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监测工操作技能比赛规则及评分标准

合集下载

2023年高等职业教育技能大赛环境检测与检测赛程

2023年高等职业教育技能大赛环境检测与检测赛程

2023年高等职业教育技能大赛环境检测与检测赛程一、赛程介绍1.1 高等职业教育技能大赛环境检测与检测赛程是由教育部主办,旨在推动我国高等职业教育体系建设,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专业技能水平,促进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提升我国职业教育的国际竞争力。

1.2 本次赛程将涵盖环境检测与检测领域的基础知识与应用技能,旨在展现学生在环境监测、食品安全、化学品检测等方面的实际操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1.3 此次比赛将设立专业技能赛和创新创业赛两个赛事,旨在全面考核参赛者的专业技能和综合素质。

二、赛程安排2.1 报名阶段2.1.1 报名时间:具体时间待教育部冠方通知后发布。

2.1.2 报名条件:参赛队伍需为高等职业院校在校学生组成,选择专业为环境检测与检测相关的专业方向。

2.1.3 报名方式:队伍需向所在院校提交报名材料,并经学校选拔后进行报名。

2.2 复赛阶段2.2.1 复赛时间:具体时间待教育部冠方通知后发布。

2.2.2 复赛地点:各省级教育考试院进行分区赛,具体地点将在复赛通知中公布。

2.2.3 比赛内容:复赛将涵盖环境检测与检测领域的基础知识和实际操作技能,采取笔试和实操相结合的形式进行考核。

2.3 决赛阶段2.3.1 决赛时间:具体时间待教育部冠方通知后发布。

2.3.2 决赛地点:教育部确定的统一比赛地点进行全国总决赛。

2.3.3 比赛形式:决赛将采取现场操作和综合评审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最终评选出一、二、三等奖,同时评选出特等奖,并颁发相应的奖金和证书。

2.4 颁奖典礼2.4.1 颁奖时间:教育部确定的统一颁奖时间。

2.4.2 颁奖地点:教育部确定的统一颁奖地点,颁发一、二、三等奖和特等奖,并进行表彰。

三、赛程要求3.1 参赛队伍在比赛中需严格遵守比赛规则和纪律,如有违规行为,将取消比赛资格。

3.2 参赛队伍须按时到达比赛地点,并携带相应的考试材料和工具。

3.3 参赛队伍需具备环境检测与检测领域的专业知识和实际操作技能,能够熟练运用检测设备进行实验和分析。

第二届全国生态环境监测专业技术人员大比武决赛技术方案(专项比武)

第二届全国生态环境监测专业技术人员大比武决赛技术方案(专项比武)

附件3第二届全国生态环境监测专业技术人员大比武全国决赛技术方案(专项比武)为做好第二届全国生态环境监测专业技术人员大比武(专项比武)活动,制定本方案。

一、理论知识考试方案(一)考试要求及重点内容1. 基本要求本次考试重点在于考核对辐射环境监测技术、质量保证与质量控制、综合评价、辐射防护等方面基本概念、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掌握和熟悉情况。

2. 考试范围考试内容涵盖辐射环境监测和辐射防护,涉及辐射环境质量监测、核与辐射设施监督性监测和辐射环境应急监测以及辐射环境监测相关安全与防护等领域,其中监测手段覆盖手工监测、现场监测及在线自动监测等。

3. 重点内容主要内容包含辐射环境监测与辐射防护相关基础知识,辐射环境监测相关安全和防护标准,辐射环境监测技术方法及技术规范,辐射环境监测质量保证与质量控制知识,辐射环境监测数据综合分析与评价技术方法等。

其中基础知识、监测技术方法、质量管理技术要求、综合分析评价技术方法的具体内容如下:(1)基础知识掌握电离辐射与辐射防护基础知识;实验室基本知识。

了解电磁辐射基础知识。

(2)监测技术方法掌握γ能谱仪、低本底α/β测量仪、液体闪烁谱仪、α谱仪和热释光剂量测量系统的基本原理及其应用;γ辐射空气吸收剂量率、表面污染、空气中氡等现场监测技术方法;辐射环境监测的布点,样品采集、保存、运输和制备等;辐射环境质量监测、核与辐射设施监督性监测和辐射环境应急监测方案的制定。

熟悉辐射环境应急监测技术方法;辐射环境空气自动监测技术方法;电离辐射环境监测中放射性物质的化学分离方法;辐射环境监测数据处理方法。

了解放射性流出物监测技术方法;航空放射性监测技术方法;电磁辐射环境监测技术方法。

(3)质量管理技术要求掌握质量管理规章制度和基本要求;质量管理体系基本概念和基础知识。

熟悉检验检测机构资质认定通用要求和生态环境监测机构补充要求;辐射环境监测全过程中质量保证和质量控制技术措施和应用。

了解常用数理统计基础知识。

环境保护监测技术评分标准

环境保护监测技术评分标准

环境保护监测技术评分标准
1. 背景
随着环境污染和气候变化的加剧,环境保护监测变得越来越重要。

为确保环境质量的监测和评估工作能够科学准确地进行,制定一套统一的评分标准是必要的。

2. 目标
本文档的目标是制定一套环境保护监测技术的评分标准,以帮助相关部门和科研机构评估各项监测技术的质量和可行性。

3. 评分标准
3.1 数据准确性
评分标准的首要考量是监测数据的准确性。

以下因素将影响评分:
- 监测设备的精度和灵敏度
- 数据采集和处理的方法
- 数据质量控制措施的有效性
3.2 技术可行性
评分标准还需考虑监测技术的可行性,主要包括:
- 技术操作的简便性和可靠性
- 资源需求和成本效益性
- 技术在不同环境条件下的适用性
3.3 创新性与发展前景
评分标准还将评估监测技术的创新性和未来发展前景,包括:
- 新技术的引入和应用情况
- 技术的改进和优化潜力
- 技术在科研和工程实践中的前瞻性
4. 使用方法
相关部门和科研机构可以根据本文档所制定的评分标准,对不同的环境保护监测技术进行评估和比较。

评分结果可作为制定环境保护监测方案和投资决策的参考依据。

5. 总结
本文档旨在为环境保护监测技术提供一套科学、全面的评分标准,以促进环境保护工作的精确与可行性。

希望相关部门和科研机构能够充分利用本标准,提升环境保护监测技术水平,为环境保护事业做出积极贡献。

水环境监测技能竞赛-评分标准

水环境监测技能竞赛-评分标准

环境监测与治理技术专业教学资源库建设任务
学生竞赛(水环境监测)培训包
评分标准
水样采集评分表(小组赛)
赛位号:选手编号:选手姓名:
比赛日期:开始时间:结束时间:
主裁判签字:副裁签字:
水质高锰酸盐指数的测定(G B11892-89)(单项赛)
监测分析操作评分表
赛位号:选手编号:选手姓名:比赛日期:开始时间:结束时间:
注:没有完成计算和计算错误,扣除该项分数的一半,如只是最后一步计算错误,则扣除该项分数的四分之一。

*未经裁判准许涂改原始数据或虚假读数皆取消比赛资格。

主裁判签字:副裁签字:
水质总磷的测定(G B11893-89)(单项赛)
仪器分析操作评分表
赛位号:选手编号:选手姓名:比赛日期:开始时间:结束时间:
注:①大赛要求,标准曲线的绘制,A值在0.1~0.8之间
②没有完成计算和计算错误,扣除该项分数的一半,如只是最后一步计算错误,则扣除该项分数的四分之一。

*未经裁判准许涂改原始数据或虚假读数皆取消比赛资格。

环卫机械化作业技能竞赛相关规则

环卫机械化作业技能竞赛相关规则

环卫行业职业技能竞赛相关规则一、竞赛条件设置(一)比赛车型: ZLJ5180TXSE5(8吨)洗扫车;车辆清水箱水位保持在1/2至2/3之间,接近或低于1/2时必须加水。

(二)比赛场地设置:竞赛场地总平面178.2米*22米(含考核标线宽度6厘米),从左向右依次设1-6条纵向赛道考核标线,间距分别是1号线到2号线(含2号线宽)7米,2号线到3号线4.5米,3号线到4号线4.5米,4号线(含4号线宽)到5号线3.5米,5号线(含5号线宽)到6号线1米,赛道宽度4.5米。

考核标线宽度6厘米,长度依据作业分区确定。

(1)车辆检查区: 9.2米*3.5米,检查区与雾洒作业区直线距离10米,检查区左侧考核标线与雾洒作业区右侧考核标线在同一直线上。

(2)雾洒作业区: 20米*4.5米,赛道两侧从起点线开始设置4米考核标线,考核标线距离赛道标线左标线外侧4米、右标线外侧3米,考核标线上设置5个直径5cm点心圆、间距1米,在点心圆上设置纸杯(高8cm、杯口直径7.5cm、杯底直径5cm),杯口覆盖干的餐巾纸,用橡皮筋固定。

(3)调整区: 16米*4.5米,垂直距离6米的平行四边形加10米的长方形,平行四边形四角设置4个标志杆,雾洒作业区右侧标杆与平行四边形对角标杆在同一直线上,标志杆高度2米。

(4)洗扫作业区: 44米*8米(含宽度3.5米的港湾式公交站台),港湾式公交站台由直线距离7米港湾弧线(半径14米的圆弧)+直线距离30米站台+直线距离7米港湾弧线(半经14米的圈弧)组成,赛道标线到站台标线垂直距离3.5米。

两边弧线(即考核标线)上各设置9个直径5cm点心圆、间距0.9米,在点心圆上设置9个矿泉水瓶(水550ml),30米站台标线首尾各设置4个直径5cm点心圆、间距0.5米,在点心圆上设置8个矿泉水瓶(水550ml),在26个瓶身前3cm处的点心圆上分别放置矿泉水瓶盖26个;清扫区域为10米*3.5米(内径)网格线置于30米站台标线中间位置,距站台标线1米,网格为0.5米*0.5米,168个庞弃物(烟头42个、扑克牌42张、矿泉水瓶盖42个、3cm*6cm树叶42个)置于网格线交叉处。

第二届全国生态环境监测专业技术人员大比武决赛技术方案(综合比武)

第二届全国生态环境监测专业技术人员大比武决赛技术方案(综合比武)

附件2第二届全国生态环境监测专业技术人员大比武全国决赛技术方案(综合比武)为做好第二届全国生态环境监测专业技术人员大比武(综合比武)活动,制定本方案。

一、理论知识考试方案(一)考试要求及重点内容1. 基本要求本次考试重点在于考核对生态环境监测形势与政策,以及生态环境监测技术、质量保证与质量控制、综合评价等方面基本概念、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掌握和熟悉情况。

2. 考试范围考试内容涵盖地表水、地下水、海洋、大气、温室气体、声、固体废物、土壤、生态(含生物)等要素,涉及生态环境质量监测、污染源监测和环境应急监测等领域,覆盖手工监测、现场监测、在线自动监测及遥感监测等监测手段。

3. 重点内容主要内容包含生态环境监测形势与政策、生态环境保护基本知识、生态环境监测基础知识、生态环境监测相关质量标准,生态环境监测分析技术方法及技术规范、生态环境监测质量保证和质量控制知识、生态环境监测数据综合分析与评价技术方法等。

其中监测技术方法、质量管理技术要求、综合评价技术方法的具体内容如下:(1)监测技术方法掌握地表水、气、土和污染源监测的布点、采样、样品保存及运输的基本内容;实验室基本知识;容量分析的原理及应用;气相色谱(质谱)法、分光光度法和原子吸收光谱法的基本原理及其应用。

熟悉环境空气自动监测及地表水自动监测技术方法;原子荧光光谱法、离子选择电极法和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的基本原理和应用;应急监测技术方法;环境噪声点位布设及监测技术方法;生态环境监测数据处理方法。

了解海水、地下水、固废和生物样品采集要求;温室气体监测技术方法;液相色谱法和离子色谱法的特点和应用;生物监测方法和生态遥感监测手段。

(2)质量管理技术要求掌握质量管理规章制度和基本要求;质量管理体系基本概念和基础知识。

熟悉检验检测机构资质认定通用要求和生态环境监测机构补充要求;生态环境监测全过程中质量保证和质量控制技术措施和应用。

了解常用数理统计基础知识。

(3)综合评价技术方法掌握水质监测、大气监测报告的类别和特点;环境质量监测报告的基本内容。

环境保护操作考核评分标准(2023版)

环境保护操作考核评分标准(2023版)

环境保护操作考核评分标准(2023版)环境保护操作考核评分标准 (2023版)1. 背景介绍环境保护是一个重要的全球议题,各国都意识到保护环境的紧迫性。

为了确保各项环保操作的质量和效果,我们制定了本考核评分标准。

本标准旨在评估环境保护操作的准确性、可行性以及对环境的积极影响。

2. 考核内容考核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2.1. 环境保护政策和法规的遵守情况 (10分)- 是否了解并遵守当地和国家的环境保护政策和法规;- 是否能够将环境保护政策和法规落实到实际操作中;2.2. 环境影响评价的准确性和完整性 (20分)- 是否能够进行准确和全面的环境影响评价;- 是否能够提供充分的数据和证据支持评价结果的可信度;2.3. 环境安全措施的实施情况 (15分)- 是否采取适当的环境安全措施,如废物管理、污染物处理等;- 是否能够有效应对紧急环境事件,并及时采取应急措施;2.4. 减排和节能措施的效果 (25分)- 是否实施有效的减排和节能措施;- 是否能够达到预期的减排和节能效果;2.5. 环境保护管理和监控系统的运行情况 (15分)- 是否建立健全环境保护管理和监控系统;- 是否能够及时监测环境污染情况,并进行合理的管理;2.6. 环境保护宣传与教育工作的开展情况 (15分)- 是否开展环境保护宣传与教育工作;- 是否能够提高员工和社会公众的环保意识和知识;2.7. 行业自律和贡献度 (10分)- 是否参与行业的环保自律组织或倡议;- 是否有对行业环保发展作出的贡献;3. 评分标准对每个考核内容进行评分,满分为100分,按照以下标准进行评分:- 90-100分:优秀,操作符合环保要求,并有积极的环境影响;- 70-89分:良好,操作基本符合环保要求,但有待改进;- 50-69分:一般,操作达到基本环保要求,但存在较多问题;- 0-49分:差,操作严重不符合环保要求,需立即改正;4. 结论本考核评分标准旨在提高环境保护操作的质量和效果,确保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2018年江西省职业院校技能大赛大气环境监测与治理技术技能竞赛方案高职组

2018年江西省职业院校技能大赛大气环境监测与治理技术技能竞赛方案高职组

2018年江西省职业院校技能大赛大气环境监测与治理技术技能竞赛方案(高职组)各高等职业院校:根据江西省教育厅《关于举办2018年江西省职业院校技能大赛的通知》(赣教职成字[2018) 28号)文件精神,现举办2018年江西省职业院校技能大赛大气环境监测与治理赛项技能竞赛,为了确保竞赛工作顺利开展,特制定本竞赛方案。

一、竞赛时间、地点报名时间:2018年9月25日-2018年10月15日比赛时间:2018年11月23日下午报到,11月24日比赛。

地点:江西环境工程职业学院(江西赣州市经开区湖边镇湖边村下安组37号)二、比赛项目及形式大气环境监测与治理技术(团体赛,每组选手2人)三、参赛对象与组队原则参赛对象:高职组参赛选手须为普通高等学校全日制在籍专科学生。

本科院校高职类全日制在籍学生可报名参加高职组比赛。

五年制高职学生四、五年级参加高职组比赛。

高职组参赛选手年龄须不超过25周岁,年龄计算的截止时间以2018年5 月1日为准。

组队原则:此赛项团体赛,由2名选手组成,每队不能跨校组队,每所职业院校限报1队,每队限报2名指导老师。

四、组织领导主办单位:江西省教育厅承办单位:江西环境工程职业学院协办单位:江西农业大学职教师资培训基地为保证比赛顺利进行,设立江西省职业院校技能大赛大气环境监测与治理技术技能竞赛执行委员会和仲裁委员会。

赛项执委会构成如下:主任:熊起明江西环境工程职业学院院长副主任:叶超飞江西环境工程职业学院副院长苏力华江西农业大学职教师资培训基地副主任成员:曾斌江西环境工程职业学院教务处处长黄辉江西环境工程职业学院财务处处长吕守仙江西环境工程职业学院实训管理中心主任彭轶江西环境工程职业学院资产管理中心主任陈世洪江西环境工程职业学院生态建设与环境保护学院院长钱丹妮江西农业大学职教师资培训基地科员赛项仲裁委员会构成如下:主任:裁判长(兼)成员:略五、奖项设置团体赛项目设一、二、三等奖,奖项设置按参赛人数(队数)四舍五入方法确定,其中:一等奖占10%、二等奖占15%. 三等奖占20%o为团体一等奖以上选手的指导教师设优秀指导教师奖,团体赛指导教师不超过2人。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二十五篇环境监测工
操作技能比赛规则
一、参赛选手按时到达比赛现场,迟到30分钟者取消比赛资格。

二、参赛选手自己携带工作服、口罩、手套等劳动防护用品。

三、比赛样品由参赛选手抽签确定。

四、比赛分两组进行,第一组比赛时,第二组在休息室等待。

五、比赛前,参赛选手将参赛证件身份证放在操作台左上角,接受裁判员查对。

六、参赛不得携带任何资料、书籍等进入考场,手机等通讯工具一律关机,如有违反按作弊处理。

七、参赛选手在考试时,未经裁判员允许不得擅自离开考场,有疑问时可举手询问,请裁判员处理。

八、比赛必须在规定时间内完成1份空白样、1份考核样品的测定,清洗比赛器皿,填写原始记录;比赛时间结束,选手应立即停止操作,将原始记录交给裁判员。

九、比赛样品按氯离子含量为100mg/L对待。

十、参赛选手在比赛结束后,应将操作台整理干净后方可离开考场,回到规定区域内休息。

十一、待赛选手须在休息室内休息和准备,不得擅自离开规定地点,更不得进入比赛区域。

十二、为保障参赛选手的安全,裁判员在认为有必要的情况下可随时暂停比赛,选手必须听从裁判员安排。

评分细则
一、比赛项目
水中化学需氧量(COD)的测定(节能加热法)
二、比赛时间和地点
1.比赛时间:6小时。

2.比赛地点:集团公司环境监测站(邹城市太平东路479号原环保中心教学楼四楼)
三、比赛试剂及仪器
比赛所需的试剂、仪器等由集团公司环境监测站负责提供。

四、比赛内容
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分析方法全过程,包括样品消解、溶液的标定、标准样品(盲样)测定、清洗、计算、记录等。

五、评分总则
(一)评分依据主要以样品分析结果的准确性为主,并考查操作的规范性以及原始记录的完整性。

(二)操作技能竞赛单项成绩满分为100分。

其中,样品分析结果的准确性占80%,操作的规范性占12%,原始记录的完整性占8%。

(三)样品分析结果的准确性判据为考核样品的参考值。

(四)原始记录的完整性主要考查原始记录信息是否完整。

(五)操作的规范性按照评分规定进行评分,操作正确得分,操作错误不得分。

(六)如发生以下情况,依据下述标准处理,从单项总成绩中扣分:
1.第一次打碎本人或他人考核样品者扣10分;第二次打碎本人或他人考核样品者,本人单项总成绩计零分。

第一次打碎本人考核样品者,可申请补发考核样品,比武时间不顺延;被损害者可申请补发考核样品,且被损害者的比武时间可视情况顺延。

2.造成原始记录表破损或丢失1次者,可申请补发原始记录表,但扣10分;造成原始记录表破损或丢失2次者,其单项总成绩计零分;
3.造成本人玻璃器皿破碎者,扣2分;
4.造成他人玻璃器皿破碎者,扣3分;
5.造成试剂(不包括强酸)泼洒者,扣2分;
6.造成强酸泼洒者,扣5分;
7.比赛结束后,桌面不整洁者(物资归位、桌面洁净),扣2分。

六、比赛标准
评分表
选手姓名:参赛号:工位号:。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