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电放电抗扰度标准
静电放电抗扰度测试介绍

静电放电抗扰度测试介绍
静电放电抗扰度测试Testing and measurment techniques---Electrostatic discharge immunity test
——泰派斯特
1静电放电抗扰度测试范围:
本标准规定电气和电子设备遭受直接来自操作者和对邻近物体的静电放电的抗扰度要求和试验方法,还规定了不同环境和安装条件下试验等级的范围和试验程序.
2静电放电抗扰度测试引用标准:
GB/T4365-1995 电磁兼容术语 IEC 68-1:1998 环境试验第一部分:总则及导则
3静电放电抗扰度测试概述
本标准所涉及的是处于静电放电环境中和安装条件下的装置.系统.子系统和外部设备。
例如,低相对湿度,使用低导电率(人造纤维)地毯.乙烯基服装等。
4静电放电抗扰度测试定义:
4.1 降低degradation(of performance)
装置设备或系统的工作性能与正常性能的非期望偏离
4.2 电磁兼容性(EMC) electromagnetic compatibility
设备或系统在其电磁环境中能正常工作且不对该环境中任何事物构成不能承受的电磁骚扰的能力
4.3 抗静电材料antistatic discharge
在同种材料或与类似材料相互磨擦或分离时,具有产生电荷量最小的材料
4.4 储能电容器energy storage capacitor
静电放电发生器中的电容器,用以代表人体充电至试验电压值时的电容量,它可以分立元件或分布电容
4.5 ESD electrostatic discharge。
医疗器械相关EMS的测试要求

疗器械相关EMS的测试要求1. 医用电气设备的EMC标准为医疗设备规定了静电放电(ESD)抗扰度指标是:空气放电为±2KV、±4KV和±6KV。
试验过程中设备是否符合要求应根据医疗设备抗扰度的符合性判据进行判定。
静电放电抗扰度标准试验法为了试验医疗设备能否经受外界的静电放电干扰,通常使用静电发生器。
静电发生器可产生上千至万伏的静电电压,能用来对试验设备模拟实际的静电放电。
模拟静电放电分接触放电和空气放电,将静电发生器的放电电极直接接触设备的金属外壳部件进行放电称接触放电;将静电发生器的放电电极接近受试设备并由火花对受试设备放电,称空气放电;将静电发生器的放电电极通过垂直放置于离被测设备壳体面10cm处的-0.5m*0.5m大小的金属板,向该金属板放电称为间接放电或称间接空气放电。
2. 快速瞬变脉冲群抗扰度医用电气设备使用的交流电源一般都连接在公共电网上。
由于电网上接有其他电气设备,其中的大功率电感性负载的开关或继电器接点因闭合产生反电动势造成断续放电,这种断续放电在电源线中形成具有相当能量的快速瞬变脉冲群,可能会对电网上的医疗设备造成干扰。
标准规定在AC和DC电源线上施加:±0.5KV, ±1KV和±2KV快速瞬变脉冲群的电平。
试验过程中设备是否符合要求应根据医疗设备抗扰度的符合性判据进行判定。
快速瞬变脉冲群抗扰度试验法为了验证电气、电子设备能否经受公共电网上的快速瞬变脉冲群的干扰,应使用能产生图19波形的快速瞬变脉冲群发生器,通过一耦合装置将瞬变脉冲群注入电源线或其它信号电缆及互连电缆线中。
好图3. 浪涌抗扰度自然界发生雷电时,强大的雷电电磁场会在输电线或通讯线上感应出很大的雷电电压,称之为浪涌。
此外,大功率负载在开关时或电力系统故障时也会有类似于雷电电压的浪涌发生。
浪涌的频率较低,能通过输电线或通讯线传送到很远的设备处,干扰设备的正常工作甚至对设备造成损坏。
esd静电放电抗扰度检测方法与检测标准

ESD静电放电是指在两个接触或接近的物体间由于静电电荷失去平衡而发生的放电现象,通常称为静电击。
在现代电子产品制造和使用过程中,静电放电对电子产品的影响极其重要,甚至可能对产品的性能和寿命产生严重影响。
对静电放电抗扰度检测方法和检测标准的研究和制定显得尤为重要。
一、ESD静电放电抗扰度检测方法1. 传统方法传统的ESD静电放电抗扰度检测方法主要包括人体静电放电(HBM)、机器模拟静电放电(MM)和车间模拟静电放电(CDM)三种方式。
其中,HBM是通过人体与电气设备或系统之间的接触来模拟电气设备在实际应用中的静电放电,MM是通过模拟电气设备在实际应用中的机器间的接触来模拟静电放电,CDM则是通过模拟电气设备在实际应用中的车间之间的接触来模拟静电放电。
这些方法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模拟实际应用环境中的静电放电,但是在实际应用中的适用性和准确性有待进一步验证。
2. 新兴方法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和电子产品的不断更新换代,新兴的ESD静电放电抗扰度检测方法也在不断涌现。
基于纳米技术的ESD静电放电抗扰度检测方法,通过利用纳米技术的特殊性能,可以更加精准地模拟和检测实际应用环境中的静电放电,提高了检测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还有基于仿生学的ESD静电放电抗扰度检测方法,通过模拟自然界中生物体对静电放电的响应机制,可以提高电子产品对静电放电的抗扰度。
二、ESD静电放电抗扰度检测标准1. 国际标准目前,国际上对ESD静电放电抗扰度检测标准的制定已经相对成熟,在国际电工委员会(IEC)和国际标准化组织(ISO)已经有了相关的标准,如IEC 61340系列标准和ISO 10605标准等。
这些标准主要针对静电放电的发生原理、检测方法、抗扰度要求等进行了详细规定,对于全球范围内的电子产品生产和使用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2. 国内标准在国内,我国电子技术标准化研究院(CESI)和我国合格评定国家认可委员会(CNAS)等机构也已经制定了相关的ESD静电放电抗扰度检测标准,如GB/T 16927标准等。
静电放电抗扰度试验 IEC61000-4-2 GB T17626.2标准总结及重点分析

1.8 对受试设备直接施加的放电:
除非在通用标准、产品标准、产品类标准中有其他规定,静电放电只施加在正常 使用时人员可解除的受试设备上的点和面。以下是例外的情况(即放电不施加在 下述点): a) 维修时才接触得到的点和表面。这种情况下,特定的静电放电简化方法应在 文件中注明。 b) 最终用户保养时接触到的点和表面,这些极少接触到的点,如换电池时接触 到的电池、录音电话中的磁带等。 c) 设备安装固定后或按使用说明使用后不再能接触到的点和面,例如:底部和 设备的靠墙面或安装端子后的地方。
注:图中省略的 Cd 是存在于发生器与受试设备,接地参考平面以及偶合板之间 的分布电容,由于此电容分布在整个发生器上,因此,在该回路中不可能标明。
版权所有:苏州昊测电子科技有限公司整理总结 违者必究
静电放电发生器简图 波形参数
等 指示电压 放电的第一个峰 放电开关操作时 在 30ns 时的电 在 60ns 时的
试验单个设备或系统的抗静电干扰的能力。它模拟: (1)操作人员或物体在接触设备时的放电。 (2)人或物体对邻近物体的放电。
静电放电可能产生的如下后果:
(1)直接通过能量交换引起半导体器件的损坏。 (2)放电所引起的电场与磁场变化,造成设备的误动作。
1.3 放电方式 : 直接放电(直接对设备的放电):接触放电为首选形式;只有在不能用接触放电的地方(如 表面涂有绝缘层,计算机键盘缝隙等情况)才改用气隙放电。 间接放电:水平耦合,垂直耦合 1.4 静电放电发生器原理图及波形参数:
规定有耦合板的地方,例如允许采用间接放电的地方,这些耦合板采用和接地参考面 相同的金属和厚度,而且每断带有一个 470kΩ电阻的电缆与接地参考平面连接,当电缆置 于接地参考平面上时,这些电阻器应耐受住放电电压且具有良好的绝缘,以避免对接地参考 平面的短路,也可以防止静电电荷的积累。 气候条件:在空气放电试验的情况下,气候条件应在下述范围内:
静电放电抗扰度试验说明

试验应以单次放电的方式进行。在预选点上,至少施加十次单次放电。
连续单次放电之间的时间间隔建议至少1s,但为了确定系统是否会发生故障,可能需要较长的时间间隔。
注:放电点通过以20次/s或以上放电重复率来进行试探的方法加以选择。
对放置于或安装在受试设备附近的物体的放电应用静电放电发生器对耦合板接触放电的方式进行模拟。
5.2.2.1在受试设备下面的水平耦合板
对水平耦合板放电应在水平方向对其边缘施加。
在距受试设备每个单元(若适中)中心点前面的0.1m处水平耦合板边缘,至少施加10次单次放电(以最敏感的极性)。放电时,放电电极的长轴应处在水平耦合板的平面,并与其前面的边缘垂直。
接地参考平面的最小尺寸为1m2,实际的尺寸取决于受试设备的尺寸,而且每边至少应伸出受试设备或耦合板之外0.5m,并将它与保护接地系统相连。
受试设备与实验室墙壁和其他金属性结构之间的距离最小1m。
静电放电发生器的放电回路电缆应与接地参考平面连接,该电缆的总长度一般为2m。
如果这个长度超过所选放电点需要的长度,如可能将多余的长度以无感方式离开接地参考平面放置,且与实验配置的其他导电部分保持不小于0.2m的距离。
在空气放电的情况下,放电电极的圆形放点头应尽可能快地接近并触及受试设备(不要造成机械损伤)。每次放电之后,应将静电放电发生器的放电电极从受试设备移开,然后重新触发发生器,进行新的单次放电,这个程序应当重复至放电完成为止。在空气放电试验的情况下,用作接触放电的放电开关应当闭合。
5.2.2间接施加的放电
规定有耦合板的地方,例如允许采用间接放电的地方,这些耦合板采用和接地参考平面相同的金属和厚度,而且经过每端带有一个470k 电阻的电缆与接地参考平面连接,当电缆置于接地参考平面上时,这些电阻器应能耐受住放电电压且具有良好的绝缘,以避免对接地参考平面的短路。
GB17626[1].2 静电放电抗扰度
![GB17626[1].2 静电放电抗扰度](https://img.taocdn.com/s3/m/9a6ebb34b90d6c85ec3ac680.png)
前
言
本标准等同采用国际标准IC 0042 9 年 1 E 6 0--095 1 月第 一 。 版) 本标准从生效之 日起 。 同时替代 G / 1962-92工业过程测量和控制装置的电磁兼容性 B T 2. 19《 3 - 静电放电要求》 本标准是《 电磁兼容 试验和测量技术》 系列国家标准之 一 该系列标准包括以下标准: , 电磁兼容 电磁兼容 电磁兼容 电磁兼容 试验和测量技术 抗扰度试验总论 试验和测量技术 静电放电抗扰度试验 试验和测量技术 射频电磁场辐射抗扰度试验 试验和测量技术 电快速瞬变脉冲群抗扰度试验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电气和电子设备遭受直接来 自操作者和对邻近物体的静电放电时的抗扰度要求和试验 方法, 还规定了不同环境和安装条件下试验等级的范围和试验程序。
本标 准的 目的在于建立通用 的和可重现 的基准 , 以评估 电气和电子设备遭受静 电放 电时的性能 。 此 外, 它还包括从人体到靠 近关键设 备的物体 之间可能发生的静 电放电 。
本标准的规定包括 : — 放电电流的典M波形; 试验等级的范围;
— 试验设备;
— 试验配置 ; 一 试验程序 。
本标准对“ 实验室’ 乡 试验和“ 设备安装完成后的试验” 提出了技术要求。 本标准不对特殊设备或系统的试验进行规定。其主要 目的是对所有有关专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提 供一个通用的基本准则。有关专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 或设备的使用者和制造者) 负责选择试验和确定
本标准由中华人民共和国机械工业部提出。 本标准由全国无线电干扰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
本标准负责起草单位: 机械工业部上海工业 自动化仪表研究所、 机械工业部上海电器利学研究所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 : 洪济哗、 陆新华 、 彭聪、 邱云林 、 郑国娟。
静电标准测试_标准要求

静电放电抗扰度测试IEC 61000-4-2标准IEC 61000-4-2 是模拟由于人为地介入产生静电放电,该静电导致电子设备发生误动作的静电放电抗扰度试验的国际标准法规(基本法规)。
不仅是欧洲,世界各国都制定了采用了此规格的法规,进行了规定。
在无人为干扰的情况下,设备间发生的静电放电现象所导致电子设备的误动作不在IEC61000-4-2 规格范围内。
ISO10605标准ISO10605针对汽车用的电子模块和实际的车辆,评估静电放电导致的电子设备误动作和耐破坏性的静电放电抗扰度试验的国际标准法规。
车辆内或上下车辆时产生的静电放电,是导致安装在汽车上的电子设备产生误动作的主要原因,随着安装的电子设备的数量的增加,静电放电越来越受到重视。
此法规规定,假想带电的人体放电到电子设备发生静电现象,为了再现当时产生的电流波形,要使用电路进行试验。
此外,除了在行驶中假定电子设备被使用时的耐性的评估步骤外,对包装和维护等操作时,评估各模块的静电耐性的试验步骤也进行了规定。
静电标准简述1、ISO 参考了IEC 的经验和网络,完善其网络;2、ISO 增加考虑了人体的放电电阻;如IEC 61000-4-2:2008里描述:A storage capacitance shall be used which is representative of the capacitance of thehuman body. A typical value of 150 pF has been determined suitable for thispurpose.A resistance of 330 Ω has been chosen to represent the source resistance of a human body holding a metallic object such as a key or tool. It has been shown thatthis metal discharge situation is sufficiently severe to represent allhuman discharges in the field.330ohm 虽然是代表人体手持金属物体的模型,但是已经足够严酷了,因为其他情况下,阻值会更大一些,而我们知道,阻值增加,能量减小,严酷性随之降低。
esd试验标准

esd试验标准
esd即静电放电抗扰度试验,静电放电标准描述的是在低湿度环境下,通过摩擦使人体带电,带了电的人体,在与设备接触过程中就可能对设备放电。
静电放电(ESD)试验标准有:
1.人体放电模式(HBM):等效人体电容为100pF,等效人体电阻为1.5KΩ,规
定小于2kV的则为Class-1,在2kV~4kV的为class-2,4kV~16kV的为
class-3。
2.机器放电模式(MM):等效机器电阻为0(因为金属,通常小于10Ω),电容
为200pF。
由于机器是金属且电阻为0,所以放电时间很短,几乎是ms或者us之间。
静电放电抗扰度试验ESD模拟了两种情况:
1.设备操作人员直接触摸设备时对设备的放电,和放电对设备工作的影响;
2.设备操作人员在触摸邻近设备时,对这台设备的影响。
影响产品ESD测试的主要因素有:
1.机身材质:不同的外壳材质的产品有不一样的放电路径,对静电放电抗干
扰测试也会有不一样的影响,如导体、绝缘体、喷有导电漆的绝缘体等。
2.放电点与敏感线路的距离:静电属于高频的干扰,放电时会有电磁场产
生,距离近会有较大的寄生电容和较小的耦合阻抗,更容易被干扰。
3.放电点的静电流放电路径和阻抗:不同的路径造成不同的阻抗,不同的阻
抗会产生不同的干扰。
4.芯片本身的抗干扰能力:芯片本身承受脉冲干扰而不发生逻辑错误的能
力、外围电路的处理、外部连接的布线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静电放电抗扰度标准
在现代科技日新月异的时代,电子设备已经成为我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然而,这些设备在面临静电放电(ESD)时可能会受到干扰或损坏。
为了确保电子设备的稳定性和可靠性,静电放电抗扰度标准应运而生。
静电放电是一种常见的自然现象,它是由两种不同电位的物体接触时产生的电荷转移。
当人体成为静电放电的路径时,可能会对电子设备造成损坏或性能下降。
因此,制定静电放电抗扰度标准对于保护电子设备免受静电放电的影响至关重要。
静电放电抗扰度标准规定了电子设备在面临静电放电时的性能要求和测试方法。
这些标准定义了不同的测试等级,包括基本等级和工业等级。
测试等级是根据电子设备的使用环境和潜在的静电放电风险来划分的。
在测试过程中,电子设备需要经历一系列的静电放电脉冲,以模拟实际使用中可能遇到的静电放电情况。
测试结果将评估电子设备的性能是否符合标准要求。
如果电子设备通过了测试,则被认为是具有足够的静电放电抗扰度,能够在实际使用中稳定可靠地工作。
静电放电抗扰度标准的实施有助于提高电子设备的可靠性和稳定性,降低因静电放电造成的损坏和性能下降的风险。
对于制造商而言,符合这些标准可以确保产品的质量和可靠性,增强消费者对产品的信任度。
此外,这些标准还有助于促进电子设备之间的兼容性和互操作性。
如果不同制造商的电子设备都符合相同的静电放电抗扰度标准,它们在面临静电放电时将具有相似的性能表现,从而减少了因设备间差异导致的兼容性问题。
总的来说,静电放电抗扰度标准对于保护电子设备的稳定性和可靠性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遵循这些标准,我们可以确保电子设备在面临静电放电时仍能保持其性能,为我们的生活和工作带来更好的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