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标准农田水肥一体化项目设计方案

合集下载

高标准农田水肥一体化项目设计方案

高标准农田水肥一体化项目设计方案

卷盘式喷灌模式浇灌原则设计方案一、浇灌方式:淋灌二、浇水均匀度:不小于等于98%三、浇灌周期:5天/次四、喷洒幅宽:40米五、亩浇水量:20-25m³或30-38mm六、工作效率:1.6-2亩/小时七、潜水泵出水量规定:不低于30m³八、机型选择:90-330型卷盘式喷灌机九、单套设备控制面积120-150亩十、、90系列淋灌方式最大出水量:50m³/h十一、重要配套设备:智能化固液态施肥机、插管式淋灌架十二、卷盘式喷灌模式田间设计方案:方案一:工程类1、首部设计:将增压和施肥系统都安装在首部1.1 机井房:不不不小于7平方米1.2 过滤装置:配置离心式过滤器;1.3 潜水泵规定:地表以上扬程不小于40米,流量不小于40m³/h(根据井深再详细选择潜水泵)。

1.4 增压装置:配置管道增压泵,功率4.5KW、流量30m³/h、扬程40米。

(增压装置重要是玉米1.6米高度以上需要浇水,采用喷枪喷洒时予以增压。

)1.5 施肥系统:SF-16智能化固液态施肥机,功率2KW。

1.6 其他配置:DN100蝶阀1个、球阀2个、DN100止回阀1个、DN25放气阀1个、DN100水表1个、DN15压力表1个、焊接钢管+法兰3套、电控箱1个(控制潜水泵、增压泵电源开关)2、地下管道设计:2.1 参照根据:控制浇灌面积100亩,耕地长度300,地下主管道长度220米2.2 主管道深埋90厘米以上,出水口每间隔40米2.3 地下管道材料清单:PE管φ110 长度220米 PE正三通φ110-90:4件PEφ90直连:4件φ80出水口:4套出水口铝制快接头:1件 PE90°弯头+法兰φ110:2套方案二:采购类:1、机井口改造:1.1 机井出水口变径φ90快接头及快接堵头1套,φ90钢管1米及法兰1套。

1.2 机井口安装DN100止回阀1个、DN25放气阀1个。

2024年水肥一体化项目建设实施方案

2024年水肥一体化项目建设实施方案

一、背景水肥一体化是指将水肥管理与技术有机结合,通过科学管理和合理利用水肥资源,提高农业生产效益,减少农业面源污染,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的一种模式。

近年来,我国农业面源污染问题日益严重,水肥一体化成为解决这一问题的有效途径。

二、目标1.建立完善的水肥管理体系,提高农业水肥利用效率。

2.减少农业面源污染,改善农业生态环境。

3.提高农作物品质和产量,增加农民收入。

三、主要措施1.加强宣传教育,提高农民的水肥管理意识。

通过开展水肥一体化知识普及活动,提高农民的相关技术水平和操作能力。

2.建立水肥资源监测体系。

通过建立水肥资源监测站点,连续监测土壤水分和肥力情况,及时掌握农田水肥需求情况,并针对性地进行调整。

3.推广高效节水灌溉技术。

采用滴灌、喷灌等先进技术,减少农田灌溉用水量,提高水肥利用率。

4.适量减少施肥量,提高氮、磷、钾肥利用率。

通过科学施肥方法,根据不同农作物的需要进行施肥,减少过量施肥造成的浪费和污染。

5.建设农田水肥一体化示范基地。

选取一定规模的农田进行试点建设,全面推广水肥一体化技术,探索适合当地的管理模式。

6.加强监督检查,确保方案实施落地。

建立水肥一体化项目的监督检查机制,定期对实施情况进行评估,及时发现问题并进行整改。

7.深入研究水肥一体化相关技术。

加大研发投入,提高水肥一体化技术的研究水平,探索新的管理方法和技术手段。

四、预期效果1.农田水肥利用率明显提高,农作物产量和品质得到提升。

2.农业面源污染得到有效控制,水质和土壤质量明显改善。

3.农民收入增加,农业可持续发展水平提高。

五、资源保障1.财政投入:加大水肥一体化项目的财政投入,保障项目的顺利实施。

2.科技支持:加强与科研院所和大学的合作,共同推动水肥一体化技术的研究和应用。

3.人力支持:培养和引进相关的技术人才,提高水肥一体化项目的实施能力。

六、计划安排1.第一季度:开展水肥一体化宣传教育活动,建立水肥资源监测体系。

2.第二季度:推广高效节水灌溉技术,适量减少施肥量。

水肥一体化项目实施方案

水肥一体化项目实施方案

水肥一体化项目实施方案随着全球人口的增加和气候变化的影响,粮食生产的可持续发展越来越受到关注。

水肥一体化技术是一种有效的生产方式,可以提高农作物的产量和质量,同时减少对环境的影响。

本文将围绕水肥一体化项目的实施方案进行探讨,以期为推广该技术提供参考。

1.项目背景水肥一体化技术是一种将水和肥料进行统一管理和利用的技术,可以减少肥料的浪费和对环境的污染,同时提高农作物的产量和品质。

本项目旨在通过实施水肥一体化技术,提高农民的生产效益,保护土壤和水资源,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

2.项目目标本项目的目标是实现水肥资源的合理利用,降低农业生产成本,提高农产品的品质和产量,同时保护土壤和水资源,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

具体目标如下:(1)提高粮食产量:通过合理利用水肥资源,提高农作物的产量和品质。

(2)降低生产成本:通过减少肥料的浪费和减少农药的使用,降低生产成本。

(3)保护土壤和水资源:通过减少化肥和农药的使用,保护土壤和水资源,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4)推广水肥一体化技术:通过本项目的实施,推广水肥一体化技术,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

3.实施方案(1)项目区域的选择:选择水肥资源比较丰富的地区,如水稻、小麦、玉米等主要粮食产区。

(2)技术推广培训:通过培训班、农民讲座等方式,向农民宣传介绍水肥一体化技术,教授其正确使用方法和技巧。

(3)试点示范:在选定的试点示范区域,开展水肥一体化技术试验和示范,对试验结果进行跟踪和评估,以确定最佳的技术方案。

(4)配套政策:制定相应的政策措施,给予财政、税收等优惠政策,鼓励农民采用水肥一体化技术。

(5)项目效益评估:对项目效益进行定期评估,及时发现问题和不足,提出改进措施,确保项目的可持续发展。

4.项目预算本项目的预算主要包括技术培训、试点示范、政策措施和评估等方面的费用。

具体预算如下:(1)技术培训:100万元(2)试点示范:200万元(3)政策措施:50万元(4)项目评估:50万元总计:400万元5.项目推进计划本项目的推进计划如下:(1)项目准备期:2022年1月-2022年3月(2)技术培训和试点示范期:2022年4月-2023年3月(3)政策措施实施期:2023年4月-2024年3月(4)项目评估期:2024年4月-2025年3月6.项目预期效益本项目预期实现的效益主要包括:(1)提高农产品质量和产量:通过水肥一体化技术的应用,提高农产品的质量和产量,增加农民收入。

农田水肥一体化项目实施方案

农田水肥一体化项目实施方案

农田水肥一体化项目实施方案一、项目背景农田水肥一体化是指将水资源和肥料资源有机结合,通过科学合理的管理和技术手段,实现水和肥料的协同利用,既提高了农田的产量和品质,也提高了水资源的利用效率,实现了农田可持续发展。

农田水肥一体化项目实施方案旨在通过科学管理和技术创新,推动农田水肥一体化的实施,提升农田产能和农业可持续发展水平。

二、项目目标1. 提高农田的水肥利用效率,减少浪费和污染。

2. 提高农田的产量和品质,增加农业经济收益。

3. 保护水资源,减少农业对水资源的过度开发和污染。

4. 推动农业可持续发展,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发展。

三、项目内容1. 建立农田水肥一体化管理制度和技术标准,明确责任和权限。

2. 实施农田水肥一体化技术创新,推广应用节水灌溉和精准施肥技术。

3. 开展农田水肥一体化示范和推广,培训农民和技术人员。

4. 加强监测和评估,建立农田水肥一体化监测与评估体系。

5. 加强宣传和宣教,提高农民对农田水肥一体化的认识和意识。

四、项目实施步骤1. 成立项目实施领导小组,制定具体实施方案和工作计划。

2. 建立农田水肥一体化管理制度和技术标准,明确责任和权限。

3. 进行农田水肥一体化技术创新研究和示范推广工作。

4. 开展农田水肥一体化培训和技术指导,提高农民的技术水平。

5. 建立农田水肥一体化监测与评估体系,进行定期监测和评估。

6. 开展宣传和宣教活动,提高农民对农田水肥一体化的认识和意识。

五、项目保障措施1. 组织相关专家和技术人员参与项目实施和指导工作。

2. 积极争取财政和各类资金支持,保障项目的顺利实施。

3. 加强与相关部门和单位的协作和合作,形成合力。

4. 建立健全项目管理和监督机制,及时解决问题和难题。

六、项目效益预期1. 提高农田的水肥利用效率,降低农业生产成本。

2. 增加农田产量和农产品的品质,提高农业经济效益。

3. 保护水资源,减少农田对水资源的过度开发和污染。

4. 推动农业可持续发展,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发展。

水肥一体化技术项目解决方案

水肥一体化技术项目解决方案

水肥一体化技术项目解决方案水肥一体化技术是一种综合利用农田水和肥料资源的新型农业生产技术。

通过科学配置水肥,实现肥料的准确施用和节水灌溉,既能提高农作物的产量和品质,又能节约水资源和减少农化品的排放,具有重要的经济和生态效益。

下面是解决水肥一体化技术项目的方案。

一、项目背景和目标项目背景:随着农业生产的不断发展和环境污染的不断加剧,传统的水肥管理方式已经不能满足现代农业的需求。

因此,开展水肥一体化技术项目成为当务之急。

项目目标:通过推广水肥一体化技术,加强农田水肥的科学管理,提高农作物的产量和品质,节约水资源和减少农化品的排放,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

二、项目内容和措施项目内容:推广水肥一体化技术,建立科学的水肥管理制度,培训农民和技术人员,协助农户进行水肥一体化的实施。

项目措施:1.整理和开发水肥一体化技术手册,向农民和技术人员发放并进行培训,提高他们的水肥管理水平;2.创新水肥管理模式,建立水肥一体化管理示范农田,实施具体的技术措施,如定量、定时喷灌、滴灌和肥水配合等;4.进行实地考察和调研,了解不同地区的农田水肥管理情况,为推广水肥一体化技术提供科学依据;5.对推广水肥一体化技术项目进行监测和评估,收集相关数据,分析项目的经济和生态效益,为进一步推广提供参考。

三、项目预期效益1.提高农作物的产量和品质:科学合理的水肥管理,能够确保农作物充分吸收养分和水分,提高养分利用率和水分利用效率,从而提高农作物的产量和品质;2.节约水资源:水肥一体化技术能够根据农作物的需水需要进行灌溉,避免过量灌溉造成的水资源浪费;3.减少农化品的排放:通过准确施用肥料,避免肥料的过量使用和土壤污染,减少农化品的排放,保护环境;4.经济效益:水肥一体化技术能够提高农作物的产量和品质,增加农民的收入,改善农民的生活水平;5.生态效益:水肥一体化技术能够减少化肥的使用和农化品的排放,保护土壤和水体的生态环境。

四、项目推广途径和策略1.政策支持:加大对水肥一体化技术的政策支持力度,制定相关政策和措施,为项目的推广提供政策保障;2.农民培训和技术推广:开展水肥一体化技术的培训和示范,加强农民对水肥一体化技术的认知和理解,提高他们的水肥管理水平;3.科研合作:与科研机构和高等学校开展合作,进行水肥一体化技术的研究和开发,提升技术的科学性和可行性;4.媒体宣传:加大对水肥一体化技术的宣传力度,利用报纸、电视、网络等媒体渠道,向公众介绍水肥一体化技术的优点和推广效果;5.示范工程和试点推广:选择一些典型地区进行水肥一体化技术示范工程,展示项目的效果和可行性,吸引更多的农民参与到项目中。

水肥一体化项目实施方案

水肥一体化项目实施方案

水肥一体化项目实施方案一、项目背景。

随着农业生产的不断发展和农业技术的进步,农业生产水平不断提高。

然而,传统的农业生产模式中存在着水肥分开施用的问题,这不仅浪费了水资源,还导致了农作物对肥料的利用率低下。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水肥一体化项目应运而生。

二、项目目标。

1. 提高农作物对水肥的利用率,减少农业生产中的资源浪费;2. 促进农业生产的可持续发展,保护农田生态环境;3. 提高农产品的品质和产量,增加农民的收入。

三、项目内容。

1. 水肥一体化技术研发,通过研究和开发水肥一体化技术,实现水肥的同步施用,提高农作物对水肥的利用效率;2. 农田水肥一体化示范项目建设,在一定规模的农田中,开展水肥一体化示范项目建设,探索适合当地农业生产的水肥一体化模式;3. 农民培训和技术推广,通过开展培训班、技术交流会等活动,向农民宣传水肥一体化技术,推广水肥一体化模式;4. 监测和评估,建立农田水肥一体化项目的监测和评估体系,及时掌握项目进展情况,为项目的调整和改进提供依据。

四、项目实施步骤。

1. 确定项目范围和规模,根据当地农业生产的实际情况,确定水肥一体化项目的范围和规模,选择适合开展水肥一体化示范项目的农田;2. 技术研发和示范项目建设,开展水肥一体化技术的研发工作,同时在选定的农田中建设水肥一体化示范项目;3. 农民培训和技术推广,组织农民参加水肥一体化技术培训,推广水肥一体化模式;4. 监测和评估,建立农田水肥一体化项目的监测和评估体系,及时掌握项目进展情况,为项目的调整和改进提供依据;5. 推广和应用,在水肥一体化示范项目取得成功后,将水肥一体化技术和模式推广到更多的农田中,促进水肥一体化模式的应用和推广。

五、项目效益。

1. 提高农作物对水肥的利用率,减少农业生产中的资源浪费;2. 促进农业生产的可持续发展,保护农田生态环境;3. 提高农产品的品质和产量,增加农民的收入;4. 推动农业生产方式的转变,促进农业现代化发展。

水肥一体化项目建设实施方案

水肥一体化项目建设实施方案

水肥一体化项目建设实施方案实施方案一、项目背景水肥一体化是农业生产的一种新理念和新模式,旨在通过合理配置水肥资源,实现农业生产的高效、节约和可持续发展。

在当前全球资源短缺和环境污染问题日益突出的背景下,水肥一体化项目的建设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发展前景。

二、项目目标1.提高农业生产的效益:通过合理调配水肥资源,实现农作物的高产高质稳定生产,提高农业生产的经济效益。

2.节约资源:通过科学施肥和合理用水,减少肥料和水资源的浪费,实现农业生产的资源节约和高效利用。

3.减少环境污染:通过减少农业污染源的排放,改善农田生态环境,减少环境污染,促进可持续发展。

三、项目内容1.科学施肥:制定科学合理的施肥方案,结合农作物生长期的需要,确定适宜的施肥时机和施肥量,避免过量施肥和错时施肥导致的资源浪费和环境污染。

2.合理用水:通过引入水肥一体化技术,在农田灌溉中实行精确灌溉,通过流量控制、滴灌等方式减少农田灌溉的用水量,提高水资源的利用效率。

3.农田改造:对原有农田进行改造,建设节水灌溉系统和肥水分析系统,实现农田的节水、节肥和提高土壤肥力。

4.技术培训:开展水肥一体化技术培训,向农民普及水肥一体化的理念和技术,提高农民的水肥一体化意识和操作技能。

四、项目实施步骤1.前期调研:对项目区域的农业生产现状和水肥资源利用情况进行调研和分析,明确项目的可行性和发展方向。

2.制定实施计划:根据调研结果,制定水肥一体化项目的实施计划,明确项目的目标、内容、时间进度和责任分工。

3.建设基础设施:根据实施计划,进行农田改造,建设节水灌溉系统和肥水分析系统,为水肥一体化项目的实施提供基础设施支持。

4.技术培训:开展水肥一体化技术培训,向农民普及水肥一体化的理念和技术,并提供操作指导和技术支持。

5.实施监控和评估:建立水肥一体化项目的监控和评估机制,对项目的实施效果进行监测和评估,及时发现问题并进行调整和改进。

五、项目预期效果1.农业生产效益提高:通过科学施肥和合理用水,实现农作物的高产高质稳定生产,提高农业生产的经济效益。

水肥一体化技术示范推广项目建设方案

水肥一体化技术示范推广项目建设方案

水肥一体化技术示范推广项目建设方案1. 项目背景水肥一体化技术是一种通过优化灌溉和施肥技术的组合,实现农作物高产高效的方法。

该技术可以节约用水,减少肥料使用,提高农产品品质和产量。

为了促进水肥一体化技术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本项目旨在建立水肥一体化技术示范推广项目,通过示范推广的方式,引导农民使用水肥一体化技术,提高农作物生产效率和经济收益。

2. 项目目标本项目的主要目标是建立水肥一体化技术示范推广项目,通过科学的农业技术和管理手段,推广水肥一体化技术,达到以下目标: - 提高农作物的产量和质量 - 减少灌溉水和肥料的使用量 - 降低农业环境污染风险 - 提高农民的经济收益3. 项目内容本项目的主要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3.1 建立示范基地首先,我们将选取适合建立示范基地的地区,考虑当地农作物种植情况和气候条件等因素。

示范基地将用于展示水肥一体化技术的应用效果,吸引农民参观学习和体验。

3.2 技术培训和示范针对农民和农业技术推广人员,我们将组织水肥一体化技术的培训和示范活动。

培训内容将包括相关理论知识、实际操作技巧以及管理经验等。

示范活动将在基地内进行,参与者可以亲自操作和体验水肥一体化技术的应用。

3.3 技术指导和咨询项目团队将提供技术指导和咨询服务,帮助农民解决在使用水肥一体化技术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技术指导将包括水肥配比、灌溉方法、施肥技术等方面的建议和指导。

3.4 数据记录和分析为了评估水肥一体化技术在示范基地的应用效果,我们将记录和分析农作物生长数据、水肥使用数据等。

通过对数据的分析,可以了解水肥一体化技术对农作物生长的影响,为技术的改进提供依据。

3.5 推广和宣传活动除了在示范基地内进行技术培训和示范,我们还将组织推广和宣传活动,通过各种途径和渠道向更多的农民宣传水肥一体化技术的优势和应用效果。

推广活动将采用多种形式,如宣传手册、演讲报告、农业展览等。

4. 实施计划为了确保项目的顺利实施,我们制定了以下实施计划:4.1 筹备阶段在筹备阶段,我们将完成项目团队组建、基础设施建设等工作,准备开展示范推广活动所需的条件。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卷盘式喷灌模式灌溉标准设计方案
一、浇灌方式:淋灌
二、浇水均匀度:大于等于98%
三、灌溉周期:5天/次
四、喷洒幅宽:40米
五、亩浇水量:20-25m³或30-38mm
六、工作效率:1.6-2亩/小时
七、潜水泵出水量要求:不低于30m³
八、机型选择:90-330型卷盘式喷灌机
九、单套设备控制面积120-150亩
十、、90系列淋灌方式最大出水量:50m³/h
十一、主要配套设备:智能化固液态施肥机、插管式淋灌架
十二、卷盘式喷灌模式田间设计方案:
方案一:工程类
1、首部设计:将增压和施肥系统都安装在首部
1.1 机井房:不小于7平方米
1.2 过滤装置:配置离心式过滤器;
1.3 潜水泵要求:地表以上扬程大于40米,流量大于40m³/h(根据井深再具体选择潜水泵)。

1.4 增压装置:配置管道增压泵,功率4.5KW、流量30m³/h、扬程40米。

(增压装置主要是玉米1.6米高度以上需要浇水,采用喷枪喷洒时给予增压。

)1.5 施肥系统:SF-16智能化固液态施肥机,功率2KW。

1.6 其它配置:DN100蝶阀1个、球阀2个、DN100止回阀1个、DN25放气阀1个、DN100水表1个、DN15压力表1个、焊接钢管+法兰3套、电控箱1个(控制潜水泵、增压泵电源开关)
2、地下管道设计:
2.1 参考依据:控制浇灌面积100亩,耕地长度300,地下主管道长度220米2.2 主管道深埋90厘米以上,出水口每间隔40米
2.3 地下管道材料清单:
PE管φ110 长度220米 PE正三通φ110-90:4件
PEφ90直连:4件φ80出水口:4套
出水口铝制快接头:1件 PE90°弯头+法兰φ110:2套
方案二:采购类:
1、机井口改造:
1.1 机井出水口变径φ90快接头及快接堵头1套,φ90钢管1米及法兰1套。

1.2 机井口安装DN100止回阀1个、DN25放气阀1个。

2、输水软带:φ90承压14公斤输水软带10盘(每盘20米),快接头11套,喉箍66个。

3、附属配套设备:
3.1 管道增压泵:功率
4.5KW、流量30m³/h、扬程40米
3.2 电缆:8平方铜芯220米,及控制开关1件。

3.3 智能化固液态施肥机1套
十三、作业道设计:依据喷幅40米及出水口位置,在播种小麦之前进行作业道设计,避免拖拉机在牵引喷头车过程中碾压小麦。

播种小麦时,在拖拉机轮胎经过的路线不进行播种,留出20厘米宽度两条行走车道,浇水时,喷灌机的喷头车轮距调成与拖拉机轮距一致。

玉米行距一般为60厘米,不涉及拖拉机碾压玉米苗的情况。

十四、卷盘式喷灌模式设计演示图:
1、首部设计演示图:(见附图1)
2、地下管道设计演示图:(见附图2)
3、喷灌机与出水口连接设计演示图:(见附图3)
4、卷盘式喷灌机作业带设计演示图:(见附图4)
5、卷盘式喷灌机现场作业实际效果图:(见附图5)
十五、90-330型卷盘式喷灌机关键性能指标与配置:
卷盘式喷灌模式必须坚持节能、高效、节水、节肥的原则,才能得到更为广泛的推广和应用。

但节能、高效取决于喷灌机的关键技术和配置才能保障实现的。

1、节能:每小时耗电量7.5千瓦(不用增压泵)
取决于三个方面的技术,扼流式(直冲式)水涡轮、6档变速齿轮箱、水涡轮与齿轮箱一体结构轴传动方式。

1.1 扼流式(直冲式)水涡轮:高压水流进入水涡轮后垂直冲击叶轮,水能动力转换率70%,而老式侧冲式水涡轮水能动力转换率仅为30%。

1.2 变速齿轮箱:采用6档结构设计,回收速度范围3.6米-105米/小时,传动速度比系数小,启动动力仅为2个水压就可以驱动卷盘回收。

1.3 水涡轮与齿轮箱一体结构轴传动方式:相比水涡轮与齿轮箱通过皮带传动方式,减少动力损失20%。

2.高效:出水量50立方/小时,按每亩浇水量25立方计算,其作业效率为2亩/小时。

取决于两方面的技术要求,PE管径大小与喷洒方式。

2.1 PE管管径:采用90mm,相比75mm管径的PE管,水流经过300米长度的PE 管的管路损失降低约30%,出水量为50立方/小时,比75mm管径多出20立方的出水量。

2.2 喷洒方式:采用插管式淋灌架喷洒方式,喷幅40米,出水量50立方/小时,相比喷枪喷洒方式20立方/小时,工作效率提升了1.5倍。

同时,淋灌喷洒耗压低,对作物幼苗没有伤害,均匀度98%以上。

插管式淋灌架轻便,安装快捷,一个人就可以轻松操作。

附图1:首部设计演示图
增压泵
施肥器
阀门
蝶阀球阀1 球阀2
搅拌器水溶肥容器
离心式过滤

井房



水表
止回阀
压力表
放气阀
附图2:地下管道设计演示图:
40米
20厘米
出水口
深度90厘米
附图3:喷灌机与出水口连接设计演示图
附图4:卷盘式喷灌机作业带设计演示图
附图5:卷盘式喷灌机现场作业实际效果图(90-330型喷枪与淋灌喷洒效果)。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