压力管道安全评估与无损检测

合集下载

浅析长输压力管道无损检测技术

浅析长输压力管道无损检测技术

浅析长输压力管道无损检测技术长输压力管道无损检测技术是指在不破坏管道完整性的情况下,对管道进行检测和评估的一种技术方法。

该技术主要用于检测管道中的内部缺陷、腐蚀、裂纹等问题,以确保管道的安全运行。

长输压力管道无损检测技术主要包括以下几种方法:超声波检测、射线检测、磁粉检测、涡流检测和超声衍射检测等。

超声波检测是最常用的一种方法,它通过发射超声波脉冲,利用声波在不同介质中的传播速度差异来检测管道内部的缺陷。

射线检测则利用射线的穿透能力来检测管道中的裂纹和腐蚀等问题。

磁粉检测则是利用磁性颗粒在管道表面的沉积情况来检测管道表面的缺陷。

涡流检测则是利用涡流感应原理来检测管道内部的缺陷。

而超声衍射检测则是一种非接触式的无损检测技术,它通过衍射效应来检测管道内部的缺陷。

长输压力管道无损检测技术具有以下特点:该技术可以对管道内部的缺陷进行准确的检测和评估,能够提供准确的管道健康状态信息,为管道维护和修复提供依据;该技术具有高效快速的特点,可以在不中断生产的情况下进行检测,减少对生产过程的影响;该技术具有较高的安全性,可以保证工作人员的安全和管道的完整性;该技术具有较低的成本,相对于传统的破坏性测试方法,无损检测技术的成本较低。

长输压力管道无损检测技术在实际应用中还存在一些问题和挑战。

该技术在对大口径管道和管道连接处的检测方面还存在一定的困难,需要进一步完善相关设备和方法;该技术对管道材料的要求较高,一些材料可能无法进行有效的无损检测;该技术的操作人员需要具备一定的专业知识和技能,提高操作人员的培训和素质水平是一个重要的任务;该技术需要制定一套完善的标准和规范,以确保检测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长输压力管道无损检测技术在保障管道安全运行和减少事故风险方面具有重要的作用。

随着技术的不断提升和发展,该技术将在未来得到更广泛的应用和推广。

浅析长输压力管道无损检测技术

浅析长输压力管道无损检测技术

浅析长输压力管道无损检测技术长输压力管道是指用于输送液体或气体的管道,在工业生产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由于长输压力管道经常处于高压、高温环境下运行,一旦出现管道泄漏或损坏,将会造成严重的安全事故和环境污染。

对长输压力管道进行无损检测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无损检测技术旨在在不破坏被检测对象的情况下,发现和评价材料、构件以及组件的缺陷和性能。

本文将对长输压力管道无损检测技术进行浅析,以期为相关专业人士提供一定的参考和指导。

长输压力管道在运行过程中有可能出现许多缺陷,如腐蚀、裂纹、脆化、疲劳等,这些缺陷可能影响管道的安全性能,甚至导致严重的事故隐患。

对长输压力管道进行无损检测具有重要的意义。

无损检测技术可以帮助运营人员及时发现管道内部的缺陷,保证管道的安全运行。

通过无损检测可以及时评估管道的健康状况,为管道维护和修复提供依据。

无损检测技术可以减少管道的停机时间,提高运行效率,降低运营成本。

长输压力管道无损检测技术的应用,有助于预防事故、降低维护成本、提高管道运行效率,是非常值得推广和应用的技术。

二、长输压力管道无损检测的方法1. 超声波检测技术超声波检测技术是一种广泛应用于材料检测和缺陷检测领域的无损检测方法,其原理是通过超声波的传播和反射来探测被检测物体内部的缺陷和结构。

在长输压力管道的无损检测中,超声波技术可以用于检测管道壁厚、腐蚀、裂纹等缺陷,具有高精度、高灵敏度的优点。

通过超声波探头的传播和接收,可以得到管道内部的结构和缺陷信息,从而及时发现管道存在的隐患,指导后续的维护和修复工作。

磁粉检测技术是一种常用于金属材料表面裂纹检测的无损检测方法,其原理是利用铁磁性材料的导磁性,在施加磁场后,当被检材料存在裂纹或缺陷时,会出现磁粉聚集的现象。

在长输压力管道的无损检测中,磁粉检测技术可以用于检测管道外表面的裂纹和缺陷,具有较高的敏感度和可靠性。

通过对管道表面施加磁场和磁粉粉末,可以快速发现管道存在的裂纹和缺陷,为后续的维护和修复提供重要参考。

压力管道的无损检测李伟(1)

压力管道的无损检测李伟(1)
等缺陷。
漏磁检测
通过测量管道壁中的磁场变化,判 断管道是否存在缺陷,适用于铁磁 性材料的管道检测。
涡流检测
利用涡流感应原理,对管道表面及 近表面缺陷进行检测,具有非接触 、高灵敏度等优点。
无损检测技术在压力管道领域的创新应用
在役管道在线检测
针对在役管道,开发在线无损检测技术,实现在不影响管道正常 运行的情况下进行缺陷检测和安全评估。
优点
适用于铁磁性材料表面和近表面缺陷 的检测;设备简单、操作方便、检测 灵敏度高、成本低。
缺点
对非铁磁性材料不适用;检测深度有 限;检测结果受多种因素影响。
渗透检测技术
原理
利用毛细管作用使渗透液渗入固体材料表面开口缺陷处。毛细管作用是液体表面对固体表 面的吸引力。毛细管作用力的产生是由于固体表面分子对液体分子产生的吸引力。
智能化、自动化技术的应用
智能化、自动化技术将在压力管道无损检测领域得到广泛应用,提 高检测效率和准确性。
多学科交叉融合
压力管道无损检测技术的发展将涉及材料科学、力学、物理学等多 学科的交叉融合,为技术创新提供更多可能性。
THANKS
感谢观看
压力管道分类
根据其用途和特性,压力管道可 分为长输管道、公用管道、工业 管道和动力管道等。
无损检测技术原理及特点
无损检测技术原理
无损检测(Non-Destructive Testing,简称NDT)是利用物质的声、光、磁和 电等特性,在不损害或不影响被检测对象使用性能的前提下,检测被检对象中是 否存在缺陷或不均匀性,给出缺陷大小、位置、性质和数量等信息。
发展趋势
未来,随着新材料、新工艺和新技术的不断涌现,压力管道无损检测技术将朝着更高灵敏度、更高分辨率、更快 速度和更智能化的方向发展。同时,为了满足日益增长的环保和安全需求,无损检测技术还将更加注重绿色环保 和安全性能的评价。

压力管道无损检测1

压力管道无损检测1
内容提要
本章主要介绍压力管道无损检测各种方法的原理、特点、技术要求、应用等。具体内容如下: 1、概述 各种无损检测方法的原理、 特点、技术要求; 2、 压力管道元件制造的无损检测 3、 压力管道安装的无损检测 4、 在用压力管道的无损检测 5、 压力管道无损检测新技术
4.1 概述
无损检测的定义:无损检测是指在不损坏试件的前提下,以物理或化学方法为手段,借助先进的技术和设备器材,对试件的内部及表面的结构,性质,状态进行检查和测试的方法。 常用的无损检测方法 ;有射线检测(简称RT)、超声波检测(简称UT)、磁粉检测(简称MT)和渗透检测(简称PT),称为四大常规检测方法。这四种方法是承压类特种设备制造质量检验和在用检验最常用的无损检测方法。其中RT 和UT主要用于探测试件内部缺陷,MT和PT主要用于探测试件表面缺陷。其他用于承压类特种设备的无损检测方法有涡流检测(简称ET)、声发射检测 (简称AE)等。
图8—6焊缝透照方式示意图 a)纵缝透照法 b)环缝外透法 c)环缝内透法 d)双壁单影法 e)双壁双影法
①照相规范的确定
为得到高灵敏度的底片,照相规范的选择应注意以下几点: a.透照方式的选择: 有外透法、内透法。 外透法的优点是操作比较方便,内透法 的优点是透照厚度差小,在满足透照厚度 比K值的情况下,一次透照长度较大。 b. K值控制透照厚度比K的含义见图8—8, 由图中关系可知射线源到胶片的距离F愈大 ,射线源尺寸盔越小,工作表面到胶片的距离)越小,半影越小,也就是说工件越薄,胶片贴得越紧,清晰度越好。标准规定,锅炉压力容器压力管道焊缝射线照相,纵缝的K值不得大于1.03,环缝的K值不得大于1.1。限制透照厚度比,也就间接控制了横向裂纹检出角口,使之不致过大。过大的角占有可能导致横向裂纹漏检。采用源在中心的内透法,是最佳透照方式。

压力管道无损检测执行标准

压力管道无损检测执行标准

压力管道无损检测执行标准压力管道是工业生产中常见的设备,其安全性直接关系到生产过程以及人员财产的安全。

为了确保压力管道的安全运行,无损检测技术成为一种必不可少的手段。

而对于压力管道无损检测的执行标准,不仅仅是一项技术性规范,更是对于整个生产过程的保障和监督。

一、压力管道无损检测的概念及意义压力管道无损检测,简称为NDT(Non-Destructive Testing),是一种不破坏性的检测技术,通过对压力管道进行内部和外部的检测,来评估管道的健康状况和安全性能。

这种技术可以帮助企业及时发现管道中存在的缺陷,预防事故的发生,保障生产的正常运行。

压力管道无损检测的意义在于,可以有效地延长管道的使用寿命,提高设备的利用率,减少事故的发生,降低生产成本,保障企业和员工的安全。

二、压力管道无损检测的执行标准及重要性压力管道无损检测的执行标准,是指对于无损检测技术的操作规程、技术要求、设备要求等方面的规定和要求。

在国际上,有许多组织和机构都发布了相应的压力管道无损检测的执行标准,比如美国无损检测协会(ASNT)、国际无损检测研究中心(IRRC)等。

这些标准不仅规范了无损检测技术的操作流程,还对检测人员的培训和认证提出了要求,确保了检测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执行标准的制定和遵守对于压力管道无损检测来说是至关重要的。

首先,执行标准可以统一和规范无损检测技术的操作流程,避免了个体操作带来的误差和风险。

其次,执行标准对于设备和工具的要求也起到了约束和规范的作用,确保了检测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最重要的是,执行标准强调了对检测人员的培训和认证,提高了检测人员的技术水平和专业素养,从而提高了检测的精度和可靠性。

三、压力管道无损检测执行标准的内容及主要特点压力管道无损检测的执行标准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首先是操作规程,包括检测前的准备工作、检测过程中的操作流程、检测结果的分析和判定等。

其次是技术要求,包括检测的方法和原理、设备和工具的选择和使用等。

压力管道无损检测比例要求

压力管道无损检测比例要求

压力管道无损检测比例要求
压力管道无损检测比例要求是指在管道无损检测中,对于检测的比例要求。

通常情况下,压力管道无损检测是对整个管道系统进行检测,以确保管道的安全性和运行正常。

由于管道系统可能非常庞大,所以完全检测每个管道部位是非常困难和耗时耗力的。

因此,在管道无损检测中,通常会根据风险评估和管道的关键性程度来确定检测的比例要求。

具体来说,压力管道无损检测比例要求应该考虑以下几个方面:1. 风险评估:根据压力管道的风险等级评估,确定无损检测的比例要求。

一般来说,风险等级高的管道需要增加无损检测的比例,以确保管道安全。

2. 关键性程度:根据管道在生产中的关键性程度,确定无损检测比例要求。

关键性程度高的管道需要进行更为严格的无损检测。

3. 历史记录:根据管道的历史记录和以往的无损检测结果,确定无损检测比例要求。

如果管道在过去有过安全问题或者频繁发生泄漏等现象,那么需要增加无损检测的比例。

4. 管道长度和直径:根据管道的长度和直径,确定无损检测比例要求。

通常来说,管道长度和直径越大,需要增加无损检测的比例。

5. 其他因素:根据具体情况,还可以考虑其他因素来确定无损检测比例要求,如管道材质、年龄等。

总之,压力管道无损检测比例要求是一个综合考虑多种因素的决策过程,需要根据风险评估、关键性程度、历史记录、管道
长度和直径等因素来确定。

根据不同的情况和要求,可以进行灵活调整,以保证管道的安全运行。

压力管道安全检测与评价法规

压力管道安全检测与评价法规

添加 标题
压力管道的范围包括长输管道、公用管道、工业管道和动力管道等,其中长输管道是指产地、 储存库、使用单位之间的用于输送商品介质的管道;公用管道是指城市或乡镇范围内的用于公 用事业或民用的燃气管道和热力管道;工业管道是指企业、事业单位所属的输送工艺管道、公 用工程管道及其他辅助管道;动力管道是指火力发电厂用于输送蒸汽、汽水两类介质的管道。
国际合作与交流的成果和展望
成果:压力管道安全 检测与评价的国际标 准逐步统一,提高了 全球范围内的管道安 全水平。
展望:未来国际合作 与交流将进一步加强, 推动管道安全检测与 评价技术的创新与发 展。
合作项目:国际组织 、政府机构和企业在 多个领域开展合作, 共同推进压力管道安 全检测与评价技术的 进步。
改进措施:根据事 故调查结果,采取 相应的改进措施, 提高压力管道的安 全性能和管理水平 。
追究责任:对于在 压力管道安全管理 与维护中存在失职 行为的单位和个人 ,应依法追究其责 任。
P压A力R管T道6安全检测与评价的监
管和责任
监管机构和职责
监管机构:国家 市场监督管理总 局
职责:制定压力 管道安全检与 评价相关法规和 标准
监管机构对压力管道安全检测与评价的监管职责和权力 违规行为的分类及相应处罚措施 责任追究制度及其实施方式 监管机构对违法违规行为的处理流程和程序
P压A力R管T道7安全检测与评价的国
际合作与交流
国际合作与交流的意义和目的
促进各国管道 安全检测与评 价技术的交流 与合作,提高
技术水平
共同制定国际 管道安全检测 与评价标准, 推动全球管道 安全标准的统
维护保养要求
及时修复和更换损坏的管道 部件
定期检查压力管道的外观和 性能

压力管道无损检测

压力管道无损检测
压力管道的无损检测
1.1压力管道检验与无损检测
1.1.1压力管道检验分类和检验项目
按检验的性质分类,可将压力管道检验分为 原材料检验,管道元件制作质量检验,安 装质量检验,再用检验。
压力管道检验的一般内容包括:外观检验、 焊接接头表面质量检验、焊接接头内部缺 陷质量检测、耐压试验和泄漏性试验。其 中焊接接头表面质量检验、焊接接头内部 缺陷质量检测属于无损检测范畴。
(2) 对100mm<Do≤400mm的环向对接焊接
接头(包括曲率相同的曲面焊接接头), A级、 AB级允许采用K≤1.2。
(3)管环焊缝透照次数,查标准附录D(资
料性附录)环向对接焊接接头透照次数确定方 法(单壁单影、双壁单影)
图D.3 源在外单壁 透照环向对接焊接 接头,透照厚度比 K=1.1时的透照次数
GB50236规范适用于碳素钢、合金钢、铝 及铝合金、铜及铜合金、工业纯钛、镍 及镍合金的手工电弧焊、氩弧焊、二氧 化碳气体保护焊、埋弧焊和氧乙炔焊的 焊接工程施工及验收,不适用于施工现 场组焊的锅炉、压力容器的焊接工程。
3. 在用工业管道定期检验规程
《在用工业管道定期检验规程》是为了加强压力 管道安全监察,规范在用工业管道检验工作,确 保在用工业管道的安全运行,保障公民生命和财 产的安全,根据《压力管道安全管理与监察规定》 而制定的。在该规程中,提出了在用工业管道检 验、安全状况等级评定和缺陷处理的基本要求, 该规程适用于《压力管道安全管理与监察规定》 使用范围的在用工业管道及附属设施,但不包括 下列管道:(一)公称直径≤25mm的管道; (二)非金属管道(三)最高工作压力 ﹥42MPa或﹤0.1MPa的管道。
的管子规格均指外径,如Ø57×3.5mm 计算小径管透照次数,环向焊接接头透照次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特种设备安全法
由于特种设备安全尚未在法律层次上立法, 由于特种设备安全尚未在法律层次上立法,安全监察制度难以发挥更加有效作 用,安全监管工作仍存在一些空白领域,一些安全隐患得不到及时整改,特种设备事 安全监管工作仍存在一些空白领域,一些安全隐患得不到及时整改, 故难以达到根本性的遏制。 故难以达到根本性的遏制。 特种设备安全法要解决的重点问题包括: 明确法律的调整范围; 特种设备安全法要解决的重点问题包括:①、明确法律的调整范围;②、巩固和 完善特种设备安全监察基本制度; 明确政府及其部门的监督检查职责; 完善特种设备安全监察基本制度;③、明确政府及其部门的监督检查职责;④、强化 企业的主体责任; 明确检验检测工作的性质和检验检测机构的地位; 企业的主体责任;⑤、明确检验检测工作的性质和检验检测机构的地位;⑥、明确安 全技术规范的法律地位; 明确事故调查处理的主体关系; 明确法律责任。 全技术规范的法律地位;⑦、明确事故调查处理的主体关系;⑧、明确法律责任。 指导思想: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科学发展观, 指导思想: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科学发展观, 体现以人为本、关注民生、构建和谐社会的宗旨,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 体现以人为本、关注民生、构建和谐社会的宗旨,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 理的方针,进一步改善特种设备的安全状况,提升全民安全意识, 理的方针,进一步改善特种设备的安全状况,提升全民安全意识,加快建立和完善与 市场经济相适应的安全监察体制和机制,保障公共安全和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市场经济相适应的安全监察体制和机制,保障公共安全和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提 高人民群众的生活质量,促进经济又快又好发展。基本原则:坚持安全、高效、 高人民群众的生活质量,促进经济又快又好发展。基本原则:坚持安全、高效、便捷 的原则;继承与创新相结合的原则; 的原则;继承与创新相结合的原则; 突出重点、兼顾一般的原则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原则;明确责任、 突出重点、兼顾一般的原则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原则;明确责任、分类监管的 原则。 原则。
承压设备法规管理体系
1、法律:《特种设备安全法》(第一层次) 法律: 特种设备安全法》 第一层次) 法规: 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 第二层次) 2、法规:《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 (第二层次) 规章(管理规定、办法):按照《条例》规定, ):按照 3、规章(管理规定、办法):按照《条例》规定,特种设备安全监察制 度分为行政许可制度和监督检查制度。特种设备行政许可制度共8 度分为行政许可制度和监督检查制度。特种设备行政许可制度共8项:特种设 备设计许可、特种设备制造单位资格许可、特种设备安装、改造、 备设计许可、特种设备制造单位资格许可、特种设备安装、改造、维修单位 资格许可、罐车和气瓶充装单位资格许可、特种设备使用登记、 资格许可、罐车和气瓶充装单位资格许可、特种设备使用登记、特种设备检 验检测机构核准、特种设备检验人员考核、特种设备作业人员考核。 验检测机构核准、特种设备检验人员考核、特种设备作业人员考核。特种设 备监检查制度共5项:强制检验制度(包括设备生产过程监督检验和在用设备 备监检查制度共5 强制检验制度( 定期检验)、现场安全监督检查制度、事故调查处理制度、 )、现场安全监督检查制度 定期检验)、现场安全监督检查制度、事故调查处理制度、安全责任追究制 安全状况公布制度以及《压力管道监督管理办法等》 。(第三层次 第三层次) 度、安全状况公布制度以及《压力管道监督管理办法等》等。(第三层次) 综合技术法规(第四层次) 4、综合技术法规(第四层次) 对应行政许可制度有许多安全技术规范,如许可条件、鉴定评审细则、 对应行政许可制度有许多安全技术规范,如许可条件、鉴定评审细则、 核准规则等;对应监督检查制度,有各类设备的监督检验、定期检验、 核准规则等;对应监督检查制度,有各类设备的监督检验、定期检验、型式 试验规则,现场安全监督检查、事故调查处理、信息化工作规则等。 试验规则,现场安全监督检查、事故调查处理、信息化工作规则等。 此外还 包括安全监察规程类: 工业压力管道安全技术监察规程》 包括安全监察规程类:《工业压力管道安全技术监察规程》。《公用压力管 道安全技术监察规程》 长输压力管道安全技术监察规程》 道安全技术监察规程》、《长输压力管道安全技术监察规程》以及各种人员 5 考核规则、考核大纲等。 中国特检院法规标准部)。 考核规则、考核大纲等。(中国特检院法规标准部)。
压力管道无损检测 与安全评估技术
合肥通用机械研究院 固定式压力容器标委会 袁榕
1



压力管道广泛地应用于石油、化工、机械、冶金、轻工、航空、航天、国 压力管道广泛地应用于石油、化工、机械、冶金、轻工、航空、航天、 防等工业部门的生产以及人民生活。 防等工业部门的生产以及人民生活。压力管道是是具有爆炸危险的特种承压 设备(特种输送设备) 承受着高压、高温、低温、易燃、易爆、 设备(特种输送设备),承受着高压、高温、低温、易燃、易爆、有毒或腐蚀 介质,一旦发生爆炸或泄漏,往往并发火灾、 介质,一旦发生爆炸或泄漏,往往并发火灾、二次爆炸与中毒等灾难性事 造成严重的环境污染,给社会经济、 故,造成严重的环境污染,给社会经济、生产和人民生命财产带来巨大损失 和危害。如1998年全国燃气管道爆炸事故近20起,死亡20余人;1999年3月荆 和危害。 1998年全国燃气管道爆炸事故近20起 死亡20余人;1999年 年全国燃气管道爆炸事故近20 20余人 门石化公司某聚合反应釜装置发生燃烧爆炸死亡四人;1999年茂名石化公司 门石化公司某聚合反应釜装置发生燃烧爆炸死亡四人;1999年茂名石化公司 制氢装置奥氏体不锈钢管路三通和弯头氯离子应力腐蚀造成装置失效; 制氢装置奥氏体不锈钢管路三通和弯头氯离子应力腐蚀造成装置失效;2000 10月 合肥市四里河小区管道液化气泄漏爆炸,一幢楼层炸毁,死亡10 10余 年10月,合肥市四里河小区管道液化气泄漏爆炸,一幢楼层炸毁,死亡10余 2000年茂名石化公司焦化系统高温管线因混用碳钢材料造成爆炸 死亡1 年茂名石化公司焦化系统高温管线因混用碳钢材料造成爆炸, 人。2000年茂名石化公司焦化系统高温管线因混用碳钢材料造成爆炸,死亡1 人;2000年7月首钢蒸汽管道爆炸,死亡7人;浙江省建德市某化工有限责任 2000年 月首钢蒸汽管道爆炸,死亡7 公司管道阀门爆裂,死亡4 公司管道阀门爆裂,死亡4人;北京某企业一台发电锅炉主蒸气管道阀门与管 道焊接部位撕裂发生爆炸,死亡6 2002年山东省峰山化工集团有限公司金 道焊接部位撕裂发生爆炸,死亡6人;2002年山东省峰山化工集团有限公司金 乡尿素厂管道断裂引起爆炸,死亡6 1999年 乡尿素厂管道断裂引起爆炸,死亡6人。1999年3月美国德州一炼油厂由于高 温临氢管线阀门破裂致使加氢反应器爆炸,损失惨重,类似爆炸在韩国、 温临氢管线阀门破裂致使加氢反应器爆炸,损失惨重,类似爆炸在韩国、印 度也多有发生。综上所述压力管道对于国民经济和人民生活来说是至关重要 度也多有发生。 因此加强检验工作、 的,因此加强检验工作、保障压力管道长周期安全运行具有巨大的经济意义 2 和社会意义。 和社会意义。
6
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
1979年 由于连续发生锅炉压力容器爆炸事故, 1979年,由于连续发生锅炉压力容器爆炸事故,国务院发出通报要求健 全锅炉压力容器安全监察机构和加强安全监察工作, 全锅炉压力容器安全监察机构和加强安全监察工作,同时开始了安全监察法 规的起草,1982年国务院颁布了 锅炉压力容器安全监察暂行条例》 年国务院颁布了《 规的起草,1982年国务院颁布了《锅炉压力容器安全监察暂行条例》,奠定了 我国锅炉压力容器安全监察的法制基础。为贯彻落实暂行条例的实施, 我国锅炉压力容器安全监察的法制基础。为贯彻落实暂行条例的实施,原锅 炉压力容器安全监察局根据《暂行条例》第二十三条制订了《〈 《〈锅炉压力容 炉压力容器安全监察局根据《暂行条例》第二十三条制订了《〈锅炉压力容 器安全监察暂行条例〉实施细则》 以后陆续颁发了有关的部门规章、 器安全监察暂行条例〉实施细则》,以后陆续颁发了有关的部门规章、规范 性文件。建立了中国的锅炉压力容器等特种设备安全监察制度。 性文件。建立了中国的锅炉压力容器等特种设备安全监察制度。 但是《暂行条例》也暴露出在新形势下许多不适应问题。2003年 但是《暂行条例》也暴露出在新形势下许多不适应问题。2003年3月,国 务院颁布了《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 2003年 日起施行, 务院颁布了《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自2003年6月1日起施行,原《锅炉压 力容器安全监察暂行条例》同时废止。该条例规划了“企业全面负责, 力容器安全监察暂行条例》同时废止。该条例规划了“企业全面负责,部门 依 法监管,检验技术把关,政府统一领导,社会广泛监督” 法监管,检验技术把关,政府统一领导,社会广泛监督”的特种设备安全工作新 格局,进一步确立了特种设备安全监察基本制度。2007年启动 条例》 年启动《 格局,进一步确立了特种设备安全监察基本制度。2007年启动《条例》修订 工作,进行实施后评估,并于2009 2009年 14日国务院第46次常务会议通过修订 日国务院第46 工作,进行实施后评估,并于2009年1月14日国务院第46次常务会议通过修订 24日第549号国务院令发布 2009年 日第549号国务院令发布, 日施行。新修订《条例》 案,1月24日第549号国务院令发布,2009年5月1日施行。新修订《条例》 增加高耗能特种设备节能监管内容;明确特种设备事故分级、 中,增加高耗能特种设备节能监管内容;明确特种设备事故分级、特种设备 安全监督管理部门事故调查的主体职责; 安全监督管理部门事故调查的主体职责;进一步明确特种设备安全监察范 将场( 内专用机动车辆的安全监察纳入条例调整范围; 围,将场(厂)内专用机动车辆的安全监察纳入条例调整范围;下放特种设 7 备审批权限;明确行政许可收费依据;加入水处理要求等。 备审批权限;明确行政许可收费依据;加入水处理要求等。
承压设备法规标准体系⑵ 承压设备法规标准体系⑵ 标准体系
我国政府对承压设备的安全监察工作十分重视, 我国政府对承压设备的安全监察工作十分重视,设置专门的 机构,建立安全监察制度,制定专门法规,实施安全监察( 机构,建立安全监察制度,制定专门法规,实施安全监察(法、 法规、规章和技术法规) 法规、规章和技术法规)。 国内同时成立全国锅炉压力容器标准化技术委员会( 国内同时成立全国锅炉压力容器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挂靠在 中国特种设备检测院)并与国际标准化组织ISO/TC 11《 中国特种设备检测院)并与国际标准化组织ISO/TC 11《锅炉压 力容器技术委员会》取得实质性的联系(GB,JB) 力容器技术委员会》取得实质性的联系(GB,JB)。 目前国内承压特种设备的法规和标准体系的协调和覆盖在质 检总局特种设备局统一规划和布置下正有条不紊的进行。 检总局特种设备局统一规划和布置下正有条不紊的进行。 目前国际承压设备技术发展有以下特点: 目前国际承压设备技术发展有以下特点: 1、趋同性,承压设备技术正在向统一方向发展尤其是设计方 趋同性, 材料、焊接和无损检测; 区域性,美日为代表的ASTM ASTM体 法、材料、焊接和无损检测;2、区域性,美日为代表的ASTM体 系和欧洲体系竞争日趋激烈; 相容性, 系和欧洲体系竞争日趋激烈;3、相容性,世界各国进行标准的 相互认可和促进贸易发展; 贸易性,标准是国际贸易依据, 相互认可和促进贸易发展;4、贸易性,标准是国际贸易依据, 主宰国际标准将获得巨大的市场份额和经济利益; 经济性。 主宰国际标准将获得巨大的市场份额和经济利益; 5、经济性。 降低安全系数,风险评估、提高效率,节约能源,保证安全。 降低安全系数,风险评估、提高效率,节约能源,保证安全。4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