孤独症儿童教育康复方法谢明

合集下载

自闭症恢复成功的案例

自闭症恢复成功的案例

自闭症恢复成功的案例小明,今年12岁,是一个自闭症患者。

在他3岁的时候,他的父母发现他与其他孩子有明显的社交障碍,不善于与人交流,对外界事物缺乏兴趣,总是沉浸在自己的世界里。

在医生的诊断下,小明被确诊为自闭症患者。

面对这个沉重的打击,小明的父母并没有绝望,他们立即寻求了专业的康复治疗。

首先,小明接受了一系列的康复评估,确定了他的康复治疗方案。

在专业的康复治疗团队的帮助下,小明接受了语言和社交技能训练,通过与专业人士的互动,他逐渐学会了与人交流,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情感。

同时,他还接受了行为疗法,通过逐步改变刻板重复的行为,让他能够更好地适应外部环境。

除此之外,小明还接受了音乐疗法和美术疗法,通过音乐和绘画,他找到了一种表达自己的方式,也逐渐学会了欣赏和享受艺术。

在长期的康复治疗过程中,小明的父母也没有放弃对他的支持和关爱。

他们在家中给予小明更多的关注和鼓励,让他在康复治疗之外也能够感受到家庭的温暖和关怀。

同时,他们也积极参与到小明的康复治疗中,与专业的康复团队紧密合作,共同为小明的康复努力。

经过多年的努力,小明取得了显著的康复进展。

他已经能够与人正常交流,表达自己的情感和需求;他的刻板重复行为也得到了明显改善,能够更好地适应外部环境;他对音乐和绘画产生了浓厚的兴趣,甚至展现出了超乎寻常的才华。

如今,小明已经能够在普通学校接受正常教育,成为了一个活泼可爱、充满希望的孩子。

小明的康复成功并非偶然,它背后是康复治疗团队的专业指导和家庭的无私支持。

同时,也要感谢小明本人的努力和坚持,正是他的勇气和毅力,才有了今天的成就。

小明的康复成功案例,给我们带来了无限的希望和启发,也告诉我们,只要有正确的治疗方法和坚定的信念,自闭症患者也能够取得成功,走向光明的未来。

总之,自闭症的康复并非一蹴而就,它需要患者本人、家庭和专业的康复团队共同努力。

但只要我们坚定信念,不放弃希望,相信每一个自闭症患者都有可能取得成功,走向光明的未来。

孤独症儿童康复训练方法

孤独症儿童康复训练方法

孤独症儿童康复训练方法
孤独症儿童是一种常见的神经发育障碍,主要表现为社交障碍、沟通困难、刻板行为等。

为了帮助孤独症儿童更好地融入社会,进行康复训练是非常必要的。

下面介绍几种常见的孤独症儿童康复训练方法:
1. 社交技能训练:通过角色扮演、游戏等方式,帮助孤独症儿童学会如何与人交往、如何主动与他人沟通等社交技能。

2. 认知疗法:通过认知训练,帮助孤独症儿童改变其固有的思维模式,从而更好地适应现实生活。

3. 感觉统合训练:通过刺激孤独症儿童的各种感官,使其更好地感知周围环境,提高其自我调节能力。

4. 物理治疗:通过运动、按摩等物理方法,促进孤独症儿童的肌肉协调性,提高身体控制能力。

5. 艺术疗法:通过绘画、音乐等艺术形式,帮助孤独症儿童更好地表达自己的情感,同时提高其创造力和想象力。

以上这些方法都需要有专业的康复师进行指导和实施,同时也需要家长的配合和关注。

通过多种手段的综合训练,孤独症儿童可以得到有效的康复和改善。

- 1 -。

孤独症儿童的教育康复方法-谢明

孤独症儿童的教育康复方法-谢明

三、情绪行为改变技术
孤独症儿童情绪行为成因分析: 1、心理年龄低龄化是其根本原因;2、感觉 剥夺;3、植物神经系统紊乱。 孤独症儿童情绪行为改变方法: 1、注意力转移方法; 2、正性行为支持; 3、爬行。
、沟通交往技术
孤独症儿童沟通交往困难成因分析: 1、疾病原因所致;2、心理年龄低龄化 孤独症儿童沟通交往特点: 单向交流 孤独症儿童沟通交往方法: 1、口头表述(言语语言和书面语言) 2、非言语请求支持方法(沟通替代)
的幼儿 》([美]霍曼等著 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
在(美)霍曼等著,郝和平等译的《 活动中的幼儿·幼儿认知发展课程》一书 中,专门就如何针对特殊儿童的发展,提 出了符合儿童发展规律的思想:按我们的 设想,一种发展的方法,有些类似作出诊 断和开处方的情形。但是注意个别教育的 课程并不从对幼儿的短处分析入手。教育 者为了建立一种有效地促进残疾儿童发展 的课程,首先设法确定儿童的发展水平, 然后再去提供一些经验,使儿童能对自己 在多数场合下很想应用的,处于萌芽状态 的能力进行练习。
必须明确的基本规律和基本概念
一、特殊教育必须遵循的两个基本规律 1、儿童发展的一般规律 2、教育教学的一般规律 二、几个基本概念 1、孤独症 2、儿童 3、康复
必须遵循的两个基本规律
1、孤独症儿童首先是儿童,其次才是 患有孤独症疾病的儿童。既然是儿童,就 必然遵循儿童发展的一般性规律。
2、孤独症儿童的教育康复必须遵循教 育教学的一般规律,做到因人施教,因材 施教。坚持“以生为本”,而决不是“以 师为本”、“以本本为本”。
主要学术成果
1、在《中国特殊教育》(中文核心期刋)、现代特殊教育等专业杂志 发表论文20余篇; 2、在我院2009年11月召开的“孤独症儿童教育康复国际研讨会”上,率 先在国内提出“孤独症儿童教育康复方法(MER)”2010年2月赴印 度参加孤独症儿童康复大会并发表论文《关于孤独症儿童教育康复方 法(MER)的研究》,被印度科学日报报道,受到印度同行好评; 3、参加上海市“为了孩子”国际研讨会,发表论文《对我国特殊儿童 早期教育康复机制建设的思考与对策》,被上海市“为了孩子”国际 研讨会论文集收录,并被《新民晚报》报道; 4、主编《孤独症儿童的教育康复》一书(2007.10); 5、专著《感知觉统合理论与实践》(2010.1); 6、专著《特殊儿童的感知觉统合训练》(2014); 7、主持完成江苏省“十一五”教育规划重点课题《运用维果茨基理论 对孤独症儿童教育康复方法的研究》。

孤独症患儿康复训练的有效手段有哪些

孤独症患儿康复训练的有效手段有哪些

孤独症患儿康复训练的有效手段有哪些
小儿孤独症康复训练的有效手段是什么?小儿孤独症患者只有通过专业的治疗和日常的康复训练,才会慢慢的使病情好转,因此,我们有必要了解一下小儿孤独症康复训练方法,以便帮助患者尽快的恢复健康。

那么,小儿孤独症康复训练的有效手段是什么呢?下面就由专家为大家详细介绍。

小儿孤独症康复训练方法
一、艺术康复训练法:艺术康复训练法即一般所谓的绘画治疗。

其目的是是藉着绘画及其创造性的自由表现活动将潜意识内压抑的
感情与冲突呈现出来,并且从绘画过程中获得抒解与满足,而达到诊断与治疗的效果。

二、行为康复训练法:行为康复训练法是孤独症教育治疗中最常被采用且有效的方法。

其乃是应用个体自发性的反应行为,及所谓的操作制约,来改善与去除小儿孤独症状与不适应行为或者形成适应行为与日常生活自理及专业技能。

三、音乐康复训练法:音乐康复训练法可分为团体治疗与个别治疗;主要的治疗工具为大鼓和铜钹,让小儿孤独症儿童即兴、自由的敲打以达到自我宣泄、解放及自我表现的目的。

音乐治疗可协助自闭者集中注意力、培养想像力、稳定情绪、促进社会化与语言互动、发展新的休息技能与新的兴趣。

小儿孤独症康复训练的有效手段是什么?通过以上专家的介绍相
信大家对小儿孤独症康复训练方法有了以一定的了解,懂得小儿孤独症康复训练方法,积极配合医生的治疗,才能更彻底的治疗小儿孤独症,希望以上内容能给大家一些帮助。

孤独症儿童康复训练案例

孤独症儿童康复训练案例

孤独症儿童康复训练案例
嘿,咱今天来聊聊孤独症儿童康复训练的事儿呀!你知道吗,那些孤独症的孩子就像孤独星球上的小星星。

就说小明吧,他刚来我们康复中心的时候,就像一只受惊的小兔子,缩在角落里不说话也不动。

我们的康复师团队可没有退缩呀!康复师们试着一点点地接近他,跟他说话,就好像在轻轻地敲开他那紧闭的心门。

“小明,你看这个玩具多好玩呀!”康复师温柔地说。

慢慢地,小明开始有了反应。

从一开始的偶尔看一眼,到后来会跟着康复师的指示做一些动作,这可把大家高兴坏了!就像是黑暗的房间里突然透进了一丝光亮。

在训练过程中,大家都付出了很多努力呢!老师们不断地设计各种有趣的活动,来帮助小明提高社交和沟通能力。

有一次,我们在教室里举办了一个小小的角色扮演活动,小明居然也参与进来了,虽然还有些拘谨,但这已经是巨大的进步啦!难道不是吗?
再看看小红,她一开始对周围的一切都好像漠不关心。

但我们没有放弃呀!老师们像对待自己的孩子一样,耐心地引导她。

“小红呀,来和我们一起唱歌吧!”日子一天天过去,小红也开始有了变化,她会对着老师笑了,会主动和小伙伴打招呼了,这简直就像春天里的花朵突然绽放了呀!
孤独症儿童的康复训练可不简单,这是一场漫长而又充满挑战的旅程。

但每当看到孩子们一点点的进步,那种成就感真的无法用言语来表达。

我想说,只要我们不放弃,用心去关爱这些孩子,他们一定能在自己的星球上闪闪发光!你说呢?。

孤独症“儿童”概念界定的创新研究

孤独症“儿童”概念界定的创新研究

孤独症“儿童”概念界定的创新研究摘要:号称“百慕大三角”、“特殊儿童之王”[1]的自闭症被历来称作是一种由大脑、神经以及基因的病变所引起的综合症,是一种严重的广泛性身心发育障碍性疾病。

当代的研究同样倾向于将孤独症儿童视为“星儿”,正常人无法接近,其发展更无一般规律可循。

近期国内学者谢明研究提出孤独症儿童首先是儿童,其次才是患有孤独症疾病的“儿童”;对于每一个患有孤独症疾病的“儿童”而言,其身心发展是遵循正常幼儿发展的一般规律的。

本文将在综合国内外有关文献的基础上对这一创新性的概念界定进行进一步的阐述。

关键词:幼儿;孤独症儿童;病因模式;康复理念中图分类号:r74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0118(2012)04-0201-02一、引言儿童自闭症(或称孤独症)是发生于儿童早期的一种涉及感知觉、情感、语言、思维和动作与行为等多方面的发育障碍,也是广泛性发育障碍中最为常见和典型的一种[2]。

自1943年美国教授kanner 观察到孤独症症状群的儿童并作报告以来[3],围绕其定义、病因、治疗以引起了诸多激烈的争论,中国教育者对此进行研究始于1982年——南京儿童心理卫生研究中心的陶国泰教授确诊了我国第一例自闭症患者。

与国外相比,我国孤独症研究起步较晚且进展相对缓慢,但如果根据美国精神医学会自闭症的患病率大约为万分之五而自闭症系列症的患病率为万分之十的较为保守的标准以及我国现有总人口数量来估计,我国目前可能有50万左右的自闭症患者和100万左右的自闭症系列症患者(包括典型意义上的和非典型意义上的自闭症患者),因此准确界定孤独症儿童的发展规律并有效的开展早期干预方面的研究显得更加必要和紧迫。

针对近期国内学者研究提出孤独症儿童首先是儿童,其次才是患有孤独症疾病的“儿童”;对于每一个患有孤独症疾病的“儿童”而言,其身心发展是遵循正常幼儿发展的一般规律的观点,笔者通过文献整理对国内外孤独症的研究作了较为全面的了解,现将它们编译整理综述如下,以在综合此观点的基础上对未来孤独症儿童早期干预的研究做出展望。

孤独症儿童社交康复训练方法

孤独症儿童社交康复训练方法

孤独症儿童社交康复训练方法孤独症儿童,就像是来自遥远星球的小天使,他们沉浸在自己的世界里,不太懂得如何与我们交流和互动。

但别担心,我们有办法帮助他们慢慢融入我们的世界呀!首先呢,创造一个友好温暖的社交环境至关重要。

这就好比是小种子需要肥沃的土壤才能茁壮成长一样。

家里要充满爱和理解,让孩子感受到安全。

大人不要总是急急忙忙的,要慢下来,耐心地陪着孩子,和他们一起玩耍、说话。

多和孩子互动游戏呀,这可是个好办法。

比如说玩躲猫猫,这看似简单的游戏,却能让孩子感受到寻找和发现的乐趣,还能增加眼神交流和互动呢。

还有搭积木,一起搭建的过程中,可以引导孩子和你合作,这不是就在培养社交能力嘛!就像盖房子一样,一砖一瓦地搭建起他们与外界沟通的桥梁。

语言训练也不能少呀!不要觉得孩子听不懂就不说,要不停地和他们说话,告诉他们你在做什么,周围发生了什么。

就像给小树苗浇水施肥一样,慢慢地,他们会吸收这些语言信息,说不定哪天就会给你一个惊喜呢!每天给孩子讲讲故事,让他们沉浸在故事的世界里,感受不同的情感和情境。

带孩子出去走走也很重要呀!别总是把他们关在家里。

去公园,让孩子看看其他小朋友是怎么玩耍的。

一开始他们可能只是在旁边看着,没关系呀,这也是一个学习的过程。

就像学走路一样,总得一步一步来嘛。

等他们慢慢有兴趣了,就可以鼓励他们加入进去。

还有啊,利用孩子的兴趣爱好来引导他们社交。

如果孩子喜欢画画,那就给他找一些同样喜欢画画的小伙伴一起呀,他们肯定会有很多共同话题,这不就自然而然地交流起来了嘛!别忘了鼓励和赞美孩子哦!当他们有一点点进步的时候,一定要大大地表扬他们,让他们知道自己做得很棒。

这就像给他们加油打气一样,让他们更有信心和动力去尝试。

孤独症儿童的社交康复训练不是一蹴而就的,这需要我们有足够的耐心和爱心。

就像培育花朵,需要我们精心呵护,每天照顾,才能开出美丽的花朵。

我们要相信,这些小天使们一定可以慢慢地走出自己的小世界,融入我们的大家庭。

孤独症儿童康复训练的内容

孤独症儿童康复训练的内容

孤独症儿童康复训练的内容
儿童孤独症的康复训练方法包括社交能力训练、行为训练、感觉统合训练、音乐训练方法以及游戏训练方法等。

建议家长根据儿童情况选择适宜的方法进行对症康复治疗,促进疾病尽早恢复。

1、社交能力训练:家长可以在日常生活中通过引导式参与的方法,帮助孤独症儿童逐渐建立良好的社会交往能力,促进孤独症的症状缓解;
2、行为训练:建议家长带儿童由专业的医生进行一对一的干预训练,以分解目标、强化和辅助为基本原则,帮助儿童尽快摆脱孤独症的困扰;
3、感觉统合训练:可以通过多个感觉刺激儿童的大脑神经系统,使大脑对外界的刺激能够更协调、更有效地作出合理的反应,以达成感觉统合的目的;
4、音乐训练:家长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通过播放音乐的方法,帮助调节儿童内心的孤独感,促进尽早恢复;
5、游戏训练:家长可以通过和儿童做游戏的方式,改善儿童的不良情绪和孤独的性格,有助于症状缓解。

家长在儿童康复训练过程中,要保持良好的心态,要有耐心帮助儿童尽早恢复。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儿童 ()关于儿童的概念 除婴儿之外的未成年人 ()关于儿童的年龄界限 —,我国—,美国— ()关于特殊儿童 —岁有各种生理或心理缺陷的未成年人
、康复。
康复是指综合地、协调地应用医学的 、教育的、社会的、职业的各种方法,使 病、伤、残者(包括先天性残疾)已经丧 失的功能尽快地、能尽最大可能地得到恢 复和重建,使他们在体格上、精神上、社 会上和经济上的能力得到尽可能的恢复, 使他们重新走向生活,重新走向工作,重 新走向社会()。
从现代康复学的研究角度看, 理念是康复医学发展的必然方向。世纪, 医学模式从“生物医学”模式开始向“生 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的转变。
(《国际功能、残疾和健康分类》 ()总目标是要提供一种统一和标准的语 言和框架来描述健康状况和与健康有关的 状况。基于和生物一心理一社会整合的模 式,为综合分析身体、心理、社会和环境 因素提供一个有效的系统性工具,主要分 类包括身体功能和结构、活动与参与、环 境因素、个人因素)
必须阐明的几个概念
一、特殊教育的目标 通过教育康复,使我们的教育对象能
够较好地融入社会,并有尊严地活着。
二、特殊教育
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对身心与正常 儿童有显著差异的儿童运用特殊的教育手 段和方法所进行的教育活动。
三、特殊(需要)儿童
与正常儿童相比较,在生理器官、肢 体功能、认知言语、神经系统发育等方面 存在障一、教育康复是残疾儿童康复的重要组成部分。 二、教育康复泛指“教育和培训”,实质是帮助
这些孩子建立起适应社会的能力。 三、教育康复坚持“医教结合,以教为主”。 四、教育康复坚持以“儿童发展理论”作为研究
的理论支撑,以“读懂”儿童为基本要务,以 帮助这些儿童发展其社会性为根本任务。
一个医学博士的话
必须明确的基本规律和基本概念
一、特殊教育必须遵循的两个基本规律 、儿童发展的一般规律 、教育教学的一般规律 二、几个基本概念 、孤独症 、儿童 、康复
必须遵循的两个基本规律
、孤独症儿童首先是儿童,其 次才是患有孤独症疾病的儿童。既然是儿 童,就必然遵循儿童发展的一般性规律。
、孤独症儿童的教育康复必须 遵循教育教学的一般规律,做到因人施教 ,因材施教。坚持“以生为本”,而决不 是“以师为本”、“以本本为本”。
、参加上海市“为了孩子”国际研讨会,发表论文《对我国特殊儿童早 期教育康复机制建设的思考与对策》,被上海市“为了孩子”国际研 讨会论文集收录,并被《新民晚报》报道;
、主编《孤独症儿童的教育康复》一书(); 、专著《感知觉统合理论与实践》(); 、专著《特殊儿童的感知觉统合训练》(); 、主持完成江苏省“十一五”教育规划重点课题《运用维果茨基理论对
对各类康复的铨释
“医学康复”( )(利用医疗手段促进康 复)。
医学康复治疗技术常用的方法是:物理 治疗()、作业治疗()、言语治疗() 、心理辅导与治疗、文体治疗、中国传统 治疗、康复工程、康复护理、社会服务。
“教育康复”(,通过特殊教育和 培训以促进康复)。
教育康复的基本内容:社会生 活常识、科学文化知识、健康的心理素质 、社会沟通技巧、缺陷功能改善、基本劳 动技能。
“职业康复”( ,恢复就业,取 得就业机会)。
职业康复的内容:有良好的心理 素质,乐观的生活态度,能够从事社会需 求的、适应于自己能力的各种职业和技能 。
“社会康复”( ,在社会的层面上采取 与社会生活有关的措施,促进残疾人能重 返社会)。
社会康复的内容:建立融合的理念,实 现双向互动,做到身心健康。
什么是教育康复方法()
教育康复方法()是孤独症儿童 康复方法的一种。该方法以儿童发展理论作为 理论基础,旨在通过将孤独症儿童发展中的各 种表现与正常儿童进行比较,获取“读懂”孤 独症儿童的钥匙,然后对其进行有效教育。教 育康复方法()坚持“医教结合,以教为主” 的原则,以发展孤独症儿童的社会性为主要目 的,以孤独症儿童的迁移性发展程度作为评价 的指标,从而促进孤独症儿童各方面的均衡发 展。
几个基本概念
、孤独症 儿童孤独症是一种大脑神经广泛发展障碍性
疾病。 孤独症( )又名儿童期孤独症( )、婴
儿孤独症( )或早年孤独样障碍( ), 在我国香港、澳门、台湾等地及日本又常 称之为自闭症。(《孤独症诊疗学》主编 李雪荣 陈劲梅 中南大学出版社) 发病机理尚不清楚(遗传?基因?环境?病 毒?……);
加快推进特殊教育发展,提升特 殊教育水平,进一步保障残疾人受教育权利, 帮助残疾人全面发展和更好融入社会,使广大 残疾人共享改革发展成果,在全面建成小康社 会、实现“两个百年”目标和中国梦的进程中 实现幸福人生。
特殊教育提升计划指出
继续实施改善特殊教育办学条 件项目。支持承担随班就读残疾学生较多 的普通学校设立特殊教育资源教室(中心 ),配备基本的教育教学和康复设备,为 残疾学生提供个别化教育和康复训练。支 持特殊教育学校配备必要的教育教学、康 复训练等仪器设备,开展“医教结合”实 验,探索教育与康复相结合的特殊教育模 式。加大对薄弱特殊教育学校配备教育教 学和康复设施的支持力度。
主要学术成果
、在《中国特殊教育》(中文核心期刋)、现代特殊教育等专业杂志发 表论文余篇;
、在我院年月召开的“孤独症儿童教育康复国际研讨会”上,率先在国 内提出“孤独症儿童教育康复方法()”年月赴印度参加孤独症儿童 康复大会并发表论文《关于孤独症儿童教育康复方法()的研究》, 被印度科学日报报道,受到印度同行好评;
孤独症儿童教育康复方法的研究》。
国家特殊教育的指导思想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 年)指出:提高残疾学生的综合素质。注重 潜能开发和缺陷补偿,培养残疾学生积极 面对人生、全面融入社会的意识和自尊、 自信、自立、自强的精神。加强残疾学生 职业技能和就业能力培养。
特殊教育提升计划的重要意义
发展特殊教育是推进教育公平、 实现教育现代化的重要内容,是坚持以人为本 理念、弘扬人道主义精神的重要举措,是保障 和改善民生、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任 务。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