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的创造与创新的实例总结出来的一些原理、技巧和方法。
40个发明基本原理与案例

40个发明基本原理与案例
1.热机:基本原理:热机是利用热能和动力转换机械能的能量转换器,它具有由燃烧或其他热源提供热能,并利用该能量来产生机械能的特点。
案例:现在的热机通常是用来作为汽车发动机的最终能量源,它将燃料
(汽油或者柴油)燃烧成蒸汽,利用蒸汽压缩或排出机械动力,转换成能
够推动汽车前进的机械能。
2.负载:基本原理:负载是指将电源的能量转化为有用的机械能或者
热能,而且能够根据外部因素改变其能量的电器装置。
案例:负载电器已
经在家庭生活、工业生产和其他电子设备中得到广泛应用,比如电灯、電腦、动力工具和家用电器等。
3.摩擦力:基本原理:摩擦力是指两个接触物体之间产生的抵抗力,
这些抵抗力可以阻止它们相互移动或相互旋转,从而产生力,能够减少机
械能的损失。
案例:摩擦力是机械工程中最基本的力学原理之一,通过减
少摩擦力可以实现许多有用的机械应用,比如汽车刹车的机械原理就是通
过摩擦力来减少汽车的速度,从而实现刹车的效果。
4.压缩机:基本原理:压缩机是利用变声器的原理,将空气等气体从
低压状态高压状态通过增音器的加压作用。
TRIZ理论四十个创新原理及其实例

TRIZ理论四十个创新原理及其实例第一篇:TRIZ理论四十个创新原理及其实例四十个创新原理及其实例一、分割原理实例:组合家具、企业大型项目分设子项目二、抽取原理实例:空调压缩机装在室外三、局部改变原理实例:楼房内分成不同功能的房间、饭盒分成几个小隔间四、增加不对称性实例:新兴的不对称家具五、组合合并原理实例:做饭时煲汤的同时可以洗菜、计算机的微处理器六、多用性原理实例:复合型人才、多功能榨汁机七、嵌套原理实例:千斤顶、伸缩吸管八、重量补偿原理实例:舰载飞机的弹射器、导弹发射器九、预先反作用原理实例:拉弓射箭十、预先作用原理实例:农作物施肥、标示牌等十一、事先防范原理实例:楼道应急照明灯、预防接种疫苗十二、等势原理例:工厂车间辊式传送带十三、反向作用原理例:火箭发射十四、曲面化原理例:台灯灯罩十五、动态特性例:火车各车厢的连接处可以转动十六、未达到或过度作用原理例:种玉米时放三个种子保证出苗率十七、空间维数变化原理例:双层巴士、多层楼房十八、机械振动原理例:超声波清洗精密仪器、振动上料机十九、周期性动作原理例:时钟的指针二十、有效作用的连续性例:病人按时吃药二十一、减少有害作用的时间例:医院设立急诊室二十二、变害为利原理例:淘米水冲洗厕所、废水利用等二十三、反馈原理例:电脑的数据处理器二十四、借助中介物原理例:帆船的航行借助风力二十五、自服务例:太阳能路灯二十六、复制原理例:身份证等各种证件的复印件二十七、廉价替代品原理例:一次性水杯、一次性鞋托二十八、机械系统替代原理例:电视遥控器、指纹识别系统二十九、气压或液压结构例:食品包装袋内充满稀有气体三十、柔性壳体或薄膜例:蔬菜薄膜、手机贴膜三十一、多孔材料例:音响喇叭处的膜三十二、改变颜色例:士兵穿的迷彩服三十三、均质性例:挑担子的时候均匀分配两头的重量三十四、抛弃或再生原理例:手枪打出子弹后弹壳脱落三十五、改变物理或化学参数例:混凝土中加钢筋增强其强度三十六、相变原理例:夏天室内散水降温三十七、热膨胀原理例:爆米花三十八、强氧化剂原理例:医院里使用的氧气瓶氧气浓度比较高三十九、惰性环境例:食品包装袋里充满惰性气体延长保质期四十、复合材料例:制造飞机等部件需要高强度的复合材料第二篇:Triz理论实例TRIZ理论应用淬火工艺的案例一个车间得到一份订单,对很大的金属零件进行热处理。
智慧树课程创造性思维笔记

导论创造及相关概念(1)创造与发现。
发现科学事实,发现科学规律。
(2)创造与发明。
新产品的研制,新方法的发明。
(3)创造与创新。
更新,改造新的东西,改变。
先创造,滞后期,后创新。
(4)创造与创意。
新奇,简单,实用,与众不同,能使人眼前一亮,会令人久久难忘。
//创意产生思路,创造产生作品,创新产生效益。
创造学创造学的涵义:指研究人类的创造能力,创造发明过程及其规律的科学。
创造学的特点:一般性,不能取代其他科学。
创造学的研究目的:尽快开发每一个普通人的创造力,提高其创造性。
创造学的基本原理:(1)创造力是人人皆有的一种潜在的自然属性,即人人都有创造力,因此都具有开发的创造潜能。
(2)人们的创造力可以通过科学的教育和训练而不断被激发出来,转化为显性的创造能力,并不断得到提高。
怎样开发创造力?赫曼全脑模型:逻辑、空想、纪律、表现。
创造力及其构成1、创造力的含义:发现和解决新问题、提出新设想、创造新事物的能力。
2、创造力的构成:知识→一般知识、专门知识,智力因素→一般智能、创造性和批判性思维、特殊才能,非智力因素→创造意识因素、创造精神因素。
格林提出创造力由10要素构成:知识、自学能力、好奇心、观察力、记忆力、客观性、怀疑态度、专心致志、恒心、毅力等。
庄寿强创造力公式:创造力=K*创造性*知识量^2 老师认为公式中创造性分为创造人格、创造性思维、批判性思维、创新方法。
从以上四点提高创造力。
3、创造性人格——非智力因素。
创造性人格特征:求知欲强,想象力丰富,强烈的好奇心,自信,兴趣浓厚,坚忍不拔的毅力。
45、创新方法。
根据创造性思维发展规律和大量成功的创造与创新的实例总结出来的原理、机巧和方法。
笛卡尔:最有用的知识是关于方法的知识。
创新有方法可行吗?尝试法,试错法,★头脑风暴法→运用创造原理和创新方法。
传统式创新方式和驱动式创新方式。
★由经验上升成系统的高度。
2008年才…= =。
发明问题解决理论—TRIZ创造性思维及思维定势创造性思维概念创造性思维的特征创造性思维:在已有经验基础上,寻找另外的途径,从某些事实中探求新思路,发现新关系,创造新方法以解决问题。
特性列举法

异类组合
2)异类组合 两种或以上的设想(技术思想)的组 合,或不同物质产品的组合 组合对象(技术思想或产品)来自不同的方面,一 般无主次关系。参与组合的对象从意义、原子、构造 、成分、功能等任一方面和多方面互相渗透,整体变 化显著 异类组合是异类求同的创新,创新性 很强。如
异类组合与同类组合
海泥处理与酵素处理结合可开发洁面乳,大受女 士的欢迎。 通下水道的工作者与清洁剂制造商结合,生产出工 业用清洁剂。 3)同类组合 若干相同的事物的组合 组合对象是两 个或两个以上同一事物。参与组合的对象在组合前后基 本原理和结构一般没有根本的变化。往往具有组合的对 称性或一致性的趋向。 如双向拉锁、三合米、鸡尾酒、《读者文摘》等
品种,改变后效果如何?
核检表法
现有事物可否扩大应用范围 能否增加使用功能 4)能否扩大 能否添加另部件 能否扩大或增加高度、强 度、寿命、价值
核检表法
5)能否缩小
6)能否代用
现有事物能否减少、缩小或省略 某些部分 能否浓缩化 能否微型化 能否短点 轻点 压缩 分割 简略 现有事物能否用其他材料、元件 能否用其他原理、方法、工艺 能否用其他结构、动力、设备
核检表法
能否调整已知布局 能否调整即定程序 能否调整日程计划 能否调整规格 能否调整因果关系 能否从相反方向考虑
7)能否调整
核检表法
8)能否颠倒
作用能否颠倒 位置(上下、正反)能 否颠倒 现有事物能否组合 原理能否组合 方案能否组合、 功能能否组合 形状、部件能否组合
9)能否组合
玻璃杯的改进
2、核检表法的优点 是一种具有较强启发创新思维的方法。这是因为 它强制人去思考,有利于突破一些人不愿提问题或不 善于提问题的心理障碍。 提问,尤其是提出有创见的新问题本身就是一种 创新。它又是一种多向发散的思考,使人的思维角度 、思维目标更丰富。 另外核检思考提供了创新活动最基本的思路,可 以使创新者尽快集中精力,朝提示的目标方向去构想 、去创造、创新。
科技创新小发明技法

小发明技法什么叫技法、大家知道,干好什么事,都要了解这件事发生、发展的过程和规律,都要掌握干好这件事的方法。
对于创造发明来说,这种方法和规律,就称为技法。
有了巧妙的发明方法和技能,还怕创造发明不成功吗?1、缺点列举法日本美津浓有限公司原是生产体育用品的一家小厂为了产品畅销世界各国,厂里的开发人员到市场上去调查。
在调查中,他们发现,初学网球者在打球时不是打不到球,就是打一个“触框球”,把球碰偏了,十分头疼。
很多人都想,要是球拍大一点,兴许不会出现上述毛病。
国际网联规定,球拍面积必须在710平方厘米之下。
美津浓有限公司就专门做了一些比标准大30%的初学者球拍。
这种球拍一上市果然畅销极了。
后来他们又了解到初学者打网球时,手腕容易发生一种皮炎,这种病被人们称之为“网球腕”,发生的原因是因为腕力弱的人,在运动前没有,在打球时发生腕震而造成的。
于是,该公司又发明了减震球拍。
他们用发泡聚氨酯为材料,但是经过试验,发现打起球来软塌塌的,很容易疲劳。
又重新进行了试验,终于制成了著名的“减震球拍”,产品打进了欧美各国。
这里,他们运用了什么技法呢?这种技法叫做缺点列举法。
什么叫缺点列举法?从上面的实例中,我们明白,缺点列举法就是通过发现、发掘事物的缺陷,把它的具体缺点一一列举出来,然后,针对这些缺点,设想改革方案,进行创造发明。
缺点列举法是一种行之有效的发明技法。
因为任何事物都不是十全十美的,总是有优点也有缺点。
或者,今天看起来没有缺点,担是过了一个较长的时间,它的缺点却暴露出来了。
为什么事物总是有缺点呢?(1)局限性设计产品时,设计人员往往只考虑产品的主要功能,而忽视其他方面的问题。
比如,厨房里使用的锅,烧煮食物很方便,这是它的主要功能。
但是,当用它烧煮汤、羹类的东西,就暴露了它的局限性,因为锅的上口太宽,不便倒入小碗。
有人根据这个缺点,设计了“茶壶锅”。
这种锅的外形很别致,它是把上口宽的锅与倒水方便的茶壶巧妙地结合在一起而制成,似锅似壶,一物多用,尤其适合烧煮面食之用。
创新思维技法

如果把创造创新活动比喻成过河的话,那么方法和技法 就是过河的桥或船。方法和技巧可以说比内容和事实更 重要。法国著名的生理学家贝尔纳曾说过:“良好方法 能使我们更好地发挥天赋的才能,而笨拙的方法则可能 阻碍才能的发挥”。 创新技法是从创造技法中套用过来的。是创造学家根据 创造性思维发展规律和大量成功的创造与创新的实例总 结出来的一些原理、技巧和方法。它的应用既可直接产 生创造、创新成果。同时也可启发人的创新思维。可以 提高人们的创造力、创新能力和创造、创新成果的实现 率。
(八)能否颠倒作用能 否颠倒 位置(上下、正反)能 否颠倒。 颠倒案例——海尔冰箱 创新:冷冻室由上改为 下,由小改为大,由左 开门增加了右开门
(九)能否组合 现有事物能否组合 能否原理、方案、功能组合 能否形状、材料、部件组合
使用核检表法应注意的几点 一是要一条一条地进行核检,不要有遗漏。 二是要多核检几遍,效果会更好,或许会更准 确地选择出所需创造、创新、发明的方面。 三是在检核每项内容时,要尽可能的发挥自己 的想象力和创新能力,产生更多的创造性设想。 核检方式可根据需要,一人核检也可以,三至 八人共同核检也可以。集体核检可以互相激励, 产生头脑风暴,更有希望创新。
设问检查型技法 组合型技法 逆向转换型技法 分析列举型技法 联想类比型技法 智力激励法(头脑风暴法) 卡片整理型技法
第一节
设问检查型技法
一即 根据需要解决的问题,或创造的对象列 出有关问题,一个一个地核对、讨论, 从中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或创造的设想。 下面我们介绍奥斯本核检目录法九个方 面的提问。
(二)能否借用 现有的事物能否借用别的经验,能否模仿别的 东西,过去有无类似的发明创造创新,现有成 果能否引入其它创新性设想。
TRIZ发明的40个发明原理

TRIZ发明的40个发明原理TRIZ是一个由苏联工程师瓦列里·言寿维奇·阿尔图苏诺维奇(Genrich Saulovich Altshuller)在20世纪40年代中期研究和发展的创新理论。
TRIZ的目标是为了让人们更好地创造性地解决问题和改进技术,为创新提供指导和方法。
在TRIZ中,阿尔图苏诺维奇提出了40个发明原理。
这些原理是通过对上过100万个专利和创新案例的分析,总结出来的。
下面将对这40个发明原理进行介绍:1.分离原理:将一个物体分离成独立的部分,以便更好地进行操作和控制。
2.连接原理:将两个或多个物体连接在一起,以提高效率和性能。
3.折叠原理:将物体折叠起来以节约空间或方便携带。
4.轮换原理:使用不同的替代物体来完成同样的功能。
5.液化原理:将物体转化成液体状态以便更好地控制和加工。
6.松散原理:使物体变得松散以提高其可操作性和可变性。
7.偏离原理:将物体从原本的方向或路径上偏离,以防止问题的发生。
8.弹性原理:使用弹性材料或结构来减轻冲击和振动。
9.毛细管原理:利用毛细管效应来实现物质的运输和控制。
10.磁性原理:利用磁性材料或效应来实现物体的吸附和操控。
11.空荡原理:利用空间、孔洞或空荡的部分来实现特定的功能。
12.逆反原理:用相反的方式来解决问题,找到不同的角度。
13.强迫原理:通过施加外力或作用力来改变物体的性质和形态。
14.层次原理:将物体分成逐层结构以提高其稳定性和效率。
15.连纵变化原理:将物体的内部和外部进行变化和调整。
16.动态变化原理:通过改变物体的外形和结构来适应不同的需求和环境。
17.转化原理:将物体从一种形态转变为另一种形态,以实现不同的功能。
18.综合原理:将不同的物体、功能和特点组合在一起以实现复合功能。
19.惯性原理:利用物体的惯性特性来实现一些功能和目标。
20.预处理原理:在进行操作之前对物体进行处理,以提高效率和质量。
21.存储原理:将物体分成储存和非储存部分以实现更高的灵活性和效率。
所掌握的创造学两个基本原理创新思维方法创造技法等知识点精品

所掌握的创造学两个基本原理创新思维方法创造技法等知识点精品创造学是指通过培养和发展创造力,实现创造性价值的一门学科或理论。
以下是所掌握的创造学的两个基本原理、创新思维方法和创造技法的知识点。
一、创造学的基本原理:1.创造的普遍性原理:创造活动是人类普遍存在的一种能力,每个人都具备一定的创造能力。
创造活动不仅存在于科学家、艺术家等特定领域,也存在于日常生活中的各个领域。
2.创造的可学习性原理:创造能力是可以通过训练和学习提高的。
培养创造能力需要创造学中的理论知识和实践技巧相结合,通过不断的实践和反思,提高创造能力。
二、创新思维方法:以下是几种常见的创新思维方法。
1.设定目标:明确创新的目标和方向,为创造活动提供明确的方向性。
2.拓展思维边界:打破传统思维的限制,从不同的角度思考问题,寻找新的解决方案。
3.多元思维:将不同的思维方式和观点结合起来,进行综合思考。
4.反向思维:从结果出发,逆向思考问题,寻找达成目标的逆向路径。
5.联想法:通过联想和类比,将不同领域的知识和经验进行融合,产生新的想法。
6.逐步演进法:通过逐步改进和优化,不断完善创意,实现创新。
7.异常思维:从异常和矛盾中寻求新的解决方案,打破传统的思维固定模式。
三、创造技法:以下是几种常见的创造技法。
1.头脑风暴:鼓励团队成员自由表达和交流想法,以集思广益的方式寻找新的解决方案。
2.临摹与变形:通过模仿和改造已有的作品或产品,进行二次创作。
3.异质整合:将不同领域或不同概念的元素进行组合,形成新的创意。
4.角色扮演:通过扮演不同的角色,从不同的视角思考问题,产生新的创意。
5.原先否定法:以“不可能”的角度对问题进行思考,寻找替代性的解决方案。
6.分解与重组:将问题分解为更小的部分,然后重新组合,寻找新的解决方式。
7.反馈机制:不断接收和整合来自不同意见的反馈,不断改进和优化创意。
8.压力创新:通过设置时间限制、资源限制等,增加创造活动的压力,促使创新的产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这是奥斯本提出来的一种创造方法。即根据 需要解决的问题,或创造的对象列出有关问题, 一个一个地核对、讨论,从中找到解决问题的方 法或创造的设想。 下面我们介绍奥斯本核检目录法九个方面的提问。
核检表法
1、方法 1)能否他用 现有的事物有无他用: 保持不变能否扩大用途 稍加改变有无其他用途 现有的事物能否借用别的经验: 借入:能否模仿别的东西 过去有无类似的发明创造创新 现有成果能否引入其它创新性 设想
信息交合法
(二)信息交合法 中国思维魔王许国泰所创造的信息交合法就是进行组合创 造的很好的工具。 信息交合法实施步骤: 把物体的总体信息分解成若干要素,然后把这种物体与人 类各种实践活动相关的用途要素分解,把两种信息要素用坐标 法连成信息标x轴与y轴,两轴垂直相交,构成“信息反应场” ,每个轴上的各点的信息依次与另一轴上的信息交合从而产生 新的信息。
2、定义:创新技法是从创造技法中套用过来的。是创造 学家根据创造性思维发展规律和大量成功的创造与创新 的实例总结出来的一些原理、技巧和方法。 3、作用 1、可启发人的创新思维。同时也可以提高人们的创造 力、创新能力 2、它的应用可直接产生创造、创新成果或提高创造、 创新成果的实现率。
4、介绍几种创新技法
信息交合法
美术
音乐 电 磁 文字 化学 物理 数学 曲别针
铁画
胡琴码 音符 导线 指南针 ABC 铁元素 弹簧 砝码 数字 符号
异类组合
2)异类组合 两种或以上的设想(技术思想)的组 合,或不同物质产品的组合 组合对象(技术思想或产品)来自不同的方面,一 般无主次关系。参与组合的对象从意义、原子、构造 、成分、功能等任一方面和多方面互相渗透,整体变 化显著 异类组合是异类求同的创新,创新性 很强。如
异类组合与同类组合
海泥处理与酵素处理结合可开发洁面乳,大受女 士的欢迎。 通下水道的工作者与清洁剂制造商结合,生产出工 业用清洁剂。 3)同类组合 若干相同的事物的组合 组合对象是两 个或两个以上同一事物。参与组合的对象在组合前后基 本原理和结构一般没有根本的变化。往往具有组合的对 称性或一致性的趋向。 如双向拉锁、三合米、鸡尾酒、《读者文摘》等
核检表法
核检表法
和田十二法
加一加、减一减、扩一扩、缩一 缩、变一变、改一改、联一联 、学一学(模仿)、代一代、搬 一搬、反一反、定一定(规定)
6W2H (5W1H)法
(二) 6W2H (5W1H) 法
1、美国陆军部提出5W1H法 2、我国著名教育家陶行知 先生提出6W2H法,他把这种 提问模式叫做教人聪明的 “八大贤人”。
6W2H (5W1H)法
①Why 为什么需要创新? ②What 创新的对象是什么? ③Where 从什么地方着手? ④Who 谁来承担创新任务? 5W1H ⑤When 什么时候完成? ⑥How 怎样实施? ⑦How Much 何去 达到怎样的水平? ⑧Which 几何
6W2H
组合型技法
(一)组合型技法 1、定义:按照一定的技术原理或功能目的将现有的事 物的原理、方法或物品作适当组合而产生出新设想、新 技术、新方法、新产品的技法。 2、组合型技法形式 1)主体附加 在原有的设想中补充新的内容,在原有 的产品中增加新的附件。例如:电扇加定时器,电冰箱 加温度显示器
1)、设问法——核检表法,6W2H法 2)、组合法——组合型技法,焦点法、信息交合法 、形态分析法 3)、逆向转换法——逆向反转法,重点或问题转移 法,缺点逆用法 4)、列举法——特性列举法,缺点列举法,希望点 列举法 5)、联想移植法——类比法、移植法、综摄法 6)、头脑风暴法——奥斯本法
设问法
一、设问法
发明、创造、创新的关键是能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设 问法就是对任何事物都多问几个为什么。 有意识 自 觉 能胜任 无意识 不自觉 能胜任 知道 3 你知道 不知道 4 你知道 知道 2 你不知道 不知道1 你不知道 有意识 自觉 不胜任 无意识 不自觉 不胜任
核检表法
(一)奥斯本核检表法
4)重组组合 组合在各组成部分的相互关系。如过去电话送话器 和听筒是分别安装的,将送话器与听筒连为一体,就是 现在的电话机。 重组作为手段,可以更有效地挖掘和发挥现有技术 的潜力。 如飞机的螺旋浆装在尾部就是喷气式飞机,装在顶 部为直升飞机。 如积木、组合拆装模型,都有利于儿童建立重组意 识,培养重组能力。
重组组合
共享与补代组合
5)共享与补代组合 共享:不同的或相同的事物共享同一原理、同一装 置等的组合。例如吹风机、卷发器、梳子共用同一带 插销的手柄。 补代:对某事物的要素进行取舍、补充、替代的组合 方式。 拨号式电话改为键盘式、银行卡代替存折。
共享与补代组合
6)概念组合 以命题和词类进行的组合。例如: 绿色营销、音乐餐厅、裴多菲俱乐部 7)综合 爱因斯坦综合了物理、数学知识提出 相对 论。邓小平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
6)能否代用
核检表法
能否调整已知布局 能否调整即定程序 能否调整日程计划 能否调整规格 能否调整因果关系 能否从相反方向考虑
7)能否调整
核检表法
玻璃杯的改进
2、核检表法的优点 是一种具有较强启发创新思维的方法。这是因为 它强制人去思考,有利于突破一些人不愿提问题或不 善于提问题的心理障碍。 提问,尤其是提出有创见的新问题本身就是一种 创新。它又是一种多向发散的思考,使人的思维角度 、思维目标更丰富。 另外核检思考提供了创新活动最基本的思路,可 以使创新者尽快集中精力,朝提示的目标方向去构想 、去创造、创新。
2)能否借用
核检表法
现有事物能否做些改变? 3)能否改变 如:意义、颜色、声音、 味道、式样、花色、 品种,改变后效果如何?
核检表法
4)能否扩大
现有事物可否扩大应用范围 能否增加使用功能 能否添加另部件 能否扩大或增加高度、强 度、寿命、价值
核检表法
5)能否缩小 现有事物能否减少、缩小或省略 某些部分 能否浓缩化 能否微型化 能否短点 轻点 压缩 分割 简略 现有事物能否用其他材料、元件 能否用其他原理、方法、工艺 能否用其他结构、动力、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