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生植物及其应用前景

合集下载

城市水体净化中水生植物的选择及应用研究

城市水体净化中水生植物的选择及应用研究

城市水体净化中水生植物的选择及应用研究城市水体净化是当前环境保护领域的热点问题之一。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城市水体污染日益严重,给人们的生活和健康带来了严重的威胁。

在城市水体净化中,水生植物的选择及应用研究成为了一项重要的课题。

水生植物因其具有独特的富集污染物、吸收营养物质和改善水质的作用,成为了城市水体净化中的活性植物修复材料。

本文将对城市水体净化中水生植物的选择及应用研究进行探讨,以期为城市水体净化工作提供一定的理论和实践指导。

水生植物是指生长在水中或水边的植物,如莲蓬、芦苇、荷花等。

水生植物对城市水体净化有着重要的作用,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吸附污染物:水生植物的根系可以吸附水体中的废水、重金属离子等有害物质,起到净化水质的作用。

2. 吸收营养物质:水生植物对水中的氮、磷等营养物质具有较强的吸收能力,可以有效减少水体中的营养盐含量,防止水体生态系统的富营养化。

3. 改善水质:水生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可以释放出大量的氧气,提高水体的溶解氧含量,改善水质环境。

水生植物在城市水体净化中具有重要的生态功能和生物修复作用,成为了城市水体净化工作中的重要资源。

二、城市水体净化中水生植物的选择原则在城市水体净化中选择合适的水生植物显得尤为重要,合理的选择能够发挥水生植物的最大效益。

那么,在选择水生植物时应该遵循哪些原则呢?1. 适应性强:选择的水生植物应具有较强的适应性,在不同的水质环境中都能够良好生长,且对环境的变化有一定的耐受性。

2. 生长迅速:选择的水生植物应该具有较快的生长速度,能够在较短的时间内形成一定的覆盖面积,以提高水生植物对水体的净化效果。

3. 净化能力强:选择的水生植物应具有较强的吸附污染物和吸收营养物质的能力,能够起到有效净化水质的作用。

4. 生态效益高:选择的水生植物应该能够提高水体的生态效益,促进水中生物多样性的恢复和发展。

在实际的城市水体净化工作中,根据水体的具体情况和污染物的种类,可以选择合适的水生植物进行配植,以达到最佳的净化效果。

水生植物对污染物的清除及其应用

水生植物对污染物的清除及其应用

水生植物对污染物的清除及其应用水生植物是指在水中、湿地或泥沼等环境中生长的植物,它们具有很好的吸收和分解水体中的营养物质、重金属离子和有机物等的能力,能够有效地对水体进行净化。

这种绿色植物对环境的保护有着重要的意义,而且还有一些实用的应用。

一、水生植物净化污染物的机制在清除水体污染物的过程中,水生植物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它们吸收、分解、沉淀和切割污染物,进而净化水体。

水生植物清除污染物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机制:1、生长和代谢。

水生植物通过根、茎和叶等器官生长代谢过程中摄取了水中的营养物质,如氮、磷等,减少水中的营养盐浓度,防止富营养化,对水质的净化起到了作用。

2、吸收和积累有机物。

水生植物具有吸收和积累有机物的能力,可以有效地去除水体中的有机物、化学污染物和放射性污染物等有害物质,减少或消除水体异味和色度等问题。

3、粘附和吸附。

通过吸附和粘附等机制,水生植物可以去除水体中的颗粒物和泥沙,从而净化水体。

4、根系高级化合物的释放。

水生植物通过根系释放一些有机酸、多糖物质等高级化合物,可以有效地降解水体中的有机物,加速其氧化分解,促进生物循环。

二、水生植物应用的实践随着人们对环境保护意识的增强和环境治理技术的不断发展,水生植物净化污染物的应用变得越来越广泛。

1、水质净化。

通过投放水生植物,可以清除水体中的营养盐、化学物质和有机物等,起到净化水质的作用,为人类提供了更优质的饮用水。

例如,中国大亚湾核电站采用水生植物技术净化机组冷却水。

2、湿地建设。

水生植物是湿地生态系统的基本组成部分,通过植被修复可以恢复湿地自然生态系统,提高水质和土壤质量,促进土地持续利用。

3、城市景观。

水生植物可以作为城市绿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布置水生植物景观可以提升城市生态环境质量,改善城市空气质量。

4、养殖业。

水生植物可以作为养殖污染物的生物滤器,对水体中的废气和废水进行处理,降低养殖对环境的污染。

三、水生植物产业的现状和前景随着人们对于环境保护意识的提高和污染治理技术的发展,水生植物产业得到了迅速发展。

2023年水生植物行业市场前景分析

2023年水生植物行业市场前景分析

2023年水生植物行业市场前景分析随着环保意识的不断提高,水生植物行业得到了越来越多的重视。

水生植物是一种能够在水中生长的植物,包括草本植物、水生花卉和水生灌木等。

水生植物行业已经成为了一个新兴的行业,市场前景十分广阔。

一、市场需求分析1.市场背景随着城市化和工业化的不断发展,水污染问题日益突出。

水体环境污染让城市的生态环境遭遇严重的破坏。

水生植物能够起到净化水体环境的作用,在当前的环保背景下,水生植物行业市场需求越来越大。

2.水生植物应用水生植物具有很高的生态和经济价值,广泛应用于城市水体的治理和生态修复,例如城市湖泊、河道、口岸、公园等。

同时,水生植物还可以用于砖混结构的地下室以及排水系统中,起到了提高生态环境和城市防洪防涝能力的作用。

3.水生植物行业市场现状目前,水生植物维护市场比较成熟,涵盖了水草、水仙、芦苇等水生植物类别。

而对于更加高端的水生植物,市场需求还没有得到足够的开发。

此外,水生植物在园林绿化、水产养殖、水产锅炉以及食品、药品等行业的应用也有很大的潜力。

二、市场前景分析1.市场规模分析水生植物的市场前景非常广阔,随着国家环保政策的不断加强,水生植物行业将有更大的发展空间。

据估计,到2025年,我国未来的水生植物市场规模将会达到300亿元以上。

2.行业竞争状况分析目前,水生植物行业的竞争较为激烈,光合作用水生植物、自然生态水生植物以及稀有水生植物等品类的竞争尤为激烈。

随着科技的不断创新和发展,未来将会出现更加高端、绿色、智能的水生植物,在这个方向上的市场前景十分广阔。

3.技术创新方向分析未来水生植物行业的技术创新主要会集中在三个方向上。

第一,研究更高效、更智能的水生植物种植技术,使得更多的水生植物能够栽种在城市的河流、湖泊和公园中。

第二,研究更高效的水生植物治理技术,使得城市的水体环境得到更好的治理和提高。

第三,探索水生植物的丰富利用价值,为人们的生活和产业提供更多的帮助。

三、发展建议1.加强技术创新为了发展水生植物行业,需要加强技术创新,提高水生植物种植技术、治理技术以及利用价值,推动水生植物行业的不断创新发展。

藻类生长研究及应用前景

藻类生长研究及应用前景

藻类生长研究及应用前景近年来,藻类生长研究备受关注,因为它是一种可以高效制取生物质能源的生物体,同时,还可以用作食品和医药等方面的应用。

随着人类对能源和环境的需求越来越高,藻类在绿色化生产方面展现出了巨大的潜力。

本文将从藻类的生长特点、研究现状及应用前景几个方面进行探讨。

一、藻类的生长特点藻类是一类单细胞或多细胞的水生植物,它生长在水中,需要一定的光和营养物质。

藻类具有快速生长、适应性强、生物量高等特点,这使它成为一种极具潜力的生物质能源来源。

另外,藻类还能够吸收二氧化碳和其他污染物质,净化水体,这些特点让藻类成为了一种绿色环保能源。

二、藻类生长的研究现状当前,世界各地都在加强对藻类生长的研究,探索其在能源和环保领域的应用。

在技术手段上,人们已经成功地掌握了藻类的种质资源、培养技术和培养条件等方面的技术,为推动藻类产业化奠定了基础。

目前,藻类生长的分离培养技术、高密度培养技术、混合培养技术和液体流化床培养技术等都得到了广泛研究和应用。

尤其在高密度培养技术方面,我们已经可以将生物量提高到每升100克左右,这是未来产业化种植的必要条件之一。

三、藻类在能源方面的应用前景藻类生长具有很高的生物量、生长速度快、含油量高等特点,因此,藻类能够在生物质能源领域中起到重要的作用。

目前,利用藻类生产生物燃料已成为目前研究的热点。

利用藻类制备生物燃料主要包括两种方式:一种是将藻类中的油提取出来并转化为生物柴油,另一种是将藻类直接转化为乙醇等生物燃料。

目前,德国、美国、新西兰等国家都在积极推进藻类生产生物燃料的研究。

从实际应用来看,藻类制备的生物柴油和生物乙醇的能量利用率都达到了70%以上,因此,它已经成为了未来可持续能源的重要方向之一。

四、藻类在食品和医药方面的应用前景藻类在食品和医药方面的应用也备受关注。

最近几年,中国的藻类养殖区域正在不断扩大,其中不仅包括生产海藻、紫菜等传统藻类产品,还涉及到了生产微藻、螺旋藻等以生物学为基础的高端产品。

水生植物对水体净化研究综述

水生植物对水体净化研究综述

水生植物对水体净化研究综述水生植物是生活在水中的植物,它们对水体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可以净化水体、改善水质、维持水生态系统的稳定。

随着人类活动的增加和城市化的进程,许多水体受到了各种污染,而水生植物的作用在这个过程中显得非常重要。

本文将从水生植物对水体净化的机制、影响因素和应用前景等方面进行综述。

水生植物对水体净化的机制主要包括物理净化和生物净化两个方面。

1. 物理净化:水生植物具有吸附、沉淀、拦截等功能,在水体中起到一些物理性的净化作用。

水生植物的根系能够吸收水中的有机物、重金属、营养盐等污染物质,植物叶片能够吸附悬浮物和颗粒物,从而净化水体。

2. 生物净化:水生植物还能通过生物作用,对水中有机物、营养盐等进行降解和转化,起到生物净化的作用。

植物根系中的微生物群落对有机物分解有着显著的促进作用,通过植物的呼吸作用,还能够将水体中的二氧化碳转化为植物生长所需的有机物质,从而净化水体。

水生植物对水体的净化作用包括吸收、吸附和降解三个方面,通过这些作用使水体中的污染物质得到去除或转化,从而改善水质。

二、水生植物对水体净化的影响因素1. 水生植物的种类:不同种类的水生植物对水体的净化效果有所不同,一些特定的水生植物具有更强的吸附能力和生物降解能力,能够更好地净化水体。

2. 水体的环境条件:水体的温度、光照、营养盐含量、溶解氧含量等环境条件对水生植物的生长和净化效果都有着重要的影响。

适宜的环境条件能够促进水生植物的生长和代谢活动,从而增强其对水体的净化效果。

3. 水生植物的数量和密度:适当的水生植物数量和密度能够提高其对水体的净化效果,但是过高的密度则可能影响水生植物的生长和净化效果。

4. 水体的污染程度:水体的污染程度越高,水生植物对其净化的作用就越重要。

但是在污染程度过高的水体中,水生植物的生长和净化能力也会受到一定程度的限制。

以上因素都对水生植物对水体净化的效果有着重要的影响,因此在实际的水体净化工程中需要综合考虑这些因素,制定合理的水生植物利用方案。

城市水体净化中水生植物的选择及应用研究

城市水体净化中水生植物的选择及应用研究

城市水体净化中水生植物的选择及应用研究【摘要】本文主要围绕城市水体净化中水生植物的选择及应用展开研究。

在首先介绍了研究背景,指出当前城市水体污染问题的严重性。

其次阐述研究意义,指出水生植物在水体净化中的重要作用。

在分别从水生植物的选择标准、常见应用案例、生长条件及适应性研究、机制研究以及管理和维护策略等方面展开讨论。

结论部分将探讨水生植物在城市水体净化中的应用前景以及未来研究方向。

通过对水生植物在城市水体净化中的选择及应用研究,可以为城市水体污染治理提供重要参考,促进城市水环境的改善,保障人民健康和生态平衡。

【关键词】城市水体、净化、水生植物、选择、应用研究、生长条件、适应性、机制、管理、维护策略、应用前景、研究方向1. 引言1.1 研究背景目前,水生植物的选择和应用仍存在一些局限性,如何根据城市水体的具体情况选择适合的水生植物种类,成为研究的关键之一。

水生植物的生长条件和适应性研究也需要进一步深入,以提高水生植物的适应能力和净化效果。

水生植物在城市水体净化中的机制研究也是一个重要的研究方向,深入探讨水生植物的生理生态特性,为其管理和维护策略的制定提供理论支持。

本研究旨在通过分析水生植物的选择标准、应用案例、生长条件和适应性、净化机制以及管理策略等方面的研究内容,探讨水生植物在城市水体净化中的应用现状和未来发展方向,为城市水体净化技术的改进和提高提供理论支持和实践指导。

1.2 研究意义水生植物具有吸收和富集污染物的能力,可以有效净化水体中的重金属、有机物等污染物质,降低水体中有害物质的含量,保护水生生物的生存环境。

水生植物在城市水体净化中具有低成本、高效率的特点,可以在不需要大规模投入的情况下实现水质净化的目的,为城市水环境管理提供了一种可持续的解决方案。

深入研究水生植物的选择及应用,探讨其在城市水体净化中的作用机制,制定有效的管理和维护策略,对于改善城市水体环境质量,促进城市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影响。

水生植物对水质净化的作用

水生植物对水质净化的作用

水生植物对水质净化的作用水是地球上最重要的自然资源之一,然而,由于人类的活动和环境污染,许多水源已经受到了严重污染。

为了保护水资源,提高水质,水生植物因其独特的生态功能而被广泛应用于水质净化。

本文将介绍水生植物对水质净化的作用,并探讨其在环保领域的应用前景。

1. 植物的生物吸附作用水生植物有较大的生物量和表面积,可以通过根系和叶片对水中的污染物进行吸附和吸收。

植物根系具有丰富的多孔空间,可以提供生物附着表面,结合特定菌群,对水中的废物和有害物质进行吸附和分解。

此外,植物叶片表面也具有吸附有机和无机物质的能力,进一步提高了水质净化效果。

2. 植物的生物转化作用水生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可以将二氧化碳转化为氧气,为水中的生物提供了氧气供应。

同时,植物还能吸收和转化水中的营养物质,减少水体富营养化的程度。

水生植物的存在可以促进底栖生物的繁衍和生长,形成生态平衡,净化水质。

3. 植物的土壤保持作用水生植物通过根系和茎叶的固定作用,能有效防止水土流失和河岸冲刷。

植物的根系可以牢固地固定土壤,增加土壤的抗冲刷能力,减少水中的悬浮物,改善水质。

此外,水生植物还能吸收土壤中的营养物质,防止养分流失,减少水体富营养化的风险。

4. 植物的微生物促进作用水生植物的根系提供了一种理想的生境,可以吸引和聚集大量的微生物,形成生物膜。

这些微生物具有降解有机物质和分解废物的能力,可以有效清除水中的有机和无机污染物,提高水质。

此外,通过水生植物的根系和微生物的相互作用,还可以消除水体中的异味物质,改善水的口感和气味。

总结起来,水生植物在水质净化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通过生物吸附、生物转化、土壤保持和微生物促进等作用,水生植物能够去除水中的有机和无机污染物,提高水的透明度和氧含量,改善水质。

水生植物净化水体的过程具有环保、经济和效益的特点,因此在水生态修复、水污染治理和生态保护中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随着人们对环境保护意识的增强,对水资源的需求也越来越大,水质净化问题已经成为全球范围内的重要议题。

城市水体净化中水生植物的选择及应用研究

城市水体净化中水生植物的选择及应用研究

城市水体净化中水生植物的选择及应用研究1. 引言1.1 研究背景城市化进程的快速发展带来了城市水体污染问题的加剧,城市水体中存在着大量工业废水、生活污水以及农业农药等污染物质,严重影响了城市水环境的质量。

在这种情况下,寻找一种经济高效的水体净化方法显得尤为重要。

水生植物因其在城市水体净化中具有独特的生物吸附、生物氧化、生物膜过滤、生物脱氮等作用而备受关注。

水生植物通过吸收水中的营养盐和有机物质,抑制藻类生长,降低水体浑浊度,使水体得到净化。

目前,关于水生植物在城市水体净化中的选择及应用研究尚处于起步阶段,尚需深入探讨不同类型水生植物对水质的影响,研究其在不同水质条件下的适应能力和净化效果,为城市水体净化提供更加科学、有效的解决方案。

对水生植物在城市水体净化中的选择及应用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1.2 研究目的研究目的旨在探讨水生植物在城市水体净化中的作用机制,寻找适合城市环境的水生植物种类,为城市水体净化工作提供科学依据。

通过深入研究水生植物对水质的影响,探讨其在城市水体污染治理中的潜力和应用价值。

通过实地调查和实验研究,评估不同水生植物对水体净化效果的差异,为城市水体净化工程的设计和实施提供技术支持和建议。

通过本研究的开展,旨在为保护城市水体生态环境,改善城市居民饮用水质量,提升城市水体景观品质,推动城市可持续发展提供科学依据和技术支持。

1.3 意义城市水体是城市生活中的重要资源,但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和工业化程度的提高,城市水体受到了日益严重的污染。

水体污染不仅直接影响着人们的生活质量,还对生态环境造成了巨大危害。

水生植物作为水体生态系统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具有优良的水生境环境适应性和大量的生物量。

通过吸收水体中的营养物质,水生植物可以有效净化水体,改善水质,恢复水体生态系统的平衡。

对水生植物在城市水体净化中的选择和应用进行研究,对于解决城市水体污染问题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对水生植物在城市水体净化中的选择和应用研究,可以有效提高城市水体净化效果,保障城市居民的生活用水安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水生植物及其应用前景[丁熊秀裘旭东刘优君]水生植物在现代城市园林造景中是必不可少的材料。

一泓池水清澈见底,令人心旷神怡,若要在池中、水畔栽上数株水生植物,定会使水景陡然增色。

而且,水生植物不仅具有较高的观赏价值,更重要的是它还能吸收水中的污染物,对水体起净化作用,是水体天然的净化器。

在当前水资源不断减少,水生态环境破坏严重的情况下,结合水环境治理,充分利用好水生植物,不仅能丰富园林景观,还能改善水体,降低污染,让人们真正享受到“碧波荡漾,鸟语花香”的自然美景。

......水生植物的概念及其应用前景2007-06-20 10:51水生植物在现代城市园林造景中是必不可少的材料。

一泓池水清澈见底,令人心旷神怡,若要在池中、水畔栽上数株水生植物,定会使水景陡然增色。

而且,水生植物不仅具有较高的观赏价值,更重要的是它还能吸收水中的污染物,对水体起净化作用,是水体天然的净化器。

在当前水资源不断减少,水生态环境破坏严重的情况下,结合水环境治理,充分利用好水生植物,不仅能丰富园林景观,还能改善水体,降低污染,让人们真正享受到“碧波荡漾,鸟语花香”的自然美景。

目前水生植物在宁波地区应用较少,只是近两年在园林绿化中才开始试种,如在北斗河、日湖公园、东湖花园二期绿化工程中,种植了部分水生植物,效果确实不错。

在亲水性的柔质河坎旁,种植花色品种各样的水生植物,再适当点缀大小不等的卵石,使人感到特别亲切,有回归自然的感觉。

一、水生植物概念及分类水生植物是指生长在水中或潮湿土壤中的植物,包括草本植物和木本植物。

我国水系众多,水生植物资源非常丰富,仅高等水生植物就有300多种。

在园林中,根据不同的形态和生态习性可分为五大类:1、沉水植物:其根扎于水下泥土之中,全株沉没于水面之下,常见的有苦草、大水芹、菹草、黑藻、金鱼草、竹叶眼子菜、狐尾藻、水车前、石龙尾、水筛、水盾草等。

2、漂浮植物:其茎叶或叶状体漂浮于水面,根系悬垂于水中漂浮不定,常见的有大漂、浮萍、萍蓬草、凤眼莲等。

3、浮叶植物:根生长在水下泥土之中,叶柄细长,叶片自然漂浮在水面上,常见的有金银莲花、睡莲、满江红、菱等。

4、挺水植物:其茎叶伸出水面,根和地下茎埋在泥里,常见的有黄花鸢尾、水葱、香蒲、菖蒲、蒲草、芦苇、荷花、泽泻、雨久花、水蓑衣1种、半枝莲等。

5、滨水植物:其根系常扎在潮湿的土壤中,耐水湿,短期内可忍耐被水淹没。

常见的有垂柳、水杉、池杉、落羽衫、竹类、水松、千屈菜、辣蓼、木芙蓉等。

二、水生植物功能1、生物多样性功能水生植物资源十分丰富,品种繁多,从陆生逐渐过渡到沉水,层次丰富。

此外水生植物的株形、叶形、花形也各具特色。

水生植物群落的形成为野生动物、水鸟和昆虫提供栖居地,正是由于这些水生动植物的不断繁衍和相互作用,使水体成为具有生命活力的水生生态环境。

2、美化环境功能水生植物具有造景功能,在我国古典园林中,水生植物就是营造园林水景的重要素材之一。

各种水体,都得依靠植物来配置出丰富多彩的水体景观,水生植物对水景起着画龙点睛的作用,以其洒脱的姿态和优美的线条、绚丽的色彩点缀水面和岸边,并形成水中倒影,使水面和水体变得生动活泼,加强了水体的美感。

不同形态和色彩的水生植物,会引起人们的各种心理活动和戏曲性效果,挺立在水中的宽叶香蒲和芦苇,阳光下的倒影或在薄雾笼罩的朦胧姿态,使人浮想联翩;月下的芦苇和荷塘的月色,诗一般的宁静,给人一种神秘之感;而菖蒲、睡莲、慈姑、黑三菱、千屈菜等,美丽的花朵竞相开放,迷人的色彩给人以强烈的视觉冲击效果。

著名的避暑山庄七十二景和圆明园四十景中,大多数是以水生植物造景为主,如“曲水荷香”、“萍香伴”、“菱荷深处”等景点;杭州西湖的“苏堤春晓”、“柳浪闻莺”、“曲院风荷”等等,都是因为水生植物造景而闻名的。

此外,在开阔水面上,还以可布置浮床、浮岛,在岛上栽培水生花卉,形成"水上花园",为水面增添景色。

如宁波北斗河水面上的浮岛,打破了原来单调沉闷的水面,给水体带来了生机和活力。

3、净化水质功能水生植物不仅有美化环境的作用,同时还具有净化水质的功能。

水生植物能行光合作用吸收环境中CO2、放出O2改善水体质量,且能消除水体中许多污染元素,因此说水生植物具有重要的生态恢复功能。

据研究:水葱能净化水中的酚类;野茨菰对水体中氮的去除率达75%,对磷的去除率达65%;芦苇具有净化水中的悬浮物、氯化物、有机氮、硫酸盐的能力,能吸收汞和铅,对水体中磷的去除率为65%;凤眼莲又名水葫芦,它繁殖快,耐污能力强,对氮、磷、钾及重金属离子均有吸收作用;沉水植物还可以促进水中悬浮物、污染物质的沉积,并可通过吸收、转化、积累作用降低水中营养盐,从而抑制水体内浮游藻类生产量,同时能防止底泥的再悬浮,提高水体的透明度。

总之,水草茂盛则水质清澈、水产丰盛、水体生态稳定,缺乏水草则水质浑浊、水生动物稀少、水体生态环境脆弱。

水生植物在美化水体景观、净化水质、保持河道生态平衡方面具有显著功效。

4、保护河岸、涵养水源功能利用植物根系具有较强的穿扎固土能力,在坡面上和消落区(最高和最低水位之间的水位变化区)种植耐水湿的乔灌木和地被植物,一方面减少地表径流,另一方面防止或减轻水流、波浪对河岸的侵蚀和冲刷,起到固土护坡作用。

同时,植物的根茎叶的生长对土壤具有改良作用,增加了土壤有机质的含量,改善了土壤结构与性能,提高了土壤持水性,增加了土壤抗侵蚀能力。

所以岸边种植水生植物既能保持水土起到固土护岸作用,又能提高河岸土壤肥力,改善生态环境,所以通过种植植物来固土护岸不失为一种有效的、可行的生态护坡形式。

5、经济效益水生植物是良好的绿肥,又是好的饲草,它们营养丰富,生长很快,水中的氮、磷被它们吸收后转化成蛋白质等营养物质。

据研究鲜草每一百克含氮0.2—0.24克,含磷0.03—0.09克,由此可以算出,湖中每生长一吨草可以吸收氮素2—2.4公斤,如果湖水按三类水质,每吨水含氮5克,一吨鲜草可吸收800—1000吨湖水中的全部氮素,可以使数千吨湖水变成一类或二类水,而一亩水面可生产鲜草几十吨,净化湖水数万吨。

如果用这些草来养鱼、养鸭、养鹅又能产生一定的经济效益。

所以在种植水生植物时,可有目的地挑选一些利用价值较高的水生植物如绿萍、浮莲、水花生、水葫芦等。

再在水中放养适量鱼虾和水禽,适时收获水产品,使水体保持一个较为稳定生态环境,从而获得环境效益和经济效益双丰收。

三、水生植物的应用前景回想儿时,在乡下的池塘旁能看到岸边富有生气的芦苇、菖蒲和水面漂浮着水草,清晰见底的池水,鱼儿在水中游来游去,在岸边的石头缝隙里,伸手一摸,就能捞到螺、虾。

那时河水为什么会自然的清澈透明,就是有水生植物和水体小生物在各自生长敷衍过程中起到净化水质的功能。

随着时代的变迁,具有净水和造景功能的水生植物逐渐被人遗忘,新建的水利工程不见它的宗影,以对水流控制为目标建造的封闭式毛石护岸和混凝土护岸,封闭了恢复生态河流的梦想。

近年,日本、瑞士、等国,提出应用“生态工法”,对过于人工化的河道、水系进行“多自然型”改造和治理,其基本理念即是遵循自然法则,把属于自然的地方还给自然。

通过生态护岸以及水体景观绿化技术,提高水景的综合生态效益和景观效益,并为动植物提供生存环境。

我国水资源十分丰富,尤其是长江中下游地区,该地区是我国淡水湖泊的主要集中区(约占全国淡水湖泊总面积的60%),且大部分为浅水湖泊。

目前这些湖泊普遍存在富营养化,加上农药、化肥的广泛应用,农村内河水质污染也十分严重,大量的水质净化亟需解决;城市内河水质污染更加严重,人工化驳岸现象普遍存在。

最近,北京、上海、苏州、杭州、昆明等大城市已启动重建和修复水体生态环境工程,并且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实验证明,在治理湖水,净化水质,恢复水体生态环境时,水生植物扮演着重要角色。

宁波也是江南水乡城市之一,城区河流纵横交错,水质污染也十分严重,河岸也是采用人工化的硬质驳岸较多,岸线通直,景观单一。

为了改善水环境景观,在今年五月份,由市城管局出资,内河管理处负责,宁波工程公司施工和我院设计的北斗河水环境景观工程正式开工。

在630米长的河道中布置种植浮岛2860平方米,种植黄花鸢尾、千屈菜、再力花、荷花、睡莲、美人蕉、大薸、蓍草、空心菜等各类水生植物89700余株。

此外,随着园林事业的发展和房地产业的兴起,人们对居住的环境质量也有了新的认识,各种景观水体和水景住宅会不断出现,水域面积也会急剧增长,建设绿色型的生态水体,不仅美化了环境,更重要的是增进人们的身体健康,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十分显著,因此,水生植物的应用前景极为广阔。

据业内人士透露水生植物市场:十年不会饱和。

水生植物开发应用的前景怎样提供者:诸渭芳来源:中国绿色时报发布时间:2007-10-28 点击数:205据专家认为:目前我国水生植物开发、栽培和应用却相对滞后,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应用品种单一,除了荷花、睡莲等有限的品种外,其他就是芦苇、香蒲等几个自然种;二是专业生产水生植物的单位还较少,生产栽培技术相对落后;三是水生植物的功能作用没有得到充分重视,应用范围较小。

随着湿地建设的发展,如不在开发、应用上多下功夫,将很难满足市场需求。

可将黄菖蒲、千屈菜、花叶芦竹、花叶香蒲等应用到旱生,作为地被植物。

将一些能适合水生的旱生植物应用到水生中去。

挖掘一些野生的水生观赏植物。

市场对水生植物的需求形式不断变化。

由于在一些景观建设项目中要求即时成景,因此单纯的种球已经不能满足市场需要,水生植物成品苗、盆栽容器苗及小型组合盆栽小品逐渐走向市场,并呈快速发展的势头。

同时,由于大部分客户对水生植物缺乏相应的了解,因此对于水生植物栽培及应用等方面的专业技术指导与咨询服务越来越受到重视,专业的水景设计、施工及后期维护必然成为今后的发展方向。

以往水生植物在公园中应用较多,现在有了新的发展天地,居民社区、风景区、宾馆酒店,甚至街景都开始重视水生植物的应用,这是水生植物发展的大好契机。

在水景的植物配置中,荷花、睡莲是主角,是效果最佳、最常见的水生花卉,而其他水生植物与之配合成景,也是必不可少的。

因此,荷花和睡莲需求量的增加必然带动其他水生植物的发展。

日趋多样化的市场需求提醒我们,水生植物是一个庞大的家族,我们要挖掘更多有价值的品种,而不能仅把目光集中在荷花、睡莲的开发应用上。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