硕士研究生公开发表论文拟定期刊

合集下载

安徽大学关于硕士研究生申请学位发表论文的说明

安徽大学关于硕士研究生申请学位发表论文的说明

关于硕士研究生申请学位公开发表论文要求的说明
一、我校《硕士学位授予工作实施细则》第二章第三条第五款规定:“理、工门类各专业的硕士研究生在校期间须至少在省级以上学术期刊以第一作者公开(导师署名不计在内)发表一篇以安徽大学为第一署名单位与本专业有关的学术论文,其他专业的研究生在校期间须至少在省级以上学术期间上以第一作者(导师署名不计在内)发表两篇以安徽大学为第一署名单位与本专业有关的学术论文”。

考虑到政策的连续性,上述规定仍然保留。

二、根据我校实际情况,考虑到学位申请人发表论文的周期性和资源的有限性,该款同时补充规定:“学位申请人在学期间发表科研成果未达到上述要求者,可由本人提交达到相当于上述水平的材料,由导师提交报告说明情况,经院(系)学位分委员会负责人同意由学位办认定”。

其具体认定如下:
1.填写《安徽大学硕士研究生科研活动自述》并提供相应附件材料。

2.提供硕士学位论文初稿。

3.申请人导师签署鉴定意见,学科点负责人同意并经院(系)学位评定分委员会主席同意、盖章。

4.提交校学位办认定。

学校将继续鼓励研究生在读期间开展科学研究活动,并发表学术论文。

校学位办
2006年11月。

大学关于研究生在学期间发表学术论文的规定

大学关于研究生在学期间发表学术论文的规定

XX大学关于研究生在学期间发表学术论文的规定为了进一步适应研究生教育以及学位授予新形势要求,提升学校办学水平,现对研究生在学期间发表学术论文的要求进行了相应调整,规定如下:博士学位研究生在申请学位前必须在“XX大学关于博士研究生在学期间发表学术论文认定的期刊目录(试行)”中本学科认定的期刊上,以XX大学为第一署名单位发表一定数量与申请人博士学位论文内容相关的学术论文,具体要求如下:按照分类指导的原则,材料学学科、挂靠环境工程学科的化学相关方向和挂靠食品科学与工程一级学科的生命科学相关方向的博士研究生,在学期间发表学术论文必须满足下列(1)、(2)要求之一;其余学科的博士研究生,在学期间发表学术论文必须满足下列(1)、(2)、(3)要求之一。

(2)以第一作者,或导师为第一作者、申请人为第二作者在本学科认定的期刊上发表(或录用)学术论文2篇,其中至少有1篇申请人为第一作者,且至少有1篇被SCI、SCIE收录或发表在国外正式科技期刊并被EI收录。

(3)以第一作者,或导师为第一作者、申请人为第二作者在本学科认定的期刊上发表(或录用)学术论文3篇,至少有1篇申请人为第一作者。

(2)以第一作者,或导师为第一作者、申请人为第二作者在本学科认定的期刊上发表(或录用)学术论文2篇,其中至少有1篇申请人为第一作者,且至少有1篇被SCI、SCIE收录。

(1)以第一作者,或导师为第一作者、申请人为第二作者在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管理科学部认定的管理科学重要期刊上发表学术论文2篇,其中至少有1篇申请人为第一作者。

(2)以第一作者,或导师为第一作者、申请人为第二作者在本学科认定的期刊上发表(或录用)学术论文2篇,其中至少有1篇申请人为第一作者,且至少有1篇被SCI、SCIE、SSCI收录。

(3)以第一作者,或导师为第一作者、申请人为第二作者在本学科认定的期刊上发表(或录用)学术论文3篇,至少有1篇申请人为第一作者。

博士学位申请人若在非本学科认定的“XX大学关于博士研究生在学期间发表学术论文认定的期刊目录(试行)”中的期刊上发表学术论文,则该学术论文必须属于申请人博士学位论文中的部分内容。

研究生攻读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的期刊

研究生攻读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的期刊

为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加强其科研意识与创新能力培养,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条例》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条例暂行实施办法》中关于“硕士学位获得者应有从事科学研究工作或独立担负专门技术工作的能力;博士学位获得者应具有独立从事科学研究工作的能力,并在科学或专门技术上做出创造性成果”的规定,现结合我校的实际情况,特对研究生在攻读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作如下规定:一、每名博士研究生在攻读学位期间,在核心刊物上发表的与申请学位专业相关的学术论文总数不得少于3篇(在学校认定的一、二类刊物上发表1篇文章可视为2篇),其中理工科博士生至少应有1篇文章被SCI检索或被EI检索。

硕士研究生至少有1篇文章在省级及以上刊物上发表。

(一)博士研究生发表学术论文核心刊物的规定:1.北京大学图书馆、北京高校图书馆期刊工作研究会编制的《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中国社会科学院文献信息中心、社会科学文献计量评价研究中心编制的《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要览》选定的学术期刊;2、会议论文集:正式出版有刊号的国际学术会议论文集;3、报纸:国家级报纸理论版的学术文章;4、公开出版有刊号的外文学术期刊。

5、河北大学学报(只记一篇)。

注:核心刊物的认定以学生文章发表时的版本为依据。

(二)硕士研究生发表学术论文省级刊物的认定1、有CN号学术期刊(专科学校学报及省级刊物增刊除外);2、会议论文集:正式出版有刊号的全国学术会议论文集;3、报纸:省级报纸理论版的学术文章。

二、研究生发表的学术文章,研究生应为第一作者且必须署名河北大学(如导师第一作者,学生第二作者可视学生第一作者)。

三、在职人员以研究生毕业同等学历申请硕士学位者,与硕士研究生要求相同。

四、研究生在申请答辩前,必须提交在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原件,报送研究生学院培养与学位办公室审核。

五、研究生在申请答辩时,发表学术论文情况不满足上述规定者,如果符合毕业答辩条件,可先答辩并领取毕业证书离校,但其答辩委员会议暂不提交校学位评定委员会。

大学研究生发表学术论文的相关规定

大学研究生发表学术论文的相关规定

大学研究生发表学术论文的相关规定为了提高研究生教育和学位授予质量,加强对研究生科研能力和学术论文写作能力的培养,根据《医科大学硕士学位、博士学位授予工作细则》,学校对毕业研究生发表学术论文作出以下相关规定:一、本规定所指学术论文是指研究生在攻读相应学位期间及期后,以学位论文相应内容及在读期间所做科研工作为基础公开发表或参与撰写的学术论文。

二、博士研究生必须将本人的博士学位论文以论著形式(原则上不含短篇报道)在SCI源期刊以第一作者正式发表一篇(或已被期刊杂志录用),方准许申请学位。

提交文章补申请学位的期限原则上为毕业后五年内。

要求第一作者(排名第一)SCI学术论著1 篇JCR3区及以上(或IF>3);或1 篇以共同第一作者(排名前二)JCR2区及以上(或IF>5);或以1 篇共同第一作者(排名前三)JCR1区(或IF>8)。

发表的SCI 文章在网络检索到方能领取学位证书。

三、发表的学术论文第一署名单位一般为医科大学,其第一作者和通讯作者按以下4种格式之一规范署名:(一)医科大学+学院(部)名称(校本部各学院(部)及省立临床学院和福总临床学院),如:医科大学基础医学院;医科大学省立临床医学院。

(二)医科大学+附属医院名称(含直属和非直属),如:医科大学附属协和医院;医科大学附属泉州第一医院。

(三)医科大学研究生院(四)非我校附属医院的通讯作者,可署名2个单位,但其学院(部)或挂靠学院(部)名称必须排在第1位。

如:1.医科大学临床医学部;2. 厦门市中山医院。

2.医科大学省立临床医学院;2.省立医院。

四、第一作者一般标注一个作者单位。

在我校研究生院备案的联合培养研究生可标注2个作者单位,其单位排序及通讯作者署名不做要求,其发表的学术论文第一署名单位不做要求。

五、不按规定署名作者单位名称的文章将不予承认。

研究生的学位论文在毕业后如用于公开发表或申报成果,必须署名医科大学,否则,一经发现我校有权取消原授予的学位并取消其研究生导师的招生资格。

北京邮电大学关于研究生在读期间公开发表学术论文要求的规定(2016年5月修订)

北京邮电大学关于研究生在读期间公开发表学术论文要求的规定(2016年5月修订)

北京邮电大学关于研究生在读期间公开发表学术论文要求的规定(2016年5月修订)目录北京邮电大学关于研究生在读期间公开发表学术论文要求的规定 (1)附件:信息与通信工程学科重要国际学术会议目录 (3)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科中文领域核心期刊目录 (6)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科重要国际期刊目录 (6)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科重要国际学术会议目录 (8)光学工程学科重要国际学术会议目录 (24)软件工程学科中文领域核心期刊目录 (26)软件工程学科重要国际学术会议目录 (26)涉密研究生进行“等效学术成果”认定的实施细则 (33)北京邮电大学关于研究生在读期间公开发表学术论文要求的规定第一条学位授予质量特别是博士学位授予质量代表了一个学校的学术水平。

研究生在读期间公开发表学术论文是证明其学术水平,获得博士、硕士学位的必要条件。

为了保证和进一步提高我校博士、硕士学位授予质量,特制订本规定。

第二条研究生在提出学位论文答辩申请时,必须提供其攻读学位期间以北京邮电大学为第一署名单位正式发表的学术论文、获得的科技奖励或发明专利等能反映其学术水平的相关证明材料。

所提供的学术论文必须以研究生本人为第一作者,如本人为第二作者,则第一作者必须是其导师。

第三条博士研究生在读期间公开发表学术论文应达到以下要求:1、工学、军事学门类:(1)以第一作者身份在SCI收录刊源上正式发表论文至少2篇;或以第一作者身份在SCI收录刊源上正式发表论文1篇和在EI收录刊源或附件中本学科指定的重要国际学术会议上发表论文至少2篇。

(2)在《北京邮电大学学报》、同一次国际会议上发表的论文,不论多少篇,在申请学位时只按1篇计算。

注1: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科博士研究生以第一作者身份在附件中中国计算机学会推荐的A类期刊、A类会议上发表论文1篇(不含短文、摘要、报道、Workshop、Poster等),即视同满足本规定的论文数量要求。

注2:软件工程学科博士研究生以第一作者身份在附件中本学科中文领域核心期刊或在附件中本学科指定的重要国际学术会议上发表论文1篇可等同于发表在SCI收录刊源上的论文1篇。

江苏大学关于硕士研究生在学期间发表学术论文认定的期刊目录(试

江苏大学关于硕士研究生在学期间发表学术论文认定的期刊目录(试

江苏大学关于硕士研究生在学期间发表学术论文认定的期刊目录(试以下是为大家整理的江苏大学关于硕士研究生在学期间发表学术论文认定的期刊目录(试的相关范文,本文关键词为江苏大学,关于,硕士研究生,在学,期间,发表,学术论文,定的,您可以从右上方搜索框检索更多相关文章,如果您觉得有用,请继续关注我们并推荐给您的好友,您可以在综合文库中查看更多范文。

附件二:江苏大学关于硕士研究生在学期间发表学术论文认定的期刊目录(试行)一、经济学、理学、工学、医学、管理学门类1、被scI、scIe、eI、IsTp(理工科)/Isshp(人文社科)收录的学术论文及国外单独主办的期刊;2、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简称cscD,中国科学院科学文献情报中心建立)核心版期刊;3、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简称cAss,中国社会科学院文献信息中心出版);4、科学引文数据库源期刊(scD);5、中文社会科学类(人文社会科学,管理学)引文索引收录期刊(简称csscI,南京大学中国社会科学科学研究评价中心编制);6、北大中文核心期刊;7、江苏大学学报(社科版)、江苏大学学报(医学版)、高校教育管理、排灌机械工程学报。

以上2-6条的期刊以学校研究生院网页公布并正在使用的期刊目录为准。

二、哲学、法学、教育学、文学门类:除经济学、理学、工学、医学、管理学门类中的7条外,增加国内具有该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予权的部分高校学报(详见“部分认可的高校学报目录”),另被“人大复印资料”、“中国社会科学文摘”全文的学术论文,视同在核心期刊上发表。

三、艺术学门类:除经济学、理学、工学、医学、管理学门类中的7条外,另增加在学科内有较高影响的部分期刊:“美术学”学科包括:美术大观、中国美术教育、国画家、书与画4种期刊;“设计学”学科包括:艺术与设计(理论)、艺术探索、设计艺术、艺术与生活、艺术教育5种期刊。

四、说明:1、scI是指美国科学情报研究所制作的科学引文索引数据库,英文全称为sciencecitationIndex;2、scIe是scI的扩展(网络)版,英文全称为sciencecitationIndexexpanded;3、eI是指美国工程信息公司制作的工程索引,英文全称为engineeringIndex;4、IsTp是由IsI公司出版的重要数据库之一,它专门收录世界各种重要的自然科学及技术方面的会议文献,英文全称为Indextoscientific&Technicalproceedings;5、cscD是指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由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中心建立,英文全称为chinesesciencecitationDatabase。

对于硕士研究生发表论文的几点建议

对于硕士研究生发表论文的几点建议

对于硕士研究生来说,发表论文是一件不可或缺的大事情,有些学院要求研究生在毕业之前至少发表一篇核心期刊或者普刊论文,而具体发表要求根据各自学院、专业而定,以下是笔者搜集整理的研究生学术论文发表的若干建议,欢迎阅读参考。

一、期刊的选择(一)对应专业投稿首先要符合自己文章的专业性,交叉学科的文章要好好考虑投递方向。

要是觉得及其的好的文章要投哪些较好的综合性的刊物上去,导师可以给你好的建议。

(二)水平相当要发表首先是写,自己想写到什么程度,等写好了看看自己论文的档次适合发表什么样子的刊物。

有关刊物知名度你的导师会有相对比较成熟的了解,当然关于刊物的介绍与联系网络上也有有,各个学校的图书馆网页上都应该有。

要是发表的刊物太差,毕竟有些刊物不是很好,相对来说影响会不太好,对于自身的发展也不利。

同时就是核心期刊中也有知名和不知名的差别,有国际著名刊物、国际一般刊物、国内核心期刊、一般刊物。

要是定位的太好,不难想象,命中率会比较低,写了好文章都还是想中好的刊物。

此外,切忌不要为了发文章而买文章,这是极不负责任的行为。

所以要一个很好的定位,当然发表前要给你的导师看过多遍并修改多遍,并共同来决定投什么档次的期刊。

(三)其它因素当下的刊物,尤其是我国的刊物大多数是根据国家的期刊改革实行自负盈亏,可能要收取版面费,一些还要审稿费,还有有些刊物审稿周期比较短,有些比较长。

这些因素都是需要你事先考虑好的。

一般来说,对于发表少量的或者优秀的文章,导师还是很愿意鼎力相助的,具体要根据情况而定。

学者们怎么才能不限于在自己的框架内写文章,积累更多的文章发表的经验?最好的方式之一就是——当审稿人,如果能成为目标发文期刊的审稿人则更好。

新成员的名字通常不会立即出现在编委名单上,但对很多期刊来说,一半以上的稿件都是由特设审稿人评审的,即那些不出现在编委名单上的审稿人。

如果你曾发表过与提交文章相关主题的文章,那么期刊编辑可能会找到你的姓名和联系方式,邀请你做审稿人。

关于研究生公开发表学术论文的暂行规定

关于研究生公开发表学术论文的暂行规定

附件:东北农业大学关于研究生公开发表学术论文的暂行规定第一章总则第一条根据我校研究生培养的实际情况,为满足高水平大学对创新人才培养的要求,旨在提高我校研究生的培养质量,特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本规定中所要求的研究生已正式公开发表的学术论文必须与该学科研究内容相关,并以第一作者身份、导师为通讯作者,或者导师为第一作者、学生为第二作者,文章第一署名单位均为东北农业大学。

第二章基本要求第三条自然科学类学科博士研究生,需在学校指定学术期刊上发表论文2篇及以上,其中必须有 SCI、EI收录的论文1篇。

第四条人文社会科学类学科博士研究生,需在学校指定学术期刊上发表论文2篇及以上,其中必须有 SCI、EI、SSCI收录的论文1篇。

第五条自然科学类全日制科学学位硕士研究生,申请答辩前应在全国核心期刊上发表与学位论文相关的研究性论文1篇;自然科学类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申请答辩前应在全国核心期刊或全国性学术会议上发表与毕业论文相关的研究性论文1篇;两者或在学校认定的国家级期刊中(包括SCI、EI刊源)发表与毕业论文相关的综述性论文1篇。

第六条人文社会科学类全日制科学学位硕士研究生必须在全国核心期刊发表与学位论文相关的研究性论文2篇;人文社会科学类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必须发表与毕业论文相关的研究性论文2篇,其中1篇必须在全国核心期刊或全国性学术会议上发表。

第七条以同等学力在职申请硕士学位及非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申请学位论文答辩前须在公开发行的学术刊物上发表与学位论文相关的论文1篇。

第三章附则第八条期刊认定按东农科字[2005]2号及后续相关补充文件执行。

第九条各院(所)及重点实验室可根据本规定,制定高于本规定的论文发表要求,经院学位评定分委员会通过,并报学校研究生处备案后,方可执行。

第十条本规定自2010级入学研究生开始执行,由研究生处负责解释。

1。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省级
南京体育学院
18
体育科研
省级
上海体育体育科学研究所
19
河北体育学院学报
省级
河北体育学院
20
体育科学研究
省级
集美大学
21
浙江体育科学
省级
浙江省体育科学学会
22
体育成人教育学刊
省级
武汉体育学院
23
南京体育学院学报(自然科体育研究与教育
省级
山西师范大学
25
吉林体育学院学报
省级
1
体育科学
国家级
中国体育科学学会
2
天津体育学院学报
CSSCI
天津体育学院
3
上海体育学院学报
CSSCI
上海体育学院
4
体育与科学
CSSCI
江苏省体育科学研究所
5
中国体育科技
CSSCI
国家体育总局体育科学研究所
6
体育学刊
CSSCI
华南理工大学、华南师范大学
7
北京体育大学学报
CSSCI
北京体育大学
8
西安体育学院学报
体育学院学历硕士研究生公开发表论文拟定期刊
为了提高和规范学历硕士研究生的学术水平和能力,规定研究生在学位论文答辩之前必须在学院规定的省级以上期刊以第一作者公开发表学术论文至少一篇。体育学院规定的期刊目录包括:
1、CSSCI(2012-2013)收录来源期刊以及扩展版期刊目录
序号
刊物名称
刊物级别
主办单位
吉林体育学院
26
安徽体育科技
省级
安徽体育科学研究所
27
哈尔滨体育学院学报
省级
哈尔滨体育学院
28
体育科技
省级
广西体育科学研究所
29
湖北体育科技
省级
湖北省体育科学研究所
30
四川体育科学
省级
四川省体育科学学会
31
搏击(武术科学)
省级
山西省体育报刊社
32
军事体育进修学院学报
省级
军事体育进修学院
33
辽宁体育科技
CSSCI
西安体育学院
9
武汉体育学院学报
CSSCI
武汉体育学院
10
体育文化导刊
CSSCI
国家体育总局体育文化发展中心
11
成都体育学院学报
CSSCI(扩展板)
成都体育学院
12
广州体育学院学报
CSSCI(扩展板)
广州体育学院
13
沈阳体育学院学报
CSSCI(扩展板)
沈阳体育学院
2、北大核心期刊(2012-2013)
序号
刊物名称
刊物级别
主办单位
1-13
以上13种CSSCI(2012-2013年)收录的来源期刊
14
首都体育学院学报
中文体育类核心
首都体育学院
15
山东体育学院学报
中文体育类核心
山东体育学院
16
山东体育科技
中文体育类核心
山东省体育科学研究中心
3、省级及其他期刊
序号
刊物名称
刊物级别
主办单位
17
南京体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41
篮球(学术版)
省级
中国篮球协会
42
排球(学术版)
省级
中国排球协会
43
中华武术研究
省级
中国武术研究院
4、CSSCI检索以及北大核心检索收录的其他期刊。但学术论文内容需与体育学领域相关。
东北师范大学体育学院
2013年7月31日
省级
辽宁体育科研所
34
福建体育科技
省级
福建体育科学学会
35
体育科技文献通报
省级
国家体育总局体育信息中心
36
中国学校体育
省级
中国大学生体育协会
37
田径
省级
中国田径协会
38
体育教学
省级
首都体育学院
39
冰雪运动
省级
中国滑冰协会
40
Journal of Sport and Health Science
省级
上海体育学院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