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滴灌水肥一体化技术方案.doc

合集下载

滴灌式施肥一体化技术建设方案

滴灌式施肥一体化技术建设方案

滴灌式施肥一体化技术建设方案一、项目背景。

您知道吗?传统的施肥和灌溉那可真是麻烦事儿。

就像给作物吃饭喝水,一会儿喂饭(施肥),一会儿喂水(灌溉),手忙脚乱不说,还可能让作物吃得不香、喝得不畅。

所以呢,咱们这个滴灌式施肥一体化技术就闪亮登场啦,就像给作物请了个贴心的保姆,一次性把吃饭喝水的事儿都搞定。

二、建设目标。

1. 提高肥料利用率。

咱们这个技术啊,就是要让肥料不再浪费。

以前施肥,就像撒钱似的,很多肥料没被作物吸收就跑了。

现在通过滴灌式施肥一体化,肥料就像精确制导的小导弹,直接送到作物的根旁边,让作物能大口大口地吸收,利用率那不得蹭蹭往上涨啊。

2. 精准灌溉。

水也是宝贵的资源啊。

不能像以前那样大水漫灌,把地灌成个大泥塘。

滴灌就不一样了,一滴一滴地滋润着土壤,就像小雨点轻轻地亲吻大地,不多不少,刚好够作物解渴。

3. 节省劳动力。

以前施肥和灌溉得分开干,农民伯伯们累得腰酸背痛。

现在呢,有了这个一体化技术,一个人轻松搞定,节省了不少人力,这样大家就有更多时间去休息或者干别的有趣的事儿啦。

三、建设内容。

1. 滴灌系统。

水源选择与处理。

首先得找个靠谱的水源,不管是井水、河水还是水库里的水。

不过这些水可能有点“小脾气”,里面有杂质或者微生物啥的。

那就得给它们来个小改造,用过滤器把杂质过滤掉,就像给调皮的孩子戴上紧箍咒一样,让水变得干干净净的,这样才不会堵塞滴灌管。

管道铺设。

管道就像输送营养和水分的血管。

要根据田地的形状和大小,合理地铺设滴灌管。

不能像乱麻一样缠在一起,得整整齐齐的。

滴灌管上还有小小的滴头,这些滴头就是给作物送水的小嘴巴,要保证它们均匀分布,这样每一株作物都能享受到同等的待遇。

压力控制。

为了让水能够顺利地通过滴灌管滴到作物根边,还得有个压力控制系统。

就像给水管装上一个智能的小管家,压力太大了,水就会像发疯的小怪兽一样乱喷;压力太小了,水又流不动。

所以这个小管家要把压力控制得刚刚好。

2. 施肥系统。

水肥一体化浇灌系统解决方案

水肥一体化浇灌系统解决方案

水肥一体化浇灌系统解决方案水肥一体化浇灌系统是一种综合利用水资源和肥料资源的现代化农业生产技术。

它通过优化农田灌溉方式,将水肥合理配比,控制灌溉水量和施肥量,实现高效利用水和肥料资源,提高农作物产量和质量,减少土地和水资源的污染,具有重要的经济、环境和社会效益。

1.基于精准农业技术的信息化管理系统。

利用现代信息技术,通过传感器、遥感、无人机等手段对农田土壤水分、肥料需要量和作物生长情况进行实时监测和数据分析,为农民提供精确的灌溉和施肥建议。

2.灌溉系统的优化设计。

通过合理布置农田的渠系、管线和喷灌设备,实现精确的灌溉水量控制和均匀的水分分布。

采用滴灌、微喷、喷灌等节水灌溉技术,减少水分蒸发和淋失,提高农作物的用水效率。

3.肥料施用系统的改进。

采用肥料配方施肥技术,根据不同作物的养分需要量和土壤养分含量,科学合理地选择和调整肥料种类和施肥量,降低肥料的使用量和损失,减少农田养分的排放。

4.智能控制系统的引入。

利用自动化控制技术和智能传感器,实现对灌溉和施肥过程的自动监测和控制。

根据农田的实际需求,调整灌溉和施肥的节奏和剂量,实现精确施肥和灌溉,提高水肥利用效率。

5.农民培训和技术支持。

开展水肥一体化浇灌系统的培训和技术推广活动,加强对农民的宣传和教育,提高他们的水肥一体化浇灌技术水平,增强他们的动力和能力来推广和应用水肥一体化浇灌技术。

1.提高农作物的产量和质量。

通过精确控制灌溉和施肥的时间、剂量和方式,满足作物对水分和营养的需求,促进作物的生长和发育,提高产量和品质。

2.节约水资源。

通过合理的灌溉方式和节水灌溉技术,减少水分的损失和浪费。

根据农田的需求和土壤的水分状况,精确控制灌溉的水量和频率,提高用水效率。

3.减少肥料的使用量和污染。

通过精确配比和控制施肥的剂量,避免过量的肥料投入和养分的浪费。

减少农田肥料的排放,降低水体和土壤的养分污染。

4.保护土壤和水环境。

通过精确施肥和灌溉的管理,减少农田的养分流失和土壤侵蚀,保持土壤的肥力和结构稳定。

水肥一体机械化滴灌技术

水肥一体机械化滴灌技术
技术要领
水肥一体机械化滴灌技术是一项综合技术涉 及到农田灌溉作物栽培和土壤耕作等多方面其主 要技术要领须注意以下四方面
首先是建立一套滴灌系统 在设计方面要 根据地形田块土壤质地作物种植方式水源特点 等基本情况设计管道系统的埋设深度长度灌区 面积等 水肥一体机械化滴灌技术的灌水方式可采
实践研究证明 水肥一体机械化滴灌技术比常规施 肥 节 省 肥 料 水 量 也 只 有 沟 灌 的 同时大大降低了设施蔬菜和果园中因过量施 肥而造成的水体污染问题
减轻病害 大棚内作物很多病害是土传病 害随流水传播如辣椒疫病番茄枯萎病等采用水 肥一体机械化滴灌技术可以直接有效地控制土传病 害的发生

使用维修
用管道灌溉泵加压滴灌重力滴灌渗灌小管出流 等 特别忌用大水漫灌这容易造成氮素损失同时 也降低水分利用率
!设计配置施肥系统在田间要设计为定量施 肥包括蓄水池和混肥池的位置容量出口施肥管 道分配器阀门水泵等
"选择适宜肥料种类 可选液态或固态肥料 如氨水尿素硫铵硝铵磷酸一铵磷酸二铵氯化 钾硫酸钾硝酸钾硝酸钙硫酸镁等肥料 固态肥 料以粉状或小块状为首选 要求水溶性强 含杂质 少 一般不应该用颗粒状复合肥 如果用沼液或腐 殖酸液肥必须经过过滤以免堵塞管道
! 按 设 计 要 求 和 流 向 标 记 安 装 水 表 阀 门 过 滤器 过滤器和支管之间通过带螺纹的直通连接
"螺纹管件安装滴灌系统时需缠生胶带直通 螺母应拧紧
# 旁通安装前首先在支管上用专用打孔器打 孔 打孔时打孔器不能倾斜钻头入管深度不得超 过 $%! 管径然后将旁通压入支管
控温调湿土壤不板结由于水肥一体机械化 滴灌技术仅局部湿润作物根部土壤 滴水速度小于 土壤渗吸速度因而不破坏土壤结构灌溉后土壤不 板结 能保持疏松状态 冬季使用滴灌能控制浇水 量降低湿度提高地温传统沟灌会造成土壤板结 通透性差作物根系处于缺氧状态造成沤根现象 而使用滴灌则避免了因浇水过大而引起的作物沤 根黄叶等问题

水肥一体化技术项目解决方案

水肥一体化技术项目解决方案

水肥一体化技术项目解决方案水肥一体化技术是一种综合利用农田水和肥料资源的新型农业生产技术。

通过科学配置水肥,实现肥料的准确施用和节水灌溉,既能提高农作物的产量和品质,又能节约水资源和减少农化品的排放,具有重要的经济和生态效益。

下面是解决水肥一体化技术项目的方案。

一、项目背景和目标项目背景:随着农业生产的不断发展和环境污染的不断加剧,传统的水肥管理方式已经不能满足现代农业的需求。

因此,开展水肥一体化技术项目成为当务之急。

项目目标:通过推广水肥一体化技术,加强农田水肥的科学管理,提高农作物的产量和品质,节约水资源和减少农化品的排放,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

二、项目内容和措施项目内容:推广水肥一体化技术,建立科学的水肥管理制度,培训农民和技术人员,协助农户进行水肥一体化的实施。

项目措施:1.整理和开发水肥一体化技术手册,向农民和技术人员发放并进行培训,提高他们的水肥管理水平;2.创新水肥管理模式,建立水肥一体化管理示范农田,实施具体的技术措施,如定量、定时喷灌、滴灌和肥水配合等;4.进行实地考察和调研,了解不同地区的农田水肥管理情况,为推广水肥一体化技术提供科学依据;5.对推广水肥一体化技术项目进行监测和评估,收集相关数据,分析项目的经济和生态效益,为进一步推广提供参考。

三、项目预期效益1.提高农作物的产量和品质:科学合理的水肥管理,能够确保农作物充分吸收养分和水分,提高养分利用率和水分利用效率,从而提高农作物的产量和品质;2.节约水资源:水肥一体化技术能够根据农作物的需水需要进行灌溉,避免过量灌溉造成的水资源浪费;3.减少农化品的排放:通过准确施用肥料,避免肥料的过量使用和土壤污染,减少农化品的排放,保护环境;4.经济效益:水肥一体化技术能够提高农作物的产量和品质,增加农民的收入,改善农民的生活水平;5.生态效益:水肥一体化技术能够减少化肥的使用和农化品的排放,保护土壤和水体的生态环境。

四、项目推广途径和策略1.政策支持:加大对水肥一体化技术的政策支持力度,制定相关政策和措施,为项目的推广提供政策保障;2.农民培训和技术推广:开展水肥一体化技术的培训和示范,加强农民对水肥一体化技术的认知和理解,提高他们的水肥管理水平;3.科研合作:与科研机构和高等学校开展合作,进行水肥一体化技术的研究和开发,提升技术的科学性和可行性;4.媒体宣传:加大对水肥一体化技术的宣传力度,利用报纸、电视、网络等媒体渠道,向公众介绍水肥一体化技术的优点和推广效果;5.示范工程和试点推广:选择一些典型地区进行水肥一体化技术示范工程,展示项目的效果和可行性,吸引更多的农民参与到项目中。

滴灌水肥一体化技术示范推广实施方案

滴灌水肥一体化技术示范推广实施方案

滴灌水肥一体化技术示范推广实施方案一、项目实施背景、意义水是人类生存不可替代的资源,我国水资源短缺,我市水资源供需矛盾也日益突出。

因此,节水灌溉对于我市农业的长期稳定发展具有广泛的现实意义。

蔬菜是高耗水作物,采用传统明水沟灌技术,用水量大,造成水资源浪费。

设施栽培明水灌溉是降低地温、增加湿度的重要原因。

节水灌溉可以合理利用水资源,缓解供水矛盾,降低输水损失、节省田间用水,减少水资源浪费,如一般的土渠输水有效率只有40%-50%;而采用膜下暗灌,输水效率可提高80%-90%;采用滴灌或微喷灌输水效率可达95%以上。

大力发展节水灌溉,可以促进发展优质、高效、高产农业,还可促进农业机械化、集约化,现代化水平的提高,增强农业发展的后劲。

同时,节水灌溉设备与施肥设备相配套,应用水肥一体化技术,能够使土壤始终保持疏松和最佳含水状态,土壤不板结,团粒不破坏,有利于土壤养分的活化,提高设施蔬菜品质和产量,还可大大降低劳动成本,提高水肥利用效率。

,改变传统灌溉方式,推广先进高效节水灌溉模式是解决水资源短缺最直接、最有效的途径,也是发展现代农业的必经之路。

多年来,我市农技推广部门在设施蔬菜生产上大力推广膜下暗灌、滴灌、微灌和喷灌等节水灌溉技术,减少了灌水量,改善了设施环境,提高了用水效率。

目前,我市设施生产已基本淘汰了大水漫灌的落后灌溉方式,以膜下暗灌、滴灌为主的节水灌溉技术应用率达到80%以上。

但是,总体来讲,以膜下暗灌居多,滴灌、微灌、喷灌等先进节水设备应用率低,农民对设备使用、维护和肥料的选择搭配不合理,易出现滴头堵塞,而导致设备使用寿命短;不能有效掌握不同作物灌水时间、灌水间隔、灌水量,灌水制度不科学,不能达到先进技术的使用效果,造成推广应用率不高。

因此,拟加大滴灌水肥一体化技术的示范推广力度,展示先进设备,筛选适宜的肥料种类,提高设施利用率,示范推广科学合理的使用方法,制定出几种主栽作物的滴灌水肥一体化技术规程,特制定本方案。

重庆滴灌水肥一体化技术方案.doc

重庆滴灌水肥一体化技术方案.doc

葡萄基地智能水肥一体化系统建设项目技术方案本方案适合于葡萄、草莓、蔬菜等窄株距、小行距的作物。

2017年7月葡萄水肥一体化系统设计方案一、设计目标1、构建一个智能型、经济型的葡萄滴灌施肥系统。

该系统可通过田间电磁阀控制滴灌带灌溉,从而达到建设高标准示范基地的目的。

2、设计一个灌溉施肥系统,实现水肥一体化系统;在大大节约人工的同时,提高施肥效率,葡萄长势均匀,品质优,商品率高。

二、基本资料1、地形本灌溉区地势落差较大,地形为梯田式倾斜小块,灌溉区内最高点与最低点落差最大可达50m。

灌溉区内种植由猕猴桃、香提、枇杷三种作物。

猕猴桃GPS 面积4.8公顷,即73亩;其他作物种植GPS面积58亩,由于灌溉区采用同一种灌溉方式来进行灌溉。

猕猴桃的种植行距约为其他作物的一半,按约2米的行距铺设滴灌带,即综合灌溉面积约合130亩。

2、水源水源取自灌区自建水池。

蓄水池可由降雨或提灌站引水补给,来水有保障。

3、灌区范围整个灌区为不规则长楔形图形,葡萄基地种植面积总和约130亩。

4、电源根据当地情况,灌区需380/220V灌溉电力线(电源电缆线由供方提供)。

4、灌溉类型该项目为室外山地葡萄灌溉,要求满足园区作物生长所需水分、肥料的同时,兼顾调节园区温湿度、降低病虫害。

葡萄采用滴灌带+施肥(根部肥)方式进行灌溉。

三、设计依据(一)设计依据1、《节水灌溉工程技术规范》(GB T50363-2006);2、《喷灌与微灌工程技术管理规程》(SL236-1999);3、《微灌工程技术规范》(SL103-95);4.、《灌溉与排水工程设计规范》(GB50288-99)5、《农田灌溉水质标准》GB5084-92。

(二)滴灌工程技术参数选择根据以上规范、标准及国内外灌溉技术发展积累多年的经验,技术参数设定:1、节灌土壤湿润比:P=60%;2、节灌水利用系数: =0.95;3、设计灌水均匀度:Eu≥90%;4、设计湿润深度:Z=0.3m;5、设计日耗水强度:Ea=5mm/day。

水肥一体化项目实施方案

水肥一体化项目实施方案

水肥一体化项目实施方案背景介绍:近年来,由于农业生产对水资源和土壤肥力的过度依赖以及农药和化肥的不合理使用,引发了许多环境污染问题,严重影响了农田生态环境。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水肥一体化项目应运而生。

本文旨在制定水肥一体化项目的实施方案,以改善农业生产的可持续发展。

一、项目概述水肥一体化项目旨在通过调整灌溉管理和肥料施用方式,提高水肥利用效率,降低农田污染风险,促进农业生产的可持续发展。

项目将重点研究灌溉技术改进和肥料投放方式的优化,以确保农作物的生长需求得到满足的同时,最大限度地减少水资源和肥料的浪费。

二、项目目标1. 提高灌溉效率:通过改善灌溉系统、采用适宜的灌溉制度,降低灌溉水的损失,提高农田灌溉水的利用效率。

2. 提升肥料利用率:结合土壤肥力测试,制定合理的肥料投放计划,减少肥料的过量施用,提高肥料的利用率。

3. 降低农田污染风险:减少农药和化肥的残留,降低环境污染风险,改善农田生态环境。

三、项目实施步骤1. 方案设计:根据当地农田特点和作物需求,研究设计合理的灌溉系统,并结合土壤肥力测试结果,制定合理的肥料施用方案。

2. 技术改造:对现有灌溉系统进行改造,确保其与新的灌溉方案相适应。

同时,对农田进行合理的排灌规划,确保农田排水畅通。

3. 试点示范:选取合适的试点地,实施水肥一体化项目,并对试点进行监测和评估,以验证方案的可行性和效果。

4. 推广应用:根据试点示范结果,总结经验,制定推广方案,并加大宣传力度,推广水肥一体化项目。

四、项目效益1. 资源节约:通过提高水肥利用效率,节约水资源和肥料的使用量。

2. 减少污染:降低农田污染风险,减少环境中化肥和农药的残留。

3. 提高产量和品质:合理的灌溉和肥料施用方案,能够提高作物产量和品质。

4. 增加农民收入:提高农田生产效益,增加农民经济收入。

五、项目管理与监督1. 建立项目管理团队:由相关农业、水利和环境保护等部门组成专业的项目管理团队,负责项目的实施和监督。

小型滴灌水肥一体化设备与技术推广实施方案

小型滴灌水肥一体化设备与技术推广实施方案

小型滴灌水肥一体化设备与技术推广实施方案自引进滴灌水肥一体化技术以来,在全市大面积示范推广,水肥资源利用率稳步提高,农业生产环境污染大幅降低,节水节肥,改善生态环境、生产条件效果显著,对于提高我市蔬菜产业高产、优质、高效、可持续发展具有积极意义。

针对目前一家一户生产现状,将我市小型滴灌水肥一体化设备与技术列入我市农业先进实用技术示范推广项目,进一步扩大示范规模,重点解决蔬菜生产中灌溉制度不完善、水肥使用不规范、资源利用率低等问题。

为保障项目顺利实施,特制订本方案。

一、总体目标通过项目实施,全面提升我市设施装备水平、水肥科学化管理水平,整体提高我市设施蔬菜水肥利用效率,实现产量效益稳步提高。

建立示范基地5个,示范适用于单棚水肥一体机90套及配套的全营养水溶肥,控制面积250-300亩;开展设施番茄(辣椒、黄瓜)灌溉施肥制度研究与试验3项。

示范简易椰糠无土栽培技术25亩,降低无土栽培成本,完善水肥管理等关键技术,形成技术规范,扩大示范面积。

改水肥粗放管理为精准管理,探索形成设施蔬菜生产水肥一体化技术灌溉施肥制度,形成水肥一体化科学管理技术规范,肥料使用量减少20%以上,农药使用量减少20%以上,节省劳动用工30%以上。

二、实施地点、规模及技术路线(一)实施地点- 1 -选择我市设施蔬菜主产区,基础条件优越,对周边示范带动作用明显的5个县示范基地实施。

(二)实施规模示范我市小型滴灌水肥一体化设备与配套技术250-300亩,辐射带动800亩;示范管道式椰糠栽培技术25亩。

(三)技术路线项目实施县农技推广中心为具体实施单位,滴灌水肥一体化设备研发公司为技术支持单位。

采取产学研用相结合,东西部技术合作,建立示范基地,示范推广同步进行的技术路线(如图1)。

三、实施内容(一)示范单棚水肥一体化设备及配套技术示范推广适宜单棚单户独立生产使用的小型精量水肥一体化设- 2 -备及配套技术,在连续两年示范基础上,优选单棚简易精量水肥一体机90套,控制面积250-300亩。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葡萄基地智能水肥一体化系统建设项目技术方案本方案适合于葡萄、草莓、蔬菜等窄株距、小行距的作物。

2017年7月葡萄水肥一体化系统设计方案一、设计目标1、构建一个智能型、经济型的葡萄滴灌施肥系统。

该系统可通过田间电磁阀控制滴灌带灌溉,从而达到建设高标准示范基地的目的。

2、设计一个灌溉施肥系统,实现水肥一体化系统;在大大节约人工的同时,提高施肥效率,葡萄长势均匀,品质优,商品率高。

二、基本资料1、地形本灌溉区地势落差较大,地形为梯田式倾斜小块,灌溉区内最高点与最低点落差最大可达50m。

灌溉区内种植由猕猴桃、香提、枇杷三种作物。

猕猴桃GPS 面积4.8公顷,即73亩;其他作物种植GPS面积58亩,由于灌溉区采用同一种灌溉方式来进行灌溉。

猕猴桃的种植行距约为其他作物的一半,按约2米的行距铺设滴灌带,即综合灌溉面积约合130亩。

2、水源水源取自灌区自建水池。

蓄水池可由降雨或提灌站引水补给,来水有保障。

3、灌区范围整个灌区为不规则长楔形图形,葡萄基地种植面积总和约130亩。

4、电源根据当地情况,灌区需380/220V灌溉电力线(电源电缆线由供方提供)。

4、灌溉类型该项目为室外山地葡萄灌溉,要求满足园区作物生长所需水分、肥料的同时,兼顾调节园区温湿度、降低病虫害。

葡萄采用滴灌带+施肥(根部肥)方式进行灌溉。

三、设计依据(一)设计依据1、《节水灌溉工程技术规范》(GB T50363-2006);2、《喷灌与微灌工程技术管理规程》(SL236-1999);3、《微灌工程技术规范》(SL103-95);4.、《灌溉与排水工程设计规范》(GB50288-99)5、《农田灌溉水质标准》GB5084-92。

(二)滴灌工程技术参数选择根据以上规范、标准及国内外灌溉技术发展积累多年的经验,技术参数设定:1、节灌土壤湿润比:P=60%;2、节灌水利用系数: =0.95;3、设计灌水均匀度:Eu≥90%;4、设计湿润深度:Z=0.3m;5、设计日耗水强度:Ea=5mm/day。

四、灌水器选型及布置方式1、滴灌带布置及滴灌带选型项目区葡萄种植制度为中等株行距,株距1.5m×行距2m;园区采取每行葡萄铺设一条滴灌带的毛管布置方式;滴灌带全部采用压力补偿式滴灌带,平地最长铺设距离可达120m,确保项目区溉施肥均匀,葡萄长势均匀,果子商品率高。

2.、滴灌带参数说明滴头类型工作压力滴头流量湿润直径其他说明Driplex滴灌带 1.0bar 1.0L/h0.5-0.6m 滴头间距0.3m,美国托罗TORO进口3、滴灌带系统特点:①灌溉均匀度超过85%;②压力补偿能力,即使滴灌带长距离铺设其首尾两端出水仍然高度均匀;③结构简单,便于维护;④灌溉水滴细,防止土壤板节及水流损失,创造良好的生产条件五、灌水量计算(一)滴灌供水量葡萄为窄行距种植,株距1.5m×行距2m,葡萄根据品种不同根系深度约为60-100cm,为中、深根系作物,每两行葡萄布置一条滴灌带,经计算整个灌溉区有27000米滴灌带,滴头间距0.3米,每个滴头流量为1L/小时,则全灌溉区每小时总用水量为90立方;灌溉区有约80亩地,则每亩地一小时供水量约为1.125立方;(二)灌溉供水量本设计灌溉日耗水强度:Ea=5mm/day。

则一天一亩地用水量约为:5×667=3335L/day,即每天一亩地耗水3.335立方。

(三)灌溉制度计算1、每次灌溉延续时间计算:因为滴灌每亩地一小时供水量约为1.125立方,而作物每天一亩地耗水3.335立方,则每次灌溉延续时间为:3.335/1.125=2.96小时。

加上施肥时间,每次灌水时间取3小时为佳。

2、轮灌组划分整个灌溉区用水量每小时总用水量为90立方,每次灌溉延续时间以3小时计,整个灌区完成一次灌溉最大供水量要270立方。

根据水源供水能力、人工操作的方便性、滴灌均匀度控制和管网运行的合理性等综合因素的考虑,从合理、经济、适用及用户的实际要求出发,将喷灌区共分为4个区域,每个区域用水量为22.5立方/小时,考虑到使用和管理的方便性,将所有任意一个区域都组成1个轮灌组,共4个轮灌组,以每天工作12个小时计(晚八点到次日凌晨八点),一天内正好灌完,再兼顾压力损失及水头损失等原因,即灌溉系统供水量能达到23立方/小时以上,就能充分满足灌溉用水的需要。

六、管道选择灌溉管道均采用国产优质耐老化防紫外线管材管件。

主管采用通过主管道采用PE给水管,管径为Ø110、9063规格;支管采用PE给水管,管径为Ø50、40;毛管采用PE管,管径为Ø16。

首部系统采用UPVC灰管安装(约12米)。

七、首部枢纽首部枢纽要求有一处3米×4米×2.8米的使用控制室(控制室可砖墙结构,可彩钢棚避雨结构)。

供方协助选择及设计,建设费用有业主负责。

(一)管道泵增压系统采用高位水池自压滴灌,利用水的重力进行滴灌。

滴灌首部进水口和水池的落差在1.5米以上。

(二)速复合式自动进排气阀自动进排气阀用于及时排除管道中的空气,防止爆管。

自动进排气阀特点设计上精益求精,性能上出类拔萃,体现进排气阀的最高技术成果。

连续动作,进排气迅速,最大限度确保系统安全运行。

用于需大量进排气的场合,如水泵与过滤站,主管线上及主管线末端等处。

用于管网的高位点及分水主管的上游。

此进排气阀具有防紫外线耐老化,耐化学品腐蚀,经久耐用。

本次设计选用以色列进口1″全自动进排气阀。

功能(1)排气功能:在管线充水时,通过排气阀大量、快速排出管道内的气体(排气速度可根据系统情况调整),减小充水过程的气体对流体的阻滞,使管线充水过程平稳、安全。

(2)补气功能:在管线排空过程中,通过大量、快速补气避免在管线内因流体高速排空而形成负压,造成管线损坏,维护整个系统安全。

(3)自动微量排气功能:在管线正常运行过程中,自动排出从流体中逐渐析出的空气,提高管线流体传输效率,有效避免由于管线内空气在高点处聚集成气囊。

(三)过滤设备考虑到本项目水源为露天蓄水池,水体含有杂质及其他藻类悬浮物,本灌溉系统选用半自动式叠片过滤器进行过滤,确保系统无堵塞。

叠片过滤器采用进口品牌,用于过滤掉120微米以上的各种杂质,设计流量为35T/h。

过滤器选用美国进口的叠片式过滤器,过滤精度130微米,规格为2",两个过滤器并联组成TK2"×3叠片过滤器组。

过滤效率远优于诸如网式过滤器等其它设备。

可在苛刻的条件下工作,同时长期使用没有耗材。

叠片过滤器工作原理许多两面带有正三角形沟槽的盘片相叠构成如图示的中空圆柱体为叠片过滤滤芯。

上下两片紧贴的槽形叠片形成无数道杂质颗粒无法通过的滤网,总厚度相当于30层普通滤网而过流能力高于滤网10倍。

叠片材质是优质工程塑料,耐磨性极高且寿命可超过15年。

在过滤时,过滤叠片通过弹簧和流体压压紧,压差越大,压紧力越强。

保证了自锁性高效过滤。

液体由外缘通过沟槽流向叠片内缘,经过18-32个过滤点,从而形成独特的深层过滤。

过滤结束后通过手工或液压使叠片之间松开进行手工清洗或自动反冲洗。

自动反冲洗,反冲洗耗水为处理水量的0.5%;对悬浮物、微生物、藻类、黏性物的去除非常有效。

(四)高精度施肥器无需动力电,由系统水力驱动,不耗能。

高精度施肥,是目前市场上水肥一体化系统性价比最高的施肥器。

美国进口,品质保证,效果有保障!(五)灌溉控制器8站可编程交流灌溉控制器,模块化结构,标准8站输出,最多可扩展至24站。

该控制器操作界面友好,安装与使用极其简单,特别适用于农业灌溉、园林灌溉、苗圃灌溉、温室大棚的自动灌溉、别墅自动灌溉、屋顶花园或阳台自动灌溉、公路绿化自动灌溉、定时驱鸟设备的自动开启、或废水灌溉项目等。

主要性能控制器可连接继电器控制水泵或主阀可选12小时或24小时制,365天日历可按星期编程循环运行,也可按1-30天内任意间隔天数编程循环运行,或按奇/偶日编程运行A、B、C灌溉程序、独立阀门程序、施肥程序、及特殊程序。

每个阀门可编入A、B、C三个程序,如果三个程序时间重叠,那么按A、B、C顺序运行。

每次灌溉时间:1分钟到9小时可调按每周循环灌溉模式中,每个阀门每天可灌溉4次可手动运行单个程序与单个阀门灌水补偿功能可增减灌溉运行时间,而不影响其它设置可连接传感器使用,如雨量传感器或土壤湿度开关等雨天延迟1到99天可调标配施肥程序功能,可用于每个阀门,满足专业灌溉需要带阀门测试功能辅助程序X用于庭院定时照明与水景设施自动运行控制永久程序记忆功能(六)灌溉电磁阀Bermad电磁阀超高过流量,最低的水头损失,以一顶二。

隔膜驱动控制高流量型阀门,由外接水压、气压或电磁信号控制其开闭。

工业耐用玻璃纤维增强尼龙材质,工业级的结构设计和制造标准,可用于极端恶劣的工作环境如化学腐蚀介质与高度气蚀环境等。

主要用于农业与园林灌溉、水处理系统、矿山堆浸、给水工程等。

产品特点:关闭时无震动与水锤全通径阀体,无阻隔阀口动作平缓,调压精确低压条件下也能正常工作可水平或竖直安装。

可选型号:基本控制阀电磁控制阀水力控制减压阀电磁控制减压阀。

工作压力范围:0.5-10bar最高工作温度:80℃可选接口:如螺纹,法兰,PVC快速接头,卡槽等口径为2"、3"、4"、6"(DN50mm、80mm、100mm、150mm)。

八、设计详细料单及预算略。

扫二维码获取更多技术资料!。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