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护理规范化培训 ppt课件
中医护理技术操作培训讲座教学课件

《中医护理技术操作培训讲座教学课件ppt》xx年xx月xx日CATALOGUE目录•中医护理技术操作概述•中医护理技术操作基本内容•中医护理技术操作流程与规范•中医护理技术操作培训与考核•中医护理技术操作典型病例分析•中医护理技术操作的未来发展与展望01中医护理技术操作概述中医护理学是一门研究中医护理理论、技术及其发展的学科,它以个体健康为中心,以整体观念和辨证施护为特点,强调天人合一、形神统一的整体护理原则。
中医护理注重扶正祛邪、调和阴阳平衡,强调情志、饮食、起居等生活护理,以及预防和保健。
中医护理的基本概念与特点中医护理技术操作源于古代,历经数千年的发展,逐渐形成了独特的理论和技术体系。
近年来,随着中医学的不断发展,中医护理技术操作也在不断创新和完善,成为中医学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
中医护理技术操作的发展历程中医护理技术操作是中医药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独特的优势和特色,能够满足人们多样化的健康需求。
中医护理技术操作广泛应用于临床医疗、预防保健、康复护理等领域,发挥着重要作用。
特别是在临床医疗中,中医护理技术操作能够缓解病人的痛苦,提高治疗效果。
中医护理技术操作的重要性和应用领域02中医护理技术操作基本内容整体观念中医护理注重整体观念,认为人体内部脏腑、经络、气血等相互关联,在护理技术操作中需要全面考虑患者的生理、心理、社会等多方面因素。
因人制宜中医护理强调个体化,根据患者的年龄、性别、体质、生活习惯等因素,制定适合患者的护理方案。
预防为主中医护理注重预防,通过调理饮食、起居、情志等方面,预防疾病的发生和发展。
中医护理技术操作基本原则1针灸技术操作23针灸主要用于治疗各种疼痛、神经肌肉病变、内分泌失调等疾病,如头痛、颈椎病、腰椎间盘突出等。
适应症针灸技术操作包括消毒、进针、留针、出针等步骤,需要根据患者的病情和穴位选择合适的针具和手法。
操作步骤针灸后需要避免剧烈运动和泡热水,以免引起不适。
护士中医培训课件

● 《黄帝内经》: “针所不为,灸之所宜。”
● 《医学入门》:“凡病药之不及,针之不到,必须灸之。” ● 《扁鹊心书》:“真气虚则人病,真气脱则人死,保
命之法,灼艾第一。”
● 《孟子.离娄篇》:“七年之病,求三年之艾。”
学习交流PPT
9
艾灸法的作用
1 温经通络 2 祛风解表 温中散寒 3 温肾健脾 4 回阳固脱 5 益气升阳 6 消瘀散结 拔毒泻热 7 防病保健
• 3.随时观察皮肤有无潮红、水泡;烫伤,应立即 停止热熨,局部涂以烫伤的药物。
学习交流PPT
19
穴位注射
• 穴位注射疗法,针刺疗法之一。即水针疗法。“水 针”又称“穴位注射”,是选用中西药物注入有关穴 位以治疗疾病的一种方法。
学习交流PPT
20
• 一、穴位注射疗法作用 • (1) 止痛作用
大量的临床资料和实验结果证实,穴位注射与针刺一样,可以兴奋多 种感受器,产生针感信号,通过不同的途径到达脊髓和脑,产生诱发电位, 这种诱发电位可以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因局部刺激信号进入中枢后,可 以激发许多神经元的活动,释放出多种神经介质,其中有止痛作用的5-羟 色胺、内源性吗啡物质,这些物质的释放起到了止痛作用。 (2) 防御作用 穴位注射可以增强体质,预防疾病,主要是因其针刺可以激发体内的防御 机理有关。免疫是机体识别和清除外来抗原物质和自身变形物质,以维 持机体外环境相对恒定所产生的一系列保护性反应。 (3) 调整作用 穴位注射对人体的消化、呼吸、循环、泌尿系统等均有不同程度的调 整作用。如对消化系统的调整作用,主要表现在可解除胃肠平滑肌痉挛, 调整消化液分泌,调整胃肠蠕动等方面,其调节作用是双向的,当功能亢进 时,通过穴位注射使其功能缓解;当功能低下时, 通过穴位注射使其功能 增强。
中医护理优秀PPT课件学习PPT教案

望诊
(一)内容 舌质:色、形、态 舌苔:色、质
(二)正常舌象 淡红舌、薄白苔
(二)舌诊
闻诊
(一)听声音
1.声音: 语声高亢洪亮有力、连续者,多属实证、热证、阳证; 语声低微细弱无力、断续者,多属虚证、寒证、阴证。
闻诊
(二)嗅气味
病室有血腥气——出血。 病室尸臭——脏腑衰败,病情危重。 病室尿臊气——肾衰。 病室有烂苹果气味——消渴重证。 病室有蒜臭气味——有机磷中毒。
阴阳学说内容包括:
•阴阳相互 •阴阳相互 •阴阳相互 •阴阳相互
五行的基本概念
• 五行学说认为木、火、土、金、水五种基本物质构成了整个世界, 五种物质的不同配比,组成了万物。
五行的生克乘侮
• 五行学说并不是静止地、孤立地将事物归属于五行,而是以五行之间的相生 和相克联系来探索和阐释事物之间相互联系、相互协调平衡的整体性和统一 性。
七、中药
1.中药的性能
中药的性能是对中药作用的基本性质和特征的高度概括,是依据用药 后的机体反应归纳出来的,是以人体为观察对象,中药性能又称药性,药性 理论是中药理论的核心,主要包括四气、五味、归经、升降浮沉、毒性等。
2.中药的四气五味
四气即中药的寒、热、温、凉四种药性,反映药物在影响人体阴
阳盛衰,寒热变化方面的作用倾向,是说明药物作用性质的重要概念之一。 中药四气中,温热与寒凉属于两类不同的性质,温热属阳,寒凉属阴,故四 性从本质而言,实际上是寒热二性。
汗法 吐法 下法 和法 温法 清法 消法 补法
运用发汗的方药,使病人出汗而逐邪外出的一种治法 引导病邪或有害物质,使从口涌吐的方法。 用通泻大便的方法,排除蓄积 用和解的方法 祛除寒邪和补益元阳的方法 治疗热证,有清热保津,除烦解渴作用
中医护理技术操作培训讲座教学课件ppt

中医护理技术操作是指在中医理论指导下,运用传统医学方 法,通过针灸、推拿、拔罐、刮痧等手段,对病人进行护理 和康复的技术。
特点
中医护理技术操作具有个体化、整体性、综合性等特点,强 调以人为本,通过调节人体阴阳平衡,促进气血运行,达到 治疗和康复的目的。
中医护理技术操作的重要性
提高治疗效果
中医护理技术操作可以有效地提高治疗效果,特别是对于一些慢性病和疑难杂症,能够减 轻病人痛苦,缓解病情。
中医护理技术操作是康复治疗的有效手段之一,可以帮 助患者恢复肌肉力量、关节灵活性和身体平衡。
康复治疗的辅助措施
中医护理技术操作可以作为康复治疗的辅助措施,提高 治疗效果,促进患者的康复。
康复治疗的新途径
中医护理技术操作可以为康复治疗提供新的途径和方法 ,为患者提供更加全面的康复服务。
中医护理技术操作在保健养生中的应用价值
推拿技术操作
• 适应症:推拿技术适用于缓解肌肉疼痛、关节不适、调理脏腑功能等。 • 操作步骤 • 准备用具:按摩油、按摩球等。 • 确定部位:根据病情选择合适的部位,如肌肉、关节等。 • 涂擦油剂:在选定部位涂擦适量的按摩油。 • 推拿手法:采用合适的推拿手法,如揉、捏、敲等。 • 操作顺序:从远心端向近心端进行推拿,注意力度和时间。 • 擦去油剂:推拿结束后,用纸巾擦去多余的按摩油。
实施中医护理技术操作的风险防范措施
做好准备工作
实施中医护理技术前, 应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 ,如了解患者情况、准 备器材等。
注意患者反应
在实施中医护理技术时 ,应注意观察患者的反 应,如出现不适症状应 及时处理。
做好记录工作
实施中医护理技术后, 应做好记录工作,如记 录操作时间、操作内容 等。
中医医院中医护理PPT课件

不良反应及处理:1.皮肤过敏立 即停止敷药并遵医嘱抗过敏治疗 , 2.中毒反应停药动态观察,清洁 局部皮肤。
第七节中药外用法-(三)中药熏洗法
概述:将中药研成细末,并与各
种不同的基质调成糊状制剂敷布
注意事项:1.药物调配随配随用,
1
于穴位或患处,以治疗疾病的一
3
种外治法
2.患者敷药期间卧床休息,禁忌搔 抓,告知患者外用药不宜口服。
种不同的基质调成糊状制剂敷布
注意事项:1.药物调配随配随用,
1
于穴位或患处,以治疗疾病的一
3
种外治法
2.患者敷药期间卧床休息,禁忌搔 抓,告知患者外用药不宜口服。
目的:通筋活络、活血化瘀、消
肿止痛、清热解毒
不良反应及处理:1.皮肤过敏立
中毒性休克-洋金花白果)
• 解救及护理:一立即终止接触毒物(脱离中毒现场 2冲洗体表 3局部处理)
•
二快速排出尚未吸收的毒物(1催吐 2洗胃 3导泻)
•
三阻止毒物的吸收
•
四加速已吸收毒物的排出和解毒
• 中毒的护理:一严密观察患者神志、瞳孔、生命体征的变化并及时记录
•
二饮食护理宜进流食
第六节中药灌肠法
目的:通筋活络、活血化瘀、消
肿止痛、清热解毒
不良反应及处理:1.皮肤过敏立
2
适应症:外科疮疡、跌打损伤、
4
即停止敷药并遵医嘱抗过敏治疗 ,
烫伤、肠痈或哮喘、肺痈、头痛、
2.中毒反应停药动态观察。3.烫伤
感冒、发热、咳嗽
按烫伤处理。
禁忌症:对所敷药物过敏者
操作步骤
第七节中药外用法-(二)中药换药法
概述:对疮疡、跌打损伤、蚊虫
中医护理课件培训课件教材教学课件

饮食卫生
个人体质
应注重饮食卫生,避免食用过期、变质、 不洁的食物,预防食物中毒和肠道传染病 。
不同人的体质不同,对食物的耐受性也不同 ,应根据个人体质选择合适的食物。
06 康复锻炼与心理干预技巧
传统康复锻炼方法介绍
八段锦
通过八个动作的组合,达到调身、调息、调心的效果,适合不同 体质和年龄段的人群。
表现为害怕、逃避等,可通过认知行为疗法、系统脱敏等方法治疗。
家属沟通技巧和患者教育
家属沟通技巧
与家属保持良好沟通,了解患者需求和病情变化,共同制 定护理计划。
患者教育
向患者介绍疾病知识、治疗方法及注意事项,提高患者对 疾病的认识和自我管理能力。
鼓励与支持
给予患者鼓励和支持,增强其战胜疾病的信心,促进早日 康复。
。
常见中草药配伍禁忌
十八反十九畏
熟悉中药配伍中的十八反 十九畏原则,避免不当配 伍导致不良反应。
妊娠禁忌
了解妊娠期间禁用或慎用 的中药,确保母婴安全。
服药食忌
掌握服药期间需要忌口的 食物,避免影响药效发挥。
草药采集、储存和加工技巧
采集时间与部位
01
了解不同草药的适宜采集时间和部位,确保采集到优质药材。
中医护理课件培训课件教材教学课 件
目录
• 中医护理基本概念与原理 • 常见病症辨证施护方法 • 中药知识与技能培训 • 针灸推拿在中医护理中应用 • 饮食调养与营养支持策略 • 康复锻炼与心理干预技巧
01 中医护理基本概念与原理
中医护理定义及特点
定义
中医护理是在中医基本理论指导下的护理工作,以整体观念和辨证施护为特色, 通过四诊合参、八纲辨证等方法,针对患者具体情况进行个性化护理。
中医护理培训课件

中医护理的定义和内涵
中医护理的基本原则和方法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中医护理的特点和优势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中医护理在临床实践中的应用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整体观念:中医认为人体是一个有机整体,护理时要从整 体出发,注重身心并护、人与环境统一。
辨证施护:根据患者的体质、病因、病机等不同情况,采 取相应的护理措施,做到因人、因时、因地制宜。
顺应自然:根据四季变 化调整作息和饮食
形神兼养:注重身体和 精神的双重调养
保精养气:节欲保精, 避免过度劳累
调息养神:通过呼吸调 节情绪,保持心情愉悦
饮食调理:合理搭配食 物,避免偏食和暴饮暴 食
运动养生:适量运动, 增强体质和免疫力
饮食清淡,少油少盐 多吃蔬菜水果,补充维生素 适量摄入蛋白质,如鱼、瘦肉等 避免过度油腻、辛辣等刺激性食物
践
经验教训总结: 针对不同病情 采取不同的护 理措施,注重 观察病情变化, 及时调整护理
方案。
国内中医护理发展现状: - 政策支持与推动 - 护理人才 队伍建设 - 护理服务模式创新
- 政策支持与推动 - 护理人才队伍建设 - 护理服务模式创新
国际中医护理发展趋势: - 中医护理国际化发展 - 中医 护理与现代医学融合 - 中医护理在慢性病管理中的应用
心理护理:保持心情愉悦, 避免情绪波动,减轻心理 压力
病因分析:从中医角度探讨失眠的病因,如气血不足、肝郁气滞等。 护理措施:介绍中医护理的基本原则和方法,如中药调理、针灸、推拿等。 饮食调理:介绍适合失眠患者的中医食疗方,如酸枣仁汤、百合莲子粥等。 情志调护:强调情志对失眠的影响,介绍如何通过调节情绪来改善失眠症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导独立照顾4--6人
第4--6个月:在临床指导老师指导下独立照顾6--8人
此阶段,熟悉病房各种规章制度、岗位职责、工作流程,掌握基础护
理主要操作技能,掌握护理程序的思维方法,熟悉常见疾病护理、检查、 药物及院感防控基础知识。
* 科内考核:临床表现评价
院级考核:完成静脉输液百针计划,每季度进行1次三基考试,
医院参加工作3年内的护士约占护士总数的30%以上,新护 士的临床培训任务十分严重。
推进优质护理,深化内涵,体现护理专业的价值。
2012年江苏省卫生厅下发文件
《江苏省年轻护士素质提高行动方案》
下文简称《方案》
《方案》的行动目标
确立“学以致用”、“知行合一”的原则,改革护士临 床带教轮转、“三基”训练考核的方式方法,注重思维能 力、实践能力、人文素养的养成,引导年轻护士运用专业 知识指导临床工作,加强病情观察、操作技能和专科对症 处理的能力,变被动工作为主动工作,真正会解决病人的 问题,胜任临床护理工作,推进优质护理服务深入持久开 展。
院级考核的12项基础护理操作在新手适应期考核 过关
一种基于临床经典案例分析法的考核模式 三年以内的年轻护士所涉及到的病例问题以《三
基应知应会》为主
通过规范化的培训,培养护士核心能力的
护理操作技能
交流技能
人际关系
使用各种资源技能
设备的使用能
解决问题
决策
工作优先性安排
工作指配
规范化培训是护理管理者的中心工作, 关系着医院的明天!
12项基础护理操作考核
* 考核合格者方可进入下一阶段规范化培训;不合格者,延长培训时 间,直至考核合格。
2、技能成熟期: 7--18个月
此阶段,在护士长、责任组长或临床指导老师指导下,依病人病情独立 照顾8-12人,以危重病人为主。定期安排新护士参加科主任医疗查房(以 组内病人为主)、业务学习、读书报告会、危重病人循证护理查房等。基 本掌握专科护理基本操作技能,熟悉《实用临床护理三基应知应会分册》 ,熟练运用护理程序评估病情、分析护理问题,采取适宜的护理措施。
查房等。掌握各专科护理操作技能,掌握各种仪器设备的使
用,掌握《实用临床护理三基应知应会分册》,掌握轮转科
室各专科常见病、多发病护理常规,熟练运用护理程序评估
病情、分析护理问题,采取适宜的护理措施。
科室考核:理论考试,实境案例床边考核、操作考核。
院级考核:每半年完成1分护理计划并交至护理部,每季 度进行1次三基理论考试,实境案例床边考核
考核合格者方可结束规范化培训;不合格者,延长培训时 间,直至考核合格。
规范化培训结束后, 写一份个人总结交护理部
操作培训项目 12项基础操作+7项专科操作 基础操作由护理部进行院级考核
专科操作有护理部指定单元进行考核
(其中急诊考核电除颤、呼吸机、洗胃术,骨科培训微量泵的使用,
内分泌科培训血糖监测等,操作要认真练习,否则不得过关)
3.临床轮转期:19--36个月
此阶段,在护士长、责任组长指导下,依病人病情独
立照顾8—12人,以危重病人为主。所在科室指定1名资深
护士或专科护士为导师,轮转护士每日记录工作笔记,定期
与导师沟通,导师对学生工作和学习给予全面指导。 定期
安排轮转护士参加科主任医疗查房(组内病人为主)、业务
学习或参加专科学组活动、读书报告会、危重病人循证护理
一、培训时间安排
新护士规范化培训周期为3年,分3个阶段: 新手适应期: 0-- 6个月 技能成熟期: 7--18个月 临床轮转期:19--36个月
注:新护士均从次年的1月份开始培训
例:2012年新护士培训周期为 3 年:
2013.01----2015.12 新手适应期: 2013.01----2013.06 ( 6个月) 技能成熟期: 2013.07----2014.06 (12个月) 临床轮转期: 2014.07----2015.12 (18个月)
中医护理规范化培训模 式探索
一、规范化培训概念及重要意义
中医护理学是一门 既古老又年轻的 学科,随着中医药事业的不断发展而 逐步形成和发展。中医护士规范化培 训是护理专业毕业后教育的重要阶段、 也是护理人才梯队培养的重要任务之一。
精品资料
• 你怎么称呼老师? • 如果老师最后没有总结一节课的重点的难点,你
* 科内考核:科室考试,床边查房、实境案例床边考核、操作考核
院级考核:其中7--12月完成静脉抽血百针计划,每半年完成1分护理 计划并交至护理部,每季度进行1次三基考试,予以补考,7项专科操作考 核(至指定科室考核)
* 考核合格者方可进入下一阶段规范化培训;不合格者,延长培训时间 ,直至考核合格。
所有培训内容分别填于《护士培训考核手册》上,如 有病、事、产假时,所有培训内容补考,补考不及时以 及上一阶段培训不合格者,培训时间顺延,每阶段培训 后考核合格后方可进入下一阶段。
二、各期培训目标
1、新手适应期: 0--6个月
第1个月:岗前培训
第2个月:与临床指导老师共同照顾6--8人
第3个月:与临床指导老师共同照顾6--8人,或在临床指导老师指
愿各位能按期完成培训目标, 成为一名合格的白衣天使!
《方案》培训的范围及对象
范围:全省二级以上医院全面实施 对象:各级医疗机构新录用护士
2013年始,护理部根据《方案》,结合我院实际情况, 对我院的年轻护士护理专业规范化培训进行修订。
护士规范化培训相关内容
1. 培训时间安排 2. 各期培训目标
岗前培训(护理部进行的2周集中培训) 规范化培训(科室培训+护理部集中考试)
是否会认为老师的教学方法需要改进? • 你所经历的课堂,是讲座式还是讨论式? • 教师的教鞭 • “不怕太阳晒,也不怕那风雨狂,只怕先生骂我
笨,没有学问无颜见爹娘 ……” • “太阳当空照,花儿对我笑,小鸟说早早早……”
二、目前我院护士规培模式形成 的背景和具体实施方案
形成背景 近十年来,江苏省护士数量迅速增加,目前二、三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