞争力分指数(CBI-X)品牌竞争力分指数是按照不同层次(如不同行业、不同区域等)对企业品牌竞争力总体状况进行分类评价的指数。

品牌竞争力应用指数(CBI-Y)品牌竞争力应用指数是将某品牌竞争力指数与其他品牌竞争力指数进行对比,得出一些对品牌管理有指导意义的工具,分别从时间序列、竞争差距、健康状况等三个方面来考虑。

分指标品牌竞争力指数(CBI-Z )品牌竞争力分指标指数可以分为若干个指标指数,如财务指标指数、市场指指数、品牌发展潜力指数等。

分行业品牌竞争力指数 分行业品牌竞争力指数是针对某个行业的具体研究,是对行业内所有样本企业品牌竞争力指数加权平均得到的指数。

分区域品牌竞争力指数 分区域品牌竞争力指数是针对某个区域的具体研究,是对区域内所有样本企业品牌竞争力指数加权平均得到的指数。

品牌竞争力发展指数(CBI-Y-D )品牌竞争力发展指数的实质是在一个时间序列上,同一企业在不同时期的品牌竞争力状况作比。

品牌竞争力差距指数(CBI-Y-G )品牌竞争力差距指数用来衡量某品牌与其他竞争品牌在品牌竞争力上差距的指数。

服装产业品牌竞争力模糊综合评价模型的构建

服装产业品牌竞争力模糊综合评价模型的构建
Ge n e r a l No . 8 0
文章编 号: 1 0 0 8 - 7 8 2 6 ( 2 0 1 3 ) 0 2 - 0 0 9 3 - 0 7
服装 产业 品牌 竞争力模糊综合评价 模型 的构 建
尤 晨
( 闽南师范火学 僻理科学系 , 建 滞州 3 6 3 0 0 0 )
Ab s t r a c t : Wi t h t h e r a p i d d e v e l o p me n t o f t h e c l o t h i n g i n d u s t r y i n o u r c o u n t r y , t h e c o mp e t i t i o n b e t we e n e a c h c l o t h i n g i n d u s t r y i s b e c o mi n g mo r e a n d mo r e ie f r c e .Br a n d c o mp e t i t i v e n e s s i s a n i mp o r t a n t p a r t o f Cl o t h i n g i n d u s t y r c o mp e t i t i v e n e s s . I n t h i s p a p e r , we e s t a b l i s h t h e c l o t h i n g i nd u s t r y b r a n d c o mp e t i t i v e n e s s e v a l ua t i o n i n d e x s y s t e m, a n d d e t e r mi n e t h e we i g h t c o e ic f i e n t o f e a c h i n d e x . On t h i s ba s i s ,t h e c l o t h i n g i n d u s t r y b r a n d

综合评价指标体系构建方法

综合评价指标体系构建方法

综合评价指标体系构建方法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进步,评价指标体系在各个领域中的重要性逐渐凸显。

无论是企业管理还是公共服务领域,一个科学合理的评价指标体系能够有助于提高工作效率和质量,实现目标的精准评估。

本文将探讨综合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方法,并提供一些可行的建议。

一、确定评价目标在构建综合评价指标体系之前,首先要明确评价的目标是什么。

例如,若我们希望评价一个企业的综合竞争力,那么我们需要确定与竞争力相关的各个维度,如市场份额、品牌价值、员工素质等等。

通过明确评价目标,我们可以更好地开展后续工作。

二、选择评价指标在确定了评价目标后,接下来需要选择合适的评价指标。

评价指标应该能够全面反映评价目标,并且能够量化或定性化的衡量。

为了确保评价指标的准确性和可靠性,可以考虑以下几个方面:1. 科学性:评价指标应该基于科学的理论和依据,避免主观性或片面性的指标选取。

2. 全面性:评价指标应该涵盖评价目标的各个方面,避免遗漏或重复。

3. 可操作性:评价指标应该能够从实际数据中获取,以便进行有效的评估和对比。

4. 相对稳定性:评价指标的选取应该考虑其在不同时间和环境下的可比性和稳定性。

三、设置权重系数在确定了评价指标后,我们需要对各个指标进行权重分配,以反映其在整个评价指标体系中的重要性。

权重系数的设置可以通过专家咨询、层次分析法或者主成分分析等多种方法来进行。

专家咨询是一种常用且有效的权重设置方法。

通过邀请相关领域的专家,进行问卷调查或专家访谈,可以获得他们对各个指标重要性的评价。

在获得专家的意见后,可以使用加权平均法计算各个指标的权重。

层次分析法(AHP)是一种层次化的多准则决策方法,常用于评价指标体系的权重设置。

通过构建判断矩阵,进行一系列的计算和比较,可以得到各个指标的权重。

主成分分析(PCA)是一种统计分析方法,可以提取出各个指标的主要成分,并根据各个主成分的贡献率来设置权重。

主成分分析可以减少指标之间的相关性,以保证评价指标体系的准确性。

城市商业银行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城市商业银行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价指标体系包括宏观环境(经济发展、社会人文)、微观环境(行业发
展态势、同业竞争)和政策环境(监管环境、法律环境)。
2 城市商业银行竞争力评价模型
2.1 评价模型的选择 模糊综合评价法根据隶属度理论把定性
转化为定量评价,具有结果清晰、系统性强特点,能较好地解决模糊、
难以量化问题,适合各种非确定性问题的解决[3]。本文指标体系多为
社科论坛
城市商业银行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周昕 林勇 (青岛科技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
摘 要 :城市商业银行竞争力评价需综合考虑现实竞争力、核心竞争力和 环境竞争力三维指标体系,使用模糊综合评价模型评价城市商业银行竞争力 需要依据指标体系的调整,对影响因子、权重值进行新的确定,需要对数据的 真实性和合理性进行甄别与整理。
力的进行这样的魅力塑造,且不断地提供着一批一批的艺术作品。在 舞台中间,通过物质魅力来传播着文化内涵。在新世纪的征程中,有
这个过程中,设计师们在不断聆听时代脉络的进程步伐中,始终在进 一大批的设计师为了使自身的设计能够准确的体现时代诉求,在专
行着各自的学术研究,以期将自身的艺术作品刻上时代的魅力元素, 业研究中吸纳并运用了当前多个学科领域的经验与成果,在前沿的
价评语集中的第 k 个元素的隶属度为 rij(k i=1,2,…m,j=1,2,…n,
k=1,2,…p),则第二层次的子指标评价矩阵为:
第二层次的模糊综合评价集为
它表示以第二层次中决定因素 Ui 的各子因素 Uij 为评价对象进 行综合评价时,Ui 对评价集中第 K 个元素的隶属度。
进行二级模糊综合评价时的单因素评价矩阵为:
进而达成社会的认同。
思想理念把握中进行着积极探索与研究,且逐步的将世界的热点元

品牌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以手机品牌为例

品牌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以手机品牌为例
分 别命 名 为: 符 号力、 情感 力、 功 能力 、 象征 力 。 实证 标的合理性和可靠性 , 因此本文从生产商、 中间商和消费者三 的 公因 子, 个层 面 共 选 出7 名专 家 。 笔者 通 过 文 献 梳 理 , 共 整 理 出4 5 个品 分析结果见 ( 表1 ) 。
不 同的 学者 研 究角度 不 同 , 对 品牌 竞 争力进 行 评 价 时使 用 的 指 度 、 传 播 能力 、 美 誉度 、 定 位能 力和 支 撑 力。 标也不尽相同。 张世 贤 ( 1 9 9 6 ) 认 为 品牌 竞 争力 评 价 指 标 应 该
品牌竞争力评价指标体 系的确立。 这里我们使用S P S S 1 9 . 0
章 以手机品牌为例, 通过专家意见法和探 索性 因子分析构建品牌竞争力评价指标体 系, 然后使 用层次分析 法确定每
个指标的权重, 最后选择 三星、 苹果、 诺基亚、 联想、 HT C等5 个手机品牌对评价指标体系进行验证。
【 关键词 】 品牌竞争力 专家 意见法 探索 性因 子分析 层次分析法
由基 本 指标 ( 市场 占有率 和超 值 利 润率 ) 和 附加 指标 ( 年限、 知 对 上 述 的2 0 个指 标 进 行处 理 , 以确 定 最 终 的评 价 指标 体 系 。 主
名度、 领 导力和渗 透力) 构成。 邴红艳等 ( 2 0 0 2 ) 认为品牌竞争 要 的方 法 是 探索 性 因子 分析 , 数 据 的获 得通 过 问卷 调 查 。
展趋势) 、 知名度 ( 状 态、 评价、 识 别系统、宣传种类) 、 美誉度 个人的基本信息, 包括性别、 年龄、 职业、 收入和教育程度; 第
( 信誉 、 渠道、 质保 ) 、 忠诚 度 ( 群体 、 差异 、 承诺、 沟通 ) 和 联 二 部分 为 手 机 品牌 竞 争力 评 价 指 标 题 项 , 采用李克特7 点评 分 想度 ( 联 想 、内涵 、 状态) 等 指 标 来评 价 品牌 竞 争力 。 法 ,“ l ” 表 示 非常 不 同意,“ 7 ” 表 示非 常 同意 , 程 度依 次加 强 ,

企业品牌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企业品牌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关 键 词 : 业 品牌 ; 企 品牌 竞 争 力 ; 价 指标 ; 学模 型 评 数 中图 分类 号 : 2 34 文 献 标 识码 : F 7 . A 文章 编 号 : 6 3 9 9 2 1 0 —0 O ~0 1 7 —1 9 ( 0 0)3 1 0 3
作 者 简 介 : 阿 毡 ( 9 2 ) 男 , 北 荆 门人 , 士 , 建信 息职 业技 术 学 院 ( 建 福 9 3 0 0 ) 贸 系副 教 授 , 究 方 向 何 16 - , 湖 硕 福 福 ’ 503商 l i 研

变量 : 部来 源是 辅 助性 要 素 , 外 是影 响品牌 竞 争力 形
成 的保 障变 量 。 品牌 竞 争力 的内部来 源 , 指在市 场上 由企业 内 是 部 系统所 形成 或创造 的与竞 争对 手的 能力差异 。 具体 表 现形式 有二 种 : 种是在 市场竞 争 中直 接表 现 出来 一
为 企 业 管理 与 物 流
收稿 日期 :0 9 0 - 3 20- 92
当今世 界 . 国家 与 国家 之间 的竞 争 , 质 上 已经 实
和 商品 化 的外 在表 现 , 企业 现 有 的任 何优 势 , 比如 资 源、 术、 才、 技 人 管理 、 营销 等优 势 最终 都将 转 化为 品 牌竞争 力优势 , 因为企业 竞争力 对于 消费者来 说 没有 任何实 质上 的意义 , 它看 不见 、 不着 。 现在消 费者 摸 展 面前 的是实实 在在 的品牌 , 它可 以让 消费者 心甘情 愿
企业品牌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何 阿 毡
摘 要 : 述 了企 业 品牌 竞争 力的 特 点和 来 源 以 及 企 业品 牌 竞 争 力评 价 应 坚持 的 原 则 。 据 企 业 品牌 竞争 力 的 来 源 , 出 论 根 提 由 品牌 市场 能 力 、 牌 管理 能 力 、 品 品牌 关 系 能力 、 品牌 基 础 能 力 、 品牌 可持 续发 展 能 力五 类 指 标 构 成 品 牌 竞 争 力评 价 指 标 体 系 . 建 立 了模 糊 综 合 评价 模 型 。 并

赛迪顾问品牌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赛迪顾问品牌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赛迪顾问品牌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我们明白随着经济全球化的趋势推动了中国经济与世界经济的融合进程的加快,我们企业面临着一个总体的竞争格局,就是国内的企业越来越呈现国际化的趋势,而国际化的企业越来越呈现本土化的趋势。

企业之间的这种竞争的加剧导致了企业竞争的格局从传统的产品竞争走向了技术竞争,然后从几个竞争的时代迈入了一个品牌竞争的时代。

我们明白中国是一个传统的制造业的大国,我们算不上强国,但是我们在制造领域是一个大国,但是我们明白吗?我们真真正正是一个品牌的弱国。

在这样一个品牌制造的经济时代,怎么来提升我们品牌的竞争力呢?这种先进的企业就是品牌竞争力比较靠前的企业他们是怎么做的呢?又能从这里面分享他们哪一些管理实践活动呢?赛迪顾问就是结合围绕社会与国内的企业所关心的一些议题,长期对品牌的竞争力进行了跟踪研究,下面我要公布的研究成果,2008年品牌竞争力的研究成果,就是建立在这样一个专题研究之上得来的成果。

我们的专题研究的期限历时一年,从2007年3月份开始,我们研究的样本覆盖了中国30个大中城市,12万15-65岁具有购买力的样本群体。

刚才李总介绍我们这次研究的范围划分为十个行业,第一个就是移动笔记本电脑;第二个是台式电脑;第三个就是手机产业;第四个是PMP;第五个是平板电视;第六个是数码相机还有互联网的搜索引擎、管理软件、银行卡与财产保险这十个行业,我们的具体采样方式在这里就不全面介绍了,我们通过小组座谈、定点拦访与大量的调查、在线的跟踪,这是我们项目研究的总体背景材料。

品牌竞争力的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在我们介绍品牌竞争力的评价指标体系之前,我想与在座的各位分享一个概念,什么是品牌竞争力?我们认为品牌竞争力是使我们自身的品牌区别于我们的竞争对手与我们这个行业里其他的企业品牌的特殊的能力,这里面包含两层含义:一个是区别于我们的竞争对手;另外就是要区别于我们没有把他们设为我们竞争对手的行业里面的有可能是领先者,也有可能是追随者这样的一些品牌。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品牌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作者:何奎张传庆
来源:《人民论坛》2013年第11期
【摘要】品牌竞争力是企业综合实力的集中体现,因此,对品牌竞争力进行研究对企业来说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文章以手机品牌为例,通过专家意见法和探索性因子分析构建品牌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然后使用层次分析法确定每个指标的权重,最后选择三星、苹果、诺基亚、联想、HTC等5个手机品牌对评价指标体系进行验证。

【关键词】品牌竞争力专家意见法探索性因子分析层次分析法
关于品牌竞争力评价指标的已有研究概述
国内外学者对品牌竞争力评价指标的研究较多,但是由于不同的学者研究角度不同,对品牌竞争力进行评价时使用的指标也不尽相同。

张世贤(1996)认为品牌竞争力评价指标应该由
基本指标(市场占有率和超值利润率)和附加指标(年限、知名度、领导力和渗透力)构成。

邴红艳等(2002)认为品牌竞争力评价指标由市场能力(占有力、创利力、发展力)、管理能力(定位、传播、运作)、关系能力(客户、供应商、协作方)和基础能力(管理、技术创新、文化、企业家及人力资本)组成。

许基南(2005)提出品牌竞争力评价指标应包括市场能力(占有能力、创新能力、持续发展能力)、管理能力(定位能力、传播能力、运作能力)和基础能力(企业家及人力资本能力、管理能力、文化能力)。

韩福荣等(2008)用知晓度(年限、层次、发展趋势)、知名度(状态、评价、识别系统、宣传种类)、美誉度(信誉、渠道、质保)、忠诚度(群体、差异、承诺、沟通)和联想度(联想、内涵、状态)等指标来评价品牌竞争力。

综上所述,大多数研究品牌竞争力评价指标都是定性研究,定量研究较少,且对产品的界定比较笼统,没有针对性。

本文试图通过专家意见法、试探性因子分析法构造一个手机品牌的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

品牌竞争力评价指标筛选及指标体系确立
品牌竞争力评价指标的筛选。

本文通过专家意见法对品牌竞争力评价指标进行筛选。

由于专家的选择直接关乎到指标的合理性和可靠性,因此本文从生产商、中间商和消费者三个层面共选出7名专家。

笔者通过文献梳理,共整理出45个品牌竞争力初级评价指标,经过3轮专家讨论,最终确定了20个品牌竞争力评价指标。

这些指标包括:品牌联想、影响力、创新力、生存力、功能、价格、顾客价值、营销力、市场能力、文化能力、独特性、顾客潜力、竞争潜力、形象力、品牌价值、知名度、传播能力、美誉度、定位能力和支撑力。

品牌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的确立。

这里我们使用SPSS19.0对上述的20个指标进行处理,以确定最终的评价指标体系。

主要的方法是探索性因子分析,数据的获得通过问卷调查。

一、问卷调查发放与回收。

本次调查始于2012年8月15日,止于2012年9月15日,历时1个月。

考虑到问卷回收的质量和速度,最终确定在沈阳、大连、北京、青岛和哈尔滨5个城市发放调查问卷,通过书面和邮件两种形式填写。

共发放350份点差问卷,实际回收为310份,回收率为88.57%,剔除其中的10份无效问卷,有效问卷为300份,问卷的有效回收率为85.71%,问卷的回收率和有效率都比较高。

本问卷共分两部分:第一部分为个人的基本信息,包括性别、年龄、职业、收入和教育程度;第二部分为手机品牌竞争力评价指标题项,采用李克特7点评分法,“1”表示非常不同意,“7”表示非常同意,程度依次加强,要求受访者按照自己的真实想法进行打分。

二、实证分析。

本文主要采用探索性因子分析,将专家组确定的评价指标转化为几个综合指标。

在此之前首先做信度分析,目的是确保问卷的可靠性和稳定性,一般来说,Cronbach’α系数大于0.7即可接受;然后做KMO和Bartlett检验,以判断是否适合做因子分析,一般来说,KMO大于0.6即可做因子分析;最后在探索性因子分析中,采用主成分分析将特征值大
于1的因子提取出来,利用最大方差法进行正交旋转,保留因子载荷量绝对值大于0.5的因子,最后提取出4个相互独立的公因子,分别命名为:符号力、情感力、功能力、象征力。

实证分析结果见(表1)。

表1 实证分析结果
资料来源:根据统计结果绘制
品牌符号力是由品牌的名称、标识、包装、色彩等组成,是外显性因素,是消费者直接能感受到的。

品牌情感力是指消费者对品牌所体现的情感性文化的评价和感觉,属消费者感知层面。

品牌功能力通常包括质量、功能、价格、服务等,是产品最基本的因素。

品牌象征力通常强调某种象征意义,也正因如此,品牌产品才被赋予了某些个人或社会意识。

品牌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检验
为了对本文所构建的评价指标体系进行检验,首先需要使用层次分析法确定各个指标的权重。

层次分析法的基本原理是通过构造判断矩阵来确定指标间的相对重要性权值(权重)。

判断矩阵是由专家组对指标两两间的重要性进行比较形成的,然后对判断矩阵进行一致性检验,只有通过一致性检验,才能最终确定指标的系数。

层次分析法的步骤:第1步是明确问题,建立递阶层次结构分析图;第2步是由专家组采用1~9重要性标度法对指标两两重要性进行比较形成判断矩阵;第3步是判断矩阵一致性检验,使用层次分析法软件计算出最大特征值λmax、权重向量Wi来计算一致性指标值。

本文使用YAAHP0.5.3软件对所有判断矩阵进行上述操作,结果均通过一致性检验,最终得到了本文所有指标的权重体系,如(表2)所示。

表2 评价指标权重体系
资料来源:根据统计结果绘制
在得到品牌竞争力各评价指标的权重后,本文选择了三星、苹果、诺基亚、联想、HTC 等5个手机品牌进行检验。

此次检验共发放100份问卷,回收80份,回收率为80%,剔除其中的13份无效问卷,有效问卷为67份,有效回收率为67%。

本文对每个品牌手机的20个评价指标分别取算数平均数,然后将各指标的算数平均数分别乘以各自对应的权重求和,就得到
了该品牌手机的竞争力。

本文最终计算出来的各品牌手机竞争力是:三星=5.353;苹果
=5.306;诺基亚=5.096;联想=4.876;HTC=4.742。

这个结果与手机市场上的实际排名基本一致,说明本文构建的品牌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能够对现实进行解释,具有一定的科学性。

本文经过专家意见法所确定的手机品牌竞争力评价指标,通过SPSS19.0的探索性因子分析形成了4个2级指标,然后通过层次分析法得到每个指标的权重,最后使用具体的手机品牌进行了验证,结果与实际基本相符,因此,笔者希望本文的研究成果对手机生产商有一定的参考价值,可以为企业找到增强品牌竞争力的途径提供一定的理论借鉴和指导意义。

【作者分别为辽宁大学商学院博士研究生,西藏民族学院副教授、辽宁大学博士研究生】
责编/张蕾。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