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洛克时期的音乐.ppt
合集下载
高中音乐鉴赏《巴洛克音乐》PPT课件

特点:格里高利圣咏追求肃穆,只用人声,歌词采用拉丁文,不用器乐伴奏, 旋律采用简单的单旋律、不讲究节拍,不用变化音和装饰音,音域也很窄, 一般不超过八度,没有明显的节奏重音,速度徐缓,但较好地配合了拉丁 文歌词的抑口传心授 的方式来传播。格里高利圣咏追求一种肃穆、超脱的气氛,排斥人世的激 情。格里高利圣咏在产生、发展过程中,吸收了古希腊、希伯莱、叙利亚 和巴勒斯坦地区的音乐,因此,它使我们了解了已失传的古代地中海地区 的音乐文化。可以说,格里高利圣咏也孕育了西方一千多年来的音乐艺术。
概
念
什么是“巴洛克”?
Baroque一词来自法语,意为奇怪的、不规则的珍珠。 是巴洛克末期评论家们在评论此一时期的音乐时所首先使用 的,而且一般含有贬意,指粗陋曲、奇异的、夸张的音乐。
“巴洛克音乐”是什么?
巴洛克是一个时期,而不是一种风格。这个时期出产的音 乐作品就称为巴洛克音乐,音乐的巴洛克时期通常认为大致 是从1600年至1750年,即从蒙特威尔地开始,到巴赫和亨德 尔为止。1750年,对位法大师约翰·塞巴斯蒂安·巴赫的与 世长辞,标志着巴洛克巅峰的对位法音乐的终结,也标志着 巴洛克时代的终结。
马太受难曲
巴赫的《马太受难曲》被誉为“现存宗教音乐的顶峰”、 “最受欢迎的古典音乐作品”之一。 《马太受难曲》创作于1724-1727年。取材于《圣经》对于耶 酥受难过程的叙述。整部作品共有78首分曲,分为两大部分。第 一部分1-35分曲描述了耶酥被门徒出卖和最终被捕的过程;第二 部分36-78分曲描绘了耶酥受审、被钉十字架和被埋葬等场景。 《马太受难曲》的演出时间需要超过3个小时,同时,需要2个 大型合唱队、2个管弦乐队、2台管风琴和一群唱“固定旋律”的 儿童合唱团,以表现出一种立体式音乐音响。 在该曲中人们可以感到巴赫实际上已经超越了宗教音乐的局限, 将一股强烈的人文主义精神融入其中。在描绘耶酥受难的背后, 宣扬的是为拯救人类的苦难而勇于牺牲自我的崇高道德,表现出 来的是当时身处苦难境遇中的德国民众的情感。
巴洛克时期音乐ppt课件

大型声乐套曲
❖ 一、清唱剧(Oratorio) ❖ 1.含义: 清唱剧又称神剧,是一种大型的声乐套曲,内容富戏剧性和
史诗性。它与歌剧一样,包括合唱、重唱、咏叹调、宣叙调、序曲和间 奏曲等,但因清唱剧是一种只唱不演的所谓“清唱”形式,无动作表演 和布景,内容以“圣经”题材为主,而区别于歌剧。亨德尔的《弥赛 亚》、海顿的《创世记》是清唱剧的典范作品。 ❖ 2.来由: 清唱剧是17世纪产生在意大利的一种大型声乐体裁。1600年 卡瓦利埃里(E.Cavalieri,约1550~1602)的《灵魂与肉体的体现》 被人们称为第一部清唱剧。 ❖ 3.两种形式: “拉丁清唱剧” 和“世俗清唱剧”
精品课件
四、巴洛克音乐风格特点
❖ 1.通奏低音 (又称数字低音)
❖
通奏低音是指作曲家在创作作品时,
只谱写旋律和低音,在这些低音的下方用数字标出
该音在和弦中的位置,由演奏时,演奏者根据这些
指示,即兴地把和声填补上去,这些低音,一般用
大提琴或低音提琴、大管等乐器演奏,而由键盘乐
器、吉他或琉特琴则填充和声。通奏低音流行了一
精品课件
罗马歌剧
❖ (1)代表人物及作品:
❖
卡瓦利埃里(E.Cavalieri,约
1550~1602)创作的《灵魂与肉体的体现》(La
rappresentazione di Anima,edi Corpo),于
1600年2月上演,该剧为罗马歌剧奠下了基础。实
际上这部作品被史学界认为是第一部清唱剧,具有
歌剧的雏形。
❖ (2)罗马歌剧的特征:
❖
注重歌剧场面的壮观给人带来的愉
悦,歌剧中加入了华丽的舞台设计、机关布景和芭
蕾场面。每幕都以合唱和舞蹈结束。
高中音乐鉴赏《巴洛克音乐》PPT课件

亨德尔及其代表作品
亨德尔简介
乔治·弗里德里希·亨德尔( George Frideric Handel),德 国作曲家,巴洛克音乐晚期的代
表人物。
代表作品
《弥赛亚》、《水上音乐》、《皇 家焰火音乐》等。
作品特点
亨德尔的作品气势宏伟,旋律优美 流畅,和声丰富多变,具有鲜明的 戏剧性和强烈的感染力。
斯卡拉蒂及其代表作品
01
斯卡拉蒂简介
多梅尼科·斯卡拉蒂(Domenico Scarlatti),意大利作曲家、钢琴家
,巴洛克音乐晚期的代表人物之一。
02
代表作品
《555首键盘奏鸣曲》、《歌剧《格丽塞尔达》》等。
03
作品特点
斯卡拉蒂的作品以键盘奏鸣曲最为著名,旋律优美、技巧高超、和声新
颖,对后世钢琴音乐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同时,他的歌剧作品也具
巴洛克音乐的表现力
丰富的情感表现
巴洛克音乐能够表达各种复杂的 情感,如欢乐、悲伤、愤怒等, 通过旋律、和声和节奏的变化来
展现。
宏大的音响效果
巴洛克音乐追求宏大的音响效果 ,通过合奏和重奏等手法营造出
磅礴的气势。
精致的细节处理
巴洛克音乐在细节处理上非常精 致,注重每一个音符的准确性和
表现力。
巴洛克音乐的情感表达
巴洛克音乐在现代音乐中的创新与发展
曲式结构的创新
01
现代作曲家打破巴洛克时期严格的曲式结构,创造出更为自由
、多样化的音乐形式。
乐器与音色的创新
02
通过运用现代乐器和音色处理技术,为巴洛克音乐注入新的活
力和表现力。
跨界的合作与创新
03
巴洛克音乐与现代舞蹈、戏剧、电影等艺术形式结合,开拓了
巴洛克和古典时期音乐ppt课件

第七讲巴洛克时期音乐(1600——1750)
• A段旋律(见365首上5页)
第七讲巴洛克时期音乐(1600——1750)
• 巴赫《圣母颂》:这是一首旋律优美的音 乐小品,小提琴在竖琴八小结的分解和弦 的衬托下,奏出了如歌的主题,缓慢而优 美的旋律,采用节进的手法加上节奏的逐 步变化表现出内心的激动和不平静。竖琴 的律动和小提琴的缓步上升形成了鲜明的 对比。
•
•
•
第七讲巴洛克时期音乐(1600——1750)
• 代表人: • 蒙特威尔第:歌剧《奥菲欧》 • J· S巴赫:《马太受难曲》、《约翰受难 曲》、《马可受难曲》《勃兰登堡协奏曲》 • 亨德尔:清唱剧《弥赛亚》
第七讲巴洛克时期音乐(1600——1750)
• 约翰· 塞巴斯蒂安· 巴赫 (J· S· Bach 1685—1750) 生于德国中部图林根。十 八岁起历任多处教堂和宫 廷乐长及管风琴师。生前 仅以管风琴演奏家著名, 去世百年后其创作才得到 世人瞩目。他笃信宗教, 把新教及管风琴作为创作 的主要构思核心同时受资 产阶级启蒙主义思想影响, 所以作品突破了教会的规 范。具有丰富的世俗情感 和大胆的革新精神。
• • • 音乐特点: 音乐从中世纪的教会调式体系中挣脱出来,确立稳定的 大小调和声体系; 多声部音乐的和声功能观念产生了数字低音的写作和演 奏方法; 器乐曲的音乐的主题的陈述和引申渐渐形成不间断发展 的二部曲式; 旋律连绵不断,节奏律动频繁,乐曲大段落间有鲜明的 力度对比; 歌剧、清唱剧、康塔塔等大型综合性声乐体裁以及奏鸣 曲、三重奏鸣曲、大协奏曲、独奏协奏曲等器乐体裁得 到确立和发展。
第七讲巴洛克时期音乐(1600——1750)
• 亨德尔:焰火音乐 • 作于1748年,为庆祝英法长达八年争夺奥 地利帝国王位的胜利,英国在伦敦“绿色 公园”举行庆典,此曲为此而写。由第一 部分庄严的序曲,加上第二部分放焰火时 用的五个情绪明朗、欢乐的小曲组成。它 们的小标题是:“布列舞曲”、“西西里 风格的广板”、“快板”、两首“小步舞 曲”。
西4.巴洛克时期的音乐文化.2ppt

常用的手法是将众赞歌的曲调部分扩展加花,而
伴奏部分也用众赞歌的曲调和动机做素材进行自
由地展开。巴赫写了大量的众赞歌前奏曲。)
17
(二)古钢琴艺术
巴洛克
• 代表人物是库普兰(F.Couperin le grand,1668-1733)
• 库普兰的家族和巴赫家族一样也是一个 多达数代人的音乐家族,其中有很多人是 优秀的管风琴师,由于弗朗索瓦•库普兰最 优秀,他也常被称为“大库普兰”,任教 堂管风琴师和宫廷的羽管键琴师。
• 4、打乐器:定音 鼓
• 5、琉特族:
巴洛克
11
二、器乐音乐
巴洛克
• 键盘音乐,沿用文艺复兴时期的键盘乐器, 包 括管风琴和古钢琴两大类。
• (一)管风琴音乐: • 管风琴音乐一直属于宗教音乐的范围。风琴
的演奏家原来只在教堂弹奏,后逐渐单独演奏, 并得到更多市民的尊重和喜爱,这使独立的风琴 艺术兴盛起来。 • 17世纪末、18世纪初管风琴音乐在德国进入 黄金时代,德国的大中城市教堂中都有受过严格 训练的出色的管风琴师,深受市民的尊重。
12
(一)管风琴音乐
P41
巴洛克
• 托卡塔以及以众赞歌为基础的管风琴曲。 • 托卡塔(toccare)一种比较自由的接近即
兴创作的体裁。 • 常用的手法是模进和模仿对位,偶尔有
短小的主调和声段落;一般包括若干个段 落,常以慢速的段落开始,与随后的赋格 式段落形成对比,所以托卡塔有时也叫 “带赋格的前奏曲”。
18
库普兰(F.Couperin le grand,1668-1733)
•
大 库 普 兰 创 作 了 200 多 首 古
钢琴曲,分成四卷,每卷包括若
干首组曲,每一首小曲都有标题,
高中音乐教学课件巴洛克时期器乐音乐

播放具有代表性的巴洛克时期器乐音乐作品,让学生聆听原汁原味的音乐,加深对作品风格和特点的认识。
利用网络资源进行拓展学习
引导学生利用互联网资源查找和了解更多的巴洛克时期器乐音乐作品和相关资料,拓宽学生的视野和知识面。
感谢您的观看
THANKS
腻的揉弦和运弓技巧,营造出深邃、悠远的音乐氛围。
亨德尔《水上音乐》欣赏与解析
作品背景
《水上音乐》是亨德尔为庆祝英国国王乔治一世的加冕典礼而创作 的一组管弦乐作品。
音乐特点
该作品以宏大的规模和华丽的旋律著称,通过丰富的和声和巧妙的 配器,表现出一种热烈、欢快的音乐氛围。
演奏技巧
在演奏该作品时,需要注意节奏的把握和力度的控制,通过准确的音 准和清晰的音色,展现出作品的辉煌和壮丽。
器乐音乐在巴洛克时期地位
重要性
在巴洛克时期,器乐音乐逐渐从 声乐的附属地位中独立出来,成 为音乐创作和表演的重要领域。
发展历程
随着乐器制造技术的进步和演奏 技巧的提高,器乐音乐在巴洛克 时期得到了极大的发展,出现了 大量优秀的独奏、重奏和合奏作
品。
风格特点
巴洛克器乐音乐以其独特的风格 和技巧而著称,如对比鲜明的旋 律、复杂的和声、丰富的节奏变
和音色的变化来塑造不同的音乐形象和情感,如悲伤、欢乐、庄重等。
管乐器演奏技巧及表现力
呼吸控制
管乐器演奏需要良好的呼吸控制,巴洛克时期的音乐要求演奏者掌握深呼吸和气息均匀运用 的技巧,以保证音乐的连贯性和流畅性。
唇舌技巧
管乐器的发音和音色变化依赖于唇舌的运用,巴洛克时期的音乐要求演奏者具备灵活的唇舌 技巧,能够准确地吹奏出不同音高和音色的音符。
化以及精湛的演奏技巧等。
代表人物及作品介绍
利用网络资源进行拓展学习
引导学生利用互联网资源查找和了解更多的巴洛克时期器乐音乐作品和相关资料,拓宽学生的视野和知识面。
感谢您的观看
THANKS
腻的揉弦和运弓技巧,营造出深邃、悠远的音乐氛围。
亨德尔《水上音乐》欣赏与解析
作品背景
《水上音乐》是亨德尔为庆祝英国国王乔治一世的加冕典礼而创作 的一组管弦乐作品。
音乐特点
该作品以宏大的规模和华丽的旋律著称,通过丰富的和声和巧妙的 配器,表现出一种热烈、欢快的音乐氛围。
演奏技巧
在演奏该作品时,需要注意节奏的把握和力度的控制,通过准确的音 准和清晰的音色,展现出作品的辉煌和壮丽。
器乐音乐在巴洛克时期地位
重要性
在巴洛克时期,器乐音乐逐渐从 声乐的附属地位中独立出来,成 为音乐创作和表演的重要领域。
发展历程
随着乐器制造技术的进步和演奏 技巧的提高,器乐音乐在巴洛克 时期得到了极大的发展,出现了 大量优秀的独奏、重奏和合奏作
品。
风格特点
巴洛克器乐音乐以其独特的风格 和技巧而著称,如对比鲜明的旋 律、复杂的和声、丰富的节奏变
和音色的变化来塑造不同的音乐形象和情感,如悲伤、欢乐、庄重等。
管乐器演奏技巧及表现力
呼吸控制
管乐器演奏需要良好的呼吸控制,巴洛克时期的音乐要求演奏者掌握深呼吸和气息均匀运用 的技巧,以保证音乐的连贯性和流畅性。
唇舌技巧
管乐器的发音和音色变化依赖于唇舌的运用,巴洛克时期的音乐要求演奏者具备灵活的唇舌 技巧,能够准确地吹奏出不同音高和音色的音符。
化以及精湛的演奏技巧等。
代表人物及作品介绍
巴洛克音乐 课件

自于拉丁语,意为“追逐”或“飞翔”。
一首典型四声部赋格曲的结构分析图
赋格主题的几种变化手法
1、倒影(inversion)
2、逆行(retrograde)
赋格主题的几种变化手法
3、扩大(augmentation)
4、缩小(diminution)
欣 赏:
管风琴作品《C小调帕萨卡利亚与赋格》 “BWV 582 – Passacaglia”
巴洛克时期音乐的特点: 乐句长度不一,气息较长,
无论是声乐还是器乐,旋律都 空前地华丽复杂,有相当多的 装饰音和模进音型。和文艺复 兴时期的旋律一样,曲调的进 行常常带有形象化、象征性特 征。引人注目的是旋律中有明 确的和声属性。
巴 洛 克 晚 期 的 歌 剧 院
德国柏林圆顶教堂
巴洛克的音乐可分为三个时期:
灵魂的洗礼《G弦上的咏叹调》——巴赫
巴洛克时代的羽管键琴 (harpsichord)
亨德尔George Frideric Handel(1685-1759)
著名的英籍德国作曲家。生于德国哈 勒,师从管风琴家查豪学习作曲,后在教 堂内任管风琴师及艺术指导。因爱世俗音 乐,乃于1703年迁居汉堡 ——当时唯一 有民族歌剧的德国城市,开始从事歌剧的 创作。1706年后,在汉堡威尔及伦敦两地 进行 创作,不久成为英国的音乐权威人 士。
1717年定居英国,1726年加入英国 籍。一生共创作了《阿尔西那》、《奥兰 多》等四十六部歌剧,除五部外,其余均 在从三十年代末开始,从事于没有舞台表 演的清唱剧创作。共写了三十二部清唱剧, 其中绝大部分是在英国创作的,对于英国 的音乐发生深远的影响。
亨德尔(左) 与英国国王乔 治一世 泛舟泰晤士河 上
世上的国, 成了我主和主基督的国;
一首典型四声部赋格曲的结构分析图
赋格主题的几种变化手法
1、倒影(inversion)
2、逆行(retrograde)
赋格主题的几种变化手法
3、扩大(augmentation)
4、缩小(diminution)
欣 赏:
管风琴作品《C小调帕萨卡利亚与赋格》 “BWV 582 – Passacaglia”
巴洛克时期音乐的特点: 乐句长度不一,气息较长,
无论是声乐还是器乐,旋律都 空前地华丽复杂,有相当多的 装饰音和模进音型。和文艺复 兴时期的旋律一样,曲调的进 行常常带有形象化、象征性特 征。引人注目的是旋律中有明 确的和声属性。
巴 洛 克 晚 期 的 歌 剧 院
德国柏林圆顶教堂
巴洛克的音乐可分为三个时期:
灵魂的洗礼《G弦上的咏叹调》——巴赫
巴洛克时代的羽管键琴 (harpsichord)
亨德尔George Frideric Handel(1685-1759)
著名的英籍德国作曲家。生于德国哈 勒,师从管风琴家查豪学习作曲,后在教 堂内任管风琴师及艺术指导。因爱世俗音 乐,乃于1703年迁居汉堡 ——当时唯一 有民族歌剧的德国城市,开始从事歌剧的 创作。1706年后,在汉堡威尔及伦敦两地 进行 创作,不久成为英国的音乐权威人 士。
1717年定居英国,1726年加入英国 籍。一生共创作了《阿尔西那》、《奥兰 多》等四十六部歌剧,除五部外,其余均 在从三十年代末开始,从事于没有舞台表 演的清唱剧创作。共写了三十二部清唱剧, 其中绝大部分是在英国创作的,对于英国 的音乐发生深远的影响。
亨德尔(左) 与英国国王乔 治一世 泛舟泰晤士河 上
世上的国, 成了我主和主基督的国;
西方音乐史及作品鉴赏课件 第四章 巴洛克时期音乐

法国抒情悲剧特征
▲题材同样是选自历史或神话。 ▲序曲形式和意大利歌剧相反,是有慢 -快-慢形式。 ▲歌剧中常穿插庞大的芭蕾舞场面,重 视合唱和管弦乐的作用。 ▲不用阉人歌手。
吕利(1632~1687) 代 表 人 物
拉莫(1683~1764)
法国抒情悲剧的创始者,代表作有 《爱神与酒神的节日》、《阿尔希斯 特》。
用通奏低音形式,但旋律与英国的民
歌紧密相连,没有炫人耳目的华丽音
响,音乐细致地刻画剧中人物的心理
和情感。
德国歌唱剧
第一座歌剧院
4、 644 年由哈斯多夫撰写脚本,斯塔登作 1678 年在汉堡建立了德国第一座歌剧
曲的《西勒维希》(Seelewig)被史学 院,于是德国的歌剧艺术事业以汉堡为
德
家认为是德国现存最早的歌剧。由于这 中心就此展开。
通奏低音
协奏风格 即兴处理
音乐史上首次出现了表示作品速度和情感的标记,如:adagio、allegro、 piano、forte 等。
情感因素
31
二、 何谓歌剧?
歌剧
歌剧是一种由戏剧(脚本)、音乐、舞蹈、 建筑和美术等综合为一体的舞台艺术形 式,其中戏剧和音乐是最重要的元素。
歌 剧 的 孕 育 发 展 过 程
融入到歌剧音乐中。
▲不用阉人歌手。
35
三、巴洛克时期有哪些大型声乐体裁?
巴洛克时期有三种主要的大型声乐体裁
清唱剧 (Oratorio)
康塔塔 (cantata)
受难乐 (passion)
*一种大型的声乐套 曲,内容富于戏剧性和 史诗性;
*和歌剧一样,也包括 合唱、重唱、咏叹调、 宣叙调、序曲和间奏曲 等;但是只唱不演形式, 无动作表演和布景,所 以又与歌剧有别;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节 意大利歌剧(三)
2、威尼斯歌剧
A、歌剧的平民化 B、卡瓦利(Cavalli,1602—1676) 强烈的戏剧性、“返始咏叹调(Da capo aria)(A-B-A)”的广
泛使用、使宣叙调和咏叹调获得了鲜明的区分;作品缺乏情感深 度。 C、切斯蒂(Cesti,1623—1669)(《金苹果》1667) D、 使用“阉人歌手”的两面性
3、罗马歌剧
由教会支持,题材常与宗教信仰有关。 罗马歌剧的特点:两个序曲;一种风格 两个序曲;第一幕前的序曲“慢-快-慢”(法国序曲前身)
第二幕前的序曲“快-慢-快”(意大利序曲的前身) 一种风格:世俗的喜剧风格,是18世纪意大利喜歌剧风格的预示。
第一节 意大利歌剧(四)
• 4、那不勒斯歌剧的发展及弊端
1、让·巴蒂斯特·吕利(Jean-Baptiste Lully,1632—1687)的创作道路 2、吕利的歌剧创作与法国文化的结合
A、语言韵律 B、不用阉人歌手不突出宣叙调与咏叹调的对比 C、选题上迎合法国贵族的口味 D、插入大量芭蕾舞场面 E、改“快—慢—快”的意大利歌剧序曲结构为“慢—快— 慢”
的法国序曲结构 F、歌剧—芭蕾的出现 吕利歌剧《阿尔米德》序曲
三、拉莫的贡献
1、歌剧以宣叙调为主 2、舞台布景豪华、芭蕾场面宏大 3、管弦乐的描绘性、装饰性强
第二节 法国、德国和英国歌剧(二)
4、拉莫的和声理论 四、英国歌剧 1、意大利歌剧传入时英国的宫廷文化 2、浦塞尔(Purcell)的《迪多与伊尼》(Dido and
B、咏叹调的类型化:如歌的咏叹调、表现风度的咏叹调、中庸性 格的咏叹调、类似说话的咏叹调、炫技的或激情的咏叹调
C、确立“快—慢—快”结构的序曲模式。
D、”返始咏叹调”及“咏叹调类型化”的广泛应用。
第二节 法国、德国和英国歌剧(一)
一、歌剧在法国的成长环境
法国的艺术氛围及宫廷对待歌剧的态度
二、法国歌剧的奠基人——吕利
巴洛克时期的音乐
• 三、巴罗克时期的音乐现象
1、声乐和器乐此时成为两门独立的艺术并以相互补充、 相互影响的方式存在。
2、宗教音乐世俗化倾向逐渐增强。 3、社会主流音乐逐渐由复调音乐向主调音乐转变。 4、数字低音广泛应用,引起和升学新概念。 5、大量新的音乐体裁不断涌现。
四、巴罗克时期音乐分期
早期:1600—1640(意大利); 中期:1640—1690(欧洲各国); 晚期:1690—1750(巴赫、亨德尔);
第七章 巴罗克时期的声乐音乐 第一节 意大利歌剧(一)
一、歌剧的诞生及初创
1、佛罗伦萨歌剧 “卡梅拉塔”(Camerata)艺术会社
在歌曲、戏剧这类题材中,音乐和诗歌的地位应该怎样安 排? (3)“向对位法挑战” (4)回归古希腊悲剧 (5)《达夫尼》(Dafne)与《尤丽迪西》(Euridice) 《达夫尼》:1597年首演于佛罗伦萨,以希腊神话为题材。 《尤丽迪西》:历史上真正意义的第一部歌剧,1600年首演, 以希腊神或故事为题材。
Aeneas)浦赛尔歌剧《迪多与伊尼》中迪多的哀歌《当 我命归黄泉》及合唱《低垂的翅膀》
3、浦塞尔之后的英国歌剧舞台 五、德国歌剧 1、歌剧传入后与德国文化的结合 2、亨德尔(Handel,1685—1759)的歌剧创作
第三节 清唱剧 受难乐 康塔塔(一)
一、清唱剧(orabory)
1、定义
将宗教或史诗题材的歌词谱曲,音乐形式包括独唱、重唱、 合唱和管弦乐,在教堂或音乐厅演出。与歌剧不同之处在于 清唱剧没有复杂的舞台装置和戏剧动作表演。
(1)17世纪末18世纪初欧洲歌剧中心
(2)重旋律轻戏剧
(3)“正歌剧”的程式化模式
(4) A·斯卡拉蒂的贡献
A、将宣叙调分为两种:“清宣叙调”:主要用于大段对话和独白, 接近于说话,节奏自由,语速较快,只用羽管键琴和一件低音 乐器伴奏。
“有助奏的宣叙调”:用于特别紧张的戏剧性场面,有较多的 情感表现,旋律风格介于宣叙调和咏叹调之间,用乐队伴奏, 有时也称作 “咏叙调”。
• 蒙特威尔第《阿丽安娜》“阿丽安娜的哀诉” • 蒙特威尔第《奥菲欧》第二幕奥菲欧的咏叹调“你们回忆葱郁的森林” • 蒙特威尔第《奥菲欧》第二幕信使(女高音)叙述及奥菲欧的哀叹
B、对歌剧的贡献
a音乐与歌词的处理方面 b乐队使用
咏叹调的创始人、使戏剧与音乐基本平衡,注重渲染气氛、重视乐队、 是后来歌剧剧本框架的奠基人。
佩里《尤丽狄西》中的蒂尔西之歌
第一节 意大利歌剧(二)
• 佛罗伦萨歌剧的特点 在戏剧与音乐两者间更重视戏剧,音乐只是一条朗诵诗旋
律家数字低音。 2、克劳迪奥·蒙特威尔弟 ( Claudio Giovanni Monteverdi,
1567—1643 ) A、主要创作体裁及作品
《奥菲欧》(1607)、《尤利西斯还乡》(1641)、《波佩阿的加冕》 (1642)
清唱剧形式的最终确立者:题材大多取自《圣经·旧 约》,用拉丁文演唱,篇幅较大的分为尚、下两部分, 每一部分都以合唱结束。
6、与歌剧的区别
清唱剧大多采用宗教主题,舞台动作很少,无舞台 布景、道具,演员无华丽的服装。
二、受难乐(Passion)
1、定义
音乐形式与清唱剧一样,在题材上集中于基督耶稣 受难(钉十字架)的故事。
第三节 清唱剧 受难乐 康塔塔(三)
2、产生
1600年诞生于意大利,orabory原意指“毗邻教堂的祈祷 厅”,1600年卡瓦利埃利的《关于灵魂与肉体的戏剧》常被 称为第一部清唱剧。
3、来源:宗教歌剧、对话体宗教剧 4、类别:拉丁语清唱剧、世俗清唱剧
第三节 清唱剧 受难乐 康塔塔(二)
5、贾科莫·卡里西米(G ·Carissimi)
巴洛克时期的音乐
• 概述
• 一、巴罗克(baaroque)1600—1750
该词来源于葡萄牙语,原意为“不规则的珍珠”。 建筑领域、美术领域、音乐上都表现为一种充满华丽、 注重装饰以及综合各门艺术的倾向。
巴洛克时期的建筑艺术
• 二、产生巴罗克风格的社会背景
1、宗教与巴罗克的关系密切。 4、社会中产阶级的兴起及宫廷中的音乐保护人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