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能性食品调查报告
功能性食品可行性研究报告

功能性食品可行性研究报告1. 引言功能性食品是指通过调整、增强或改善特定的生理功能,对人体健康起到积极影响的食品。
在当今社会,人们对健康的追求日益增长,功能性食品因其具有顺应这一需求的特性而成为热门话题。
本研究报告旨在评估功能性食品的可行性,深入分析目前的市场潜力、法规要求以及潜在的挑战。
2. 方法和数据本次研究采用了结构化问卷调查和文献综述的方法,以收集相关数据并对功能性食品的可行性进行评估。
2.1 问卷调查我们以随机抽样的方式,在不同年龄阶段、性别和城市居住地的受访者中进行了问卷调查。
问卷内容包括对功能性食品的认知程度、购买意愿以及对特定功能的需求等方面的问题。
2.2 文献综述通过对相关的学术论文、营养学研究和市场报告进行综述分析,我们收集了大量的关于功能性食品的数据和信息。
3. 市场潜力分析根据问卷调查和文献综述的结果,我们对功能性食品的市场潜力进行了评估。
3.1 消费者认知度和需求调查结果显示,大多数受访者对功能性食品有一定的认知,约80%的人愿意考虑购买功能性食品来改善健康状况。
尤其是年轻人和女性对功能性食品的需求较高。
3.2 市场增长趋势功能性食品市场在过去几年中一直保持着稳定增长的趋势。
预计未来几年,该市场还将继续增长,特别是在健康意识的提高和老龄化人口的增加的推动下。
3.3 主要市场挑战功能性食品市场面临着一些挑战,如法规的限制、产品营销和监管的复杂性以及消费者的健康意识风险。
4. 法规要求功能性食品的生产和销售需要符合相关的法规和标准。
我们对国内外功能性食品法规进行了梳理,并总结了一些主要要求。
4.1 国内法规要求我国对功能性食品的管理主要由卫生部门负责。
国内法规要求功能性食品必须经过严格的审批和认证,且应具备明确的功能性标签和产品说明。
4.2 国际法规要求各国的功能性食品法规存在一定的差异,但普遍要求食品必须经过科学研究评估,产品的标签和广告必须符合相关规定。
5. 功能性食品的潜在挑战和提示功能性食品市场面临着一些潜在挑战,如科学验证的不充分、产品安全性和可持续性等问题。
功能性食品的研究

功能性食品的研究随着人们对健康和营养的关注和认识的提高,功能性食品成为了越来越受欢迎的食品。
功能性食品是指既有营养价值,又具有某些特殊功能的食品。
这些特殊功能包括增强免疫力、促进消化、降低胆固醇、调节血糖等。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人在关注功能性食品。
功能性食品的出现是一件好事,因为它可以提供更多的营养和健康保障,同时也为食品行业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
但是,同时也要注意功能性食品存在的一些问题。
一些功能性食品宣传存在虚假、夸大等问题,这对消费者造成了误导和损失。
因此,需要对功能性食品进行研究,对其功能进行鉴定和评估,确保功能性食品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下面,就对功能性食品的研究进行一些探讨。
一、药食同源功能性食品源于传统医学的理念,其历史可以追溯到我国古代,即“药食同源”思想。
即“食补药补合一”,即合理选用食物,以达到预防和治疗疾病的效果。
传统的中药材就是其中的代表。
许多中药材不仅具有治疗疾病的功效,同时也在食物领域中有很好的应用。
如枸杞、芡实等就被广泛应用于食品领域,成为了一些功能性食品的原材料。
二、功能性食品的研究对功能性食品的研究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功能性成分提取功能性食品的特殊功效主要来自于其含有的活性成分。
因此,提取食物中的功能性成分是功能性食品研究的重要方向。
目前,提取功能性成分的技术主要包括传统的蒸馏、浸泡等,以及一些新兴的技术如超声波提取、微波提取等。
2. 鉴定和评估功能性成分针对已提取出的功能性成分,需要进行鉴定和评估。
在鉴定过程中需要考虑成分的化学特性、生理活性和毒理特性等,以确保功能性成分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3. 功能性食品制备在了解了功能性成分之后,就需要进行功能性食品的制备。
对于不同种类的功能性成分,需要制备不同的功能性食品,以确保其功效得到充分发挥。
4. 功能性食品功能验证为了确保功能性食品的有效性,需要对其功能进行验证。
功能验证包括生理学研究、临床试验等。
三、功能性食品的应用前景功能性食品是一种新兴的食品类型,随着人们生活水平和营养需求的提高,功能性食品的市场前景也越来越广阔。
功能性食品研究进展

功能性食品研究进展在人类对于健康和营养方面的认识逐渐深入的同时,越来越多的人意识到食品的作用已经不只是满足口腹之欲,更重要的是保持身体健康和预防疾病。
由此,功能性食品的概念就应运而生,它们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促进身体健康和预防疾病的发生。
本文将从该领域研究的背景、形式和进展三个方面进行阐述。
一、研究背景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越来越注重自身健康问题。
研发和使用功能性食品是个趋势,可以帮助人们改善健康状况和促进预防疾病的发生。
它是从传统食品中提炼出的一些有效物质,具有调节和维持生理功能、防止疾病等功能。
例如,黑芝麻可以补血益气、强壮肝肾,枸杞可以补肝肾、明目等。
根据不同的功效,功能性食品可以分为不同的类型,如补充营养、调节血脂、保护心血管、改善肠道功能等等。
二、形式目前市面上的功能性食品种类繁多,不同国家和地区的认证标准、申请流程及审查审核要求都有差异。
在英国和欧洲,功能性食品可以获得欧盟的许可。
他们强调健康功能必须从严谨的科学评估过程中得出。
而我国功能性食品的生产管理,主要是由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负责的。
其认定审批包括三个步骤:初审、中审和审议确认。
目前市场上的功能性食品的类型也非常多样,不仅有口服液、片剂、胶囊等常规剂型外,还有饮品等更为方便易携带的形式。
商家们也在不断推陈出新,开发新产品。
三、进展1. 国际上功能性食品认定标准日趋统一国际上正在逐步规范化和标准化功能性食品恰当性评估和临床试验的验收标准和程序。
例如,美国FDA实施了类别和声明系统的标准规范,欧盟实施了“熟知”程序,澳大利亚采用了“新食品”和“习惯食品”审评制度等。
统一的认定标准,有助于消费者更好地了解各种功能性食品,避免给消费者造成经济上和健康上的损失。
2. 科学技术不断发展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功能性食品的生产和研发越来越高效、精确。
例如,生物发酵技术的应用使得某些功能性食品更为纯化,对人体健康的影响更易于把握。
功能性软糖调研报告

功能性软糖调研报告功能性软糖调研报告一、引言功能性软糖是指添加了一定的功能性成分,在满足口感需求的同时,具有一定的保健效果。
如今,随着人们对健康饮食的需求增加,功能性软糖作为一种便携、美味且具有保健效果的零食,受到了越来越多消费者的青睐。
本报告对功能性软糖进行了调研,以了解其市场需求、研发情况以及未来发展趋势。
二、市场需求1. 健康意识增强:随着社会发展,人们对于健康的关注度越来越高,健康食品市场增长迅速。
功能性软糖作为一种既美味又有益于身体健康的零食,满足了人们对健康的追求。
2. 便携性需求:现代人的生活节奏加快,对于零食的便携性要求也越来越高。
功能性软糖小巧易携带,在工作、学习、运动等场合中都适用。
3. 口感需求:对于软糖来说,除了功能性成分的添加外,口感仍然是消费者考虑的重要因素。
人们对软糖的口感要求越来越高,希望软糖既有嚼劲又具有丰富的口味。
三、研发情况1. 功能性成分的添加:研发人员在软糖制作过程中,添加了一些具有保健效果的功能性成分,如维生素、膳食纤维、鱼油等。
功能性成分的添加不仅增加了软糖的营养价值,还使其具备了一些具体的保健功能,如增强免疫力、促进消化等。
2. 口感改进:为了满足消费者对于口感的要求,研发人员在软糖制作中加入了一些改善口感的成分,如明胶、果胶等。
经过不断的研究和实验,功能性软糖的口感得到了大幅度的提升,更加符合消费者的口味。
四、未来发展趋势1. 品种创新:功能性软糖市场的发展潜力巨大,随着技术的不断发展,功能性软糖的品种将会越来越多样化。
未来,我们可以期待看到更多具有不同功能性成分的软糖产品出现,如抗氧化软糖、减肥软糖等。
2. 品质提升:随着市场竞争的加剧,消费者对于软糖的品质要求也越来越高。
未来,软糖生产企业需加大对原材料的选择与生产工艺的控制,提升软糖的品质水平,以满足消费者的需求。
3. 渠道拓展:未来,功能性软糖的发展不仅仅局限于超市和便利店的销售渠道,还可以拓展到医院、健身房、办公室等地方。
功能食品可行性研究报告

功能食品可行性研究报告摘要本报告旨在对功能食品的市场需求、潜在机会和竞争优势进行深入分析,评估功能食品在未来的发展前景和可行性。
通过市场调研、竞争分析和消费者需求调查,本报告得出了功能食品在不断增长的市场中具有巨大潜力和竞争优势的结论,并提出了相应的推广和销售策略。
第一部分前言1.1 研究背景随着人们对健康的重视和追求,功能食品在市场上逐渐受到了广泛关注。
功能食品是指含有一定营养成分或具有调节生理功能、保健作用的食品,例如维生素、蛋白质、益生菌等。
市场上的功能食品种类繁多,如保健食品、运动营养品、特殊医学用途食品等,受到了各个年龄群体和消费者的青睐。
1.2 研究目的本报告旨在通过深入分析市场需求、潜在机会和竞争优势,评估功能食品在未来的发展前景和可行性,为相关企业的市场推广和产品研发提供参考。
第二部分市场需求分析2.1 功能食品行业发展现状(1)市场规模与增长趋势当前,功能食品市场规模逐年增长,消费者对健康食品的需求不断增加。
根据市场研究数据显示,功能食品市场在未来几年内将保持稳健增长的态势。
(2)消费者群体分析消费者对功能食品的需求不仅仅局限于特定群体,包括老年人、运动员、女性等不同群体的消费者都对功能食品有一定的需求。
而且随着时代的变迁和健康意识的提升,越来越多的年轻消费者也开始关注功能食品的营养健康功效。
2.2 功能食品市场潜在机会(1)新产品开发功能食品行业正处于迅速发展阶段,持续推出满足不同消费者需求的新产品成为市场的主要趋势。
针对不同群体的需求,开发出有针对性的功能食品,将带来更多的市场机会。
(2)品牌差异化随着市场竞争的加剧,功能食品企业需要不断提升自身的品牌竞争力,通过产品创新、营销策略等手段实现品牌差异化,从而提升市场份额。
第三部分竞争优势分析3.1 主要竞争对手分析(1)企业规模当前功能食品市场存在众多规模不一的竞争对手,包括国际知名品牌和国内本土企业。
(2)产品种类市场上功能食品品类众多,不同企业生产的产品也各具特色,覆盖了不同的消费需求。
功能性食品调查报告

功能性食品调查报告标题:功能性食品调查报告摘要:本报告对功能性食品进行了调查研究,旨在了解功能性食品市场的发展情况、消费者对功能性食品的认知和态度以及相关法规和标准。
调查结果显示,功能性食品市场正在快速增长,消费者对其认可度较高,但仍存在信息不透明、市场乱象等问题。
建议加强相关法规和标准的制定与执行,提高消费者对功能性食品的认知,并引导消费者科学选择合适的功能性食品。
一、引言功能性食品是指具有某种特定功能的食品,如增强免疫力、改善肠道功能、控制体重等。
在现代生活中,人们对健康的关注度逐渐提高,功能性食品作为一种健康食品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和需求。
二、功能性食品市场发展情况功能性食品市场近年来呈现快速增长的趋势,主要原因包括消费者健康意识的提高、人口老龄化、营养需求的变化等。
据市场调研数据,功能性食品市场年均增长率超过10%,预计在未来几年内将持续增长。
三、消费者对功能性食品的认知和态度调查结果显示,大多数消费者对功能性食品有一定的认知,并愿意购买和尝试。
对功能性食品的认可度较高的原因主要包括健康需求、安全性和便利性等因素。
然而,仍有一部分消费者对功能性食品存在疑虑,主要集中在信息不透明和效果不明显等方面。
四、功能性食品的法规和标准目前,国内对功能性食品的法规和标准较为严格,主要包括产品注册、标签标识、功能宣称等方面的规定。
然而,在市场监管方面仍存在一些问题,如虚假宣传、低效执法等。
五、建议针对功能性食品市场存在的问题,提出以下建议:1.加强相关法规和标准的制定与执行,提高市场监管水平,严厉打击虚假宣传等违法行为。
2.增加对功能性食品的宣传和推广,提高消费者对功能性食品的认知,帮助他们科学选择合适的食品。
3.加强行业自律,建立行业联盟或协会,共同制定行业规范和标准,促进市场健康发展。
4.加强科研力量,开展更多关于功能性食品的研究和试验,提供更多科学依据。
六、结论功能性食品市场呈现快速增长趋势,消费者对其认可度较高。
功能性食品调查报告5篇

功能性食品调查报告功能性食品调查报告5篇随着个人的素质不断提高,报告不再是罕见的东西,我们在写报告的时候要避免篇幅过长。
其实写报告并没有想象中那么难,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功能性食品调查报告,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功能性食品调查报告1现如今,我们已迈入一个高度发达的时代。
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也在逐渐提高着。
而物质生活充裕了以后,健康自然便成了大家最为关注的问题。
而健康长远意义上讲并不是说你病了然后予以治疗,而是从平时就开始防病,可是通过药物来达到这一目的在现代人看来显然是极其不可行的,常言说“是药三分毒”嘛。
我们最容易实施和控制的,我想应该莫过于食疗了。
只有平时注意营养的科学合理搭配,才能吃出健康、吃出漂亮、吃出长寿。
食品业和医学在不断进步着,于是功能性食品便应运而生了。
功能性食品誉为“21世纪的食品”,是当今世界研究的热点。
为了解人们对功能性食品的了解程度,并在社会上普及功能性食品,我精心设计了一份调查问卷,随机调查各种年龄层次、各消费水平的消费者,收到了较为满意的结果。
一、社会调查。
1、调查结果及分析。
通过对随机人群的调查发现,约15%的人根本就不知道什么是功能性食品,更不清楚功能性食品有什么功效。
约62%的人对功能性食品不是很了解,对其功效不认可,觉得效果不明显,同时对功能性食品的鉴别也缺乏相应的知识。
只有23%的人了解功能性食品,了解其功效,并且知晓很多种类的功能性食品和国内外大品牌。
以下为部分被调查者的问卷分析结果。
大学生:对于功能性食品不了解。
其效果不明显,开始有作用,后来就没感觉。
对于功能性食品不信赖。
从广告等媒体知道某些品牌的功能性食品。
20——30岁的男士:多少了解一点,不是很明白。
其功能应是抗疲劳。
用过脑白金,效果不错。
价格有点偏高,应有适当下调,仍需改进,要适合长期服用。
30——40岁的阿姨:不太了解,也不用。
孩子用过清华同方的产品,家人用过海藻类的产品,使用过对肠胃有帮助的产品。
功能性食品的生物活性研究

功能性食品的生物活性研究随着人们对健康的关注度不断提高,功能性食品越来越受到关注。
功能性食品是指具有特定的营养成分或生物活性成分,能够对机体产生一定的生理、营养、保健和治疗作用的食品。
因此,对功能性食品的生物活性研究十分重要。
一、功能性食品的生物活性1. 抗氧化活性:从食物中摄取的许多化合物都具有抗氧化活性,可以中和自由基,减轻其对机体的伤害。
例如,茶多酚、类黄酮等。
2. 抗炎活性:抗炎作用是许多功能性食品的重要生物活性,可降低机体炎症反应的强度和程度,减少疾病的发生。
例如,姜黄素、芦荟多糖等。
3. 调节免疫功能:一些特定的营养成分或生物活性物质可以有效地增强机体的免疫功能,促进免疫细胞的增殖和活化。
例如,硒、锌、乳酸菌等。
4. 促进消化:一些食物中的特定成分可以刺激胃肠道蠕动,促进消化和吸收。
例如,大豆异黄酮、果胶等。
二、功能性食品的生物活性研究方法要研究食品的生物活性,首先需要找到一些生物活性指标,以反映食品中含有的具有生物活性的物质。
下面介绍几种常用的生物活性指标。
1. 自由基清除能力:自由基清除能力是评价食品中抗氧化活性的常用指标。
常用的自由基清除试验有DPPH自由基、ABTS自由基等。
2. 细胞毒性评价:细胞毒性评价是评价食品中生物活性物质对细胞的影响的一种方法。
可以通过体外细胞培养和细胞存活率检测来评价食品的细胞毒性。
3. 酶活力测定:许多功能性食品中含有一些酶,如SOD、POD 等,这些酶可以中和自由基,起到抗氧化的作用。
因此,测定食品中的酶活力是评价抗氧化能力的一种方法。
4. 免疫活性测定:许多功能性食品具有调节免疫功能的作用,因此可以通过检测免疫细胞活性、免疫球蛋白水平等指标来评价食品的免疫活性。
三、功能性食品的生物活性研究进展近年来,随着生物技术的发展和研究方法的不断完善,越来越多的功能性食品的生物活性得到了深入研究。
1. 花青素:花青素是一类天然存在于蔬菜、水果和小麦等植物中的化合物,具有强烈的抗氧化活性和抗炎活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现如今,我们已迈入一个高度发达的时代。
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也在逐渐提高着。
而物质生活充裕了以后,健康自然便成了大家最为关注的问题。
而健康长远意义上讲并不是说你病了然后予以治疗,而是从平时就开始防病,可是通过药物来达到这一目的在现代人看来显然是极其不可行的,常言说“是药三分毒”嘛。
我们最容易实施和控制的,我想应该莫过于食疗了。
只有平时注意营养的科学合理搭配,才能吃出健康、吃出漂亮、吃出长寿。
食品业和医学在不断进步着,于是功能性食品便应运而生了。
功能性食品誉为“21世纪的食品”,是当今世界研究的热点。
为了解人们对功能性食品的了解程度,并在社会上普及功能性食品,我精心设计了一份调查问卷,随机调查各种年龄层次、各消费水平的消费者,收到了较为满意的结果。
一、社会调查1、调查结果及分析通过对随机人群的调查发现,约15%的人根本就不知道什么是功能性食品,更不清楚功能性食品有什么功效;约62%的人对功能性食品不是很了解,对其功效不认可,觉得效果不明显,同时对功能性食品的鉴别也缺乏相应的知识;只有23%的人了解功能性食品,了解其功效,并且知晓很多种类的功能性食品和国内外大品牌。
以下为部分被调查者的问卷分析结果。
大学生:对于功能性食品不了解;其效果不明显,开始有作用,后来就没感觉;对于功能性食品不信赖;从广告等媒体知道某些品牌的功能性食品。
20-30岁的男士:多少了解一点,不是很明白;其功能应是抗疲劳;用过脑白金,效果不错;价格有点偏高,应有适当下调,仍需改进,要适合长期服用。
30-40岁的阿姨:不太了解,也不用;孩子用过清华同方的产品,家人用过海藻类的产品,使用过对肠胃有帮助的产品;看过产品说明书和广告,但是仍然觉得对功能性食品的常识不了解。
30岁左右的知识分子:了解一点;功能性食品应补充微量元素,力量蛋白元素,蛋白质;用过如安利、完美等产品;觉得是无聊的消费;鉴定要有国家体系认证、说明、用法。
六七十岁的老人:了解;认为功能性食品纯属吵作;用过如深海鱼油、螺旋藻、天然维E;不看宣传;广告要务实,可信度要提高。
不能看广告,要看疗效。
目前人们知晓的市场上销售的品牌主要有:钙尔奇、虫草乌鸡精、脑轻松、血尔、血乐、太太口服液、氨基酸口服液、口服免疫球蛋白、成长快乐等。
同时,被调查者普遍认为,目前社会上对于功能性食品普遍常识的介绍几乎没有,消费者对起其处于零概念,也导致了虚假广告活动猖獗。
中国的功能性食品仍处在不成熟的阶段,存在标识不规范,没有统一的标准,功能性食品市场也缺乏完善的管理制度和规则,虚假、夸大广告问题严重,造成消费群体视听混乱,判断失误等。
另外,保健食品的价格普遍偏高,对于其普及有很重要的影响。
2、调查建议(1)尽快出台完善的法律法规,完善和规范功能性食品生产企业和产品市场。
(2)普及功能性食品的普遍常识,让消费者增强自身保护能力。
(3)提高功能性食品成分的稳定性,提高其功效,争取消费者的信任。
(4)降低其成本,使价格降低,让越来越多的人体会到功能性食品的优势。
二、功能性食品1、定义及分类(1)据国际生命科学学院对功能性食品的最新定义,将其定义为:已被证实具有令人满意的一种或多种对人体有益的功能的食品,“功能性食品”除了要具有适当的营养作用,还要在某种程度上具有改善人体健康状况及降低患病风险的作用。
“已被证实具有令人满意的功能”的解释是:当以正常的日摄入量食用某种食品时,只有有证据证明它有益于人体健康,或者以有效摄入量摄入某种食品时,其有益作用是众所周知的,这样的食品才能被称为功能性食品。
(2)分类:日常功能性食品(日常保健食品)是根据各种不同的健康消费群(诸如婴儿、老年人和学生等)的生理特点与营养需求而设计的旨在促进生长发育或维持活力与精力,强调其成分能充分显示身体防御功能和调节生理节律的工程化食品。
特种功能性食品(特种保健食品)着眼于某些特殊消费群(如糖尿病患者,肿瘤患者,心脏病患者,便秘患者和肥胖症患者等)的特殊身体状况(2、功能因子功能性食品中真正起生理作用的成分,称为生理活性成分。
富含这些成分的物质则称为功能性食品功能性食品基料或生理活性物质,即功能因子。
已确定的活性物质主要包括9大类,具体品种有上百种。
(1)活性多糖:包括膳食纤维、抗肿瘤多糖和降血糖多糖等。
(2)内能性甜味料(剂):包括功能性单糖、功能性低聚糖、多远糖醇和强力甜味剂。
(3)功能性油脂:包括多不饱和脂肪酸、油脂替代品、磷脂和胆碱等。
(4)自由基清除剂:包括非酶类清除剂和酶类清除剂等。
(5)维生素:包括维生素A、维生素E和维生素C。
(6)微量活性元素:包括硒、锗、铬、铁、铜和锌等。
(7)肽与蛋白质:包括谷胱甘肽、降血压肽、促进钙吸收肽、易消化吸收肽和免疫球蛋白等。
(8)乳酸菌:特别是双歧杆菌等。
(9)其他活性物质:如二十八烷醇、黄酮类化合物,多酚类化合物和皂苷等。
3、功能性食品在促进健康方面的作用增强免疫力、抗衰老、调节血脂、调节血糖、调节血压、改善胃肠道功能(促进消化吸收,调节肠道菌群,润肠通便,保护胃黏膜)、改善骨质疏松、促进排铅、抗突变、抗肿瘤、抗疲劳、提高应激能力、清咽润喉、保护化学性肝损伤、减肥、美容、促进乳汁分泌、改善营养性贫血、改善睡眠、改善性功能、提高学习记忆力、增进智力、促进生长发育、改善视力、耐缺氧作用、抗辐射等。
4、市场上常见的功能性食品自开发功能食品以来,各国各企业热衷研究的课题包括抗衰老食品、抗肿瘤食品、防痴呆食品、糖尿病患者专用食品、心血管病患者专用食品、老年护发食品和护肤食品等。
现在国内市场上主要的功能性食品是针对其作用而生产﹑销售。
常见的有补充微量元素、补血、补钙等。
5、目前存在的问题(1)总体问题a、产品结构不合理。
现有22类功能性保健食品,无论从审批数还是实际生产情况看,产品结构都很不合理,导致市场竞争十分激烈。
b、企业分布不平衡。
北京等6个沿海省(市)的保健食品企业的总数约占全国一半,而新疆等西部地区保健食品生产企业,还不到北京的五分之一,说明我国保健食品企业的地域分布及资源的开发利用都不合理。
c。
科技投入少。
2001年,全国保健食品企业全年科研项目的经费支出仅占销售收入的1、55%;而广告宣传费平均占销售收入的6、54%,由于科技投入少,所以技术水平高、保健功效好的新产品就很少。
(2)企业问题a、保健食品不实宣传问题十分严重:广告用语明显带有功效性,甚至有的公司篡改的广告中还以中国营养学会等机构和组织的名义,为产品的功效做证明,违反了《保健食品广告审查暂行规定》,误导了消费者。
《食品广告发布暂行规定》第九条明确规定:食品广告中不得使用医疗机构、医生的名义或者形象。
b、非法添加违禁物品问题时有发生。
添加违禁药品比较突出的情况包括:在生产调节血糖保健品中加入降糖药;在生产减肥保健品时添加兴奋类药物;在生产抗疲劳保健品时混入“伟哥成分”;在生产改善睡眠保健品时添加安定;在生产“增高”类保健品时掺进激素;在生产免疫调节保健品时添加一些中枢食欲抑制剂。
c、保健食品企业生产条件较差问题尚未得到根本性改变。
d、非法生产经营保健食品的问题率禁不止。
(3)法规需进一步完善需尽快加强对生产条件的审批,设立复查制度,对新功能的审批进行规范,对转让产品进行限制。
(4)消费者的误区许多消费者把功能性食品当成药品。
其实功能性食品不是药品,其区别主要体现在:a、药品是用来治病的,而功能性食品不以治疗为目的,它重在调节机体内环境平衡与生理节律,增强机体的防御功能,达到保健康复的目的。
b、功能性食品要达到现代毒理学上的基本无毒或无毒水平,在正常摄入范围内不能带来任何毒副作用。
而作为药品,则允许一定程度的毒副作用存在。
c、功能性食品无需医生处方,没有剂量的限制,可按机体的正常需求自由摄取。
三、发展功能性食品的措施中国保健食品市场是一个有着巨大潜力的市场,高速增长的国民经济是保健食品业发展的基础,中国经济发展中居民消费结构的变化是保健食品发展的特殊机会,因此规范保健食品市场迫在眉睫。
1、加紧进行保健食品专项整治、力争取得好成果(1)与工商部门联手整治广告宣传;(2)开展保健食品标签、说明书自查自纠;(3)进行保健食品质量抽查;(4)组织保健食品企业生产条件重新审查。
2、完善保健食品审批工作(1)利用卫生部网络,征求意见;(2)审批过程和情况,能上网的尽量上网公开;(3)建立检验机构“问责”制;(4)完善毒理和功能评价程序,加强对保健食品功能与功效成分的研究。
3、尽快出台新版《保健食品管理办法》(1)省级初审内容的调整;(2)申报单位生产条件的审查;(3)设保健食品批准证书有效期;(4)检验机构认定和责任的规定;(5)必要时对保健食品进行重新审查。
4、促进企业自律和诚信行为(1)企业要强化自律和诚信的意识,遵纪守法。
自律要做到“责任、诚信、科学、规范”;(2)加强行业组织和领导;(3)政府要规范企业的行为,有法可依,执法要严;(4)加大科技投入,创造中国名牌;(5)发展规模经济,打造中国保健食品的“航母”;5、消费者的注意事项作为弱势群体的消费者在选购保健食品前一定要查看有无标志和卫生部注册备案信息,最好上网搜索该商品有无负面的信息。
外包装和说明书所标注的保健功能,要查看是否与广告宣传的功能一致是否虚增了功能。
声称有治疗、辅助治疗、保健、预防作用需口服的产品,如果是具有治疗或辅助治疗作用的,应有“药准字”、“药健字”批准文号;具有保健、预防作用的,应有“卫食准字”的批准文号。
保健食品标签和说明书必须符合国家有关标准和要求,并标明下列内容:保健作用和适宜人群;食用方法和适宜的食用量;保健食品批准文号;生产日期和保质期等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