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东城初三期末语文答案
【精品初中语文试卷】2019—2020学年第一学期北京市各区九年级期末语文试卷分类汇编 非连续性文本阅读+答案

北京市各区2020届初三期末语文试卷分类汇编(非连续性文本阅读)2020东城期末(一)阅读下面材料,完成16-18题。
(共7分)【材料一】冬奥会会徽美好的形象背后隐藏着文化属性。
小小的冬奥会会徽体现了各民族、各国家的文化内涵,促进了不同民族文化的交流,增进了大众对不同民族文化的吸收与融合,推动了会徽的国际化发展。
此外,冬奥会会徽不仅要体现出“相互理解、友谊、团结和公平竞争”的奥林匹克精神,而且还要加入冰雪文化,在文化层面上区别于夏季奥运会会徽。
冰雪文化不是一个雪花图形所能代表的,它是层次性和功能性的意识形态统一体,是知冰识雪的各族人民在特定的时空里形成的一种文化形态。
2022 年北京冬奥会会徽“冬梦”就完美地体现了这些共有的文化属性,即①、国际性、奥运精神和。
2022年北京冬奥会会徽“冬梦”素材示意图【材料二】2022年北京冬奥会国家进滑“冰丝带”。
“把坚硬的水设计成柔软的丝带”,蕴合了中国人对自然的深层思考和刚柔齐济的智慧。
22条飘逸的丝带,像是速滑运动员在冰上划过的痕迹,冰上画痕成丝带,象征速度和激情,又代表北京冬奥会举办的2022年。
为实现美好的设计理念,北京建院的建筑师和工程师团队提出了一系列极具科技含量、经济可行的工程方案。
为实现马鞍形双曲面屋顶设计,设计团队采用了难度极高的单层双向正交索网结构。
承载“冰丝带”概念的“曲面幕墙”,集成了小半径弯曲、钢化、夹层、镀膜和印刷等复杂工艺,挑战“现有幕墙体系和玻璃的工艺极限”。
1 / 182 / 18“冰丝带”效果图为践行绿色节能和智慧场馆的目标,国家速滑馆严格控制平面轮廓和空间体积,并使用数字冰场技术。
这种设计,节省了空调制冷、制冰、除湿费用。
制冰过程中产生的余热还可回收并循环利用,每年能节省约180万度电。
数字冰场技术则可实现冰的温度、空气温湿度的自动调节,还可为运动员比赛和训练提供实时数据,为观众提供导航服务等。
超大跨度的索网计算分析和找形,曲面幕墙的几何优化和工艺设计,先进的制冰工艺....同一个场馆中③ ,使国家速滑馆成为当今最具科技含量的场馆。
【精品初中语文试卷】2019—2020学年第一学期北京市各区九年级期末语文试卷分类汇编 记叙文阅读+答案

北京市各区2020届初三期末语文试卷分类汇编(记叙文阅读)2020东城期末(二)阅读《河套忆》,完成19-21题。
(共10分)河套忆梁衡①白居易忆江南,最忆的是红花、绿水、桂子、芙蓉。
我却常想起西北的河套,想那里的大漠、黄河、沙枣、蜜瓜。
②一九六八年底,我从首都的学校毕业后被分配到内蒙古西部的一个小县里,迎接我的是狂风飞沙,几乎整天整日天地混沌朦胧,嘴里沙土不绝。
风头过来时,路上的人得转过身子,逆风倒行。
那风也有停歇的时候,一天我们几个人便乘了这个难得的机会,走出招待所,穿过那些武斗留下的残墙断壁,到城外去散心。
只见冰冷的阳光下起伏的沙丘如瀚海茫茫,一直黄到天边。
没有树,没有草,没有绿,甚至没有声音。
在这里好像一切都骤然停止。
我们都不说话,默默地站着,耳边还响着上午分配办公室负责人的的训话:“你们这些知识分子在这里自食其力,好好改造吧。
”知识就是力量。
我们这几个人本是有力量的,有天文知识、化学知识、历史知识,可是到哪里去自食其力呢?眼前只有这一片沙漠,心头没有一点绿荫。
③春天到了,我被派和民工一起到黄河边去防汛。
开河前的天气是阴沉低闷的灰色的天空,像一口大锅扣在头上,不肯露出一丝蓝天。
长长的大堤裹满枯草蓬蒿,在风中冷得颤抖。
那茫茫大河本是西来,北上,东折,在这里绕了一个弯子又浩浩南去的。
如今,却静悄悄的,裹-身银甲,像一条沉睡的巨龙。
而河的那岸便是茫茫的伊克昭沙漠,连天接地,一片灰黄。
我一个人巡视着五六里长的一段堤,每天就在这苍天与莽野间机械地移动,像大风中滚动着的一粒石子,我的心也像石头一样的沉。
我只盼着快点开河,好离开这忧郁的天地。
④一天下午,当我又在河上来回走动时,眼睛突然一亮,半天上云开一线,太阳像一团白热化的水团,挤开云缝,火团旁那铅块似的厚云受不了这炽热,渐渐由厚变薄,被熔化,被蒸发。
云缝越来越宽,阳光急泻而下,在半空中洒开一个金色的大扇面。
这时远处好似传来隐隐的雷鸣,我的心激动了,侧过耳朵静静地听着,声音却好像是从脚下发出的。
2020初三语文期末试卷及答案

2020初三语文期末试卷及答案一、语文知识积累(23分)1.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
(4分)2.古诗文名句填空。
(6分)(1)_____________,北斗阑干南斗斜。
(《月夜》)(2)槲叶落山路,_________________。
(《商山早行》)(3)晏殊在《破阵子•燕子来时新社》中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日长飞絮轻”描绘了春天生机勃勃的景色,为下阕人物的活动营造了美好的氛围;(4)陆游在《卜算子咏梅》中以梅喻自己,表达作者高洁、坚贞的品性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2分)《儒林外史》的作者是(朝代)的。
(1)会天大雨()(2)度已失期()(3)广故数言欲亡()(4)诚以吾众诈自称公子扶苏、项燕()(5)以头抢地耳()(6)长跪而谢之()5.名著阅读。
(5分)(1)下面是《水浒传》中武松一步步走上反抗道路的几个过程,请选出先后排列次序正确的一项()(2分)A.大闹飞云浦——斗杀西门庆——血溅鸳鸯楼——除恶蜈蚣岭——醉打蒋门神B.斗杀西门庆——血溅鸳鸯楼——醉打蒋门神——大闹飞云浦——除恶蜈蚣岭C.血溅鸳鸯楼——斗杀西门庆——除恶蜈蚣岭——醉打蒋门神——大闹飞云浦D.斗杀西门庆——醉打蒋门神——大闹飞云浦——血溅鸳鸯楼——除恶蜈蚣岭(2)看下面的外貌描写回答问题。
(3分)“眼如丹凤,眉似卧蚕。
大耳垂珠,唇口方正。
额阔顶平。
年及三旬,有养济万人度量;身躯六尺,怀扫除四海心机。
志宇轩昂,胸襟秀丽。
”这段话描写的是___________(人物)他主要的性格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现代文阅读(21分)阅读下面两篇文章,完成5—12题。
(一)栀子(12分)(1)父亲去世后不久,我接母亲来北京同住。
她带着放暑假的19岁的弟弟一起来,他们是我生命中所剩余的最重要的两个人。
2020年北京市东城区初三下学期期末综合练习(一)初中语文

2020年北京市东城区初三下学期期末综合练习(一)初中语文语文试卷第一卷积存·运用〔24分〕一、选择题〔10分〕1.以下词语中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为哪一项〔〕A.笨拙.〔zhuó〕庇.护〔bì〕巢穴.〔xué〕脍.炙人口〔huì〕B.哄.笑〔hōng〕滑稽.〔jì〕瞥.见〔piē〕装模.作样〔mú〕C.虐.待〔nüè〕祈祷.〔dǎo〕强.迫〔qiáng〕载.歌载舞〔zài〕D.琐屑.〔xiè〕执拗.〔niù〕炫.耀〔xuàn〕锐不可当.〔dāng〕2.以下词语中没有错不字的一项为哪一项〔〕A.积极书籍鄙视一口同声B.蓬勃高大偶像栩栩如生C.急躁和谐抵御再接再励D.安详侧隐放开跋山涉水3.以下词语中加点字字义相同的一项为哪一项〔〕A.一.碧万倾一.鼓作气B.唯利是.图搬弄是.非C.家喻.户晓不言而喻.D.名.正言顺名.列前茅4.对以下病句修改不正确的一项为哪一项〔〕A.在学习过程中,我们应该注意培养自己解决、分析、观看咨询题的能力。
修改:将〝分析〞与〝观看〞对调。
B.通过这次活动,使我们开阔了眼界,增长了知识。
修改:去掉〝通过〞,或去掉〝使〞。
C.青青年要有求知的期望,逐步养成读书的爱好。
修改:将〝爱好〞改为〝适应〞。
D.我们中学生假如缺乏创新精神,也不能适应知识经济时代的要求。
修改:将〝也〞改为〝就〞。
5.以下文学常识搭配有误的一项为哪一项〔〕A.«背影»——现代——朱自清B.«饮酒»——东晋——陶渊明C.«陋室铭»——唐代——刘禹锡D.«变色龙»——法国——契诃夫二、简答题〔14分〕6.背诵、默写〔5分〕〔l〕_____________________,长河落日圆。
〔王维«使至塞上»〕〔2〕_____________________,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
人教部编版2019-2020学年九年级语文上学期期末测试题及答案

2020-2021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九年级语文试卷(考试时间90分钟满分120分)注意事项:答卷时,请将密封线左侧的内容填写清楚,将答案用黑色字迹的钢笔、签字笔或圆珠笔直接写在试卷上。
第一部分(1-6题23分)1.在下列横线上填写出相应句子。
(每空1分,共8分)(1)________________,又恐琼楼玉宇,___________________。
(2)望西都,意踌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醉翁亭记》中描写春夏景色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彰显了诸葛亮的人生志趣,他在《出师表》中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再次明志。
2.下列词语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3分)A.断章取义前仆后继镊手镊脚斟酌损益B.死心塌地寻章摘句心恢意冷滔滔不绝C.面面厮觑一气呵成痛心嫉首引喻失义D. 哗众取宠眼花燎乱翻天覆地不屑置辩3.下面一段话中有语病的一项是( )(3分)①国产科幻电影《流浪地球》高居今年春节档电影票房排行榜首位。
②这部影片讲述了太阳即将毁灭,人类试图带着地球一起逃离太阳系,寻找新家园的故事。
③影片体现的英雄情怀、故土情结和国际合作理念,带给我们许多启示。
④由于《流浪地球》的热映,使中国科幻电影事业迈向一个新时代。
A.第①句B.第②句C.第③句D.第④句4.下面语段的空白处,应依次填入的一组句子是( )(3分)不是所有的笑容都表达喜悦,___________;不是所有的喝彩都表达赞颂,_________;不是所有的顺从都表达虔敬,_____________;不是所有的顺利都表达成功,___________。
①就像不是所有的反对都表达憎恶②就像不是所有的眼泪都表达悲痛③就像不是所有的沉默都表达否定④就像不是所有的挫折都表达不幸A.②③①④B.①③②④C.③②①④D.④③①②5.下列有关文化常识在生活中的运用,正确的一项是( )(3分)A.“寿终崩.殂,这是自然规律,望你节哀顺变,多多保重!”B.“这才八点(晚20时)就让我们睡觉,你把我们当成更定..及睡的老人了!”C.在儿子十六岁的生日宴上,父亲教导儿子:“若在古时候,早已加冠..,以后做事要稳重些。
2020东城区九(上)期末语文试题与答案

2019——2020东城区九(上)期末语文试题一、基础.运用(共14分)学校开展“母亲河.幸福河”网络学习活动,请你完成下列任务。
1.下面是一位同学搜集并整理的介绍黄河的文字。
阅读后,完成(1)-(2)题。
(共4分)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摇篮,是炎黄儿女的母亲河。
在中华5000年文明史中,黄河流城作为我国政治、经济、文化中心的时间就长达3000多年。
【甲】黄河又因其水少沙多、时空分布不均,素来以“善淤、善决、善徒”而著称。
从先到解放前的2500多年间,黄河下游共决溢1500多次,大的改道26次,【乙】黄河又被称为“中华民族之忧患”。
1952年10月,同志专程离京①黄河。
面对这条母亲河,他心潮澎湃,【丙】忧思难抚,千叮咛万嘱咐:“要把黄河的事情办好。
”黄河岁岁安澜,这一中华民族的千年梦想,终于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变成了生动现实!2019年9月,总书记来到黄河国家地质公园。
他远眺黄河,豪情满怀,在次日的②上发出号召:“让黄河成为造福人民的幸福河。
”黄河流城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是重大国家战略。
这一战略的实施,必将谱写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全新篇章。
(1)在文中【甲】【乙】【丙】三处分别填人关联词,最恰当的一项是()(2 分)A、【甲】而且【乙】于是【丙】也B、【甲】而且【乙】因此【丙】却(2)在文中横线处填人词语,全都正确的一项是()(2 分)A.①视察②坐谈会B.①视查②坐谈会C.①视察②座谈会D.①视查②座谈会2.下面是同学们根据《黄河大合唱》改编的部分朗诵词,依次给朗诵词中加点的字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1分)新中国已经破晓:你听,,扬子江在呼号:你看,黄河在咆哮..的土地上,在广袤..四万万民众已经团结起来,誓死同把国土保!A、咆哮.xiào广袤.màoB、咆哮.xiao 广袤.màoC、咆哮.xiāo 广袤.màoD、咆哮.xiāo 广袤.máo3.初三(1)班就“黄河与传统文化”专题进行合作探究。
2020北京东城初三(上)期末试题语文

2020北京东城初三(上)期末语文一、基础.运用(共14分)学校开展“母亲河.幸福河”网络学习活动,请你完成下列任务。
1.下面是一位同学搜集并整理的介绍黄河的文字。
阅读后,完成(1)-(2)题。
(共4分)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摇篮,是炎黄儿女的母亲河。
在中华5000年文明史中,黄河流城作为我国政治、经济、文化中心的时间就长达3000多年。
【甲】黄河又因其水少沙多、时空分布不均,素来以“善淤、善决、善徒”而著称。
从先秦到解放前的2500多年间,黄河下游共决溢1500多次,大的改道26次,【乙】黄河又被称为“中华民族之忧患”。
1952年10月,毛泽东同志专程离京①黄河。
面对这条母亲河,他心潮澎湃,【丙】忧思难抚,千叮咛万嘱咐:“要把黄河的事情办好。
”黄河岁岁安澜,这一中华民族的千年梦想,终于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变成了生动现实!2019年9月,习近平总书记来到郑州黄河国家地质公园。
他远眺黄河,豪情满怀,在次日的②上发出号召:“让黄河成为造福人民的幸福河。
”黄河流城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是重大国家战略。
这一战略的实施,必将谱写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全新篇章。
(1)在文中【甲水乙北丙】三处分别填人关联词,最恰当的一项是()(2 分)A、【甲】而且【乙】于是【丙】也B、【甲】而且【乙】因此【丙】却(2)在文中横线处填人词语,全都正确的一项是()(2 分)A.①视察②坐谈会B.①视查②坐谈会C.①视察②座谈会D.①视查②座谈会2.下面是同学们根据《黄河大合唱》改编的部分朗诵词,依次给朗诵词中加点的字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1分)新中国已经破晓:你听,黄河在咆哮,扬子江在呼号:你看,在广袤的土地上,四万万民众已经团结起来,誓死同把国土保!A、咆哮.xiào广袤.màoB、咆哮.xiao 广袤.màoC、咆哮.xiāo 广袤.màoD、咆哮.xiāo 广袤.máo3.初三(1)班就“黄河与传统文化”专题进行合作探究。
北京市东城区2020年-2021年最新九年级期末考试语文试题(含答案)

的意境,让观赏者在欣赏园林的同时,领会到造园者所要表达的弦外之音、象外之致。苏州园林有高
语文试卷 第 6 页 (共 12 页)
低起伏,有藏有隐,有动观、静观,宜细加欣赏。欣赏苏州园林不能匆匆而来、匆匆而去,也不能走
马观花、到此一游,而要以细腻、恬静的心态欣赏,才能得到美的享受。
由于是在极为有限的范围内经营, 为求得意境的深邃, 苏州园林的设计者和建造者大多不遗余力
第一幅《苦笋帖》 (唐 ?怀素 )
第二幅《啜茶帖》 (宋 ?苏轼)
第三幅 《茶录》(宋 ?蔡襄)
第四幅 《奉同公择尚书咏茶碾煎啜三首》 (宋 ?黄庭坚)
6.如果为茶室选择一幅对联,上联为“石鼎火红诗咏后” ( 2 分)
,从下面句子中选择下联,最恰当的一项是
A.小窗横幅画江南
B. 非叶非花自是香
C.竹炉汤沸客来时
3. 宋 江 急 令 回 军 , 只 见 后 军 头 领 李俊赶来,报 说道路不通。 宋 江叫军马往四下里迅速离 开。
4. 梁 山 兵 马 冲 了 一 阵 ,前 面 都 是 5. 走 了多时,还 是冲不出 去。火把 亮 6. 正 在 慌 乱 之 际 , 石 秀 飞 奔 而 来 ,
盘 陀 路 , 走 了 一 圈 , 又 绕 回 来 。 处 又 有 苦 竹 签 、 铁 蒺 藜 , 遍 地 撒 满 说 了 盘 陀 路 的走 法 。 宋 江暗 暗 传 下
宋 江 传 令 再 冲 ,叫 军 马 往 火 把 亮 鹿 角,塞 了路口 。简直 是上天无 路, 将 令 , 教 三 军但 见 有 白 杨树 的 地 方
处杀去。
入 地无门。
便 走。
7. 走了五六里路,前面祝家庄的人马越 发增多。石秀指着庄里挑起来的那盏红 灯,说是祝家庄的号令。 花荣弯弓搭箭, 一箭把灯射下来。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东城区2019-2020第一学期期末检测初三语文答案1.(1)【答案】 D【解析】本题是对于关联词的考查,难度中等。
主要看要填入关联词的上下文之间的逻辑关系。
【甲】词上下文之间是转折关系,所以应填入“然而”; 【忆】词上下文之间是因果关系,所以应填入“因此”;【丙】词上下文直接是并列关系,所以应填入“也”。
故本题选D。
(2)【答案】C【解析】本题是对于词语理解的考查,难度较低。
“视察”指察看,审察,考察,上级人员到下属机构检查工作。
“察”强调了解问题,发现问题:“查”强调检验、核实、验证。
“座谈会”是由训练有素的主持人以非结构化的自然方式对--小群调查对象进行的访谈。
固定用法。
故本题选C。
2.【答案】 A 【解析】本题是对字音的考查,难度较低。
咆哮【xiao】,广袤【mao】。
故本题选A。
3.(1)【答案】D【解析】本题是对标点符号的考查,难度较低。
【甲】处,后面“欧阳询、虞世南、褚遂良和薛稷”是对前面“四大书法家”的解释说明,所以此处应用破折号。
【乙】处标.点有提示下文的作用,且带有总结性语句,所以应用破折号。
故本题选D。
(3)答案】 C 【解析】本题是对于传统文化中书法字体赏析的考查,难度较低。
《麻姑仙坛记》是颜真卿的楷书,不能评价为“笔画连绵”。
故本题选C。
4.【答案】应读为黄河溜【liù】。
原文中说“洪水季节,黄河水劈开万顷碧波,直冲深海”,因其宏大的气势,此处应取其【迅急的水流】的意思,所以应该读liu。
【解析】本题是对于词语意思的考查,难度中等。
考生研读并理解【资料二】中给出的对于“溜”字两个读音的解释即可做对。
5.【答案】李白【解析】本题是对于文学常识的考查,难度较低。
考生了解《行路难》为唐代诗人李白所作即可做对。
6.【答案】D【解析】本题是对于对联知识的考查,难度中等。
根据在课堂上讲过的知识,首先用仄起平收的原则,即可排除AC选项。
再用词性相对的原则,“国家战略”应对“民族.摇篮”,便可知此题选D。
7.【答案】云归而岩穴暝8.【答案】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解析】根据题干信息可知,“隔千里兮共明月”的意思是地虽千里之隔,而明月却可共享。
与《水调歌头。
明月几时有》中的“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意思相符。
9.【答案】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解析】根据题干信息可知,只要诗中有描写“水”的内容即可。
但要注意不能与试卷中出现过的诗句重复。
10.【答案】①岁月流逝,人事变迁②坚定的意志和乐观的精神【解析】本题为赏析填空题。
诗中所表达情感较复杂,综合全诗可以看出,诗歌的基调从低沉愤懑到高昂乐观,前后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颔联借“闻笛赋”这个典故映射出作者对当时统治者迫害旧友的不满,也流露出对旧友的不尽思念,抒发了对岁月流逝、人事变迁的感叹。
尾联点明了酬赠的题意,既是对友人关怀的酬谢,也是和友人共勉,表现了诗人坚定的意志和乐观的精神。
结合以上诗句赏析同学们便可得出结论。
11.【答案】①哲理方面:借用自然景物的变化暗示社会的发展,蕴含着深刻的哲理。
意思是说,个人的沉沦算不了什么,社会总是要向前发展的,未来肯定会比现在好。
②情感方面:情感由先前的伤感低沉转变为慷慨激昂,表现了乐观的精神。
【解析】本题为诗句赏析题,可以从诗的思想性和艺术性,景、情、理相结合的角度来评析。
结合诗句具体内容与本诗的表现手法等作答,言之有理即可。
12.【答案】 D【解析】本题与去年东城期末的文言文形式完全-致。
A选项“巴陵胜状”的“胜”意思是“美好的”,“胜券在握”的“胜”意思是“胜利”,不相同:“横无际涯”的“涯”意思是“边际”,“学海无涯”的“涯”意思是“边际”,相同。
B选项“山岳潜形”的“形”意思是“形体”,“形单影只”的“形”意思是“形体”相同。
“去国怀乡”的“国”意思是“国都、国家”,“家国情怀”的“国”意思是国家,相同。
C选项“春和景明”的“景”意思是“日光”,“景色宜人”的“景”意思是“风景”,不相同,“宠辱偕忘”的“偕”意思是“都,- -起”,“白头偕老”的“偕”意思是“一起”相同。
D选项,“览物之情”的“之”意思是“的”,“敬而远之”的“之”意思是“代词,指代人或者事物”,不相同,“长烟一空”的“一”意思是“全,都”,“一字千金”的“一”意思是“数词一”,不相同。
选项需要选都不相同的一项,故选D。
13.【答案】乙【解析】甲项理解错误“览物之情”指的是迁客骚人观看景物后或喜或悲的的不同感受。
14.【答案示例】要点:①请求派遣使者巡视灾情②亲自到灾区安抚百姓③开仓赈济、免除灾区役税⑤善政养民⑥对农民进行教育的重要性。
【解析】根据链接材料一可以概括出范仲淹行为上忧民的体现:亲自到灾区安抚百姓、开仓赈济、免除灾区役税;根据链接材料二可以概括出范仲淹思想上忧民的体现:清明的政治和对农民进行教育、培养。
15.【答案示例】初读《水浒传》时觉得鲁智深和李逵一样是鲁莽的人,后来想作者为什么要塑造两个--样的人物呢,细读拳打镇关西、大闹野猪林等情节后发现鲁智深勇而有谋、胆大心细的性格,和李逵的鲁莽是完全不-一样的,通过对于人物塑造的疑问到找到答案,让我对鲁智深这个人物有了更深入的了解,也让我日后阅读名著中带有怀疑精神,从而理解的更为深刻。
【解析】本题考查名著阅读知识点和名人名言的结合,难度中等,结合《水浒传》的具体内容进行体会,相比往年名著阅读题,题目有一-定创新,但学生作答范围依然十分广泛。
学生首先需要理解从无疑到有疑再到无疑的境界,从《水浒传》中任选一个主要人物或主要情节进行陈述即可。
16.【答案】包容性、中华文化【解析】“冬梦”奥运会徽,包含着国际奥林匹克精神、滑雪的体育风采、中华文化剪纸元素、还有新年的意蕴。
因此体现了包容性,同时,会徽当中的剪纸元素、春节元素等,有着浓厚的中华传统文化色彩。
17.【答案】 C 【解析】材料二中的第二段和第三段,所讲述的内容是各项新的技术运用,第三段所写的计算分析、工艺设计、制冰工艺等,都属于技术的范畴,因此,应填写“集成这么多先进技术”。
材料三中,“联系”只能和“紧密”搭配,故选C。
18.【答案示例】“冬梦”这一奥运会徽,不满足于单纯的元素,融合了中华文化、奥运精神等国际化元素,探究出来一条新思路,体现了创造力。
“冰丝带”蕴含了中国人对自然的深层思考和刚柔并济的智慧,汇聚了众多新技术,体现了创造力。
“冰墩墩”的灵感来源于冰糖葫芦,慢慢创新为冰壳熊猫,体现了创造力。
【解析】本题要求结合链接材料,概括三则材料是如何体现链接材料中的主要内容的。
链接材料的主要内容是:要有新思路、通过灵感去发展它、积累并运用所学的知识。
然后考生需要概括三则材料中的主要内容,印证链接材料观点即可。
19.【答案示例】迷茫看不到希望、压抑期盼离开、不愿离开【解析】本文属于概括题,考查学生阅读的整体感知能力,难度中等。
根据我们课上讲的概括题方法,首先进行审题,明确题中三要素:主人公-作者、线索-内蒙小县城生活的内心经历、范围-②~⑨段。
然后先确定己知信息的位置,细读文章可知“无奈中逐渐适应”在④~⑥段,因为看黄河解冻心中的感受发生了变化,照.应原文第⑥段“我的心解冻了”。
“感受到美好”这个内容在⑦~⑧段,与第⑦段中“生活单调倒也新鲜”和第⑧段“暗香中蒙咙睡去”照应。
由此可以确定:第一个空在第③段,根据最后- -句“眼前一-片沙漠,心头没有一- 点绿荫”,可以概括为:,迷茫看不到希望;第二个空在第④段,根据“我的心像石头一样沉"“我只盼着快点开河,好离开这忧郁的天地”,可以概括为:压抑期盼离开;最后一个空应该在第⑨段,根据“大爷,我们不走了,就在这里当一-辈子农民。
”这一句,可知作者已经爱上这里,不愿离开。
20.【答案示例】划线句子点明中心、升华主题,河套自然环境恶劣,干旱、风沙、温差大反而酿炼了河套蜜瓜的甜。
作者也是一-样,经历了河套艰苦的生活,却正是这样的苦和磨难让人生更有意义。
同时划线句子讲到蜜瓜与首段形成首尾呼应,让读者明白作者为何会想念河套,想念那里的蜜瓜。
【解析】该题属于句子作用题,考查学生对文章结构和中心的理解,难度中等。
科学句子作用和段落作用一样,都要从两个方面答题,即:结构和内容。
画线句子是文章倒数第二段,根据所描写的内容可知,具有点明中心,升华主题的作用,从表层和深层两个方面解释即可,表层说蜜瓜,深层关系到人。
结构作用,看该文段与其他段落的关系,不难发现与第一段形成首尾呼应。
21.【答案示例】第四段中“太阳像- -团白热化的水团,挤开云缝...”..这一句写出了太阳突破云层,洒下光芒的力量,一个“挤”字形象生动,让这种力量更加有形和深刻。
这力量也鼓舞了作者要冲破环境的束缚,让自己的心获得自由,看到希望。
“黄河伸伸懒腰苏醒了,宽阔的水面漂着巨大的冰块,顺流直下,浩浩荡荡,像一支要出海的舰队。
”这一句运用拟人的修辞写出了黄河解冻复苏的姿态,又运用比喻,把冰块流动比作出海舰队,这浩大的景象是作者看到的,同时也是暗示他那压抑尘封的心开始解冻。
作者于环境描写中,暗示内心的变化,融情于景,彼此交融。
【解析】本题属于赏析题,考查孩子分析感悟句子的能力,难度中等偏上。
审题是关键,题干没有直接让赏析第④段,而是给了两句学者的评价,分析这两个句子,我们知道需要找出第四段中的环境描写,同时要能在自然景物描写中读出人的心灵、意志和力量。
根据我们讲过的赏析题方法,找到对应描写后,围绕“法、事、情、人”分析语句的特点。
结合原句理解句子,写出了景物的何种特点,暗含人的什么特点,组织语言加以总结即可。
22.【答案】做好自己的事,要有坚持不懈的品德。
【解析】本段从科研产品(载人航天、深海潜艇)和个人成就(孙敬、苏秦、马琳、杨丽萍这些古今成就较大的人物)两个角度论述了坚持的重要性。
所以我们可以提取出分论点一- - 坚持不懈。
仿照本文其他分论点的行文格式,我们就可以得出答案“做好自己的事,要有坚持不懈的品德”。
23.【答案】【乙】【解析】【乙】的论点是做好自己的事,要有求真务实的作风。
引用名言“行是知之始,知是行之成。
”之后紧接着提出了李保国、廖俊波、彭士禄等新时代的实干者、奉献者去论证观点,最后总结做好自己的事,要以求真务实的作风。
并没有出现任何反例,不存在正反对比,所以错误。
24.【答案示例】①作为当代中学生,我们应该认真履行自己作为一个学生的职责,认真踏实学习,遇到困难不放弃,坚持不懈地探究学习中的各种疑难困惑。
②同时,我们不仅需要求真务实地树立目标,还需要长此以往地落实下去,最终完成目标,也需要学会把长期目标拆分成不同的短期目标,一个个地攻克。
③并且,我们还需要养成责任意识,对于生活中、学习中出现的问题,不逃避,不退缩,不推责,勇于承担并解决。
【解析】贴切本文论点,言之有理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