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二首“152010”

合集下载

二十五首《法曲献仙音》词作,值得品读!

二十五首《法曲献仙音》词作,值得品读!

二十五首《法曲献仙音》词作,值得品读!法曲献仙音,词牌名,又名“献仙音”“法曲第二”“越女镜心”。

以周邦彦《法曲献仙音·蝉咽凉柯》为正体,双调九十二字,前段八句四仄韵,后段九句五仄韵。

另有双调九十二字,前段八句三仄韵,后段十句五仄韵;双调九十一字,前段八句四仄韵,后段九句四仄韵等变体。

法曲献仙音·蝉咽凉柯【宋代】周邦彦蝉咽凉柯,燕飞尘幕,漏阁签声时度。

倦脱纶巾,困便湘竹,桐阴半侵庭户。

向抱影凝情处,时闻打窗声。

耿无语,叹文园、近来多病,情绪懒、尊酒易成间阻。

缥缈玉京人,想依然、京兆眉妩。

翠幕深中,对徽容、空在纨素。

待花前月下,见了不教归去。

法曲献仙音·秋晚红白莲【宋代】吴文英风拍波惊,露零秋觉,断绿衰红江上。

艳拂潮妆,澹凝冰靥,别翻翠池花浪。

过数点斜阳雨,啼绡粉痕冷。

宛相向。

指汀洲、素云飞过,清麝洗、玉井晓霞佩响。

寸藕折长丝,笑何郎、心似春荡。

半掬微凉,听娇蝉、声度菱唱。

伴鸳鸯秋梦,酒醒月斜轻帐。

法曲献仙音·聚景亭梅次草窗韵【宋代】王沂孙层绿峨峨,纤琼皎皎,倒压波痕清浅。

过眼年华,动人幽意,相逢几番春换。

记唤酒寻芳处,盈盈褪妆晚。

已销黯。

况凄凉、近来离思,应忘却、明月夜深归辇。

荏苒一枝春,恨东风、人似天远。

纵有残花,洒征衣、铅泪都满。

但殷勤折取,自遣一襟幽怨。

法曲献仙音·虚阁笼寒【宋代】姜夔斋下瞰湖山,光景奇绝。

予数过之,为赋此虚阁笼寒,小帘通月,暮色偏怜高处。

树隔离宫,水平驰道,湖山尽入尊俎。

奈楚客、淹留久,砧声带愁去。

屡回顾,过秋风、未成归计,谁念我、重见冷枫红舞。

唤起淡妆人,问逋仙、今在何许?象笔鸾笺,甚而今、不道秀句。

怕平生幽恨,化作沙边烟雨。

法曲献仙音·小石调【宋代】柳永追想秦楼心事,当年便约,于飞比翼。

悔恨临岐处,正携手、翻成云雨离拆。

念倚玉偎香,前事顿轻掷。

惯怜惜。

饶心性,正厌厌多病,柳腰花态娇无力。

早是乍清减,别后忍教愁寂。

唐宋词100首

唐宋词100首

唐诗宋词100首1、咏廿四气诗大寒十二月中中唐 ·元稹腊酒自盈樽,金炉兽炭温。

大寒宜近火,无事莫开门。

冬与春交替,星周月讵存?明朝换新律,梅柳待阳春。

2、大雪不宜干人北宋 ·李新漫瀰江天慁霏雪,市薪黄金粲环玦。

大寒叵堪出门户,已麾中涓束漫谒。

著作千卷字不同,下希牧守上三公。

榻西有酒鹅儿色,鸿音读书句成拍。

句成拍,不是平生等闲客。

3、与同舍游净明是日大寒予独乘马诸公以孟浩然相戏以其乡人故也关丈有诗次韵宋 ·王之望惨淡阴风暗广川,冲寒直到白云边。

寒驴苦忆长安道,古寺深行小有天。

岘首诗人穷入画,孤山处士句堪传。

疑君便是林君复,妙字清题故宛然。

4、北归回首谢庾岭南宋 ·曾丰五羊一住阅三冬,谙尽人情与土风。

医拙市空多药物,肉平官又少庖工。

大寒气候初中伏,稚子颜容七十翁。

天下岂无游宦处,吾车不复指南中。

5、大寒南宋 ·陆游大寒雪未消,闭户不能出。

可怜切云冠,局此容膝室。

吾车适已悬,吾驭久罢叱。

拂尘取一编,相对辄终日。

亡羊戒多岐,学道当致一。

信能宗阙里,百氏端可黜。

为山傥勿休,会见高崒嵂。

颓龄虽已迫,孺子有美质。

6、留别岑参兄弟盛唐 ·王昌龄江城建业楼,山尽沧海头。

副职守兹县,东南棹孤舟。

长安故人宅,秣马经前秋。

便以风雪暮,还为纵饮留。

貂蝉七叶贵,鸿鹄万里游。

何必念钟鼎,所在烹肥牛。

为君啸一曲,且莫弹箜篌。

徒见枯者艳,谁言直如钩。

岑家双琼树,腾光难为俦。

谁言青门悲,俯期吴山幽。

日西石门峤,月吐金陵洲。

追随探灵怪,岂不骄王侯。

7、大寒出江陵西门南宋 ·陆游平明羸马出西门,淡日寒云久吐吞。

醉面冲风惊易醒,重裘藏手取微温。

纷纷狐兔投深莽,点点牛羊散远村。

不为山川多感慨,岁穷游子自消魂。

8、己卯冬大寒有感北宋 ·苏舜钦延川未撤警,夕烽照冰雪。

穷边苦寒地,兵气相躔结。

主将初临戎,猛思风前发。

朝笳吹馀哀,叠鼓暮不绝。

淹留未见敌,愁端密如发。

予闻古烈士,自誓立壮节。

唐宋词120首精选:每一首都是千古名篇,适合收藏和背诵

唐宋词120首精选:每一首都是千古名篇,适合收藏和背诵

唐宋词120首精选:每一首都是千古名篇,适合收藏和背诵1,敦煌曲子词《浣溪沙》五两竿头风欲平,长风举棹觉船行。

柔橹不施停却棹,是船行。

满眼风波多闪灼,看山恰似走来迎。

子细看山山不动,是船行。

2,李白《忆秦娥》箫声咽,秦娥梦断秦楼月。

秦楼月,年年柳色,灞陵伤别。

乐游原上清秋节,咸阳古道音尘绝。

音尘绝,西风残照,汉家陵阙。

3,李白《菩萨蛮》平林漠漠烟如织,寒山一带伤心碧。

暝色入高楼,有人楼上愁。

玉阶空伫立,宿鸟归飞急。

何处是归程?长亭连短亭4,张志和《渔歌子》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

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

5,白居易《忆江南》江南好,风景旧曾谙。

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

能不忆江南?6,温庭筠《更漏子》玉炉香,红蜡泪,偏照画堂秋思。

眉翠薄,鬓云残,夜长衾枕寒。

梧桐树,三更雨,不道离情正苦。

一叶叶,一声声,空阶滴到明。

7,韦庄《菩萨蛮(其二)》人人尽说江南好,游人只合江南老。

春水碧于天,画船听雨眠。

垆边人似月,皓腕凝霜雪。

未老莫还乡,还乡须断肠。

8,鹿虔扆《临江仙》金锁重门荒苑静,绮窗愁对秋空。

翠华一去寂无踪。

玉楼歌吹,声断已随风。

烟月不知人事改,夜阑还照深宫。

藕花相向野塘中,暗伤亡国,清露泣香红。

9,李璟《摊破浣溪沙》手卷真珠上玉钩,依前春恨锁重楼。

风里落花谁是主?思悠悠。

青鸟不传云外信,丁香空结雨中愁。

回首绿波三楚暮,接天流。

10,冯延巳《鹊踏枝》谁道闲情抛掷久?每到春来,惆怅还依旧。

日日花前常病酒,不辞镜里朱颜瘦。

河畔青芜堤上柳,为问新愁,何事年年有?独立小桥风满袖,平林新月人归后。

11,李煜《破阵子》四十年来家国,三千里地山河。

凤阁龙楼连霄汉,玉树琼枝作烟萝,几曾识干戈?一旦归为臣虏,沈腰潘鬓消磨。

最是仓皇辞庙日,教坊犹奏别离歌,垂泪对宫娥。

12,李煜《浪淘沙令》帘外雨潺潺,春意阑珊。

罗衾不耐五更寒。

梦里不知身是客,一晌贪欢。

独自莫凭栏,无限江山。

别时容易见时难。

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间。

26 词二首PPT课件

26  词二首PPT课件
4
其词多抒写力图恢复国家统一的爱国 热情,倾诉壮志难酬的悲愤,对南宋上层 统治集团的屈辱投降进行揭露和批判;
艺术风格多样,而以豪放为主。热情 洋溢,慷慨悲壮,笔力雄厚,与苏轼并称 为“苏辛”。但他也有清新自然的词作。
5
解题
“西江月”词牌名, 每首词都必然有个词牌, 但不一定有标题。
这首词有个题目“夜行黄 沙道中”。辛弃疾退隐上饶带 湖期间,经常行经风景优美的 黄沙道中。
26
经常记起在溪边的亭子 游玩直到太阳落山的时 候,喝的大醉不知道回 来的路。游兴满足了, 天黑往回划船,不小心 划进了荷花深处。抢着 划呀,抢着划呀。不小 心,惊动了在这里栖息 的水鸟,都飞起来了。
27
思考与讨论 1 这首词写的是什么季节? 具体什么时
间?分别从词中哪个词语可看出? (夏季.黄昏)(“藕花”“日暮”)
2 哪个词说明是在回忆往事?(常记.) 3 哪个字说明这件事难忘? (常.)
4 词人一日出游,心情如何?从哪个词可 看出? (愉快.欢乐) (沉醉)
5 这首词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热爱生活.热爱自然.热爱美好事物)
28
(1)这首词记叙了一件什 么事?
(2)事情发生的时间、地 点分别是什么?
16
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
上片写晴,下片写雨。这两句描写 一场骤雨即将瓢泼而下的气象。
词人写明星而不写乌云,只用七八 个星星来暗示乌云布满天空。
“两三点雨”说明雨点很大,不 紧,疏朗,将骤雨的前奏写得逼真。
17
旧时茅店社林边, 路转溪桥忽见。
见的读音xìan 过去熟悉的在社庙旁树林边的茅店,在转 了弯穿过溪桥后才忽然见到。
稻花飘香沁人心脾,好像在诉 说着好年成,池塘里传过来一片青 蛙的叫声。

八年级语文上册 2《宋词二首》凤栖梧 长春版

八年级语文上册 2《宋词二首》凤栖梧 长春版
(2)巧妙地运用前人诗句。如“对酒当歌” 是照用原句;“衣带渐宽终不悔”是化用其 意。均贴切自然,宛如己出。
(3)不避俚俗,浅切易解。如“风细细”、 “无言谁会凭栏意”、“强乐还无味”、 “为伊消得人憔悴”等,明白晓畅,接近口 语。
新巧典雅与浅切自然的有机结合,雅俗共赏, 表现了作者高超的语言技巧。
异:原句写恩爱夫妻间的相思,柳 句写情人间的相思;原句只写想瘦 了人,柳句则写想瘦了也不后悔。
2、“衣带渐宽终不悔,为 伊消得人憔悴”这两句表达 了作者对爱情的坚贞执著、 矢志不渝的精神。结合自己 的读书经验谈谈,这两句诗
读你出还一读出种了人什生么态?度:王国 维的《人间词话》曾引用 《凤栖梧》这首诗的结尾 “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 得人憔悴”两句,说明古今 成大事业、大学问者必经之 境界,比喻一种执著追求, 不惜牺牲的精神。这首爱情 诗又不仅仅是一首爱情诗。
派别:婉约(柳永、姜夔、李清照、秦观 等) 豪放(苏轼、辛弃疾等)
走近柳永
柳永,初名三变,字耆卿。
宋代著名词人,婉约词派的代表。
晚年任屯田员外郎,后人称他为柳 屯田。排行第七,也成柳七郎,或 柳七。他精通音律,即擅长作歌词, 又擅长谱写乐曲。他既是我国历史 上第一个词人,又是当时知名度很 高的音乐家。许多歌伎因善于演唱 他所作的词,或者得到他的嘉许而 身价大大提高。
此处用典,在做到言简意赅的同时,更能把读 者的视野无限地扩展,让人产生无数的联想, 生动形象,使文章更有张力。作者以形象的 描画,表达了自己渴望一展抱负,杀敌报国, 建功立业的雄心壮志。整个下阕借出猎表达 了自己强国抗敌的政治主张,抒写了渴望报 效朝廷的壮志豪情。但“何日”却给人遥遥 无期之感,怎不让词人焦虑、压抑?
草色 残照品味意象愁 离愁别恨

经典宋词120首

经典宋词120首

经典宋词120首1. 《清平乐》- 晏殊红笺小字,说尽平生意。

鸿雁在云鱼在水,惆怅此情难寄。

斜阳独倚西楼,遥山恰对帘钩。

人面不知何处,绿波依旧东流。

2. 《浪淘沙》- 欧阳修把酒祝东风,且共从容。

垂杨紫陌洛城东。

总是当时携手处,游遍芳丛。

聚散苦匆匆,此恨无穷。

今年花胜去年红。

可惜明年花更好,知与谁同?3. 《钗头凤》- 陆游红酥手,黄縢酒,满城春色宫墙柳。

东风恶,欢情薄。

一怀愁绪,几年离索。

错、错、错。

春如旧,人空瘦,泪痕红浥鲛绡透。

桃花落,闲池阁。

山盟虽在,锦书难托。

莫、莫、莫!4. 《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 辛弃疾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

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

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

旧时茅店社林边,路转溪桥忽见。

5. 《青玉案·元夕》- 辛弃疾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

宝马雕车香满路。

凤箫声动,玉壶光转,一夜鱼龙舞。

蛾儿雪柳黄金缕,笑语盈盈暗香去。

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6. 《鹊桥仙》- 秦观纤云弄巧,飞星传恨,银汉迢迢暗度。

金风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

柔情似水,佳期如梦,忍顾鹊桥归路。

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

7. 《苏幕遮》- 范仲淹碧云天,黄叶地,秋色连波,波上寒烟翠。

山映斜阳天接水,芳草无情,更在斜阳外。

黯乡魂,追旅思,夜夜除非,好梦留人睡。

明月楼高休独倚,酒入愁肠,化作相思泪。

8. 《蝶恋花》- 柳永伫倚危楼风细细,望极春愁,黯黯生天际。

草色烟光残照里,无言谁会凭阑意。

拟把疏狂图一醉,对酒当歌,强乐还无味。

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

9. 《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辛弃疾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

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

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

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

可怜白发生!10. 《浣溪沙·漠漠轻寒上小楼》- 秦观漠漠轻寒上小楼,晓阴无赖似穷秋。

宋词大全100首

宋词大全100首

宋词大全100首1. 《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 苏轼,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2. 《念奴娇·赤壁怀古》 - 苏轼,遥襟甫畅,逸兴遄飞。

3. 《蝶恋花·春景》 - 李清照,花自飘零水自流。

4. 《如梦令·常记溪亭日暮》 - 李清照,常记溪亭日暮,沉醉不知归路。

5. 《鹧鸪天·晚日寒鸦一片愁》 - 杜甫,晚日寒鸦一片愁。

6. 《青玉案·东风夜放花千树》 - 辛弃疾,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

7. 《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 - 辛弃疾,遥襟甫畅,逸兴遄飞。

8. 《声声慢·寻寻觅觅》 - 李清照,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

9. 《浪淘沙·九曲黄河万里沙》 - 王之涣,九曲黄河万里沙,浪淘风簸自天涯。

10. 《相见欢·林花谢了春红》 - 李煜,林花谢了春红,太匆匆。

11. 《雨霖铃·寒蝉凄切》 - 柳永,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

12. 《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 - 辛弃疾,明月照大江,孤舟行不远。

13. 《青门引·东风夜放花千树》 - 宋之问,东风夜放花千树,唯有牵牛。

14. 《天净沙·秋思》 - 马致远,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

15. 《江城子·密州出猎》 - 苏轼,老当益壮,宁移白首之心。

16. 《点绛唇·寂寞梧桐》 - 李清照,寂寞梧桐,深锁秋窗。

17. 《醉花阴·薄雾轻烟》 - 李清照,薄雾轻烟,孤舟蓑笠翁。

18. 《渔家傲·天接云涛连晓岚》 - 范仲淹,天接云涛连晓岚,登舟望秋。

19. 《长相思·其一》 - 纳兰性德,山一程,水一程。

20. 《浣溪沙·一曲新词酒一杯》 - 李清照,一曲新词酒一杯,去年天气旧亭台。

21. 《蓦山溪·遥襟甫畅》 - 辛弃疾,遥襟甫畅,逸兴遄飞。

热门经典宋词25首带译文和注释

热门经典宋词25首带译文和注释

宋词二十五首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苏轼原文: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

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

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

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译文:明月什么时候出现的?(我)端起酒杯问苍天。

不知天上宫殿何年何月。

我想乘风回到天上,又怕美玉砌成的楼宇受不住高出的寒冷。

起身舞蹈玩赏着月光下自己清朗的影子,月宫哪里比得上在人间。

月亮转过朱红色的楼阁,低低地挂在雕花的窗户上,照着无法入眠的人。

(月儿)不该有什么怨恨吧,为什么偏在人们不能团聚时圆呢?人有悲欢离合的变迁,月有阴晴圆缺的转换,这种事自古以来难以周全。

只希望这世上所有人的亲人能平安健康,即便相隔千里,也能共享这美好的月光。

注释:把酒:端起酒杯。

宫阙:宫殿。

阙,古代宫殿前左右竖立的楼观。

今夕是何年:古代神话传说,天上只三日,世间已千年。

古人认为天上神仙世界年月的编排与人间是不同的。

所以作者有此一问。

乘风:驾着风。

琼楼玉宇:美玉砌成的楼宇,指想象中的仙宫。

不胜:经受不住。

弄:赏玩。

何似:何如,哪里比得上。

朱阁:朱红色的楼阁。

绮户:雕花的窗户。

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月儿)不该(对人们)有什么怨恨吧,为什么偏在人们分离时圆呢?何事,为什么。

此事:指人的“欢”“合” 和月的“晴”“圆”。

但:只。

共:一起欣赏。

婵娟:指月亮。

念奴娇·赤壁怀古苏轼原文: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

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

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

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

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

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

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

译文:大江浩浩荡荡向东流去,滔滔巨浪淘尽千古英雄人物。

那旧营垒的西边,人们说那就是三国时周郎大破曹兵的赤壁。

岸边乱石林立,像要刺破天空,惊人的巨浪拍击着江岸,激起的浪花好似千万堆白雪。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评析:你的描述再现了诗中情景,表达了层层推进的愁苦。漂亮!是呀,远山似黛,残月如钩,秋虫呢喃。深深庭院里,落叶满地,高大的梧桐树上,摇曳着最后一片颤栗的黄叶,西楼上,那位寂寞憔悴的亡国君王步履蹒跚,神情凝重,东望故园,心中充满着离乡去国的锥心怆痛。
检测
反馈
②如果你是李煜,你会怎样独上西楼?请用对称的句式,续写两句。想象李煜登楼时的步履和神情。
“词人愁绪满怀,踽踽独行,, 。
示例一:步履是那样的滞缓,神情是那样的委顿。
示例二:步履是机械呆板,神情是那样黯然神伤。
2.残月——表达人事的缺憾
①明月也是惹人愁思之物,请举例说明。
1、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李白《静夜思》)
无言……在心头。
二、预习检测
(一)抽测横线下注释
(二)作者介绍及写作背景
师导入课文后,进行预习评讲
生回答
师补充
展示
探究
一、整体感知
(一).国学大师王国维曾经说过,一切景语皆情语(幻示),那么李煜他选择哪些意象景(景物)向我们传达出他的愁?
明确:意象:
1.西楼——表达一种离别之愁①以下3个诗句均写到“西楼”,你认为西楼是一个怎样的地方?总是和人什么样的情联在一起?
2.比较下片直接写愁有两句,你觉得哪一句写得更好?并说出理由。
3.赏析“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
①离愁本是虚的,看不见,摸不着,怎么理解“剪”和“理“呢?
明确:以丝喻愁,新颖别致,前人以“丝”谐音“思”,如李商隐“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无题》)就是大家熟悉的名句。丝长可以剪断,丝乱可以整理,而那千丝万缕的“离愁”却是“剪不断,理还乱”。用“剪”和“理”两字来让大家体会“离愁”的特点,那就是多且乱,繁且杂。
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宋』李清照《一剪梅》)
从此无心爱良夜,任他明月下西楼。(『唐』李益《写情》)日暮酒醒人已远,满天风雨下西楼。(许浑《谢停送别》)
明确:第一句是“遥望爱人的伤心地”,第二、三句都是“排遣忧伤的伤心地”。那么李煜的西楼呢,那是一座空荡荡的楼,孤独冷清的楼……他为什么要上“西楼”?(“遥望故国的伤心地”)。
②这样的诗句还有很多,比较与李煜写愁的异和同。看:
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李白《秋浦歌》)愁有了长度。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李清照《武陵春》)愁有了重量。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李清照《一剪梅》)愁可以游走。
③那么,这位昔日的南唐后主心中涌动的怎样的离愁别绪呢?他的离愁,不是一般的男女离别之愁,而是失掉故国的深愁长恨。
这离愁,饱含的是对“三千里山河”,“雕栏玉砌”的怀念;这离愁,饱含的是对国破家亡的悔恨……
4.赏析“别是一番滋味在心头。”
① “一番”是什么意思?为什么说“别是一番滋味”?换成“亡国之痛在心头”好不好?
明确:不好。他没人可以说。他也不能说,他不敢说。他无话可说。
5、拓展阅读
李煜无法说,语言太苍白了,李煜无法说,说了会惹祸上身。这留白艺术的处理非常到位。引导我们去思索那36个字背后所隐藏着无限的悲怆。可后来,他还是忍不住说了,说在词作《虞美人》中。
2、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明确:残月就是他自己,亡了国家,也没有家人团聚,孤零零地呆在那里,心中十分空虚、痛苦。就像那月亮,一个人孤零零地挂在天上。而满月是代表团圆的,不符合这里的意境。
③明月勾起了诗人什么情绪?请用排比句写出。
示例:新月如钩,勾起了词人多少遐想?多少回忆?多少新愁旧恨?
3.梧桐——隐含家国之悲
启东市初中“15/20/10”集体备课导学案
第五单元(课)诵读欣赏《词二首》第1课时总第个教
学习目标
1.把握词作主旨,体会词作写愁情的绝妙之处,积累写愁词句。
2.学会品析鉴赏诗词。能将抽象的情感写得具体、生动、形象。
3.理解作者的身世,体会作者的愁苦情绪。
学习重点
1.要用慢速、低沉、哀痛的语气来反复诵读,体会词人的思想感情。
2.知人论诗,知世论诗,了解作者,了解写作背景。
教具学具
多媒体
预习
作业
一、初读课文(教会学生使用字典词典,养成预习时使用工具书的习惯)
解释词语:
1、锁:锁住,笼罩。
2、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意思是离愁别恨像千丝万缕纠缠在一起。
3、聊:姑且。
二、说出诗的大意。
默默无语独自登上西楼,正是新月如钩的时候。载着梧桐的深院笼罩在秋天的肃杀气氛之中,更显得孤寂冷漠。剪也剪不断,越理越凌乱,那是深重的离愁别恨。(这真是)一种痛苦的滋味萦绕在心头。
4.深院——体现寂寞、孤单之身世
这该是怎样的庭院?它会建在什么地方?它的围墙有多高?
(5)把自己想成李煜,用散文化的语言描述上阕四种景物所构成的意境,爱画画的可以简笔勾勒。
①在纸上写(限字50-100字) [画面描述法]
(二)用比较赏读法来进入词人的心境
1.齐读下片,比较与上片写愁的大不同?
明确:上片是借助意象来写愁,下片是直接写愁。
生齐读课文
学生之间互相提问、作答
教师出示投影,分别指明各层次学生回答
生自由回答
小组讨论
交流展示
学生回答
师生点评
教师总结
指明各层次学生回答
生:深秋的晚上,我一个人孤零零地走到后院的小楼上,天空中那钩残月冷冷地散着清辉,把我的影子拉得很长很长。院中梧桐的叶子早就掉尽了,和我一样被锁在这小楼深院里。我想说说话,没有人,想回到从前,又不可能。苦啊--)
①梧桐”一词在古典诗词中,从来也是一个表现愁情的物象。齐读(幻示例句)。“梧桐树,三更雨,不道离情正苦。”(温庭筠《更漏子》)
“依约相思碎语,夜凉桐叶声声。”(陆甫之《清平乐》)
“只有一枝梧叶,不知多少秋声。”(张炎《清平乐》)
“高楼目尽欲黄昏,梧桐叶上萧萧雨。”
③李煜今晚在清秋之夜,登上西楼,见到的梧桐树该是什么模样?(指生描述)
(说明:本预习作业应写在前一课导学案的预习作业栏中)
教学设计:
教学
环节
教学活动过程
思考与调整
活动内容
师生行为
预习
交流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跟我一起穿越时空的隧道,来到975年,仿佛看到,在清冷的深秋之夜,一位双鬓斑白、面容憔悴的男子,踏着深院中满地的梧桐落叶,独自登上西楼,他默默无言,面对深院中紧锁的重门,面对树枝上稀疏的秋叶,面对如钩的寒月,面对故国三千里地山河,他禁不住泪流满面,只听他吟诵道: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