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水肥一体化项目建设实施方案

合集下载

水肥一体化实施方案(共5篇)

水肥一体化实施方案(共5篇)

水肥一体化实施方案(共5篇)水肥一体化实施方案(共5篇)第1篇:水肥一体化控制系统价格水肥一体化设备厂家托普云农致力于中国农业信息化的发展!水肥一体化控制系统价格水肥一体化设备厂家水肥一体化控制系统的意义:水肥一体化控制系统狭义来讲,就是通过灌溉系统施肥,作物在吸收水分的同时吸收养分。

通常与灌溉同时进行的施肥,是在压力作用下,将肥料溶液注入灌溉输水管道而实现的。

溶有肥料的灌溉水,通过灌水器(喷头、微喷头和滴头等),将肥液喷洒到作物上或滴入根区。

广义讲,就是把肥料溶解后施用,包含淋施、浇施、喷施、管道施用等。

植物有两张"嘴巴",根系是它的大嘴巴,叶片是小嘴巴。

大量的营养元素是通过根系吸收的。

叶面喷肥只能起补充作用。

我们施到土壤的肥料怎样才能到达植物的嘴边呢?通常有两个过程。

一个叫扩散过程。

肥料溶解后进入土壤溶液,靠近根表的养分被吸收,浓度降低,远离根表的土壤溶液浓度相对较高,结果产生扩散,养分向低浓度的根表移动,最后被吸收。

另一个过程叫质流。

植物在有阳光的情况下叶片气孔张开,进行蒸腾作用(这是植物的生理现象),导致水分损失。

根系必须源源不断地吸收水分供叶片蒸腾耗水。

靠近根系的水分被吸收了,远处的水就会流向根表,溶解于水中的养分也跟着到达根表,从而被根系吸收。

因此,肥料一定要溶解才能被吸收,不溶解的肥料植物"吃不到",是无效的。

在实践中就要求灌溉和施肥同时进行(或叫水肥一体化管理),这样施入土壤的肥料被充分吸收,肥料利用率大幅度提高。

水肥一体化的前提条件就是把肥料先溶解。

然后通过多种方式施用。

如叶面托普云农致力于中国农业信息化的发展!喷施、挑担淋施和浇施、拖管淋施、喷灌施用、微喷灌施用(南方最普及水带喷施)、滴灌施用、树干注射施用等。

其中滴灌施用由于延长了施肥时间,效果最好,最节省肥料。

水肥一体化控制系统滴灌施肥优点:滴灌施肥是一种精确施肥法,只施在根部,显著提高肥料利用率,与常规施肥相比,可节省肥料用量3050%以上;大量节省施肥劳力,比传统施肥方法节省90%以上。

2024年水肥一体化项目建设实施方案

2024年水肥一体化项目建设实施方案

一、背景水肥一体化是指将水肥管理与技术有机结合,通过科学管理和合理利用水肥资源,提高农业生产效益,减少农业面源污染,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的一种模式。

近年来,我国农业面源污染问题日益严重,水肥一体化成为解决这一问题的有效途径。

二、目标1.建立完善的水肥管理体系,提高农业水肥利用效率。

2.减少农业面源污染,改善农业生态环境。

3.提高农作物品质和产量,增加农民收入。

三、主要措施1.加强宣传教育,提高农民的水肥管理意识。

通过开展水肥一体化知识普及活动,提高农民的相关技术水平和操作能力。

2.建立水肥资源监测体系。

通过建立水肥资源监测站点,连续监测土壤水分和肥力情况,及时掌握农田水肥需求情况,并针对性地进行调整。

3.推广高效节水灌溉技术。

采用滴灌、喷灌等先进技术,减少农田灌溉用水量,提高水肥利用率。

4.适量减少施肥量,提高氮、磷、钾肥利用率。

通过科学施肥方法,根据不同农作物的需要进行施肥,减少过量施肥造成的浪费和污染。

5.建设农田水肥一体化示范基地。

选取一定规模的农田进行试点建设,全面推广水肥一体化技术,探索适合当地的管理模式。

6.加强监督检查,确保方案实施落地。

建立水肥一体化项目的监督检查机制,定期对实施情况进行评估,及时发现问题并进行整改。

7.深入研究水肥一体化相关技术。

加大研发投入,提高水肥一体化技术的研究水平,探索新的管理方法和技术手段。

四、预期效果1.农田水肥利用率明显提高,农作物产量和品质得到提升。

2.农业面源污染得到有效控制,水质和土壤质量明显改善。

3.农民收入增加,农业可持续发展水平提高。

五、资源保障1.财政投入:加大水肥一体化项目的财政投入,保障项目的顺利实施。

2.科技支持:加强与科研院所和大学的合作,共同推动水肥一体化技术的研究和应用。

3.人力支持:培养和引进相关的技术人才,提高水肥一体化项目的实施能力。

六、计划安排1.第一季度:开展水肥一体化宣传教育活动,建立水肥资源监测体系。

2.第二季度:推广高效节水灌溉技术,适量减少施肥量。

水肥一体化项目实施方案

水肥一体化项目实施方案

水肥一体化项目实施方案水肥一体化项目是一种农业生产管理策略,旨在通过合理管理水分和肥料的使用,提高农作物产量和质量,同时减少对环境的负面影响。

为了有效实施水肥一体化项目,需要制定详细的实施方案,包括以下内容:1. 目标和背景:明确水肥一体化项目的目标和背景,例如提高农作物的利用率、改善土壤质量、减少污染等。

2. 项目范围和时间表:确定水肥一体化项目的范围,例如涉及的农作物类型、土地面积等。

制定详细的时间表,确定实施的里程碑和关键活动。

3. 资源需求和预算:列出实施水肥一体化项目所需的资源,包括人力、资金和设备等。

制定预算,确保项目能够顺利进行。

4. 水肥管理措施:详细描述水肥管理的具体措施,包括水肥配比、施肥时间和方式、灌溉管理等。

确保合理使用水分和肥料,提高利用率。

5. 农民培训和支持:为了确保农民能够正确实施水肥一体化管理措施,培训和支持是必不可少的。

制定培训计划,提供必要的技术指导和支持。

6. 监测和评估:制定监测和评估计划,定期检查农作物生长情况、土壤质量和环境影响等。

根据实际情况,及时调整管理策略。

7. 风险管理:识别和评估可能的风险和挑战,制定相应的风险管理计划,以减少潜在影响对项目的影响。

深入讨论和分析:水肥一体化项目的实施方案需要结合具体的农作物类型、土壤条件和气候特点来制定。

例如,在不同的农作物类型中,对水分和肥料的需求可能有所不同。

在干旱地区,应该注重水肥一体化管理中的节水措施,例如精确灌溉、滴灌等。

在湿润地区,应注重肥料的适时施用,避免过度施肥导致肥料流失。

此外,水肥管理措施的具体细节也需要根据不同的农作物和土壤特点来制定。

对于不同的农作物,可能需要调整施肥时间和方式,例如将肥料分期施用,以满足不同生长阶段的需求。

对于土壤质量较差的地区,可以采取土壤改良措施,提高土壤的肥力和保水能力。

农民培训和支持是水肥一体化项目成功实施的关键因素之一。

培训可以包括关于水肥管理的知识、技术和实施方法的教育,以及如何正确使用农业设备和工具等内容。

2018年水肥一体化项目工作总结汇报

2018年水肥一体化项目工作总结汇报

洛南县2017-2018年膜下滴灌水肥一体化项目工作总结报告2017-2018年,在省土肥站的大力支持下,我县实施了膜下滴灌水肥一体化示范项目。

从项目立项申报到项目实施,省站领导多次莅临我县检查并指导工作,县农业局、农技中心高度重视,精心组织,认真实施,现已完成了项目各项任务。

现将项目实施情况总结如下:一、洛南县种植业基本情况洛南县地处秦岭南麓东段,南洛河上游。

全县辖16个镇(办),243个村(居)委会,总人口46万,总耕地面积62万亩,平均海拔1200米,是一个八山半水分半田的土石山区。

洛南年平均气温11.1 C,日照时数2045小时,》10 C积温3463.8 C,无霜期195天,平均降雨量754.8毫米。

垂直差异明显,西北多而东南少;山区高于丘陵,丘陵高于川道。

年平均蒸发量为779.5mm,干燥指数为1.24-1.6。

年内月季间降水分布极不均衡,一般在7-11月水分供应有余,其余月份供应不足。

全县粮食作物播种面积78万亩,其中旱地面积63.1万亩,占粮食作物播种面积的92.8% ,无灌溉条件,是一个典型的旱作农业区。

马铃薯、玉米、小麦是本县优势粮食作物,马铃薯面积14.5万亩,玉米28万亩,小麦15万亩,粮食作物总产17万吨,是陕西省30个粮食主产县之一。

二、项目区基本情况及建设内容1、项目区基本情况。

项目区涉及洛源、保安、石门、古城、景村5个镇16个行政村。

总耕地面积15.9万亩,其中粮食面积26万亩,种植模式为一年一熟和两年三熟。

常年马铃薯面积5.1 万亩,平均亩产1182公斤,玉米面积10.9万亩,平均亩产321 公斤。

项目区面积较大,地势开阔,是全县主要粮食生产功能区,但冬春连旱以及夏季伏旱是该区粮食生产的最大制约因素。

据测算,每年因干旱造成的农业生产损失达2000万元之多。

因此,很有必要按照旱作农业发展的思路,加强我县旱作节水农业技术的开发建设,加大旱作节水农业投入,为持续提高我县农业生产能力探索新的途径,注入新的活力。

水肥一体化技术的发展现状分析及优化应用策略

水肥一体化技术的发展现状分析及优化应用策略

水肥一体化技术的发展现状分析及优化应用策略作者:王宁宁马德新来源:《乡村科技》 2018年第15期1 我国农业用水与水肥一体化技术背景1.1 我国农业生产用水现状农业是我国的重要产业,农业的发展至关重要。

结合我国实际情况,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农作物增产,需要将科学灌溉、高效节约地使用水资源和科学施肥等有效结合起来。

我国是一个严重缺水的国家。

虽然拥有全球6%的水资源,位居世界第四位,但人均拥有量仅为2 300 m3,是世界平均水平的1/4,在全球位列121 位[1],仅高于埃及、阿曼、阿联酋、佛得角、布隆迪、沙特阿拉伯、巴巴多斯、阿尔及利亚、约旦、科威特、科比亚、马耳他、巴林和也门等国家。

据报告,我国的农业灌溉施肥和喷洒农药等用水约为3 900 亿m3,约为我国用水量的70%。

在农业领域中,灌溉用水约占全部用水的90%以上,占全国所有用水量的63%左右。

长期以来,因我国农业灌溉技术落后,水土管理方法不科学,农业用水浪费较多,大大降低了水肥资源的利用率。

据报道,我国年农业浇灌用水利用系数平均约为0.43,而先进国家约0.70~0.80[2]。

按照年水利用系数的水平计算,若灌溉用水的利用率提高,那么节省水量可近百亿立方米。

1.2 水肥一体化技术的产生背景目前,农业领域用水持续增多加剧了整体水资源的匮乏程度;化肥过度使用,导致土壤贫瘠和环境污染日益严重。

在这种情况下,国家加大了对农业生产的智慧化和精细化管理,推动并产生了水肥一体化技术。

2 国外水肥一体化技术发展现状2.1 水肥一体化技术的基本概念水肥一体化指的是让灌溉和施肥一起作业,同时供给植物水分和营养。

从狭义上讲,是将肥料溶解于水中,利用微灌系统进行灌溉,同时达到灌溉与施肥目的,可均匀地满足植物对水分和营养的需求,以此减少重复劳动作业,实现高效率水分和养肥同步化管理的农业技术。

2.2 世界水肥一体化的发展历程分析1790 年左右,欧洲的John Woodward 用土壤提取液进行植物种植,此为水肥一体化的初始记录。

水肥一体化项目建设实施方案

水肥一体化项目建设实施方案

项目性质:财政补助项目编号:2018年xx省xx市xx县水肥一体化项目建设实施方案申报单位:xx市xx种植专业合作社编制日期:2017年2月目录第一章概述................................. 错误!未定义书签。

项目概况 ......................... 错误!未定义书签。

位置和范围........................ 错误!未定义书签。

项目区有关基本情况................ 错误!未定义书签。

现有工程设施...................... 错误!未定义书签。

项目建设指导思想 ................. 错误!未定义书签。

建设任务与目标 ................... 错误!未定义书签。

建设任务.......................... 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二章规划布局与施工设计................... 错误!未定义书签。

总体布局 ......................... 错误!未定义书签。

单项工程设计 ..................... 错误!未定义书签。

管道工程设计...................... 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三章工程数量与预算....................... 错误!未定义书签。

建设工程内容与工程量 ............. 错误!未定义书签。

项目投资 ......................... 错误!未定义书签。

定额采用.......................... 错误!未定义书签。

费用构成.......................... 错误!未定义书签。

取费标准和计算方法................ 错误!未定义书签。

项目投资.......................... 错误!未定义书签。

水肥一体化项目实施方案

水肥一体化项目实施方案

水肥一体化项目实施方案一、项目背景。

随着农业生产的不断发展和农业技术的进步,农业生产水平不断提高。

然而,传统的农业生产模式中存在着水肥分开施用的问题,这不仅浪费了水资源,还导致了农作物对肥料的利用率低下。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水肥一体化项目应运而生。

二、项目目标。

1. 提高农作物对水肥的利用率,减少农业生产中的资源浪费;2. 促进农业生产的可持续发展,保护农田生态环境;3. 提高农产品的品质和产量,增加农民的收入。

三、项目内容。

1. 水肥一体化技术研发,通过研究和开发水肥一体化技术,实现水肥的同步施用,提高农作物对水肥的利用效率;2. 农田水肥一体化示范项目建设,在一定规模的农田中,开展水肥一体化示范项目建设,探索适合当地农业生产的水肥一体化模式;3. 农民培训和技术推广,通过开展培训班、技术交流会等活动,向农民宣传水肥一体化技术,推广水肥一体化模式;4. 监测和评估,建立农田水肥一体化项目的监测和评估体系,及时掌握项目进展情况,为项目的调整和改进提供依据。

四、项目实施步骤。

1. 确定项目范围和规模,根据当地农业生产的实际情况,确定水肥一体化项目的范围和规模,选择适合开展水肥一体化示范项目的农田;2. 技术研发和示范项目建设,开展水肥一体化技术的研发工作,同时在选定的农田中建设水肥一体化示范项目;3. 农民培训和技术推广,组织农民参加水肥一体化技术培训,推广水肥一体化模式;4. 监测和评估,建立农田水肥一体化项目的监测和评估体系,及时掌握项目进展情况,为项目的调整和改进提供依据;5. 推广和应用,在水肥一体化示范项目取得成功后,将水肥一体化技术和模式推广到更多的农田中,促进水肥一体化模式的应用和推广。

五、项目效益。

1. 提高农作物对水肥的利用率,减少农业生产中的资源浪费;2. 促进农业生产的可持续发展,保护农田生态环境;3. 提高农产品的品质和产量,增加农民的收入;4. 推动农业生产方式的转变,促进农业现代化发展。

水肥一体化项目建设实施方案

水肥一体化项目建设实施方案

水肥一体化项目建设实施方案实施方案一、项目背景水肥一体化是农业生产的一种新理念和新模式,旨在通过合理配置水肥资源,实现农业生产的高效、节约和可持续发展。

在当前全球资源短缺和环境污染问题日益突出的背景下,水肥一体化项目的建设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发展前景。

二、项目目标1.提高农业生产的效益:通过合理调配水肥资源,实现农作物的高产高质稳定生产,提高农业生产的经济效益。

2.节约资源:通过科学施肥和合理用水,减少肥料和水资源的浪费,实现农业生产的资源节约和高效利用。

3.减少环境污染:通过减少农业污染源的排放,改善农田生态环境,减少环境污染,促进可持续发展。

三、项目内容1.科学施肥:制定科学合理的施肥方案,结合农作物生长期的需要,确定适宜的施肥时机和施肥量,避免过量施肥和错时施肥导致的资源浪费和环境污染。

2.合理用水:通过引入水肥一体化技术,在农田灌溉中实行精确灌溉,通过流量控制、滴灌等方式减少农田灌溉的用水量,提高水资源的利用效率。

3.农田改造:对原有农田进行改造,建设节水灌溉系统和肥水分析系统,实现农田的节水、节肥和提高土壤肥力。

4.技术培训:开展水肥一体化技术培训,向农民普及水肥一体化的理念和技术,提高农民的水肥一体化意识和操作技能。

四、项目实施步骤1.前期调研:对项目区域的农业生产现状和水肥资源利用情况进行调研和分析,明确项目的可行性和发展方向。

2.制定实施计划:根据调研结果,制定水肥一体化项目的实施计划,明确项目的目标、内容、时间进度和责任分工。

3.建设基础设施:根据实施计划,进行农田改造,建设节水灌溉系统和肥水分析系统,为水肥一体化项目的实施提供基础设施支持。

4.技术培训:开展水肥一体化技术培训,向农民普及水肥一体化的理念和技术,并提供操作指导和技术支持。

5.实施监控和评估:建立水肥一体化项目的监控和评估机制,对项目的实施效果进行监测和评估,及时发现问题并进行调整和改进。

五、项目预期效果1.农业生产效益提高:通过科学施肥和合理用水,实现农作物的高产高质稳定生产,提高农业生产的经济效益。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项目性质:财政补助项目编号:2018年xx省xx市xx县水肥一体化项目建设实施方案申报单位:xx市xx种植专业合作社编制日期:2017年2月目录第一章概述................................. 错误!未定义书签。

项目概况 ......................... 错误!未定义书签。

位置和范围........................ 错误!未定义书签。

项目区有关基本情况................ 错误!未定义书签。

现有工程设施...................... 错误!未定义书签。

项目建设指导思想 ................. 错误!未定义书签。

建设任务与目标 ................... 错误!未定义书签。

建设任务.......................... 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二章规划布局与施工设计................... 错误!未定义书签。

总体布局 ......................... 错误!未定义书签。

单项工程设计 ..................... 错误!未定义书签。

管道工程设计...................... 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三章工程数量与预算....................... 错误!未定义书签。

建设工程内容与工程量 ............. 错误!未定义书签。

项目投资 ......................... 错误!未定义书签。

定额采用.......................... 错误!未定义书签。

费用构成.......................... 错误!未定义书签。

取费标准和计算方法................ 错误!未定义书签。

项目投资.......................... 错误!未定义书签。

资金筹措方案 ..................... 错误!未定义书签。

工程预算表................................... 错误!未定义书签。

总预算表 .......................... 错误!未定义书签。

综合预算表 ........................ 错误!未定义书签。

建筑安装工程单价汇总表 ............ 错误!未定义书签。

工程人工预算价格汇总表 ............ 错误!未定义书签。

工程材料预算价格汇总表 ............ 错误!未定义书签。

机械台班费汇总表 .................. 错误!未定义书签。

工程费率汇总表 .................... 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一章概述项目概况位置和范围xx市xx县xx种植专业合作社400亩“水肥一体化”喷灌试验示范项目区位于xx县xx镇xx村南,涉及xx县xx镇的xx村1个行政村。

项目区400亩,其中板栗300亩、核桃100亩。

项目区有关基本情况水文气象项目区气候特性介于黄淮之间,属温带季风气候区。

据xx县雨量站1956~2016年61年逐月降水系列,计算项目区多年平均降雨量为。

同时对61年降水系列进行参数分析,求得降水系列的C V、C S 值和不同保证率下的年降水量。

项目区年降水偏差系数C V=、C S=, C S /C V≈依据xx县各雨量站(点)年、季、月降水量表(见下表),可看出xx县降水季节分布不均,降雨量有明显的季节变化,雨量多集中在6-9月,占全年降雨量的%,其中%集中在7-8月份,枯水期(1—5月及10—12月)8个月的降雨仅占全年的%。

由于降雨的年内变化,7-8月往往发生暴雨和较大洪水,而在作物需水期(4—6、9—10月)降雨量仅占%,且往往分布不均,出现季节性干旱,易给工农业生产和人们生活造成困难。

多年平均年蒸发量1567.9mm,蒸发量最大的月份为6月份,达233.3mm,最小的为1月,蒸发量38.1mm。

2017年xx县xx镇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区平均年日照时数为小时,年日照率为49%。

年平均气温为13.5℃,年最高平均气温19.5℃,年最低平均气温8.2℃。

项目区处在典型的季风气候区,季风特征非常明显,冬季刮偏北风,夏季刮偏南风。

全年主导风向为东北风,风向频率为11%。

极端最大风速为18.0m/s,风向东北,出现于1976年1月11日。

地形、地貌及土壤项目区位于xx市xx县xx镇南部,属x河流域湖东水系,微地貌属丘陵山区,龙河自项目区中间穿过,区内地形相对平坦开阔,项目区内地面高程在之间,地面坡降在1/300-1/2000之间。

按埋藏条件及孔隙性质,项目区地下水为基岩裂隙水,其补给来源为大气降水和项目区南部区域的侧向补给。

地下水位季节性变化不大,多数以向项目区正北方向的侧向排泄和补给龙河为主要排泄方式。

据水质分析,项目区地下水化学类型主要为重碳酸硫酸—钙型、重碳酸硫酸—钙钠型、重碳酸氯化物—钙镁型,呈弱碱性,为硬~微硬淡水,适宜用于农田灌溉用水和人畜饮用水源。

项目区地处山前冲洪积平原,沿线出露地层以第四系上更新统粘性土为主,部分地段粘性土中夹礓石。

项目区主要是淋溶褐土,土壤耕层较厚。

土壤耕层养分平均含量分别为:有机质%,全氮%,碱解氮46mg/kg,单体速效磷kg,速效钾86mg/kg,PH值中性;无盐碱化。

耕地种类、数量及开发潜力合作社现有耕地总面积400亩,其中:其中板栗300亩、核桃100亩。

现有工程设施项目区位于xx水库西侧,水库蓄水能力不足主要供给下游田块,利用水库水距离远,杨程高,灌溉成本较高。

项目区内现有机电深井一眼,小型蓄水池三座,并有管道连接。

项目区内有自然排水沟一条,具备建设小型塘坝用以蓄洪留用。

项目区内田间道路相对整齐。

项目区有供电线路一条,电源主要来源于国家电网,主要农业生产环节及施工用电有充分的保障。

但低压供电线路不能满足生产需要。

项目建设指导思想本项目的首要任务是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建设旱涝保收基本农田。

围绕现代农业产业体系建设,以优势主导产业和农业龙头企业为依托,以产业化经营为主线,加强经济作物、经济林优势农产品及特色优质农产品基地建设,努力提高农业素质、效益和竞争力,切实增加农民收入。

“水肥一体化”是利用灌溉的水为载体,利用水分与养分两个基本要素所建立起来的关系,在灌溉的同时进行施肥。

该项技术具有节水、节肥、省工、环保等优点,是当成现在农业所研究和推广应用的重要技术之一。

为农业标准化生产、规模化生产创造良好条件,符合中央文件关于大力提高农业科技创新和转化的能力,加快循环农业、节能增效农业发展精神,顺应了我市水果产业发展的重点,为我市水果产业走出困境,创造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具有重要意义。

“水肥一体化”是利用灌溉的水为栽体,在灌溉的同时进行施肥。

通过以往的技术试验,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一是利于节省成本。

降低了浇水、施肥等用工时间和用工强度,减少劳力50%以上。

二是喷灌既可用水,又可加肥,利于肥料效果最大化。

三是利于提高水果品质。

采用“水肥一体化”技术进行施肥,根据树体不同的生长物候期所需的营养成分进行科学施肥,有利于促进作物快速生长,增强抗病抗虫能力,减少农药的使用,有利于提高水果品质,生产无公害水果产品。

由于“水肥一体化”技术省工省成本,经济效益显著,在广大群众中享有良好的声誉。

示范区的地点位于xx山水果传统生产区域,是全镇水果生产的中心地带之一,因而建立“水肥一体化”喷灌技术示范区,有极强的示范和辐射作用,很容易就会带动我市“水肥一体化”技术的推广应用和发展。

建设任务与目标建设任务本项目计划建设400亩“水肥一体化”喷灌试验示范区。

建设蓄水塘3000平方米;整修蓄水池3座,架设配套低压配套专线1000米;铺设400亩果园带管喷溉系。

第二章规划布局与施工设计总体布局本项目以水源项目及水肥一体化灌溉系统建设为重点,管道敷设建设为主线,充分利用项目区的现有工程,适当增加水源工程建设和节水灌溉措施。

充分利用地表水。

项目区按照优质农产品生产基地的标准规划布局。

项目建成后,种植结构可进一步优化,在充分尊重当地群众意愿的前提下,调整种植业结构以增加农民收入。

灌溉方式:由于项目区主要为经济林,灌溉强度相对较小,且PE管道均埋于地下,可起到即发展灌溉又节约占地之综合效益。

为此,依据当地灌溉习惯和地表、地下水资源状况,为节约用水和缩短灌溉周期,项目区全部选择PE管道灌溉模式。

本项目区灌溉水源可选择地表水、地下水或地表水与地下水联合运用等形式:地下水:采用现有机电深井为水源,连接水肥一体自动化设备,通过管网及微滴灌系统可以达到每棵树的精准灌溉。

地表水:现有内经5米蓄水池4座,少量经常性用水要灌溉水源。

增加项目区内自然排水沟,新建小型蓄水塘及拦水坝坝,通过蓄洪留用增加地表水拦蓄量。

单项工程设计管道工程设计灌溉水源项目区的灌溉水源主要以扩挖小型蓄水设施拦蓄水源和深井水源相结合的形式。

管道工程管道的布置与道路或梯带方向一致,便于装卸带管,减少或避免损坏果树。

管道布置密切与水渠排水系统、道路、林带、抽水系统的规划相结合,注重保护和改善当地的生态环境。

根据地形情况,尽量以最短的管道控制最大的水果面积,减少管道及水头损失,选择合理的管径和带管,降低投资。

通过实地勘测及内业计算形成管网设计结果管网工程量统计表C.泵房及加肥车间水肥一体化泵房本着节约使用的原则,采用砖混结构形式,建筑面积为5m×4m,共20m2。

供电线路工程供电线路采用低压线路,架设采用杆式架空的形式,利于维修维护,共计1000m。

小型蓄水工程设计在排水沟地势相对平缓,断面较宽处,依据现有地形,通过扩挖,平均长61m、宽6~10m的蓄水坑塘,平均挖深,坡比1:,考虑落差问题在中间设唐间拦水坝一道,形成40m×6m和20m×10m两座小型蓄水塘;在其下游新建6m×。

维修三座圆形蓄水池,加强防渗漏功能,底板浇筑30cmC25防渗混凝土,池壁重新进行水泥防渗砂浆抹面。

第三章工程数量与预算建设工程内容与工程量建设蓄水塘3000平方米,整修蓄水池3个,每个50立方米,架设配套低压配套专线1000米,铺设400亩果园带管喷溉系统。

项目投资定额采用《xx省水利水电工程预算定额》(2015);xx省水利厅鲁水建字[2015]3号编制办法;xx省水利厅鲁水建字[2016]5号营改增计价依据调整办法;xx省市政工程消耗量定额(SDA 1-31-2016)。

费用构成项目总投资=工程施工费+其他工作及措施费工程施工费=直接费+间接费+计划利润+材料价差+税金+设备费+工程其他费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