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癫痫药物的选择原则

合集下载

九、癫痫用药

九、癫痫用药

九、癫痫用药1. 抗癫痫药物治疗应遵循哪些原则?(1)早期治疗。

一旦确诊,尽早治疗,避免癫痫引起的脑损伤。

(2)正确选药。

根据发作类型,正确选择抗癫痫药物。

如大发作常选用卡马西平、丙戊酸,失神发作常选用丙戊酸,婴儿痉挛常选用促皮质素、硝西泮、氯硝西泮或丙戊酸等;(3)调整剂量。

从最小剂量开始服用,逐渐加量至有效量,不得超过最大耐受量以达到最佳疗效和能耐受为目标;注意各个人之间对药物反应的差异。

如果癫痫发作频繁,在无严重副作用前提下,用量应尽早加足,以减少或控制频繁癫痫发作。

(4)单一用药。

首选一种药,单一用药可使80%~85%的癫痫患儿发作完全控制。

从小剂量开始,逐渐加量,当达到最大耐受量而无效时,可考虑合并用药,联合用药,要考虑药物间的相互作用。

(5)交替换药,缓慢停药。

需更换新的抗癫痫药物时,应在服用新药一段时间后,再逐步减量原来所服的抗癫痫药物。

在医生指导下分次减量,缓慢停药。

突然停药,换药均易诱发癫痫持续状态。

(6)长期服药。

停止发作1~3年后酌情减停抗癫痫药物。

切勿自行随乱停药。

(7)规律服药。

目的是要使体内时刻都保持稳定的药量。

癫痫发作不能预测,如体内药量不够,就有可能出现发作而得不到控制。

(8)观察毒性。

定期检查血尿常规和肝功能,尽早发现药物的毒、副反应,采取必要的措施。

(9)消除诱因。

防止饮酒、发热、过劳、失眠、饮食不节、光电刺激等诱因。

2. 怎样合理应用抗癫痫药?常用的抗癫痫药有丙戊酸、卡马西平、硝西泮、氯硝西泮,较老的药有苯妥英钠、苯巴比妥,较新的药有拉莫三嗪、托吡酯等。

但决不是这些药可以随便选用,也不是越贵越好,越新越好。

用药应在专科医生指导下根据病情选用,并在医生监督下服用,以正确调整药量,以免发生不可接受的毒副反应。

抗癫痫药应根据发作类型来选择。

详见本节第三条。

选用药物时还要考虑病人的年龄,内脏的功能状态等,如年幼小儿一般不长期用苯妥英钠,肝功能障碍时不用丙戊酸等。

从最小剂量开始服用,逐渐加量至有效量,不得超过最大耐受量以达到最佳疗效和能耐受为目标;注意各个人之间对药物反应的差异。

癫痫病的用药原则是什么

癫痫病的用药原则是什么

陕西康杰癫痫医院癫痫病的用药原则是什么癫痫病的用药原则是什么?癫痫疾病的治疗当中,其中药物的治疗是主要的方式,而且大部分的患者更是需要长期的服用药物进行治疗的,因此对于患者而言掌握用药的原则这就相当的重要了,那到底癫痫病的用药原则是什么呢?癫痫病的用药原则是什么?癫痫患者用药需要掌握以下这些原因:1、根据发作类型选药癫痫发作的类型分为好几种,其中有失神发作、单纯局部性发作、全面性强直性痉挛发作以及复杂部分性发作等,那癫痫病的发作类型不同选择的药物也不一样,用药的问题上就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了哦!2、长期用药。

癫痫患者用药的原则就要坚持长期服用药物,一旦是找到了符合自己病情的药物,就应毫不间断地服用,定时服用,一次也不能忘记吃药,不要认为几个月不犯病病就好了,自行停药会导致更严重的发作。

大发作病人须坚持3~5年不犯病,才能在医生指导逐渐减量,递减过程需1~2年。

全程必须无复发。

有复发则从头开始用药。

小发作完全控制发作后,坚持用药1~2年无复发则可逐渐减量至停药,这个过程约需3~6个月。

如果癫痫不发作,但脑电图有异常的人也不能停药,待脑电图正常时再考虑减量至停药。

3、用药要有规则如果癫痫疾病的发作没有规律,就要掌握用药的一些原则,一日的用药量应该要分为三次服用,如果仅仅是在夜间或晨起时发作,可仅在睡前服一次药;如果女性仅在月经期有癫痫发作,应在每次月经来潮前5~7天开始增加服药剂量,月经过后即可减回原来的小剂量维持;遇到感染发烧时可诱发癫痫发作,也应短期增加抗癫痫药剂量。

苯妥英钠片一般饭后服用。

4、单一药物治疗原则。

很多的患者会错误的认为,对癫痫治疗上多种药物联合使用会更好,其实不是这样,研究发现两种以上药物合用因药物间相互作用,并不能提高甚至可能降低疗效,故多主张单用一种药物治疗。

不可突然停用前一种药物,应新旧二种药物同时服用1周,逐渐停掉第一种药,过渡到第二种药。

如病人同时患有两种类型的癫痫,可以用针对每种发作的两种以上的药物,以不超过3种为宜。

简述抗癫痫药的用药原则

简述抗癫痫药的用药原则

简述抗癫痫药的用药原则
抗癫痫药物的用药原则包括以下几点:
1. 根据癫痫发作的类型和病因选择药物:不同类型的癫痫发作和病因所使用的药物也不同。

例如,大多数癫痫发作是由大脑神经元异常放电引起的,因此抗癫痫药物通常用于治疗这种类型癫痫发作。

然而,有一些癫痫发作可能与大脑组织结构异常有关,例如先天性癫痫,这些类型的癫痫可能需要不同类型的抗癫痫药物进行治疗。

2. 开始剂量应小而恒定:通常情况下,抗癫痫药物的初始剂量应小而恒定。

这有助于防止剂量过大或过低,从而避免不良反应或药物相互作用。

剂量的调整通常需要遵循患者的病情和医生的判断力。

3. 联合用药:有时需要与其他药物一起使用抗癫痫药物,以增加疗效或减少不良反应。

常见的联合用药包括抗抑郁药、抗惊厥药、扩张血管药和抗炎药等。

4. 控制癫痫发作:药物治疗的目标之一是控制癫痫发作。

抗癫痫药物可以通过减少神经元异常放电来防止癫痫发作,但有时候可能需要使用发作控制药物来减少发作次数。

5. 监测药物疗效和不良反应:监测抗癫痫药物的疗效和不良反
应非常重要。

医生需要密切关注患者的药物治疗反应,并根据需要进行调整。

同时,患者也需要定期监测自身症状,以便及时告知医生是否需要进行调整。

需要注意的是,抗癫痫药物的用药原则因个体差异而异,具体方法需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

抗癫痫药在癫痫治疗中的适应症和用药指南

抗癫痫药在癫痫治疗中的适应症和用药指南

抗癫痫药在癫痫治疗中的适应症和用药指南癫痫是一种常见的神经系统疾病,其特征是大脑异常放电引起的反复发作性症状。

抗癫痫药物是目前主要用于治疗癫痫的药物,针对不同类型的癫痫,临床上使用的抗癫痫药物也存在差异。

本文将介绍抗癫痫药在癫痫治疗中的适应症和用药指南。

一、简介抗癫痫药物的作用机制主要在于调节脑内游离离子的浓度和离子通道的活性,抑制异常神经元的放电。

目前,癫痫治疗的首选药物为单一药物治疗,约70%的患者可以通过一种合适的抗癫痫药物控制发作。

二、适应症1. 部分性发作:钠离子通道阻滞剂是治疗部分性发作(包括简单部分性发作和复杂部分性发作)的首选药物,如卡马西平、奥卡西平等。

2. 癫痫大发作:治疗癫痫大发作的首选药物是苯二氮䓬类药物,如苯巴比妥、地西泮等。

3. 小发作:常用的药物包括卡马西平、托吡酯等。

4. 癫痫持续状态:治疗癫痫持续状态的药物有苯巴比妥、布地奈德等。

三、用药指南1. 个体化治疗: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个体化的治疗方案,包括发作频率、发作类型、合并症及患者的年龄、性别等因素。

2. 药物选择:根据癫痫的类型选择合适的药物,注意药物的起效时间和副作用情况。

3. 起始剂量:建议从小剂量开始治疗,逐渐增加剂量至达到有效治疗效果。

4. 维持剂量: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调整药物的维持剂量,以保持癫痫的稳定控制。

5. 考虑合并症:注意抗癫痫药物可能引起的副作用,如嗜睡、疲劳、头晕等不适症状。

四、注意事项1. 药物相互作用:一些抗癫痫药物会影响其他药物的代谢,因此在联合用药时需注意药物之间的相互作用。

2. 儿童及孕妇用药:儿童和孕妇在用药过程中需特别注意药物的选择及剂量调整,以确保其安全性。

3. 治疗持续时间:对于患有特殊类型癫痫的患者,需进行长期治疗,时间根据个体差异而异。

4. 定期复查:患者在用药期间需定期进行复查,以评估用药效果和药物的安全性。

结论抗癫痫药在癫痫治疗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通过合理的用药选择及个体化治疗方案,可以有效地控制癫痫发作,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癫痫发作急救药品的使用技巧

癫痫发作急救药品的使用技巧

癫痫发作急救药品的使用技巧癫痫是一种常见的神经系统疾病,患者在发作时可能会出现意识丧失、肢体抽搐等症状。

为了及时应对癫痫发作,使用急救药品是非常必要的。

本文将介绍一些癫痫发作急救药品的使用技巧,以帮助人们在紧急情况下正确地进行救治。

1. 硫喷妥钠(俗称安定)硫喷妥钠是一种常用的抗癫痫药物,广泛用于癫痫发作急救。

在使用硫喷妥钠时,有几个关键的注意事项需要牢记:(1)剂量选择:剂量的选择应该根据患者年龄、体重以及发作情况来确定。

一般来说,成人剂量为10-20毫克/千克,儿童剂量为15-20毫克/千克。

但请务必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

(2)给药途径:硫喷妥钠可以通过静脉注射或肌肉注射的方式给药。

在紧急情况下,可以优先选择肌肉注射以节省时间和提高效率。

(3)静脉注射:如果需要静脉注射,应该确保针头插入正确的位置。

在注射前,请先用生理盐水冲洗静脉通道,然后缓慢地将硫喷妥钠注入静脉中。

(4)不良反应:硫喷妥钠的使用可能会引起一些不良反应,如头晕、嗜睡、口干等。

如果患者出现不适,应该立即停止使用并及时就医。

2. 苯妥英钠(俗称东莨菪碱)苯妥英钠作为一种抗癫痫药物,也常用于癫痫发作的急救。

以下是使用苯妥英钠时需要注意的几个要点:(1)剂量选择:剂量的选择应该基于患者的具体情况。

通常,成人剂量为15-20毫克/千克,儿童剂量为15-20毫克/千克。

但是,使用前最好咨询医生以获取准确的剂量。

(2)给药方式:苯妥英钠可以通过口服或静脉注射的方式给药。

如果患者处于无法进食或者无法咀嚼的状态下,应优先选择静脉注射。

(3)静脉注射:进行静脉注射时,应确保针头插入正确的位置。

在注射前,先用生理盐水冲洗静脉通道,并缓慢地将苯妥英钠注入静脉中。

(4)不良反应:使用苯妥英钠可能导致一些不适,如食欲不振、皮疹、肝功能异常等。

如出现不适症状,应立即停止使用,并咨询专业医生的建议。

3. 银杏叶总黄酮片银杏叶总黄酮片是中医药中一种用于治疗癫痫的药物,具有安全、无毒副作用的特点。

简述抗癫痫药的用药原则

简述抗癫痫药的用药原则

简述抗癫痫药的用药原则抗癫痫药物是用于治疗癫痫的药物,其用药原则包括以下几个方面:选药原则、起始治疗、剂量调整、疗效观察、不良反应处理以及停药。

1. 选药原则:(1)根据癫痫发作类型选择适宜的药物:根据临床症状和电生理检查结果,大致将癫痫发作分为部分性发作和全身性发作。

对于部分性发作,青少年首选卡马西平、新碱类、卡马西平和托吡酯等药物;对于全身性发作,首选乙巴宾、苯巴比妥和托酮砷等药物。

(2)考虑药物的不良反应:根据患者的年龄、性别、身体情况和伴随疾病等因素,选择较少不良反应的药物。

例如,对于儿童患者,应优先选择副作用较轻的药物。

2. 起始治疗:(1)进行详细的病史询问和体格检查,包括发作类型、病史持续时间等;标本采集以便进行相关检查(如血常规、生化指标等)。

(2)单药起始治疗:通常使用单种药物开始治疗,以便更好地评估副作用和疗效。

(3)起始剂量调整:起始剂量可根据患者年龄、体重和癫痫类型而异。

剂量的调整应根据患者的临床反应和不良反应进行。

(4)低剂量持续治疗:由于抗癫痫药物的不良反应可能与剂量有关,因此应该尽量使用最低有效剂量。

3. 剂量调整:(1)个体化调整:根据患者的癫痫类型、临床反应和不良反应等情况进行个体化的剂量调整。

(2)适当缩量:在有效控制癫痫发作的情况下,应尽量使用最低有效剂量,以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

(3)剂量增加:当剂量不足以控制癫痫发作时,可适度增加剂量,但应注意剂量的增加速度和不良反应的监测。

4. 疗效观察:(1)根据临床症状的变化和癫痫发作的频率、持续时间等指标,评估药物治疗的疗效。

(2)通过监测血药浓度,确定药物的有效剂量范围。

5. 不良反应处理:(1)根据药物不良反应的性质和严重程度,酌情决定是否停药或调整剂量。

(2)根据药物的不良反应处理常规,如对于肝功异常,应停药或调整剂量,并监测肝功能。

6. 停药:(1)治疗持续时间:对于首次发作的患者,通常在2-4年的无癫痫发作期内继续治疗;对于复发性癫痫患者,通常需要持续用药维持。

癫痫病的用药选择

癫痫病的用药选择

癫痫病的用药选择发表时间:2013-04-08T10:48:53.153Z 来源:《中外健康文摘》2013年第1期供稿作者:王莉莉[导读] 应监测疗效及副作用,鼓励患者遵从医嘱服药。

王莉莉(黑龙江省医院 150036)【中图分类号】R971+.6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5085(2013)1-0155-01 癫痫是一组临床综合征。

以在病程中有反复发作的神经元异常放电所致的暂时性中枢神经系统功能失常为特征。

具体症状根据所涉及的神经元部位、范围及功能,其表现为运动、感觉、意识、行为、自主神经障碍。

患者可同时以一种或数种痫性发作为其症状。

1 药物1.1 传统抗癫痫药物1.1.1 苯妥英钠:能抑制细胞外钠离子的被动内流,使细胞膜隐定,阻止脑部异常放电的活动向周围正常脑组织扩散,对全面性强直-阵挛发作和部分性发作有效,可加重失神发作和肌阵挛发作。

每次口服0.1g,每日2~3次,半衰期长,达到稳态后成人可日服1次,儿童日服2次。

有效血浓度为10~20μg/ml。

主要副作用为胃肠道反应、毛发增多、共济失调、齿龈增生。

严重副作用为剥脱性皮炎、粒细胞减少等。

1.1.2 卡马西平:能增强细胞膜电位的稳定性,阻滞脑部异常电位活动向周围脑组织扩散。

是部分性发作的首选药物,对复杂部分性发作疗效优于其他抗癫痫药物,对继发性全面性强直阵挛发作亦有较好的疗效,但可加重失神和肌阵挛发作。

常用剂量每日300~1200mg,分2~4次服用。

主要副作用有皮疹、胃肠道症状、白细胞减少及肝功能损害等。

1.1.3 乙琥胺:为琥珀酰亚胺类药物,能抑制皮质的兴奋性路径,改变脑的神经递质水平及对突触传递有某些作用。

仅用于单纯失神发作和肌阵挛发作。

常用量每日500~1500mg口服。

主要副作用为眩晕和精神症状,严重副作用为白细胞缺乏。

1.2 新型抗癫痫药1.2.1 托吡酯:通过阻滞电压依赖性钠通道增强GABAA受体处GABA活性,阻滞红藻氨酸/AMPA型谷氨酸受体轻度抑制碳酸酐酶发挥作用,对单纯及复杂部分性、全身强直阵挛发作,尤其对Lennox-Gastaut综合征和West综合征(婴儿痉挛症)的疗效较好。

抗癫痫药与抗惊厥药

抗癫痫药与抗惊厥药

增强兴奋性传导的抗癫痫药
拉莫三嗪 1、用于其它抗癫痫药不能控制 患者的辅助治疗 2、副作用小
抗惊厥药
惊厥 2、Mg2+与Ca2+产生竞争性拮抗作用 3、安全范围窄,易引起系统抑制症状, 可对葡萄糖酸钙等对抗
抗癫痫药
癫痫分类: 1、大发作:苯妥英钠、卡马西平 2、小发作:乙琥胺、丙戊酸钠 3、癫痫持续状态:地西泮

抗癫痫药的作用方式及机制
1、抑制钠钙离子内流,抑制钾离 子外流:苯妥英钠、卡马西平等 2、增强GABA介导的抑制作用: 苯巴比妥、地西泮等 3、抑制谷氨酸介导的兴奋作用: 拉莫三嗪
抗癫痫药用药原则

卡马西平
1、广谱抗癫痫药,对精神运 动性发作和大发作为首选药 2、三叉神经痛 3、尿崩症 特点:可见骨髓抑制、肝损害 等严重不良反应
常用抗癫痫药
奥卡西平:不良反应较轻,可作 为儿童局限性发作是的辅助用药 乙琥胺:癫痫小发作的首选药, 副作用少 托吡酯:对部分性发作效果较好

增强GABA抑制性作用药
1、对症选药和单一用药原则 2、剂量渐增原则 3、先加后撤原则 4、久用慢停原则
常用抗癫痫药—苯妥英钠
体内过程:刺激性大,易透过血脑屏 障,按零级动力学消除,个体差异大 不良反应 1、与剂量有关的毒性反应 2、慢性毒性反应 3、过敏反应 4、致畸反应等

常用抗癫痫药—苯妥英钠
作用机制 1、阻止异常电位向正常脑组织扩散 2、膜稳定作用 临床用途 1、癫痫大发作和局限性发作的首选药物, 对小发作无效。 2、三叉神经痛等中枢疼痛综合征 3、抗心律失常
巴比妥类 1、苯巴比妥:大发作、癫痫持续状态 2、扑米酮:大发作及精神运动性发作 苯二氮卓类 1、地西泮:癫痫持续状态的首选药 2、氯硝西泮:广谱抗癫痫药,不良反应 轻 3、硝西泮:肌阵挛性发作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抗癫痫药物的选择原则
癫痫是一种常见的神经系统疾病,目前治疗上仍然以药物为主,经过100余年的发展,抗癫痫药物已经从最初的7种传统抗癫痫药物逐渐发展到目前一些新型的抗癫痫药物,药物治疗的目标是在无明显副作用情况下,完全控制临床发作,使患者保持或恢复其原有的生理、心理状态和生活工作能力,但是即使服用各种抗癫痫药物,仍然有20%左右的患者无法控制发作。

在临床中,需要根据发作类型、药物机制、相互作用等选择合适的抗癫痫药物。

对于新诊断的癫痫患者,在接受第一种单药治疗后约有50%左右发作缓解或控制,另有30%的患者在服用第一种单药治疗无效后,改用另一种单药治疗或多药联合治疗后发作也得到缓解或控制,但是仍有20%左右的患者通过各种药物治疗后发作仍未能很好控制,称为药物难治性癫痫。

一.抗癫痫药物的种类
上世纪八十年代之前共有7种主要的抗癫痫药物应用于临床,习惯上称为传统抗癫痫药物,80年代以后国外陆续开发并上市了多种新型的抗癫痫药物。

传统的抗癫痫药物有丙戊酸、卡马西平、氯硝西泮、乙琥胺、苯巴比妥、苯妥英钠、扑痫酮,而新型抗癫痫药物有奥卡西平、拉莫三嗪、托吡酯、左乙拉西坦、非氨脂、加巴喷丁、替加宾、氨己烯酸、唑尼沙胺等。

二.抗癫痫药物的作用机制
目前对于抗癫痫药物的作用机制尚未完全明了,有些抗癫痫药物是单一作用机制,而有些抗癫痫药物可能是多重作用机制。

抗癫痫药的作用机制主要有电压依赖性的钠离子通道阻滞剂、增加脑内或突触的GABA水平、选择性增强GABAA介导的作用、直接促进氯离子的内流、钙离子通道阻滞剂以及其它机制。

三.抗癫痫药物的药代动力学特点
药代动力学特点决定了血液和脑组织中药物的浓度,是了解药物疗效、不良反应及药物之间相互作用的基础。

理想的抗癫痫药物应具有生物利用度完全且稳定、半衰期较长、每日服药次数少、具有一级药代动力学特征(即剂量与血药浓度呈比例变化)、蛋白结合率低且呈饱和性、无肝酶诱导作用、无活性代谢产物等特点。

四.诊断明确后开始治疗的指征
大多数癫痫患者的长期预后与发病初期是否得到正规抗癫痫治疗有关,早期治疗者的发作控制率较高,停药后的复发率也较低。

对于癫痫患者,在明确癫痫的诊断之后,即应该开始使用抗癫痫药物,但是对于发作性质难以确定,也可以观察一段时间后再做决定。

根据国际抗癫痫联盟的定义,至少有一次无固定诱因的癫痫发作是诊断癫痫的基本条件,单次或者单簇的癫痫发作如难以证实和确定在脑部存在慢性的功能障碍时,必须慎重诊断,大部分学者认为在出现第二次无
诱因发作之后才开始抗癫痫药物治疗。

在一次全面性强直-阵挛发作之前,患者有过失神或肌阵挛等发作形式,此类患者再次发作的可能性很大,也应该早期开始药物治疗;部分性发作、有明确的病因、影像学有局灶性的异常病变、脑电图有明确的癫痫样放电以及有神经系统异常体征等,即使只有一次发作,但是以后再次发作几率很大,可以在首次发作后征得患者及家属同意后开始抗癫痫药物治疗;虽然为首次发作,但临床表现和脑电图特征符合典型的癫痫综合征的诊断,如Lennox-Gastaut综合征、婴儿痉挛等,可以在首次发作后开始抗癫痫药物治疗。

有部分患者虽然有两次以上的发作,但发作的间隔期在1年以上甚至更长,此类患者是否需要药物治疗仍有争议,大部分学者认为可以不用药而进行观察。

五.抗癫痫药物的选择原则
(一)根据发作类型和综合征选择药物(表1、2)
1.丙戊酸钠、苯巴比妥、卡马西平、奥卡西平、拉莫三嗪、托吡酯、左乙拉西坦、唑尼沙胺、加巴喷丁可用于部分性发作的单药治疗。

虽然苯妥英钠疗效确切,但由于其具有非线性药代动力学特点,容易引起毒副反应,药物之间相互作用多,长期使用的副作用比较明显,已经逐渐退出部分性发作治疗的一线药物。

2.丙戊酸钠、托吡酯、拉莫三嗪、左乙拉西坦可用于各种类型的全面性发作的单药治疗;卡马西平、苯巴比妥、苯妥英钠、奥卡西平可用于全面性强直阵挛发作的单药治疗。

3.丙戊酸钠、拉莫三嗪、托吡酯、左乙拉西坦是广谱的抗癫痫物,对部分性发作和全面性发作均有效,可作为发作分类不确定时的选择。

(二)如果合理使用一线抗癫痫药物仍有发作,需要严格评估癫痫的诊断。

(三)为了避免疗效降低和副作用增加,尽可能推荐患者固定使用同一个厂家的药品,特别是不要随意更换药物。

(四)尽可能选用单药治疗。

(五)如果第一种单药无效,可以增加第二种药物并逐渐加至足够剂量后,才将第一种药物缓慢地减量和停药。

(六)在单药治疗未能达到无发作时,才需要考虑联合用药。

(七)对于儿童、妇女和老年患者,需要考虑特殊人群的用药特点而慎重选用抗癫痫药物。

(八)用药前仔细阅读药物说明书,特别告知患者药物副作用和注意事项。

表1 根据发作类型的选药原则
表2 根据癫痫综合征的选药原则。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