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政道路改性沥青混凝土路面的施工技术
改性沥青混凝土材料的特点及道路施工技术

改性沥青混凝土材料的特点及道路施工技术摘要: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飞速发展,推动了交通运输业的迅猛发展,从而间接影响了我国对道路工程的需求增长。
随着近年来社会经济不断增长,人们生活水平逐渐提高,交通出行越来越频繁,这也导致了道路工程施工数量日益增多。
为了满足国家对道路工程的发展需求,必须进一步提升我国道路的整体品质,以确保道路的安全性和可持续性。
目前,在道路建设过程中应用最为广泛的就是沥青路面。
关键词:改性沥青混凝土;道路施工;技术要点一、简要概述改性沥青混凝土路面施工目前,城市道路建设领域广泛采用改性沥青混凝土。
它不仅可以改善沥青路面结构性能,还能提高公路使用寿命及行车安全性,同时还具有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因其卓越的耐磨性和可压缩性,该材料在道路建设领域备受青睐。
城市道路建设工程质量直接关系到路面的平整度、密度、刚度和抗压强度,这些因素对交通的畅通和安全产生着直接而深远的影响。
二、改性沥青混凝土路面工程的优势以及相关施工要求(一)改性沥青混凝土路面工程项目的优势相较于改良后的沥青混凝土路面,传统式混凝土路面表现出更高的稳定性、更强的抗拉强度和耐磨性,因此在市政道路建设中,传统式混凝土已成为主流的施工材料。
由于传统式混凝土路面具有较好的耐久性及抗老化能力,因此得到了广泛应用。
然而,传统的混凝土结构也存在着其致命的缺陷之处。
由于传统混凝土是由水泥,砂等材料构成,所以它本身就是一种不环保材料,且随着时间的推移会逐渐失去原有功能。
当汽车行驶于路面之上时,其所产生的噪音和轮胎的磨损程度相对较高,且路面容易出现裂缝或断裂现象,这可能会对汽车的稳定性和舒适性造成严重威胁。
另外,由于普通水泥混凝土存在一定的缺点,使得沥青路面的使用寿命受到了很大影响。
然而,通过对沥青混凝土进行改良,车辆在行驶于道路上时所产生的噪音得到了显著的降低,从而减少了裂缝和破损的风险,同时路面的平整程度也得到了提升。
由于改性沥青具有良好的抗车辙能力,能够有效提高路面结构强度,延长了路面使用寿命,减少维修成本。
市政道路工程改性沥青路面施工技术

和便 于施工 , 路 面S B S 沥青最终 确定最佳含油量 ( 5 %) 。
路桥 建设
囵圈口圜
市政 道路工程改性沥青路面施 工技术
摘要 : 改性沥青技术在市政道路工程 中已开始大面积推广使 用, 但我们对改性沥青的研 究至今未停止过 , 还 必须在施工生 产 中去认识 、 优化 , 从实践中积累经验 , 把 改性沥青路面建设 的更好。
关键词 : 市政道路; 改性沥青 ; 路面施工
料车应停在摊铺机前 1 0~3 0 c m, 由摊铺 机前滚 轮顶着 汽车轮 同步前进 , 边 前进 , 边往摊铺 机中倒料 。 ( 2 ) 摊铺 : 本工程摊铺机均为采用1 2 m的AB G 一 4 2 2 型摊铺机 , 对 于施工工
矿粉 1 2沥青 混 合 料 调 试 与 生 产
冲突 的, 除粗细集料级配必须符合规定要求外 , 最佳 沥青用 量是关键。在 除轮迹, 保证路面 的平整度。碾压时掺有表面活性剂的雾状水应喷淋在压 实际配合 比调制 过程 中,采用如表1 所列的含油量进行配制 , A C 一 1 3 C 级配 路机车轮上 , 以避 免车轮粘符沥青混 合料。碾压作业时 , 应在路段上设置
5
沥青混 合料 配合比设计完成后 ,主要工作是沥青混合料 的调试 和生
产 。要做到生产与室 内试验相一致, 应把好三个质量关 : 艺便于统一要求 。因为改性 沥青砼成型时对温度 的要求较普通沥青砼高 , ( 1 ) 集料 的选 择与堆放。根据其物理力学性质 , S B S 改性沥青 的最 好骨 所 以摊铺机锤击次数及熨平板振动次数应较 以往提高 , 分别设定为6 、 4 。 料应 选用 玄武岩 , 其次是石灰岩 , 本工程使用玄武岩 。对进场 的粗 细集料 摊铺机行走速度控制在 1 m / mi n 左右。首先保证连续摊铺 , 同时增加摊 和填料质量要从源头抓起 , 对不合格 的集料不准运进拌合厂。堆放各种矿 铺过后 的松铺压实度 。 料 的地 坪进 行硬化 , 并且有 良好的排水系统 , 避免材料污染 。各 品种 材料 间用墙体 隔开 ,以免相互混杂。细集料潮湿将影响投料数量和拌合机产 量, 应堆在隔潮 的房 内, 只有这样才能保证沥青混合料质量。
市政路桥沥青混凝土路面工程的施工要点探讨

市政路桥沥青混凝土路面工程的施工要点探讨摘要:市政路桥沥青混凝土路面工程是城市道路交通体系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沥青混凝土路面工程具有较好的耐久性、承载力和弹性模量等性能,能够抵御人车流量的冲击和损伤,同时也可以降低路面噪音和提高行车舒适度,从而提高道路的使用性能。
本文主要介绍了市政路桥沥青混凝土路面工程的施工要点,希望为相关建设研究提供参考。
关键词:市政路桥;沥青混凝土路面;施工要点引言沥青混凝土路面工程能够对路面基层结构进行有效保护,防止水分渗入路面结构,引起路面龟裂、坑洼和松软等问题,进而延长路面寿命,减少修缮次数和费用。
沥青混凝土路面工程的施工简单、效率高、周期短,具有一定的经济性和社会效益。
与传统的水泥混凝土路面相比,沥青混凝土路面工程可以大幅降低维护成本,提高路面的使用寿命,节约社会资源。
一、市政路桥沥青混凝土路面工程的特点(一)施工简单快捷相对于其他路面材料,沥青混凝土的施工需要的设备和工具也比较常见,比如铣刨机、摊铺机、压路机等,可以在短时间内完成路面的施工,同时也能减少占用道路的时间,使得交通流畅。
(二)使用寿命长久与其他路面材料相比,沥青混凝土路面具有较好的耐久性和承载能力。
它可以抵抗车辆和气候等外部因素的损伤,因此可以使用较长的时间,减少了维修和更换的次数,节省了社会资源的同时显著降低了维修成本和维修频率。
(三)良好的可塑性和弹性沥青混凝土路面是一种柔性路面,可以在车辆通过时产生一定的变形,但是变形后可以自行恢复原状,从而保证了车辆和行人的行驶安全。
这种弹性也能减轻地震等自然灾害的对路面结构的损伤。
(四)抗水性能强沥青混凝土路面采用优质的沥青作为主要材料,其孔隙率较低,可以有效地防止水分渗入路面结构中,从而减少路面龟裂、坑洼等问题的发生,并且可以防止冬季结冰导致的车辆打滑事故的发生。
(五)维护成本低由于其良好的耐久性和承载能力,沥青混凝土路面在使用过程中需要较少的维修,同时也由于施工简单快捷,再加上维修过程相对简单,维护成本也相对较低,减少了社会资源的浪费。
市政工程中改性沥青混凝土路面施工技术

浅析市政工程中改性沥青混凝土路面施工技术摘要:随着我国不断发展的城镇扩大化,市政基础设施建设,尤其是市政道路的施工质量更加重要。
改性沥青路面施工是一项技术性强,涉及范围比较广的一个系统工程。
要用科学的、严谨的技术方案、严格的施工管理措施,来确保良好的工程质量。
关键词:市政工程;改性沥青;施工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国家加大了对新疆地区路面基础设施的建设,一般来说新疆的气候有着自身的特殊性,夏季光照丰富,昼夜温差较大;季节冷多雪,冬季长达半年之久,这样就给沥青路面的施工带来很大的不便,改性沥青是指掺加橡胶、树脂、高分子聚合物、磨细的橡胶粉或其它填料等外掺剂(改性剂),或采取对沥青轻度氧化加工等措施,使沥青或沥青混合料的性能得以改善而制成的沥青结合料,具有很好的耐高温、抗低温能力;较好的抗车辙能力和抗滑能力;能有效地减少沥青的老化;增强路面的承载能力等。
接下来文章主要从新疆自身的环境条件出发,探讨了改性沥青混凝土路面的施工工艺。
1施工准备1.1改性沥青混合料的质量控制1.1.1改性沥青拌和场试验检测人员要负责好混合料的马歇尔试验,沥青含量抽提,组配验证,出料温度控制,监督掺合料的称量及投放,确保掺合料用量准确,做到不漏投,不少投,不超投。
1.1.2原材料骨料进场时,要经常进行质量检查,包括粒径、含泥量、风化石含量等。
如果认为颗粒组成不正常,则要进行必要的筛选。
对掺合料要经常检查矿粉的色泽是否正常,有无团结块和明显的粗颗粒情况。
1.1.3进场材料要按规范进行检验,不合格的材料坚决退场。
不同规格、不同级配的骨料要分类堆放,并要做好明显的标识,防止上料时装错料。
1.1.4在加热基质沥青并泵入改性设备前应保证掺量符合设计要求,严防漏掺。
1.2质量保证体系的建立为保证工程的施工质量,工程项目施工前,要建立和落实质量岗位责任制。
1.2.1建立健全的项目管理机构,明确各部门、各道工序的责任人。
1.2.2各部门之间,各岗位人员之间要相互配合,相互促进,协调统一,严禁互相推诿、扯皮。
市政道路沥青混凝土路面接缝施工技术

市政道路沥青混凝土路面接缝施工技术摘要:本文就沥青混凝土路面施工控制中的施工接缝处理进行了分析,并对沥青混凝土施工的接缝工艺控制起借鉴作用。
关键词:市政道路;沥青混凝土路面;接缝;碾压;施工技术1 沥青混凝土路面接缝技术1.1热接缝技术热接缝技术一般是在使用两台以上摊铺机并列同时施工时采用,此时两条毗邻摊铺带的混合料都还处于压实前的热状态,碾压时碾轮的大部分在热料车道上,在未压实车道邻近接缝处多耙一些料,这样碾压后就有一个较高的密度,大约15cm~20cm重叠在冷料车道上。
初压采用振动压路机压实两遍(前进和后退),碾轮均应与冷料车道重叠15cm~20cm。
压路机从未压实车道一侧进行碾压,所以纵向接缝易于处理,连接强度较好,毗邻摊铺带的搭接宽度较小。
1.2冷接缝技术冷接缝技术是指新铺层与经过压实后的已铺层进行拼接,当半幅施工不能采用热接缝时方采用。
第一遍碾压采用静压模式,只碾压到离前一条摊铺带边缘约20~30cm处,碾轮大约压上热料车道152mm,这种方法被认为在接缝处产生“挤压”效果。
第二遍(后退)在原路线上采用振动压实模式。
在摊铺新铺层时,对已铺的摊铺带接缝处边缘应整修垂直。
碾新摊铺带时,也要事前将其接缝边缘铲齐。
1.3接缝机技术接缝机是由一个约75cm的靴形设备组成,安装在熨平板的侧面,用于将接缝处的多余混合料挤到熨平板前面。
在摊铺机的一侧安装一个反冲板,即可自动完成混合料的搭接。
这种方法也是从未压实车道进行接缝的碾压。
如果正确使用接缝机可确保高密度和在接缝处良好的集料嵌锁。
1.4切削盘技术切削盘技术是在混合料还是塑性的时候,将已压实车道的无侧限的低密度边切削20~50mm。
一个直径254mm的切削盘可以安装在一个中间的碾轮上,也可以安装在平地机上。
切削得到的边缘垂直面要在铺设相邻的混合料之前加一粘层,这种技术可以使纵缝密度提高,但是抗拉强度并没有明显提高。
2 冷接缝施工技术2.1横接缝位置的确定如果采用2台摊铺机成梯队摊铺,在停工前,现场施工人员要注意用调节手柄调节熨平板的高度,使摊铺厚度增加2mm。
市政路桥工程中沥青混凝土路面施工技术

市政路桥工程中沥青混凝土路面施工技术摘要:本文将针对市政路桥工程中沥青混凝土路面施工技术进行探讨。
首先,我们将介绍沥青混凝土路面的基本概念和特点。
然后,我们将详细阐述路面施工前的准备工作,包括路面设计与规划、路面原材料选择和质量要求等。
紧接着,我们将重点讲解沥青混凝土路面施工的关键步骤,如基层处理、拌合料制备、铺设和压实等。
最后,我们将对沥青混凝土路面施工技术的一些常见问题和应对方案进行探讨,并指出该技术的发展趋势。
关键词:市政路桥工程;沥青混凝土;路面施工技术引言:随着城市化的不断进展,市政路桥工程在城市建设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而沥青混凝土路面则作为重要的道路铺设材料,具有良好的抗压性能、耐久性和舒适性,广泛应用于城市交通建设中。
然而,在市政路桥工程中,沥青混凝土路面施工技术的质量直接关系到道路使用效果和固定资产的保值率。
因此,深入研究市政路桥工程中沥青混凝土路面施工技术的规范和方法具有重要意义。
1.沥青混凝土路面的基本概念和特点1.1 路面功能和分类路面是指用于车辆行驶和行人通行的道路表层。
根据不同的功能和用途,路面可以分为城市道路、高速公路、乡村道路等多种类型。
城市道路主要承担城市交通运输和人流的作用,而高速公路则用于连接不同城市和地区,提供快速、安全的长距离交通。
1.2 沥青混凝土的组成和性能特点沥青混凝土是一种由沥青、矿料和填料等组成的复合材料,具有以下性能特点:1)可塑性好:沥青在较高温度下具有良好的可变形性,能够适应不同形状的道路表面,并具有自修复的能力。
2)耐久性强:沥青混凝土具有很好的耐久性和抗老化能力,能够在长期阳光、雨水、机动车辆和重载荷载的作用下保持较好的性能。
3)防水性好:沥青混凝土具有较强的防水性能,能够有效阻止雨水渗入路面结构,从而延长路面使用寿命。
4)降噪效果好:沥青混凝土具有良好的声学性能,能够有效吸收噪音,降低车辆行驶时所产生的噪声污染。
5)施工速度快:相比其他路面材料,沥青混凝土的施工速度较快,且能够在较短时间内恢复交通,减少对交通的影响。
改性沥青混凝土市政道路施工技术

浅析改性沥青混凝土市政道路施工技术【摘要】随着我国不断发展的城镇扩大化,市政基础设施建设,尤其是市政道路的施工质量更加重要。
本文介绍了改性沥青混凝土市政道路的施工方法,在此作参考之用。
【关键词】改性沥青;市政道路;施工技术1 技术准备1.1提前对现场情况进行调查,并制定出详细的100m~200m试验路段确定摊铺、碾压方案、质量保证措施和预防措施,对施工人员作技术交底,并做好试验段施工总结工作,据此制定正式施工程序,以确保良好的施工质量和路面施工顺利进行;1.2 对各种计量仪器、设备进行调试、标定。
建立测量控制系统,按施工要求加密坐标点、水准点控制网,按照设计位置、宽度、和高程测设出边线、桩位,调整好摊铺机熨平板横坡、虚铺厚度。
2 施工方法2.1 粘层油、透层油施工2.1.1 粘层油施工( 1 )粘层沥青材料宜采用快裂型的改性乳化沥青,也可采用快、中凝液体石油沥青,粘层沥青应符合g b50092沥青路面施工及验收规范附录c的规定粘层沥青宜采用沥青撒布车喷撒,撒布时应保持稳定的速度和喷撒量。
沥青撒布车在整个撒布宽度内必须喷撒均匀。
透层油的用量保持在0.4kg/m2~0.6.kg/m2之间;( 2 )在路缘石、雨水进水口、检查井等局部应用刷子人工涂刷。
粘层沥青浇撤过量处应予刮除。
路面有脏物尘土时,应采用人工清扫或空压机吹扫的方式清除干净,必要时采用水车进行冲洗,并待表面干燥后进行浇撒作业。
2.1.2 透层油施工(1)沥青路面各类基层都必须喷撒透层油,沥青层必须在透层油完全渗入基层后方可铺筑。
气温低于10℃时、大风天气或即将降雨时不得喷撒透层油。
根据基层类型选择渗透性好的液体沥青、乳化沥青等喷撒后通过钻孔或挖掘确认透层油渗入基层的深度宜不小于 5mm(无机结合料稳定集料基层)~10mm(无结合料基层),并能与基层连接成为一体;(2)用于半刚性基层的透层油宜紧接在基层碾压成型后表面稍变干燥,但尚未硬化的情况下喷撒。
市政道路改性沥青混凝土路面施工技术

Road & Bridge Technology160《华东科技》市政道路改性沥青混凝土路面施工技术张飞翔(河南金沐建设工程有限公司,河南 周口 466000)摘要:在时代发展背景下,经济快速进步,社会公共基础设施建设取得了新的成绩。
由于荷载及交通压力的增加,道路出现了不同程度的病害,降低了路面的使用质量。
基于此,本文详细分析了市政道路改性沥青混凝土路面施工的现状、特点以及流程等,希望延长道路的使用寿命。
关键词:市政道路;改性沥青混凝土;路面施工;技术分析城市建设步伐的加快,对市政工程建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就道路工程而言,重要性不言而喻,直接影响着城市的整体形象,决定着区域间的经济流通状况。
由于荷载压力的逐步增加、使用年限较长、自然因素等的影响,道路的稳定性逐步降低,会出现裂缝、下沉、塌陷等现象。
基于这种情况,采用沥青混凝土施工技术,能够有效提升道路建设质量,缓解城市车流量,实现市政经济的发展,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
1 改性沥青混凝土路面应用现状概述 对于市政道路来讲,路面处于最上部的位置,车辆与其密切接触,承载的压力较大,因此,必须高度重视路面的稳定性,保证车辆的正常安全通行,保障交通运输经济的发展。
实际施工中,应全面调整路面结构,控制好强度、抗压性、抗震性、光滑性等,与国家标准相符合,防止路面裂缝、塌陷、下沉等问题的产生。
经过长期实践,改性沥青混凝土路面在市政道路的数量逐渐增多,相关技术也愈加成熟,能够有效提升路面的安全性和稳固性,进一步延长使用寿命。
2 改性沥青混凝土施工特点 2.1 高温稳定性 与其他普通混凝土相比,改性沥青混凝土有明显的耐高温性。
将高分子改性剂添加到普通沥青中,沥青的软化点得到显著提高,在夏季或者其他高温环境下,相较于路表温度,软化点数值较低,因此,沥青的硬度和强度得到保障,在车辙作用下保持较好的稳定性,不会出现偏移或者移动现象。
因此,改性沥青对于环境具有良好的适应性,并且能够有效抗车辙。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市政道路改性沥青混凝土路面的施工技术
发表时间:2018-07-18T13:30:17.203Z 来源:《基层建设》2017年第21期作者:田玉永
[导读] 摘要: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城市道路的建设也不断加快,随之而来的对交通方面的要求也越来越大。
北京韩建集团有限公司北京 102488
摘要: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城市道路的建设也不断加快,随之而来的对交通方面的要求也越来越大。
为了确保人们的出行安全,我们对道路建设应该有更高的要求,包括质量和寿命等。
因此,建设工人必须对道路施工项目认真负责,确保高质量的道路施工,为人们提供良好的出行环境。
关键词:市政道路;改性沥青;混凝土;路面施工技术
引言
改性沥青混凝土材料已经被广泛应用于我国的道路工程建设中,其主要优点在于具有较强的防水性能、抗冻性能以及耐久、抗裂性能,且平整度较高,因而成为当前我国最理想的沥青混凝土路面材料。
在具体施工过程中,应当掌握好施工技术要点,保证路面的平整度,在提高市政道路整体性能的同时,确保市政道路行车的安全性与舒适性。
1 改性沥青混凝土概况
1.1 改性沥青混凝土
所谓改性沥青混凝土,是一种以沥青为基质,添加多种改性剂进行混合加工形成的混合型施工材料,该材料主要被分为以下三种类型,即热塑性类、橡胶类和树脂类。
其中,热塑性类与橡胶类改性沥青混凝土,都具备了较好的抗车辙变形能力与弹性,因而逐渐成为了当前使用最为普遍的混凝土材料。
1.2 改性沥青混凝土施工技术的优点
1.2.1 强大的粘结力
由于改性沥青混凝土本身是由特殊沥青配置而成,其稠度、温度敏感性均较低,因而可以有效缓解路面的开裂问题,并通过在混合料上镀一层薄层的方式,形成吸收薄膜,达到提高路面抗拉强度的效果,减轻温度对路面造成的不良影响。
1.2.2 较好的抗疲劳性
由于改性沥青混凝土配料的特殊性,在很大程度上降低了沥青应力吸收层的弹性模量,因此,利用该材料建设的道路工程具备良好的抗疲劳性,最终能够有效保证道路路面使用的稳定性。
1.2.3 具有较强的严密性、耐久性
鉴于改性沥青混凝土中的沥青成份占据比例较大,加上其结构非常紧密,因而可以长时间抵抗自然因素的侵害,例如温度、光线、水分等,由此地下水的上升与地表水的下渗效果都较为良好,进而有效的减少了路面的水损害现象。
同时,改性沥青混凝土还可以加强沥青混合料与集料之间的粘附性,从而降低混合料空隙,加强其水稳定性。
2 市政道路改性沥青混凝土施工技术分析
2.1 透层油施工
对于沥青路面来说,其各个基层都需要喷撒透层油,需要保证透层油完全渗入后才能进行沥青混凝土铺筑。
同时,在大风、降雨、降雪或气温低于10度是不能进行透油层施工。
在透层油选择过程中,需要根据基层的类型,选择渗透性强的乳化沥青或液体沥青,在喷撒后必须对其渗透深度进行检查,保证渗透深入不小于5毫米。
不超过10毫米,保证透油层与基层良好的连接。
如果基层为半刚性,透油层喷撒需要选择在基层碾压成型干燥但没有完全硬化时进行;如果基层中没有结合材料,透油层施工一般在沥青层铺筑前的一到两天进行;对于透层油的撒布,不办通过洒布车进行均匀撒布,对于一些局部位置通过人工方式进行涂刷。
透油层喷撒前需要对路面进行清扫,同时对人工构造物以及路缘石进行遮挡,避免撒布过程中对其造成污染。
必须保证透油层撒布均匀,同时加强对喷撒质量的检查,发现喷撒过量的需要通过人工方式进行砂吸油处理,对于露白处需要进行补撒。
2.2 粘层油施工
粘层沥青材料一般选择改性乳化沥青、凝液体石油沥青等,沥青材料需要符合相关施工规范要求。
在具体的施工过程中,通常施工洒布车进行均匀喷撒,在喷撒过程中严格控制洒布车的速度以及喷撒量。
对于检查井、雨水进水口、路缘石等局部位置,粘层油需要通过人工涂刷方式进行,对于洒布车喷撒不到位的地方也需要人工补救。
如果路面上存在灰尘等,需要进行清扫,并用强吹风机进行吹除,必要时还需要通过水车冲洗,干燥后进行喷撒施工。
2.3 施工温度技术要点分析
市政路面施工时,应注意改性沥青温度控制,也是道路施工的关键。
所以,做好温度控制是改性沥青混凝土施工质量的关键。
因为改性沥青属性具有特殊性特点,其温度要求大于其他施工的10摄氏度之上。
在具体施工中,还需要结合厂家温度要求进行改性沥青温度控制,进而确保施工质量。
做好温度标准掌控,尽管改性沥青混凝土路面对温度要求较为严格,但并不代表温度越高越好。
如果温度较高,将造成改性沥青属性变化,例如:改性剂老化而影响沥青属性。
所以,在进行温度控制过程中需要做好衡量,通常情况下大于其他施工项目温度的20--100摄氏度为佳。
在实际施工阶段,需要有专业人员做好施工准备铺设、压实等进行温度控制,同时进行温度记录。
在其过程中若出现大于控制温度则应立即废弃。
2.4 拌合技术要点分析
2.4.1 做好集料清洁工作
众所周知,沥青拌合在室外环境下施工,易受灰尘污染而影响工程质量。
针对这一问题,可以在拌合施工阶段做好清洁、防尘保护。
参照具体室外环境,通常根据拌合产量与矿料进行矿粉量计算,同时把使用消耗参数与计算参数进行对比。
若出现矿粉量的使用消耗参数不足,则表示拌合除尘工作不到位。
2.4.2 加入抗剥落剂技术分析
抗剥落剂技术也是改性沥青质量影响的主要因素。
为保证改性沥青路面防滑性;在拌合配比过程中通常使用的集料多为玄武岩。
由于沥青粘接性较弱,因此需要加入一定的抗剥落剂确保改性沥青和玄武岩有效的融合,提升路面施工质量。
在实际施工中,通常利用总数量
保证配合精确度,即:根据一定比例计算出抗剥落剂使用量。
另一方面,按照改性沥青体积融入一定的抗剥落剂,但要注意按照要求比例进行配比,保证用量与要求吻合进而提升改性沥青防滑性。
2.5 集料铺设与碾压技术要点分析
改性沥青提升沥青软化点,其集料相对于常规沥青混合材料坚硬度更好。
所以,在铺设阶段应做好质量施工。
具体施工过程中,自铺设到碾压施工后,改性沥青在正常温度上会发生20摄氏度温度损失。
若在恶劣天气下,其温度损失更大。
所以,在进行沥青铺设过程中,铺设在20--30m最佳,确保集料铺设质量符合标准要求。
想要更好的提升路面压实性与平整性,在施工过程中保证压路机和铺设机有连续性,即:压路机跟随摊铺机后确保在有效温度上改性沥青成型。
另一方面,因为改性沥青粘稠性强。
所以,在铺设过程中易出现改性沥青粘结在摊铺机仓壁等问题。
对此,还需要施工单位制定有效方法防止问题出现。
笔者建议:洗衣粉放在压力机水箱内进而降低其粘稠性。
在施工过程中严格按照施工流程施工,做好一次压实、二次压实,以及喷水量控制等。
此外,在压实过程中,要有专业人员进行现场监督,确保施工质量符合标准要求,保证压实温度与时间充足,提升市政道路路面质量,为车辆通行提供便利条件。
2.6 开放交通和养护
在市政道路改性沥青混凝土路面施工完成后,还需及时进行路面养护。
首先,在市政道路开放使用时间方面应进行严格控制,如对于公路使用比较迫切开放交通,则可采用冷水冷却,并以非满负荷使用。
其次,为保证竣工作业不受影响,当市政道路施工完成后,还应安排专业工作人员进行监护,做好现场成品保护,保持整洁,不得造成路面污染,严禁在改性沥青面层上堆放施工产生的泥土、杂物、污染物,禁止在已完成的改性沥青面层上制作水泥砂浆等可能造成污染成品的施工作业,及时发现问题,并采取有效处理措施。
结束语
相对于水泥路面,改性沥青混凝土路面质量影响更好,更具优势特点。
改性沥青路面施工过程中,还应立足于工艺技术水平控制、确保施工质量符合标准要求,增加行车舒适感,保障车辆顺利通行。
参考文献
[1]李国锋.浅谈公路改性沥青混凝土路面施工技术[J].四川水泥.2017(08).
[2]李凌波.市政道路改性沥青混凝土路面施工技术[J].河南建材.2014(01).
[3]孙立英.浅谈市政道路改性沥青混凝土路面施工技术[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3(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