漂白粉安全技术说明书安全技术说明书

合集下载

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 MSDS( 漂白粉)

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 MSDS( 漂白粉)
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
标识
中文名:漂白粉
英文名:Bleaching powder
分子式:Ca(OCl)2
分子量:127
CAS号:
危规号:51509
理化性质
性状:白色粉,具有类似氯气的臭味。
溶解性:溶于水,呈碱性。
熔点(℃):
沸点(℃):
相对密度(水=1):0.65-0.8
临界温度(℃):
临界压力(MPa):
灭火方法:消防人员必须穿戴防毒面具或浸过大苏打溶液的口罩和全身防护服。灭火剂:水、雾状水。
毒性对人体危害吸入来自中毒。引起鼻、喉疼痛。蒸汽或粉尘能刺激眼睛、皮肤和呼吸系统。对皮肤和衣物的腐蚀性极强。
急救
应使吸入气体和粉尘的患者脱离污染区,安置休息并保暖。皮肤接触用大量水冲洗,再用肥皂彻底洗涤。脱去污染衣物,洗净后再用。误服立即漱口,急送医院救治。
防护
泄漏处理
对泄漏物处理必须戴好防毒面具和手套。扫起倒至空旷地方掩埋,被污染地面用水冲洗,经稀释的污水放入废水系统。
贮运
包装标志:氧化剂幅标志:腐蚀品UN编号:2208;2880包装分类:Ⅲ
包装方法:木箱或铁桶内衬三层防潮纸袋或塑料袋。
储运条件:储存于阴凉、干燥、通风的仓间内。避免暴晒、受潮和雨淋。与酸类、易燃物、还原剂隔离储运。工作时戴好用大苏打溶液浸润的口罩,并穿戴防腐服装。搬运时轻装轻卸,防止容器受损。漂白粉不稳定,他的有效成分随存放时间增加而降低,特别是夏季气温高时,每月损失1%-3%,且有自燃危险。因此不宜久存,储存期不超过六个月。
相对密度(空气=1):
燃烧热(KJ/mol):
最小点火能(mJ):
饱和蒸汽压(KPa):
燃烧爆炸危险性
燃烧性:

漂白粉

漂白粉

漂白粉、漂粉精类消毒剂卫生质量技术规范(试行)1. 适用范围本规范适用于以次氯酸钙为主要有效成分的漂白粉(片)、漂粉精(片)类消毒剂。

2. 技术要求2.1理化指标2.1.1使用中的漂白粉应当是白色、粉末状,有效氯含量应当>20%。

2.1.2使用中的漂粉精应当是白色或微灰色、粉末状,有效氯含量应当>55%。

2.1.3片剂的片重误差率应当<5.0%;泡腾片剂应当标明崩解时间,崩解时间应当<5.0min。

2.1.4用于餐饮具及瓜果蔬菜消毒的,其重金属(以铅计)含量应当≤30mg/kg,砷含量应当≤3.0mg/kg。

2.2 稳定性漂白粉(片)6个月内有效氯含量降解率应当≤15%,产品有效氯含量标识范围上下限波动应当<15%;漂粉精(片)12个月内有效氯含量降解率应当<10%,产品有效氯含量标识范围上下限波动应当<10%。

产品有效期内的有效氯含量不得低于标识范围的下限值。

2.3消毒效果应当符合表1要求。

表1 漂白粉、漂粉精类消毒剂消毒效果检测要求(1)“*”指杀灭试验使用的有机干扰物质浓度为0.3%。

(2)产品卫生安全评价时的检测要求:用于物体表面和织物消毒的做金黄色葡萄球菌定量杀灭试验;用于生活饮用水、果蔬消毒的做大肠杆菌定量杀灭试验;用于食饮具消毒的做脊髓灰质炎病毒灭活试验;用于体液污染物品、污水和排泄物等消毒的做细菌芽孢定量杀灭试验。

3. 使用范围与方法3.1 使用范围限用于一般物体表面、食饮具、果蔬、饮用水、织物及各类排泄物的消毒,并按照规定的使用浓度、消毒时间、使用方法使用。

3.2 使用方法使用的消毒液应当现用现配,具体使用方法见表2。

表2 漂白粉、漂粉精类消毒剂使用方法备注:有细菌芽孢污染或不明微生物时应适当增加消毒剂量。

4. 检验方法4.1 外观应当按照HG/T 2496-2006《漂白粉》、GB/T 10666-2008《次氯酸钙(漂粉精)》执行。

4.2 有效氯含量按照卫生部《消毒技术规范》中有效氯含量测定方法进行测定。

次氯酸钠说明书

次氯酸钠说明书

次氯酸钠安全技术说明中文名次氯酸钠英文名Sodium hypochlorite别名次氯酸钠溶液次氯酸钠(液体) 褪色,漂白剂安替福民次亚氯酸钠溶液其他名称次氯酸钠溶液次氯酸钠(液体) 褪色,漂白剂安替福民次亚氯酸钠溶液分子式NaOCl分子量74.43物性数据1. 性状:次氯酸钠为白色粉末,在空气中极不稳定。

受热后迅速自行分解,在碱性状态时较稳定。

一般工业品是无色或淡黄色液体,含有效氯为100~140g/L。

2. 密度(g/mL 25毒理学数据1.急性毒性[1]LD50:8500mg/kg(大鼠经口)2.刺激性[2] 家兔经眼:10mg,中度刺激。

3.致突变性[3] 微生物致突变:鼠伤寒沙门菌1mg/皿。

DNA损伤:大肠杆菌420μmol/L。

细胞遗传学分析:人淋巴细胞100ppm(24h)。

姐妹染色单体交换:人类胚胎149mg/L。

4.致癌性[4] IARC致癌性评论:G3,对人及动物致癌性证据不足。

生态学数据1.生态毒性暂无资料2 .生物降解性暂无资料3.非生物降解性暂无资料4.其他有害作用[5] 该物质对环境有危害,应特别注意对水体的污染。

分子结构数据计算化学数据性质与稳定性1.避免接触酸,还原剂,易氧化材料,有机材料,二氧化碳,胺,氨。

2.水溶液与碱金属,碱土金属和许多有机无机的活性化学药品是不相容的。

3.易溶于水生成烧碱和次氯酸,次氯酸再分解生成氯化氢和新生氧,因新生氧的氧化能力很强,所以次氯酸钠是强氧化剂。

其稳定度受光、热、重金属阳离子和pH 值的影响。

具有刺激气味。

尚未分离出无水试剂。

碱性溶液为无色液体。

缓慢分解出NaCl,NaClO3和O2。

分解速度与浓度和游离碱有关。

光照或加热能加速分解。

4.高浓度的次氯酸钠溶液在储存过程中浓度会自动降低。

固体次氯酸钠无论是在含有5个结晶水还是无水状态下均易发生爆炸。

它也是一种强氧化剂,因此应避免长时间的皮肤接触或吸入。

5.具有强氧化性和腐蚀性。

次氯酸钠说明书

次氯酸钠说明书

次氯酸钠说明书次氯酸钠安全技术说明中⽂名次氯酸钠英⽂名Sodium hypochlorite别名次氯酸钠溶液次氯酸钠(液体) 褪⾊,漂⽩剂安替福民次亚氯酸钠溶液其他名称次氯酸钠溶液次氯酸钠(液体) 褪⾊,漂⽩剂安替福民次亚氯酸钠溶液分⼦式NaOCl分⼦量74.43物性数据1. 性状:次氯酸钠为⽩⾊粉末,在空⽓中极不稳定。

受热后迅速⾃⾏分解,在碱性状态时较稳定。

⼀般⼯业品是⽆⾊或淡黄⾊液体,含有效氯为100~140g/L。

2. 密度(g/mL 25毒理学数据1.急性毒性[1]LD50:8500mg/kg(⼤⿏经⼝)2.刺激性[2] 家兔经眼:10mg,中度刺激。

3.致突变性[3] 微⽣物致突变:⿏伤寒沙门菌1mg/⽫。

DNA损伤:⼤肠杆菌420µmol/L。

细胞遗传学分析:⼈淋巴细胞100ppm(24h)。

姐妹染⾊单体交换:⼈类胚胎149mg/L。

4.致癌性[4] IARC致癌性评论:G3,对⼈及动物致癌性证据不⾜。

⽣态学数据1.⽣态毒性暂⽆资料2 .⽣物降解性暂⽆资料3.⾮⽣物降解性暂⽆资料4.其他有害作⽤[5] 该物质对环境有危害,应特别注意对⽔体的污染。

分⼦结构数据计算化学数据性质与稳定性1.避免接触酸,还原剂,易氧化材料,有机材料,⼆氧化碳,胺,氨。

2.⽔溶液与碱⾦属,碱⼟⾦属和许多有机⽆机的活性化学药品是不相容的。

3.易溶于⽔⽣成烧碱和次氯酸,次氯酸再分解⽣成氯化氢和新⽣氧,因新⽣氧的氧化能⼒很强,所以次氯酸钠是强氧化剂。

其稳定度受光、热、重⾦属阳离⼦和pH 值的影响。

具有刺激⽓味。

尚未分离出⽆⽔试剂。

碱性溶液为⽆⾊液体。

缓慢分解出NaCl,NaClO3和O2。

分解速度与浓度和游离碱有关。

光照或加热能加速分解。

4.⾼浓度的次氯酸钠溶液在储存过程中浓度会⾃动降低。

固体次氯酸钠⽆论是在含有5个结晶⽔还是⽆⽔状态下均易发⽣爆炸。

它也是⼀种强氧化剂,因此应避免长时间的⽪肤接触或吸⼊。

5.具有强氧化性和腐蚀性。

漂白粉

漂白粉

第一部分:化学品名称化学品中文名称:次氯酸钙化学品英文名称:calcium hypochlorite中文名称2:漂白粉英文名称2:Bleaching powder技术说明书编码:515CAS No.:7778-54-3分子式:Ca(ClO)2分子量:142.99第二部分:成分/组成信息有害物成分CAS No.次氯酸钙7778-54-3理化特性主要成分:工业级有效氯含量:一级≥32%;二级≥30%;三级≥28%。

外观与性状:白色粉末,有极强的氯臭。

其溶液为黄绿色半透明液体。

pH:熔点(℃):100(分解)相对密度(水=1): 2.35相对蒸气密度(空气=1): 6.9溶解性:溶于水。

主要用途:用作消毒剂、杀菌剂、漂白剂等。

其它理化性质:第十部分:稳定性和反应活性禁配物:强还原剂、强酸、氨、易燃或可燃物、水。

避免接触的条件:空气。

聚合危害:分解产物:其它有害作用:该物质对环境可能有危害,对水体应给予特别注意。

1774年舍勒发现氯气时同时发现了氯水对纸张、蔬菜和花具有永久性的漂白作用。

1785年法国化学家贝托雷提出把漂白作用应用于生产,并注意到草木灰水的氯气溶液比氯水更浓,漂白能力更强,而且无逸出氯气的有害作用。

1789年英国化学家台耐特(1761~1815)把氯气溶解在石灰乳中,制成了漂白粉。

现在漂白粉的制法还是把氯气通入消石灰,消石灰含水的质量分数要略少于1%,因为极为干燥的消石灰是不跟氯气起反应的。

生产漂白粉的反应过程比较复杂,主要反应可以表示如下:3Ca(OH)2+2Cl2=Ca(ClO)2+CaCl2·Ca(OH)2·H2O+H2O在较高级的漂白粉中,氯化可按下面的化学方程式进行,反应比较完全。

2CaCl2·Ca(OH)2·H2O+2Cl2+8H2O=Ca(ClO)2+3CaCl2·4H2O漂白粉是混合物,它的有效成分是Ca(ClO)2。

商品漂白粉往往含有Ca(OH)2、CaCl2、Ca(ClO2)2和Cl2等杂质。

消石灰(氢氧化钙)安全技术说明书

消石灰(氢氧化钙)安全技术说明书

化学安全品技术说明书MSDS产品名称:消石灰(氢氧化钙)企业名称:地址:邮编:电话:应急咨询电话:填写日期:第一部分化学品及企业标识化学品中文名称:氢氧化钙化学品英文名称:calcium hydroxideCAS号:1305-62-0企业名称:地址:邮编:电子邮件地址:传真号码:企业应急电话:技术说明书编码:第二部分成分/组成信息第三部分危险性概述危险类别:侵入途径:吸入、食入、经皮吸收健康危害:本品属强碱性物质,有刺激和腐蚀作用。

吸入本品粉尘,对呼吸道有强烈刺激性。

可引起化学性肺炎。

眼接触有强烈刺激性,可致灼伤。

误落入消石灰池中,能造成大面积腐蚀灼伤,如不及时处理可致死亡。

长期接触可致皮炎和皮炎溃疡。

环境危害:对环境有害,对水体可造成污染燃爆危险:本品不燃,具腐蚀性、强刺激性,可致人体灼伤。

第四部分急救措施皮肤接触:立即用水冲洗接触部位,脱去污染的衣物。

眼睛接触:立即提起眼脸,用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冲洗至少15分钟。

吸入: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

保持呼吸道通畅。

如呼吸困难,给输氧。

如呼吸停止,立即进行人工呼吸。

就医。

食入:误入口内立即用清水漱口并服大量冷开水催吐,就医。

第五部分消防措施第六部分泄漏应急处理泄漏应急处理:隔离泄漏污染区人员至安全区,并进行隔离,限制出入。

切断火源。

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自给式呼吸器,穿消防服。

尽可能切断泄漏源。

防止进入下水道、排洪沟等限制性空间。

消除方法:小量泄漏:用砂土或其它不燃材料吸附或吸收。

也可以用大量水冲洗,洗水稀释后放入废水系统。

大量泄漏:构筑围堤或挖坑收容;用泡沫覆盖,降低蒸汽的伤害。

用防暴泵转移至槽车或专用收集器内,回收或运至废物处理所处置。

第七部分操作处置与储存操作注意事项: 密闭操作,全面通风。

操作人员必须经过专门培训,严格遵守操作规程。

建议操作人员佩戴过滤式防毒面具(半面罩),戴化学安全防护眼镜,穿透气型防毒服,戴橡胶耐油手套。

远离火种,热源,工作场所严禁吸烟。

漂白粉的正确使用方法

漂白粉的正确使用方法

漂白粉的正确使用方法漂白粉是一种常见的清洁用品,可以用于漂白衣物、清洁厨房卫生间等多种场合。

但是,如果使用不当,漂白粉可能会对人体和环境造成危害。

因此,正确的使用方法非常重要。

下面,我们将详细介绍漂白粉的正确使用方法,希望能够帮助大家安全、有效地使用这一产品。

首先,选择合适的漂白粉。

在购买漂白粉时,要注意产品的质量和品牌信誉。

优质的漂白粉可以更好地发挥漂白和杀菌的作用,同时对衣物和环境的影响也会更小。

因此,建议选择知名品牌的漂白粉,并注意查看产品的生产日期和保质期,避免使用过期产品。

其次,正确稀释漂白粉。

在使用漂白粉时,一定要按照说明书上的比例将漂白粉稀释后再使用,切不可直接使用浓缩的漂白粉。

一般来说,漂白粉的稀释比例为1,99,即1份漂白粉加入99份水。

稀释后的漂白液可以更均匀地作用于衣物或清洁物体表面,避免因浓度过高而对物品造成损害。

另外,正确使用漂白粉的时间和温度也非常重要。

一般来说,漂白粉的作用时间不宜过长,通常在15-30分钟左右即可。

同时,漂白粉的作用温度也会影响其漂白效果,一般在40-60摄氏度的温水中使用漂白粉效果更佳。

在使用漂白粉时,一定要注意不要和其他清洁剂混合使用,以免产生有害气体。

最后,正确的漂白后处理也是非常重要的。

在使用漂白粉漂白衣物后,一定要充分清洗,确保漂白粉残留物被彻底清除。

同时,漂白粉在使用后要储存在干燥通风的地方,避免受潮或暴露在阳光下,以免影响其漂白效果和使用寿命。

总之,漂白粉是一种常见的清洁用品,正确使用漂白粉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清洁和消毒。

但是,为了保护自己和环境,我们一定要严格按照说明书上的方法来正确使用漂白粉,避免出现意外情况。

希望大家在使用漂白粉时能够注意以上几点,做到安全、高效地使用这一产品。

漂白粉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

漂白粉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

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产品名称: 漂白粉按照GB/T 16483、GB/T 17519 编制修订日期: 最初编制日期:版本:第1部分化学品及企业标识化学品中文名:漂白粉化学品英文名:Calcium Hypochlorite企业名称:企业地址:传真:联系电话:企业应急电话:产品推荐及限制用途:For industry use only.。

第2部分危险性概述紧急情况概述:可能加剧燃烧;氧化剂。

吞咽有害。

造成严重皮肤灼伤和眼损伤。

GHS危险性类别:氧化性固体类别 2急性经口毒性类别 4皮肤腐蚀/ 刺激类别1B危害水生环境——急性危险类别 1标签要素:象形图:警示词:危险危险性说明:H272 可能加剧燃烧;氧化剂。

H302 吞咽有害。

H314 造成严重皮肤灼伤和眼损伤。

H400 对水生生物毒性极大。

防范说明:•预防措施:•P210 远离热源/火花/明火/热表面。

禁止吸烟。

•P220 避开/贮存处远离服装/可燃材料。

•P280 戴防护手套/穿防护服/戴防护眼罩/戴防护面具。

•P264 作业后彻底清洗。

•P270 使用本产品时不要进食、饮水或吸烟。

•P260 不要吸入粉尘/烟/气体/烟雾/蒸气/喷雾。

•P273 避免释放到环境中。

•事故响应:•P370+P378 火灾时:使用灭火器灭火。

•P301+P312 如误吞咽:如感觉不适,呼叫解毒中心/ 医生•P330 漱口。

•P301+P330+P331 如误吞咽:漱口。

不要诱导呕吐。

•P303+P361+P353 如皮肤(或头发)沾染:立即脱掉所有沾染的衣服。

用水清洗皮肤/淋浴。

•P363 沾染的衣服清洗后方可重新使用。

•P304+P340 如误吸入:将人转移到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舒适体位。

•P310 立即呼叫解毒中心/医生•P321 具体治疗 ( 见本标签上的…… )。

•P305+P351+P338 如进入眼睛:用水小心冲洗几分钟。

如戴隐形眼镜并可方便地取出,取出隐形眼镜。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泄 隔离泄漏污染区,限制出入。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防尘面具(全面罩),穿防毒服。不要直接接 漏 触泄漏物。勿使泄漏物与还原剂、有机物、易燃物或金属粉末接触。小量泄漏:避免扬尘,用 处 洁净的铲子收集于干燥、洁净、有盖的容器中,转移至安全场所。大量泄漏:用塑料布、帆布 理 覆盖。然后收集回收或运至废物处理场所处置。

健 本品粉尘对眼结膜及呼吸道有刺激性,可引起牙齿损害。皮肤接触可引起中至重度皮肤损害。 康 危 害
皮肤接触:立即脱去污染的衣着,用肥皂水和清水彻底冲洗皮肤。就医。眼睛接触:立即提起 急 眼睑,用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冲洗。就医。 救 吸入: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道通畅。如呼吸困难,给输氧。如呼吸停止,立
储存于阴凉、通风的库房。远离火种、热源。库温不超过 30℃,相对湿度不超过 80%。包装要 求密封,不可与空气接触。应与还原剂、酸类、易(可)燃物等分开存放,切忌混储。不宜大 量储存或久存。储区应备有合适的材料收容泄漏物。 储 运输:铁路运输时应严格按照铁道部《危险货物运输规则》中的危险货物配装表进行配装。运 运 输时单独装运,运输过程中要确保容器不泄漏、不倒塌、不坠落、不损坏。运输时运输车辆应 配备相应品种和数量的消防器材。严禁与酸类、易燃物、有机物、还原剂、自燃物品、遇湿易 燃物品等并车混运。运输时车速不宜过快,不得强行超车。运输车辆装卸前后,均应彻底清扫、 洗净,严禁混入有机物、易燃物等杂质。
表 1-26 漂白粉的危险、有害因素识别表
中文名称:漂白粉;次氯酸钙
英文名:calcium hypochlorite;Bleaching powder
标 分子式:Ca(ClO)2
识 危规号:51043
相对分子质量:142.99 UN 编号:1748 危险化学品序号:1621 CAS 号:7778-54-3
爆 燃烧性:本品助燃,具刺激性。
炸 危险特性:强氧化剂。遇水或潮湿空气会引起燃烧爆炸。与碱性物质混合能引起爆炸。接触有
危 机物有引起燃烧的危险。受热、遇酸或日光照射会分解放出剧毒的氯气。

性 消防措施:消防人员须佩戴防毒面具、穿全身消防服,在上风向灭火。灭火剂:直流水、雾状
水、砂土。
毒 急性毒性:LD50:850 mg/kg(大鼠经口) LC50:无资料
即进行人工呼吸。就医。
食入:饮足量温水,催吐。就医。
呼吸系统防护:可能接触其粉尘时,建议佩戴头罩型电动送风过滤式防尘呼吸器。身体防护: 穿胶布防毒衣。 防 眼睛防护:呼吸系统防护中已作防护。 护 手防护:戴氯丁橡胶手套。 其他防护:工作现场禁止吸烟、进食和饮水。工作完毕,淋浴更衣。保持良好的卫生习惯。
外观与性状:白色粉末,有极强的氯臭。其溶液为黄绿色半透明液体。
理 化 熔点(oC):100(oC): 质
饱和蒸气压(kPa):
相对密度(水=1):2.35 相对密度(空气=1):6.9
稳定性:稳定
燃烧分解产物:氯化物、氧化钙
燃 聚合危害:不聚合

禁忌物:强还原剂、强酸、氨、易燃或可燃物、水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