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可不看:3张表格教你合理选择抗癫痫药物

合集下载

抗癫痫药物应用专家共识

抗癫痫药物应用专家共识

坐堡挫丝叠盘查垫!!笙!旦筮坐鲞筮!翅£堕!』盟!坠翌!:』塑!!盟垫!!:Y丛丝:塑些!即首选药物。

(2)药物评价标准:一线药物:专家选为7~9分(非常情况下更合适和通常情况下合适);--线药物:专家选为4~6分;三线药物:专家选为l一3分(通常不合适和非常不合适)。

结果一、基本信息共发出问卷50份,回收49份(98%)。

49名专家中,男性38名(77.6%),女性11名(22.4%);年龄35~8l岁,平均(53.9±10.8)岁。

平均从事神经科专业时间为(29.2±10.5)年(11—51年)。

其中,癫痫专业医生43名(87.8%),平均从业时间(17.94-10.2)年(3—45年)。

曾经从事过其他医学专业有:内科学、老年痴呆专业、脑电图专业、基础医学与预防医学。

46名(93.88%)所在单位系综合性医院神经内科,2名为癫痫专科医院医生,1名为神经科专科医院医生。

所有专家每月诊治癫痫患者20—800例(中位数100例),其中43例(87.76%)近5年参加或主持过癫痫的临床或基础研究。

完成本问卷所花费的时间为35~2880min(中位数165min)。

二、总体治疗策略有关2种癫痫发作类氆的首选治疗,100%的专家选择单药。

其他步骤治疗策略分别见图1、2(问卷设计中共有7个步骤,但仅少数专家完成丁最后2步,故此处仅归纳第1—5步的结果)。

三、初始用药1.新诊断特发性全面性癫痫:丙戊酸是3种发作类型(伞身强直一阵挛发作、失神发作和肌阵挛发作)的一线药物且是惟一的首选药物。

全身强直一阵挛发作的一线药物除丙戊酸外,还有托吡酯和拉莫三嗪。

当丙戊酸治疗失败后,用于全身强直阵挛发作的首选药物拉莫三嗪,一线药物有拉荧三嗪、托吡酯与左乙拉西坦。

失神发作的首选与一线药物均为拉莫三嗪。

肌阵挛发作无首选药物,一线用药足左乙拉西坦。

拉英三嗪或托吡酯治疗失败后的3种全面性发作的首选药物均为丙戊酸(表1)。

抗癫痫药PPT课件

抗癫痫药PPT课件
);肝脾损害等。
3.致畸。
14
2019/12/21
15
苯巴比妥
1.除小发作外都有效。通常用于大发作和癫痫持续状态(戊 巴比妥钠)。但镇静作用明显,不作为首选。
2.机制 ①与GABA受体上的一个变构调节单位结合,延长Cl-通道开
放的时间,加强GABA的效应。高浓度有拟GABA作用。 ②阻断突触前膜Ca2+的摄取,减少Ca2+依赖性的神经递质
(NE,ACh和谷氨酸等)的释放。 ③在较高浓度时也可阻断Na+和Ca2+(L和N型)通道。 3.不良反应:镇静、儿童行为影响(激动、多动症)、皮疹,
新生儿出血(VitK),巨幼红细胞贫血(叶酸),骨软化 ( VitD),致畸。
16
扑米酮(primidone)
中间代谢产物有苯巴比妥、苯乙基丙 二酰胺,三者都具抗癫痫活性。临床主要用 于不能耐受苯妥英钠或苯巴比妥的大发作, 对小发作无效。
3.药酶诱导剂,诱导CYP2C、CYP3A、UDP-葡萄糖醛酸转移酶的产生

[不良反应]
1.常见的不良反应有:眩晕,视力模糊,复视 ,共济失调;恶心呕吐;水肿;皮疹。不需 中断治疗,一周左右逐渐消退。大剂量引起 房室传导阻滞.
2.少见而严重的不良反应有骨髓抑制 (再生障 碍性贫血1/20万、粒细胞缺乏、血小板减少
GLU (GAD) GABA
GABA转氨酶 (GABAT) 琥珀酸半醛
(SSA) 琥珀酸半醛脱氢酶
(SSADH) 琥珀酸
20
[不良反应] 消化系统、中枢神经系统症状。 肝损害,主要表现为天门冬氨酰氨基转移酶升 高。 12 岁以下儿童多药合用易发生致死性肝 损害。 [药物相互作用] 提高苯妥英钠、苯巴比妥、氯硝西泮和乙琥胺 的血药浓度;苯妥英钠、苯巴比妥和卡马西平 降低丙戊酸钠浓度。

癫痫患者规范化药物治疗2024

癫痫患者规范化药物治疗2024

癫痫患者规范化药物治疗2024癫痫用药原则癫痫是严重危害患者身心健康的神经系统常见疾病之一,在我国的患病率约为7%oβ在现代医学快速发展的背景下,绝大多数癫痫患者可以通过不同的治疗方法最终实现完全控制发作。

常用的治疗方法包括药物治疗、外科治疗、神经调控和生酮饮食等,其中药物治疗是最重要、最基本的治疗方法,通过合理的抗癫痫发作药物治疗,70%左右的新诊断癫痫患者可以完全控制发作。

近十余年来,国内外已制定出多项针对癫痫药物治疗的专家共识和指南,有力推动了癫痫诊治的规范化。

国内尚无面向癫痫患者W家属的药物治疗相关的规范化指导性建议。

因此,北京医学会脑电图与神经电生理学分会组织多家癫痫中心神经内科、JLM、神经外科和神经电生理专业等相关领域专家,讨论并撰写了《癫痫患者规范药物治疗的专家指导意见》。

这是国内首个面向癫痫患者和家属的专家指导意见,旨在推进癫痫患者规范化药物治疗,提升患者和家属对药物治疗的正确认知,更好地促进疾病早日康复。

一、抗癫痫发作药物治疗时机1•患者出现癫痫发作,不宜自行用药,需经过正规医院癫痫专业医生系统性评估后进行。

2•患者通常在2次明确的无诱因癫痫发作之后开始药物治疗,但即使是首次发作,在以下特殊情况下也可以在癫痫专科医生指导下考虑药物治疗:并非真正的首次发作;虽然为首次发作,但专科医生判断再次发作的风险很高;患者本人及监护人认为再次发作的风险难以接受等。

3.针对癫痫病因的治疗也非常必要,一部分遗传及代谢疾病导致的癫痫对特定的治疗有良好的效果,而免疫性病因需要启动免疫治疗。

但对于经过必要检查目前尚未明确病因的患者,不能因为一味地查找病因而耽误抗癫痫发作药物治疗。

二、选择正规的抗癫痫发作药物由于癫痫包括了多种类型,目前我国可用的抗癫痫发作药物有10种以上。

在准确诊断系统评估后,根据患者的不同癫痫发作和癫痫综合征类型,癫痫专科医生同时兼顾患者的年龄、性别、共患病、合并用药、经济条件等因素,给予适合患者的个体化药物治疗方案,包括抗癫痫发作药物种类的选择、药物服用方案的制定以及可能的药物配伍等。

分析一线抗癫痫药物和二线抗癫痫药物

分析一线抗癫痫药物和二线抗癫痫药物

分析一线抗癫痫药物和二线抗癫痫药物抗癫痫药物是用于治疗癫痫的药物,根据其药效和治疗优先级可以分为一线抗癫痫药物和二线抗癫痫药物。

一线抗癫痫药物通常是首选的药物,有较强的药效和较少的副作用,能够有效地控制癫痫发作。

二线抗癫痫药物则是在一线药物使用无效或者不耐受的情况下才会考虑使用的药物,通常具有更多的副作用和临床应用限制。

一线抗癫痫药物一线抗癫痫药物是治疗癫痫的首选药物,在临床中被广泛使用。

这些药物往往具有广谱性和较低的毒性,可以有效地抑制癫痫的发作。

常用一线抗癫痫药物1.苯妥英钠(Phenytoin)苯妥英钠是一种广谱的抗癫痫药物,主要通过抑制神经元的对钠通道的作用来抑制癫痫发作。

它的主要副作用包括肝功能异常、皮疹和骨髓抑制等。

2.卡马西平(Carbamazepine)卡马西平是一种广谱的抗癫痫药物,主要通过阻断钠通道来减少神经元的兴奋性。

常见的副作用包括头晕、嗜睡和皮疹等。

3.丙戊酸(Valproic Acid)丙戊酸是一种广谱的抗癫痫药物,具有多种作用机制,包括增加 GABA 的释放和抑制钠通道等。

其副作用包括恶心、头晕和肝功能异常等。

二线抗癫痫药物二线抗癫痫药物是在一线药物无效或不耐受的情况下考虑使用的药物。

这些药物往往具有更多的副作用和使用限制,需要在临床使用时慎重考虑。

常用二线抗癫痫药物1.琥珀酸盐(Topiramate)琥珀酸盐是一种多效药物,主要通过增加 GABA 的释放和抑制谷氨酸受体来发挥抗癫痫作用。

常见的副作用包括混乱、注意力不集中和言语障碍等。

2.奥卡西平(Oxcarbazepine)奥卡西平是一种钠通道阻滞剂,通过调节神经元的兴奋性来抑制癫痫发作。

其副作用包括皮疹、头痛和嗜睡等。

3.卡巴马唑(Gabapentin)卡巴马唑是一种 GABA 类似物,能够增加 GABA 的释放来发挥抗癫痫作用。

常见的副作用包括头晕、肌肉震颤和嗜睡等。

总结一线抗癫痫药物和二线抗癫痫药物在临床治疗癫痫中都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但其适应症、副作用和临床使用限制有所不同。

合理使用抗癫痫药

合理使用抗癫痫药
合 理 用药
证药物的有效血药浓度。服用药物有效,症状有所缓 解时切忌突然停药,应该缓慢减量。疗效不佳时,也 不可突然更换药物,应当在增加新药的基础上,缓慢 减量,最终停用原来的用药。
抗癫痫药物简介
临床常用的抗癫痫药物可分为两类:①广谱抗癫
痫药物,主要包括丙戊酸钠、拉莫三嗪、托吡酯、左乙
拉西坦等,对于多数成人癫痫或癫痫综合征患者有
用 抗 癫 痫 药 物 ,对 达 到 治 疗 目 的 ,改 善 生 活 质 量 尤 为
敏反应。与苯巴比妥一样,也具有肝药酶的诱导作用,
关键。
与其他药物合用时需慎重。
联合用药的问题
拉莫三嗪 广谱抗癫痫药物,临床上常用丙戊酸 钠联合小剂量的拉莫三嗪,来缓解单药无法控制的癫
癫痫患者应当尽早进行药物治疗,以减少疾病对于
是效果最好的广谱抗癫痫药物之一,但对局限性发作
坚持规律用药 癫痫治疗应当坚持规律用药,以保
的疗效要弱于卡马西平和其他新型的抗癫痫药物。
28
合 理 用药
其不良反应为恶心、暂时性脱发,极少数患者出现胰腺炎,非常罕 见 严 重 肝 功 能 损 伤 ;有 致 畸 作 用 ;小 儿 使 用 丙 戊 酸 钠 应 监 测 肝 功能。
部分抗癫痫药物有时可能会出现加重癫痫症状的不良反应, 如卡马西平对某些全面性癫痫无效甚至会导致发作加重,尤其对 于肌阵挛发作、失神发作、失张力发作,青少年肌阵挛癫痫、青少年 失神癫痫、癫痫性脑病等慎用或忌用。
在选用抗癫痫药物时还应考虑到药物的禁忌证、不良反应、特 殊人群、药物之间的相互作用等因素。
一般患者用药 ①老年患者无其他系统疾病时首选拉莫三嗪 或奥卡西平,伴随其他系统疾病时则首选拉莫三嗪或左乙拉西 坦。②对于女性患者而言,拉莫三嗪为特发性全面性癫痫与症状 性部分性癫痫的首选药物。对于计划受孕或哺乳的女性,首选药 物亦为拉莫三嗪,一线药物为拉莫三嗪与左乙拉西坦。③学龄前 儿童全面性发作首选拉莫三嗪,左乙拉西坦为一线用药;症状性部 分性发作的首选药物为奥卡西平与拉莫三嗪,一线药物为左乙拉 西坦、卡马西平和丙戊酸钠。

儿童用药剂量表格模板

儿童用药剂量表格模板
儿童禁用3日疗法
吡喹酮(环吡异喹酮)
口服:
10 mg/(kg·次)
3次/日,连服2日
2.4 驱肠虫药和抗其他寄生虫病药
药物
用法和用量
左旋咪唑
口服:
驱蛔虫:3 mg/(kg·d),晚饭后顿服
驱钩虫:2 mg/(kg·d),晚饭后顿服,连服2日
丙硫咪唑(阿苯达唑)
口服:
驱钩虫:
12岁以上400 mg/次,10日后重复1次驱蛔、蛲、鞭虫:
15~20 mg/(kg·d)
分3次服,连用5~7日
磷酸氯喹
口服:
第1、2日20 mg/(kg·d)
分2~3次
以后10 mg/(kg·d)
分1~2次,连服14~20日
2.3抗血吸虫病药
药物
用法和用量
酒石酸锑钾
静注:
20日疗法:
25 mg/kg,总量分20日静注,每用药6日停1日,注射后绝对卧床2小时
神经阻滞麻醉:1%~2%
硬膜外麻醉:2%~4%
腰麻:2.5%~5%
利多卡因(赛罗卡因)
表面麻醉、神经阻滞麻醉及硬膜外麻醉,还用于心律失常。
小儿常用量随个体而异,一次给药总量不得超过4.0~4.5 mg/kg,常用0.25%~0.5%溶液,特殊情况才用1.0%溶液
治疗心律失常:1~3 mg/(kg·次)
60 mg/(kg·d)
分2~4次
严重感染:
可加至100 mg/(kg·d)
药品不可嚼碎服用,故5岁以下小儿不宜用
头孢曲松(头孢三嗪)
肌注或静滴:
20~80 mg/(kg·d)
分1~2次
头孢克肟
口服:
3~6 mg/(kg·d)
分2次

癫痫急救药品镇静剂的选择与给药方式

癫痫急救药品镇静剂的选择与给药方式

癫痫急救药品镇静剂的选择与给药方式癫痫是一种常见的神经系统疾病,患者在发作时会出现肢体抽搐、意识丧失等症状,给患者和周围人带来一定的危险。

在癫痫发作急救中,镇静剂的选择和给药方式是至关重要的。

本文将就癫痫急救药品镇静剂的选择与给药方式进行探讨。

一、镇静剂的选择1. 苯二氮䓬类药物(BZD)苯二氮䓬类药物是目前癫痫急救中常用的药物之一。

其通过增强神经递质GABA的抑制作用,从而降低癫痫发作。

常见的苯二氮䓬类药物包括地西泮、艾司唑仑等。

地西泮是一种经典的苯二氮䓬类药物,可以通过静脉注射或直肠给药的方式使用。

在癫痫急救中,常用的剂量是0.15-0.3mg/kg,静脉注射时静推,给药速度不能太快,通常需要1-2分钟完成。

而直肠给药的剂量为0.5mg/kg,可以考虑溶解在植物油中,尽可能使用空肠导管进行灌肠。

艾司唑仑是一种中短效苯二氮䓬类药物,可以通过舌下含服的方式使用。

舌下含服的艾司唑仑可以在几分钟内起效,常用的剂量是0.25-0.5mg/kg。

2. 丙戊酸类药物丙戊酸类药物是另一类常用的癫痫急救药品。

丙戊酸类药物通过抑制谷氨酸释放和阻断钙离子通道,从而发挥镇静和抗癫痫的作用。

常见的丙戊酸类药物包括巴比妥类药物和丙戊酸钠。

巴比妥类药物可以通过静脉注射或肌注的方式使用。

常用的剂量是3-5mg/kg,静脉注射时需要缓慢给药,通常需要5分钟以上。

丙戊酸钠是一种特效抗癫痫药物,可以通过静脉注射的方式使用。

常用的剂量是20-30mg/kg,静脉注射需要缓慢给药,通常需要5分钟以上。

二、给药方式的选择1. 静脉注射静脉注射是一种常见的给药方式,可以迅速将药物输入体内,起效快、作用准确。

在癫痫急救中,地西泮、丙戊酸钠等药物常通过静脉注射给予。

给药时需要缓慢推注,给药速度不能过快,通常需要1-2分钟。

2. 直肠给药直肠给药是一种非常适合儿童或口服困难患者的给药方式。

对于癫痫急救中的地西泮,直肠给药是一种常用的方式之一。

癫痫患儿健康档案表格

癫痫患儿健康档案表格

癫痫患儿健康档案表格
对于癫痫患儿,建议家长在家中建立起他的健康档案,以供平时随时查询和紧急情况时使用。

以下是一个可能适用的健康档案表格:
孩子姓名:出生年月:监护人姓名:
家庭电话:手机号码:家庭住址:
发作时的表现:
1) 发作频率:
2) 发作持续时间:
3) 发作类型:
医疗保健提供者:
1) 医生姓名:
2) 医生电话:
3) 医疗保险信息:
诊断:
1) 诊断日期:
2) 诊断结果:
3) 诊断依据:
排除的其他健康问题:
1) 脑部疾病和损伤:
2) 药物缺乏或毒性:
3) 新陈代谢障碍疾病:
4) 血液疾病:
治疗方案:
1) 当前治疗方案:
2) 抗癫痫药物名称及剂量:
3) 非药物治疗方法:
其他备注:
请家长勿擅自更改治疗方案,并应积极配合医生进行治疗及定期随访,以确保患儿健康。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不可不看:3张表格教你合理选择抗癫痫药物
名称药理作用不良反应临床用途药物间相互作用用法
苯巴比妥
(PB)
15 mg/片
30 mg/片
60 mg/片
半衰期 30 小时。

规律使用时需 2~3 周达稳态。

2 周查血药浓度,15~40 μg/ml。

嗜睡、反常兴奋、多动、影响认知。

皮疹、肝功能损害。

所有年龄的各类癫痫均有效。

全身强直性、阵挛性及强直阵挛性发作有良效。

可使其它合用的AED(卡马西平、丙戊酸钠)代谢加快、血浓度降低。

3~5 mg/Kg/d , 全日分 1~2 次口服。

卡马西平
(CBZ)
200 mg/片
100 mg/片
长期应用后半衰期缩短,应用4 天查一次稳态血药浓度。

有效浓度 4~12 μg/ml。

中毒血浓度12 μg/ml 以上。

嗜睡、共济失调、粒细胞下降、视力障碍、肝损、皮疹。

长期服用血钠及钙下降。

简单和复杂部分性发作的首选药物。

亦可用于强直阵挛发作。

对失神及肌阵挛发作无效。

各种心理、精神、疼痛综合征。

三叉神经痛和吞咽神经痛。

能够诱导药酶活性加速自身代谢,称为自身诱导。

5~10
mg/kg.d,每 1~2 周增加 1/3,或每周增加 5~10 mg/kg.d,1~4 周内加至维持量 10~30 mg/kg.d。

丙戊酸钠(VAP)
40 mg/ml ( 300 ml/瓶)
0.5 g/片
400 mg/支
1~2 周查血药浓度,有效浓度50~120 μg/ml厌食、恶心、腹泻。

嗜睡、眩晕、震颤、共济失调、复视。

WBC、PLT 减少。

中毒性肝炎。

对原发性全身性癫痫效果好。

可作为失神、少年肌阵挛及光敏性癫痫的首选药物。

对失张力、强直性发作、LGS 效果较差
可抑制鲁米那排泄,使其血浓度升高100%,故鲁米那用量偏小。

5~10 mg/kg.d 开始,逐渐加量(5~15 mg/kg)至有效。

拉莫三嗪
(LTG)
50 mg/片
不需要监测血药浓度tevens-Johnson 综合征多在前8 周内出现。

头痛,疲倦,复视,结膜炎,胃肠功能紊乱,共济失调。

广谱抗癫痫,对失神、非典型失神和失张力发作效果好。

治疗难治性癫痫。

不影响其他AED 代谢,本巴比妥、卡马西平可使其半衰期降为15 h,丙戊酸可增加其半衰期达 59 h。

拉莫三嗪与丙戊酸合用有联合作用。

2 mg/kg, 分早晚 2 次服用,第 3~4 周增为 5 mg/kg.d,最大剂量不超过15 mg/kd。

与丙戊酸合用开始剂量0.2 mg/kg,晚间服,第3~4 周每晚0.5 mg/kg,第5 周每晚1 mg/kg,必要时增加1 mg/kg,最大不超过 5 mg/kg,每天 1 次或分 2 次
奥卡西平
(OXC)
150 mg/片
2~5 天达有效血浓度,不能监测血药浓度。

对认知能力影响小,皮疹,无症状低钠血症,白细胞下降,应监测血钠及血常规。

乏力、嗜睡、头晕、复视。

抗痫谱广,用于原发强直-阵挛或部分性发作,大于5 岁使用最好。

无自身诱导作用8~10 mg/kg.d,1 周左右加量8~10 mg/kg.d 至 20~30 mg/kg.d,达到有效浓度剂量。

最大剂量40~50 mg/kg.d。

托吡酯
(TPM)
胶囊 25 mg 100 mg/片
口服2 小时达峰值,半衰期15 小时。

用药过程中不需监测血浓度。

疲劳,影响认知,语言困难,情绪不稳,厌食,少汗,体重下降。

对难治性癫痫及全身性癫痫有效。

婴儿痉挛症及LGS 有效。

与其他常用 AED 无相互作用。

但卡马西平可降低其血药浓度。

有肾结石史或肾结石家族史者慎用。

0.5~1 mg/kg/d 开始,每周加量1 次,每次增加 0.5~1 mg/kg/d,直至 4~8 mg/kg/d。

左乙拉西坦(LEV)
250 mg/片
半衰期 6~8 小时嗜睡、敌意、神经质、情绪不稳、易激动、食欲减退、乏力和头痛。

4 岁以上儿童癫痫患者部分性发作的加用治疗。

与其它药物相互作用少。

10 mg/Kg/d,q12 h,每周增加10 mg/Kg/d,直至 40~60 mg/Kg/d。

硝西泮
(NZP)
5 mg/片
2 小时达峰浓度。

半衰期 21~25 小时。

中枢抑制、嗜睡、共济失调、唾液及呼吸道分泌物增加且粘稠,肌张力低下、呛奶等,年龄越小越明显。

用于各种类型癫痫,尤其适用于 west 综合症,也可用于肌阵挛发作和 L-G 综合征。

对其他类型惊厥反应也较好。

服用硝西泮不能同时饮酒。

重症肌无力者禁用。

长期服用可产生药物依赖,突然停用可出现戒断症状。

从小量开始 0.2~0.3 mg/Kg/d,逐渐加量,可达 0.5 mg/Kg/d 氯硝西泮
(CZP)
2 mg/片
半衰期 20~60 小时。

有效血浓度为 20~80ng/ml
困倦,乏力,共济失调,行为及人格改变。

可产生耐药性及依赖性。

少数病人可使发作增加。

白细胞减少,但少见。

强直阵挛发作,部分性发作,不典型失神及失张力发作。

也用于 Lennox-Gastaut 综合征。

与卡马西平,苯巴比妥,扑米酮合用使氯硝西泮浓度降低。

与苯巴比妥合用可抑制呼吸。

与丙戊酸合用可引起失神状态。

开始剂量0.01~0.03 mg/kg/d ,2~3 次/d , 逐渐加量,维持量0.05~0.2 mg/kg/d
地西泮
10 mg/支
易激惹,肌张力低下,镇静,呼吸暂停,低血压,心跳停止。

各型癫痫持续状态的首选用药。

开始剂量 0.2~0.3 mg/kg ,注射速度不超过 2 mg/min , 一次用量不超过 10 mg。

必要时 15~30 分钟可重复一次。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