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项复习(七) 文学常识与传统文化

合集下载

部编版七年级下册文学常识、文化常识专题复习(附答案)

部编版七年级下册文学常识、文化常识专题复习(附答案)

部编版七年级下册文学常识、文化常识专题复习(附答案)文学常识、文化常识专题复习1.以下关于文学常识的说法错误的一项是:()A.《己亥杂诗》的作者是龚自珍,他是明代思想家、文学家。

B.《游山西村》作者陆游,字务观,号放翁,南宋文学家、史学家、爱国诗人。

C.《登飞来峰》是北宋文学家、政治家、思想家王安石所作。

D.《望岳》的作者是有“诗圣”之称的杜甫。

2.下列关于文学常识搭配不正确的一项是:()A.《紫藤萝瀑布》——宗璞——中国——散文B.《假如生活欺骗了你》——普希金——俄国——诗歌C.《最后一课》——都德——德国——小说D.《阿长与<山海经>》——鲁迅——中国——散文3.下列关于文学常识的说法有误的一项是:()A.《未选择的路》是美国诗人弗罗斯特写的一首诗,作者常被称为“交替性诗人”,有“新英格兰的农民诗人”之称。

B.《土地的誓言》是作家端木蕻良在20世纪40年代写于“九.一八事变”十周年的散文,抒发了作者对沦亡国土的思念之情。

C.《黄河颂》是一首反映抗日救亡主题的现代诗,这首诗以热烈的颂歌形式塑造黄河的形象,并表达中华儿女向它研究的决心。

D.《木兰诗》选自宋代郭茂倩的《乐府诗集》,这是一首乐府民歌,与《孔雀东南飞》并称“乐府双璧”。

4.以下关于文学知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为哪一项:()A.《台阶》《老王》《阿长与<山海经>》的作者分别是李森祥、杨绛、鲁迅,文体都是散文,都刻画了特色鲜明的人物形象。

B.普希金是近代俄罗斯民族文学的奠基人,史称“俄罗斯文学之父”。

C.《朝花夕拾》是鲁迅唯一一本散文集,其中既有温馨的回忆,又有理性的批判。

D.《河中石兽》选自纪昀的《阅微草堂条记》,纪昀,字晓岚,是明代学者、文学家。

5.以下关于文学知识的说法正确的一项为哪一项:()A.闻一多,湖北浠水人,诗人、学者、民主兵士。

代表作有诗集《红烛》《死水》,学术著作《神话与诗》《唐诗杂论》等。

B.萧红(1911-1942),东北作家,代表作品有《死活场》《呼兰河传》《土地的誓言》。

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学期 期末专项复习 文学常识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学期 期末专项复习 文学常识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部编版语文四上期末专项复习文学常识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1.单选《五运历年记》中讲述盘古死去后,他的全身变成了A.五岳B.大地C.宇宙万物D.海洋2.单选宋朝以前,每年正月二十三的“天穿节”是为了纪念。

A.盘古B.女娲C.帝俊D.羲和3.单选因为发明了,炎帝被后世视为中华文明的始祖之一。

A.农业B.火C.锄头D.斧子4.单选下列与项羽有关的成语典故是A.隔岸观火B.暗度陈仓C.背水一战D.破釜沉舟5.单选神话故事《精卫填海》出自。

A.《山海经》B.《封神演义》C.《韩非子》D.《世说新语》6.单选“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

”这句关于治学的名句,出自中国儒家经典。

A.《孟子》B.《大学》C.《论语》D.《礼记》7.单选下面各项中,与其他三句含义不同的一句是A.合抱之木,生于毫末。

B.九层之台,起于累土。

C.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D.一日之计在于晨。

8.单选下列诗句中,不属于边塞诗的一项是A.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

B.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

C.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

D.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9.单选曾为我国捐赠的国际友人来到当地的驻华使馆,为中国大使题字,写了两句诗,这两句诗可能是A.欢笑情如旧,萧疏鬓已斑。

B.相知无远近,万里尚为邻。

C.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

D.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10.中国古代神话故事知多少?连一连。

(1) 女娲移山夸父填海精卫逐日愚公补天(2) 钟馗闹海哪吒散花天女过海八仙驱鬼11.下面课文的作者是谁?他们分别是哪一个国家的?读一读,连一连。

《麻雀》巴金中国《繁星》安徒生俄国《蟋蟀的住宅》法布尔丹麦《一个豆荚里的五粒豆》屠格涅夫法国12.连线连线。

神农氏伏羲燧人氏王远钻木取火尝百草发明八卦沧海桑田13.填空填空。

①勇敢②残暴③疾恶如仇④重情重义我由这个词语(可以从上述四个词语中选择,也可以自己另写),想到我在课外读过的神话故事中的人物。

文体文学常识与传统文化(解析版)-2021-2022学年八年级下册语文期中考试高频考点专题训练

文体文学常识与传统文化(解析版)-2021-2022学年八年级下册语文期中考试高频考点专题训练
D. 说是古代的一种文体,《马说》通过托物寓意的写法,以千里马不遇伯乐,比喻贤才难遇明主,寄托作者的愤懑不平和穷困潦倒之意,并对统治者埋没、摧残人才,进行了讽刺、针砭和控诉。
【答案】D
【解析】
A.《最后一次讲演》的语言慷慨激昂,而不是风趣幽默;
B.《大道之行也》表达了作者对理想社会的美好憧憬。提出了“教学相长”的观点的是《虽有嘉肴》;
B. 《诗经》是我国最早的诗歌总集,这些诗歌分为风、雅、颂三个部分,其中“风” 是指“国风”,是各地的民歌,为贵族文人所作。
C. 《苏菲的世界》是挪威作家乔斯坦·贾德创作的一部引人入胜的小说,也是一部通俗而有趣的哲学启蒙读物。
D. 黄发垂髫指的是老人和小孩,很多古人对年龄的称呼,都与头发有关。除了黄发垂髫外,还有总角、束发、及笄、弱冠等。
6. 下列各项中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
A. 《社戏》选自鲁迅散文集《朝花夕拾》,体裁是散文,以作者少年时代的生活经历为依据,写了“我”二十年来看戏的经历。
B. 《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收录了从西周初年至春秋中叶五百多年的诗歌305篇,又称《诗三百》。
C. 《大雁归来》全文运用拟人的手法表达了作者对大雁的喜爱,体现了一位环境保护主义者的深切思考。
【答案】A
【解析】
A.有误,《社戏》是一篇小说,出自鲁迅的小说集《呐喊》。
10. 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
A.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这句话采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
B. 一串串宝石般的水珠飞腾着,飞腾着,突然失足跌落深潭里。(这句话采用了比喻、拟人和反复的修辞手法。)
C. 《礼记》,战国至秦汉间儒家论著的汇编,相传是东汉经学家戴圣编纂的,《虽有嘉肴》出自《礼记·礼运》。

传统文化文学常识

传统文化文学常识

传统文化文学常识
传统文化文学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传承并发展的经典文学作品和相关的文学知识。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传统文化文学常识:
1. 古代文学形式:传统文化文学涵盖了各种古代文学形式,包括诗歌、散文、小说、戏剧等。

每个文学形式都有其独特的表达方式和艺术特点。

2. 中国古代文学:中国古代文学是世界上最悠久的文学传统之一,以诗歌和散文为主要表现形式。

诗经、楚辞、唐诗宋词等都是中国古代文学的重要代表作品。

3. 印度古代文学:印度古代文学以梵文和巴利文为主要语言,包括《摩诃婆罗多》、《罗摩衍那》等史诗和《悉达多》、《泰戈尔诗集》等其他文学作品。

4. 日本古典文学:日本古典文学以和歌、俳句和戏剧(如能剧、歌舞伎)为代表,具有浓厚的民族特色和禅宗思想。

5. 欧洲古典文学:欧洲古典文学以古希腊罗马时期的作品为基础,包括荷马史诗《伊利亚特》和《奥德赛》,莎士比亚戏剧等。

6. 传统文化文学的主题:传统文化文学常常探讨人类生活、情感、道德、哲理等主题。

它们反映了当时社会的价值观念、审美标准和文化传统。

7. 文学名著与经典:每个国家或地区都有其独特的文学名著和经典作品,这些作品在文化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被广泛传播和阅读。

以上只是传统文化文学的一些常识,不同国家和地区的传统文化文学各有特色,深入了解每个地区的传统文化文学能够更好地理解和欣赏其文化遗产。

1。

江西省景德镇市中考语文一轮复习专题07:文学文化常识

江西省景德镇市中考语文一轮复习专题07:文学文化常识

江西省景德镇市中考语文一轮复习专题07:文学文化常识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单选题 (共20题;共40分)1. (2分) (2017九上·启东开学考) 下面关于《格列佛游记》的说法错误的一项是()A . 利立浦特小人国用比赛绳技的方法来选拔官员。

B . “我们来到了语言学校。

三位教授正坐在那儿讨论如何改进本国语言”这是格列佛在大人国的经历。

C . 格列佛在小人国是用在王宫上撒了一泡尿的方法扑灭了利浦特王宫的大火。

D . 飞岛国王惩罚人的手段有两种:一种温柔,一种严厉。

2. (2分) (2018八上·慈溪期中) 下列有关文化常识的表述有错误的一项是()A . 三峡,是瞿塘峡、巫峡和西陵峡的总称,在长江上游重庆奉节和湖北宜昌之间。

B . 以官职相称,自古就有,文题《答谢中书书》中的“谢中书”即是这种称呼。

C . 古人根据月亮的变化来记月,月初为朔,月中为望,月末为晦,月缺月圆,聚散离合。

D . 夸张这种修辞手法,就是过分夸大写的内容,如:她哭得地动山摇,把她哭的很有影响力给强调突出了,能引起读者的联想和共鸣。

3. (2分) (2018七下·越秀期中) 下列文学常识搭配不正确的一项是()A . 《老王》杨绛现代作家B . 《最后一课》都德德国作家C . 《邓稼先》杨振宁美籍华裔物理学家D . 《孙权劝学》司马光北宋政治家、史学家4. (2分)(2017·长沙) 从传统文化的角度来看,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A . 古时候,用“令尊”“君尊”尊称对方的父亲,用“家严”“家君”谦称自己的父亲。

B . 中秋节又称团圆节,主要习俗有赏月、祭月、吃月饼等。

C . 小华属“猴”,小明比小华小一岁,小明应该属“羊”。

D . “立”是开始的意思,古代以立春、立夏、立秋、立冬为四季的开始。

5. (2分) (2017七上·来安期末) 对下列文学常识的说明不正确的一项是()A . 泰戈尔是印度著名诗人、文学家,主要作品有《吉檀迦利》《新月集》《飞鸟集》《园丁集》。

专题07 文体文学常识与传统文化-2021-2022学年七年级上册语文期末备考知识梳理

专题07 文体文学常识与传统文化-2021-2022学年七年级上册语文期末备考知识梳理

2021—2022学年度部编版七上语文期末复习备考专题部分专题七:文体文学常识与传统文化1.从传统文化的角度来看,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A.古时候,用“令尊”“尊君”尊称对方的父亲,用“家严”“家君”谦称自己的父亲。

B.中秋节又称团圆节,主要习俗有赏月、祭月、吃月饼等。

C.小华属“猴”,小明比小华小一岁,小明应该属“羊”。

D.“立”是开始的意思,古代以立春、立夏、立秋、立冬为四季的开始。

【答案】C【解析】“申猴”后是“酉鸡”,小明应该属“鸡”。

2.下列传统文化常识有误..的一项是()A.女娲是神话传说中造人、补天的神。

B.古人称谓有谦称和敬称之别。

“鄙人”“贵姓”属于谦辞,“惠顾”“家父”属于敬辞。

C.中国古代家庭教育的方式有很多,以家信的形式对后辈予以教诲和劝勉是其中的一种。

D.《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中“左迁”指降职贬官,中国古代大多以“右”为尊。

【答案】B【解析】贵姓属于敬辞。

家父属于谦辞。

3.下列对作家、作品表述有误..的一项是()A.《金色花》的作者是印度作家、诗人泰戈尔,著有诗集《新月集》《园丁集》等。

B.《皇帝的新装》的作者是丹麦著名童话作家安徒生,他的代表作有《卖火柴的小女孩》《丑小鸭》等。

C.《<世说新语>二则》是南朝宋临川王刘义庆组织编写的一部志人小说集,主要记载汉末至东晋士大夫的言谈、逸事。

D.《天上的街市》的作者郭沫若,原名郭开贞,作家,诗人,古文字学家。

他的代表作有诗集《女神》《繁星》,历史剧《屈原》等。

【答案】D【解析】《繁星》的作者是冰心。

4.下列关于文化常识、文学常识说法错误..的一项是()A.“尊君”“家君”前者是谦辞,是指自己父亲;后者是敬辞,是对别人的父亲的尊称。

B.《论语》是儒家经典著作,是记录孔子及其弟子言行的一部书,与《大学》《中庸》《孟子》合称为“四书”。

C.老舍,原名舒庆春,字舍予,北京人,主要作品有小说《骆驼祥子》《四世同堂》、话剧《龙须沟》《茶馆》。

2024_2025学年七年级语文上学期期中专项复习文学文化常识含解析新人教版

2024_2025学年七年级语文上学期期中专项复习文学文化常识含解析新人教版

文学文化常识1.下列文学常识表述有误的一项是()A.小说以塑造人物形象为中心,通过完整的故事情节的叙述和典型的环境描写来反映社会生活。

B.《藤野先生》选自《呼喊》,主要讲解并描述作者在日本留学时与藤野先生之间的故事。

C.在科举考试中,殿试为国家级考试,由皇帝主考,录用分三甲,其中,一甲三名,赐“进士及第”,第一名叫状元或鼎元,其次名叫榜眼,第三名叫探花。

D.郦道元所著《水经注》是我国古代地理名著,并具有较高的文学价值。

2.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A.美国作家海伦•凯勒的《再塑生命的人》一文的语言精致而流畅,富有特色,感情真挚而深厚。

B.古代对于不同的年龄有相应的不同的称呼,如:豆蔻女子——十一二岁,弱冠——男子二十岁,花甲——六十岁。

C.《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出自鲁迅的散文集《朝花夕拾》,该散文集另有《五猖会》《父亲的病》等篇目。

D.《〈论语〉十二章》是孔子及其弟子关于学习看法、学习方法以及个人修养等方面的经典论述,都是蕴含着精深哲理的名言警句。

3.下列关于传统文化常识的表述,错误的一项是()A.谢道韫的咏雪名句—“未若柳絮因风起”,盛为人所传诵,后世便以“咏絮之才”赞扬女子的文学才能。

B.古时,30岁称“而立之年”,40岁称“知命之年”,50岁称“耳顺之年”。

C.“尊君”,是对别人父亲的尊称;“家君”,是对人谦称自己的父亲。

D.赞人见解说“高见”,言己见解说“拙见”;称人赠予说“惠赠”,请人保存说“惠存”。

4.从传统文化的角度来看,下列各项中小玲的做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农历九月初九重阳节,小玲陪家里的老人一起登高望远,赏菊吟诗,遍插茱萸。

B.小玲的生肖属相是蛇,弟弟比她小2岁,小玲要选择一款生肖属相的玩具送给弟弟作为生日礼物,她选择了一只可爱的机器狗。

C.小玲向同学小明询问他母亲的姓氏,根据古代的礼仪应这么问:“令堂贵姓?”D.老师提问:“农历二月份有哪些节气?”小玲回答:“惊蛰和春分。

部编版七年级下册文学常识、文化常识专题复习(附答案)

部编版七年级下册文学常识、文化常识专题复习(附答案)

文学常识、文化常识专题复习1.以下关于文学常识的说法错误的一项是:()A.《己亥杂诗》的作者是龚自珍,他是明代思想家、文学家。

B.《游山西村》作者陆游,字务观,号放翁,南宋文学家、史学家、爱国诗人。

C.《登飞来峰》是北宋文学家、政治家、思想家王安石所作。

D.《望岳》的作者是有“诗圣”之称的杜甫。

2.下列关于文学常识搭配不正确的一项是:()A.《紫藤萝瀑布》——宗璞——中国——散文B.《假如生活欺骗了你》——普希金——俄国——诗歌C.《最后一课》——都德——德国——小说D.《阿长与<山海经>》——鲁迅——中国——散文3.下列关于文学常识的说法有误的一项是:()A.《未选择的路》是美国诗人弗罗斯特写的一首诗,作者常被称为“交替性诗人”,有“新英格兰的农民诗人”之称。

B.《土地的誓言》是作家端木蕻良在20世纪40年代写于“九.一八事变”十周年的散文,抒发了作者对沦亡国土的思念之情。

C.《黄河颂》是一首反映抗日救亡主题的现代诗,这首诗以热烈的颂歌形式塑造黄河的形象,并表达中华儿女向它学习的决心。

D.《木兰诗》选自宋朝郭茂倩的《乐府诗集》,这是一首乐府民歌,与《孔雀东南飞》并称“乐府双璧”。

4.下列关于文学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台阶》《老王》《阿长与<山海经>》的作者分别是李森祥、杨绛、鲁迅,文体都是散文,都刻画了特色鲜明的人物形象。

B.普希金是近代俄罗斯民族文学的奠基人,史称“俄罗斯文学之父”。

C.《朝花夕拾》是鲁迅唯一一本散文集,其中既有温馨的回忆,又有理性的批判。

D.《河中石兽》选自纪昀的《阅微草堂笔记》,纪昀,字晓岚,是明代学者、文学家。

5.下列关于文学常识的说法正确的一项是:()A.闻一多,湖北浠水人,诗人、学者、民主战士。

代表作有诗集《红烛》《死水》,学术著作《神话与诗》《唐诗杂论》等。

B.萧红(1911-1942),东北作家,代表作品有《生死场》《呼兰河传》《土地的誓言》。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6.李白,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又号“谪仙人”,唐代浪漫主 义诗人,被后人誉为“ 诗仙”,与 杜甫并称为“李杜”。其人爽朗大
方,爱饮酒作诗,喜交友。
7.王维,字摩诘,盛唐诗人,“山水田园”派代表人物,有“诗佛 ” 之称。王维擅书画,亦通音律,多才多艺,与孟浩然合称“王孟”, 有《王摩诘文集》等行世。
3.列夫·托尔斯泰,19 世纪中期俄国批判现实主义作家、文学 家、思想家,主要作品有长篇小说《战争与和平 》《安娜·卡列尼娜》 《 复活》等。其作品深刻地展现了俄国剧烈的社会变革。
4.《三峡》作者郦道元,字善长,范阳涿县人,北魏 (朝代)地 理学家,著有《 水经注》。
5.《记承天寺夜游》作者苏轼,字子瞻 ,号东坡居士,眉山(今 属四川)人。 宋代文学家,词开豪放一派,与辛弃疾 并称“苏辛”。
8.《钱塘湖春行》作者白居易,字乐天,号香山居士, 唐代诗 人。早年与元稹齐名,称“元白”;晚年又与 刘禹锡齐名,称“刘 白”。有《白氏长庆集》,代表诗作有《长恨歌》《卖炭翁》《琵琶行》 等。
9.《背影》的作者是朱自清 ,字佩弦 ,江苏扬州人,散文家、 诗人、学者。
10.《苏州园林》作者 叶圣陶,原名 叶绍钧,江苏苏州人,现 代作家、教育家、文学出版家和社会活动家,有“优秀的语言艺术 家”之称。著有童话故事《稻草人》,长篇小说《倪焕之》等。
20.下列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C ) A.古人说的“文房四宝”是对笔、墨、纸、砚四种文具的总称。“文 房”即书房。 B.“五岳”分别指的是东岳泰山、西岳华山、南岳衡山、北岳恒山、 中岳嵩山。 C.古代的年龄称谓,按从小到大排列有:始龀、弱冠、豆蔻、而立、 知命、耳顺等。 D.古代制竹简以火烤竹去湿,刮去竹青部分便于书写和防蛀,称为 “杀青”,“杀青”现多指影视作品前期拍摄完成。 (解析:C.“始龀”指七八岁,“弱冠”指男子二十岁,“豆蔻”指少 女十三四岁,“而立”指三十岁,“知命”指五十岁,“耳顺”指六十岁。 正确的排列顺序应为:始龀、豆蔻、弱冠、而立、知命、耳顺。)
18.下列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B ) A.令、贤、仁用于称对方或对方亲属,如“令堂”指对方的 母亲,“贤家”指对方。 B.芒种、处暑、寒露、霜降是属于同一季节的节气。 C.《与朱元思书》中的“书”是一种古代文体,也称作“书札、 尺牍、尺翰、帖”。 D.“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中“新桃换旧符”为 春节一大习俗——贴春联。人们借此来表达对新年的美好祝愿。 (解析:B.芒种是夏季,其他三个是秋季。)
21.下列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B ) A.“丙辰中秋,欢饮达旦”中的“丙辰”是干支纪年。 B.“千里共婵娟”中“婵娟”指月亮。月亮的别称还有玉兔、 嫦娥、金乌和曦和等。 C.古代帝王祭祀天地的典礼称作“封禅”。在泰山上筑坛祭天 称“封”,在泰山下的梁父山上辟场祭地称“禅”。 D.古人的“衣裳”分指上下两件,上身的衣服称为“衣”,遮 掩下身的裙称为“裳”。 (解析:B.“金乌”和“曦和”是太阳的别称。)
11.孟子,名轲,字子舆 ,是继孔子之后儒家学派的又一位大 子长 ,夏阳(今陕西韩城)人,西汉 (朝代)史学家, 所著《史记》是中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
13.陶渊明,东晋 (朝代)诗人,名潜 ,字元亮 。因宅边曾有五 棵柳树,又自号 五柳先生。
14.杜甫,字子美,自号 少陵野老,唐代现实主义诗人。杜甫 在中国古典诗歌中的影响非常深远,被后人称为“诗圣”,他的诗 被称为“诗史”。
期末专项复习
专项复习(七) 文学常识与传统文化
1.一篇新闻可分为标题、导语 、主体 、背景、结语五个部分, 其中主体 是新闻的躯干,它用充足的事实表现主题。
2.《藤野先生》选自《朝花夕拾》,作者鲁迅 ,浙江绍兴人, 原名周树人,伟大的无产阶级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发表了中 国文学史上第一个短篇白话小说《 狂人日记》。
23.下列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D ) A.“立”是开始的意思,古代以立春、立夏、立秋、立冬为四 季的开始。 B.科举考试中的乡试一般在秋天举行,称“秋闱”,因正是桂 花开放时节,故金榜题名也称“折桂”。 C.古时说话或写文章时,遇上君主或尊亲的名字,不直接说 出或写出叫作“避讳”。 D.古人表示排行时,用伯表示老大,叔表示老二,仲表示老 三,季表示老四。 (解析:D.“叔”表示老三,“仲”表示老二。)
15.《赤壁》选自《樊川诗集注》,作者 杜牧,唐 朝诗人,和 李商隐 并称“小李杜”。
16.欧阳修,字永叔,号醉翁、六一居士,北宋 (朝代)文学家, “唐宋八大家”之一。
17.下列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 A.人们常用“数九寒天”来指冬天天气最冷的时候。“数九” 是从立冬开始,立春结束。 B.人际交往中要用语得体,如:初次见面用“久仰”,好久不 见用“久违”,中途先走叫“失陪”。 C.汉语中常用“烽烟”代指战争,“手足”代指兄弟,“桃李” 代指学生,“鸿雁”代指书信。 D.“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中的“午”是古代地支纪时法 中的“午时”,即现代时间的十一点至十三点。 (解析:A.“数九”指从冬至开始每九天为一个“九”,从一“九” 数起,数到九“九”为止。)
22.下列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C ) A.古人把黎明时出现在东方的金星叫“启明星”,把黄昏时出 现在西方的金星叫“长庚星”。因金星亮度大,又被称为“太白星”。 B.“除夕”是指一年中最后一天的晚上。“除”有除旧布新的 意思。 C.中国文化历史中的“史圣”“书圣”“诗圣”分别指司马迁、 柳公权、李白。 D.古代把祭祀时宰杀的牛、羊、猪等牲畜称为“牺牲”。 (解析:C.“书圣”是王羲之,“诗圣”是杜甫。)
19.下列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D ) A.古人以九为阳,九月初九有两个九,所以叫重阳。 B.“去年元夜时,花市灯如昼。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诗句描 绘的是元宵节美丽的景象。 C.“特别想念那东坡的月光,梦想跟随在放翁的身旁。就算我没有 稼轩同一般的才华,挑灯看剑咱有的是担当。”歌词中涉及的古人依次是: 苏轼、陆游、辛弃疾。 D.中国书法有篆、隶、草、楷、行五种主要书体。篆书风格古朴, 笔画繁复;隶书蚕头雁尾,一波三折;行书结构简省,纵任狂放;楷书笔 画平直,规矩端正;草书书写快捷,潇洒飘逸。 (解析:D.“行书”和“草书”的特点互换。)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