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is在地质的应用-最新

合集下载

GIS在环境地质研究中的应用

GIS在环境地质研究中的应用

GIS在环境地质研究中的应用地理信息系统(GIS)是一种利用计算机技术进行空间数据的集成、分析和显示的工具。

在环境地质研究中,GIS可以提供一种强大的方法来收集、处理和分析地质数据。

以下是GIS在环境地质研究中的一些应用。

1. 地貌分析:利用GIS,可以分析地形数据,绘制高程图和坡度图。

这有助于识别和研究地貌特征,如山脉、河流和湖泊。

地形分析还可以用于研究地质灾害风险,如滑坡和泥石流。

2. 水文模拟:GIS可以集成水文数据,如降雨分布、河流流量和地下水位。

通过分析这些数据,可以模拟水文过程,如洪水、土壤湿度和地下水补给。

这对于水资源管理和水环境保护非常重要。

3. 矿产资源勘查:GIS可以用于矿产资源的勘查和评估。

通过集成地质、地球化学和地球物理数据,可以识别潜在的矿产资源区域。

GIS还可以用于确定最佳的矿物勘探和开采方案。

4. 环境监测:GIS可以用于监测环境的变化和污染物的扩散。

通过收集和分析地理数据,可以评估环境质量和生态系统的健康状况,并提供决策支持,以保护环境和人类健康。

5. 土地利用规划:GIS可以用于土地利用规划和管理。

通过集成地理数据,如土地利用类型、土地所有权和土地价值,可以制定最佳的土地利用政策。

这对于合理利用土地资源、保护生态环境和实现可持续发展非常重要。

6. 环境风险评估:GIS可以用于评估环境风险和灾害潜在性。

通过集成地质、地形、气候和人口数据,可以分析和模拟自然灾害,如地震、洪水和风暴潮。

这有助于制定风险管理计划和减少灾害损失。

7. 生态保护:GIS可以用于生态系统的保护和恢复。

通过收集和分析生态数据,如物种分布和栖息地破碎性,可以评估生物多样性和生态系统服务的价值。

这有助于制定保护计划和管理自然资源。

GIS在环境地质研究中具有广泛的应用。

它不仅可以提供数据分析和可视化的工具,还可以为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提供决策支持。

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GIS在环境地质研究中的应用还将不断发展和扩展。

地理信息系统在地质矿产勘查方面的应用

地理信息系统在地质矿产勘查方面的应用

地理信息系统在地质矿产勘查方面的应用
地理信息系统(GIS)在地质矿产勘查方面的应用非常广泛。

以下是一些主要的应用:
1. 地质图制作:GIS可以用来制作地质图,包括地质图的数字化、符号化以及注记等。

这些地质图可以帮助矿产勘查人员了解矿区的地质情况,包括岩石类型、构造特征、地层分布等。

2. 空间分析:GIS具有空间分析的功能,可以帮助矿产勘查人员进行空间分析,包括地理分布、空间关系、空间模型等。

这些分析可以帮助矿产勘查人员了解矿区的地质结构、构造特征等。

3. 地球物理数据处理:GIS可以用来处理地球物理数据,包括磁、电、重力等数据。

这些数据可以帮助矿产勘查人员确定矿区的地质结构、岩石性质等。

4. 地质模型构建:GIS可以用来构建地质模型,包括三维地质模型、地质异常模型等。

这些模型可以帮助矿产勘查人员了解矿区的地质情况,包括岩石类型、构造特征、地层分布等。

5. 空间数据分析:GIS可以用来分析空间数据,包括数据的统计、可视化、分类等。

这些分析可以帮助矿产勘查人员了解矿区的地质结构、构造特征等。

总之,GIS在地质矿产勘查方面的应用非常广泛,可以帮助矿产勘查人员更好地了解矿区的地质情况,提高勘查效率。

地理信息系统(GIS)及其在地质矿产勘查中的应用

地理信息系统(GIS)及其在地质矿产勘查中的应用

地理信息系统(GIS)及其在地质矿产勘查中的应用地理信息系统(GIS)是一种以地理空间数据为基础,通过计算机技术进行地理信息处理、管理和分析的系统。

地质矿产勘查是利用地质学理论和方法,通过对地质矿产资源的调查、勘探和评价,确定其储量、品位以及开采可行性的过程。

GIS在地质矿产勘查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GIS在地质矿产资源调查中扮演着重要角色。

传统的地质调查通常需要采集大量的地质样本,并通过人工分析和整理进行数据统计。

而GIS可以通过对地表、地下地理信息的采集和整理,自动化地生成空间数据库,实现对地质样本数量、分布、属性等信息的统计与分析。

地质调查者可以通过GIS快速查找和获取所需数据,并在地图上可视化显示,从而更加高效地进行地质调查。

GIS在矿产资源勘探中发挥重要作用。

矿产勘探是寻找矿藏或目标矿床的过程,需要对勘探区域的地质、地貌、磁力、地电等信息进行综合分析。

GIS可以整合各类空间数据,并进行数据叠加分析、裂缝解译、异常分析等,辅助确定目标矿床的位置和类型。

GIS还可以支持勘探区域的3D可视化,通过地貌模拟和地下地质模型建立,帮助勘探人员更好地理解勘探区域的地质情况,指导勘探工作的选址和规划。

GIS在矿产资源评价中具有重要作用。

矿产资源评价是对矿床的储量、品位、开采可行性等进行综合评估的过程,需要对矿床周边的地质、地貌、地球化学等因素进行综合分析。

通过GIS可以将各项数据整合到一个平台上,并进行专题分析、空间插值等处理,对成矿规律进行定量评估。

GIS还能够通过地理信息的可视化展示,对矿产资源的储量和品位进行空间分布和连续性分析,为决策者提供更直观、更全面的评价结果。

GIS在矿产资源开发中提供了决策支持。

矿产资源开发需要考虑到经济、环境、社会和法律等因素。

GIS可以将空间数据与其他数据进行关联,分析各项影响因素的空间关系与交互作用,为决策者提供决策所需的多项指标。

GIS还可以通过场景模拟和风险评估等功能,对矿产资源开发方案进行预测和评估,为决策者提供决策支持。

GIS在环境地质研究中的应用

GIS在环境地质研究中的应用

GIS在环境地质研究中的应用引言:地质是揭示地球历史演化和理解自然环境的重要学科之一。

而环境地质研究是地质学在环境保护、灾害预测等方面的具体应用。

近年来,随着地理信息系统(GIS)技术的发展,它在环境地质研究中的应用也逐渐增多。

GIS技术为环境地质研究提供了强大的数据分析、空间分析以及决策支持的能力,大大提高了研究的效率和准确性。

本文将具体阐述GIS在环境地质研究中的应用,并探讨其发展前景。

一、环境地质数据的采集和处理:在环境地质研究中,GIS可以用于数据的采集和处理。

GIS具有数据处理和管理的优势,可以方便地将不同来源的环境地质数据整合和统一管理。

通过空间数据采集设备(如GPS),可以实时获取地理坐标信息,收集环境地质的相关数据。

通过GIS软件,可以对采集到的数据进行处理、分析和可视化展示,为环境地质问题的研究提供了支撑。

二、环境地质信息的空间分析:GIS在环境地质研究中的应用还体现在空间分析方面。

在环境地质研究中,空间分析是一项重要的任务,它以空间位置为基础,对自然资源、环境质量、地质灾害等方面进行分析和评估。

GIS技术可以通过空间叠加分析、缓冲区分析、三维可视化等方法,将环境地质信息与地理要素进行综合分析,发现地质灾害的潜在危险因素,预测地质灾害的发生概率。

三、环境地质问题的决策支持:GIS还可以为环境地质问题的决策提供支持。

环境地质研究中,决策支持是解决问题的关键环节。

GIS可以将数据、分析结果和模型相结合,为环境地质问题提供决策支持,帮助决策者选择合适的措施和方案。

在防治地质灾害方面,GIS可以根据地质灾害的分布、潜在的危险因素和人口分布等信息,利用模型和算法进行风险评估,为防灾减灾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四、GIS在环境地质研究中的应用案例:1. 环境地质调查和评估:通过采用GIS技术,可以对环境地质背景、土地利用、地质灾害等环境地质要素进行调查和评估,对环境污染和地质灾害的分布进行分析、判定和预测,为环境保护和城市发展提供科学依据。

浅谈GIS在地质勘探中的应用

浅谈GIS在地质勘探中的应用

浅谈GIS在地质勘探中的应用【摘要】地质勘探在资源勘探中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为了更好地开发地质资源,GIS技术被广泛应用于地质勘探中。

本文从数据整合和分析、空间展示与管理、资源评估、矿床勘探以及地震地质勘探等方面探讨了GIS在地质勘探中的应用。

文章指出GIS技术不仅可以促进地质信息的收集和整合,还可以帮助分析地质数据,优化资源评估和矿床勘探的过程。

本文还展望了GIS在地质勘探中的发展前景,并总结了GIS技术对地质勘探的促进作用。

通过GIS技术的应用,地质勘探将迎来更加高效和精准的发展。

【关键词】地质勘探、GIS、数据整合、空间展示、资源评估、矿床勘探、地震地质勘探、发展前景、促进作用、总结。

1. 引言1.1 地质勘探的重要性地质勘探是一项重要的工作,它对于社会经济发展和资源保障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地质勘探可以帮助我们更准确地了解地球的内部结构和地质构造,有助于发现和探索各类地质资源,如石油、矿产、地热等。

通过地质勘探,我们可以找到更多的矿产资源,保障国家的资源需求,推动工业和经济的发展。

地质勘探还可以帮助我们预测和防范地质灾害,如地震、滑坡、泥石流等,保护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

通过地质勘探,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地质灾害的形成机理和发展规律,及时采取有效的防灾措施,减少灾害带来的损失。

地质勘探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它不仅对资源开发和环境保护具有重要意义,还能为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和人类的生存安全提供坚实的保障。

我们需要加大对地质勘探工作的投入和支持,不断提升勘探技术水平,为推动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1.2 GIS在地质勘探中的作用1.数据整合与分析:地质勘探需要大量的地质、地貌、地形、矿产等数据,而GIS能够对这些数据进行整合和分析,帮助分析人员更好地理解地下结构和地质特征,为勘探提供有力支持。

2.地质信息的空间展示与管理:GIS可以将地质信息以空间数据的方式展示出来,使得地质勘探人员能够更直观地理解地质信息和地下构造,同时可以方便地对地质数据进行管理和更新。

地理信息系统(GIS)及其在地质矿产勘查中的应用

地理信息系统(GIS)及其在地质矿产勘查中的应用

地理信息系统(GIS)及其在地质矿产勘查中的应用地理信息系统(GIS)是一种将地理空间信息与属性信息相结合的信息处理工具,广泛应用于地理学、地质学、地质矿产勘查等领域。

它通过对地理数据进行收集、存储、管理、分析和展示,为决策制定者提供了重要的空间分析工具和决策支持系统。

在地质矿产勘查中,GIS的应用十分广泛。

GIS可以用来收集和存储地质数据。

地质矿产勘查需要大量的地质数据,包括地质构造、地质岩石类型、矿产资源分布等。

通过使用GIS技术,可以将这些地质数据进行统一管理和存储,提高数据的利用率和管理效率。

GIS可以进行地质数据的分析和处理。

通过对地质数据进行空间分析和属性分析,可以得到地质矿产资源的分布规律和特征。

通过空间分析,可以确定有利于矿产资源形成的地质条件和地质结构,为找矿勘探提供指导;通过属性分析,可以对矿产资源的品位、储量和可采度等进行评估,为矿产资源的开发利用提供依据。

GIS还可以进行地质信息的可视化展示。

通过将地质数据制作成地图、图表、三维模型等形式,可以直观地展示地质矿产资源的分布情况和矿产资源的特征。

这样不仅可以方便对地质数据进行观察和比较,还可以向决策制定者和公众传达地质信息,提高信息的传播效果。

GIS在地质矿产勘查中还有一些其他的应用。

GIS可以用于勘探目标的选取。

通过对地质数据进行分析比较,可以确定有利于矿产勘查的区域和目标。

GIS还可以进行勘探过程中的数据管理和追踪,对勘探过程进行监测和评估。

GIS在地质矿产勘查中的应用可以提高勘查效率和精度,为矿产资源的寻找、开发和利用提供重要的技术支持。

GIS还可以为决策制定者提供科学的决策依据,促进地质矿产资源的合理开发和利用,实现可持续发展。

地理信息系统(GIS)及其在地质矿产勘查中的应用

地理信息系统(GIS)及其在地质矿产勘查中的应用

地理信息系统(GIS)及其在地质矿产勘查中的应用地理信息系统(GIS)是一种集成地理空间数据、提供空间分析和可视化的技术,广泛应用于各种领域,包括地质矿产勘查。

在地质矿产勘查中,GIS技术被广泛应用于空间数据采集、分析和决策支持。

本文将介绍GIS在地质矿产勘查中的应用及其重要性。

一、GIS在空间数据采集中的应用GIS技术能够快速获取、存储和管理大量空间数据。

在地质矿产勘查中,GIS技术可以被用来收集和整合卫星和无人机遥感数据、GPS测量数据、地质数据、矿产资源数据等。

这些空间数据可以被整合到一个数据库中,用于后续的分析和决策。

通过对空间数据进行空间分析,可以提取出一些有意义的信息。

在地质矿产勘查中,GIS技术可以被用来进行以下空间分析:1.地形分析地形分析可以帮助勘探人员理解矿产资源的分布规律。

GIS可以将地形数据导入其中,生成地形分析模型,使用地形分析工具提取含有关键信息的地貌特征。

地质分析是勘探人员对地质现象的研究和描述。

GIS可以使用地质数据来进行地质分析,并生成地质图,以便地质勘探员进行分析和决策。

3.距离和路径分析距离和路径分析可以用来评估地理位置的可达性和空间分布的关系。

这会在挖掘成本和分布方案的制定方面提供重要指导。

三、GIS在决策支持中的应用在地质矿产勘查过程中,GIS技术可以被用来支持决策。

GIS技术能够提供预测、分类、模拟等决策支持功能。

GIS技术可以通过使用统计分析和机器学习算法来预测资源的含量和分布;模拟挖掘过程和对地理位置进行分类等。

例如,GIS技术可以被用来预测土地的可用性和环境风险。

GIS技术可以使用环境污染数据、土地利用数据、气象数据等来预测可能的环境风险,以便矿业公司制定可持续开发策略。

总之,GIS技术在地质矿产勘查中的应用不断增加。

GIS技术能够有效地整合和分析空间数据,支持矿业公司制定决策,并帮助勘探人员更好地理解矿产资源的分布规律。

GIS技术的应用为矿业行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重要支持。

GIS在环境地质研究中的应用

GIS在环境地质研究中的应用

GIS在环境地质研究中的应用GIS(地理信息系统)是一种将地理空间信息与属性信息相结合的技术,已被广泛应用于环境地质研究中。

环境地质研究是对地球表层的地质特征及其与环境之间相互作用关系进行科学研究。

GIS在环境地质研究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可以通过空间数据分析、地理信息查询、地图制作和地理信息系统模型等手段,帮助研究人员对环境地质进行深入研究,为环境保护和地质灾害防治提供重要支持。

本文将从GIS在地质资源调查中的应用、环境遥感与GIS在环境地质研究中的应用、GIS在环境地质灾害评价中的应用等几个方面来探讨GIS在环境地质研究中的应用。

一、GIS在地质资源调查中的应用地质资源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重要基础,对于地质资源的准确调查是有效利用和合理开发地质资源的前提。

而GIS技术在地质资源调查中的应用,为地质资源的管理和利用提供了强大支持。

GIS技术可以将地质勘探、地质调查、地质勘查成果等空间数据进行集成、建模和分析,在地理信息系统中建立了数字化的地质信息库。

通过GIS技术,可以方便地进行地质资源的资源量、品位、分布、成因等方面的分析和评价,为地质资源的合理开发提供科学依据。

GIS技术还可以实现地质资源的空间信息展示和智能查询,为相关部门和研究人员提供方便快捷的信息获取途径。

二、环境遥感与GIS在环境地质研究中的应用环境遥感是通过对地球表面的某些特定表征进行感知,获取地球表面信息并进行分析、研究的一门技术。

环境遥感技术与GIS技术的结合,可以为环境地质研究提供更多、更准确的数据支持。

利用环境遥感数据获取地表覆盖、地形地貌、植被分布、地表温度等环境地质信息,再通过GIS技术进行数据处理、分析和展示,可以实现对环境地质信息的快速获取和分析。

利用遥感数据获取地表植被分布情况,通过GIS技术融合高程数据和土壤信息,可以对地质环境的生物多样性进行空间分布和格局研究,为环境保护和生态修复提供依据。

三、GIS在环境地质灾害评价中的应用环境地质灾害评价是对地质环境中自然灾害如地震、泥石流、滑坡等进行科学评估和分析的工作。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3 基于八叉树和四面体的混合数据结 Based on octree and tetrahedral hybrid data structure
由于八叉树具有结构简单、操作方便的特点,但数据量随分 辨率的增大而成倍增加,而四面体网格既能保护原始数据,又具有精 确表示坐标和空间拓扑关系的能力。其基本思想是以八叉树作整体描 述,四面体作局部描述,并在八叉树结构中设置一个属性值来实现八 叉树与四面体格网的结合。。混合数据结构实现了数据结构的灵活性, 对提高表示精度,减少数据量是十分有利的。
• 应用软件:采用组件式GIS 桌面制图组件Super Layout , 它封装了 页面、制图元素等对象, 创建了标注、符号、直线、折线、矩形、圆 角矩形、椭圆、多边形、地图、复杂图框、指北针、比例尺、图例、 图片、表格等实体对象, 多个对象可以组合成复合对象; 可以对多个 选中对象进行剪切、复制、对齐、等距、居中、移动、缩放等操作; 支持地图的任意区域剪裁; 支持各种型号的打印机和绘图仪, 并且可 以根据设计纸面的大小进行智能分页打印。这些为实现基于GIS 的工 程地质制图奠定了基础。 • 图形分类:工程地质人员需要用平面图、剖面图、柱状图、等值线图 四类图件, 从不同角度反映场区的地质状况
3.2 数据库管理与可视化手段 Database management and visualization tools
合理有效的管理反映地质矿山中的各种现象的数据 需要数据库管理系统的支持,由于描述地质矿山现象的 数据结构中,涉及到对象嵌套和记录变长这样的数据特 征,因此最好采用面向对象的数据库管理系统才能有效 地进行管理。也可以充分利用现有关系数据库(如Acces s、SQL Server)的Binary和备注字段实现变长记录的管 理,但效率会有所降低。 • 可视化是地理信息系统的主要功能,也是直观地观 测空间数据库的主要手段。三维物体的可视化可以借鉴 三维几何造型的方法进行,但还远远不能满足地质矿山 中的三维现象的要求。目前三维对象可视化技术得到了 较大的发展,较为领先的主流3D软件有:OpenGL、QD3D (Quick Draw 3D)和Direct3D。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2. 三维GIS数据模型综述
Summary of three-dimensionalGIS data model
• 建立三维GIS的核心问题是三维数据结构,根据三 维数据结构的几何特征可以将三维数据结构分为 二类:即基于面表示的数据结构(Face-based d ata structure represented)和基于体表示的数据 结构(Based on volumetric data structures)
GIS生成的柱状图
GIS自动生成的剖面图
GIS生成的等值线图
• 首先可制作相应格式的四种图表模板。在地图上选择某个勘察孔, 根 据其相关的原位测试类型自动确定图表类型, 调用相应的柱状图制作 接口函数。接口函数内部自动读取对应的图表模板, 在固定项如孔号 工程名称、建设单位、勘察孔坐标和深度等按预定字体、样式附上内 容注记。 • 第二步:在主体部分, 根据垂直比例尺依次从浅到深画上勘察孔分层 的层底界线, 并根据岩土类型进行柱状填充。中间若有夹层、异常段 次等, 要画上层顶和层底界线,先对正常层上部分填充。 • 第三步:对夹层等根据其类型自动填充,最后对夹层下面的正常层填 充; 若有多个夹层、异常段次,依次进行, 以保证层序和填充的正确 性。
• 三维模型图数据结构
如图,该模型中将三 维空间对象抽象成: 结点—点状地物、弧 段、线状地物、面状 地物、数字表面模型、 断面、影像、像元、 体状地物、数字立体 模型、体元、柱状地 物、复杂地物共13类 空间地物和位置坐标 1个数据结构
3 三维GIS数据模型在地质矿山中应 用分析Three-dimensional GIS data mode l analysis in geological mining application
3、GIS与盆地模拟
GIS simulation of basin • GIS 的许多空间分析功能可直接运用于 盆地模拟中,随着GIS的三维数据模型的建 立和不断完善,盆地的真三维模拟将实现 ,也使建立时空一体化的盆地演化和成藏 动力学模型成为可能,具有十分广阔的发 展前景。
2.4基于边界表示的三维矢量数据结构 Boundary representation of three-dimensi onal vector-based data structures
环系来伸 构。描到 成这述地边 、种一质界 环结个领表 由构研域示 边中究。通 组认区即常 成为域以用 、体体点于 边由, 三 包界并边维 含面建 几 起划立环何 点分空 造 、、间界型 终界拓面, 点面扑 可 。由关体引 — — — —
3.1 数据模型的应用 Application data model
采用什么样的三维数据模型来描述地质矿山现象应针 对各类现象的特点而异。应本着描述结构简单、具有拓扑 关系、满足一定的空间精度、便于处理与分析的原则。由 于地质矿山现象的复杂性,描述的数据模型比较复杂,目 前还未见一个真正满足地质矿山领域的基于三维数据模型 的三维GIS软件。可以相信,采用面向对象技术与方法来 分析研究适合地质矿山现象的三维GIS数据模型是未来的 趋势。
GIS在地质绘图中的应用
• 工程地质通常利用勘探、物探、试验和监测等工程技术手 段, 调查、分析和评价区域(又称勘察场区) 的地质、环 境特征、岩土条件等, 以获取定性和定量的结果, 并用专 题图、报表和文字报告表现
• 要求:将GIS 应用于工程地质制图, 关键要实现分析应用结果或原始 数据可视化表达与编辑, 如复杂地层的填充、地质符号与线型表达; 图面整饰; 注记和页面输出等关键问题。
2.5矢量与栅格集成的三维数据模型 Integrated 3D vector and raster data models
由于矢量、栅格的三维数据结构各有其特点。 对于许多空间现象单独用矢量数据结构或单纯用 栅格数据结构均不能有效地解决所有的问题。基 于矢量与栅格集成的三维数据模型,并采用面向 对象的技术对空间对象进行抽象,概括出矢量与 栅格一体化的三维空间数据模型
1 三维栅格结构是将研究空间划分成三维空间阵列, 这种结构无数据压缩,占用较大的存贮空间,计算速度慢, 因此它是过渡性的结构,通常在处理过程中作中间表示使 用。 2 八叉树是一种更为有效的表示体的方法,是二维四 叉树在三维上的扩展,它是分层次地将研究空间分成八个 大小相等的栅格(八分体),直到所有八分体的属性值为0 或1为止。 3 不规则四面体结构是不规则三角形结构(TIN)向 三维的扩充,它以四面体作为最基本的体元来描述物体。 在这种结构中以连接但不重叠的不规则四面体构成格网。 它既可以描述建筑物等规则物体,也可以表示矿体、地表、 地层等不规则物体。
2.1 基于面表示的数据结构 Face-based data structure represented
面结构
网格
面片
边界
形状
• 基于面表示方法的特点是借助微小的面单元或面 元素来描述物体的几何特征。
1 格网是描述物体表面最常用的一种数据结构,它将 研究表面划分成规则的格网,每个格网上有一个对应的 属性值(如高程)。 2 形状结构通过对象表面点的斜率来描述,基本元素 是表面上各单元所对应的法线向量。形状模型的一个重 要应用实例是借助形状的浓淡技术来进行表面模型的重 建。 3 面片结构是用不同形状的面片来表示物体的表面, 面片的形状有正方形、规则三角形和不规则三角形等。
等值线图
• 等值线图是利用勘察孔分层数据得到某一地层的厚度、层 底或层顶深度等特征, 进行空间插值计算, 生成特征相等 的连续的点, 自动连成光滑的曲线, 以表现地层的厚度( 深度) 分布等情况。 • 生成步骤: 首先获取具有相同地层特征的钻孔层底(顶) 的离散数据, 利用GIS 强大的空间分析功能, 自动成的TI N 或GRID 数据, 再转换成等值线数据, 只需在新图层上 显示等值线和高程、厚度等特征标注, 后面的工作就类似 制作平面图了。
一 地质矿山现象极其复杂,既包括地层,断裂,矿体 等天然地质体,也包括钻孔,巷道,采矿区等人工设施。 对于平面状的地层界面来讲,可以用其走向、倾向和倾角 产状数据来表示,但实际上地层界面往往不是稳定的平直 面,而是顺走向和倾向都会发生变化而形成的曲面。 二 为了从三维角度来描述、观察矿体的品位变化情况, 不能用常规的数字等值线图来描绘,而要用等值面来表示。 为此可以采用三维趋势面Three-dimensional trend surfa ce拟合方法实现矿体品位空间分布的描述。
• 柱状图是根据钻孔分层、原位测试数据以相对规范的图表表现勘察点 垂直方向上的地层分布及其岩土力学特征, 包括钻孔柱状图、静力触 探试验成果图、十字板剪切试验成果图、动力触探试验成果图四种
剖面图
• 工程地质剖面图是根据剖面线上所有钻孔的分层特征及原位试验数据 生成的垂直断面图件, 它可直观地显示出场区某一方向上地层、构造 、矿体变化和矿床成矿规律等。 • 基于GIS 制作剖面图, 是柱状图的扩展, 分三个步骤自动生成。 • 第一步:自动生成图名、图框、图例、垂直比例尺和水平比例尺、水 平标高线、坐标线、剖面线及编号等要素; • 第二步: 根据水平和垂直比例绘钻孔垂直线、每一层岩性花纹填充 、层底界线及高程、钻孔组合注记、地层标记、取样符号和标贯击数 等, 若有夹层、异常段次类似柱状图自动异常填充、标出层底和层顶 高程; • 第三步: 相同地层连线(包括地表) , 其主要难点是空间插值和复杂 地层判断连线。
2.2 基于体表示的数据结构 Based
on volumetric data structures
基于体表示的结构是用体信息代替面信息 来描述对象的内部。应用这些表示,物体的体信 息可以被表示、分析和可视化。这种表示有:
1 2 3 4 5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