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述道地药材的概念

合集下载

道地药材

道地药材

六、冬虫夏草的传说
• • 公元690年,晚年武则天(624~705年)体衰多病,咳嗽不止,稍感风寒便病情加重,尤其冬季, 不敢轻易地走出寝宫。太医为治疗她的病,什么贵重的药品都用过,但是不见多少疗效。 跟随武则天多年的御膳房康师傅,看在眼里,急在心上。他记得在家乡时,老年人用冬虫夏草 炖鸡滋补身体,想给武则天做一道试试看。鸡是“发物”,有可能引起老病复发,于是康师傅改用 鸭子取而代之。鸭子炖好后,康师傅端给武则天品尝。不料武则天见汤里有黑乎乎的似虫非虫的东 西,疑惑不解,认定是康师傅要害她,欲以谋杀罪处之。但念其以往没有过失,将其打入了大牢, 没有当即问斩。 御膳房的李师傅与康师傅是同乡好友,非常同情康师傅的遭遇。他想只有用冬虫夏草治好武则 天的病,才能还康师傅的清白。一天,李师傅一边拔鸭子身上的毛,一边琢磨着怎样用冬虫夏草炖 鸭子,怎样才能使武则天看不见那黑乎乎的东西呢?他想来想去,终于想出一个好办法--他扒开 鸭子的嘴,将60根冬虫夏草塞进鸭肚里,再将其放进锅里炖起来。武则天吃了以后,觉得鸭子炖得 汤味道鲜美,一天两次,此后每天便喝两盅冬虫夏草炖的鸭汤。一个多月后,武则天的气色好转, 不再咳嗽了,宫廷上下都为她的健康高兴。 一天,武则天心情愉悦,邀请监察御史吃饭。李师傅端上了冬虫夏草炖鸭汤,武则天说:“我 的身体恢复得很好,得益于这道汤。”监察御史尝了一勺,果然味道极佳。席间,武则天问监察御 史如何处理康师傅谋杀案,这时李师傅斗胆抢说了几句话:“康师傅炖的鸭汤里面黑乎乎的东西是 冬虫夏草。康师傅之所以这样做,全是为了给武皇补身子……”李师傅现身说法,把制作冬虫夏草 炖鸭汤的整个过程,原原本本地向武则天和监察御史做了讲述,之后,从鸭肚子里取出了黑乎乎的 冬虫夏草。武则天见此情景,马上吩咐把康师傅放出来,专门为她做冬虫夏草全鸭汤。从此,冬虫 夏草全鸭汤这道既能佐餐,又能治病的名菜身价百倍,成了御膳房的一道名菜,后来传到民间, 1000多年来,盛行不衰。

道地药材资源

道地药材资源
•10
三、道地药材的变迁与发展
(一) 道地药材品种来源的变迁。人们对道地药材本质的认识不 断深化,在品种来源上进行了更为准确的矫正和补充。 例如:历代本草所记载,的紫草原植物均为紫草科植物 紫草 经多年的研究和临床验证,现今紫草商品分为硬紫草和 软紫草,前者为历代本草中所记载的紫草,后者为历代本草 均未记载的同科植物新疆紫草。据分析,软紫草的根条肥大 ,松软易碎,气味特殊,色素含量为硬紫草的3.5倍,其抑 菌种类和强度也大于硬紫草,因而现代人认为软紫草品质最 佳。
•6
二、道地药材形成的原因
(一) 优良的物种遗传基因是形成道地药材的内在因素 道地药材的形成,首先与“物种”有直接关系,优良
的物种遗传基因是决定道地药材品质的内在因素。 大黄有43种,长期的研究和临床验证证明,来源于掌
叶组的掌叶大黄Rheum palmatum 、唐古特大黄 R. tanguticum .及药用大黄R.officinale .为正品大 黄。前两种习称“北大黄”,是甘肃、青海的道地药材, 后一种习称“南大黄”,是四川等地的道地药材,而来源 于波叶组的藏边大黄、河套大黄、华北大黄、天山大黄等 的根和根茎,虽然也含有蒽醌衍生物成分,但不含双蒽酮 苷、番泻甙苷,故泻下作用很差。
•17
( 五) 化学品质评价
• 药材的化学品质评价以指标性成分或各成分的指纹图谱定量 为主要特征。以化学分析方法评价药材的质量优劣是20世纪 发展起来的新技术,可为道地药材提供更为精确的评价标准 国家药典中对大多数药材提出了定量指标。近来越来越多的 学者采用化学指纹图谱和模式识别等方法对道地药材加以识 别鉴定。如: 来源于不同产地的同一药材,道地者与非道地者在主要 理化指标方面有明显差异。如“浙八味”中的延胡索,总生 物碱含量为0.5%~O.6%,为其它产地所不及,而产于东北 等地的东北延胡索、全叶延胡索等,不仅总生物碱含量低, 而且不含镇静、镇痛的主要成分延胡索乙素。

道地药材简析

道地药材简析

道地药材简析道地药材简析⽬录⼀、道地药材的概念 (1)⼆、道地药材的区域划分 (2)三、道地药材的现代研究 (2)四、道地药材的营销价值 (3)五、附录:道地品种解析 (4)⼀、道地药材的概念道地药材:是指具有中国特⾊、根植于中医药理论体系、来源于⽣产和⽤药实践、世所公认的特定产区的名优正品药材的代名词。

它不仅是药材⽣产的地理概念,更重要的是质量概念和⽂化概念,是中国地⽅传统⽂化的标志和⾦字招牌,是中华民族创造的影响世界的中国思想、中国形象和中国制造。

特点:1)优良的种质资源是道地药材形成的内在因素。

道地药材的种质资源是优质的药⽤遗传资源,主要包括栽培品种、野⽣种、近缘野⽣种和选育的良种。

如⼈参被誉为“百草之王”,有野⽣⼈参(野⼭参),半野⽣⼈参(林下参)和栽培⼈参(园参)。

它的栽培品种按根形分为⼤马⽛、⼆马⽛、长脖、圆膀圆芦。

其中⼤马⽛植株⾼⼤,茎杆粗壮,地下根产量⾼,常作为主要栽培品种。

2)适宜的⽣态环境是道地药材形成的外在条件。

中药材对特定的⽣态环境能够适应,⼜因其适应性特点⽽产⽣获得性遗传的种内变异。

如:川贝母是著名的川产道地药材,⾃然分布于青藏⾼原海拔3000—4500m的⾼⼭灌丛及草甸地带的⾼⼭灌丛及草甸地带,经⼈⼯驯化后,可⽣长于海拔在2700⽶左右的⼭坡草丛或阴湿的⼩灌丛中⼭坡草地进⾏规模化的⼈⼯栽培。

川贝母喜湿润,忌⼲旱和积⽔,⽇均温5℃左右出苗,10~15℃开花,14~16℃果实成熟,15~20℃是⽣长最适宜温度,超过30℃则抑制器⽣长。

川贝母主要分布于横断⼭区和西南⾼原⽓候区域,四川阿坝州、⽢孜州是其道地产区。

3)规范的⽣产加⼯是道地药材形成的技术保障。

道地药材的⽣产加⼯主要包括栽培、采收、加⼯、炮制、贮藏等。

就采收⽅⾯来讲,要根据道地药材的种类、药物的性质、道地产区的采药经验,规范科学合理地进⾏采收加⼯。

如:⾦银花的开花时间很集中,必须抓紧时间采摘。

⼀般每年早春⼩曼后采摘头茬花,以后每⽉集中采摘,每年采4~5茬,采摘时应掌握在花蕾上部膨⼤成⽶⽩⾊时最适宜,过早花蕾青绿、嫩⼩,影响产量;过晚则花蕾开放,效价降低。

道地药的名词解释

道地药的名词解释

道地药的名词解释在中医中,道地药是指在其原产地自然生长、经过野生采摘或在特定环境条件下人工栽培的药材。

这些药材因为生长环境的特殊性,具有更好的品质和疗效,被广泛认可为上乘的中药材。

道地药的名词解释涉及到生长环境、采摘与加工等方面。

1. 生长环境与品质:道地药材之所以被称为道地,是因为它们在特定地理环境中生长,如高山、河谷、湖泊等。

这些环境条件对药材的生长起到重要影响,使得药材在含量和成分上有所区别。

以阿胶为例,道地阿胶最好的来源是山东境内的草原地区。

这里土质肥沃,气候温凉湿润,草本植物生态环境良好,所产的阿胶质地韧而不脆,气味香醇。

而从其他地区产的阿胶则可能质地较差,由于土壤贫瘠和气候条件不佳,品质难以媲美道地阿胶。

2. 采摘与加工:道地药材在采摘和加工过程中也有其独特之处。

道地药材的采摘通常采用人工手动方式进行,以减少对药材的伤害和保持最佳品质。

对于一些特殊的草本药材,如人参、当归等,甚至需等药材进入具有药效的最佳收获期再进行采摘,以确保其药效与功效的最大化。

加工也是道地药材品质保证的重要环节。

道地药材更注重天然的加工方法,避免使用人工合成剂或化学添加剂。

以枸杞为例,道地枸杞采用阳光晒干的方式进行加工,而非通过人为加热、二氧化硫熏制等速成的方式。

这种天然的加工方法有助于保留药材本身的有效成分,并使之具备更强的药效。

3. 道地药材的认证:为了给消费者提供可靠的道地药材,一些有关部门推出了道地药材的认证机制。

这些认证机构会对药材的地理来源、生态环境、采摘及加工等环节进行严格审核,确保其符合道地药材的标准。

在市场上,认证的道地药材可以通过特殊的标志进行标识,帮助消费者进行辨别和选择。

总之,道地药是指在特定地理环境中生长、经过特殊采摘和加工方式制得的药材。

它们以其独特的品质和疗效成为中医药中重要的组成部分。

对于消费者而言,选择认证的道地药材是保证安全和有效的重要途径。

通过更加了解和认识道地药的名词解释,我们有助于更加科学地选择和使用中药药材,为我们的健康保健提供有力支持。

中药的道地药材及其鉴别

中药的道地药材及其鉴别
精品课件
阿胶 党参 川贝 田七 藏红花
山东东阿 山西上党
四川 广西田州
不同产地形成了各自优质 的道地药材。如关药、北药、 南药、广药、川药、贵药、怀 药、祁药等。
由西藏引进
精品课件
什么样的药材才是道地药材呢?
四大怀药:怀地黄 怀山药 怀牛膝 怀菊 浙八味:元胡 玄参 麦冬 白术 芍药 温郁金 杭白菊 浙贝母 四川:黄连 枳壳 川芎 泽泻 巴豆 白芍 川贝母 东北:人参 鹿茸 五味子 宁夏:枸杞 甘肃:当归 党参 大黄等
精品课件
(1)道地药材具有明确的地理特征
地理特征也包含着自然特征、气候特征、生态特征,不同地 方其自然环境和气候不同。 特定产地出产,也就是特定的生态气候环境条件生长 或生产的,离开其适宜的生态气候环境生产出的药材质量 会发生改变,道地药材的生态气候环境适宜药材的生长, 道地产地的生态气候环境包括气候、土壤、生物等多种生 态因子组成的生态环境。
15
20
甘草个体甘草酸含量的变异分化
精品课件





的 内 在 因 素
遗 传 基 因 是 形





1 特定的种质资源
当一个药材种具有较广的分布区时,它的各个不同 地区的居群往往具有不同的基因型,或称地方性特化基因
型(local specialized genotype),(遗传多样性、生
物多样性)而这些基因型是由于不同的生态或地理的条件 长期选择作用塑造而成,是产生道地的遗传本质。
湖北:龟板 鳖甲 茯苓等 安徽:木瓜 大枣 菊花 白芍 福建:泽泻 云南:三七
精品课件
二、道地药材的特征
1、道地药材的特征 道地药材具有

道地药材的名词解释

道地药材的名词解释

道地药材的名词解释道地药材,又称为地道药材,是优质中药材的代名词,是指药材质优效佳,这一概念源于生产和中医临床实践,地道二字具有原产、真实、特有、优质等含义,通俗的认为道地药材就是指在一特定自然条件和生态环境的区域内所产生的药材,并且生产较为集中,具有一定的栽培技术和采收加工方法,质优效佳,对中医临床所公认。

判定标准:1、道地药材必须在中医理论指导下,经过了一定时期的临床检验。

2、道地药材在医疗实验中发挥了优良的功效,获得了较高的知名度。

3、道地药材的出产具有明显的地域性特点。

据数据统计,传统的道地药材种类有200多种,道地药材生产的数量和产值都占80%以上,中医治疗效果相对较好,应用广泛,在中医配方中的出现率相对较高。

道地药材,又称为地道药材,是优质中药材的代名词,是指药材质优效佳,这一概念源于生产和中医临床实践,数千年来被无数的中医临床实践所证实,是源于古代的一项辨别优质中药材质量的独具特色的综合标准,也是中药学中控制药材质量的一项独具特色的综合判别标准,通俗的认为,道地药材就是指在一特定自然条件和生态环境的区域内所产的药材,并且生产较为集中,具有一定的栽培技术和采收加工方法,质优效佳,为中医临床所公认。

概念道地药材是指经过中医临床长期应用优选出来的,产在特定地域,与其他地区所产同种中药材相比,品质和疗效更好,且质量稳定,具有较高知名度的中药材。

判定标准1、道地药材必须在中医理论指导下,经过了一定时期的临床检验。

许多道地药材都有着悠久的应用历史;即便是新兴药物,也必定经过了较长时期的临床检验,才能够获得普遍认可。

2、道地药材在医疗实践中发挥了优良的功效,获得了较高的知名度。

道地药材必然具有良好的临床疗效,从而得到医家的广泛赞誉;而药材经营者为了营销药材,也会广而告之,令这类疗效卓著的药材家喻户晓。

3、道地药材的出产,具有明显的地域性特点。

这种地域性,或体现在药材对于特定产区的独特依赖性;或体现为其产地形成了独特的生产技术,为他处所不及;或是在出产地传承着精湛的加工工艺.其他地域的技艺无法取代;或是药材在特定产区的产量长期保持稳定,占据着药材交易的主流地位。

道地药材

道地药材

道地药材一、道地药材的含义道地药材,又称“地道药材”,就是指在特定自然条件、生态环境的地域内所产的药材。

道地药材可以理解为由某个或某几个行政区划所出产的,即生产集中,历史悠久、产地适宜、品质优良、产量丰富、栽培技术和采收加工考究、符合现代GAP规范要求,疗效稳定可靠,并得到公众认可的药材,是优质药材的代名词。

药材受种质、环境、生长年限等诸多因素的影响,疗效常常不稳定,因此古人对药材的道地性早有清楚的认识,古代本草中对药材的产地有详细的记载,很多带产地的中药名如川芎、云木香、广藿香、浙贝母、秦皮等说明了道地药材的重要性。

二、道地药材具备的条件道地药材应具备的条件是优良的品种、适宜的生长环境和采收时间、当地药农良好的种植(养植)和加工技术、中医理论指导下良好的疗效。

1、优良的品种优良品种是指在一定区域范围内表现出品质好、长势好、抗逆性强、适应性广、有效成分含量高等优良特性的品种。

保持药材种质的优良,与生长环境、种植(养殖)技术等方面有密切的关系,道地药材产地的种质一般有很好的遗传稳定性。

2、适宜的生长环境与采收时间我国地跨寒、温、热三带,地形错综复杂,气候条件多种多样。

不同地区的地形、海拔高度、土壤、气候、日照、降雨量等条件,形成了不同的道地药材。

如内蒙古的黄芪,甘肃的当归,四川的黄连、附子,广西的蛤蚧,山西的党参,河南的地黄、怀牛膝,江苏的薄荷,安徽的牡丹皮,有些药材的在一定范围内长势良好,如吉林的人参,云南的三七、宁夏的枸杞子等,在其它地方长势差或不能存活,有些药材虽在其它地方能生长,但往往会发生品种退化,药材性状改变,有效成分含量下降或完全丧失,导致药效降低等情况。

生长年限和采收时间也是道地药材的一个重要的指标,与药材外观性状、有效成分的积累有密切的关系,如人参、三七、麦冬等,非采收时间不可采收,种子类药材须在果实成熟时采收等。

3、良好的种植(养殖)和加工技术道地药材产区都有悠久的栽培(养殖)历史,当地药农掌握了丰富的种植(养殖)技术,重视品种的改良、优化,常常形成了一套规范的操作程序,如选种、育苗、移栽、嫁接、剪枝等,在防涝、施肥、防虫等方面也具有丰富的经验,这些技术和经验已成为道地药材高质高产的重要保证。

中药道地药材

中药道地药材

二、道地药材具备的条件
❖ 2.适宜的生长环境与采收时间 ❖ 我国历史悠久,土地辽阔,地跨寒、温、热
三带,地形错综复杂,气候条件多种多样。 不同地区的地形、土壤、气候等条件,形成 了不同的道地药材。
二、道地药材具备的条件
❖ 如内蒙古的黄芪,甘肃的当归,青海的大黄, 四川的黄连、附子,广西的蛤阶,山西的党 参,山东的北沙参、金银花,河南的地黄、 怀牛膝,江苏的薄荷,安徽的牡丹皮,浙江 的玄参、浙贝母,福建的泽泻等等。
一、道地药材的含义
❖ 道地药材,又称“地道药材”。“道”是古 代的一种行政区划,《实用大辞典》解释为: 汉代将少数民族聚居地区设置的县称为道; 唐代凡州府三百五十八,依叙为十一道,后 析增五道(是唐之道制,后世及日本,高丽 皆承袭……);清以布政司领道,民国初改 为道尹(将每省分为几道)。《辞海》对 “道地”的解释为“真正;真实”的意思。 明代汤显祖的《牡丹亭·一名詷药》有“好道 地药材”之说。
三、道地药材的变迁
❖ 道地药材是由中医药学家长期临床实践的结果,它 固然受自然因素的影响,也受政治、经济、交通等 因素的影响。古代由于交通、通信不发达,使历代 本草对药材的道地性记载很不一致,但从应用的历 史和实际疗效来看,有些不同产地的药材质量都是 上乘的,并应用至今,如麦冬有川麦冬、杭麦冬, 金银花有怀银花、济银花,菊花有杭菊、贡菊、滁 菊、亳菊等。因此道地药材的产地并不局限于一个 地方,在不同的地理环境里可以有多个地方。经济 结构的变化也是道地药材产区发生变化的一个因素, 如可药用的经济作物产地战略大调整等。
❖ 在实际的质量评价中,由于药材的生产受大自然、 不同地区、不同种植(饲养)水平、不同采收时间 等影响,往往质量变化较大,不易控制。为解决这 些问题,在道地药材的生产中人们引入了很多管理 模式和经营模式,比较典型的有城市药材公司和农 村种植公司签订生产销售合同、药材公司和农民签 订种植收购合同等,由药材公司对农民进行生产指 导。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简述道地药材的概念
道地药材指的是生长于特定地域、环境和气候条件下的草药植物,具有独特的品质和药用特性。

道地药材一般具备以下特点:
1. 特定产地:道地药材需要生长在特定的地理环境中,如高山、沼泽、沙漠等,这种特殊的产地会对其生长过程和药物成分产生影响。

2. 特定气候:道地药材需要生长在特定的气候条件下,包括温度、湿度、日照等因素。

这些气候条件会对植物的生长、发育和药用成分的积累产生影响。

3. 特定生长环境:道地药材需要在特定的生态环境中生长,包括土壤类型、水质、空气质量等。

这些因素会影响植物的生长速度和药物成分的积累。

4. 品质优良:道地药材生长在特定的环境条件下,具有较高的品质和药用价值。

其药用成分含量较高,质量更加稳定,且具有独特的药效和功效。

5. 文化背景:道地药材还与当地的传统医学和文化密切相关。

这些药材往往与当地的医疗实践、民间传统等紧密相连,代表了当地的医药文化。

道地药材在传统中医药领域具有重要地位,因为其所处的特定环境和生长条件会对草药的药效和品质产生重要的影响。

因此,选择道地药材可以提高草药的疗效和安全性,也是传统中医药和保健品生产中的重要考量因素。

同时,保护和管理道地药材资源也是保护生物多样性和维护生态平衡的重要举措。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