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洋石油平台电气系统

合集下载

海洋石油平台中压电力系统中性点接地方式研究

海洋石油平台中压电力系统中性点接地方式研究

海洋石油平台中压电力系统中性点接地方式研究1. 引言1.1 研究背景。

石油是当今世界最为重要的能源资源之一,而海洋石油平台则是石油生产的重要场所之一。

海洋石油平台的电力系统在其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而其中压电力系统的中性点接地方式更是关乎整个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

研究背景:海洋石油平台的中性点接地方式直接关系到系统的接地效果,对于电力系统的性能和安全可靠性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

目前海洋石油平台中压电力系统中性点接地方式存在一些问题,如接地电阻过大、接地电流不平衡等,给系统的运行带来了一定的隐患。

对海洋石油平台中压电力系统中性点接地方式进行深入研究,对于提升系统的稳定性和可靠性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对现有中性点接地方式进行分析和改进,可以有效解决目前存在的问题,提高系统的运行效率和安全性。

本研究旨在探究海洋石油平台中压电力系统中性点接地方式的优化方法,为该领域的研究和实践提供参考和借鉴。

1.2 研究意义海洋石油平台是海上石油开发的重要设施,其中压电力系统是保障平台正常运行的关键部分。

中性点接地方式作为电力系统中的重要环节,直接影响着系统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研究海洋石油平台中压电力系统中性点接地方式具有重要的意义。

海洋石油平台的特殊环境使其对电力系统的要求更为严格,中性点接地方式必须能够适应海上恶劣环境,确保系统的可靠性和稳定性。

海洋石油平台通常处于偏远海域,一旦发生电力系统故障,修复起来困难且成本高昂,因此需要采取更有效的中性点接地方式,减少系统故障的发生率。

海洋石油平台的电力系统负荷大,要求系统的中性点接地方式具有较高的容错能力和抗干扰能力,以确保系统正常运行。

1.3 研究目的研究目的旨在探讨海洋石油平台中压电力系统中性点接地方式的优化和改进方法,以提高电力系统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通过对现有中性点接地方式的问题进行分析和总结,找出存在的不足之处,并提出相应的改进方案。

通过实验结果的验证和分析,验证新的中性点接地方式的可行性和有效性,从而为海洋石油平台中压电力系统的设计和运行提供更具实用性和可靠性的参考。

关于海洋石油钻井平台电气设备安全问题探讨

关于海洋石油钻井平台电气设备安全问题探讨

关于海洋石油钻井平台电气设备安全问题探讨【摘要】近十年来,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能源需求也进入高速发展阶段,能源需求日益紧张。

为满足能源需求,海洋石油工业也进入高速发展阶段。

大量现代科学及技术和先进设备在海洋平台上得到应用。

本文针对海洋石油钻井平台这一作业设施,考虑其作业环境的特珠性,探讨了如何有效的保证平台电气安全,避免电气事故发生,保证钻井平台正常的生产生活,具有很强的现实指导意义。

【关键词】钻井平台电气安全海洋平台电气部分是海洋钻井平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整个平台的“心脏和动脉”。

电气部分能否安全运行,直接关系到平台生产、运行以及人员的安全。

海洋钻井平台是一种近海移动钻井装置,具有船舶电气的一些共同特性,但又不完全等同于航行船舶。

本文从平台电气施工、电气设备选用及安全用电三个方面,详细介绍了如何做到保证平台电气部分安全运行。

1 海洋平台电气施工电气施工是整个海洋平台电气部分的第一步,也是最为重要的基础的一步。

施工质量的好坏,直接决定了将来电气部分的安全可靠性和运行维修的方便与否。

电气施工有三个方面是必须给予高度注意的,即电缆通道的选择、电气设备的预设位置和电缆的敷设。

1.1 电缆通道的选择确定电缆通道时,首先要确定好主干电缆的走向及通道,使之远离热源及油管线,如发电机排烟管、水蒸气管线、电阻器及燃油管线等;电缆也不可以与热管线交叉,实在不可避免时,两者要保持一定的安全距离并采取一定的防护措施。

电力、自控及通信电缆的分层敷设,高压电力电缆与低压电力电缆分层敷设,因此考虑到电缆桥架的分层布置。

还特别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高压电缆不可经过起居室;与通信设备无关的电力电缆尽量不要通过通信室;应急电源电缆的走向,尽量与主电源电缆分开敷设;电缆束穿舱壁视情况选用电缆筒或电缆框,在电缆经过处有防水、防爆要求时,要选用电缆筒保护电缆穿过舱壁,其他情况可用电缆框保护电缆穿过舱壁。

1.2 电气设备预设位置的布置电气设备可以分为室内与室外两大部分,配电室及主控室设备属于室内部分,也是电气设备布置时设计的重点。

海上石油平台防爆电气设备常见问题浅析

海上石油平台防爆电气设备常见问题浅析

海上石油平台防爆电气设备常见问题浅析摘要:本文就海上石油平台防爆电气设备常见的安全隐患、出现安全隐患的主要原因、海上石油平台防爆电气设备控制措施三个方面进行了简要分析。

关键词:海上石油平台;防爆电气设备;问题一、海上石油平台防爆电气设备常见的安全隐患1、选型错误防爆电气设备应根据爆炸危险区域的等级和爆炸危险物质的类别、级别和组别选型。

在对平台的检查过程中,发现系统中部分电气设备选型错误的情况较多。

Ⅱ类环境选用I类设备或爆炸性气体环境选用粉尘环境用设备均为选型错误的典型案例。

错误的选型易造成所选设备不适用于所安装的环境,不能有效防爆。

3、防爆电气设备使用过程中存在未经批准的修改海上平台的防爆电气设备在使用的过程中,往往出现现场作业人员未按设备标识的使用条件使用。

擅自更改设备,如更换更大功率的光源会直接影响设备的温度组别,如果超出周围环境允许的最高温度组别,此光源会直接作为点燃源点燃周围爆炸性环境,导致严重后果。

4、防爆电气设备外壳破损问题防爆电气设备外壳破损,特别对于隔爆型、增安型电气设备外壳有破损会造成防爆电气设备的防爆性能完全失效。

隔爆型设备是通过外壳的特殊结构来达到防爆,而增安型对于外壳的防护等级有着很严格的要求,海洋腐蚀环境下设备缺乏有效维护导致的设备外壳破损,直接影响设备防爆性能,甚至造成防爆性能失效。

5、防爆电气设备隔爆间隙超差问题隔爆型电气设备的隔爆间隙是隔爆型电气设备的重要参数之一,是保证设备不传爆的重要参数。

在平台上,隔爆型电气设备由于采购验收程序存在漏洞,加上后期使用过程中环境的影响,隔爆间隙超差是比较常见的问题。

6、隔爆型电气设备隔爆面锈蚀严重隔爆型电气设备是平台上选用最多的防爆电气设备,隔爆面的清洁、粗糙度是影响设备隔爆性能的关键因素,隔爆面腐蚀严重会降低设备的不传爆性能。

由于缺乏正确维护,平台上隔爆面锈蚀的设备较常见。

7、电缆引入装置问题海上石油平台选用的防爆电气设备电缆引入口问题是最常见的,主要有隔爆型电气设备使用塑料材质的压紧螺母;电缆在进入引入口前被剥离,电缆无法被压紧组件有效压紧;引入装置采用填料函式引入装置时,填料函内未填料;一处引入口内穿多根线缆,使用单孔密封圈,电缆无法被压紧组件压紧等。

海上石油平台电网的特点及其组网技术

海上石油平台电网的特点及其组网技术

海上石油平台电网的特点及其组网技术摘要:海上石油开采目前使用的油田在一个中央平台上建造了一座单独的主电站站,为周围地区提供充足的电力。

但是,电供应不可靠和安全缺乏,因为这种电力模式下的电力供应是较单一的,没有连接到海上油田的每个电站。

为了有效地解决这些问题,有必要开发一种低成本、安全的电力组网形式,使各种电源组网平台能够供电,并建立一个多电源系统。

电源组网不仅能降低维护成本,而且能提高能源质量。

关键词:海上石油平台;电网的特点;组网技术海上石油平台的特点是显而易见的,因为实践需要更多的实际工作。

对这个问题的研究将有助于更好地分析和监测海上石油平台的结构问题,通过简化措施和工具,最大限度地提高其工作的整体效果。

一、海上石油平台电网的特点及其组网必要性我国石油平台大部分都存在供电问题,即单个电站冲击强度低。

如大型设备的注水泵启动不正常,经常出现故障;供电可靠性不足;电网布线比较复杂,增加了后续维护和石油开采成本。

在这种情况下,组网有很大的优势。

第一,它可以高冲击载荷承受,如压缩机及注水泵处理,从而提高性能和质量。

第二,石油平台供电站之间联网实现可以降低事故发生率,提高电网抗灾力及可靠性供电,最终防止因故障而停电。

这也大大减少了备件数量,进而导致投资和后续费用。

最后,海上石油平台两个可以备用电站共享,减少设备投资,节省空间。

二、EMS在海洋石油平台电网中的应用1.EMS结构。

包括计算机、操作、支持、SCADA、电源管理和网络分析。

所有EMS功能分为两个部分:独立电源管理系统和培训模块,EMS不仅提供高效的电源管理,而且模拟整个培训系统。

2.EMS应用程序。

由三个主要模块EMS应用程序系统组成:收集数据、管理电源和分析网络模块,包括模拟培训。

操作可以实时进行,也可以在研究模式下进行。

数据采集旨在实时接收和电力系统数据监控,电源管理配置决策提供,控制质量和工作效率提高,网络分析模块提供全系统的分析和决策,以提高企业安全性、统一安全性和成本效益。

海洋石油平台中压电力系统中性点接地方式研究

海洋石油平台中压电力系统中性点接地方式研究

海洋石油平台中压电力系统中性点接地方式研究海洋石油平台是指在海上建造的用于勘探、开采、生产和储存石油和天然气的设施,其中的电力系统是平台的核心设备。

电力系统的可靠性和稳定性对平台的安全生产至关重要。

其中中灵电力系统是海洋石油平台电力系统的主体之一,负责供电和控制任务。

中灵电力系统的中性点接地方式在保障系统设备安全运行和提高系统性能方面起着重要作用,因此值得进行深入研究。

中性点接地是电力系统中一种常见的保护措施。

在中灵电力系统中,中性点接地方式通常有三种:直接接地方式、零序电流互感器接地方式和谐振接地方式。

直接接地方式是指将中性点直接接地,这种接地方式安装简单、成本低廉,在小型安装中应用广泛。

但是,直接接地方式容易引起相间短路,造成电网电压波动和过电压,而且如果故障发生,很难进行定位和处理,因此适用于小型系统,不适合于海洋石油平台等大型电力系统。

零序电流互感器接地方式是将中性点连接到零序电流互感器的中点,并将中点接地。

这种接地方式可以测量系统的零序电流,并可对发生接地故障进行判断。

但是在应用中也存在一定问题:由于没有考虑功率因数的影响,应用起来较为困难;当接地故障发生时,短路电流会产生很高的过电压,会对设备造成损坏。

谐振接地方式是指在接地点设置谐振电抗器,通过控制谐振电抗器的阻抗大小来限制接地电流,从而实现对接地电流的保护。

但是,谐振接地方式适用范围较窄,只适用于小型系统,且接地电阻值较大,增加了系统电阻的过电压和电磁干扰。

综合比较,为了保证中灵电力系统的稳定运行和故障保护,针对海洋石油平台这一复杂环境,应当采用零序电流互感器接地方式。

在这种接地方式下,需要解决接地电流过大的问题。

一种解决方法是使用特殊的电容器,此电容器会在电压达到一定值时导通,形成新的谐振回路,使接地电流得到限制。

另一种方案是采用多级电感器,将阻抗值分散到多个电感器上,降低接地时的谐振振幅,达到限制接地电流的目的。

总之,在海洋石油平台中,中灵电力系统的中性点接地方式需要综合考虑系统稳定性、设备保护和接地电流流量等因素,方能选择合适的接地方式。

海上石油平台电力系统中发电机继电保护研究

海上石油平台电力系统中发电机继电保护研究
的保护是非 常重要的。 发电机 的不正常运 行状态 主要有 : 由 于 外 部 短 路 引 起 的 定 子绕 组 过 电 流 ; 由于 负荷超 过 发 电机 额 定 容 量 而 引起 的三 相 对 称 过 负 荷 ; 于 外 部 不 对 称 短 路 或不 对 称 由
图1 海上 石 油 平 台电 力 系统 结构 图
护 配置 见表 1 。
l 矗 氛●
4海上石油平台电力系统发 电机保护整定 计算
4. 具有 双斜 率的 比例 制动 式差 动保护 1 海上 石 油 平 台 电 力 系 统 考虑 到发 电机 两 端 电流互感 器不 同型 , 能出现 C 可 T饱 和 , 用 具 有 双 斜 率 的 比 例 制 动 式 差 动 保 采 护 , 差 动 电 流 和 制 动 电 流 ‘ 如 其

A‘ 矗,
I ’ d
谯●
负 荷 而 引 起 的 发 电 机 负 序 过 电 流 和 过 负 荷; 由于 突 然 甩 负 荷 而 引起 的 定 子 绕 组 过 电压 ; 于 励 磁 回路 故 障 或 强 励 时 间 过 长 由 而 引起 的 转 子 绕 组 过 负荷 。 由于 汽轮 机 主 汽 门突 然 关 闭 而 引起 的发 电 机 逆 功 率 等 。 针 对 上 述 故 障 类 型 及 不 正 常运 行 状 态 , 陆 地 电网 规程 中和 海 上 石 油 平 台 电 力 系统 保
行 , 好 的保 障 生 产 的 顺 利 进 行 , 须 对 更 必 电力 系 统 进 行 全 面 的 监 控 和 管 理 。 电 保 继 护 的 基 本 任 务 是 能 够 显 示 电 气 元 件 的 不 正 常运 行 状 态 , 发 出相 应 信 号 , 将 故 并 并 障 器 件 从 电 力 系 统 中 切 除 , 证 其 他 无 保 故 障 部 分 正 常 运 行 。 此 , 电 保 护 必 须 因 继 满足选 择性 、 动性 、 速 灵敏 性 和 可 靠 性 等 要 求 。 电保 护 工 作 的 另一 个 重 要 内 容 是 继 对 源 和 动 力 。 确 保 电 力 系 统 安 全 稳 定 的运 继 电 保 护 整 定 计 算 , 各 种 继 电 保 护 给 为

海洋石油平台电气设备安全设计的建议措施研讨

海洋石油平台电气设备安全设计的建议措施研讨

海洋石油平台电气设备安全设计的建议措施研讨海洋石油平台处于特殊的环境当中,对平台电气设备的安全系数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为保证海洋石油平台电气设备的安全,在设计过程中,要求通过对平台电气设备安全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并从各个方面提出电气设备安全设计的建议措施。

标签:海洋石油平台;电气设备;安全设计1 海洋石油平台电气设备安全影响因素分析用于海上作业的海洋石油平台,长期处于高浓度盐雾、油雾的环境当中,各种腐蚀性气体、霉菌、凝露等,影响了电气设备的安全运行。

这些安全影响因素,可归纳总结为以下几点。

1.1 电气设备在高湿度的环境中,其绝缘电阻能力下降,并在盐雾的腐蚀作用下,电气设备的绝缘材料表皮逐渐老化,使得设备出现了漏电隐患。

存在漏电隐患的电气设备如果投入石油的开采作业,很容易造成触电事故,这也是当前国内石油开采过程中常见的安全问题。

1.2 石油开采现场,充斥各种可燃性极高的油雾和油气,而存在安全隐患的电气设备,可能会引燃这些油雾和油气,譬如电气设备的中性点不接地系统,在使用期间出现单相接地故障,而故障回路没有办法准确定位,即便配电盘发出公共报警,也很难再第一时间排除故障,从而形成了引燃油雾和油气的安全隐患。

1.3 人为的因素,也是形成平台电气设备安装隐患的影响因素。

在海上石油开采的过程中,由于电气操作人员安全意识薄弱,未能严格按照规章制度操作,部分施工人员设备操作水平低,缺乏必要的工作经验,使得电气设备操作频发安全性问题。

2 海洋石油平台电气设备安全设计建议措施基于海洋石油平台电气设备的安全影响因素分析结果,在进行电气设备安全设计的过程中,有必要选择合适的电气设备,并在设计的同时,兼顾设备的安全用电。

笔者结合相关的实践工作经验,提出以下几方面的设计建议措施。

2.1 电气设备选择海洋石油平台的电气设备,选用时需要考虑到海上石油平台作业环境腐蚀、潮湿等的特殊性,按照这些环境技术条件的要求,并有国船级社的证书。

海上石油平台电气系统的探究

海上石油平台电气系统的探究

海上石油平台电气系统的探究[摘要]海洋石油平台电气系统是海洋钻井平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海底石油和天然气的勘探、开采是一项高投资、高技术难度、高风险的工程,而电力系统的安全运转是海上石油平台进行正常、安全运行的必要条件。

因此电气系统的运行,直接关系到平台生产、运行以及经济效益的提高。

本文通过对海上石油平台电气系统各个方面的研究,对海上石油的生产、经济效益的提高具有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海上石油平台电气系统中图分类号:tf046.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 (2013)08-004-01一、前言石油是全球工业生产所需的重要能源之一,随着全球经济的不断增长,各国对石油消费需求不断增加,相比之下,海洋油气勘探开发迅速发展,不断获得重大发现,成为了油气勘探的热点。

电气系统是海上石油平台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基本特性由油田生产的属性决定。

因此,电气系统的安全运转,直接关系到平台生产、运行以及经济效益的提高随着海洋石油事业迅猛发展,海上采油自动化水平越来越高,对海上平台的电气系统水平的提高有了更高的要求。

深入研究和分析海上石油平台电气系统的运行特点,进行合理的配置,对海上油田开发和生产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

二、海上石油平台电气系统简介1、海上石油平台电气系统的构成海上石油平台大多由中心电站平台和井口平台组成,中心电站平台由变压器升压后,经过海底电缆向井口平台供电。

中心电站平台和井口平台均带有用电负荷,其用电负荷以电动机为主。

中心电站平台的主接线采用单母线分段方式,并设置母联断路器。

根据负荷的不同投入不同数目的发电机,由此可决定最大运行工况、正常运行工况和最小运行工况。

海上石油平台电气系统包含发电机、变压器、海缆、电动机、应急发电机以及综合负荷等电气设备。

(1)发电机:对于海上石油平台电力系统,发电机是海上生产和生活的唯一电源,其接入电网又呈辐射状,不存在陆网中双侧电源或环网供电的情况。

(2)变压器:变压器是一种静止的电器,它利用电磁感应作用将一种电压、电流的交流电:能转换成同频率的另一种电压、电流的电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5
危险区域的划分(美标)

美国(加拿大)国家电气法规将危险区域分为三级: Ⅰ级:一级区域指那些在空气中存在或可能存在着易燃气 体或油蒸气,其浓度足以形成爆炸或易燃混合物; Ⅱ级:指存在着可燃粉尘的部位; Ⅲ级:指出现容易燃烧的纤维和飞絮而造成的危险部位。

海上平台一般只涉及Ⅰ级危险区。 英文表示:Ⅰ级--ClassⅠ Ⅱ级--Class ⅡFra bibliotek
19
外壳防护等级的分类 GB 4208-84(等效IEC)

本标准以外壳防护能力为基础,规定了最高电压不超过69kV( 如有需要,经供需双方协议,额定电压可不超过72.5kV),借 助外壳防护的电气设备的外壳的分类分级系统,同时规定了 考核各种等级外壳防护性能的型式试验方法。 本标准中的分类系统所包括的防护形式有:
海洋石油平台电气系统
2008-7-5
海洋石油平台电气系统
概论
供电装置 用电设备
2
海洋石油平台电气系统

概论
海洋石油平台的种类
电气设备的环境条件
对平台电气设备的要求 适用的规范与标准 外壳防护等级的分类 电气设备的防爆安全
3
4
5
6
7
8
9
10
11
12
28
危险区域的划分(美标)

通常,对于一类区域与非分类区域之间的过渡区域,可视为 二类区域;

如果采用一种有效的手段来防止通风失败,那么用具有清洁 空气来源的充分正压通风,就可以排除这一过渡区域;
当一座建筑物(或类似封闭区域)由于内部装有特殊油气处 理设备。而“整体”被化为一类区域时,那么邻近其非气密 墙或孔洞处的地方则视为二类过渡区域(如门和窗)。

具有防止无线电干扰的措施;
14
适用的规范和标准

CCS海上移动平台入级和建造规范; CCS海上固定式平台安全规则; CCS钢质海船建造与入级规范; ABS海上移动平台入级和建造规范;
DNV近海平台的设计、建造和检验规范;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中华人民共和国海洋石油天然气行业标准; 中华人民共和国石油天然气行业标准; 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企业标准;
18
适用的国标、行业标准、企业标准

API RP 14FZ-2001(Recommended Practice for Design and Installation of Electrical Systems for Fixed and Floating Offshore Petroleum Facilities for Unclassified and Class I, Zone 0, Zone 1 and Zone 2 Locations) API RP 500-1998(Recommended Practice for Classification of Locations for Electrical Installations at Petroleum Facilities Classified as Class I, Division 1 and Division 2) API RP 505-1998(Recommended Practice for Classification of Locations for Electrical Installations at Petroleum Facilities Classified as Class I, Zone 0, Zone 1, and Zone 2)
20

外壳防护等级的分类 GB 4208-84(等效IEC)

表示防护等级的代号通常由特征字母IP和二个特征数字组 成。第一位数字指所述防护等级(固体防护)含义如下:
简短说明
无防护 防大于50mm 的固体导物 防大于12mm 的固体异物
数字
0 1

没 有 专 门 防 护

能防止直径大于50mm的固体导物进入壳内,能防止人体的某一大 面积部分(如手)偶然或意外地触及壳内带电部分或运动部件,不 能防止有意识的接近 能防止直径大于12mm长度不大于80mm的固体异物进入壳内,能防 止手指触及壳内带电部分或运动部件
26

危险区域的划分(美标)

Ⅰ级危险区分为两类,Ⅰ级1类和Ⅰ级2类: Ⅰ级1类(ClassⅠ, Division 1)部位是指: 在正常操作条件下,易燃气体或油蒸气达到可点燃浓度的 区域; 由于修理、维护工作或泄漏等原因,而经常存在易燃气体 或油蒸气到达可点燃浓度的区域 ;
由于设备或流程的中断或运行故障,可能释放出危险浓度 的易燃气体或油蒸气,并且也可能同时导致发生电气设备 故障而变成引燃源的区域 。
21
外壳防护等级的分类 GB 4208-84(等效IEC)

第二位数字指所述防护等级(液体防护)含义如下:
简短说明 含 没 有 专 门 防 护 滴水(垂直滴水)无有害影响 当外壳从正常位置倾斜在15°以内时,垂直滴水无有害影响 与垂直成60°范围以内的淋水无有害影响 任何方向溅水无有害影响 义
数字 0 1 2 3 4



海上石油平台修井机 第10部分:电气系统 2004
QHS 2007.10-

易燃易爆危险场所安全管理规定 QHS 4010-2003
16
适用的国标、行业标准、企业标准

用电安全导则 GB/T 13869-92 石油与石油设施雷电安全规范 GB 15599-95 10KV及以下变电所设计规范 GB 50053-94 外壳防护等级的分类 GB 4208-84 爆炸性气体环境用电气设备 GB 3836.1-2000 低压配电设计规范 GB 50054-95 电工电子设备防触电保护分类 GB/T 2501-90 电机外壳防护分级 GB 4942.1-85
22
IP防护等级图例
23
IP防护等级的最低要求
24
危险区域划分的国际标准

美国电气规程 (NEC) The 1999 U.S. National Electric Code 加拿大电气规程 (CEC) The 1998 Canadian Electric Code 国际电工委员会 (IEC) The International Electrotechnical Commission 欧洲电工技术标准化委员会 CENELEC(法文名称缩写)



通风进口必须位于非分类区域(非危险区)。
危险分类场所的通风系统必须完全独立于非分类区域的通风 系统。
31
危险区域的通风和加压(美标)
17
适用的国标、行业标准、企业标准

电缆线路施工及验收规范 GB 50168-92 电力负荷控制系统通用技术条件 GBT 15148_94 电力工程电缆设计规范 GB 50217-94
电气设备安全设计导则 GB 4064-83
API RP 14F-1999(Recommended Practice for Design and Installation of Electrical System for Fixed and Floating Offshore Petroleum Facilities for Unclassified and Class I, Division 1 and Division 2 Location)

海洋石油作业管理规则;
15
适用的国标、行业标准、企业标准

海上石油设施电气安全操作规程 SYT 6560-2003 石油设施电气设备安装一级一类和二类区域划分的推荐作法 SYT 10041-2002 危险(分类)区域中有关电气设备的气体、蒸气和粉尘的分 类 SYT 6519-2001 渤海海域井口平台机械、电气、仪表设计规定 QHS 30022002

专用于通风或排出潜在易燃气体或油蒸气的建筑物(或类似 的封闭区域)上的孔、洞(例如屋脊通风口和强制通风系统 的排风管)宜视为通风口,并做出相应的区域划分。如果孔 、洞来自于一级一类区域,要求一级一类区域周围应是二类 过渡区。二类区域的建筑物上的孔、洞向外1.5米(4.5英尺 )范围内应视为二类区域。

当一类区域围绕在某一特殊设备周围时,则二类区域边界 到一类区域边界的距离应等于一类区域边界的距离;
当一类区域为某一建筑物(或类似的封闭区域),则非气 密墙或孔洞3米 处(10英尺)的区域为二类区域。
29
危险区域的划分(美标)

当建筑物(或类似封闭区域)由于内设特定的油、气加工设 备而“整体”被划分为二类区域时,并不需要把二类区域由 于非气密性墙式开口(如门窗)而延伸到建筑物之外。但是 ,由于这些开口偶然可能传送易燃气体或油蒸气,为了提高 安全度,一般推荐不在紧贴这些开口处安装非防爆性飞弧或 高温的电力设备。
30
危险区域的通风和加压(美标)

通风是一种稀释某一区域可能泄放的易燃气体或油蒸气。 加压是一种避免易燃气体—空气或油蒸气—空气混合物从加 压区外进入到加压区的一种方法。 应注意空气流动方向以及通风进、出口的位置,以把交叉污 染的可能性降到最低。为引入新风,必须做出这样的规定, 即采用一种合理分配通风的方法,那就是在没有带走室内原 有空气的情况下,空气不允许直接从气体进口到气体出口( 短路),或者直接从气体出口又回到气体进口处。
2 3 4 5 6
防大于2.5mm 能防止直径大于2.5mm的固体异物进入壳内,能防止厚度(或直径) 的固体异物 大于2.5mm的工具、金属线等触及壳内带电部分或运动部件 防大于1mm的 能防止直径大于1mm的固体异物进入壳内,能防止厚度(或直径)大 固体异物 于1mm的工具、金属线等触及壳内带电部分或运动部件 防 尘 尘 密 不能完全防止尘埃进入,但进入量不能达到妨碍设备正常的程度 无尘埃进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