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第四单元感受家乡文化关心家乡发展12家乡的喜与忧教案新人教版

合集下载

部编版四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第12课《家乡的喜与忧》教案

部编版四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第12课《家乡的喜与忧》教案

部编版四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第12课《家乡的喜与忧》教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节日习俗传统的渊源和意义。

2.学习学习农民工的生活,理解他们的辛酸和付出。

3.培养学生的爱心和感恩之心,引导他们珍惜现有的生活。

二、教学重点1.分析节日习俗及其意义,学生能够区分正反意义。

2.了解农民工的辛酸和付出,明白现有生活的珍贵和意义。

三、教学难点1.学生能够感同身受,了解他人的境况。

2.学生能够思考、总结和表达自己的思维。

四、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老师向学生询问是否知道春节这一节日与新年计划有何关联,引出问题。

2.讲解(20分钟)1.步骤1:介绍春节的起源–了解春节取代年节的历史背景。

–了解春节的传统习俗及其含义。

2.步骤2:讲述农民工的辛酸–通过视频、图片等媒介向学生介绍农民工的生活。

–跟学生测评生活与农民工生活的差异,让他们分析其中的原因。

3.步骤3:引导学生思考对农民工的关注–引导学生思考农民工对社会和家庭的影响。

–激发学生对农民工的感激和关注。

3.实践(10分钟)学生分小组,展开讨论:如何当好一个公民,关注并改善农民工的生活。

每组挑选一名同学做笔记汇报,其他组员互相补充。

4.总结(5分钟)老师提问学生:你有什么感触?珍惜当下生活,感恩别人的付出。

五、作业完成练习册P36和P37的部分练习。

六、评价方法1.学生的讨论和汇报表现。

2.练习册的作业完成情况。

3.学生的提问、回答和表达能力。

七、教学后记通过本课的学习,学生能够了解传统节日背后的意义,了解农民工的辛酸和付出。

在讨论中激发他们对农民工的关注和帮助,加深了他们的感恩之心,培养了他们的人文素养。

部编版道德与法治四年级下册《12 家乡的喜与忧 》(教学设计)

部编版道德与法治四年级下册《12 家乡的喜与忧 》(教学设计)

部编版道德与法治四年级下册《12 家乡的喜与忧》(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道德与法治》四年级下册的《12家乡的喜与忧》这一课,主要让学生认识到我们的家乡在发展过程中既有喜讯也有忧虑,需要我们共同去面对和解决。

教材通过生动的案例和丰富的活动,引导学生了解家乡的变化,学会关爱家乡,为家乡的发展出一份力。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对家乡有了一定的认识和情感,他们愿意为家乡的发展出一份力,但还缺乏对家乡发展全面的认识。

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需要通过观察、思考、讨论等方式,了解家乡的变化,提高关爱家乡的情感。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家乡的发展变化,认识到家乡既有喜讯也有忧虑。

2.培养学生关爱家乡,为家乡的发展出一份力的意识。

3.提高学生的观察力、思考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让学生了解家乡的发展变化,认识到家乡的喜与忧。

2.难点:培养学生关爱家乡,为家乡的发展出一份力的意识。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设置情境,让学生身临其境地感受家乡的变化。

2.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典型案例,引导学生深入思考家乡的喜与忧。

3.小组讨论法:让学生在小组内交流观点,提高团队协作能力。

六. 教学准备1.准备家乡的图片、视频等素材。

2.准备案例分析的相关资料。

3.准备小组讨论的问题。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图片、视频等素材,展示家乡的美景和发展变化。

–引导学生回顾所学过的关于家乡的知识,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2.呈现(10分钟)–展示家乡的喜与忧的案例,让学生了解家乡的发展现状。

–引导学生关注案例中的关键信息,进行分析。

3.操练(10分钟)–学生分组讨论,针对案例中的问题,提出解决方案。

–各小组汇报讨论成果,其他小组进行评价、补充。

4.巩固(5分钟)–针对本节课的学习内容,进行知识梳理和巩固。

–学生回答问题,检验学习效果。

5.拓展(5分钟)–引导学生思考:我们能为家乡的发展做些什么?–学生分享自己的感悟和计划,提高关爱家乡的意识。

最新人教部编版道德与法治四年级下册第四单元《感受家乡文化 关心家乡发展》教学设计

最新人教部编版道德与法治四年级下册第四单元《感受家乡文化 关心家乡发展》教学设计

最新人教部编版道德与法治四年级下册第四单元《感受家乡文化关心家乡发展》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道德与法治》四年级下册第四单元“感受家乡文化,关心家乡发展”以学生的生活经验为基础,引导学生了解家乡的文化特色,培养学生的家乡情怀,增强学生对家乡发展的关注。

教材内容丰富,包括家乡的自然环境、历史传统、民俗风情、家乡的变化和发展等方面。

通过本单元的学习,让学生认识到每个人的成长离不开家乡,激发他们关心家乡、热爱家乡的情感。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具备一定的认知能力和独立思考能力,他们对于家乡有自己的了解和情感。

但部分学生可能对家乡的文化特色和发展变化了解不深,需要教师的引导和激发。

此外,学生的家乡情怀和责任感有待提高,通过本单元的学习,可以培养和增强学生的家乡情怀和社会责任感。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家乡的自然环境、历史传统、民俗风情等文化特色。

2.培养学生热爱家乡、关心家乡发展的情感。

3.提高学生关注家乡、关注社会、关注国家发展的意识。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让学生了解家乡的自然环境、历史传统、民俗风情等文化特色,培养学生热爱家乡的情感。

2.难点:引导学生关注家乡的发展变化,提高学生关注家乡、关注社会、关注国家发展的意识。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图片、视频、故事等引导学生感受家乡的自然环境、历史传统、民俗风情等文化特色。

2.讨论教学法:学生分组讨论,分享对家乡的认识和感受,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家乡情怀。

3.案例教学法:呈现家乡的发展变化案例,引导学生关注家乡的发展,提高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六. 教学准备1.准备家乡的自然环境、历史传统、民俗风情等图片、视频、故事等教学资源。

2.准备家乡发展变化的案例,以及相关的讨论问题。

3.准备黑板、粉笔等教学工具。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图片、视频等展示家乡的自然环境、历史传统、民俗风情等文化特色,引导学生关注家乡,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部编版四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第四单元第12课《家乡的喜与忧》教学设计

部编版四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第四单元第12课《家乡的喜与忧》教学设计

部编版四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第四单元第12课《家乡的喜与忧》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家乡的喜与忧》是部编版四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第四单元的第12课。

本课主要围绕家乡的环境问题展开,让学生认识到家乡环境的变化,了解环境保护的重要性,从而激发他们爱护家乡、保护环境的情感。

教材通过生动的案例、图片和讨论,使学生了解家乡的喜与忧,培养他们的环保意识和责任感。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环保知识,对家乡的环境有一定的了解。

但他们对于如何爱护家乡、保护环境还缺乏系统的认识。

此外,学生的思维活跃,善于表达,但对于复杂的环境问题可能存在一定的认知局限。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引导他们从多角度、多层面思考家乡的环境问题。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家乡的环境现状,认识到环境保护的重要性。

2.培养学生热爱家乡、保护环境的情感。

3.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让学生认识到家乡环境问题的严重性。

2.培养学生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呈现家乡的喜与忧,激发学生的情感共鸣。

2.讨论教学法:引导学生分组讨论,培养他们的团队协作能力。

3.案例分析法:分析具体的环境问题,提高学生的分析能力。

六. 教学准备1.准备家乡的环境图片、案例等教学素材。

2.准备讨论题,引导学生进行思考。

3.准备教学课件,辅助教学。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图片和案例,展示家乡的喜与忧,引导学生关注家乡环境问题。

2.呈现(10分钟)呈现家乡的环境现状,让学生了解家乡的喜与忧。

通过讨论,引导学生分析家乡环境问题的原因和危害。

3.操练(10分钟)让学生分组讨论,提出解决家乡环境问题的方法和措施。

每组选一名代表进行汇报,全班交流,共同完善解决方案。

4.巩固(5分钟)让学生总结本节课学到的知识,加深对家乡环境问题的认识。

5.拓展(5分钟)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将解决方案付诸实践,培养他们的执行力。

部编版道德与法治四年级下册12《家乡的喜与忧》教学设计

部编版道德与法治四年级下册12《家乡的喜与忧》教学设计

部编版道德与法治四年级下册12《家乡的喜与忧》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家乡的喜与忧》是部编版道德与法治四年级下册的一课。

本课的主要内容是让学生了解和认识自己的家乡,发现家乡的优点和不足,培养学生热爱家乡、关注家乡发展的情感。

教材中通过生动的案例、图片和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家乡的发展问题,提出解决办法,培养学生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经具有一定的认识和理解能力,他们对自己的家乡有一定的了解,但可能缺乏深入的思考和认识。

学生通过生活经验,对家乡的发展有一定的感知,但可能缺乏系统的表达和阐述能力。

此外,学生可能对家乡的一些问题感到困惑,不知道如何解决。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和认识自己的家乡,发现家乡的优点和不足。

2.培养学生热爱家乡、关注家乡发展的情感。

3.培养学生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4.培养学生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让学生发现家乡的优点和不足,提出解决办法。

2.难点:培养学生热爱家乡、关注家乡发展的情感,培养学生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设置情境,让学生身临其境,感受家乡的发展变化。

2.问题教学法:通过提问,引导学生思考家乡的发展问题,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

3.小组合作学习:让学生分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4.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具体的案例,让学生了解家乡的发展现状,提高学生的认识水平。

六. 教学准备1.教材和教学参考书。

2.电脑和投影仪,用于展示图片和案例。

3.纸和笔,用于学生记录和绘画。

4.相关视频和音频资料。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图片或视频,引导学生回忆家乡的景色、人物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呈现(10分钟)展示一些关于家乡发展的图片,让学生观察并说出自己的想法。

教师引导学生关注家乡的优点和不足,并提出问题。

3.操练(10分钟)学生分组讨论,针对家乡的优点和不足,提出解决办法。

教师巡回指导,给予学生必要的帮助。

四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第四单元感受家乡文化关心家乡发展家乡的喜与忧第课时家乡的发展(调查单)新人教

四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第四单元感受家乡文化关心家乡发展家乡的喜与忧第课时家乡的发展(调查单)新人教

四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第四单元感受家乡文化关心家乡发展12家乡的喜与忧第1课时家乡的发展(调查单)新人教
《家乡的发展》小调查
调查前,请同学们确定主题和调查方式,然后以假日小队形式进行自主探究及调查。

你也可以利用以下调查方案,参与到认识家乡的活动中吧!
调查方式:
•登陆家乡所在地的政府公众信息网,收集家乡建设的信息。

•通过询问家中长辈所经历的家乡发展变化。

•可观察方便人们文化设施建设(公园、广场、图书馆等),也可观察方便人们购物的商业设施建设(超市、商场、农贸市场等)。

1 / 1。

部编版道德与法治四年级下册-12 《家乡的喜与忧》第一课时(说课稿)

部编版道德与法治四年级下册-12 《家乡的喜与忧》第一课时(说课稿)

部编版道德与法治四年级下册-12 《家乡的喜与忧》第一课时(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家乡的喜与忧》是部编版道德与法治四年级下册的第12课时的内容。

这一课时主要让学生了解自己家乡的发展变化,认识到家乡的喜与忧,从而激发学生热爱家乡、保护家乡的情感。

教材通过生动的案例、丰富的图片,引导学生关注家乡的环境、经济、文化等方面,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主人翁意识。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思考、交流、合作能力,对家乡有了一定的了解。

但在保护家乡、关爱环境等方面,仍需要教师的引导。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关注学生的认知水平,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课堂讨论,提高学生的道德素养和法治意识。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让学生了解家乡的发展变化,认识到家乡的喜与忧。

2.过程与方法:通过、讨论、交流等方式,培养学生关注家乡、保护家乡的情感。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主人翁意识,增强热爱家乡、保护家乡的情感。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让学生了解家乡的发展变化,认识到家乡的喜与忧。

2.教学难点:引导学生关注家乡的环境、经济、文化等方面,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主人翁意识。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案例分析法、讨论法、交流法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思考、交流能力。

2.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课件、图片、视频等,丰富教学内容,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通过展示家乡的美丽风景,引导学生关注家乡,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案例分析:展示家乡的发展变化案例,让学生了解家乡的喜与忧。

3.小组讨论:让学生分成小组,讨论家乡的喜与忧,引导学生关注家乡的环境、经济、文化等方面。

4.全班交流:选取代表性的小组进行交流,分享讨论成果,培养学生关注家乡、保护家乡的情感。

5.总结提升:教师引导学生总结课堂内容,强调保护家乡、关爱环境的重要性。

6.布置作业:让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思考如何为家乡的发展做出贡献。

部编版四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第四单元 感受家乡文化 关心家乡发展全单元教案设计

部编版四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第四单元 感受家乡文化 关心家乡发展全单元教案设计

部编版四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第四单元感受家乡文化关心家乡发展教案设计10.我们当地的风俗教学目标1.了解我国春节、清明、端午、中秋等几个主要的传统节日的习俗、传说故事等,体会其对人们生活的影响。

2.了解我们家乡的民风民俗,增强学生爱家乡爱祖国的感情。

3.提高学生自主探素研究、搜集信息的能力。

教学重点:了解家乡民风民俗的来历以及民俗活动。

教学难点:体会民风民俗对人们生活的影响,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教学准备1.教师制作有关我国民风民俗的PPT。

2.学生搜集传统节日的习俗、传说故事等资料。

教学过程~、导入新课师:同学们,你们喜不喜欢放假?生:喜欢!师:那除了寒暑假,我们一般还会在什么情况放假?生:(各种回答)师:到了中国的传统节日的时候,我们也会放假。

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与中国的传统节日有关的民风民俗。

(揭示课题)二、认识春节1.你知道我们中华民族有哪些传统节日?2.春节的来历。

3.观看春节视频。

4.说一说,你们家是怎样过春节的①过年前你们家会准备些什么?②除夕夜怎样辞旧迎新?③年初一怎样给长辈拜年?④你印象最深的一次春节是怎样啊三、猜一猜春节的活动是如此多姿多彩,那你知道,人们最希望的过年方式是什么吗?出示教材内容“猜猜看请学生自由竞猜,并说理由。

四、拓展延伸1.正因为春节涵着这么深厚的文化道德情感,所以干百年来一直受到人们的重视和喜爱,代代继承发扬。

其实除了春节以外,中国还有许多传统节日。

请同学们列举其他的传统节日,并说说主要民俗。

2.简单介绍①元宵节:节日来历,习俗:赏花灯、猜灯谜、吃汤圆等。

②清明节:由来、习俗:踏青、扫墓、放风筝等。

③端午节:节日来历,习俗:挂菖蒲艾叶、吃粽子、赛龙舟等。

④中秋节:说说由来,吟诵借月抒怀的诗句,了解嫦娥奔月的故事。

⑤重阳节:节日来历,习俗:登高、插茱萸、品重阳糕。

五、辩一辩这些习俗好吗?1.很多人在年初五放爆竹迎财神。

2.清明节去扫墓,给先人扎了很多房子、元宝、衣物。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同学们,这节课老师为大家带来了一些图片,让我们一起来观看。
1.同学们,你们觉得上海美吗??
2.是啊,随着国家改革开放的发展,我们的家乡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家庭生活日新月异,家乡面貌翻天覆地,家乡人们的观念一日千里。今天就让我们共同来探讨家乡家庭生活方面的变化。(板书课题:家乡的喜与忧)
二、交流分享,激发共鸣
重点
发现家乡的变化,感受家乡的变化发展,培养对家乡的热爱之情,通过宣传、反映、建议让学生参与到建设家乡的行列里来。
难点
发现家乡的变化,感受家乡的变化发展,培养对家乡的热爱之情,培养学生作为家乡的一员为家乡建设贡献自己一份力量的责任感。
教学准备
1、教师制作PPT。
教 学 过 程
教学内容
教学方法
一、导入新课
活动一:现在的家庭生活
同学们,你们喜欢做客吗?今天老师就带大家一起去赵奶奶家中做客。
1. 住
出示图片:赵奶奶家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
2.食
出示图片:同学们,别光顾着参观,热情好客的主人端来了好吃的招待大家,看一看,都有什么?
3.用
出示图片:同学们,你们知道这些美食都是用什么做出来的吗?让我们去看一看:(电饭煲,电饼铛,微波炉……)请你们再找找看,房子里还有哪些现代化的电器:(冰箱,全自动洗衣机,智能电视……)我们每天都跟这些现代化的电器打交道,不仅如此,就连我们吃的食物也是用高科技的农具种植、生产的呢,你知道的有哪些?(播种机,除草机,收割机……)
课题
家乡的喜与忧

学家乡的现在,从而感受家乡的变化与发展。
2、让学生通过图片资料,来发现家乡的巨变,通过宣传、反映、建议让学生参与到建设家乡的行列里来。
3、让学生从家乡的变化中,感受家乡的发展,培养对家乡的热爱之情,培养作为家乡的一员为家乡建设贡献自己一份力量的责任感。
四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第四单元感受家乡文化关心家乡发展12家乡的喜与忧教案新人教版
四、拓展延伸,情感升华
科技在发展,时代在前进,我们的家乡跨上了时代的列车,正在飞速发展,家乡的未来一定会更加美好,更加辉煌,作为小主人的你们,想为家乡做点什么呢?请和你的小组成员一起完成《家乡发展建议书》。
课后小结
通过今天的学习,培养学生从小养成良好的道德品质和行为习惯、热爱生活、健康成长,但仅靠在课堂上去完成学生道德品质的形成是远远不够的,还必须延伸扩展到课外,这一环节,让学生参与到建设家乡,保护家乡环境的行动中,号召学生从实实在在的活动中热爱家乡。
播放视频:
1.小组内交流:你看到了什么?
2.从你的爷爷奶奶、爸爸妈妈口中你还了解到过去生活条件是什么样的?
三、合作交流,追根究底
小组交流合作探究:我们的家庭生活真是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呀!同学们,你们想过没有,为什么会发生这么大的变化呢?
小结:家乡的生活之所以有这么大的变化,一方面是国家改革开放和富民强国的政策指引,另一方面是一代又一代家乡人民艰苦奋斗,努力创造的结果。(板书:强国富民 艰苦奋斗)
5.衣
出示图片:在出行之前,可别忘了把我们打扮的漂漂亮亮的,现在让我们打开衣橱,挑选舒适又漂亮的衣服吧!你看到了什么?(分别板书:住 食 用 行 衣)
活动二:过去的家庭生活
同学们,我们现在的生活如此便利、幸福,你们知道以前的生活是什么样的吗?让我们乘坐时光穿梭机,让时光倒流,穿越到上个世纪六七十年代,去看看我们的爷爷奶奶、爸爸妈妈的生活吧!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