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筋混凝土课程设计
钢筋混凝土结构课程设计

钢筋混凝土结构课程设计题目:单向板肋梁楼盖设计姓名:班级:学号:所属学校:指导老师:时间:目录一、设计任务书2二、板的设计4三、次梁设计6四、主梁设计9五、结论16六、参考文献161一、混凝土结构课程设计任务书某三层工业仓库,层高由自己确定,标准层建筑平面如图所示,墙厚240mm,混凝土柱400×400mm。
房屋的安全等级为二级,该工程位于6度区,拟采用钢筋混凝土整浇楼盖(单向板肋梁楼盖),设计之。
一、设计资料1.板底做15mm 厚石灰砂浆粉刷,板面为水磨石子楼面。
2.柱网尺寸和楼面活荷载标准值。
表1.1题号L1(mm)L2(mm)活载(kN/m2)56 7200 6900 8.03.材料:混凝土强度等级采用C25,梁内受力主筋采用HRB335钢(f y=300 N/m2),其余均采用HPB300钢(f y=270 N/m2).钢筋混凝土:25kN/m3 石灰砂浆:17kN/m3 水磨石子楼面:0.65kN/m24.该厂房无特殊要求,设计时为一类环境,楼梯位于楼盖外部的相邻部分。
二、设计成果设计成果为计算书和结构施工图两部分。
本课程设计主要包括如下内容:2.1 计算书(计算内容)1.混凝土楼面板(梁)设计:包括板的布置、混凝土强度等级、板厚、板面标高、内力计算等。
可按考虑塑性内力重分布的方法计算板的内力。
计算板的正截面承载力。
2.次梁设计(按塑性理论)3.主梁设计(按弹性理论)4.格式及内容要求封面及目录;课程设计任务书;工程概况以及结构设计方案的选择;主体工程的详细结构计算书;对所完成设计的小结;参考文献。
计算正确,书写工整,字体端正,简图及表格应按先后顺序统一编号。
计算书由封面、目录、正文及参考文献组成,正文应编页码。
一律用A4 纸书写或打印,并装订整齐。
2.2 施工图(图纸内容)1.结构施工图:结构设计说明;2楼盖结构平面布置图,板的配筋图,比例1:100; 次梁、主梁配筋图(或剖面图),比例1:20 或1:40; 2. 图纸要求1)图纸上应有必要的结构设计说明,其内容一般为:钢筋强度等级、混凝土强度等级、混凝土保护层厚度及其他需要说明的内容。
钢筋混凝土结构课程设计心得体会

钢筋混凝土结构课程设计心得体会篇一:混凝土结构设计原理心得各位同学:如何学习好《混凝土结构设计原理》课程的基本内容,掌握好基本概念,迎接课程考试,争取好的成绩,是每位同学现在就应考虑的问题,机不可失,时不待我,希望大家引起重视,及时总结复习,投入全部的精力,做好考试准备,为今后的学习与工作打下一个扎实的基础。
以下是以往各届同学学习《混凝土结构》课程的心得体会,或许对你有所启迪,供本届同学学习参考:同学1:《混凝土结构设计原理》是结构设计专业一门重要的专业课,掌握的程度决定了你以后的工作,简单的讲就是以后你参加工作就要用它来养活你!我从已毕业的师兄那里了解到他们在工作的过程中用得最多的知识就是《混凝土结构设计原理》。
虽然做设计的要靠经验的积累,但是如果基本知识没有学好并且理解它你怎样去积累呢,所以学好它对自己有莫大的好处!下面我谈谈在上学期学习过程中的一点心得,跟大家互相交流一下。
大家都知道混凝土结构课程一共分成两部分,第一部分主要是设计原理,主要是讨论一些基本构件,比如梁、板、柱等等。
这部分内容讨论材料的性能、计算原理、构件(如受弯,受剪、受压、受拉和受扭等构件)的计算方法和配筋构造。
在学习的过程中要正确理解其本质现象并注意计算公式的适用条件。
混凝土结构设计课程给我一个最深的印象就是你在做每一道题时你都可以在课本找到相应的例子,不过如果你不去正确理解它而是照抄照搬的话十有八九你会出错。
结构设计要遵循规范来做,如果你不仔细考虑题目所给的条件去正确的应用公式,去考虑公式的适用性,那么你做出来的设计将会是豆腐渣工程。
混凝土结构设计课程的公式特别多,那些公式你不用浪费时间去记住它,因为只要你认认真真的去做老师布置的每一道习题而不要去抄别人的作业那么隔一段时间后你就能记住了。
那些公式在做题的过程中都会重复的使用。
另外,在讨论每个构件时每一章的前面都会画出构件的应力图,正确的理解构件应力图受力状态很重要,因为只要你理解了构件的受力状态很多基本公式都可以自己推导出来。
《钢筋混凝土结构课程设计》

网络教育学院《钢筋混凝土结构课程设计》题目:整体式单向板肋梁厂房单向板设计学习中心:奥鹏远程教育南京学习中心(直属)专业:土木工程年级: 2012 年秋季学号: 121306403541学生:惠严亮指导教师:1 基本情况本章需简单介绍课程设计的内容,包括厂房的尺寸,板的布置情况等等内容。
1、工程概况某某高新园区科技园某小区住宅,设计使用年限为50年,住宅小区采用砖混结构,楼盖要求采用整体式单向板肋梁楼盖。
墙厚370mm,柱为钢筋混凝土柱,截面尺寸为400400⨯。
mm mm2、设计资料(1)楼板平面尺寸为19.833⨯,如下图所示:m m图2.1 楼板平面图(2)楼盖做法详图及荷载图2.2 楼盖做法详图楼面均布活荷载标准值为:7kN/m2楼面面层用20mm厚水泥砂浆抹面,γ=20kN/m3,板底及梁用20mm厚混合砂浆天棚抹底,γ=17kN/m3楼盖自重即为钢筋混凝土容重,γ=25KN/m3④恒载分项系数1.2;活荷载分项系数为1.3(因工业厂房楼盖楼面活荷载标准值大于4kN/m2)⑤材料选用混凝土:C25钢筋:梁中受力纵筋采用HRB335级钢筋;板内及梁内的其它钢筋可以采用HPB235级。
2 单向板结构设计2.1 板的设计2.1.1 荷载板的永久荷载标准值80mm 现浇钢筋混凝土板 0.08×25=2 kN/m 220mm 厚水泥砂浆抹面 0.02×20=0.4 kN/m 2 20mm 厚混合砂浆天棚抹底 0.02×17=0.34 kN/m 2 小计 2.74 kN/m 2楼面均布活荷载标准值 7 kN/m 2永久荷载分项系数取1.2,因工业厂房楼盖楼面活荷载标准值大于4kN/m 2,所以活荷载分项系数取1.3。
于是板的荷载总计算值:①q=G γk g +ϕQ γk q =1.2×2.74+0.7×1.3×7=9.658kN/m 2②q=G γk g +Q γk q =1.2×2.74+1.3×7=12.388kN/m 2由于②>①,所以取②q=12.388kN/m 2,近似取q=12kN/m 22.1.2 计算简图次梁截面为200mm ×500mm ,现浇板在墙上的支承长度不小于100mm ,取板在墙上的支承长度为120mm 。
钢筋混凝土肋梁楼盖课程设计

钢筋混凝土肋梁楼盖课程设计第一部分:课程介绍1.1课程名称:钢筋混凝土肋梁楼盖设计1.2课程目的:本课程旨在帮助学生掌握钢筋混凝土肋梁楼盖的设计原理、计算方法和实际应用技能,为学生今后的工程实践提供基础支持。
1.3课程对象:本课程适合建筑工程、土木工程和相关专业的本科生或研究生,以及从事相关工程设计和施工的工程师、技术人员。
第二部分:课程大纲2.1基础知识介绍2.1.1钢筋混凝土结构概述2.1.2肋梁楼盖的定义和特点2.2肋梁楼盖结构原理2.2.1肋梁楼盖的受力特点2.2.2肋梁楼盖的结构构造2.3肋梁楼盖设计规范2.3.1钢筋混凝土设计规范概述2.3.2肋梁楼盖设计的相关规范和标准2.4肋梁楼盖结构计算方法2.4.1荷载计算原理2.4.2钢筋混凝土构件受力分析2.4.3肋梁楼盖设计的计算方法2.5肋梁楼盖实例分析2.5.1典型肋梁楼盖设计案例分析2.5.2肋梁楼盖结构设计的实际问题解决2.6肋梁楼盖设计软件应用2.6.1计算软件介绍2.6.2肋梁楼盖设计软件的操作和应用技巧第三部分:教学方法3.1理论教学和实践相结合3.1.1理论课程讲解3.1.2实例分析和案例教学3.1.3软件应用实践3.2学生参与式教学3.2.1学生独立或小组完成设计案例分析3.2.2班级讨论和分享3.3培养学生综合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3.3.1强调案例分析和问题解决3.3.2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工程实践能力第四部分:教学内容详细介绍4.1基础知识介绍4.1.1钢筋混凝土结构概述钢筋混凝土结构的组成和特点4.1.2肋梁楼盖的定义和特点肋梁楼盖的结构形式和用途4.2肋梁楼盖结构原理4.2.1肋梁楼盖的受力特点肋梁楼盖受力特点的分析和理解4.2.2肋梁楼盖的结构构造肋梁楼盖结构构造的要点和设计原则4.3肋梁楼盖设计规范4.3.1钢筋混凝土设计规范概述钢筋混凝土设计规范的基本内容和适用范围4.3.2肋梁楼盖设计的相关规范和标准肋梁楼盖设计的规范和标准要求4.4肋梁楼盖结构计算方法4.4.1荷载计算原理肋梁楼盖设计中荷载计算的基本原理4.4.2钢筋混凝土构件受力分析钢筋混凝土构件受力分析的基本方法和步骤4.4.3肋梁楼盖设计的计算方法肋梁楼盖设计计算的相关方法和步骤4.5肋梁楼盖实例分析4.5.1典型肋梁楼盖设计案例分析典型肋梁楼盖设计案例的分析和讨论4.5.2肋梁楼盖结构设计的实际问题解决肋梁楼盖设计中的实际问题及解决方法分析4.6肋梁楼盖设计软件应用4.6.1计算软件介绍目前常用的肋梁楼盖设计计算软件的介绍4.6.2肋梁楼盖设计软件的操作和应用技巧肋梁楼盖设计软件的基本操作方法和应用技巧第五部分:课程实践5.1设计案例实操5.1.1根据教师提供的实际案例,学生独立或小组完成肋梁楼盖设计5.1.2学生对设计结果进行讨论和分析5.2现场考察与实习5.2.1参观相关工程实践现场观摩相关肋梁楼盖工程实践现场,了解实际施工情况5.2.2实习实践学生参与相关工程实践,了解设计与施工现场的实际操作第六部分:考核与评估6.1平时成绩6.1.1课堂参与度6.1.2作业完成情况6.1.3课堂小测验成绩6.2期中考核6.2.1设计案例分析报告6.2.2考试成绩6.3期末考核6.3.1综合项目设计报告6.3.2实际操作能力评估第七部分:课程材料7.1参考书目7.1.1教材:《钢筋混凝土结构设计原理》7.1.2辅助教材:《钢筋混凝土设计手册》7.1.3专业期刊:《土木工程学报》7.2教学案例7.2.1肋梁楼盖设计实例资料7.2.2相关工程实践现场资料7.3软件操作指南7.3.1钢筋混凝土设计软件操作手册7.3.2肋梁楼盖设计软件使用指导第八部分:课程总结8.1学生学习效果总结8.1.1对课程内容的理解和掌握程度8.1.2实际操作能力的提升情况8.2教学反思和改进8.2.1学生反馈意见整理8.2.2教师教学方法总结与反思8.3课程展望8.3.1对学生今后工程实践的指导与建议8.3.2对相关课程的拓展与发展建议以上为钢筋混凝土肋梁楼盖课程设计大纲,希望对您的学习和工作有所帮助。
钢筋混凝土课程设计(完美版)

1、设计任务书 -------------------------------------------- 22、设计计算书 -------------------------------------------- 43、平面结构布置 ----------------------------------------- 44、板的设计 ---------------------------------------------- 45、次梁的设计 -------------------------------------------- 86、主梁的设计 ------------------------------------------- 127、关于计算书及图纸的几点说明------------------------------ 20附图1、板的配筋图---------------------------------------- 21附图2、次梁的配筋图-------------------------------------- 22附图3、主梁配筋图---------------------------------------- 2钢筋混凝土单向板肋梁楼盖课程设计设计题目设计某多层工业建筑(某生产车间)的中间楼面(采用现浇钢筋混凝土单向板肋梁楼盖) 设计资料31、题号题号见表1,表中有56道题目,学生可以选择不同的题目。
设计题号表12、生产车间的四周外墙均为承重砖墙,内设钢筋混凝土柱,其截面尺寸为400mn X 400mm 层高4.5m。
楼盖面层做法:20mn厚水泥砂浆找平后做10mn厚水磨石面层。
板底采用20mn厚混合砂浆天棚抹3荷载(1)楼面活荷载,见表1;(2)楼面面层:水磨石地面0.65kN/m2;灰。
(3)钢筋混凝土容重: 3*'=24 〜25kN/m ;(4)混合砂浆容重:F=17kN/m3;(5)水泥砂浆容重:= 20kN /m3。
钢筋混凝土结构课程设计

钢筋混凝土结构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让学生理解并掌握钢筋混凝土结构的基本概念、分类及特点;2. 使学生了解钢筋混凝土结构的受力性能、设计原理及构造要求;3. 引导学生掌握钢筋混凝土结构设计的基本方法及步骤。
技能目标:1. 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并解决实际工程中钢筋混凝土结构问题的能力;2. 提高学生运用设计软件进行钢筋混凝土结构设计的基本技能;3. 培养学生查阅相关规范、标准图集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培养学生对钢筋混凝土结构工程的兴趣,激发学生探索精神;2. 培养学生严谨、务实的学习态度,提高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和沟通能力;3. 引导学生关注我国建筑行业的发展,树立环保、节能、可持续发展的观念。
课程性质:本课程为专业核心课程,旨在使学生掌握钢筋混凝土结构的基本理论、设计方法及施工技术。
学生特点:学生具备一定的力学基础,具有较强的学习能力和实践能力,但缺乏实际工程经验。
教学要求:结合实际工程案例,采用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相结合的方式,注重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能够达到上述课程目标,为将来从事相关工作打下坚实基础。
二、教学内容1. 钢筋混凝土结构概述- 结构类型及特点- 钢筋混凝土材料的力学性能2. 钢筋混凝土结构设计原理- 受力分析及内力计算- 承载力计算与验算- 构造要求及抗震设计3. 钢筋混凝土构件设计- 混凝土梁、板的设计- 柱、墙的设计- 基础设计4. 钢筋混凝土结构施工技术- 施工准备及工艺流程- 钢筋制作与安装- 模板工程与混凝土浇筑- 施工质量控制与验收5. 钢筋混凝土结构设计实例分析- 简支梁设计实例- 框架结构设计实例- 高层建筑结构设计实例6. 钢筋混凝土结构设计软件应用- 软件操作方法与技巧- 工程案例分析与操作实践教学内容根据课程目标进行科学性和系统性组织,涵盖钢筋混凝土结构的基本理论、设计方法、施工技术及软件应用。
钢筋混凝土结构课程设计完整版.doc

钢筋混凝土结构课程设计完整版.doc【 1】一:引言本文档是针对钢筋混凝土结构课程设计的完整版。
钢筋混凝土结构是建筑工程中常用的一种结构形式,具有承载能力强、抗震性好等优点。
钢筋混凝土结构课程设计是学习该结构的基本理论和设计方法的重要环节,通过课程设计的学习,将培养出学生对钢筋混凝土结构的深入了解和设计能力。
二:设计要求1. 结构功能要求钢筋混凝土结构在设计过程中,需要满足建筑使用功能的要求,包括承载力、刚度、稳定性等方面的要求。
2. 构造要求钢筋混凝土结构设计时,需要采用适当的构造形式,确保结构的强度、稳定性和耐久性等方面的要求。
三:设计步骤及细化1. 结构荷载的计算和分析根据建筑物用途、规模和设计要求,计算和分析各种荷载情况,包括常规荷载、零陷荷载和地震荷载等。
2. 结构设计参数的确定根据结构的地理条件、建筑使用要求和构造要求,确定设计参数,包括截面形状、钢筋配筋等。
3. 结构荷载传递路径设计设计结构的荷载传递路径,确保荷载从上部传递到基础,包括楼板、墙体和柱子的设计。
4. 结构构造形式的确定根据结构的要求和具体情况,确定结构的构造形式,包括框架结构、剪力墙结构等。
5. 结构分析和验算对设计参数和结构构造进行分析和验算,确保结构的安全可靠。
四:附件本文档涉及附件如下:1. 钢筋混凝土结构设计计算书2. 结构设计图纸3. 相关参考文献五:法律名词及注释1. 建筑法:指我国《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筑法》。
注释:《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筑法》是我国建筑领域的基本法律规定,主要涉及建筑工程的基本原则、基本要求和相关责任及法律责任等内容。
2. 结构设计规范:指我国现行的《建筑结构设计规范》。
注释:《建筑结构设计规范》是我国建筑结构设计的基本规范,包括了结构设计的基本要求、设计计算方法和验算要求等。
【 2】一:绪论本文档是关于钢筋混凝土结构课程设计的完整版。
钢筋混凝土结构是一种常用的建筑结构形式,具有高强度、耐久性好等特点。
钢筋混凝土结构-课程设计报告

钢筋混凝土结构-课程设计报告1 混凝土结构的基本概念混凝土,一般是指由胶凝材料(如水泥),粗、细骨料(如石子、沙粒),水及其他材料,按适当比例配置,拌合并硬化而成的具有所需形体、强度和耐久性的人造石材。
简称为“砼”(tóng,Concrete)。
像这种由无筋或不配置受力钢筋的混凝土制成的结构称为素混凝土。
其凝固后坚硬如石,受压能力好,但受拉能力差,容易因受拉而断裂。
因此,就有在其中配置受力的普通钢筋、钢筋网或钢筋骨架的混凝土制成的结构,得到钢筋混凝土结构。
另外,还有预应力混凝土结构、型钢混凝土结构等种类的混凝土结构。
2 钢筋混凝土结构的发展2.1钢筋混凝土结构的发展钢筋混凝土是当今最主要的建筑材料之一,但它的发明者既不是工程师,也不是建筑材料专家,而是一位法国名叫莫尼尔的园艺师。
莫尼尔有个很大的花园,一年四季开着美丽的鲜花,但是花坛经常被游客踏碎。
为此,莫尼尔常想:“有什么办法可使人们既能踏上花坛,又不容易踩碎呢?”有一天,莫尼尔移栽花时,不小心打碎了一盆花,花盆摔成了碎片,花根四周的土却仅仅包成一团。
“噢!花木的根系纵横交错,把松软的泥土牢牢地连在了一起!”他从这件事上得到启发,将铁丝仿照花木根系编成网状,然后和水泥、砂石一起搅拌,做成花坛,果然十分牢固。
钢筋混凝土的发明出现在近代,通常为人认为发明于1848年。
1868年一个法国园丁,获得了包括钢筋混凝土花盆,以及紧随其后应用于公路护栏的钢筋混凝土梁柱的专利。
1872年,世界第一座钢筋混凝土结构的建筑在美国纽约落成,人类建筑史上一个崭新的纪元从此开始,钢筋混凝土结构在1900年之后在工程界方得到了大规模的使用。
1928年,一种新型钢筋混凝土结构形式预应力钢筋混凝土出现,并于二次世界大战后亦被广泛地应用于工程实践。
钢筋混凝土的发明以及19世纪中叶钢材在建筑业中的应用使高层建筑与大跨度桥梁的建造成为可能。
法国工程师艾纳比克1867年在巴黎博览会上看到莫尼尔用铁丝网和混凝土制作的花盆、浴盆、和水箱后,受到启发,于是设法把这种材料应用于房屋建筑上。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作者:
———————————————————————————————— 日期:
课程设计
第02号
钢筋混凝土整体式单向板肋形楼盖
设计
学生姓名
学号
所属学院
专业
班级
指导教师
日期
前 言
本设计是钢筋混凝土结构学课程学习的最后一个实践环节,是对课程作业的综合补充,对加深课程理论的理解和应用具有重要意义。此次课程设计目的是为了加强我对钢筋混凝土结构设计知识的进一步了解,学习钢筋混凝土结构设计的主要过程。提高钢筋混凝土结构的计算,设计及构造处理,绘制结构施工图的能力。培养正确熟练运用结构设计规范、手册、各种标准图集及参考书的能力。通过实际工程训练,初步建立结构设计,施工全面协调统一的思想。我的设计任务是根据已有的资料对某建筑物的楼盖进行设计。本设计由板的设计、次梁的设计及主梁的设计几部分组成,并按照设计指导的要求进行初步设计。由于初次设计,经验不足,难免有错误和不妥之处,请老师批评指正。
M1
MB
M2(M3)
MC
M1
MB
M2(M3)
MC
3.91
-3.91
2.66
-3.04
3.91
-3.91
2.128
-2.432
0.070
0.070
0.048
0.055
0.070
0.070
0.040
0.044
0.073
0.073
0.049
0.057
0.073
0.073
0.041
0.045
( )
31
10
310
1.1楼盖的结构平面布置
有资料查的尺寸为
1.2确定主次梁的跨度,根数及不得跨度。
1)确定主梁的跨度
查有关资料,可知主梁的跨度为5-8m,则初选6m,则 跨;反之,选用3跨,每跨长 。在规定范围内,既主梁的跨度为6.3m,既柱的间距为6.3m 。
2)确定次梁的跨度
查有关资料,可知次梁的跨度为4-6m,则初选5m,则 跨;反之,选用6跨,每跨长 。在规定范围内,既次梁的跨度为5.5m,既主梁的间距为5.5m 。
4.6主梁配筋计算及承载力计算13
五、配筋图ﻩ15
5.1板的配筋图如图ﻩ15
5.2次梁配筋图如图16
5.3主梁的配筋图如图16
致 谢ﻩ18
参考文献ﻩ18
ﻬ一、工程概况
某水电站厂房,采用钢筋混凝土内框架承重,外墙为 砖砌承重,内设钢筋混凝土柱,其截面尺寸为 ,柱高 。设计时,只考虑竖向荷载作用,采用单向板肋行梁楼盖,要求完成钢筋混凝土整体现浇楼盖的结构设计。
2)次梁的截面尺寸
查有关资料,次梁梁高与跨长的比值为1/18-1/12,既次梁梁高h在305mm-458mm,则次梁梁高h选用400mm,又查有关资料知梁截面宽度为高度的1/2-1/3,既次梁的宽度b在200mm-133mm,则次梁的宽度b选用160mm。既 。
3)板的厚度
查有关资料,板的厚度在60-120mm之间,则板的厚度选用100mm。
表1
截面
跨中弯矩
支座弯矩
M1
M2
M3
MA
MB
MC
弯矩计算系数 ( )1/111/Fra bibliotek61/16
0
( )
3.91
2.66
2.66
0
-3.91
-3.04
2.5板的正截面承载力计算
选用C25混凝土,钢筋选用HPB235, , ,K=1.20
计算结果如表2所示:
表2
截面
边区板带(①-②,⑥-⑦轴线间)
中间去板带(②-⑥轴线间)
三、次梁设计ﻩ7
3.1荷载设计值计算ﻩ7
3.2次梁的结构简图7
3.3次梁的计算跨度的确定ﻩ8
3.4次梁的计算简图8
3.5次梁的内力计算8
3.6承载力计算ﻩ9
四、主梁设计10
4.1主梁荷载设计值ﻩ10
4.2主梁的结构简图10
4.3主梁计算跨度的确定10
4.4主梁的计算简图11
4.5内力计算及包罗图ﻩ11
二、板的设计
2.1判别是单向板还是双向板(按塑性内力重分布方法计算)
板的长跨 为5.5m,短跨 为2.1m,则 ,2<2.62<3,则为双向板,但按单向板计算。
2.2荷载
荷载 标准值
厚混凝土板
厚水泥砂浆面层
20mm厚混合砂浆抹底
由资料查的:
永久荷载设计值:
可变荷载设计值:
合计
2.3板的计算简图及计算跨度的确定
ﻬ目录
一、工程概况ﻩ4
1.1楼盖的结构平面布置ﻩ4
1.2确定主次梁的跨度,根数及不得跨度ﻩ4
1.3绘制楼盖结构布置图ﻩ4
1.4确定主次梁的截面尺寸和板的厚4
二、板的设计ﻩ5
2.1判别是单向板还是双向板ﻩ5
2.2荷载 ﻩ5
2.3板的计算简图及计算跨度的确定ﻩ5
2.4板的弯矩设计值ﻩ6
2.5板的正截面承载力计算ﻩ6
可变荷载设计值:
荷载总设计值:
3.2次梁的结构简图如图4所示
次梁的结构简图 图4
3.3次梁的计算跨度的确定
边跨: =1.025 =1.025 (5500-100-120)mm=5412mm
= +a/2=5500-100-120+240/2=5400mm
取 =5400mm
中跨: = =5500-200=5300 取 =5300mm
174
191
( )
0
选配钢筋
Φ8/10@200
Φ8/10@200
Φ8@200
Φ8@200
Φ8/10@200
Φ8/10@200
Φ8@200
Φ8@200
实配钢筋 ( )
3
3
三、次梁设计(按考虑塑性内力重分布方法计算)
3.1荷载设计值计算
由板传来永久荷载设计值:
次梁自重设计值:
梁侧粉刷设计值:
永久荷载设计值:
1)板的结构简图如图2所示:
板的结构简图图2
注:a=120mm为板在墙上的支撑长度;b=160mm为次梁的宽度
2)计算跨度的确定
边跨的计算跨长:
中间跨计算跨长:
边跨与中间跨相差:
.
故可按等跨连续梁计算。
3)板的计算简图如图3所示
板的计算简图图3
2.4板的弯矩设计值
按塑性分析法计算均布荷载作用下的等跨连续板的弯矩: 计算结果如表1所示。
3)确定板的跨度
查有关资料,可知板的跨度为1.7-2.5m,则初选2m,则 跨;反之,选用3块,每跨长 。在规定范围内,既板的跨度为2.1m,既次梁的间距为2.1m 。
1.3绘制楼盖结构布置图,如图1所示。
楼盖结构布置图图1
1.4确定主次梁的截面尺寸和板的厚度。
1)主梁的截面尺寸
查有关资料,主梁梁高与跨长的比值为1/15-1/10,既主梁梁高h在420mm-630mm,则主梁梁高h选用500mm,又查有关资料知梁截面宽度为高度的1/2-1/3,既主梁的宽度b在250mm-166mm,则主梁的宽度b选用200mm。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