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人民共和国汽车行业标准

合集下载

汽车操纵拉索 标准

汽车操纵拉索 标准

汽车操纵拉索的标准主要参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汽车行业标准QC/T 9101—199。

该标准详细规定了以下方面:
1. 技术要求:明确了操纵拉索总成需要满足的技术条件,包括材料、设计、制造等方面的规范。

2. 试验方法:提供了检验操纵拉索是否符合技术要求的具体测试步骤和程序。

3. 检验规则:制定了产品在生产过程中以及成品出厂前的检验流程和合格标准。

4. 标志:规定了在产品上应标明的信息,如制造商、型号、生产日期等。

5. 包装:对产品的包装方式提出了要求,以确保在运输过程中的安全性和完整性。

6. 运输及贮存:给出了产品运输和储存的条件和方法,以保持产品的良好状态。

这些标准旨在确保汽车操纵拉索的质量和性能,保障车辆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对于汽车制造商和零部件供应商来说,遵循这些标准是至关重要的。

同时,消费者在选购汽车操纵拉索时,也可以参考这些标准来评估产品的质量和性能。

中国汽车法规标准

中国汽车法规标准

中国汽车法规标准一、国家汽车法规中国的汽车法规,是为了规范汽车行业的发展,保障消费者权益,促进汽车产业健康有序发展而制定的。

这些法规由国家相关部门制定并发布,各地方政府和相关机构负责执行。

以下是部分主要的国家汽车法规:1、《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规定了汽车的登记、检验、使用等环节的管理规定,明确了车辆管理所的职责,并规范了道路交通安全管理行为。

2、《机动车维修管理规定》:规范了机动车维修行业的经营行为,提高了维修服务质量,保障了消费者权益。

3、《报废汽车回收管理办法》:规范了报废汽车的回收、拆解、利用等环节的管理行为,保障了报废汽车的安全、环保处理。

二、汽车安全标准汽车安全标准是为了确保汽车在使用过程中的安全性而制定的,主要涉及到汽车的结构设计、性能要求、安全装置等方面。

中国的汽车安全标准由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发布,主要包括以下几项:1、GB 21861-2008《机动车安全技术检验项目和方法》:规定了机动车安全技术检验的项目、方法、设备要求等,是汽车安全性能检测的重要标准。

2、GB 7258-2017《机动车运行安全技术条件》:规定了机动车的结构、性能、安全装置等方面的要求,确保了汽车的基本安全性能。

3、GB 23254-2009《客车紧急出口装置》:规定了客车紧急出口装置的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标识等,保障了乘客在紧急情况下的逃生安全。

三、汽车环保标准随着环境问题的日益严重,汽车环保标准也越来越受到关注。

中国的汽车环保标准由国家环境保护部制定并发布,主要包括以下几项:1、GB 18352.5-2013《轻型汽车污染物排放限值及测量方法》:规定了轻型汽车的污染物排放限值、测量方法、环保控制技术要求等,是汽车环保性能的重要标准。

2、GB 3847-2005《车用压燃式发动机和压燃式发动机汽车排气烟度排放限值及测量方法》:规定了车用压燃式发动机和压燃式发动机汽车的排气烟度排放限值、测量方法等,控制了汽车尾气排放对环境的影响。

QC269汽车铸造零件 未注公差尺寸的极限偏差

QC269汽车铸造零件 未注公差尺寸的极限偏差

表4
mm
极限偏差
铜合金(CT7)
轻金属合金及锌合金(CT6)
±0.28
±0.20
±0.32
±0.24
±0.37
±0.26
±0.39
±0.27
±0.41
±0.29
±0.45
±0.32
±0.50
±0.35
±0.55
±0.39
±0.60
±0.44
±0.70
±0.50
±0.80
±0.55
±0.90
±0.60
大于

0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3
3
6
6
10
10
16
16
25
25
40
40
63
63
100
100
160
160
250
极限偏差
最大尺寸≤80
最大尺寸>80
铸钢、球墨铸铁、有色金属(CT6) 铸钢、球墨铸铁(CT7)
±0.20
±0.28
±0.24
±0.32
±0.26
±0.37
±0.27
±0.39
±0.29
±0.41
±0.32
±0.45
偏差
最大尺寸>250(CT9) ±0.75 ±0.80 ±0.85 ±0.90 ±1.00 ±1.10 ±1.25 ±1.40 ±1.60 ±1.80 ±2.00 ±2.30 ±2.70 ±3.10
注:铸件的标准公差按 GB/T 6414 分为 16 级:CT1、CT2……CT16。
表3 mm
基本尺寸
表1 mm
基本 大于 0
63 100 160 250 400

中华人民共和国汽车行业标准

中华人民共和国汽车行业标准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发布QC/T ×××—××××前 言本标准的技术内容是在综合分析国际标准、国外先进标准的基础上,并根据我国实际情况而制订的。

本标准符合国家强制性标准GB 8410-2006、GB 9640-1988、GB 10807-2006、GB 10808-2006。

本标准由全国汽车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提出。

本标准由全国汽车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上海延锋江森座椅有限公司。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 :毛泳春汽车座椅聚氨酯泡沫1 范围本标准规定了对带刚性而形状固定的全泡沫材料的乘用车座椅用聚氨酯泡沫座垫和靠背的物理性能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作为防震、舒适性衬垫材料制成乘用车座椅座垫、靠背的聚氨酯泡沫。

2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GB/T 2918-1998 塑料试样状态调节和试验的标准环境(idt ISO 291:1997)GB/T 3730.1-2001 汽车和挂车类型的术语和定义GB/T 6343-1995 泡沫塑料和橡胶 表观密度的测定(idt ISO 291:1997)GB/T 6344-1996 软质泡沫聚合物 拉伸强度和断裂伸长率的测定(idt ISO 1798:1983) GB/T 6669-2001 软质泡沫聚合材料 压缩永久变形的测定(idt ISO 1856:1980)GB 8410—2006 汽车内饰材料的燃烧特性GB 9640-1988 软质泡沫聚合材料加速老化试验方法(idt ISO 2440:1983)GB 10807-2006 软质泡沫聚合材料 硬度的测定(压陷法)(idt ISO 2439:1997)GB 10808-2006 高聚物多孔材料 撕裂强度的测定(idt ISO 8067:1989)ISO 3385:1989 软质泡沫聚合材料-恒定负荷反复压陷疲劳性能的测定SAE J1351 JUN93 绝缘材料的气味试验SAE J1756 DEC94 汽车内饰材料确定成雾特性的试验3 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

QCT29101-1992汽车用操纵拉索总成

QCT29101-1992汽车用操纵拉索总成

QCT29101-1992汽车⽤操纵拉索总成中华⼈民共和国汽车⾏业标准QC/T29101—92汽车⽤操纵拉索总成1主题内容与运⽤范围本标准规定了汽车⽤操纵拉索总成(以下简称拉索总成)的技术要求、试验⽅法、检验规则、标志、包装、运输及贮存。

本标志适⽤于各类汽车操纵⽤单拉拉索总成。

2引⽤标准GB61螺母GB196普通螺纹基本尺⼨GB197普通螺纹公差与配合GB491钙基润滑脂GB699优质碳素结构钢技术条件GB2828逐批检查计数抽样程序及抽样表GB3206优质碳素结构钢丝GB6388运输包装收发货标志GB6543⽡楞纸箱GB8901~8902航空⽤钢丝绳ZB T35001汽车⽤电⽓设备基本技术条件ZB/T T04005汽车产品零部件编号规则JB2864汽车⽤电镀层和化学处理层3产品型式及编号3.1产品型式见图1、图2、图3、图4。

3.2产品编号产品编号应符合ZB/T T04005附录A中A2的规定。

4技术要求4.1拉索总成应符合本标准规定,井按经规定程序批准的图样及技术⽂件制造。

4.2拉索总成应能在⼀40~75℃环境温度下正常⼯作。

4.3拉索总成长度见图5,极限偏差见表1。

4.4主要零部件名称、种类及材料见表2,其材料应符合表2规定;也允许采⽤性能不低于表2规定的其它材料制造。

4.5外观质量4.5.1各⾦属零件不允许有裂纹、碰伤、锈蚀、变形、飞边、⽑刺等影响使⽤性能的缺陷。

4.5.2⾮⾦属件应⾊泽均匀、平整、不允许有⽓泡、裂纹、缺料等缺陷。

4.5.3⾦属零件的电镀层及化学处理层应符合JB2864的规定。

4.5.4在芯线上应涂有润滑脂。

润滑脂性能应符合GB491的规定或由供需双⽅商定。

4.6⾦属零件螺纹基本尺⼨按GB196的规定;外螺纹精度按GB197规定中的6g或6h公差制造。

内螺纹精度按GB197规定中的6H公差制造。

4.7拉索总成(不带防尘套)负载效率ηf 应不低于65%,试样负载效率ηf应不低于70%。

QC T 42-92汽车盘式制动器摩擦块试验后表面和材料缺陷的评价

QC T 42-92汽车盘式制动器摩擦块试验后表面和材料缺陷的评价

中华人民共和国汽车行业标准QC/T 42—92汽车盘式制动器摩擦块试验后表面和材料缺陷的评价本标准等同采用国际标准 ISO 7629一1987《汽车盘式制动器摩擦块试验后表面和材料缺陷的评价》。

1 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本标准规定了汽车盘式制动器摩擦块(以下简称摩擦块)经受整车试验或实验室试验后其表面和材料的缺陷分类、测量工具、测量方法和测量结果的评价方法。

本标准适用于摩擦块。

2 缺陷分类用肉眼来判定出现的缺陷。

摩擦块经受试验后表面和材料的缺陷分为四类:1类——裂纹(见图1);2类——缺边(见图2);3类——凸泡和凹坑(见图3);4类——材料从摩擦块背板剥离和材料内分层(见图4)。

3 测量工具用透明的标准计算纸覆盖在摩擦块的整面积上测量其缺陷(见图5)。

4 测量方法4.1 初始测量4.1.1 测量试验前摩擦块并记录:4.1.1.1 对称形状的摩擦块,在摩擦块的中线上测量其高度H,对非对称形状的摩擦块,测量其最大高度值,单位mm(见图1)。

4.1.1.2 摩擦块的摩擦表面积A,单位mm2。

o4.1.2 确定高度H的中点为参考点A。

4.2 缺陷的测量4.2.1 1类缺陷(见图1)测量每处裂纹的长度L,单位mm。

按图5所示,将标准计算纸置于A点;并统计裂纹最密集的10mm×10mm范围内的裂纹数,部分通过该面积的裂纹亦在统计之内。

4.2.2 2类和3类缺陷(见图2和图3)将标准计算纸置于摩擦块的工作面上,用肉眼测量每处缺陷的面积,以mm2计,其中对缺边可用a×b表示(见图2)。

4.2.3 4类缺陷(见图4)测量其剥离和分层的长度L,单位mm。

5 结果表示5.1 裂纹(1类)5.1.1 计算占摩擦块高度H的百分比,并记录:a.最长裂纹的长度;b.全部裂纹长度的总和。

5.1.2 记录在100mm2内所看到的最多裂纹数。

5.2 缺边(2类)、凸泡与凹坑(3类)将所有2类和3类缺陷的面积相加,计算其占摩擦块表面积A的百分比,o并记录:a.最大缺陷的面积;b.全部缺陷面积的总和。

中华人民共和国汽车行业标准QCT480一1999代替GBT

中华人民共和国汽车行业标准QCT480一1999代替GBT

中华人民共和国汽车行业标准 QC/T 480一1999汽车操纵稳定性指标限值与评价方法代替GB/T 13047一91 Criterion thresholds and evaluation of controllabilityand stability for automobiles1 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本标准规定了汽车操纵稳定性指标限值与评价方法。

本标准适用于在公路、城市道路上行驶的汽车,非公路上行驶的汽车可参照执行。

2 稳态回转试验,定义为前、后桥侧偏角差与侧向加速度关2.3 中性转向点的侧向加速度值an系曲线上,斜率为零处的侧向加速度值。

在所试的侧向加速度值范围内,未出现中性转向点时,a值用最小二乘法按无常数项的三次多项式拟合曲线进行推算。

n2.3.1 中性转向点的侧向加速度值a的评价计分值,按式(1)计算:n2.4 不足转向度U,按前、后桥侧偏角差值与侧向加速度关系曲线上侧向加速度值为2m/s2处的平均斜率(纵坐标值除以横坐标值)计算。

评价计分值按式(2)计算。

2.6 稳态回转试验的综合评价计分值,按式(4)计算:3 转向回正性能试验3.1 本项试验,按松开转向盘(方向盘)3s时的残留横摆角速度绝对值△r及横摆角速度总方差Er两项指标进行评价计分。

3.3 低速回正性试验与高速回正性试验的残留横摆角速度绝对值Δr的评价计分值,均按式(5)计算:3.4 低速回正性试验与高速回正性试验的横摆角速度总方差Er的评价计分值,均按式(6)计算:3.4.1 当NE大于100时,按100分计。

3.5 转向回正性能试验的综合评价计分值4 转向轻便性试验5 转向瞬态响应试验(转向盘转角阶跃输入)5.1 本项试验,按侧向加速度值为2m/s2时的汽车横摆角速度响应时间T进行评价计分。

5.2 最大总质量小于或等于6t的汽车,汽车横摆角速度响应时间T的下限值T60与上限值T,见表4。

1005.3 最大总质量大于6t的汽车,本项试验不进行评价计分。

中华人民共和国汽车行业标准汽车油漆涂层QC-T484-1999

中华人民共和国汽车行业标准汽车油漆涂层QC-T484-1999

中华人民共和国汽车行业标准汽车油漆涂层QC-T484-1999中华人民共和国汽车行业标准QC/T 484-1999,代替JB/Z 111-66,适用于汽车油漆涂层,不适用于汽车电器和仪表产品的油漆涂层。

1.油漆涂层代号的规定根据汽车零部件的使用条件和涂漆质量要求的不同,油漆涂层分为10个组和若干等级,详见表1.表1:涂层代号2.技术要求油漆涂层的主要质量指标,根据油漆涂层代号的组别和级别规定于表2中。

表2:涂层等代号级涂层特性:属于优质、装饰保护性涂层,具有优良的耐候性、耐水性、装饰性和机械强度,适用于湿热带气候地区。

涂层的主要质量指标包括漆膜外观、光泽、涂层厚度和机械强度等。

用途举例:1.车身底板外表面和翼子板内表面,涂底漆后应涂防声、耐磨、绝热涂料(见TQ8丁),焊缝连接处应涂密封胶。

2.铝制品件,采用锌黄纯酚醛或环氧底漆。

3.车身内表面被覆盖的部分可以不喷面漆。

4.为提高车身的耐腐蚀性,对涂过漆的车身内腔及未涂上漆的结构内腔应进行喷涂防锈蜡处理。

以上技术要求适用于载货汽车驾驶室及覆盖件、大客车车厢、越野车、吉普车车身,以及上述总成使用的零件。

车车身涂装1.外观要求:涂层应平整光滑,无颗粒,光泽如镜,光亮度不低于90.2.涂层厚度:底漆层不少于20μm,中间涂层应在40~50μm之间(不包括腻子层),面漆层在60~80μm之间。

3.机械强度(不包括腻子层):冲击强度不低于20kg·cm,弹性不超过10mm,硬度不低于0.6,附着力为1级。

4.耐候性:在广州海南岛地区曝晒两年或使用四年后,涂层仍应完整,不起泡、不粉化、不生锈、不开裂,允许失光率不超过30%和明显变色。

5.腐蚀性:①按照4.1.11 a)法盐雾试验700h合格。

②在长江以南地区使用五年(20万公里)不应产生穿孔腐蚀或因锈蚀产生结构损坏。

6.耐水性:在50℃的水中浸泡20个循环,允许变粗,但不应起泡。

7.耐碱性:按照4.1.8 b)法4h不发生糊化,允许轻微变色。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华人民共和国汽车行业标准
汽车行业是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国家重点支持和发展的产业之一。

为了规范汽车行业的生产、销售和使用,保障消费者的权益,中华人民共和国制定了一系列的汽车行业标准,以确保汽车产品的质量和安全性。

本文将对中华人民共和国汽车行业标准进行详细介绍,以便广大消费者和从业人员了解相关政策法规。

首先,中华人民共和国汽车行业标准涵盖了多个方面,包括汽车的设计、制造、检测、销售和使用等环节。

其中,对于汽车的设计和制造,国家制定了一系列的技术标准和质量标准,以确保汽车产品的安全性、环保性和耐久性。

同时,针对汽车的检测和认证,国家也制定了相应的标准和程序,以确保汽车产品符合国家法律法规的要求。

此外,对于汽车的销售和使用,国家也制定了相关的标准和规定,以保障消费者的权益和安全。

其次,中华人民共和国汽车行业标准的制定和执行,对于整个汽车行业的发展
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通过制定严格的标准和规定,可以规范汽车行业的市场秩序,防止低质量和假冒伪劣产品的流入,保障消费者的合法权益。

同时,也可以促进汽车行业的技术创新和发展,提高汽车产品的质量和竞争力。

此外,通过严格执行标准和规定,可以有效地提高汽车产品的安全性和环保性,保障社会的公共利益。

再次,中华人民共和国汽车行业标准的制定和执行,也需要广大汽车生产企业、销售企业和消费者的共同参与和配合。

汽车生产企业应当严格遵守国家的标准和规定,加强产品质量管理,提高产品的技术水平和品质水平。

汽车销售企业应当严格执行国家的标准和规定,保证销售的汽车产品符合国家的法律法规和质量标准。

消费者也应当增强法律意识和质量意识,选择合格的汽车产品,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

最后,中华人民共和国汽车行业标准的制定和执行,需要政府部门、行业协会
和社会公众的共同努力和支持。

政府部门应当加强对汽车行业标准的监督和管理,建立健全相关的法律法规和标准体系,加强标准的宣传和培训,推动标准的不断提高和完善。

行业协会应当加强对会员企业的自律管理,促进行业的健康发展和规范
竞争。

社会公众应当增强对汽车行业标准的认识和理解,积极参与标准的制定和执行,共同维护汽车行业的良好秩序和发展环境。

总之,中华人民共和国汽车行业标准的制定和执行,是保障汽车产品质量和安全的重要保障,也是促进汽车行业健康发展的重要举措。

我们每个人都应当增强对汽车行业标准的重视和遵守,共同为汽车行业的发展做出贡献。

希望广大消费者和从业人员能够加强对汽车行业标准的了解和学习,共同推动汽车行业的良性发展和进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