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厂家空调末端技术比较
大温差空调系统与常规空调系统的对比分析

大温差空调系统与常规空调系统的对比分析及个人见解经过对生产厂家的技术咨询、网上论文、实际案列的分析对大温差空调系统总结如下:
1、大温差空调系统末端应配置大温差空调末端(除特灵外的厂商大多如此建议);
2、大温差空调主机比常温空调主机造价约贵8%~10%,大温差空调末端比常规空调末端造价约贵30%;以本项目为例:空调总造价约为1900万,空调主机约增加48万,末端增加45万,总共增加约93万;
3、大温差系统主机能耗较常温主机增加约10%,水泵节能约25%,末端能耗增加约30%,冷却塔能耗减少20%;则:整体能耗增加约8%,本项目总能耗电增加110度/h,年运行费用增加约26.4万,设备寿命30年,约增加电费792万;
4、大温差系统空调流量变小,水泵流量变小,扬程增加(除特灵),冷却塔减少,空调水管管径变小(DN40以下的管维持不变),水管及设备的保温厚度增加,则:水泵初投资减少10%(5万),冷却塔初投资减少20%(10万),水管初投资减少15%(30万),保温初投资增加30%(9万),安装部分初投资减少36万。
本项目初投资及运行费用分析对比表
综上所述:
1、初投资增加57万,年运行费用增加26.4万(除特灵外,其他品牌配备的水泵能耗均会增加,年运行费用将增加);
2、大温差空调系统在国内的运用项目不多;
3、建议采用比较成熟的常温空调系统。
风机盘管选型方法的比较

多的情况,供冷能力过大,导致机组开启 率过低,送风温差增大,换气次数减少,室 温梯度加大,空调效果恶化,同时也会使 系统容量和设备投资加大,空调能耗增 大。3.
2 根据全热负荷选择和校核风量文
献介绍了根据空调房间的热负荷即全热 选择风机盘管机组的方法:根据房间的用 途,确定房间要求的各种参数,计算空调 房间的冷负荷(全热负荷)
,考虑机组受积尘积垢的影响,并进 行修正;根据空调负荷选定风机盘管机组 及台数。以前述为例,风机盘管所需冷量
QF 为 2.
26kW ,风机盘管所需风量 L
F 为 684
m3/
h
热风机
。按照全冷量查看风机盘管 FP25WA ,全冷量为 2 606 W ,中速风量为 410 m3/ h ,最小水流量为 393 kg/ h ,进水温度为 7 ℃;全冷量进行积尘修正后为 2 293. 28W( = 2606 ×0. 88) ,大于热负荷 2 260 W ,全冷量满足要求。但中速风量 410
热风机
8WA 机组降温速度稍慢,但运行时空调效 果要好,工程造价更少。3.
3 根据显热负荷、全热负荷选择和
校核风量马最良 介绍了风机盘管机组的选择方法:根
据使用要求及建筑情况,选定风机盘管的 形式及系统布置方式,然后确定新风供给 方式和水管系统类型。根据风机盘管所 要处理的全热负荷、显热负荷以及空气 处理过程计算得到的风量选择适合的型 号,同时注意实际运行工况与样本工况给 定的差异,并进行相应的修正。虽然风机 盘管不能很精确地对相对湿度进行调节, 但是在一些高湿负荷的场所,在没有除湿 机的情况下,如果能够通过风机盘管降低 房间的湿度是非常好的。因此,对于没有 大量散湿的房间如客房、办公室等,全热 负荷和显热负荷相差很小,可以按照全热 负荷选择然后校核风量;对于高湿负荷的 场所如餐饮等应分别对照显热负荷和全
约克空调末端电子样本

江森自控建筑设施效益业务为人们提供安全、舒适、节能和可持续发展的设施, 创造智能化环境。
我们为建筑物及工业厂房提供一站式的整合系统和服务,包括暖通空调、自控产品、照明、消防、安 全产品及无线基础设施,满足各种环境设施的不同要求,最大程度为客户创造便利。
我们采用全面的生命周期管理方法,有效管理建筑物内部运营及其技术,涵盖了规划与设计,安装与 整合,优化与维护,以及房地产和设施管理服务整合等各个环节,环环相扣,照顾周全。
江森自控能够提供风量范围为1000-4000m³/h,共7种规格的吊顶式热回收新风换 气机组,用户可以根据使用场所、安装空间、位置等具体条件选择合适的产 品。
本系列机组按换热芯体不同分全热 (T型) 机组与显热 (S型) 机组二种。
全热机组在夏季能回收排风中的冷量 (显热和潜热),使新风降温去湿;冬季能回 收排风中的热量 (显热和潜热),使新风升温加湿。
144
750
95
1000
161
750
110
1500
160
1125
103
1500
178
1125
119
2000
182
1500
107
2000
202
1500
129
2500
217
004-空调末端(风机盘管)的计算与选择

空调末端(风机盘管)的计算与选择(1)根据风量:房间吊顶后的体积×房间气体循环次数=房间面积×层高(吊顶后)×房间气体循环次数=房间的循环风量。
其对应的风机盘管高速风量,即可确定风机盘管型号。
(2)根据冷负荷:单位面积冷负荷指标×房间面积=房间所需的冷负荷值。
利用房间冷负荷对应风机盘管的中速风量时的制冷量即可确定风机盘管型号。
一般采用第二种方法——根据冷负荷选择风机盘管,在特殊场合如对噪音要求较高的场所,可用第一种方法进行校核。
确定型号以后,还需确定风机盘管的安装方式(明装或安装),送回风方式(底送底回,侧送底回等)以及水管连接位置(左或右)等条件。
房间面积较大时应考虑使用多个风机盘管;房间单位面积负荷较大,对噪音要求不高时可考虑使用风量和制冷量较大的风机盘管。
注意:对于风盘风管超过一定长度的风盘,应采用中、高静压的风盘,且出风管道上不宜多于两个出风口。
(3)风机盘管的选择风机盘管分类按形式:卧式暗装、卧式明装、立式暗装、立式明装、卡式五种按厚度:超薄型、普通型按有无冷凝水泵:普通型、豪华型按机组静压:0Pa、12Pa、30Pa、50Pa、80Pa (机外静压)按排管数量:两排管、三排管按制式:两管制、四管制确定型号以后,还需确定风机盘管的安装方式(明装或安装),送回风方式(底送底回,侧送底回等)以及水管连接位置(左或右)等条件。
房间面积较大时应考虑使用多个风机盘管,房间单位面积负荷较大,对噪音要求不高时可考虑使用风量和制冷量较大的风机盘管。
考虑所接风管的沿程阻力、出风口的阻力、软接的阻力,低静压(12pa)直接接风口或接不超过1米的风管,中静压的风盘(30pa)接不超过四米的风管,高静压(50pa)的风盘接不超过七米的风管。
12.02.02_酒店 空调末端 参数表

酒店空调末端技术规格表一.计算参数湿球温度(℃)26.6夏季(室外)干球温度(℃)34.7干球温度(℃)-12冬季(室外)相对湿度(℃)60供水温度(℃) 5冷冻水回水温度(℃)12供水温度(℃)60空调热水回水温度(℃)45采用干蒸气加湿,蒸汽参数:表压0.20MPa,饱和蒸汽。
二.风机盘管技术规格表序号设备编号数量风量(m3/h)制冷量(KW)高速冷量中速冷量噪声dB(A)工作压力(MPa)备注(台) 制热量(KW)电功率(W)全热(kW)显热(kW)全热(kW)显热(kW)104CD-AS20456 2.412.1 5130 1.6 一、二层房间、走廊206CD-AS34684 3.963.22 7538 1.6一、二层房间、走廊308CD-AS35941 5.574.74 11439.5 1.6一、二层房间、走廊412CD-AS121425 7.225.61 15041.5 1.6一、二层房间、走廊504CD-AS13456 2.412.1 5133 1.6 三、四层房间、走廊606CD-AS54684 3.963.22 75381.6 三、四层房间、走廊7 08CD-AS67941 5.574.74 11439.51.6 三、四层房间、走廊8 12CD-AS231425 7.225.61 15041.51.6 三、四层房间、走廊9 04-AS(四管制)3456 2.412.1 51331.6地下室房间、走廊10 06-AS(四管制)15684 3.963.22 75381.6 地下室房间、走廊11 08-AS(四管制)51941 5.574.74 11439.51.6 地下室房间、走廊12 12-AS(四管制)21425 7.225.61 15041.51.6 地下室房间、走廊13 07-AS(四管制)25798 4.313.82 99401.6 地下室房间、走廊14 FCU-1 108 500 2.75 2.20 58 1.6 酒店主楼15 FCU-2 173 670 3.39 2.67 71 1.6 酒店主楼16 FCU-3 485 1010 5.07 4.00 108 1.6 酒店主楼17 FCU-4 26 1350 7.10 5.65 150 1.6 酒店主楼18 FCU-5 28 1680 7.19 5.87 5.65 1.6 酒店主楼说明:1、风机盘管类型:卧式暗装,3+1盘管,带后回风箱。
大温差末端技术gai

大温差空调末端系统(一)2.2 空调水大温差系统在空调系统的运行中,目前水系统的输配用电量一般占系统总耗电量的15%~20%。
而且按名义工况设计的空调系统,在实际运行中,大多是采用定流量系统,全年大部分时间处于非设计工况运行,且运行时间内冷水温差很小,有时仅为0.5~1.0℃,在小温差大流量情况下工作,造成冷水泵能量的大量损耗[7]。
采用冷水大温差运行,因其冷水特性为小流量大温差,可降低冷水泵输送能耗,容易满足部分负荷运行的特性,实现系统节能运行。
2.2.1 冷水大温差设计的特点大温差冷水系统可以节约系统的循环水量,相应减少水泵的扬程及运行费用,减少管道的尺寸,节约系统的初投资。
冷却水大温差设计时,可以减少冷却塔尺寸,节约冷却塔的占地面积,减少水泵的流量和水管的尺寸,当冷却水温度比常规水温高2℃时,可减少运行费用3%—7%,节省一次投资10%—20%[8]。
2.2.2 大温差水系统的运行分析与风机的性能分析相似,用水泵的相似理论进行分析,当冷水供回水温差增大一倍时,冷却水泵的运行能耗减少68.5%。
国内已有这方面的文献,这说明采用冷水大温差运行的经济效益是非常明显的。
但这种分析方法只对水泵的能耗进行分析,而没有考虑管道系统的阻力变化对系统能耗的影响,是片面的,在实际的工程设计中,管内水速一般采用1~2m/s(国际上允许的管内流速比国内高得多)。
因此,流速不变时,由于管径减少,单位管长的磨擦阻力增加,实际运行时不能达到68.5%的节能效果。
与常规空调设计相比,在相同冷负荷的情况下,冷冻水大温差时的冷水量较常规温差时小,冷冻水泵和冷冻水管道的型号规格相应地需要减小,当系统内水管布置、水量分配和水流速不变时,系统的局部阻力变化很小。
当水管布置、水量分配和管内水速相等时,管内局部阻力基本不变,供回水温差增加一倍,即水量减少一半,水管直径D2=0.707D1,水管摩擦阻力增加了50%,而水泵电机功率降为原来的75%。
风冷模块与多联机比较

风冷水系统VS多联机氟系统风冷模块式冷热水机组一一水系统VS VRVII系统多联机机组一一氟系统一、系统介绍二、初投资三、设计灵活性四、环保五、安装六、维修七、压缩机寿命八、泄漏问题九、运行费用十、舒适度1、水系统此类系统由室外主机和室内末端装置组成,通过室外主机提供空调冷/热水,由水管系统输送到室内末端装置,水与空气在室内末端处进行热交换来消除房间冷/热负荷。
是一种集中产生冷/热量,但分散处理各房间负荷的空调系统型式。
2、氟系统:制冷剂系统以制冷剂为输送介质,采用变制冷剂流量技术,室外主机由室外侧换热器、压缩机和其他制冷附件组成,室内机由直接蒸发式换热器和风机组成。
一台室外机通过管路能够向若干个室内机输送制冷剂液体。
通过控制压缩机的制冷剂循环量和进入室内各换热器的制冷剂流量,可以适时地满足室内冷、热负荷要求。
:、初投资所以室外机冷量一般可小于室内机总冷量水系统初投资较低三、设计灵活性四、环保五、安装六、维修风冷模块式冷热水机组低压水系统,管路压力不超过5公斤,不易泄漏,一般不需维修系统管路。
机组全部使用通用零件,永远可以在市场上购买到维修所需的零配件。
未来发生系统增容时,由于末端的通用性,没有任何后顾之忧室外机冷媒系统一般不需定期维护;水系统定频压缩机的维修和更换费用较低,制冷回路及控制简单清晰,维修方便。
多联机高压冷媒管路系统(夏季运行时压力可达20公斤,不运行时也有约10公斤),易泄漏在安装维修工程中,需要使用大量的指定的配件。
不同品牌的系统配件不能相互匹配,即使是同一品牌的产品,不同时期的产品也不能相互通用;氟系统需专人定期维护,并需定期补充制冷剂以保证制冷效果;多联机系统压缩机的维修和更换费用较高,制冷回路及控制复杂,维修复杂。
在维修方面,水系统优于多联机氟系统七、压缩机寿命八、泄漏问题九、运行费用风冷模块式冷热水机组室内机可单独控制的系统在部分负荷时,压缩机通过启停控制,利用水系统的蓄冷/热作用来避免不必要的能耗;风冷模块式冷热水机组采用模块化设计,每个模块可以根据末端使用负荷大小,通过微电脑控制进行分级启动、卸载。
基于BACnet技术的VAV空调系统末端控制

器的温度控制环节 已经给 出了应该提供 的实际风
用 美 国艾 顿 ( et ) 司 的产 品— Al o 公 rn
BACt l ak
,
E V i o n io fr sn
量信 号 , 但是空 调机 用于风 量调节 的风机 变速 控 制依 据却是风 阀开度 , 不是 实际风量 。由此想 而
第三 阶段 . 变静压 变温度法 (ai l Pesr V r be rsue a
Vrb e pru ) ai l T m ea r ;第四阶段 ,1 9 ae te 8年提 出 9 了风机总风量控 制方 法
t l ytm)是我们 建设智能建筑时应考虑 的关 r s o S e
空调 系统 的控制不但涉及到空调机和变风量末端
的控 制问题 . 更涉及 到空调机与 末段 之间的相互 作 用, 各末段 之间的耦 合作 用以及整个 系统的控
制策略 等问题 。 A 空调系统 问世 以来 , VV 其控 制
系统 的发展经 历了以下 四个阶段 1 [ 2 第一阶段 O 纪8 2世 O年代开发 的定静压定温 度法 第二 阶段 , O年代 前期开发 的定静压 变温 9
风 设 信 量 定 号
… … … 一
能量记录 .用户 密码 等各种管理功能 , 甚至可 以 查询租 户加班所 耗 用的能量 操作活动记录可 以
: i
r ;. .一 设 号 ,丝 ….…j 定 i ‘ ‘ ! { 【 … 信
键 问 题 之 。
建筑物能耗 空调 系统能耗
统
本试验 系统是对一套变风量空调设备使用变
频控制 系统 , 以总风量控 制方法进行系统 变风 量 控制 。 总风 量控制方法是在变静压控制方法的基础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9GI 现有规格
3
各厂家空调末端技术比较
各厂家组合空调结构性能比较
公司 型号 开利 39GI 约克 YSE 新晃 SDK 麦克维尔 TFD(H/D/V) 天加 KF{(D/DH/C/W/WH) 风神 FSWD
双层面板结构、PU发 泡、铝合金框架
单面板,无框 架 冷轧面板喷涂
框架及 面板
1、标准型、屋外型采 用日本进口冷轧钢板 中间PU发泡 2、吊顶式采用镀锌钢 板
国标 4000 22.67 20 -------------------------
开利 39GI4 4000 23.67 44.76 64 200 805 1050 1150
新晃 SKD4 4000 23.4 36.2 ---100 1080 980 1290 1.365 1.26 0.8
风神 FSG4 4000 23.33 35.28 64 210 1040 930 1350 1.306 1.26 1.1
保温材料 框架
热交换器
普通铜管+铝翅片
过滤器
平板式和袋式过滤器 聚丙烯纤维或无纺 布过滤材料
6
各厂家空调末端技术比较
组合空调机组性能比较 公司名称 风机 开利 前弯或后弯高强度离心叶轮,经静、动平衡测试。 日本NSK轴承, 风机外壳为镀锌钢板 2.0mm镀锌钢板,表面涂防锈层,底部衬25mm 聚苯乙烯泡沫保温,保证无冷凝水沉积。 特灵 前弯或后弯离心叶轮
39CBF -> 39XT->
12
各厂家空调末端技术比较
开利39系列组合式空调箱
2/4/6/8排冷热水盘管 高性能双曲波纹翅片
前倾多翼型离心风机 后倾园弧型离心风机
各厂家空调末端技术比较
开利39GI机组型式
高效离心风机的优点 整体干式水盘的优点
14
各厂家空调末端技术比较
开利D/BFP柜式空调器
SGT(30mm) 新晃
MDM(25/30mm) 麦克维尔
TAD/TMD(25/35mm) 天加
AHD(25mm) 风神
39GI YSE SDK TFD(H/D/V) KF{(D/DH/C/W/WH) FSWD
舒适
BFP 开利 约克 新晃 麦克维尔 顿汗布什
DBFP
EWH
SGT
MHW
KFP
2
各厂家空调末端技术比较
箱体漏风率 (+700Pa)
级别 3A A B C Max. Rate (L/M 2S1) 5.70 1.90 0.63
39CBF -> 39XT->
50MM
11
各厂家空调末端技术比较
风量: 2000~200000m 3/h 双层面板 60mm PU无冷桥箱体 铝合金框架 冷桥因子0.87(TB1)
20
各厂家空调末端技术比较
开利42系列风机盘管
降低机组高度,推出全球最薄的产品
机组高度仅为: ------220mm
各厂家空调末端技术比较
开利42系列风机盘管
降低噪声,推出全球最静的机组
一次冲压成型金属叶轮,整体焊接, 坚固耐用,降低噪音,在高温场合 连续运行不变形,保证质量。 有三种宽度叶轮可供选择,满足 不同风量要求,并使噪音降至最低。
39XT -> 39CBF -> 39G ->
级别 TB 1 TB 2 TB 3 TB 4 TB 5
Kb 0.75 < Kb < 1 0.6 < Kb <= 0.75 0.45 < Kb <= 0.6 0.3 < Kb <= 0.45 No Requirements
箱体漏风率 (+700Pa)
级别 3A A B C Max. Rate (L/M 2S1) 5.70 1.90 0.63
卡簧结构设计,内 嵌铝合金,双面板 结构
内外壁板分别为彩钢板, 镀锌钢板,中间PU发泡, 铝合金框架
双层面板结构
整体干式保温水盘
干式水盘
普通水盘( 采用不锈 钢材质)
普通水盘
1、水盘钢板喷塑,外表 面保温。
普通水盘
水盘
解决了机组飘水问题 1、皮带传动
风机 电机
2、3种标准机外余压
皮带传动、机 组余压固定
麦克维尔 030HB 4000 25 38 ---150 730 1100 1250 1.005 1.38 0.75
天加 TFDH4 4000 22.9 27.3 64 250 620 1420 1199 1.056 1.70 1.1
0.97 1.21
1.1
5
各厂家空调末端技术比较
组合空调机组性能比较 公司名称 产品型号 风量范围 规格 机组漏风率 面板 开利 39G 1700~200000m3/h 27种 小于1% 双层面板 外层0.8-1mm冷轧钢板,表面粉末喷涂或彩钢板 内层0.5mm镀锌钢板 t=25mm ~50mm厚 聚氨脂发泡 高强度铝合金框架 每段各有机组底座100mm高, 加强整机强度,便于拼接、运输 紫铜管,宽缝双波纹铝翅片二道翻边 机械涨管,传热效率高。 经2.8MPa泄漏测试 盘管安装在导轨上,便于抽出。 平板式和袋式过滤器 超细玻璃纤维或无纺布过滤材料, 具有防腐性和很好的通用性和互换性 特灵 DWAA 2160~55890m3/h 18种 小于1% 双层面板 外层红色复合钢板 内层0.5mm镀锌钢板 t=25mm厚 聚氨脂发泡 铝合金型材,尼龙角撑 带120mm高底座
1、外转子电机 2、一种标准余压
1、皮带传动 2、4种标准机外余 压
1、皮带传动 2、3种标准机外余压
1、外转子电机 2、一种标准余压
4
各厂家空调末端技术比较
各厂家组合空调技术参数比较
同风量下,开利体积小,占地面积少
项目 风量 m3/h 冷量 kW 热量 kW 噪音 dB 余压 Pa 高度 mm 宽度 mm 长度 mm 体积 m3 占地面积 m2 电机功率 kW
欧洲标准 EN1886标准
箱体冷桥因子
• 箱体机械强度 • 箱体漏风率 • 箱体热力性能 箱体保温性能 箱体冷桥因子 • 箱体消音性能
39XT -> 39CBF -> 39G ->
级别 TB 1 TB 2 TB 3 TB 4 TB 5
Kb 0.75 < Kb < 1 0.6 < Kb <= 0.75 0.45 < Kb <= 0.6 0.3 < Kb <= 0.45 No Requirements
开利39系列空气处理机组
箱体保温性能
漏风率(C)
39XT -> 39CBF -> 39G ->
级别 T1 T2 T3 T4 T5
U (W/m 2K1) U <= 0.5 0.5 < U <= 1 1 < U <= 1.4 1.4 < U <= 2 No Requirements
箱体冷桥因子
欧洲标准EN1886标准
各厂家组合空调风量比较 风量范围
开利
机组名称 系列规格点 2 风量 m 3/h 2000 3000 4000 5000 6000 8000 10000 12000 15000 18000 21000 24000
天加
3 4 5
风神
6
39GI
新晃
8 10 12 15
麦克维尔
18 21 24
约克
m3/h 0 4000 8000 12000 16000 20000 24000 28000 32000 36000 40000
整体冲压、翻边加强
可配外接水盘,对原水盘加 长可有效沉积漏水
27
各厂家空调末端技术比较
开利42系列风机盘管
高性能 双波纹翅片 高精度机械胀管/ 喇叭口钎焊接头
2.8MPa水压测试
28
各厂家空调末端技术比较
开利42系列风机盘管
降低噪声 2 - 4 dB(A)
dB(A)
机组 42CE004 42CE005 42CE006 42CE008
注:按新国标测试
42CE 39 42 45 46
42CN 36
国家推荐标准 41 43 45 46
40 42 42
23
各厂家空调末端技术比较
开利42系列风机盘管
最为齐全的形式规格
2排单盘管 3排单盘管 ( 2+1)排组合盘管 ( 3+1)排组合盘管
标准静压 带静压 高静压 标准静压 带静压 高静压 标准静压 带静压 高静压 标准静压 带静压 高静压
满足多种场合空调系列:常用于酒店、办公楼、公寓、住宅、商场等
注:带静压机组---出口静压为30Pa 高静压机组---出口静压为50Pa
17
各厂家空调末端技术比较
风机盘管技术参数比较
公司名称 开利 型号 42CE004-2 盘管高度(mm) 220 送风量(m3/h) 750 冷量KW 3840 噪音dB(A) 38 输入功率KW 51 水流量l/min 11 水压降kPa 26 单位输入功率制冷量 75.29 特灵 HFCA-04 265 720 3630 40 61 10.2 28 59.5
凝水盘
1.5mm镀锌钢板,倾斜设计
7
各厂家空调末端技术比较
开利组合式空调机组
台套数 (’000)
30 25 20 15 10 5 0 2001 2002 2003 2004
开利是中国第一家获得世界最权威行业认证 — 欧洲 EUROVENT认证的 组合式空调机组制造工厂。
8
各厂家空调末端技术比较
开利39G系列组合式空调箱
天加
风神
工业
39CBF (50m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