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水肥一体化项目建设实施方案设计

合集下载

黄山市农业农村局关于印发2018年全市水肥一体化实施方案的通知-黄农〔2018〕46号

黄山市农业农村局关于印发2018年全市水肥一体化实施方案的通知-黄农〔2018〕46号

黄山市农业农村局关于印发2018年全市水肥一体化实施方案的通知正文:----------------------------------------------------------------------------------------------------------------------------------------------------关于印发2018年全市水肥一体化实施方案的通知各区县农委:为切实推动全市水肥一体化工作开展,现将《2018年全市水肥一体化实施方案》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遵照执行。

2018年5月7日2018年全市水肥一体化实施方案为切实抓好水肥一体化技术推广,根据《安徽省农业委员会办公室关于印发全省推进水肥一体化实施方案的通知》(皖农办土〔2018〕37号)、《安徽省农业委员会关于切实加强节水农业工作的通知》(皖农土〔2018〕44号)要求,结合我市实际,制定本方案。

一、目标任务通过推进水肥一体化,促进粮经作物增产和农民增收,减少化肥使用量,缓解农业生产缺水矛盾和干旱对农业生产的威胁,提高水分生产力、农业抗旱减灾能力和耕地综合生产能力,力争实现化肥使用量零增长,构建良好的农业生态环境。

(一)实施面积。

2018年,示范推广水肥一体化面积5万亩次,其中:歙县、祁门县和休宁县各1.2万亩,黟县和黄山区各0.5万亩,徽州区和屯溪区各0.2万亩,力争累计面积达到10万亩次;建立核心示范区面积0.11万亩,其中:歙县、祁门县各0.03万亩、休宁县和黟县各0.02万亩,黄山区0.01万亩。

(二)节本增效。

设施栽培亩节水100方以上,化肥利用率提高10个百分点以上,亩减少化肥4公斤以上(养分量,下同);其它作物亩节水50方以上,化肥利用率提高5个百分点以上,亩减少化肥2公斤以上。

二、主要技术模式与适用作物(一)固定喷灌式水肥一体化技术。

主要适用玉米、油菜、水稻、大豆、马铃薯、茶叶等露地栽培作物。

水肥一体化项目实施方案

水肥一体化项目实施方案

水肥一体化项目实施方案水肥一体化项目是一种农业生产管理策略,旨在通过合理管理水分和肥料的使用,提高农作物产量和质量,同时减少对环境的负面影响。

为了有效实施水肥一体化项目,需要制定详细的实施方案,包括以下内容:1. 目标和背景:明确水肥一体化项目的目标和背景,例如提高农作物的利用率、改善土壤质量、减少污染等。

2. 项目范围和时间表:确定水肥一体化项目的范围,例如涉及的农作物类型、土地面积等。

制定详细的时间表,确定实施的里程碑和关键活动。

3. 资源需求和预算:列出实施水肥一体化项目所需的资源,包括人力、资金和设备等。

制定预算,确保项目能够顺利进行。

4. 水肥管理措施:详细描述水肥管理的具体措施,包括水肥配比、施肥时间和方式、灌溉管理等。

确保合理使用水分和肥料,提高利用率。

5. 农民培训和支持:为了确保农民能够正确实施水肥一体化管理措施,培训和支持是必不可少的。

制定培训计划,提供必要的技术指导和支持。

6. 监测和评估:制定监测和评估计划,定期检查农作物生长情况、土壤质量和环境影响等。

根据实际情况,及时调整管理策略。

7. 风险管理:识别和评估可能的风险和挑战,制定相应的风险管理计划,以减少潜在影响对项目的影响。

深入讨论和分析:水肥一体化项目的实施方案需要结合具体的农作物类型、土壤条件和气候特点来制定。

例如,在不同的农作物类型中,对水分和肥料的需求可能有所不同。

在干旱地区,应该注重水肥一体化管理中的节水措施,例如精确灌溉、滴灌等。

在湿润地区,应注重肥料的适时施用,避免过度施肥导致肥料流失。

此外,水肥管理措施的具体细节也需要根据不同的农作物和土壤特点来制定。

对于不同的农作物,可能需要调整施肥时间和方式,例如将肥料分期施用,以满足不同生长阶段的需求。

对于土壤质量较差的地区,可以采取土壤改良措施,提高土壤的肥力和保水能力。

农民培训和支持是水肥一体化项目成功实施的关键因素之一。

培训可以包括关于水肥管理的知识、技术和实施方法的教育,以及如何正确使用农业设备和工具等内容。

水肥一体化实施方案

水肥一体化实施方案

水肥一体化实施方案水肥一体化是指在农业生产中,合理利用有限的水资源和化肥资源,通过科学的管理和技术手段,实现水肥资源的高效利用,提高农作物产量和质量,同时减少对环境的污染和对水资源的过度开发。

以下是水肥一体化实施方案的详细内容。

一、水肥一体化目标1.提高农作物产量和质量:通过合理施肥和节水灌溉技术手段,提高农作物的养分吸收效率和水分利用效率,从而提高农作物的产量和品质。

2.减少肥料使用量:通过目标制定、施肥技术改良等手段,合理控制化肥的使用量,降低农业生产对化肥资源的过度依赖。

3.减少水资源污染:通过减少农田灌溉用水的农药和化肥流失,降低水资源的污染程度,改善水生态环境。

4.减少环境污染:通过减少农作物生长过程中的农药和化肥使用,减少对土壤、水体和大气的污染,保护生态环境和人民健康。

二、技术手段和方法1.目标制定:根据不同农作物的需求和生长特点,结合土壤类型和气候条件,制定科学合理的水肥管理目标。

2.土壤改良:通过有机肥的施用和土壤调理,改善土壤的结构性能和保水能力,增加土壤养分储留能力,提高作物对水肥的利用效率。

3.施肥技术改良:采用控释肥、缓释肥、有机肥等新型施肥技术,减少化肥的损失和流失,提高化肥利用率。

4.耕作措施:采用覆膜、秸秆还田等保水保肥措施,减少水分蒸发和养分流失,提高水肥利用效率。

5.灌溉技术改良:采用滴灌、泡灌、微喷等节水灌溉技术,减少灌溉用水量,提高土壤湿度和作物水分利用效率。

6.精细管理:根据作物生长周期和需要,合理安排施肥和灌溉时间,避免过度施肥和过量灌溉。

7.农田环境监测:建立农田环境监测网络,定期监测土壤养分、农药残留等指标,及时调整水肥管理措施。

三、支持政策和措施1.宣传教育:通过开展水肥一体化的宣传教育活动,提高农民对水肥一体化的认识和理解,增强他们的技术操作能力。

2.资金支持:提供水肥一体化技术改良的补贴和奖励政策,引导农民采取科学的水肥管理措施。

4.法律法规:建立和完善水肥一体化相关法律法规,加强对水肥污染的防控和监管。

水肥一体化项目实施方案

水肥一体化项目实施方案

水肥一体化项目实施方案随着全球人口的增加和气候变化的影响,粮食生产的可持续发展越来越受到关注。

水肥一体化技术是一种有效的生产方式,可以提高农作物的产量和质量,同时减少对环境的影响。

本文将围绕水肥一体化项目的实施方案进行探讨,以期为推广该技术提供参考。

1.项目背景水肥一体化技术是一种将水和肥料进行统一管理和利用的技术,可以减少肥料的浪费和对环境的污染,同时提高农作物的产量和品质。

本项目旨在通过实施水肥一体化技术,提高农民的生产效益,保护土壤和水资源,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

2.项目目标本项目的目标是实现水肥资源的合理利用,降低农业生产成本,提高农产品的品质和产量,同时保护土壤和水资源,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

具体目标如下:(1)提高粮食产量:通过合理利用水肥资源,提高农作物的产量和品质。

(2)降低生产成本:通过减少肥料的浪费和减少农药的使用,降低生产成本。

(3)保护土壤和水资源:通过减少化肥和农药的使用,保护土壤和水资源,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4)推广水肥一体化技术:通过本项目的实施,推广水肥一体化技术,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

3.实施方案(1)项目区域的选择:选择水肥资源比较丰富的地区,如水稻、小麦、玉米等主要粮食产区。

(2)技术推广培训:通过培训班、农民讲座等方式,向农民宣传介绍水肥一体化技术,教授其正确使用方法和技巧。

(3)试点示范:在选定的试点示范区域,开展水肥一体化技术试验和示范,对试验结果进行跟踪和评估,以确定最佳的技术方案。

(4)配套政策:制定相应的政策措施,给予财政、税收等优惠政策,鼓励农民采用水肥一体化技术。

(5)项目效益评估:对项目效益进行定期评估,及时发现问题和不足,提出改进措施,确保项目的可持续发展。

4.项目预算本项目的预算主要包括技术培训、试点示范、政策措施和评估等方面的费用。

具体预算如下:(1)技术培训:100万元(2)试点示范:200万元(3)政策措施:50万元(4)项目评估:50万元总计:400万元5.项目推进计划本项目的推进计划如下:(1)项目准备期:2022年1月-2022年3月(2)技术培训和试点示范期:2022年4月-2023年3月(3)政策措施实施期:2023年4月-2024年3月(4)项目评估期:2024年4月-2025年3月6.项目预期效益本项目预期实现的效益主要包括:(1)提高农产品质量和产量:通过水肥一体化技术的应用,提高农产品的质量和产量,增加农民收入。

水肥一体化项目建设实施方案

水肥一体化项目建设实施方案

项目性质:财政补助项目编号:2018年xx省xx市xx县水肥一体化项目建设实施方案申报单位:xx市xx种植专业合作社编制日期:2017年2月目录第一章概述................................. 错误!未定义书签。

项目概况 ......................... 错误!未定义书签。

位置和范围........................ 错误!未定义书签。

项目区有关基本情况................ 错误!未定义书签。

现有工程设施...................... 错误!未定义书签。

项目建设指导思想 ................. 错误!未定义书签。

建设任务与目标 ................... 错误!未定义书签。

建设任务.......................... 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二章规划布局与施工设计................... 错误!未定义书签。

总体布局 ......................... 错误!未定义书签。

单项工程设计 ..................... 错误!未定义书签。

管道工程设计...................... 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三章工程数量与预算....................... 错误!未定义书签。

建设工程内容与工程量 ............. 错误!未定义书签。

项目投资 ......................... 错误!未定义书签。

定额采用.......................... 错误!未定义书签。

费用构成.......................... 错误!未定义书签。

取费标准和计算方法................ 错误!未定义书签。

项目投资.......................... 错误!未定义书签。

水肥一体化技术工程建设实施方案

水肥一体化技术工程建设实施方案

水肥一体化技术工程建设实施方案一、项目背景与目标水肥一体化技术是农业生产中一种创新的管理方法,通过科学合理地调节灌溉水和施肥量,实现农业生产的高效、节水、节肥,提高农作物产量和质量。

本项目的目标是在现有农田基础上,通过水肥一体化技术工程的建设和实施,增加农作物产量,提高农田的水肥利用效率,并最终提高农民的经济收入。

二、项目范围和内容1.项目范围:本项目将在XX地区的农田中进行水肥一体化技术的工程建设和实施。

2.项目内容:(1)选取示范农田:通过调研和评估,选择具备一定条件和规模的农田作为示范区。

(2)建设基础设施:在示范区内建设排灌设备和施肥设施,包括灌溉管道、灌溉系统、肥水混合器等。

(3)优化水肥管理模式:结合示范区土壤和作物特点,制定合理的灌溉和施肥方案,并进行实施。

(4)监测和评估:对示范区进行定期的监测和评估,包括土壤水分含量、土壤肥力指标、作物生长情况等。

(5)培训和推广:组织农民培训班和示范会议,宣传水肥一体化技术,推广经验和方法。

三、项目实施步骤1.项目准备阶段:(1)成立项目组织:成立项目领导小组和实施团队,明确各成员的职责和任务。

(2)调研和评估:对项目范围内的农田进行调查和评估,选择适合建设的示范区。

(3)拟定方案:根据调研和评估结果,拟定水肥一体化技术工程建设的方案。

2.项目实施阶段:(1)建设基础设施:按照方案,建设排灌设备和施肥设施,并进行测试和调试。

(2)优化水肥管理模式:根据示范区的土壤和作物特点,制定合理的灌溉和施肥方案,并实施。

(3)监测和评估:对示范区进行定期的监测和评估,记录和分析数据,不断优化水肥管理策略。

(4)培训和推广:组织培训班和示范会议,向农民宣传水肥一体化技术,分享实施经验和方法。

3.项目总结和评估阶段:(1)总结经验和教训:根据项目实施的情况,总结经验和教训,为后续项目提供参考。

(2)评估成效:对项目的成效进行评估,包括农作物产量、农田水肥利用效率,以及农民的经济收益等。

水肥一体化项目实施方案

水肥一体化项目实施方案

水肥一体化项目实施方案一、项目背景。

随着农业生产的不断发展和农业技术的进步,农业生产水平不断提高。

然而,传统的农业生产模式中存在着水肥分开施用的问题,这不仅浪费了水资源,还导致了农作物对肥料的利用率低下。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水肥一体化项目应运而生。

二、项目目标。

1. 提高农作物对水肥的利用率,减少农业生产中的资源浪费;2. 促进农业生产的可持续发展,保护农田生态环境;3. 提高农产品的品质和产量,增加农民的收入。

三、项目内容。

1. 水肥一体化技术研发,通过研究和开发水肥一体化技术,实现水肥的同步施用,提高农作物对水肥的利用效率;2. 农田水肥一体化示范项目建设,在一定规模的农田中,开展水肥一体化示范项目建设,探索适合当地农业生产的水肥一体化模式;3. 农民培训和技术推广,通过开展培训班、技术交流会等活动,向农民宣传水肥一体化技术,推广水肥一体化模式;4. 监测和评估,建立农田水肥一体化项目的监测和评估体系,及时掌握项目进展情况,为项目的调整和改进提供依据。

四、项目实施步骤。

1. 确定项目范围和规模,根据当地农业生产的实际情况,确定水肥一体化项目的范围和规模,选择适合开展水肥一体化示范项目的农田;2. 技术研发和示范项目建设,开展水肥一体化技术的研发工作,同时在选定的农田中建设水肥一体化示范项目;3. 农民培训和技术推广,组织农民参加水肥一体化技术培训,推广水肥一体化模式;4. 监测和评估,建立农田水肥一体化项目的监测和评估体系,及时掌握项目进展情况,为项目的调整和改进提供依据;5. 推广和应用,在水肥一体化示范项目取得成功后,将水肥一体化技术和模式推广到更多的农田中,促进水肥一体化模式的应用和推广。

五、项目效益。

1. 提高农作物对水肥的利用率,减少农业生产中的资源浪费;2. 促进农业生产的可持续发展,保护农田生态环境;3. 提高农产品的品质和产量,增加农民的收入;4. 推动农业生产方式的转变,促进农业现代化发展。

水肥一体化项目建设实施方案

水肥一体化项目建设实施方案

水肥一体化项目建设实施方案实施方案一、项目背景水肥一体化是农业生产的一种新理念和新模式,旨在通过合理配置水肥资源,实现农业生产的高效、节约和可持续发展。

在当前全球资源短缺和环境污染问题日益突出的背景下,水肥一体化项目的建设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发展前景。

二、项目目标1.提高农业生产的效益:通过合理调配水肥资源,实现农作物的高产高质稳定生产,提高农业生产的经济效益。

2.节约资源:通过科学施肥和合理用水,减少肥料和水资源的浪费,实现农业生产的资源节约和高效利用。

3.减少环境污染:通过减少农业污染源的排放,改善农田生态环境,减少环境污染,促进可持续发展。

三、项目内容1.科学施肥:制定科学合理的施肥方案,结合农作物生长期的需要,确定适宜的施肥时机和施肥量,避免过量施肥和错时施肥导致的资源浪费和环境污染。

2.合理用水:通过引入水肥一体化技术,在农田灌溉中实行精确灌溉,通过流量控制、滴灌等方式减少农田灌溉的用水量,提高水资源的利用效率。

3.农田改造:对原有农田进行改造,建设节水灌溉系统和肥水分析系统,实现农田的节水、节肥和提高土壤肥力。

4.技术培训:开展水肥一体化技术培训,向农民普及水肥一体化的理念和技术,提高农民的水肥一体化意识和操作技能。

四、项目实施步骤1.前期调研:对项目区域的农业生产现状和水肥资源利用情况进行调研和分析,明确项目的可行性和发展方向。

2.制定实施计划:根据调研结果,制定水肥一体化项目的实施计划,明确项目的目标、内容、时间进度和责任分工。

3.建设基础设施:根据实施计划,进行农田改造,建设节水灌溉系统和肥水分析系统,为水肥一体化项目的实施提供基础设施支持。

4.技术培训:开展水肥一体化技术培训,向农民普及水肥一体化的理念和技术,并提供操作指导和技术支持。

5.实施监控和评估:建立水肥一体化项目的监控和评估机制,对项目的实施效果进行监测和评估,及时发现问题并进行调整和改进。

五、项目预期效果1.农业生产效益提高:通过科学施肥和合理用水,实现农作物的高产高质稳定生产,提高农业生产的经济效益。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项目性质:财政补助项目编号:2018年xx省xx市xx县水肥一体化项目建设实施方案申报单位:xx市xx种植专业合作社编制日期:2017年2月目录第一章概述............................................. - 4 -1.1 项目概况.......................................................................... - 4 -1.1.1 位置和围 ......................................................................... - 4 -1.1.2 项目区有关基本情况..................................................... - 4 -1.1.3 现有工程设施 ................................................................. - 6 -1.2 项目建设指导思想.......................................................... - 7 -1.3 建设任务与目标.............................................................. - 8 -1.3.1 建设任务 ......................................................................... - 8 -第二章规划布局与施工设计............................... - 9 -2.1 总体布局.......................................................................... - 9 -2.2 单项工程设计................................................................ - 10 -2.2.1 管道工程设计 ............................................................... - 10 -第三章工程数量与预算.................................. - 12 -3.1 建设工程容与工程量 ................................................... - 12 -3.2 项目投资........................................................................ - 12 -3.2.1 定额采用 ....................................................................... - 12 -3.2.2 费用构成 ....................................................................... - 13 -3.2.3 取费标准和计算方法................................................... - 14 -3.2.4 项目投资 ....................................................................... - 16 -3.3 资金筹措方案................................................................ - 17 -工程预算表.............................................. - 18 -总预算表................................................................................ - 18 -综合预算表............................................................................ - 19 -建筑安装工程单价汇总表................................................... - 23 -工程人工预算价格汇总表................................................... - 25 -工程材料预算价格汇总表................................................... - 26 -机械台班费汇总表................................................................ - 28 -工程费率汇总表.................................................................... - 29 -第一章概述1.1 项目概况1.1.1 位置和围xx市xx县xx种植专业合作社400亩“水肥一体化”喷灌试验示项目区位于xx县xx镇xx村南,涉及xx县xx镇的xx村1个行政村。

项目区400亩,其中板栗300亩、核桃100亩。

1.1.2 项目区有关基本情况1.1.2.1水文气象项目区气候特性介于黄淮之间,属温带季风气候区。

据xx县雨量站1956~2016年61年逐月降水系列,计算项目区多年平均降雨量为841.1mm。

同时对61年降水系列进行参数分析,求得降水系列的C V、C S值和不同保证率下的年降水量。

项目区年降水偏差系数C V=0.228、C S=0.669,C S /C V≈3.0依据xx县各雨量站(点)年、季、月降水量表(见下表),可看出xx县降水季节分布不均,降雨量有明显的季节变化,雨量多集中在6-9月,占全年降雨量的70.1%,其中48.2%集中在7-8月份,枯水期(1—5月及10—12月)8个月的降雨仅占全年的29.9%。

由于降雨的年变化,7-8月往往发生暴雨和较大洪水,而在作物需水期(4—6、9—10月)降雨量仅占39.5%,且往往分布不均,出现季节性干旱,易给工农业生产和人们生活造成困难。

多年平均年蒸发量1567.9mm,蒸发量最大的月份为6月份,达233.3mm,最小的为1月,蒸发量38.1mm。

2017年xx县xx镇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区平均年日照时数为2182.3小时,年日照率为49%。

年平均气温为13.5℃,年最高平均气温19.5℃,年最低平均气温8.2℃。

项目区处在典型的季风气候区,季风特征非常明显,冬季刮偏北风,夏季刮偏南风。

全年主导风向为东北风,风向频率为11%。

极端最大风速为18.0m/s,风向东北,出现于1976年1月11日。

1.1.2.2地形、地貌及土壤项目区位于xx市xx县xx镇南部,属x河流域湖东水系,微地貌属丘陵山区,龙河自项目区中间穿过,区地形相对平坦开阔,项目区地面高程在65.5-77.2m之间,地面坡降在1/300-1/2000之间。

按埋藏条件及孔隙性质,项目区地下水为基岩裂隙水,其补给来源为大气降水和项目区南部区域的侧向补给。

地下水位季节性变化不大,多数以向项目区正北方向的侧向排泄和补给龙河为主要排泄方式。

据水质分析,项目区地下水化学类型主要为重碳酸硫酸—钙型、重碳酸硫酸—钙钠型、重碳酸氯化物—钙镁型,呈弱碱性,为硬~微硬淡水,适宜用于农田灌溉用水和人畜饮用水源。

项目区地处山前冲洪积平原,沿线出露地层以第四系上更新统粘性土为主,部分地段粘性土中夹礓石。

项目区主要是淋溶褐土,土壤耕层较厚。

土壤耕层养分平均含量分别为:有机质1.12%,全氮0.075%,碱解氮46mg/kg,单体速效磷7.2mg/kg,速效钾86mg/kg,PH值中性;无盐碱化。

1.1.2.3耕地种类、数量及开发潜力合作社现有耕地总面积400亩,其中:其中板栗300亩、核桃100亩。

1.1.3 现有工程设施项目区位于xx水库西侧,水库蓄水能力不足主要供给下游田块,利用水库水距离远,程高,灌溉成本较高。

项目区现有机电深井一眼,小型蓄水池三座,并有管道连接。

项目区有自然排水沟一条,具备建设小型塘坝用以蓄洪留用。

项目区田间道路相对整齐。

项目区有供电线路一条,电源主要来源于国家电网,主要农业生产环节及施工用电有充分的保障。

但低压供电线路不能满足生产需要。

1.2 项目建设指导思想本项目的首要任务是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建设旱涝保收基本农田。

围绕现代农业产业体系建设,以优势主导产业和农业龙头企业为依托,以产业化经营为主线,加强经济作物、经济林优势农产品及特色优质农产品基地建设,努力提高农业素质、效益和竞争力,切实增加农民收入。

“水肥一体化”是利用灌溉的水为载体,利用水分与养分两个基本要素所建立起来的关系,在灌溉的同时进行施肥。

该项技术具有节水、节肥、省工、环保等优点,是当成现在农业所研究和推广应用的重要技术之一。

为农业标准化生产、规模化生产创造良好条件,符合中央文件关于大力提高农业科技创新和转化的能力,加快循环农业、节能增效农业发展精神,顺应了我市水果产业发展的重点,为我市水果产业走出困境,创造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具有重要意义。

“水肥一体化”是利用灌溉的水为栽体,在灌溉的同时进行施肥。

通过以往的技术试验,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一是利于节省成本。

降低了浇水、施肥等用工时间和用工强度,减少劳力50%以上。

二是喷灌既可用水,又可加肥,利于肥料效果最大化。

三是利于提高水果品质。

采用“水肥一体化”技术进行施肥,根据树体不同的生长物候期所需的营养成分进行科学施肥,有利于促进作物快速生长,增强抗病抗虫能力,减少农药的使用,有利于提高水果品质,生产无公害水果产品。

由于“水肥一体化”技术省工省成本,经济效益显著,在广大群众中享有良好的声誉。

示区的地点位于xx山水果传统生产区域,是全镇水果生产的中心地带之一,因而建立“水肥一体化”喷灌技术示区,有极强的示和辐射作用,很容易就会带动我市“水肥一体化”技术的推广应用和发展。

1.3 建设任务与目标1.3.1 建设任务本项目计划建设400亩“水肥一体化”喷灌试验示区。

建设蓄水塘3000平方米;整修蓄水池3座,架设配套低压配套专线1000米;铺设400亩果园带管喷溉系。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