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学]第02章海洋药用生物第1节海洋微生物

合集下载

第02章海洋药用生物第6节

第02章海洋药用生物第6节

下页
• 药有酸咸甘苦辛五味,又有寒热温凉四气; 药有酸咸甘苦辛五味,又有寒热温凉四气; 酸咸甘苦辛五味 寒热温凉四气 • 海洋中药则性偏寒凉,味偏咸甘; 海洋中药则性偏寒凉,味偏咸甘;
GO
• 《中药大辞典》:128味海洋中药,咸味占 味海洋中药, 中药大辞典》 味海洋中药 咸味占71.35%;甘味 ; 占51.82%;咸味中咸寒占 ;咸味中咸寒占30.66%;咸平占 ;咸平占26.28%; ; • 原因:与海洋中药材生长于海水环境,体内及体表盐分较 原因:与海洋中药材生长于海水环境, 高,口尝味觉有关;与海洋中药以动物性药材居多有关。 口尝味觉有关;与海洋中药以动物性药材居多有关。
补阴药 drugs invigorating yin
• 性味甘凉或甘寒,能补阴、滋液、润燥,治疗阴液亏虚之证; 性味甘凉或甘寒,能补阴、滋液、润燥,治疗阴液亏虚之证; 甘凉或甘寒 • 补阴药有:海龟、牡蛎肉、墨鱼蛋(蛋白腺、缠卵腺)、西施 补阴药有 海龟、牡蛎肉、墨鱼蛋(蛋白腺、缠卵腺)、西施 )、 舌、海粉(海兔卵群)、海燕、鱼鳔胶等。 海粉(海兔卵群)、海燕、鱼鳔胶等。 )、海燕
一、概述
• 海洋中药 Marine traditional Chinese drugs • 是指:产于海洋的传统中药,或是传统中药中产于海 是指:产于海洋的传统中药,或是传统中药中产于海 海洋的传统中药 的部分。 洋的部分。 • 海洋中药具有鲜明的中国传统医药特点:品种特点、 海洋中药具有鲜明的中国传统医药特点:品种特点、 中国传统医药特点 采集加工特点、性味特点、功效特点、 采集加工特点、性味特点、功效特点、应用特点
海洋中药的应用特点: 海洋中药的应用特点: 应用特点
BACK
• 配伍组方(compatibility of medicines and formula ),是中药 配伍组方( ),是中药 临床应用的主要形式; 临床应用的主要形式; • 海洋中药以动物药材居多,味美可食;植物性药材,也多入 海洋中药以动物药材居多,味美可食;植物性药材,也多入 菜,具有较高的营养价值; 具有较高的营养价值; 营养价值 • 海洋中药在食疗、药膳中的应用十分广泛。 海洋中药在食疗、药膳中的应用十分广泛。 • 食疗和药膳? 食疗和药膳?

海洋药用生物(2)

海洋药用生物(2)

动物一、腔肠动物水螅虫纲、钵水母纲和珊瑚虫纲——抗菌、抗病毒,如海绵、珊瑚。

1、白皮子(指海蜇):“味咸涩,性温,消痰行积,止带祛风”,用于妇女劳损、积血带下和小儿风疾、丹毒等。

2、柳珊瑚:其前列腺素衍生物,可用于节育、分娩、人工流产、月经病、胃溃疡和气喘,还有调节血压和代谢的作用。

二、软体动物多板纲、双壳纲、腹足纲、头足纲——贝壳富含碳酸钙,能中和胃酸,减轻胃溃疡之疼痛,如瓦楞子、牡蛎壳等。

1、珍珠:镇静安神、清肝明目、解毒生津,能抑制老人脂褐素增多,促使细胞增强活力,延缓细胞老化,起到抗衰老的功效。

2、乌贼:其内壳即海螺鞘可治疗胃病, 用作止血剂,还可用于水肿、胃痛反酸、贫血头晕、湿痹、脚气、痔疮及妇女闭经等症,抗肿瘤、抗菌、止血、延缓衰老3、牡蛎:含牛磺酸,强肝解毒、淤血净化、恢复疲劳、滋容养颜、提高免疫、促进新陈代谢4、贻贝(俗名淡菜):能养肾清补、降低血压、抗心律失常。

5、芋螺毒素、石房蛤毒素:可抗癌三、节肢动物软甲纲、中十足目——甲壳类的甲壳素能抗癌,抑制癌、瘤细胞转移,提高人体免疫力及护肝解毒作用。

尤其适用于糖尿病、肝肾病、高血压、肥胖等。

1、寄居蟹:有清热散血、滋阴补肾、壮阳健胃、除湿热、利小便、破瘀解毒、消积止痛、抑制胆固醇、治心血管病等功效,而且含有抑瘤成分。

2、对虾:有补肾壮阳功能,可治神经衰弱、手足搐搦、乳疮、头疮、全身瘙痒、皮肤溃疡、疥癣等疾病。

3、中国鲎:的血液制成的鲎试剂,能检测细菌内的毒素和热原。

4、石绝明(鲍鱼的外壳):具有疗肝、肺风热、清除内胀的功效。

此外,还可以补肝肾、益经明目、开胃营养。

四、棘皮动物海参纲、海胆纲、海星纲——1、海参:含有硫酸软骨素(促进生长发育、增强免疫)、海参毒素(抑菌、抗癌),有补肾壮阳益气补阴、通肠润燥、止血消炎等功能。

2、紫海胆:含多种脂肪酸和氨基酸,有制酸止痛、清热消炎的功效,用于胃及十二指肠溃疡、甲沟炎等。

3、海星:富含海星皂苷及酸性粘多糖、氨基酸,和胃止痛、制酸、止泻、癫痫、甲状腺肿大等。

第02章海洋药用生物第1节海洋微生物

第02章海洋药用生物第1节海洋微生物

产生抗菌物质。
• 所产生的抗菌物质包括2个部分:
下页
• 一部分是脂溶性的抗革蓝阳性细菌的物质;
• 一部分是水溶性的广谱的抗生素。
• 后者经分离、纯化和鉴定,是一种新型的氨基糖苷类抗生
素,称为丁醚苷菌素。 • 对许多能产生钝化酶的细菌,具有强的抑制作用。 • 过去报道,丁醚苷菌素是由环状芽孢杆菌产生的,而由海 洋微生物产生还是首次报道。
嗜盐性
GO
• 嗜盐性-海洋微生物最普遍的特点 • 真正的海洋微生物的生长必需海水 • 海水中富含各种无机盐类和微量元素 • 钠为海洋微生物生长与代谢所必需 • 钾、镁、钙、磷、硫或其他微量元素也是某些海洋微生 物生长所必需的
嗜冷性
GO
• 90%海洋环境的温度都在5℃以下,多数海洋微生物的生
长要求较低的温度,超过37℃就停止生长或死亡。
• 从所做的极有限的海洋菌株的分离、纯化和鉴定中,屡次
获得新种或新的亚种,说明海洋的确是微生物新种属的
“聚宝盆”。
GO
2.海洋是独特生态系统工程的微生物的生存繁衍地
• 海洋是地球上早期生命的诞生地,环境独特,包罗了高 压、低营养、低温、无光照,以及局部高温、高盐,等, 所谓生命极限的环境。 • 从海洋分离到许许多多能生存繁衍于独持生态系统的新 的嗜压微生物、嗜热微生物、嗜盐微生物、嗜碱微生物 等。
下页
• 这些微生物都具有在特定的极端环境条件下生存繁衍 的能力和与之相适应的生理机能,与常见的微生物很 不一样,大部分是前所未见的新种属。 • 这类微生物的分离研究刚刚起步,这类特殊生态系统 中的生物已经引起药物开发研究者的重视。
下页
• 从福建泉州湾海泥中分离到一株嗜碱的海洋链霉菌2B,
有强的耐盐能力,特别能在pH 10的培养基里生长并

海洋中的微生物和植物可以被用于哪些医药领域

海洋中的微生物和植物可以被用于哪些医药领域

海洋中的微生物和植物可以被用于哪些医药领域海洋中是生命的诞生地之一,其中包含了广泛的微生物和植物资源,这些资源是人类医药领域中重要的研究对象。

本文将从海洋中的微生物和植物两个方面介绍这些资源在医药领域中的应用及前景。

一、海洋微生物在医药领域中的应用1. 海洋微生物治疗疾病海洋中的微生物有着独特的环境和资源,其中包括了许多对人体有益的生物活性物质。

例如,在海洋中存在着很多菌株,如冰蓝菌、海洋放线菌、海胆芽孢杆菌等,它们都有着抗生素、抗肿瘤、免疫调节等作用。

目前已有多种海洋微生物的代表菌株被用于治疗疾病,如鲑鱼胰腺炎、结核病、肝癌等。

2. 研发新药与陆地微生物相比,海洋微生物具有更强的生物活性物质。

这些微生物可以合成多种化合物,如硫醇、甲硫氨酸、脱氨核苷半乳糖和脱氨核苷半葡萄糖等,这些都是生命活动所必需的物质。

因此,研发新的海洋微生物药物将成为医学领域的重要发展方向。

3. 海洋微生物药物的前景目前,在海洋微生物药物的研究中,海洋放线菌是研究的热点之一。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科学家通过改良海洋放线菌中的抗生素分子结构,发现了一些新的抗生素分子,如伏马菌素等。

同时,海洋微生物药物也可用于治疗多种疾病,如抗菌、抗肿瘤和免疫调节等方面均有较大潜力。

二、海洋植物在医药领域中的应用1. 海洋植物对心血管疾病的治疗海洋中的大多数植物都能够合成多种维生素和矿物质。

其中海藻是饮食营养素和纤维素的重要来源,富含多种营养成分,主要包括海藻多糖、褐藻酸、类胡萝卜素等。

此外,海洋植物还含有丰富的抗氧化物质,具有抗氧化、降血压、调节血糖、改善血液循环等作用。

2. 海洋植物在肿瘤治疗中的应用海洋植物中,特别是种植于深水区的加勒比海海绵、褐藻等可分泌多种生物碱,这些物质具有很强的抗癌作用,已经成为目前研究的热点。

据国际肿瘤研究机构的研究表明,海藻等海洋植物中含有的多糖物质具有很强的抗癌作用,可以激活人体免疫系统,增强人体抵御癌症的能力。

海洋药用生物第6节

海洋药用生物第6节
鲍、乌贼等以及泥蒜(海葵)、星虫等。
补阴药 drugs invigorating yin
• 性味甘凉或甘寒,能补阴、滋液、润燥,治疗阴液亏虚之证; • 补阴药有:海龟、牡蛎肉、墨鱼蛋(蛋白腺、缠卵腺)、西施
舌、海粉(海兔卵群)、海燕、鱼鳔胶等。
补阳药 drugs invigorating yang
• 药膳是根据防病、治病、保健强身的需要,在中医药学、烹 饪学和营养学理论指导下,按药膳配方,将中药与某些具有 药用价值的食物相配伍,采用我国独特的饮食烹调技术和现 代科学加工方法,制作而成的具有一定色、香、味、形的美 味食品。(简言之,即药材与食材相配伍而做成的美食。)
• 药膳不同于一般的中药方剂,也有别于普通的饮食;是一种 兼有药物功效和食品美味的特殊膳食。
海洋药物
第2章 海洋药用生物
第2章 海洋药用生物
第1节 海洋微生物 第2节 海洋微藻类 第3节 大型海藻类 第4节 海洋无脊椎动物类 第5节 海洋脊椎动物类 第6节 海洋中药 思考题(3) :
中国医药出版社, 17.00 元
第6节 海洋中药
一、概述 二、海洋中药的功效分类 三、海洋中成药 四、我国的海洋生物制药和保健品开发
一、概述
• 海洋中药 Marine traditional Chinese drugs • 是指:产于海洋的传统中药,或是传统中药中产于海
洋的部分。 • 海洋中药具有鲜明的中国传统医药特点:品种特点、
采集加工特点、性味特点、功效特点、应用特点
海洋中药材的品种特点: BACK
• 海洋中药材(marine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al materials): 动物类多于植物类;
上页
二、海洋中药的功效分类:

海洋药理学

海洋药理学

海洋药理学是一门研究海洋生物中具有药用价值的成分及其作用机制的学科。

海洋生物资源丰富,种类繁多,其中许多生物中含有独特的活性成分,具有广泛的药理作用,对于治疗一些常见疾病具有很好的疗效。

本文将从定义、研究内容、发展现状、未来趋势等方面,对海洋药理学进行阐述。

一、定义海洋药理学是药学领域中的一个分支,主要研究从海洋生物中发现的具有药用价值的活性成分,包括蛋白质、多肽、脂类、色素、生物碱等,以及这些成分的作用机制和药用价值。

通过海洋药理学的研究,我们可以发掘海洋生物中的潜在药物资源,为人类治疗疾病提供新的手段。

二、研究内容海洋药理学的研究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海洋生物资源的收集和筛选:通过各种手段从海洋中收集具有药用潜力的生物样本,并进行初步筛选,确定具有药用价值的活性成分。

2. 活性成分的分离和结构鉴定:通过各种分离技术和方法,从海洋生物中分离出具有特定药理活性的成分,并对其进行结构鉴定。

3. 作用机制研究:研究海洋药物的作用机制,包括其对细胞信号转导、基因表达、蛋白质合成等方面的调节作用,为药物开发提供理论基础。

4. 药效学和安全性评价:通过动物模型和临床试验,评价海洋药物的疗效和安全性,为药物上市提供依据。

5. 海洋药物的剂型和给药途径研究:根据药物性质和临床需求,研究海洋药物的剂型和给药途径,以提高药物的稳定性和生物利用度。

三、发展现状近年来,随着海洋生物资源的开发和利用越来越受到重视,海洋药理学也得到了快速发展。

一方面,越来越多的海洋生物被发现具有独特的药理活性,为药物开发提供了丰富的资源;另一方面,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海洋药物的发现和开发手段也日益丰富,包括基因组学、蛋白质组学、代谢组学等新技术的应用。

此外,国际上对海洋药物的研究也越来越重视,成立了多个相关的国际组织和研究机构,推动了海洋药物研究的国际合作和交流。

四、未来趋势展望未来,海洋药理学将迎来更多的发展机遇和挑战。

一方面,随着海洋生物资源的不断开发和利用,将会有更多的新型药物资源被发现;另一方面,随着新技术的不断涌现和应用,将会有更多的新型药物开发手段和方法。

海洋微生物

海洋微生物
海洋微生物多样性是指所有海洋微生物种类、种内遗传变异和它们的生存环境的总称。自年等利用核酸序列 的测序来研究微生物的进化问题以来,对微生物的多样性的研究进入了一个崭新的阶段。属于海洋微生物的有海 洋病毒,海洋细菌和海洋真菌三大类。
谢谢观看
利用综述
利用综述
海洋是生命的发源地,其生物多样性远远超过陆生生物。海洋生物包括海洋动物、海洋植物和海洋微生物。 海洋约占地球表面积的7l%,是一个开放、多变、复杂的生态系统。正是海洋特殊的物理、化学因素的复杂性, 造就了生命活动的复杂性,物种资源、基因功能和生态功能上的生物多样性。海洋中生物资源极为丰富,生物活 性物质种类繁多,并且正在为人类提供着大量的食品,多种材料和原料,具有可再生的特点。已引起世界各国的 重视,具有巨大开发潜力。
嗜压性
海洋中静水压力因水深而异,水深每增加10米,静水压力递增1个标准大气压。海洋最深处的静水压力可超 过1000大气压。深海水域是一个广阔的生态系统,约56%以上的海洋环境处在100~1100大气压的压力之中,嗜压 性是深海微生物独有的特性。来源于浅海的微生物一般只能忍耐较低的压力,而深海的嗜压细菌则具有在高压环 境下生长的能力,能在高压环境中保持其酶系统的稳定性。研究嗜压微生物的生理特性必需借助高压培养器来维 持特定的压力。那种严格依赖高压而存活的深海嗜压细菌,由于研究手段的限制迄今尚难于获得纯培养菌株。根 据自动接种培养装置在深海实地实验获得的微生物生理活动资料判断,在深海底部微生物分解各种有机物质的过 程是相当缓慢的。
海水中的营养物质虽然稀薄,但海洋环境中各种固体表面或不同性质的界面上吸附积聚着较丰富的营养物。 绝大多数海洋细菌都具有运动能力。其中某些细菌还具有沿着某种化合物浓度梯度移动的能力,这一特点称为趋 化性。某些专门附着于海洋植物体表而生长的细菌称为植物附生细菌。海洋微生物附着在海洋中生物和非生物固 体的表面,形成薄膜,为其他生物的附着造成条件,从而形成特定的附着生物区系。

海洋生物的药用价值及研究进展

海洋生物的药用价值及研究进展

海洋生物的药用价值及研究进展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和人们对自然环境的不断关注,为了更好地挖掘自然资源的价值,海洋生物的药用价值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

许多海洋生物具有药用价值,它们不仅可以为人类提供疾病治疗方案,还可以帮助人类更好地了解海洋生物的生态特征与生命规律,为未来的海洋保护和利用提供帮助。

本文将介绍海洋生物的药用价值和研究进展。

一、海洋生物的药用价值海洋生物的药用价值具有很大的潜力,这些海洋生物可以提供各种药物、制剂、营养保健品以及化妆品等。

其中,海洋生物所含的天然化合物是最主要的物质。

1. 海洋植物不同种类的海藻和海藻类植物可被用来制备许多化合物,其中最常见的是多糖类物质,如海藻酸及其衍生物、海鞘多糖、绿藻莽草酸、海藻素以及锶/钾硫酸硫酸多糖。

2. 海洋动物深海中的动物是海洋生物中最有价值的群体之一,其有效化学物质主要来源于海绵、海洋螺和其他无脊椎动物。

一些在海洋生物中广泛存在的生物碱和酸是目前最值得关注的天然产物,如链霉菌素、昆阿酸、丝裂霉素、卡马西平、阿福霉素和紫杉醇等。

3. 海洋微生物海洋微生物是海洋生物中非常小但却有着重要地位的其中一种生物群体,其存在范围十分广泛,从泥浆中的细菌到深海底层的微生物都可以被用来制备天然药物。

海洋微生物分生产牛磺酸、均海磷酸、七邻菌素、海洋硫酸酯、黄铜海绵酸、韭洲素等成分。

二、海洋生物的研究进展随着现代科技的发展,对海洋生物的研究也不断深入,研究重点主要集中在海洋生物的来源、结构、活性以及药用价值等方面。

1. 海洋生物的来源和收集海洋生物资源广泛分布于全球各个海域,其来源多种多样,一般可归为深海、中层水体、海岸带等。

海洋生物的收集、分离和提取也是药用价值评估的重要环节之一。

目前,采用现代生物技术结合自动化设备和AI等技术手段可大大提高样品的质量和处理效率。

2. 海洋生物的结构和活性研究海洋生物的结构分析是药用价值研究的核心。

海洋生物分子结构学分析技术主要采用核磁共振(NMR)、X射线衍射(XRD)、质谱分析等手段。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水中大; 3. 不同类型的底质间细菌密度差异悬殊,泥土中高于沙土。
下页
微生物分布
• 海洋调查时常发现某一水层中细菌数量剧增,这种微 区分布现象主要决定于海水中有机物质的分布状况。
• 赤潮之后往往伴随着细菌数量增长的高峰。 • 利用微生物分布状况,可以指示不同水团或温跃层界
面处有机物质积聚的特点,进而分析水团来源或转移 的规律。
• 某些真菌是热带红树林上的特殊菌群; • 某些藻类与菌类之间存在着密切的营养供需关系,称
为藻菌半共生关系。
下页
酵母菌
• 大洋海水中酵母菌密度为每升 5-10个; • 近岸海水中可达每升几百至几千个; • 海洋酵母菌主要分布于新鲜或腐烂的海洋动植物体上; • 海洋酵母菌多数来源于陆地; • 只有少数种被认为是海洋种。
下页
细菌
• 海水中的细菌以革兰氏阴性杆菌占优势,常见的有假单胞 菌属等10余个属。
• 海底沉积土中则以革兰氏阳性菌偏多。芽胞杆菌属是大陆 架沉积土中最常见的属。
下页
真菌
• 海洋真菌多集中分布于近岸海域的各种基底上,按其 栖住对象可分为寄生于动植物、附着生长于藻类和栖 住于木质或其他海洋基底上等类群;
海洋药物
第2章 海洋药用生物
第2章 海洋药用生物
第1节 海洋微生物 第2节 海洋微藻类 第3节 大型海藻类 第4节 海洋无脊椎动物类 第5节 海洋脊椎动物类 第6节 海洋中药
第1节 海洋微生物
1. 海洋微生物概述 2. 海洋微生物-- 新药开发的重要资源 3. 顶头孢霉菌--头孢菌素 思考题
1.海洋微生物概述
• 在营养较丰富的培养基上,有的细菌于第1次形成菌落后即 迅速死亡,有的则根本不能形成菌落。
• 海洋细菌在形成菌落过程中,自身代谢产物积聚过甚而中 毒致死。
• 这种现象说明常规的平板法并不是一种最理想的分离海洋 微生物方法。
趋化性与附着生长
GO
• 海水中的营养物质虽然稀薄,但海洋环境中各种固体表面或 不同性质的界面上吸附、积聚着较丰富的营养物。
嗜盐性、嗜冷性 、嗜压性、低营养性、趋化性与附 着生长、多形性、发光性
嗜盐性
GO
• 嗜盐性-海洋微生物最普遍的特点 • 真正的海洋微生物的生长必需海水 • 海水中富含各种无机盐类和微量元素 • 钠为海洋微生物生长与代谢所必需 • 钾、镁、钙、磷、硫或其他微量元素也是某些海洋微生
物生长所必需的
嗜冷性
• 以海洋水体为正常栖居环境的一切微生物 • 是海洋生态系统中的重要环节 • 作为分解者,促进物质循环; • 海洋沉积成岩及海底成油成气,都起到了重要作用。 • 化能自养菌则是深海生物群落中的生产者。
下页
海洋微生物
1. 污损水工构筑物,在特定条件下的代谢产物,如氨、 硫化氢,毒化养殖环境,造成养殖业损失;
下页
• 从暂时或局部的效果来看,其活动结果可能是利弊兼有; • 但从长远或全局的效果来看,微生物的活动始终是海洋生
态系统发展过程中最积极的一环。
下页
• 海洋微生物多数是分解者 • 部分是生产者 • 具有双重的重要性 • 微生物参与海洋物质分解和转化的全过程。
下页

海洋中分解有机物质的代表性菌群:
下页
• 浅海微生物一般只忍耐较低的压力; • 深海嗜压细菌则具有在高压环境下生长的能力,能在
高压环境中保持其酶系统的稳定性。 • 研究嗜压微生物的生理特性必需借助高压培养器来维
持特定的压力。 • 严格依赖高压而存活的深海嗜压细菌,由于研究手段
的限制,难于获得纯培养菌株。
上页
低营养性
GO
• 海水中营养物质比较稀薄,部分海洋细菌要求在营养贫乏 的培养基上生长。
2. 颉颃作用消灭陆源致病菌; 3. 巨大的分解潜能几乎可以净化各种类型的污染; 4. 提供新抗生素以及其他生物资源;
随着研究技术的发展,海洋微生物日益受到重视。
下页
• 海洋微生物的特性
GO
• 海洋细菌的分布特点
• 海洋微生物在海洋环境中的作用
海洋微生物的特性
• 海洋环境以高盐、高压、低温、稀营养为特征。 • 长期适应复杂的海洋环境而生存,有其独具的特性:
• 多数海洋细菌都具运动能力。某些细菌还具有沿着某种化合 物浓度梯度移动的能力,称为趋化性。
• 某些专门附着于海洋植物体表而生长的细菌称为植物附生细 菌。海洋微生物附着在海洋中生物和非生物固体的表面,形 成薄膜,为其他生物的附着造成条件,从而形成特定的附着 生物区系。
多形性
GO
• 同一株细菌纯培养中,可以同时观察到多种形态,如球 形、椭圆形、大小长短不一的杆状或各种不规则形态的 细胞;
• 这种多形现象在海洋革兰氏阴性杆菌中表现尤为普遍。 • 这种特性是微生物长期适应复杂海洋环境的产物。
发光性
GO
• 海洋细菌中有少数几个属表现发光特性; • 发光细菌通常从海水或鱼产品上分离到; • 细菌发光现象对理化因子反应敏感,利用发光细菌作
为检验水域污染状况的指示菌。
海洋细菌的分布特点
• 分布广、数量多,海洋生态系统中,分布的规律: 1. 近海区的细菌密度较大洋大,内湾与河口内密度尤大; 2. 表层水和水底泥界面处细菌密度较深层水大,底泥中较海
GO
海洋微生物在海洋环境中的作用
• 海洋--世界上最庞大的恒化器,承受巨大的冲击(如 污染)而仍保持其生命力和生产力;
• 微生物在其中是不可缺少的活跃因素。
下页
• 开发利用海洋以来,竞争性的捕捞、航海活动、大工 业兴起带来的污染、海洋养殖场的无限扩大,使海洋 生态系统的动态平衡遭受严重破坏。
• 海洋微生物以其敏感的适应能力和快速的繁殖速度在 发生变化的新环境中迅速形成异常环境微生物区系, 积极参与氧化还原活动,调整与促进新动态平衡的形 成与发展。
GO
• 90%海洋环境的温度都在5℃以下,多数海洋微生物的生 长要求较低的温度,超过37℃就停止生长或死亡。
• 能在 0℃生长,或其最适生长温度低于20℃的微生物,称 为嗜冷微生物。
• 嗜冷菌主要分布于极地、深海或高纬度的海域中。细胞膜 构造、酶活力等具有适应低温的特点。
嗜压性
GO
• 水深增加10m,静水压力递增1个标准大气压 • 海洋最深处的静水压力可超过1000大气压 • 56%以上的海洋环境处在100-1100大气压的压力之中 • 嗜压性-是深海微生物独有的特性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