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分泌名词解释
生理学:内分泌(名词解释)

生理学:内分泌(名词解释)1内分泌(endocrine)某些腺体或细胞能分泌高效能的生物活性物质,通过血液或其它体液途径作用于靶细胞,从而调节它们的功能活动,这种有别于通过导管排出腺体分泌物的现象,称为内分泌。
2激素(hormone)由内分泌腺或散在的内分泌细胞分泌的高效能生物活性物质,称为激素。
3自分泌(autocrine)由内分泌细胞所分泌的激素在局部扩散又返回作用于该内分泌细胞而发挥反馈作用,称为自分泌。
4靶细胞(target cell)能与某种激素起特异性反应的细胞,称为该激素的靶细胞。
5允许作用(permissive action)有些激素本身并不能直接对某些组织细胞产生生理效应,然而在它存在的条件下,可使另一种激素的作用明显加强,即对另一种激素的效应起支持作用,这种现象称为允许作用。
6亲和力(affinity)激素与受体的结合力称为亲和力。
7上调作用(up regulation)某一激素与受体结合时,可使该受体或另一种受体的亲和力与数量增加,称为增量调节或简称上调。
8第二信使(second messager)激素是将所携带的信息传递到靶细胞的细胞外信使,称为第一信使;将这一信息传递到细胞内,使之产生生理效应的细胞内信使,称为第二信使。
9神经激素(neural hormone)由神经细胞分泌的激素,称为神经激素。
10半衰期(half-life)激素的活性在血液中消失一半的时间,通常用来表示激素更新的速度。
11下丘脑调节肽(hypothalamic regulatory peptide)下丘脑促垂体区的肽能神经元能合成并分泌一些调节腺垂体活动的肽类激素,称为下丘脑调节肽。
12侏儒症(dwarfism)幼年时缺乏生长素造成身材矮小、性成熟延迟,但智力发育多属正常,称为侏儒症。
13肢端肥大症(acromegaly)成年后GH分泌过多,将刺激肢端骨、颌面骨生长,内脏器官如肝、肾等也增大,称为肢端肥大症。
生理学:内分泌(名词解释)

生理学:内分泌(名词解释)1内分泌(endocrine)某些腺体或细胞能分泌高效能的生物活性物质,通过血液或其它体液途径作用于靶细胞,从而调节它们的功能活动,这种有别于通过导管排出腺体分泌物的现象,称为内分泌。
2激素(hormone)由内分泌腺或散在的内分泌细胞分泌的高效能生物活性物质,称为激素。
3自分泌(autocrine)由内分泌细胞所分泌的激素在局部扩散又返回作用于该内分泌细胞而发挥反馈作用,称为自分泌。
4靶细胞(target cell)能与某种激素起特异性反应的细胞,称为该激素的靶细胞。
5允许作用(permissive action)有些激素本身并不能直接对某些组织细胞产生生理效应,然而在它存在的条件下,可使另一种激素的作用明显加强,即对另一种激素的效应起支持作用,这种现象称为允许作用。
6亲和力(affinity)激素与受体的结合力称为亲和力。
7上调作用(up regulation)某一激素与受体结合时,可使该受体或另一种受体的亲和力与数量增加,称为增量调节或简称上调。
8第二信使(second messager)激素是将所携带的信息传递到靶细胞的细胞外信使,称为第一信使;将这一信息传递到细胞内,使之产生生理效应的细胞内信使,称为第二信使。
9神经激素(neural hormone)由神经细胞分泌的激素,称为神经激素。
10半衰期(half-life)激素的活性在血液中消失一半的时间,通常用来表示激素更新的速度。
11下丘脑调节肽(hypothalamic regulatory peptide)下丘脑促垂体区的肽能神经元能合成并分泌一些调节腺垂体活动的肽类激素,称为下丘脑调节肽。
12侏儒症(dwarfism)幼年时缺乏生长素造成身材矮小、性成熟延迟,但智力发育多属正常,称为侏儒症。
13肢端肥大症(acromegaly)成年后GH分泌过多,将刺激肢端骨、颌面骨生长,内脏器官如肝、肾等也增大,称为肢端肥大症。
生理学第十一章 内分泌试题及答案

第十一章 内分泌【测试题】一、名词解释1. 激素(hormone)2. 长反馈(loog-loop feedback)3. 应激(stress)4. 允许作用(permissive action)5. 黏液性水肿(myxedema)6. 碘阻滞效应(Wolff Chaikoff effect)7. 肢端肥大症(acromegaly)8. 应急学说(emergency reaction hypothesis)9. 下丘脑调节肽(hypothalamic regulatory peptide)10. 内分泌(endocrine)11. 自分泌(autocrine)12. 侏儒症(dwarfism)13. 靶细胞(target cell)14. 上调作用(up regulation)15. 呆小症(cretinism)16. 腔分泌(solinocrine)17. 组织激素(tissue hormone)二、填空题18. 根据化学结构,激素可分为、以及三类。
19. 激素的作用方式有:、、、和。
20. 内分泌腺分泌水平的相对稳定主要是通过机制实现的。
21. 细胞膜受体介导的激素作用机制主要建立在学说基础上,细胞内受体介导的激素作用机制主要建立在学说基础上。
22. 下丘脑的肽能神经元主要存在于、与内。
23. 腺垂体是体内最重要的内分泌腺,能分泌七种激素,其中、、和、均有各自的靶腺,是通过调节靶腺的活动而发挥作用。
24. 生长激素能诱导靶细胞产生一种具有促生长作用的肽类物质,称为。
25. 患闭经溢乳综合症的妇女,临床表现为闭经、溢乳与不孕,患者一般都存在无排卵与雌激素水平低落,而血中浓度却异常增高。
26. 神经垂体不含腺细胞,不能合成激素,其储存和释放的激素来源于下丘脑的和,其中抗利尿激素主要由产生;而缩宫素则主要是由产生。
27. 甲状腺激素主要有和两种;食物中的是合成甲状腺激素不可缺少的重要原料。
28. 对成年人甲状腺激素的作用主要是中枢神经系统及交感神经的兴奋性。
内分泌名词解释(筛选)

温结节:131I扫描结节的放射性碘的密度与正常腺体的密度基本一致
冷结节:131I扫描结节的放射性碘的密度完全缺失。
黎明现象:采用胰岛素强化治疗后夜间血糖控制良好,也无低血糖发生,仅于黎明一段短时间出现高血糖,其机制可能为皮质醇、生长激素等胰岛素拮抗激素分泌增多所致。
Somogyi现象:采用胰岛素强化治疗后在夜间曾有低血糖,在睡眠中未被查觉,但导致体内升血糖激素分泌增加,继而发生低血糖后的反跳性高血糖。
反应性低血糖症:进餐后胰岛素呈反应性释放过多,引起餐后低血糖症,称为反应性低血糖症。
单纯性甲状腺肿(simple goiter):是指非炎症和非肿瘤原因的不伴有临床甲状腺功能异常的甲状腺肿。
甲亢(hyperthyroidism):广义上是指多种原因引起甲状腺激素(thyroid hormone,TH)过多(包括内源性合成、分泌或释放过多;外源性),导致以高代谢为主要表现的一组临床综合征。
Meador综合征:不依赖ACTH性双侧性肾上腺小结节性增生所致的Cushing综合征,称为Meador综合征。
Carney综合征:一部分不依赖ACTH性双侧性肾上腺小结节性增生患者为家族性,呈显性遗传,往往伴面、颈、躯干皮肤及口唇、结膜、巩膜着色斑及蓝痣,还可伴有皮肤、乳房、心房粘液瘤,睾丸肿瘤,垂体生长激素瘤等,称为Carney综合征。
桥本(Hashimoto)甲状腺炎:即慢性淋巴细胞性甲状腺炎的甲状腺肿型,属于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炎。
甲减(hypothyroidism):是由各种原因导致的低甲状腺激素血症或甲状腺激素抵抗而引起的全身性低代谢综合征,其病理特征是黏多糖在组织和皮肤堆积,表现为黏液水肿。
尿崩症(diabetes insipidus):是指精氨酸加压素(AVP)又称抗利尿激素(ADH)严重缺乏或部分缺乏(称中枢性尿崩症),或肾脏对AVP不敏感(肾性尿崩症),致肾小管吸收水的功能障碍,从而引起多尿、烦渴、多饮与低比重尿和低渗尿为特征的一组综合症。
复习资料 内分泌系统名词解释

内分泌系统-名解注:黄色高亮名解为以往考题。
By余轶凡一.组胚1.分泌含氮激素细胞(Nitrogenous hormone-secreting cells)/甲状旁腺细胞的超微结构(Ultrastructure of cells of parathyroid gland):分泌含氮激素的细胞,细胞质内含有丰富的粗面内质网、发达的高尔基体和被膜包裹的分泌颗粒。
2.分泌类固醇激素细胞(Steroid-secreting cells )/肾上腺皮质内分泌细胞的超微结构:分泌类固醇激素的细胞,细胞质含丰富的滑面内质网、管状嵴线粒体和脂滴,无分泌颗粒。
3.垂体远侧部细胞(Hypophysis pars distalis cell):包括嗜酸性细胞(生长激素细胞、催乳激素细胞)、嗜碱性细胞(促甲状腺激素细胞、促性腺激素细胞、促肾上腺皮质激素细胞)和嫌色细胞。
4.嗜酸性细胞(oxyphil cell):5.嗜碱性细胞6.嫌色细胞7.垂体前叶内分泌细胞的分类:同上8.腺垂体的分区(subdivision of adenohypophysis):腺垂体分为远侧部、结节部和中间部。
9.垂体细胞(pituicyte):神经垂体的神经胶质细胞,形态多样,大小不一,胞质内含脂滴和脂褐素。
具有支持和营养神经纤维的作用。
10.赫令体(Herring body):下丘脑神经内分泌细胞的分泌颗粒经轴突运送至神经垂体,一些分泌颗粒在轴突沿途或轴突终末聚集成团,构成光镜下均质状的嗜酸性小体。
11.垂体门脉系统(Hypophyseal Portal System):垂体门脉系统是下丘脑与垂体远侧部之间的血管系统。
由垂体门微静脉及其两端的初级、次级毛细血管网构成,是下丘脑调节远侧部的桥梁。
12.垂体门脉循环(英文):同上13.下丘脑促垂体区(Hypophysiotrophic area):小神经内分泌细胞散在分布于下丘脑,主要位于室旁核小细胞部和弓状核,细胞所分布的区域称为促垂体区。
生理题目第十一章 内分泌

第十一章内分泌一、名词解释1.激素2.旁分泌3.自分泌4.神经分泌5.靶细胞6.允许作用7.下丘脑调节肽8.促激素9.应急反应lO.应激反应二、填空题1.按分子结构和化学性质,将激素可分为两大类,即———和———。
2.内分泌细胞分泌的信使分子称为——,其作用的细胞称为————。
3.下丘脑基底部的促垂体区神经元分泌下丘脑调节肽,经————运送到————调节其分泌功能。
4.内分泌腺分泌水平的相对稳定是通过——机制实现的。
5.生长素的主要作用是———和———。
6.由神经垂体释放的激素,其生物合成部位是——。
7.人幼年缺乏生长素将患——;成年后生长素分泌过多则出现———。
8.幼年时缺乏T3、T4将患——;成年后缺乏T3、T4将患——9.肾上腺皮质分泌的激素有———、———、和———。
10.糖皮质激素浓度升高可引起血液中中性粒细胞数目——,淋巴细胞数目——,嗜酸性粒细胞数目——。
11.应急反应和应激反应的主要区别在于,前者主要是——系统活动的增强,而后者则是——系统活动的增强。
12.血糖水平升高可引起胰岛素分泌———。
13.胰岛A细胞主要产生的激素是——,B细肥产生的主要是——,D细胞产生的主要是———。
14.维生素D,的活性形式是——。
15.甲状腺功能亢进时,血胆固醇水平———于正常。
16.当体内甲状腺激素含量增高时,心脏活动———。
17.调节体内钙、磷代谢的激素是——、———、和维生素D318.蛋白餐或静脉注射氨基酸可使胰岛素分泌————。
三、选择题(一)A型题1.血中激素浓度很低,而生理效应十分明显是因为A.激素的半衰期长B.激素的特异性强C.激素作用有靶细胞D.激素间有相互作用E.激素有高效能放大作用2.关于含氮类激素的正确描述是A.分子较大,不能透过细胞膜B.不易被消化酶所破坏,故可口服使用C.可直接与胞质内受体结合而发挥生物效应D.全部是氨基酸衍生物E.用基因调节学说来解释其作用机制3.第二信使cAMP’的作用是激活A.DNA酶B.磷酸化酶’C.蛋白激酶D.腺苷酸环化酶,E.磷酸二酯酶4.下列哪种激素属于含氮激素A.1,25-二羟维生素D3 B.雌二醇C.睾酮D.醛固酮E.促甲状腺激素5.神经激素是指A.存在于神经系统的激素B.作用于神经细胞的激素C.由神经细胞分泌的激素D.使神经系统兴奋的激素E.调节内分泌腺功能的激素6.激素作用的一般特征是A.由内分泌细胞粗面内质网合成B.以cAMP为第二信使C.受体位于靶细胞膜上D.对靶细胞有严格特异性E.有高效能的生物放大作用7.类固醇激素作用机制的第一步是与靶细胞的;A.细胞膜受体结合B.胞质受体结合C.核受体结合D.G.蛋白结合E.腺苷酸环化酶8.下列哪种激素不是由腺垂体合成、分泌的A.促甲状腺激素B.促肾上腺皮质激素C.生长素D.催产素E.黄体生成素9.下列哪种激素不是由下丘脑促垂体区的神经细胞合成的A.促肾上腺皮质激素B.生长素释放激素C.催乳素释放因子D.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E.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10.射乳反射是由下列哪种激素引起的A.催乳素B.雌激素C.催产素D.孕激素E.生长素11.刺激生长素分泌最强的代谢因素是A.低蛋白B.低血糖C.低血脂D.低血钾E.低血钠12.下列哪种激素不是垂体分泌、释放的A.生长素B.催产素C.抗利尿激素D.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E.催乳素13.血液中生物活性最强的甲状腺激素是A.碘化酪氨酸B.一碘酪氨酸C.二碘酪氨酸D.三碘甲腺原氨酸E.四碘甲腺原氨酸14.对脑和长骨的发育最为重要的激素是,A.生长素B.性激素C.甲状腺激素D.促甲状腺激素E.1,25一二羟维生素D,15.当甲状腺功能亢进时A.蛋白质合成增加,出现负氮平衡。
神经内分泌名词解释生理学

神经内分泌名词解释生理学神经内分泌系统是由神经元和内分泌细胞组成的一个调节系统,通过释放激素调节生理功能。
本文将介绍神经内分泌系统的名词解释及其在生理学中的作用。
1. 神经内分泌系统神经内分泌系统是由神经元和内分泌细胞组成的一个调节系统。
神经元通过释放神经递质作用于神经元或肌肉、腺体等靶细胞,而内分泌细胞则通过释放激素作用于靶细胞,从而调节生理功能。
2. 神经递质神经递质是神经元释放的化学物质,作用于神经元或肌肉、腺体等靶细胞,调节生理功能。
常见的神经递质包括去甲肾上腺素、多巴胺、谷氨酸、氨甲酰胆碱等。
3. 激素激素是内分泌细胞释放的化学物质,通过血液传递到靶细胞,调节生理功能。
常见的激素包括生长激素、甲状腺激素、胰岛素、肾上腺素等。
4. 下丘脑下丘脑是位于脑的基部,是神经内分泌系统的调节中心。
下丘脑通过释放神经递质和激素调节内分泌系统的功能,同时还参与调节睡眠、饮食、情绪等生理过程。
5. 垂体垂体是位于脑的基部,是内分泌系统的主要腺体之一。
垂体分为腺垂体和神经垂体,腺垂体分泌各种激素,如生长激素、促甲状腺激素、促性腺激素等,而神经垂体则分泌神经递质,如多巴胺、去甲肾上腺素等。
6. 自主神经系统自主神经系统是由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组成的调节系统,调节内脏器官的功能,如心率、血压、消化、排泄等。
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的作用往往相互拮抗,维持内脏器官的稳态。
7. 胰岛素胰岛素是由胰腺分泌的激素,作用于肝脏、肌肉、脂肪等组织,促进葡萄糖的吸收和利用,降低血糖浓度。
胰岛素是内分泌系统中最重要的激素之一,参与调节糖代谢和能量代谢。
神经内分泌系统是调节生理功能的重要系统之一,通过释放神经递质和激素调节靶细胞的功能,维持内环境的稳态。
《生理学》复习题 内分泌(含答案)

生理学复习题及答案——内分泌【第九章习题】一、名词解释1.激素2.应激反应3.垂体门脉系统4.生长素介质5.靶细胞6.促垂体区7.允许作用8.第二信使9.月经周期二、填空题1.激素按其化学本质可分为_____和_____两大类。
作为药物应用时_____激素可被消化酶分解,故不易口服;_____激素不被消化酶分解,故可口服。
2.激素的传递方式有_____、_____和_____.大多数激素的传递方式是_____.3.甲状旁腺激素是由_____分泌的激素,它主要调节血中_____和_____的浓度。
4.甲状腺激素主要以_____的形式贮存于_____中。
5.幼年时期缺乏甲状腺激素导致_____,而成年人缺乏甲状腺激素将导致_____.6.甲状腺分泌的激素,以_____为主,而活性以_____为高。
7.血钙增高,甲状旁腺素分泌_____;血磷升高,甲状旁腺素分泌_____.8.胰岛素由胰岛_____分泌,其主要生理作用是_____、_____和_____.9.胰岛素缺乏,组织对糖的利用_____,血糖_____.10.腺垂体分泌四种促激素,它们是_____、_____、_____、_____.11.盐皮质激素由肾上腺皮质_____分泌,糖皮质激素由肾腺皮质_____分泌,性激素可由肾上腺皮质_____和_____分泌。
12.糖皮质激素分泌受腺垂体分泌的_____控制。
肾上腺髓质分泌活动受_____控制。
13.糖皮质激素使血糖_____,肝外组织蛋白质_____,脂肪_____.14.下丘脑分泌的各种调节性多肽,通过_____运送到_____,调节_____的分泌。
15.神经垂体释放的激素是_____和_____.16.肾上腺髓质受交感神经_____支配,并受ACTH和_____的调节。
17.生长素对代谢的作用是促进蛋白质的_____,加速脂肪的_____,_____葡萄糖的利用,使血糖_____.18.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是由_____分泌的,其主要生理作用是_____.19.卵巢在卵胞期主要分泌_____,而黄体期还分泌_____.10.生理剂量的甲状腺激素使蛋白质合成_____,而甲亢时蛋白质_____,呈负氮平衡。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内分泌名词解释
巨人症:生长激素分泌过多,在骨骺闭合前引起巨人症。
肢端肥大症:生长激素分泌过多,在骨骺闭合之后表现为肢端肥大症。
Houssay现象:垂体瘤发展,使垂体其他激素分泌减少,可导致垂体功能减退,精神不振,全身无力,毛发脱落,性欲减退,生殖器萎缩,原有糖尿病可自然缓解,成为Houssay现象。
希恩综合征:因分娩出现大出血,休克,血栓形成,使腺垂体大部分缺血坏死和纤维化,致腺垂体功能减退临床成为希恩综合征(Sheehan syndrome)。
垂体卒中:由于垂体瘤内突然出血,瘤体突然增大,压迫正常垂体组织和临近神经组织,呈现急症危象。
Schmidt综合征:发生多发性内分泌功能减退综合征,如原发甲状腺功能减退伴肾上腺皮质功能减退和I型DM。
垂体危象:在全垂体功能减退的基础上,各种应激如感染、败血症、腹泻、呕吐、失水、饥饿、寒冷、急性心肌梗死、脑血管以外、手术、外伤、麻醉及使用镇静剂、催眠药、降血糖药等均可诱发垂体危象,临床表现为高热型,低温型,低血糖型,低血压型,水中毒型,混合型等。
Simmond病:成人腺垂体功能减退成为西蒙病。
尿崩症:精氨酸加压素(AVP)又称抗利尿激素(ADH)严重缺乏或部分缺乏,或肾脏对其不敏感,致肾小管吸收水额功能障碍,从而引起多尿、烦渴、多饮与低比重尿和低渗尿为特征的一组综合征。
肾形尿崩症:肾形尿崩症是一种家族性X连锁遗传性疾病,其肾小管对AVP不敏感。
甲亢:甲亢是指多种病因导致甲状腺激素分泌过多引起的临床综合征。
甲状腺危象:为甲亢恶化时的严重表现,早起表现为原有甲亢症状加重,继而高热,心率快,可伴心房颤动或心房扑动。
体重锐减、烦躁不安、呼吸急促、大汗淋漓、厌食、恶心、呕吐、腹泻,终致虚脱、休克、谵妄或昏迷。
淡漠型甲亢:淡漠型甲亢多见于老年患者,起病隐袭,高代谢症候群、眼征及甲状腺肿均不明显。
主要表现为神智淡漠、乏力、嗜睡、反应迟钝、明显消瘦。
有时仅有腹泻、厌食等消化系统症状,或仅表现为原因不明的阵发性或持续性心房颤动,年老者可合并心绞痛、心肌梗死。
慢性淋巴细胞性甲状腺炎:属于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炎。
分为两种类型:一为甲状腺肿型即桥本甲状腺炎;另一种为甲状腺萎缩型,即为萎缩性甲状腺炎。
产后甲状腺炎:发生在产后的一种亚急性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炎,病程呈自限性,甲状腺内淋巴细胞浸润轻,无生发中心形成。
原发性甲旁亢:由于甲状旁腺本身病变(肿瘤或增生)引起的甲状旁腺素合成和分泌过多,通过其对骨和肾的作用,导致高钙血症和低磷血症。
临床上主要表现为反复发作的肾结石,消化性溃疡,精神改变与广泛的骨吸收。
继发性甲旁亢:由于各种原因所致的低钙血症,刺激甲状旁腺,使之增生肥大,分泌过多的PTH,常见于肾功能不全,骨软化症。
伴瘤内分泌综合征:指某一起源于非内分泌组织的肿瘤产生某种激素,或是起源于内分泌腺的肿瘤,除产生此内分泌腺正常时分泌的激素外,还释放其他激素。
临床上表现除了由于肿瘤本身及转移灶的侵害引起的症状外,还可通过产生的激素而导致多种临床表现。
Addison病:原发性肾上腺皮质功能减退症,由于自身免疫、结核、真菌等感染或肿瘤、白血病等病因等原因破坏双侧肾上腺的绝大部分肾上腺激素分泌不足所致。
肾上腺危象:为肾上腺皮质功能减退症急骤加重的表现。
长发生于感染、创伤、手术、分娩、过劳、大量出汗、呕吐、腹泻、失水或突然终端肾上腺皮质激素治疗等应激情况下。
表现为恶心、呕吐、腹痛或腹泻、严重脱水、血压降低、心率快、脉细弱、精神失常、常有高热、低血糖症、低钠血症。
如不及时抢救,可发展至休克、昏迷、死亡。
嗜铬细胞瘤:起源于肾上腺髓质、交感神经节或其他部位的嗜铬组织。
能持续或间断释放大量儿茶酚胺,引起持续性或阵发性高血压和多个器官功能及代谢紊乱。
嗜铬细胞瘤阵发性高血压三联症:即嗜铬细胞瘤阵发性高血压使时头痛、心悸和多汗三联症,对于诊断有重要意义。
代谢疾病:中间代谢中某一环节出现障碍为主所致的疾病称为代谢疾病。
根据发病的条件分为两类,原发性营养失调和继发性营养失调。
营养疾病:营养物质不足,过多或比例不当,都引起营养疾病。
可分为先天性缺陷和环境因素两大类。
Cushing综合征:为各种病因造成肾上腺分泌过多糖皮质激素所致病症的总称。
Nelson综合征:Cushing病肾上腺次全切除术后如不行垂体放疗,可出现垂体瘤或原有垂体瘤增大分泌大量ACTH,皮肤黏膜色素沉着加深。
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由于肾上腺皮质病变致醛固酮分泌增多,引起潴钠排钾,体液容量扩张而抑制了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属于不依赖肾素-血管紧张素的盐皮质激素过多症。
螺内酯试验:螺内酯可拮抗醛固酮对肾小管的作用,可使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患者的电解质紊乱得到纠正,血压有不同程度的下降。
妊娠期糖尿病:妊娠过程中初次发现的任何程度的糖耐量异常,不论是否需用胰岛素或单用饮食治疗,也不论分娩后这一情况是否持续,均可认为是妊娠期糖尿病。
黎明现象:采用胰岛素强化治疗后夜间血糖控制良好,也无低血糖发生,仅于黎明一段短时间出现高血糖,其机制可能为皮质醇、生长激素等胰岛素拮抗激素分泌增多所致。
Somogyi现象:采用胰岛素强化治疗后曾在夜间有低血糖,在睡眠中未被察觉,但导致体内升血糖激素分泌增加,继而发生低血糖后的反跳性低血糖。
Wipple三联征:低血糖症状;发作时血糖低于L;供糖后低血糖症状迅速缓解。
痛风石:为痛风的特征性损害,是由于尿酸单钠细针状结晶沉淀所引起的一种慢性异物样反应,除中枢神经系统外,可累及任何部位最常见于关节内及附近与耳轮。
反应性低血糖:进餐后胰岛素呈反应性释放过多,引起餐后低血糖症,成为反应性低血糖症。
高尿酸血症肾病:主要见于放疗、化疗等致急剧明显的血、尿的尿酸增高的患者,导致肾小管急性、大量、广泛的尿酸结晶阻塞,进而发生肾衰竭。
肥胖症:是指体内脂肪堆积过多和(或)分布异常,体重增加,是一种多因素的慢性代谢性疾病,遗传因素、高热量、高脂饮食、体力活动少是肥胖的主要原因,WHO已将肥胖定义为一种疾病。
风湿性疾病
风湿:是指关节、关节周围软组织、肌肉、骨出现的慢性疼痛。
风湿性疾病:是一组以内科治疗为主的肌肉骨骼系统疾病,它包括弥漫性结缔组织病及各种病因所致的关节和关节周围软组织,包括肌、肌腱、韧带等的疾病、
类风湿性关节炎:是累及周围关节为主的多系统性炎症性的自身免疫病,其特征为对称性、多个周围关节的慢性炎症性病变,病变呈持续、反复发作的过程。
类风湿因子:是一种自身抗体,与类风湿关节炎的活动性和严重性呈比例,特异性不强。
类风湿结节:是类风湿关节炎特异的皮肤表现,出现在20%~30%的患者,多位于关节隆突及受压部位的皮下,其大小不一,结节直径数毫米至数厘米,质硬,无压痛,对称性分布,其提示类风湿关节炎的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