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级公路设计说明书

合集下载

《道路勘测设计》课程设计任务书、指导书

《道路勘测设计》课程设计任务书、指导书

《道路勘测设计》课程设计任务书、指导书《道路勘测设计》课程设计任务书一、课程设计的目的、意义通过课程设计使学生掌握路线平纵横设计的内容及步骤,包括平曲线要素及主点桩号的计算,竖曲线计算及超高和加宽值的确定;平面,纵断面,横断面和公路用地范围图的绘制以及相关设计表格的填写。

培养学生遵守并运用技术标准、技术规范的能力;培养学生查阅标准图和相关技术资料以及对资料灵活、合理运用的能力;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设计思想,精确计算、实事求是、认真负责的工作作风和运用工程观点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加强理论与实践的联系;提高学生文字表达能力,掌握撰写技术文件的有关要求,为学生毕业设计和毕业后从事道路设计和施工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

二、设计任务根据分组课题完成相应路段路线设计图表、计算和说明。

地形平原区,公路等级为一级公路,设计车速为100Km/h。

对以下各项作设计计算及论述,编写设计说明书。

1、纸上定线在分组给定地形图的两控制点A、B间选取一条路线,要求有比较线,通过路线方案比较论证,确定最佳路线方案。

路线方案比较的方法和内容见《道路勘测设计》课程设计指导书。

2、详细设计计算(1)平面设计选定曲线半径,用公式计算路线中各转角点平曲线的几何要素,生成《直线、曲线及转角一览表》,并同时确定路线的超高、加宽等值,绘制路线平面设计图。

(2)纵断面设计纵坡、坡长设计,竖曲线设计,计算标高及填挖高度,绘制路线纵断面设计图。

(3)横断面设计拟定并绘制路基标准横断面图和路基横断面设计图。

(4)路基土石方计算绘制路基横断面设计图,用积距法计算横断面面积,计算土石方体积,编制路基设计表和路基土石方工程数量表。

三、设计成果1、设计总说明书一份,内容包括路线方案,路线平、纵、横的设计与计算,土石方计算调配,排水设计等内容的说明;2、路线平面图一份;3、路线纵断面图一份;4、路基标准横断面图一张;5、路基横断面设计图一份;6、各种设计成果表:直线曲线及转角一览表、纵坡竖曲线表、路基设计表、路基土石方工程数量表各一份。

公路设计目录(一阶段施工图设计)

公路设计目录(一阶段施工图设计)

SⅡ-8
列出总里程、测量桩号、断链桩号断链(增长、减短)、断链累计(长链、短链)、换算连续里程等。
9
公路用地表
SⅡ-9
列出用地起讫桩号、长度、宽度、所属县、乡、村,土地类别及数量等。
10
公路用地图
SⅡ-10
示出路线用地界线(变宽点处注明前后用地宽度及里程桩号),土地类别、分界桩号及地表附着物,土地所属县、乡等。高速公路、 一级公路在用地范围以外还应标出建筑红线。比例尺用 1:500~1:2000。
18安全设施区域路网交通标志布置图s181安全设施工程数量汇总表s182标志设置一览表s184标线设置一览表s185护栏设置一览表s187隔离栅设置一览表s188轮廓标设置一览表s18910防眩板设置一览表s181011防落物网设置一览表s181112诱导标设置一览表s181213标志板面布置图s181314单柱式标志一般构造图s181415双柱式标志一般构造图s181516单悬臂标志一般构造图s181617双悬臂标志一般构造图s181718门架式标志一般构造图s181819互通标志布设图s181920服务区停车区标志布设s182021收费广场标志布设图s182122主线标线及导向箭头设计s182223振荡标线设计图s182324减速标线设计图s182425出口标线设计图s182526入口标线设计图s182627突起路标一般布置图s182728互通立交区标线设计图s182829平面交叉口导流标线设计s182930路侧波形梁护栏一般构造s183031中央分隔带波形梁护栏结构设计图s183132护栏立柱及附件一般构造s183233活动护栏一般构造图s183334分合流护栏一般布置图s183435混凝土护栏一般构造图s183536防眩板一般构造图s183637防撞设施构造图s183738减速垄设计图s183839焊接网隔离栅一般构造图s183940焊接网隔离栅安装设计图s184041刺铁丝隔离栅一般构造图s184142刺铁丝隔离栅安装设计图s184243防落物网一般构造图s184344轮廓标一般构造图s184445栏式轮廓标设计图s184546界碑百米牌及锥形路标一般构造图s184647里程牌一般构造图s1847第三篇路基路面说明s1路基路面说明一可行性研究报告批复意见执行情况二施工图标段合同段划分情况说明三沿线地质地层情况描述不良地质地段及其相关物理力学指标等四原有公路技术状况及现状原有公路技术状况及现状的描述包括原有公路的标准横断面原有公路存在的主要问题及现状新旧路基衔接设计原有公路构造物的维修利用加固废弃情况的说明

西商高速公路C11合同段施工图设计说明书

西商高速公路C11合同段施工图设计说明书

西商高速公路C11合同段施工图设计摘要:至商州高速公路C11合同段路段地形为山岭重丘区。

通过交通量统计资料的计算,结合工程量、地质条件、筑路材料等诸多因素的考虑,确定设计车速80km/h,路基宽度24.5m,采用沥青混凝土路面进行设计。

设计容包括三维空间设计(平面设计、纵断面设计、横断面设计),路面结构设计(沥青混凝土路面)、防护工程设计(挡土墙等)、排水设施设计。

平面设计容包括公路路线的选择、平面线形的绘制、曲线要素的确定;纵断面设计容包括纵面线形的绘制,平纵横的协调配合以及填挖平衡的控制;横断面设计容包括路线横断面的绘制,填挖方量计算;路面结构设计容包括沥青路面结构层设计,面层厚度的确定等;防护工程设计容主要是挡土墙形式和尺寸设计。

关键词:高速公路;平面线形;纵断面线形;横断面;沥青混凝土路面Construction Design for the 11th contract section of Xi’an to Shangzhou’s FreewayAbstrac:The terrain of the 11th contract section of Xi’an to Shangzhou’s Freeway is mountainous and hilly areas. Through the calculation of traffic statistics , as well as the amount of engineering ,geological conditions, road construction materials and many other considerations ,finally ,people determine the design speed of 80km / h, roadbed width of 24.5m, and use the asphalt concrete pavement design. The design includes the three-dimensional design (horizontal design, vertical design, cross-sectional design) , pavement design (asphalt concrete pavement), protection engineering design (retaining walls) and the drainage facilities design. The graphic design includes the determine of the selection of the highway route, the drawing of the horizontal alignment and the curve elements. The vertical design includes the drawing of the vertical alignment , flat vertical and horizontal coordination and balance of control excavation and filling; The cross-sectional design includes the line’s drawing ,and the calculating of excavation and filling.The pavement design includes the asphalt pavement design, the setting of surface layer thickness and so on. The protection engineering design is primarily aimed at retaining the form and the size design.Key words: freeway,horizontal alignment,vertical alignment,cross section,asphalt concrete pavement目录引言 (1)第1章总说明 (2)1.1任务要求 (2)1.1.1 基本要求 (2)1.1.2 设计过程 (2)1.1.3 交通工程及交通设施 (2)1.1.4 本设计所用指标 (2)1.2设计任务 (4)1.2.1 平面设计部分 (4)1.2.2 纵断面设计部分 (4)1.2.3 横断面设计部分 (5)1.2.4 路面结构设计部分 (5)1.2.5 路基防护工程及排水设计部分 (5)1.2.6 隧道设计部分 (5)1.3沿线工程地质条件及评价 (6)1.3.1 地形、地貌及气候条件 (6)1.3.2 水文地质评价 (6)1.3.3 不良地质现象 (6)第2章选线 (7)2.1布线原则 (7)2.1.1 路线的基本走向应与主客观条件相适应 (7)2.1.2 正确掌握和运用技术标准 (7)2.1.3 多方面论证选择最优路线方案 (7)2.1.4 选线时应重视的问题 (8)2.2选线过程 (8)第3章平面设计 (10)3.1平面线形要素及设计原则 (10)3.2平面线形设计标准 (10)3.3平曲线设计 (11)3.3.1平曲线设计所用部分公式 (11)3.3.2 平曲线设计计算 (11)3.4平面设计的整理 (12)第4章纵断面设计 (13)4.1纵断面设计原则 (13)4.2纵断面设计 (13)4.2.1 纵断面设计过程 (13)4.2.2纵坡设计标准 (14)4.2.3 竖曲线设计 (15)4.2.4 纵断面具体设计 (16)4.2.5 竖曲线要素计算 (16)4.3纵断面设计整理 (17)第5章横断面设计 (18)5.1横断面构造及尺寸 (18)5.2路基典型断面 (18)5.3横断面设计 (18)5.3.1 设计过程概述 (18)5.3.2 超高值计算 (19)5.3.3 路基土石方计算与调配 (19)第6章路面结构设计 (22)6.1路面结构层组合设计 (22)6.2路面材料设计 (22)6.3路面各结构层厚度设计 (23)6.3.1已知资料和控制指标 (23)6.3.2 具体设计过程 (23)结论 (28)致 (30)参考文献 (31)附录 (32)引言交通运输业的快速发展,最显著的效益在于能大大缩短省际之间、重要城市之间的时空距离,加快区域间人员、商品、技术、信息的交流速度,有效降低生产运输成本,在更大空间上实现资源有效配置,拓展市场,对提高企业竞争力、促进国民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都能起到重要的作用。

道路勘测设计课程设计说明书

道路勘测设计课程设计说明书

道路勘测设计课程设计说明书《道路勘测设计》课程设计说明书第1章绪论1.1 设计任务与内容设计名称:某新建三级公路路线设计设计资料:[1]公路等级:山岭重丘区三级公路;设计速度:30km/h;[2]地形图:地形图2张,比例尺:1:2000;[3]路线起、终点:见地形图;[4]路线沿线地质:泥质页岩设计要求:①路线主要技术指标的确定;②路线方案的选择和确定;③纸上定线;④平面、纵断面和横断面设计;⑤路线设计计算,包括:曲线要素、路线里程、纵断面设计高程、路基加宽、超高、土石方数量等;⑥图纸表格的绘制和填写,包括:平面图、纵断面图、路基标准横断面图、路基横断面图、直线及曲线一览表、路基设计表、土石方数量计算表等;1.2 设计成果设计公路为三级公路,设计速度为30km/h,路线长度大约为1500m。

焦点个数为5个,最小平曲线半径为350m,最大平曲线半径为515m。

最大纵坡为3.310%,最小纵坡为0.507%。

最大坡长为500m,最小坡长为192m。

竖曲线半径均为2000m。

第2章路线平面设计2.1 路线平面线形说明平面线形设计一般原则为(1)平面线形应与地形、地物相适应,与周围环境相协调,在地势起伏很大的山岭重丘区,路线以高程为主导,为适应地形,曲线所占比例较大。

平面线形以曲线为主。

直线、圆曲线、缓和曲线的选用与合理组合取决于地形地物等具体条件,不要片面强调路线以直线为主或曲线为主。

(2)保持平面线形的均衡与连贯,长直线尽头不能接以小半径曲线。

长直线和大半径曲线会导致较高的车速,若突然出现小半径曲线,会因减速不及而造成事故。

高、低标准之间要有过渡。

同一等级的道路由于地形的变化在指标的采用上会有变化,同一条道路按不同设计速度的各设计路段之间也会形成技术标准的变化。

(3)平曲线应有足够的长度,汽车在曲线路段上行驶,如果曲线过短,司机就必须很快的转动方向盘,这样在高速行驶的情况下是非常危险的。

同时,如不设置足够长度的缓和曲线,使离心加速度变化率小于一定数值,从乘客的心理和生理感受来看也是不好的。

云南省某一级公路综合设计设计总说明

云南省某一级公路综合设计设计总说明

总说明书1.任务依据1.1任务依据本路线在云南境内,根据所给的参数及上级主管部门下达的设计任务书和可行性研究报告的要求,通过交通量计算,确定为双向四车道,由规范查得此路设计车速为60Km/h,整个路段的最大纵坡不大于6%,同时为满足纵向排水的需要,纵向坡度不低于0.3%-0.5%。

路面宽度23m,最大设计洪水频率为1/100。

1.2设计标准1.2.1主要标准、规范(1).《公路工程技术标准》JTGB-2003(2).《公路路线设计规范》JTG D20—2006(3).《公路路基设计规范》JTGD30-2004(4).《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JTGF40-2004(5).《公路桥涵设计通用规范》JTG D60—2004(6).《公路沥青路面设计规范》JTG D50—2006(7).《公路水泥混凝土路面设计规范》JTGD40-2003(8).《公路水泥混凝土路面施工技术规范》JTGF30-2003(9).《公路排水设计规范》JTJ018-96(10).《公路工程预算定额》1996年版(11).《公路路面基层施工技术规范》JTJ 034—20001.2.2主要技术指标表-1 主要技术指标表12.设计主要过程2.1工程的性质和作用(1)性质:该工程是云南省一级公路第1标段,属于山区,地质条件良好,适合建设一级公路。

(2)作用:该工程主要是联结昆明和桂林两个地区的路线,缓解两地区间目前紧张的交通状况,加快两地区的发展,并带动周边地区的经济发展。

同时,兼顾防洪和景观功能设计,使线形设计与周围环境和自然景观相协调。

2.2总体设计的原则该工程的设计中对公路的平纵横进行综合考虑,做到合理利用地形,遵循路线设计标准,达到路线平面顺适,纵面均衡,横面合理。

结合本工程沿线的地形、地物、地质、水文、筑路材料等自然条件,合理使用各项经济技术指标,尽量减少拆迁,以降低工程造价。

同时本设计着重公路景观设计,使其与周围环境和自然景观相协调。

163 路基宽度26米行车道宽4×3.75米公路一级四车道高速公路(说明书、土方计算表、30张CAD图)

163 路基宽度26米行车道宽4×3.75米公路一级四车道高速公路(说明书、土方计算表、30张CAD图)

三、路基说明书一.路基横断面布置本任务段为重丘区高速公路,本路段路基全宽26米,其具体布置可看标准横断面图。

主要尺寸如下:2.00(中间带)+2×0.75(路缘带)+4×3.75(行车道) +2×3.0( 硬路肩)+2×0.75(土路肩)。

1.填方路堤在坡脚处设置护坡道,护坡道宽1.5m。

2.挖方路堑在边沟外设置碎落台,碎落台宽1.5m。

3.土路肩上布设护拦、交通标志等设施。

6.其他布置详见《路基标准横断面图》以及《路基横断面图》。

二.路基设计(一)设计的原则和要求1.设计的基本要求根据岩土物理力学性质、水文地质工程地质条件、地形、地貌、气象、水文等当地自然条件,结合路基填挖情况,以及施工、养护、营运等因素结合进行路基设计。

路基必须具有足够的强度、稳定性和耐久性。

2.设计原则和一般要求(1)符合公路建设的基本原则和现行《公路工程技术标准》和《公路路基设计规范》规定的具体要求。

(2)全面调查设计资料,包括,沿线地形,水文地质、地形地貌,气象,地震、材料等。

(3)兼顾农田水利基本建设的要求。

(4)沿河路基防止冲刷和水淹。

(5)耕种地区节约用地。

(6)地面横坡陡于1:5时的填方路基,应将原地面挖成台阶形。

(7)山坡上的半填半挖路基,填方边坡可修筑护肩和挡墙或半山桥。

(8)坡积层处的挖方路基,适当的放缓边坡,或在挖方设矮墙。

(9)挖方路基,不同上层边坡采用折线形或台阶式或上挡墙。

(10)就地取材,考虑工程的经济性。

(11)坚持与环境相协调。

(12)路基结构要防止下沉与坍塌,必要时可以修反压护道。

(二)填方路基设计1.一般地质情况下,填方路堤边坡高度小于8m时,边坡坡度取1:1.5;边坡高度大于8m时,从路基边缘算起每隔垂直高度6m处设置向外侧3%的平台,宽1.5m,平台以下边坡坡率1:1.75。

特殊地段,采用填方路堤边坡高度小于8m时,边坡坡度取1:1.25;边坡高度大于8m时,从路基边缘算起每隔垂直高度6m处设置向外侧3%的平台,宽1.5m,平台以下边坡坡率1:1.5,其上均有坡面防护。

路基宽24.5m公路—级说明及CAD图(路面及排水、交通工程及沿线设施)

路基宽24.5m公路—级说明及CAD图(路面及排水、交通工程及沿线设施)

路基宽24.5m公路—级说明及CAD图(路⾯及排⽔、交通⼯程及沿线设施)第⼀篇总说明⼀、概述1、任务依据本设计说明书的内容是实地定线设计,共计完成1.7km的路线设计,设计内容主要为路线的平、纵、横断⾯设计,路⾯设计,⼩桥涵设计及平⾯交叉设计。

⽯家庄⾄平⼭⼀级公路,是纵贯河北省西部⼭区的⼀条重要⼲线,主要连接⾰命⽼区、贫困⼭区和许多旅游胜区,也是晋煤东运的交通要道,该路的贯通,对改善⽯市西部⼭区交通状况,推动当地经济社会的发展有重要作⽤。

项⽬测设的主要依据(1)有关部门的审批意见。

(2)《⽯家庄⾄平⼭⼀级公路两阶段初步设计》。

(3)《公路⼯程技术标准》(JTG B01-2003)等规范、规程及强制性条⽂。

(4)国家有关法律、法规、政策等。

2、测设经过(1)根据施⼯图设计任务书,赴平⼭正式测量。

在外业之前,编写了《勘察⼤纲》、《⼯序控制表》,使⾃⼰对所做⼯作内容⼼中有数。

(2)在外业期间严格按照要求对线路、桥涵、交叉、拆迁等项⽬进⾏了详细勘测,就沿线构造物设置、控制⾼度、结构物形式等进⾏了充分调查研究。

⼆、主要技术经济指标根据《公路⼯程技术标准》(JTG B01-2003)和交通量预测结果,本设计采⽤V=80Km/h的设计速度,主要技术经济指标采⽤情况见表1.表1 主要技术指标采⽤情况三、路线起讫点、中间控制点、全长及⼯程概况(⼀)路线⾛向及主要控制点本项⽬起点位于⽯家庄市西部,向西经上京、⼤河,从张⽯⾼速公路现有跨线桥下穿过,经李村、⽩沙、宜安,终点为平⼭县城。

沿线的主要城镇为⼤河镇、李村镇、宜安镇和平⼭县城。

(⼆)⼯程概况1、总体设计原则及远景规划(1)注意与沿线村镇规划和建设相结合,结合当地规划和⾃然条件,合理布线,在条件许可、经济合理的情况下,路线布设尽量顺捷,缩短⾥程,降低⼯程造价。

尽可能采⽤较好的技术指标,以提⾼公路的使⽤质量。

(2)根据具体情况,加强科学研究,积极采⽤新技术、新材料、新⼯艺、新结构。

道路工程初步设计说明模板

道路工程初步设计说明模板

设计说明书一、道路地理位置图本次设计xx路位于合肥市庐阳区内,北起xx路,南至四河路,全长499.8米,红线宽15米,规划为庐阳区内南北向的城市支路。

道路现状西侧为在建小区的地下室工程,东侧为施工堆土区二、概述2.1 编制过程(1)、2014年5月18日开始收集资料并进行勘探测量;(2)、2014年5月22日进行全线踏勘,熟悉建设工程周边情况;(3)、2014年5月底,我院召开xx路建设工程第一次内部讨论会,以后又不断就一些疑难问题召开专题讨论,如交通组织、交叉口处理、路面结构、路幅分配、地基处理、现状雨水管道等问题,形成方案设计文本;(4)、2014年6月5日,在xxx进行了方案设计的初步汇报,并结合建设单位提出的意见进行了相应调整;(5)、2014年6月17日,在庐阳区重点局召开了方案专家评审会,与会单位有庐阳区重点局、庐阳工业园管委会、合肥市交警队、公交集团等,我院作了详细的方案汇报,随后各家单位针对不同问题进行了讨论与研究;(6)、结合方案评审专家意见,我院随后又进行了内部会议讨论,并不断完善设计,最终形成初步设计文本。

2.2 概述xx路为城市支路,位于合肥市庐阳区内。

xx路的建设对完善庐阳区市政路网,改善现状交通,提高庐阳区内综合竞争力以及周边地块的使用价值等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本次设计xx路北起xx路,南至四河路,全长499.8米,规划为城市支路。

xx路为新建道路,红线宽度15米,设计速度为30km/h。

根据方案设计审查意见,xx路的路幅按照规划断面布设:9.5米车行道+2.75米人行道×2=15米。

2.3 设计依据和采用的规范、标准1)“建设工程设计合同”2)设计招标文件3)平面及纵断面测绘资料4)《城市道路工程设计规范》(CJJ37-2012)5)《无障碍设计规范》(GB50763-2012)6)《城镇道路路面设计规范》(CJJ169-2012)7)《公路沥青路面设计规范》(JTG D50--2006)8)《公路路基设计规范》(JTGD30-2004)9)《城镇道路工程施工及质量验收规范》(CJJ1-2008)10)《沥青路面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092--96)11)《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JTG F40--2004)12)《公路软土地基路堤设计及施工技术规范》(JTJ017—96)13)《公路工程抗震设计规范》(JTJ004-89)14)《公路土工合成材料应用技术规范》(JTG/TD32-2012)15)《室外排水设计规范》(GB50014-2006)2014版16)《给水排水工程构筑物结构设计规范》(GB50069-2002)17)《给排水管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J50268-2008)18)《埋地硬聚氯乙烯排水管道工程技术规程》(CECS122:2001)19)《城市工程管线综合规划规范》(GB50289-98)20)《城市道路照明设计标准》(CJJ 45-2006)21)《城市道路交叉口设计规程》(CJJ152-2010)三、现状评价及沿线自然地理概况3.1 现状评价本次设计xx路北起xx路,南至四河路,全长499.8米,道路等级为城市支路,设计速度为30km/h。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摘要本设计根据既定的资料,通过对带状地形图的分析,根据地区的地质、地形、地物、水文等自然条件,依据《公路工程技术标准》、《公路路线设计规》等交通部给定的相关规,在老师的指导和同学的帮助下完成的。

本设计的主要容是:道路线性设计和结构设计,包括正确进行道路的定线,路线平、纵横设计计算、个体工程及概算编制等容。

由此圆满完成了北三环二期一级公路的的初步设计。

关键词:一级公路、定线、个体工程、概算编制ABSTRACTThis design according to the given data, through the analysis of topographic map, according to the Guangzhou area geology,landform,terrain,hydrology and other natural conditions, according to technical standard of Highway Engineering,specification of the highway route design,the Ministry of communications given specification,Under the guidance of the teacher and students. The main content of this design is: road linear design and structure design,including fixed line the correct road, The flat section, profile and cross section design of the route,the individual project and budget etc.. The successful completion of the Guangzhou North third ring road two first-class highway preliminary design.Key words:first-class highway; alignment; individual project; budget estimate making.目录摘要 (I)ABSTRACT........................................................... I I 目录. (I)第1章路线概况 (1)1.1 设计原始资料 (1)1.2 主要技术标准 (1)1.3 可行性研究 (2)1.3.1 地理位置及地形地貌 (2)1.3.2 工程地质 (2)1.3.3 气侯 (2)第2章道路设计 (3)2.1 路线设计原则 (3)2.1.1 道路选线 (3)2.1.2 路线平面设计原则 (4)2.1.3 路线平面设计中注意事项 (5)2.1.4 平面的设计步骤 (6)2.1.5 设计说明 (6)2.1.6 平曲线要素计算 (8)2.2 纵断面线形设计 (12)2.2.1 设计原则及要求 (12)2.2.2 设计说明 (13)2.2.3 竖曲线要素计算 (16)第3章路基设计 (17)3.1 路基横断面设计 (18)3.1.1 路基主要形式 (19)3.1.2 路基基本构造 (21)3.2 横断面绘制及计算 (21)3.3 路基排水系统结构和布置 (22)3.3.1 路基路面排水设计原则 (22)3.3.2 路基纵向排水设计 (22)3.3.3 横向排水设计 (23)第4章路面设计 (24)4.1 新建沥青路面设计 (25)4.1.1 设计容 (25)4.1.2 设计依据 (25)4.1.3 计算过程 (25)4.2 路面设计计算 (25)4.3路面排水 (32)4.3.1路面地表排水 (32)4.3.2路面部排水 (33)4.4涵洞 (33)4.4.1 涵位选择规定 (33)4.4.2 此公路涵洞的设置 (34)4.4.3 涵洞管径的计算 (34)结束语 (35)致 (36)参考文献 (37)第1章路线概况1.1 设计原始资料本路段全长9.47659km,起点:K46+000,坐标为(X=2589716.520,Y:453841.226);终点:K55+476.959,坐标为(X=2593745.218 ,Y=443701.772) 1.2主要技术标准表1-11.3 可行性研究1.3.1 地理位置及历史背景市地处美丽、富饶的珠江三角洲的中部,与、澳门相邻,是省的省会,同时也是省的政治、经济、文化、商贸中心,华南地区重要的交通、通讯枢纽,改革开放20多年,市一直处于高速发展的阶段,在各个领域都取得了巨大的成就。

增城沙庄至花都北兴公路二期工程(荔城至花都北兴段)位于市东北部,是珠江三角洲经济区外环高速公路的东北环线,北接京珠高速公路辐射华中、西南府邸,难连增莞深高速公路直通、,是广深间的第二条快速通道,同时又是衔接新国际机场综合运输、疏导机场东面交通需要。

1.3.2 工程地质枣庄市位于鲁西南腹地,地处黄淮平原与鲁中南山地的交接地带,地貌类型以平原为主,低山丘陵仅占全区面积的25%左右。

土质是棕粘性土和砂砾土,粗砾岩和可溶岩。

1.3.3 气侯枣庄市属暖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光照充足,热量丰富,降水较多,四季分明;全市多年平均气温在13.2~14.2℃,各季气温差异明显。

全市多年平均降水量在750~950毫米之间,是省降雨量最充沛的地区之一。

第2章道路设计2.1路线设计原则2.1.1 道路选线公路技术等级的选用应根据公路网的规划,从全局出发,适当考虑远景发展的交通量,结合公路的使用任务和性质综合确定,一般由上级有关交通部门确定。

本设计拟定为一级公路。

即此公路能适应按各种车辆折合成小型客车的年平均昼夜交通量为25000~55000辆。

选线是在道路规划起终点之间选定一条技术上可行,经济上合理,又能符合使用要求的道路中心线的工作。

但影响选线的因素有很多, 这些因素有的互相矛盾, 有的又相互制约, 各因素在不同的场合重要程度也不相同, 不可能一次就找出理想方案来, 所以最有效的方法就是进行反复比选来确定最佳路线。

路线方案是路线设计是最根本的问题。

方案是否合理,不但直接关系到公路本身的工程投资和运输效率。

更重要的是影响到路线在公路网中是否起到应有作用,即是否满足国家的政治、经济、国防的要求和长远利益。

2.1.2 路线平面设计原则1.平面线形应直捷、连续、顺适,并与地形,地物相适应,与周围环境相协调。

在地势平坦的地区,尽量使用直线,使路线直捷,当地势起伏很大时,路线多弯曲。

在地势平坦开阔的平原微丘区,路线直捷舒顺,在平面线形三要素中直线所占比例较大。

而在地势有很大起伏的山岭和重丘区,路线则多弯曲,曲线所占比例则较大。

可以设想,如果在没有任何障碍物的开阔地区(如戈壁、草原)故意设置一些不必要的弯道,或者在高低起伏的山地硬拉长直线都给人以不协调的感觉。

路线要与地形相适应,这既是美学问题,也是经济问题和保护环境的问题。

直线、圆曲线、回旋线的选用与合理组合取决于地形地物等具体条件,片面强调路线要以直线为主或以曲线为主,或人为规定三者的比例都是错误的。

2.满足行驶力学上的要求,尽量做到线形连续、指标均衡、视觉良好、景观协调安全舒适。

高速公路以及计算行车速度>100km/h的公路,应注重立体线形设计,尽量做到线形连续、指标均衡、视觉良好、景观协调、安全舒适。

计算行车速度愈高,现行设计所考虑的因素愈应周全。

计算行车速度<80km/h的公路,首先应在保证行车安全的前提下,正确地运用平面线形要素最小值,在条件允许,不过多增加工程量的情况下力求做到各种线形要素的合理组合,并尽量避免和减轻不利的组合,一起充分发挥投资利益。

3.保持平面线形的均衡与连贯,各线形要素保持连续而不出现技术指标突变。

以下两点在设计中应充分注意:(1)长直线尽头不能接以小半径曲线长的直线和长的大半径曲线会导致较高的车速,若突然出现小半径曲线,会因减速不及而造成事故。

特别是在下坡方向的尽头更要注意。

若由于地形所限,小半径曲线难免时,中间应插入中等曲率的过渡性曲线,并使纵坡不要过大。

(2)高、低标准之间要有过渡同一等级的公路由于地形的变化在指标的采用上也会有变化,或同一条公路按不同计算行车速度的各设计路段之间也会形成技术标准的变化。

遇有这种高、低变化的路段,除满足有关设计路段在长度和梯度上的要求外,还应结合地形的变化,使路线的平面线形指标逐渐过渡,避免出现突变。

不同标准路段相互衔接的地点,应选在交通量发生变化处或者驾驶者能够明显判断前方需要改变行车速度的地方。

(3)避免连续急弯的线形这种线形给驾驶者造成不便,给乘客的舒适也带来不良影响。

设计时可在曲线间插入足够长的直线或回旋线。

(4)平曲线应有足够的长度平曲线太短,汽车在曲线上行驶时间过短会使驾驶操纵来不及调整,所以《公路路线设计规》(JTG-D20-2006)规定了平曲线(包括圆曲线及其两端的缓和曲线)最小长度。

公路弯道在一般情况下是由两段缓和曲线(或超高、加宽缓和段)和一段圆曲线组成。

缓和曲线(一般采用回旋线)的长度不能小于该级公路对其最小长度的规定;中间圆曲线的长度也宜大于3s的行程,当条件受限时,可将缓和曲线在曲率相等处直接连接,此时的圆曲线长度等于0,一般情况下圆曲线与缓和曲线之间的长度比为1: 1:1。

2.1.3 路线平面设计中注意事项1. 尽量使平面线形直捷、连续、顺适,并与地形地物相适应,与周围环境相协调;2. 各级公路不论转角大小,均应敷设曲线并尽量选较大的R;3. 两同向曲线应有足够长的曲线,不得以短直线相连,否则应调整线形使之成为单曲线或复曲线或卵形、复合形、凸形;4. 两个反向曲线间夹直线时,以设置不小于最小直线长度的直线段为宜,否则应调整线形或运用回旋线组合成S;5. 行驶力学上的要基本的,视觉和心理上的要求对高速公路应尽量满足;6. 应避免连续急弯的线形可在曲线间插入足够长的直线或回旋线;7. 反向曲线的直线最小长度以不小于行车速度的2倍为宜;8. 同向曲线的直线最小长度以不小于行车速度的6倍为宜;9. 不得在长直线尽头设置小半径平曲线;10. 设计平面线形时,应注意与纵断面线形相联系。

2.1.4 平面的设计步骤1. 全面布局解决路线的基本走向,即在路线总方向间寻找出最合理的通过点作为大控制点,这些大控制点的连线即为路线基本走向。

2. 逐段安排解决局部性路线方案,即在路线基本走向的基础上根据地形地质等情况定出一些小控制点选定能提高路线标准值、降低工程造价的有利路线。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