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述抗癫痫药的用药原则
九、癫痫用药

九、癫痫用药1. 抗癫痫药物治疗应遵循哪些原则?(1)早期治疗。
一旦确诊,尽早治疗,避免癫痫引起的脑损伤。
(2)正确选药。
根据发作类型,正确选择抗癫痫药物。
如大发作常选用卡马西平、丙戊酸,失神发作常选用丙戊酸,婴儿痉挛常选用促皮质素、硝西泮、氯硝西泮或丙戊酸等;(3)调整剂量。
从最小剂量开始服用,逐渐加量至有效量,不得超过最大耐受量以达到最佳疗效和能耐受为目标;注意各个人之间对药物反应的差异。
如果癫痫发作频繁,在无严重副作用前提下,用量应尽早加足,以减少或控制频繁癫痫发作。
(4)单一用药。
首选一种药,单一用药可使80%~85%的癫痫患儿发作完全控制。
从小剂量开始,逐渐加量,当达到最大耐受量而无效时,可考虑合并用药,联合用药,要考虑药物间的相互作用。
(5)交替换药,缓慢停药。
需更换新的抗癫痫药物时,应在服用新药一段时间后,再逐步减量原来所服的抗癫痫药物。
在医生指导下分次减量,缓慢停药。
突然停药,换药均易诱发癫痫持续状态。
(6)长期服药。
停止发作1~3年后酌情减停抗癫痫药物。
切勿自行随乱停药。
(7)规律服药。
目的是要使体内时刻都保持稳定的药量。
癫痫发作不能预测,如体内药量不够,就有可能出现发作而得不到控制。
(8)观察毒性。
定期检查血尿常规和肝功能,尽早发现药物的毒、副反应,采取必要的措施。
(9)消除诱因。
防止饮酒、发热、过劳、失眠、饮食不节、光电刺激等诱因。
2. 怎样合理应用抗癫痫药?常用的抗癫痫药有丙戊酸、卡马西平、硝西泮、氯硝西泮,较老的药有苯妥英钠、苯巴比妥,较新的药有拉莫三嗪、托吡酯等。
但决不是这些药可以随便选用,也不是越贵越好,越新越好。
用药应在专科医生指导下根据病情选用,并在医生监督下服用,以正确调整药量,以免发生不可接受的毒副反应。
抗癫痫药应根据发作类型来选择。
详见本节第三条。
选用药物时还要考虑病人的年龄,内脏的功能状态等,如年幼小儿一般不长期用苯妥英钠,肝功能障碍时不用丙戊酸等。
从最小剂量开始服用,逐渐加量至有效量,不得超过最大耐受量以达到最佳疗效和能耐受为目标;注意各个人之间对药物反应的差异。
癫痫病的用药原则是什么

陕西康杰癫痫医院癫痫病的用药原则是什么癫痫病的用药原则是什么?癫痫疾病的治疗当中,其中药物的治疗是主要的方式,而且大部分的患者更是需要长期的服用药物进行治疗的,因此对于患者而言掌握用药的原则这就相当的重要了,那到底癫痫病的用药原则是什么呢?癫痫病的用药原则是什么?癫痫患者用药需要掌握以下这些原因:1、根据发作类型选药癫痫发作的类型分为好几种,其中有失神发作、单纯局部性发作、全面性强直性痉挛发作以及复杂部分性发作等,那癫痫病的发作类型不同选择的药物也不一样,用药的问题上就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了哦!2、长期用药。
癫痫患者用药的原则就要坚持长期服用药物,一旦是找到了符合自己病情的药物,就应毫不间断地服用,定时服用,一次也不能忘记吃药,不要认为几个月不犯病病就好了,自行停药会导致更严重的发作。
大发作病人须坚持3~5年不犯病,才能在医生指导逐渐减量,递减过程需1~2年。
全程必须无复发。
有复发则从头开始用药。
小发作完全控制发作后,坚持用药1~2年无复发则可逐渐减量至停药,这个过程约需3~6个月。
如果癫痫不发作,但脑电图有异常的人也不能停药,待脑电图正常时再考虑减量至停药。
3、用药要有规则如果癫痫疾病的发作没有规律,就要掌握用药的一些原则,一日的用药量应该要分为三次服用,如果仅仅是在夜间或晨起时发作,可仅在睡前服一次药;如果女性仅在月经期有癫痫发作,应在每次月经来潮前5~7天开始增加服药剂量,月经过后即可减回原来的小剂量维持;遇到感染发烧时可诱发癫痫发作,也应短期增加抗癫痫药剂量。
苯妥英钠片一般饭后服用。
4、单一药物治疗原则。
很多的患者会错误的认为,对癫痫治疗上多种药物联合使用会更好,其实不是这样,研究发现两种以上药物合用因药物间相互作用,并不能提高甚至可能降低疗效,故多主张单用一种药物治疗。
不可突然停用前一种药物,应新旧二种药物同时服用1周,逐渐停掉第一种药,过渡到第二种药。
如病人同时患有两种类型的癫痫,可以用针对每种发作的两种以上的药物,以不超过3种为宜。
神经内科出科习题及答案

神经内科出科习题及答案一、单选题1、以下哪种疾病不属于神经内科范畴?()A 帕金森病B 糖尿病C 癫痫D 脑梗死答案:B解析:糖尿病主要属于内分泌科疾病,虽然其并发症可能累及神经系统,但本身不属于神经内科范畴。
帕金森病、癫痫、脑梗死均是神经内科常见的疾病。
2、脑出血最常见的原因是()A 脑动脉瘤破裂B 高血压动脉硬化C 脑血管畸形D 血液病答案:B解析:高血压动脉硬化是脑出血最常见的原因。
长期高血压导致脑小动脉发生玻璃样变及纤维素性坏死,管壁弹性减弱,当血压骤然升高时容易破裂出血。
3、脑血栓形成最常见的病因是()A 高血压B 动脉粥样硬化C 脑血管畸形D 心房颤动答案:B解析:动脉粥样硬化是脑血栓形成最常见的病因。
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导致血管狭窄、血流缓慢,容易形成血栓。
4、面神经炎急性期,下列哪一种治疗应尽早使用?()A 激素B 针灸C 按摩D 手术答案:A解析:面神经炎急性期应尽早使用激素,减轻神经水肿,促进神经功能恢复。
针灸、按摩一般在恢复期进行,手术不作为常规治疗方法。
5、吉兰巴雷综合征患者出现蛋白细胞分离现象最明显的时间是起病后()A 第 1 周B 第 2 周C 第 3 周D 第 4 周答案:C解析:吉兰巴雷综合征患者发病后第 3 周蛋白细胞分离现象最明显。
6、重症肌无力患者出现危象时,最常见的是()A 肌无力危象B 胆碱能危象C 反拗危象D 以上均常见答案:A解析:重症肌无力危象中,肌无力危象最常见,多由于抗胆碱酯酶药量不足引起。
7、帕金森病患者的典型震颤是()A 静止性震颤B 意向性震颤C 姿势性震颤D 扑翼样震颤答案:A解析:帕金森病患者的典型震颤为静止性震颤,“搓丸样”动作,在静止时出现,精神紧张时加剧,随意运动时减轻,睡眠时消失。
8、癫痫大发作首选的药物是()A 苯妥英钠B 卡马西平C 丙戊酸钠D 乙琥胺答案:A解析:苯妥英钠是癫痫大发作的首选药物。
二、多选题1、以下哪些是蛛网膜下腔出血的常见症状?()A 剧烈头痛B 呕吐C 颈项强直D 意识障碍答案:ABCD解析:蛛网膜下腔出血的常见症状包括剧烈头痛、呕吐、颈项强直和意识障碍。
乡镇临床执业助理医师:癫痫题库(题库版)

乡镇临床执业助理医师:癫痫题库(题库版)1、单选患者男,34岁。
反复发作性四肢抽搐伴意识丧失2年余。
入院前8小时四肢抽搐频繁发作,每次15~25分钟,伴尿失禁及舌咬伤;发作间歇期意识不清。
既往粪便中曾有白色节片。
头(江南博哥)颅CT可见多发性钙化灶。
诊断应首先考虑()A.原发性癫痫B.多发性脑肿瘤继发癫痫C.脑囊虫继发癫痫D.手足搐搦症E.癔症性抽搐正确答案:C2、单选患者男,18岁。
在车上突然发生口似咀嚼某物,双手不断搓捏衣角,10秒即过。
过后不能回忆此事。
类似发作10次,脑电图呈双侧额颞叶区阵发性慢波-棘慢波。
可能的癫痫发作类型是()A.单纯性部分发作B.失神发作C.全面发作D.复杂部分性发作E.全身阵挛发作正确答案:D3、单选成年男性,从高楼跌下后出现抽搐。
每次抽搐先从左侧面部,然后双眼球向左凝视,左侧上肢抽,最后左侧下肢抽,整个过程约30秒,每小时发作20次,查体时浅昏迷。
脑部主要病灶可能在()A.左侧中央后回B.右侧中央后回C.左侧中央前回D.右侧中央前回E.颞叶正确答案:D4、单选患者女,25岁。
与邻居口角,被对方打了一耳光,患者走回家中,取一菜刀追赶对方,被石头绊倒,当即肢体不随意运动、抽搐、牙关紧闭、呼之不应,半小时后遂来急诊。
经初步处理后,患者已清醒,下一步最宜采取的治疗是()A.生物反馈治疗B.物理治疗C.药物治疗D.针灸治疗E.心理治疗正确答案:E5、单选患者男,9岁。
午餐时突发神志丧失,手中持碗失落,碗打碎后即醒。
脑电图示3Hz棘-慢波规律性和对称性发放。
最可能的诊断是()A.癫痫复杂部分发作B.癫痫部分性发作C.杰克逊(Jackson)癫痫D.失神发作E.不能分类的癫痫发作正确答案:D参考解析:典型失神发作表现为活动突然停止、发呆、呼之不应、手中物体落地。
发作后立即清醒,无明显不适,可继续先前活动。
醒后不能回忆,甚至不知刚才发病。
脑电图表现为3Hz的棘-慢复合波。
故选D。
抗癫痫药物大家都知道(完整)

〔临床应用〕:
1、抗癫痫: 抗癫痫大发作、部分性发作效果好(首选), 小发作无效(由于兴奋小脑,可诱发); 2、治疗中枢性疼痛综合征: 治疗三叉神经、坐骨神经、舌咽神经等神经性 疼痛(机理:膜稳定作用) 3、抗心律失常: 快速型 室性,特别是强心苷中毒引起的心律失常(首 选)。
【不良反应】
1. 局部刺激:胃肠道反应,静脉炎,长期应
(sodium valproate)
作用特点:
① 对大发作的疗效不及苯妥英钠、苯巴比妥,但后 者无效时,本药仍有效。 ② 对小发作疗效优于乙琥胺,但因肝脏毒性,不做
首选;
③ 对精神运动性发作疗效与卡马西平相似。
作用机制:
1、抑制脑内GABA代谢酶,减慢GABA的代谢, 提高脑内GABA含量; 2、也能抑制Na+通道和L型Ca2+通道; 不良反应: 可致肝损伤,谷草转氨酶↑,注意检查 肝功能;致畸。
卡马西平 (carbamazepine, 酰胺咪嗪)
【作用机制】 :
与苯妥类钠相似,治疗浓度阻滞 Na+ 通道,抑
制癫痫病灶及其周围神经元放电。
【临床应用】 1.抗癫痫谱较广,对精神运动性发作疗效较好 2.对中枢性疼痛的疗效优于苯妥英钠。 3.抗躁狂作用,对锂盐无效的躁狂症有效。
【不良反应】 1.神经系统:头晕、头痛、共济失调 2.消化系统:恶心、呕吐、腹部不适 3.过敏:皮疹、皮炎、淋巴结肿大 4.血液系统:粒细胞和血小板减少, 再生障碍性贫血 5.其他:肌张力障碍和肌痉挛等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是治疗癫痫小发作(失神性发作)的首选 药物
• 机制:抑制丘脑神经元T-型Ca2+通道,抑制异
常放电的发生。 • 不良反应:常见为胃肠道反应(厌食等),其次 为中枢神经系统(头痛、嗜睡、诱发精神异常 等),偶见粒细胞缺乏或再障等。
简述抗癫痫药的用药原则

简述抗癫痫药的用药原则抗癫痫药物是用于治疗癫痫的药物,其用药原则包括以下几个方面:选药原则、起始治疗、剂量调整、疗效观察、不良反应处理以及停药。
1. 选药原则:(1)根据癫痫发作类型选择适宜的药物:根据临床症状和电生理检查结果,大致将癫痫发作分为部分性发作和全身性发作。
对于部分性发作,青少年首选卡马西平、新碱类、卡马西平和托吡酯等药物;对于全身性发作,首选乙巴宾、苯巴比妥和托酮砷等药物。
(2)考虑药物的不良反应:根据患者的年龄、性别、身体情况和伴随疾病等因素,选择较少不良反应的药物。
例如,对于儿童患者,应优先选择副作用较轻的药物。
2. 起始治疗:(1)进行详细的病史询问和体格检查,包括发作类型、病史持续时间等;标本采集以便进行相关检查(如血常规、生化指标等)。
(2)单药起始治疗:通常使用单种药物开始治疗,以便更好地评估副作用和疗效。
(3)起始剂量调整:起始剂量可根据患者年龄、体重和癫痫类型而异。
剂量的调整应根据患者的临床反应和不良反应进行。
(4)低剂量持续治疗:由于抗癫痫药物的不良反应可能与剂量有关,因此应该尽量使用最低有效剂量。
3. 剂量调整:(1)个体化调整:根据患者的癫痫类型、临床反应和不良反应等情况进行个体化的剂量调整。
(2)适当缩量:在有效控制癫痫发作的情况下,应尽量使用最低有效剂量,以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
(3)剂量增加:当剂量不足以控制癫痫发作时,可适度增加剂量,但应注意剂量的增加速度和不良反应的监测。
4. 疗效观察:(1)根据临床症状的变化和癫痫发作的频率、持续时间等指标,评估药物治疗的疗效。
(2)通过监测血药浓度,确定药物的有效剂量范围。
5. 不良反应处理:(1)根据药物不良反应的性质和严重程度,酌情决定是否停药或调整剂量。
(2)根据药物的不良反应处理常规,如对于肝功异常,应停药或调整剂量,并监测肝功能。
6. 停药:(1)治疗持续时间:对于首次发作的患者,通常在2-4年的无癫痫发作期内继续治疗;对于复发性癫痫患者,通常需要持续用药维持。
抗癫痫药物的使用原则

癫痫是小儿的慢性脑功能障碍性疾病,主要表现的是癫痫发作随时、随处,不管什么环境都可以发生,临床上首先选择的是药物治疗,其次还有手术治疗及其他一些治疗。
药物治疗作为临床医师主要是根据孩子的癫痫发作形式及脑电图的放电部位判断是什么癫痫综合征或是什么样的发作类型,也就是根据癫痫综合征或是和发作类型来选择用药,往往用药时首先选择一种抗癫痫药,由小量逐渐增加剂量直到达到有效或是最大的耐受量,如果抗癫痫药无效时要考虑联合用药,联合用药时一定要选作用机制不同的药物或是考虑换药,换药时要逐渐过渡把新的抗癫痫药逐渐由小量到多量加大,直到有效浓度以后把药再逐渐减量到停药,必要时还要监测血药浓度。
在治疗的过程中家长朋友一定要注意要定期随访,要监测抗癫痫药物可能出现的一些不良反应,另外抗癫痫药物的疗程也长,一般需要至少两年不发作且脑电图没有仙样放电或基本消失才考虑减药,减停的过程要求一般是大于6个月的。
神经内科出科考试试题库和标准答案解析

神经内科出科理论考试题(一)一、填空(总分20分,每空1分)1、一般感觉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头不能向左侧偏以对杭检查者的阻力是________侧________肌瘫痪。
3、左眼不能闭合,示齿时口角向左歪是________侧________性_______瘫。
4、脊髓胸7节段对应的椎体为________,胸12节段对应的椎体为________。
5、病员说话吐词不清,吞咽困难,伸舌受限,舌肌萎缩,是由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神经损害。
6、右侧胸4至胸12痛觉消失,触觉存在是由于脊髓________侧________损害。
7、舌前2/3及舌后1/3的味觉分别由________、________神经支配。
8、巴彬斯基(Babinski)氏征是由________损害引起。
9、右耳传导性聋时,韦伯(Weber)试验偏向________侧。
10、剪刀步态见于________病人。
二、名词解释:(每题4分,共20分)1、三偏综合征2、交叉性瘫痪3、脊髓休克4、癫痫持续状态5、放射性疼痛三、问答题:(每题10分,共60分)1、一般脑脊液化验检查包括哪些内容?写出各项正常值。
2、癫痫发作有哪些类型,治疗大发作及小发作的药物有哪些?3、分别说明原发性三叉神经痛及面神经炎的治疗原则。
4、试述坐骨神经痛的最常见病因,主要的症状及体征,以及主要的保守治疗方法。
5、试述左侧大脑中动脉皮层支(浅支)闭塞时的临床表现。
6、病员男40岁,因左肋缘疼痛6+月,左下肢无力Ⅰ月入院。
查体:左肋缘区痛觉减退,右脐以下痛觉减退,左趾部位觉减退,左下肢肌力Ⅱ°,伴肌张力增高,腱反射抗进,左侧Babinski's征(+)。
请讨论定位诊断及进一步检查的方法。
标准答案一、填空:1、浅感觉深感觉复合感觉2、右胸锁乳突肌3、右周围性面神经4、左视神经5、舌咽迷走舌下6、右后角7、面神经舌咽神经8、锥体束9、右10、脊髓或脑性瘫痪二、名词解释1、内囊损害时,出现对侧肢体偏瘫,偏身感觉障碍和双眼同向偏盲,简称三偏综合征,常见于脑血管病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简述抗癫痫药的用药原则
抗癫痫药物的用药原则包括以下几点:
1. 根据癫痫发作的类型和病因选择药物:不同类型的癫痫发作和病因所使用的药物也不同。
例如,大多数癫痫发作是由大脑神经元异常放电引起的,因此抗癫痫药物通常用于治疗这种类型癫痫发作。
然而,有一些癫痫发作可能与大脑组织结构异常有关,例如先天性癫痫,这些类型的癫痫可能需要不同类型的抗癫痫药物进行治疗。
2. 开始剂量应小而恒定:通常情况下,抗癫痫药物的初始剂量应小而恒定。
这有助于防止剂量过大或过低,从而避免不良反应或药物相互作用。
剂量的调整通常需要遵循患者的病情和医生的判断力。
3. 联合用药:有时需要与其他药物一起使用抗癫痫药物,以增加疗效或减少不良反应。
常见的联合用药包括抗抑郁药、抗惊厥药、扩张血管药和抗炎药等。
4. 控制癫痫发作:药物治疗的目标之一是控制癫痫发作。
抗癫痫药物可以通过减少神经元异常放电来防止癫痫发作,但有时候可能需要使用发作控制药物来减少发作次数。
5. 监测药物疗效和不良反应:监测抗癫痫药物的疗效和不良反
应非常重要。
医生需要密切关注患者的药物治疗反应,并根据需要进行调整。
同时,患者也需要定期监测自身症状,以便及时告知医生是否需要进行调整。
需要注意的是,抗癫痫药物的用药原则因个体差异而异,具体方法需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